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锻唐-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点了点头,认可了李景仁的说法。

    “这就是臣和陛下手中工坊的不同之处了。臣手里的冲锤坏掉,臣就会想尽办法,来加固冲锤容易坏的地方,而陛下的工坊,就只知道等冲锤坏掉后再进行维修,因为他们不敢私自去改装冲锤。可陛下若是给了他们自由和动力,在得知冲锤容易损坏后,便下令让他们想办法去加固冲锤的话,那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结果呢?”

    (本章完)

第186章 184、文明() 
李世民听到这,顿时就是一愣,他还从没想到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他顿时就陷入了沉思,若是自己下了这样的一个命令后,那会是怎么样的一个结果呢。

    见到皇帝进入思考的状态后,李景仁却没在意,直接开口打断了李世民的思路“陛下还是不必想了,这结果无非就是两种。或者是冲锤得到了加固,亦或是他们的研究失败,陛下为了防止冲锤遭到更严重的破坏,便下令让他们停下了研究。”

    听到这,李世民也点了点头,开口说到“你说的没错,朝廷的那些工坊是为了充盈武库所建设,这每一台冲锤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各个武库的兵刃未全被新兵器替换之前,没有空闲让他们冒着冲锤损毁的危险来进行研究。”

    “所以陛下需要一个能进行研究的工坊出来。陛下您或许会想,有臣在的话,这工坊没有必要建设,因为臣总是能掏出来让您耳目一新的东西。”

    看到李世民点头,李景仁在心中不禁是摇了摇头“可陛下您是否想过,臣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若哪一天臣拿不出新的东西出来时,那应当怎么办?朝廷的发展就这么无奈的停滞下来吗?”

    “到那时在建设研究的工坊不就好了?”

    面对李世民这有些天真的话,李景仁是真的无奈了,他叹了口气,开口说到“陛下记得臣制造冲锤用了多长的时间吧?另外就是这三台机床臣又用了多长的时间?陛下,恕臣大言不惭的说上一句好了,这机械在臣看来就是一门学问,只有尽早的开始学习,才能让它更深入人的内心。”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李世民点了点头“简单的说就是,这机械若是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后,再让人开始研究的话,那必定会浪费不短的时间,因为他们还要从头开始学习这一门学问。”

    在得到李景仁点头确认后,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开声说到“好,我记住了,我会建设出这么一个研制机械工坊的。”

    “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李景仁脸上此时尽是哭笑不得的表情“这工坊陛下何必再费劲建设呢,臣的手里不就正好有一个吗?”

    李世民听到这,心中顿时就是一惊,他眯起了眼睛,开口说到“你的意思是,把你手里的工坊交给朝廷,作为研制新式机械所用。”

    “不止如此。”李景仁开口说到“臣的意思是由朝廷专门开设一个部门出来,专门用来研究各种新技术的部门。而这个工坊,就作为这个部门的一份子,用来专门研究新型的机械。”

    李世民微微眯起的双眼此时又缓缓睁开了,心中生出的那些防备也散去了大半,他开口问向李景仁到“你的意思是,专门组建一个来主管新技术研发的官衙?”

    “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吧。臣觉得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在地域如何辽阔,人口是否众多,而是在于文明的先进程度上。而文明的发展,自然是绕不过各种先进的技术了。说到这就不得不谈起那个惹人厌的倭国了,在臣看来,他们的朝廷还是有几分优点的,他们清楚我大唐的文明十分的强盛,所以才派来使者,为的就是汲取我大唐先进的技术和国家的制度。”

    “文明的先进程度!”李世民咂么着这一句话,感觉自己的心境顿时就开朗了许多“这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没想到这心胸还不如你这么一个孩子广阔,我真是有些舍不得你跟着你父亲一同出征了。景仁,要不你留下好了,来帮我一起建设这个专管技术的部门。”

    李景仁听到这句话,心脏立刻就怦怦的开始跳了起来,他张了张嘴,困难的从嗓子里挤出了一句话“臣今年才十三岁……”

    “这有什么!甘罗十二便官拜秦国上卿了,你如今不是比他还大上一岁吗?”

    “冷静!冷静!”李景仁默默在心中念了几句以后,才暂时压下了心中的兴奋,他深吸了一口气,开口说到“甘罗十二为相是因为他为秦国立下了大功,而臣如今就连这爵位都是受父亲溢功所得,若要臣以此身站在朝堂上的话,怕是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

    李世民摇摇头,开口说到“不要这么贬低自己,你所立下的功劳已经是不小了,只是大多都是要保密的事情,所以才不被外人所知。”

    “这终究不是正途。”李景仁长吐了口气,终于是摆脱掉了这番诱惑“就算不说功劳的事情,这次臣和父亲一同出征,也是能开阔臣的眼界,陛下总不想让臣就这么一直困守在长安,做一个只能看到这周围百十里地的浅薄之士吧?”

    “哈哈!你这小子总是有理!行了行了,我也不逗你了,但是这随军出征不比其他,你可要尽力保护好自己啊。”

    “臣一定!”李景仁用力的点了点头,表示出了自己的决心。

    “好了,继续说说你构想的那个部门吧!”

    李景仁回了回神后,便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自己心中的构思了“臣最初所想便是依照农业和工业分为两大类,其下再细分……”

    总之,李景仁在讲过自己心中的构想后,李世民沉思了些许时间,又抬头问到“这么说你构想的这个部门和专利法还是脱不开关系了?”

    李景仁点点头“这都是为了发展科技所设的法典和官衙,自然是相依相成的。”

    “那正好,这样我也可以等你出征归来之后再正式着手此事。那工坊你准备怎么办?”

    “工坊的事就很简单了。”李景仁笑了笑,开始解答起李世民的提问“陛下不是准备往工坊里插进人手吗?那随着陛下慢慢往工坊里派人,臣也会命工坊的管事渐渐把臣的人抽走,等到陛下派去的工匠能完全掌握住这工坊后,臣也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撒手不管……这可不行。”李世民摇了摇头“我还想着你给我带来更多的新机械呢,你这样可不符合我心中的预期了。”

    “那就等陛下把新的官衙建起来再说好了,到时臣再拿出的东西,也就变为朝廷所有,臣的父亲估计也就能安下心来了。”

    (本章完)

第187章 185、母爱() 
既然已经已经和皇帝约好了,李景仁自然要开始准备交接工坊的事情。但在此之前,他应该先告知父亲自己已经被皇帝准许跟随他出征的事。

    李道宗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是漠然的点了点头,便让李景仁退下了,而就在李景仁推开了门,准备回自己的院子时,李道宗的声音响了起来“你……先去看看你母亲吧,她这几天的情绪一直不太对。”

    在听到这样一句话后,李景仁的心似乎像是被揪了一下,他默默的回身向父亲鞠了一躬,关上书房的门就转道往母亲的住所方向走去。

    李景仁在自责,甚至还有些羞愧,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给了他最多的爱的,就是这位王妃,他这副身体的母亲。在他来到大唐以后,唯一在他身后默默照顾着他的,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的就只有她。

    将近八年的时间过去,李景仁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份照顾,或许在他的心里,早就已经认可了这个家,这位母亲。而现在他要随军一同前往一个遥远的地方了,那这位母亲应该会如何担心他啊!可他却只顾着自己,脑子里思考的全都是处理自己那工坊的事情,完全忽视掉了这位母亲。

    怀着愧疚的心情,李景仁站在母亲的房门外,心中的思绪不断的翻涌,一时间都不知道怎样去面对这位一直关怀着他的人。

    但话终究是要说出口的,李景仁鼓起了勇气,轻轻的敲了敲面前的屋门。

    吱——房门被打开了,开门的彤儿在见到李景仁时,立刻就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她往屋内的王妃轻声说到“夫人,是二公子来了。”

    随着彤儿进到里屋,李景仁看到眼中泛起泪花的王妃正抿着嘴,压抑着自己的感情,照顾着正睡得香甜的小妹。

    两岁的孩子正是有活力,有精力的时候,为了不把她吵醒,彤儿接过了照顾孩子的任务,而王妃则领着李景仁走到了院子里。

    “我想到过我和你的父亲会聚少离多,从嫁给他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就早有准备了。但是我没想到的是我的孩子也会走上这样一条路。景仁,我知道我不该拦你的,因为你有着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愿望。可是你今年才十三岁啊,这样年纪的孩子有哪个不是在自己父母的关怀下正无忧无虑的长大呢?留下来吧,娘亲舍不得你走,等你再长大些,至少成了年以后再去面对这些事吧,你还小,肩膀还不够宽厚,不足以承担起这样的负担来。”

    李景仁张了张嘴,想说出什么话来,但此时他只觉得自己的喉咙被一只手抓住了一样,轻微的刺痛感使得他一个音节都没有发出声来。

    哽住嗓子的李景仁最后是什么都没有说出来,他不断的在心里提示自己,若要真正成长的话,这次出征自己是绝不能错过的。

    看到儿子有些倔强的摇了摇头,王妃的泪水终于是落了下来“为什么你们父子都是这样的不通情理。边疆,战场,这是一个孩子应该去的地方吗!若是遇到了危险,你知道我们这些守在家里的人会有多痛苦吗!”

    “父亲……会保护我的……”李景仁的声音终于是从他的嘴中挣扎出来了,但是这断断续续苍白话语,却让王妃的心情更加难受。

    “保护你?你以为这战场是他李道宗开的吗!他连自己是不是能保护好都不一定,怎么可能让你完全不受伤害。”

    李景仁的声音开始变得流畅起来了,之前想好的托词也从口中流出“父亲是将领,必然要出现在前线上,而孩儿非兵非将,可以留在后方,这样肯定会安全的。”

    “战场上就没有安全的地方!”王妃还想再说时,却对上了李景仁的那对显露着复杂感情的眸子,虽说这双眼睛显示出了李景仁此刻的心情并不平静,但其中坚定的意味使得王妃知道,她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母子两人对视了良久以后,李景仁终于是承受不住了那带着哀求的目光,他错开自己的眼睛,声音有些低沉的说到“孩儿让母亲失望了。”

    面对自己儿子的这番动作,王妃终于是有些心灰了,她扭过身子,开口说到“我已经管不住你了,随你的心意吧!”说完,王妃就迈开步子准备回屋。

    李景仁心中的愧疚越发浓重了,他本来是该要安慰自己的母亲来的,可这么一番话过去,却仿佛是自己又伤害了她一般。

    手指动了一动,但李景仁终究没有抬起手来拦住自己的母亲,而王妃在迈进屋子以后,用带着一起哽咽的声音轻声说到“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屋门关上了,李景仁此刻觉得心中是空落落的,生出了一种自己失去什么了的错觉。但他知道,自己其实什么都没有失去,这样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是不会因为他的一时倔强就抽离他的爱的。

    进了屋子的王妃在关上门后就立刻捂住了自己的嘴,眼泪开始不断的落下,彤儿在看到这个景象以后,心里也开始变得有些微痛,她开口问向了王妃“您若是强留的话,那二公子肯定还是不会走的……”

    话刚说完,彤儿就见到王妃开始默默的摇头,直到她的泪水稍作停歇的时候,王妃才轻轻开口说到“景仁坚持自己的道路,那我这个做娘亲就不能去做绊脚石,若是我在这个时候拦住了他,那也许他会摔得更惨。尽管有再多的担心,可孩子终究有长大的一天,在他直直的奔向自己的目标时,我能做的也就是想尽办法为他铺路了。”

    回了屋子的李景仁自然是听不到这样一段话了,他呆呆的看着屋顶,脑海中开始反思,这么做究竟还值不值得。

    迷茫的眼神渐渐开始变得坚定起来了,李景仁握紧了拳头,放在自己胸口,心中默默的说到“我必须要走这一趟,只有我拿到了力量,才能更好的保护住这个家。”

    今天有事,先更一章出来,剩下的晚上更。

    (本章完)

第188章 186、离别() 
决定要出征的李景仁再度脱离了弘文馆的课堂,剩下的几天时间,他必须要尽快安排好所有事。其中有一个要花费他不少时间的,就是要给自己配备一些防身武器的事。

    在工匠们得知了李景仁要出征的事后,工坊里原本进行着的工作立刻就全部暂停了,重心是立刻就转移到为李景仁锻打装备上了。

    横刀、马槊、盔甲这些东西自然不需要他自己再准备了,那需要新打造的,便多是一些随身的小型刀具了。

    就在李景仁默默的注视着铁砧上正被敲打成型的狗腿弯刀时,王大铁露着一副复杂的表情凑到了他的近前“公子,这工坊真的要交出去吗……”

    “不交出去,留着又有什么用?”

    “这冲锤……”

    “冲锤固然是好用,但是一味的依靠这种东西,那自身的技艺就永远没有突破了。况且眼前的这个家伙它终归不是冲锤的完全状态……慢慢等着吧,迟早有一天我会带来更优秀的机器的。”

    扭脸一看,王大铁似乎还是一脸的惋惜样子,李景仁见状不禁是皱了皱眉,开口说到“我早就说过这个工坊是不可能留在手里的,你似乎是没有听进脑子里。若是你实在舍不得这么一座工坊,我可以去和陛下说,留你在这继续当管事。”

    “不是,公子,我不是这个意思。”王大铁连忙辩解道“我只是觉得以后再想要百炼钢,就又要回到一锤锤打出来日子,心里觉得有些可惜罢了。”

    “没什么可惜的。”李景仁摇摇头“只有纯粹由手工打制出来的钢铁才是最坚韧的,冲锤它仅仅是个捷径而已。况且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不再会要求你们去制造什么机械了,仅仅是打造几件兵器的话,少量的百炼钢就已经足够了。”

    王大铁微微叹了口气,点头称是,退到了李景仁的身后。

    离开了工坊后,李景仁便早早的回了家,虽说交给王大铁他们的图纸都是一些看着比较新奇的东西,但这些年的锻炼让李景仁对这些工匠还是放心的,打造时也没必要让自己一直这么盯着。

    回了家,李景仁发现了一位等着自己的客人,他紧步上前,拍了拍这个个子高挑的少年道“裴兄,你怎么突然来了!”

    裴行俭上下打量了一遍李景仁后,轻轻的叹了口气,开口说到“真是没想到,连小我几岁的你都要出征打仗了。”

    李景仁一怔,旋即就知道了这信息是怎么泄露的了,他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到“我大哥的这张嘴啊,怎么都快要漏的很崇义一般模样了。”

    “别怨景恒,说白了还是你不够意思,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也不知道知会我们一声,要不是我们见你一直没来上课,逼着景恒把这事说出来了,怕是到你走了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呢。”

    李景仁抱歉的笑了笑,拉着裴行俭进了屋子后,他方才开声说到“这事我其实真不想让你们知道的,我这不过就是跟在父亲的身后去战场观个光而已,过上一段时间也就能回来了,要是把这种事都宣扬的谁都知道了,那我就真没脸皮在长安混下去了。”

    “好吧,就算你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事,那怎么也得让我们几个清楚你去干嘛了吧?景仁,不是我说你,就因为你这独来独往的性子,迟早有一天会在这上边吃苦头的。”

    李景仁挥了挥手,脸上表现出了一丝不耐“好了好了,你就少说我两句吧,再过几天我就该走了,你就不能在我心里留下一个好印象吗?”

    裴行俭看到他这幅模样,只能是轻轻的叹了口气,把话题引到了正途“越王殿下做东,邀请了大家要来给你送行,时间就在后天,我过来就是跟你说一声,顺便替越王殿下来给你传句话,后天的宴席你李景仁必须要来,若是你不去的话,这后果你可得想好了!”

    面对这明显带着威胁的一句话,李景仁不禁是抽了抽嘴角,他扶着额头,露出了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说到“真是败给你们了。行,我后天一定会准时到的。”

    裴行俭听到这,好像也普通放了心一般,露出了一个轻松的笑容“那我的任务算是完成了,等后天的时候我们再仔细聊,家里母亲还在等着我回去,我就不在你这逗留了。”

    “这才没说上几句话……罢了罢了,你裴行俭也就这个德行了,我送你出门。”

    挨了李景仁的一句调侃,直到出门时这个少年的脸上还有些微红,骑上马后,裴行俭低头对李景仁说了一句“战场凶险,你一定要保重自己。”

    李景仁笑着点点头,向少年挥了挥手,目送着他消失在了街道的远方。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尤其是李景仁在知道自己将要离开的时候,他仿佛觉得自己手里有做不完的事,心中也牵扯着无数的挂念。

    取来了工坊打造的武器,李景仁满意的点了点头,不再吝惜自己赞赏的语言,为每一个工匠都送去了一份信心。

    一场送别宴,李景仁挥别了友人,在酒桌上的笑闹、酒桌下的祝愿,让李景仁也润湿了眼眶,在心底默默的还上了一声感谢。

    在家中,很少出门的王妃带着李景仁那两个妹妹,走过了数个道观佛寺,给自己的儿子求取了一枚枚护符,只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平安。李景仁捏着她们的希望,眼中的泪水早已脱眶而出,随着泪水一起留下的,就是一句必定归来的承诺。

    十二月初三,李世民拜时年六十三岁的代国公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为鄯善道总管、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总管、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总管,一共六路大军,共提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