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三国之定鼎乾坤-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张飞两个人也是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战斗,直到很多年后两个人对这场战争还是记忆犹新。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关羽张飞也十分的开心,毕竟打了大胜仗谁会给自己自找没趣呢,关羽标准式的藐视众人的姿势也难得的没有摆出来。

    李远几人正在寒暄着,说着些有的没的的东西,在这时平原郡太守也领着自己的一帮子人走了过来,龚景见到李远后赶忙的上前见礼:“那日便听我那刘焉兄长说,李大人将要带领着人马前来增援我这平原郡,我是日盼夜盼总算是将众人给盼来了,正想迎接李大人进城,一同商量怎么打败黄巾军的,没想到李大人给了我们小郡县如此大礼。”

    说完龚景也不知道这就话的笑点在哪里,只不过自己还是哈哈的大笑了起来,那笑声李远感觉听起来比刘焉的好多了,心里明显的对眼前的龚景很有好感,龚景见李远不骄不躁的,捋了捋自己的小胡子,接着说道:“李大人果真年轻俊杰,像这被黄军肆虐的大汉领土,虽然民不聊生,也将会在李大人的手上被肃清。”

    一边说着,龚景一边的靠近李远,细细的打量起李远来,越看越是觉得满意,看了一会又绝的自己有些失礼,赶忙的解释“李大人兵马劳顿,快快随我进城歇歇。”

    说罢拉起李远的手来,两人一同向城内走去,至于打扫战场的琐事,自然有刘备等一些下人来做,李远也不用太上心。

    。。。。。。。。。

    当夜在平原郡内,太守龚景设宴犒劳李远众人,酒宴正喝的欢快处,刘备突然跑到李远的跟前支支吾吾说道:“我听说中郎将卢植现如今正在和黄巾军的首领在广宗作战,我以前和卢植很有交情,曾经将他当做自己的先生,现如今卢植大人作战不利,作为弟子的,我希望能够前去帮他。”

    李远回过头来看了刘备一眼淡淡的说道:“你带自己的那二百来人过去,就能胜利了?”

    刘备被李远这么突然一问给问住了,说实话刘备根本就没有想这么多,本来刘备以为自己拿出师生大义来压李远,李远会毫不犹豫的答应的,却没有想到李远会反过来问自己。

    刘备只是觉得跟在李远的手底下根本不会有什么出路,这一战自己的两个兄弟显然是立了大功,眼看着就要升官了,而自己呢?除了打扫了打扫战场,这场战斗下来根本就没自己什么事,这么下去刘备可不能容忍,自己的两个兄弟要是官越来越大,到头来还会老老实实的帮自己?

    要是这话被李远听到,李远一定会拍拍胸脯对刘备说,放心会。关羽张飞那么的忠诚,这在后世之中已经有了例子了,而且那人在自己兄弟的帮助下当上了皇帝却反过来又把他们给收拾了,这是后人对这位雄主诟病最多的地方。

    李远没法感受到刘备的想法,要是感受到了,估计以后也没刘备什么事了,李远仅仅能够感受到的是,刘备给自己一种非走不可的感觉,对于刘备走不走的无所谓,自己也不打算养他一辈子,还得处处的提防他。

    李远看了刘备身边的关羽张飞一眼,淡淡的问道:“云长翼德不再考虑一下了。”

    关羽张飞颇为为难的看着李远,可这忠义不能两全的,两个人也很是无奈,过了一会关羽才开口道:“多谢这几日李大人的照顾,只不过我大哥要离开,我们兄弟二人也不好再留在这里了。”

    李远看了张飞一眼,见张飞低下头去没有什么要说的,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果真是男大不中留啊。

    刘备在旁边一脸幸灾乐祸的看着着李远,颇有一种取得胜利的滋味,想到自己这些天以来一直都被李远压制,终于自己压制了他一次,狠狠地出了一口气,别提有多爽。

    李远看刘备一脸嘚瑟的样,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关羽张飞在他身边,李远就忍不住的冲上去踹他了,想了想后世之中刘备去找卢植似乎又被赶了出来,李远小脑袋瓜一灵动突然有了主意,转而对刘备说道:“既然玄德非要离开,我阻拦也没什么用,我与卢植大人分在四方共同为汉室清扫黄巾贼寇,早就神交已久,既然玄德要离去,且等我修书一封带给卢植大人。”

    刘备见李远总算是答应了自己离开很是开心,不过这李远要自己带给卢植一封信,刘备却不知道李远在搞什么鬼,不过刘备想着自己要求见卢植,只不过自己一介白身,要见一军统帅想来有难度,而且还是不小的难度,可要是拿着李远给的信就简单多了,难得的李远也给自己做了一次好事,于是也就没有拒绝。

    第二日,李远便和刘备三兄弟分开了,刘备三人要北上前去广宗,而李远等人要南下前去颍川,自然是要分开的,城门外在太守龚景的百般感谢,万分的挽留下,李远还是告别众人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刘备路近,先李远一步来到广宗,这卢植是大汉有名的儒将,能被派来跟黄巾军大首领张角作战,派兵布阵自然很有一套,这刘备三兄弟带着自己的百十来号人,长途跋涉而来,还没有靠近卢植大营,便被涌出的一支官兵给团团的包围了,见那名官军将领正要发动攻击,刘备赶忙的说道:“别动手别动手,自己人。”

    那官兵看着一群乞丐莫样的人,连黄巾军都不如还自己人,根本没有听刘备在那胡诌诌,刘备看这官军将领没有停手的意思,赶忙的说道:“我是李远李校尉的部下,姓刘名备,字玄德。”

    那官军将领本想发动进攻,却听到那支流寇竟然声称自己是李远的部下。这官军将领长久的在卢植的帐下听命,也是略有耳闻李远这两个字的,当下不敢轻举妄动,问道:“当真?”

    刘备见那将领停下了手中的指挥,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刘备还真怕他挥手下令把自己给突突了,见那官军将领忍耐有限,赶忙的解释道:“我这有李校尉写给卢植大人的亲笔信。”

    那官军将领见刘备手上拿着的似乎是个书信,当下不敢大意,连忙的跑到大帐去禀报去了。

    (本章完)

第48章 你去找李远吧() 
卢植正在一筹莫展的与下属商量着如何攻打广宗的黄巾军,商量了一段时间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正在心烦之间,见有官兵进帐,说是门外来了一队人马,自称是李远派来的,有给将军的书信。

    卢植听到李远两个字后,眉头舒展,心情也算是好了点,笑着对身边的众将领说道:“这名叫李远的年轻人啊,才刚刚出仕没多久便屡立战功,在年轻人里军事能力算是少有的了,这让我看到了大汉未来军事的希望啊,老夫心中也算是得到了安慰!”

    说罢环视了众人一眼,见自己手下的将领一个个的都低着头不说话,卢植心中也算是好受了点,一个个的还没有愚蠢到极点啊,见那进帐的官兵将领还跪在堂下,卢植向那传令兵下令道:“把来人带上来!”

    那名进来的传达命令的将领,见卢植让自己赶紧的把来人带上来,也没有什么表示赶忙的跑出去了。

    在营门外一直等待的刘备等的心里慌慌的,被众人围在中心有点小小的害怕,这刀光闪闪的,估计只需要一个冲锋自己手下的这些人可能就剩下关张两人了,自己都可能剩不下。

    等待的确是最难受的,特别的还是在等待一个大老爷们而且还不会发生什么的时候,刘备等的正心烦,突然之间看到人群分散处,那刚刚进去传令的官军将领回来了,那官军将领,看了刘备一眼,说道“几位卢大人有情,跟我走吧!”

    刘备听他这么一说总算是心安了,只要不是下令进攻便万事大吉,这能见到人就好了,也就没有再多说些什么,赶忙的跟着那官军将领走进了官军大营,也不管自己带来的那百号人了,这外面除了官军就是黄巾军的贸然的走出去,就等于送死,看你们一个个的还跑,再跑啊?刘备在心里恶狠狠的想到,当然作为大汉的正规军,正规的比李远还正规,自然不会不管刘备带来的人。

    刘备带着关张走进官军大帐,见堂上高坐一相貌颇为威武,但却生的十分的瘦弱的男子坐在那,正在打量着自己,刘备连忙的向前前去见礼:“弟子见过先生。”

    这卢植一听来了兴趣,笑着问道:“哦?你叫我先生,可不知我什么时候教过你啊?”

    刘备赶忙的解释道:“弟子和先生本同县人士,那年大人回涿县曾给一众年轻人讲过两堂课,当时不才也在座下。”

    刚刚见面就要找机会拉进拉进关系,这刘备和卢植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人,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特别还是这兵荒马乱的乱世,吃了上顿还不知道能不能吃到下一顿,两个老乡相见怕是更汪汪,这也是刘备敢来找卢植的原因。

    卢植听刘备这么的说也便有了些印象,卢植做官期间曾给自己同乡的年轻读书人士讲过一些大道理让他们以后好好的报效陛下,为国为民奋斗终生啥的,不过这身为年长的给年轻的人训话也是再正常不过了,但因此就称之为自己的弟子可就有点太过于牵强,卢植想明白了后于是便说道:“我这只不过是给你们训了几句话,并没有交给你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万万不可以这样说啊。”

    刘备看自己眼前的大腿马上就要抽回去了,颇为的急切“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弟子怎能做那种无情无义的人呢。”

    卢植也算是过来人了,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怎能不明白,刘备心里的小心思自己还能不知道?于是佯装糊涂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该好好学学那李轩泽,想他也是不过一白身,却在黄巾之乱中屡立战功,为我大汉朝立下了赫赫的功勋,年轻人啊,就该多做一些实事,不要整天的想一些有的没的,以后不要再在其他人面前乱说你是我弟子了。”

    看到刘备又要出言的样子,这刘备这小子是不达目的不死心啊,卢植忙转移开话题:“听说李远让你给我带来书信了?快快拿来我看看!”

    见卢植出言堵死了自己的话,刘备很不情愿的从怀里拿出了李远给自己的信来,由帐前的士兵呈上前去给卢植,卢植拿过信件,摸了摸,见李远用的书写的纸是自己第一次见到,心中有点疑惑,慢慢的打开看了起来,只见那信中说道:

    李远,再拜卢将军麾下,轩泽自黄巾之乱以来,转战各地虽有微功,但却不敢夸大,常闻卢将军与贼兵首领张角战于广宗,轩泽多次只恨自己没能肋生双翼,赶到广宗前去与将军并肩作战,虽马革裹尸而还,但却正能成全轩泽对汉室的忠心,近来轩泽在青州击破黄巾贼众,本想奔到将军麾下,接受将军的指令,不过转而一想,这广宗乃是黄巾贼首聚集之地,必然兵精粮足,一时之间讨伐不是易事,不才听说,贼弟张宝、张梁在颍川,轩泽以为要想攻其根本必先剪其羽翼,所以私自领兵直奔颍川而去,待攻破敌军,再合皇甫嵩、朱儁两将军兵北上,如此一来必能以全忠节,只不过这刘备虽名义上说是我的部下,可一直以来我二人也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此人几乎从不听从我的命令,这次执意要北上投奔卢大人,轩泽阻拦不及,只能托求将军好生照看。

    其实李远不是很清楚这广宗,颍川的黄巾军先打哪个好,不过自己的媳妇在广宗自己要是直奔广宗,一不留神万一给打下来,这可就就有意思了,到时候自己是临阵倒戈呢,还是倒戈呢。

    不过想来当初刘备投靠卢植,卢植又让刘备去了颍川,应该是这两个地方先打颍川的合适,李远之所以先说刘备不听从自己的指令然后又说让卢植照顾刘备,为的就是迷惑卢植,同时自己也好在卢植心中留下个好的印象。

    卢植看完李远给自己的信后,慢慢的放了下来,细细的一考虑,便觉得李远所说的很符合兵法,几乎和自己想到一处去了,心中不由得又对这名叫李远的少年高看了,几眼,看来这小子能成长的如此之快也不是没有道理啊,又看了一眼还在堂下一脸期待的刘备,心中不由得感慨这人与人之间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想着刘备也是与李远做过生意的人,两人同样都是白身,可现如今呢,一个已经能独挡一方了,另一个人,已经能被挡在一方了……

    卢植不由得叹了口气,看了刘备一眼说道:“我现如今围困张角在广宗,战事焦灼,一时之间也难有什么进展,听说张角的弟弟张宝,张梁两人,在颍川和皇甫嵩,朱儁,对战,我给你五百人,你带着去他们两个人那里打探消息吧,听说李远也赶过去了,你去找他吧。”

    看着刘备一脸颓废的样子,卢植也有点不忍心,接着说道“还有啊,你见了李远后和他说我很期待能和他相见。”

    (本章完)

第49章 再破敌军() 
卢植说完也没再听刘备多说些什么,摆摆手,便让帐前官兵带着刘备离开了。于是刘备等人很不情愿的又踏上了新的旅程……

    。。。。。。。。。

    却说李远一行人,从平原县出来后便一直向南走,一路上也没遇到什么敢阻挡自己的黄巾军,这平原郡内最大的一股黄巾势力已经被李远给消灭了,在平原领域内根本没有什么敢再与李远交战的黄巾贼兵。

    大部分的黄巾军远远的看到李远的名号,都是连忙的躲的远远的,根本不敢出现在李远的面前,所以一路以来李远也没打几仗,每天除了吃和睡就是赶路,自然速度快了一点。

    等关羽张飞走了之后李远才渐渐地感觉自己现在真的是很缺人啊,想到当初在平原的时候要不是有关张两个人猛烈的突击黄巾大帐,李远还不知道在平原城外怎么跟黄巾军打,特别是现在李远身边根本没什么用的上的文人,一些用到脑子的地方李远只能一个人在那瞎想,而且还一点灵感都没有,这是最悲催的了。

    不过李远想了想也了然,这才什么时候?这个时代还是后期枭雄们报效汉朝的时候,出现那么多的人才干嘛?而且现在大部分的文人士子还是想着为朝廷出力的,自己招募一大批的能人异士在身边,这不是明着告诉皇帝老儿,自己要学张角,而且做的比张角还要周到嘛。难道李远自己要大喊一声张角你完不成的事我来给你完成,咦,想了一下没准说不定能成……

    现如今才刚刚是黄巾之乱,三国中大部分有名有姓的名将能人,都是董卓之乱后才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的,目前大多是都是在长身体的时候,自己总不能抱着诸葛亮,领着赵云去打黄巾吧,想想那画面都美,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呀呀的说着“主公此处当用火攻。”说完后又喝了两口奶……

    李远想到这,吓得一阵的哆嗦,赶忙的挥散了自己邪恶的想法,继续赶路,正在行走之间,忽然听到前方传来喊杀声,李远叫过身边的探子一问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了平原郡。

    李远于是派人前去侦查,付伟训练的探子素质还是很高的,不一会便有了消息,探子走到李远的跟前,说是有一支黄巾军正在攻打县城,县内民众正在阻挡黄巾军。

    李远问探子敌军约有多少人,探子回道:“看那黄巾军的人马覆盖的范围,最多不过三千人。”

    李远一听三千人,不自觉的露出了谜一般的笑容,自己三万人都给收拾了,这三千人还在话下?

    于是李远叫过身边的秦现前来,让他整顿人马,准备对黄巾军发动进攻,叫过典韦来,让他四处好好的看着点,这马上就要步入战场了的,万一从哪边飞出一支小箭来,自己可就爽歪歪了。

    那黄巾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怎么说也有近三千人,要想攻下一座县城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就是这往往认为手到擒来的是,很多时候偏偏会出意外。

    这不现如今黄巾将领王度就感到很头疼,这本以为不堪一击的县城却显得异常的坚固,每次自己派出去攻打城池的人,都被打回来了,看这县内虽然人少,可却被守得铁桶一般,自己丝毫没有进展,但这么几日打下来,自己已经损失了几百人了,再这么打下去恐怕县城的大门还没有进去自己这边就剩下自己了。

    正在进退两难之际,王度忽然听黄巾探子来报:有大队的官军正在向这边赶,王度大惊,这县城内的几百人自己就已经收拾不了了,要是再来官军增援,与城内的遥相呼应,自己可是有被前后夹击的危险,显然王度是不能完整撤离了,这县城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打下来,只能硬着头皮前去迎战李远。

    县城内城墙上一人,见黄巾军退去,对身边富态男子说道:“这黄巾军如此匆忙的退去,必然是有官军前来增援我东阿县,而且黄巾军丝毫不留的全部离去,依我看,前来增援的官军应当不在少数,若是官军能够取胜我等应当出去前后夹击才是,越是官军不胜,依我看我们应当派出少部分人,前去袭扰黄巾军,协助官军撤退。”旁边的人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李远一路命令军士鼓噪而进,为的就是要让黄巾军早一点的发现自己,听探子来报,县城内是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这普通的群众战斗力有限,不一定能撑到什么时候。

    像这种手无寸铁的平民能够站起来,阻挡铁骑的肆虐,李远打心底里还是十分的佩服,这才是应有的民族气节,要是每个人都这样,能为了自己的家园勇敢的冲上前线,这华夏名族几千年后也不会那么惨了,甚至几百年后也能打的那群人嗷嗷叫。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豪情,特别是像李远这种经受过后世主权教育的大好青年,恐怕谁要是敢侵犯自己的国土,残害自己的亲朋,都会站起来抢着跟他拼命,这种感觉尤其是在看到一群可歌可泣的人民的时候,变得更加的强烈,再说了……对面人比自己少啊!

    这才是主要的,李远可是最喜欢这种打法了,于是李远带着众人在一平原处摆开阵势,等着敌军前来,不一会,王度便领着黄巾军来到了李远的跟前。

    王度定睛向前看去,大吃一惊,眼前这支官军是自己自从起事以来少见的精锐之师,想到自己这三千来人连守城的普通群众都打不过,更别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