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经商之道-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健全的人格是健康、成熟的人一般都可以具有的。按照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的看
法,健全人格有如下特点:
    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成人参加活动的范围很广,他们有许多朋友、许多爱好,并
且在政治、社会或宗教活动方面颇为积极。
    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健康成人能与别人建立联系而没有占有欲或嫉妒心。他们
有同情心,能容忍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和信念上的差别。
    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健康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
住种种不幸的遭遇。他们对自己有一种积极的意向,这和那些充满了自卑和自我否定的
不成熟的人截然不同。
    表现出具有现实性的知觉。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根据
秘书所希望的那样去看待事物。这种人在评价情境时是明白清楚的,表现出好的知觉。
    具有自我客体化的表现。健康成人对自己的所缺和所有都十分清楚,他们知道现实
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也知道自己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怎样看待自己之间的
差别。
    有经久一致的人生哲学。健康成人有一种一致的定向,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
种主要的愿望。
    阿尔波特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其理论观点现在已为多数学者所肯定和采纳。
    综合起来说,健全人格须是一个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化、真、善、美等方面都得
到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发展,从而塑造出一个完整的自我。这样的人,是自我积极进取
的人,能真实地表现出来自我。
    人格的健全所包括的方面和性质是很多的,但是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和绝对的规定。
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那里,人格健全的标准和规定是
变化着的,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水平、状况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人格,说到底,就是怎
样“做人”的问题。
    人首先是自然人、自然存在物,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说。从人类角度说,人类的祖先
就是自然人。因为远古时候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社会文化还不发达。从个体的人来说,
一个人生下来首先还是自然人,他没有自我意识,各种禀赋、能力都还没有发展和开发,
也就是说,孩童的人格还没有发展起来,甚至可以说是缺乏人格的。当人的身心、知、
情、意等各方面都得到相当发展时,个人才可谓是成熟、自立了。个人有自主、自律的
人格,有自己的特性,有自我意识。有了人格,有了自我意识,个人就不再自然地发展
和被动地接受培养和教育,而是成为成人,能自立,可以自己主动地提出要求,规划自
己的未来与发展。人格的健全,就是立足于既有的才能、教养、特性、生命状况等,并
根据社会的环境与现实的条件和可能,更加努力地成人和做人,不仅仅是维持作为生命
体的自然存在,而且还要做一个有文化、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完善的、
全面发展的人。人格的健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健全的人格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现实和理想的统一,是理想的不断实现和现实
的不断超越。在实践中人格的获得,人的自我意识的确立,人的身心、能力、社会、交
往圈的发展,使人具有积极地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得到完善、发展的可能,这正是人之所
以为人的优越之处,是人不断地成为人的基础。具有独特人格的个人,可以也应当据此
进一步发展并完善自己,弥补自己的缺陷、不足,不断丰富、充实、调整、提高自己的
理想和幸福观等,进行自我设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特长,实
现自我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一个人有了健全的人格是能够进行自我设计以实现自我的人,人也惟有通过自我实
现,才能完全地、真正地实现健全的人格,当然这必须是在实践之中,特别是在社会的、
群众的实践活动中进行。
    所谓自我设计,就是根据社会的条件、自我的特质等诸多因素设计出自我的潜能、
理想的实现方式,以便使自我得到最充分的、最理想的、最自由的、最好的发展;自我
实现就是根据自我设计的道路,经过努力奋斗,把潜能完全发挥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和设计,使自己成为自己最理想的人。
    人本主义人格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此建立起了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从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几个层次,它们由
低级到高级按顺序排列。马斯洛认为,人们是按这样的级梯需要来依次满足他们的需要
的,低级需要满足了就转向高级需要的满足,人们越是满足高级的需要,就越有深刻的
幸福体验,达到精神的安宁,使自己的生活得到充实。自我实现的人自然也就是最幸福
的人,他的这一理论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其实,关于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思想很早就有了,这是人的普遍要求。自我设计、
自我实现的根本取向,在于更大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具有主体自觉意识的自我,获
得了社会、人类文明的教养、熏陶的自我,具有生命力和有精神、有文化、有知识、有
理性的自我,是不能也不应该停在任何一种狭小的、有限的状态之中的,而总是要不断
地开拓、进取、求真、求善、求美,和天地宇宙相交融,干出一番壮丽的事业来。自我
惟有立足于已有的基础、已有的真赋和能力,根据自己的特性、兴趣、志向,寻找到适
当的方式和途径,才能得到最大发展。从自我本身言,自我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没有自
我设计,是缺乏主体自我意识的表现,其活动将是盲目的、没有效果的。在各个个人的
自我实现达到后,整个社会也就得到了发展,因为社会是由各个个人构成的,社会的发
展是通过各个自我的活动实现的。压抑个人的自我实现,或者因其他原因而使个人的自
我实现大部分不能完成,是有害于社会的。
    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立足点和归宿表面看起来似乎都是自我,但这并不是和社会、
与人相隔离的孤胆英雄式的独自作为,恰恰相反,真正的自我实现者,是在和社会和他
人的和谐共处中才得以自我实现的。真正的自我、完美的人格本身就是在社会化的过程
中形成和获得的,也惟有在良好的、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出真正的自我和健
全的人格。极端的自私自利,仇恨和蔑视社会与他人,损害、破坏社会及他人的利益,
或与社会格格不入,是人格不健全和有障碍的表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具有以下
方面的积极特征:
    准确而充分地了解现实。自我实现者能够真实地看待现实,不在知觉中掺杂自己的
愿望和需要或带有防御性色彩,因而能有效地预见未来。
    对自己、对别人、对自然表现出较大的宽容,承认事物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
方面,不排斥事情的消极方面。
    显示出天然质朴的气质。自我实现者倾向于流露自己的真实感情,他们的感觉和认
识是什么,就说什么,做什么。他们不把自己隐藏起来,不带假面具,不按别人的期望
行事,而是忠实于自己。
    倾向于关心问题而不是关心自己。自我实现者的典型特征是致力于一些能够发挥他
们能力的工作、事业和使命,这和非我实现的自我中心特征形成鲜明对照。
    具有超然于世的品质和独处的需要。自我实现者以自己的人才感情指导生活,不需
要与别人处于持续的接触与依赖关系中,他们能控制自己不介入争执,不为造成常人混
乱的事物所干扰和烦恼。他们容易保持冷漠,沉默寡言,平静安详,因此能安然地度过
或顶住各种灾难与不幸。
    他们是自主的,因而倾向独立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他们更多依赖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较少地依赖外面的世界。他们已能够强壮地独立于他人的观念和影响,所谓尊重、地
位、报答、名气、威望、爱心等,与自我完善和内在成长相比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他们能够自我指引,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己的生命和命运。
    显示出永不衰退的欣赏力。自我实现者以敬畏、惊奇和愉悦的心情不断地体验和感
受生活。他们总是能够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体验中发掘出巨大的灵感和喜悦。
    有周期性的神秘体验或高峰体验。所有人都有享受高峰体验的潜在性,但只有自我
实现的人才可能处于这种体验的震撼之下,因为这种人不会在这种体验中感到恐惧,因
此不会以任何方式去压抑它。自我实现者的高峰体验的次数不尽一样。高峰出现少的人
往往是比较注重实际的实践型的人,高型出现多的往往是更高、更有诗意的人,并以审
美的眼光观察事物,理加超脱,更有神秘倾向。
    倾向于和所有人打成一片。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朋友和家庭,而且关心世界上所有
其他不同文化中的人类。自我实现者往往对全人类都表现出怜悯、同情和真切之爱。
    他们只与少数人发展深交和个人友谊。自我实现者倾向于寻找其他的自我实现者作
为他们的亲密朋友,这种友谊在数量上很少但很深厚。
    他们倾向于接受民主价值观。自我实现者不以种族、地位与宗教为基础而看待他人。
他们极少有偏见,而愿意向任何值得学习的人学习。
    具有很强的道德感。自我实现者没有约定俗成的好与坏的观念,但他们几乎总是能
够知道他们行为的道德含意。有比较丰富的毫无恶意的幽默感。自我实现者不愿开伤害
或贬低他人的玩笑,相反,他们可能取笑自己或普遍人类,对世事富有哲学的幽默感。
    他们富有创造性。这是每个自我实现者都具有的品质,不仅表现在著书、创造艺术
品的活动中,而且表现在一般的活动中。他们所以有创造性,是因为他们的情感体验更
为开阔、更为自发。
    他们能抵抗文化的同化。自我实现者倾向于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因为他们的行为
受内心世界的指导。如果一种文化标准与他们的价值观相反,他们将公开地不依附于它。
在一般生活习俗上并非一定是反对常规者,但在基本观点上则坚持己见。
    马斯洛的这些观察结论,基本上是可以成立的。总而言之,自我实现者有一个真实
的自我,但并不是处在社会之外,只不过是不愿顺从于俗流罢了。他们内心是关切整个
人类的,对人有同情心和宽容态度,也能与各种人友好相处。这种人关心自我,实际上
是和整个人类的使命、尊严相联系的,不仅他们的观察力、判断力、审美感、道德感是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取得的,而且他们以人类的前途为自己的前途,以人类的幸福为自
己的幸福。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要义就是做人、做完善的人、做有益于人类的人,做
能表现人的才智、灵性和尊严的人。
    当然,自我实现的意向是人人都有的,并且确实从伟人、发明家、艺术家、思想家
到普通的学生、教师、工人、家庭管理人员等等,都能发现自我实现或实现了潜能的人
的例子,但总的来说,达到自我实现的人确实很少,据马斯洛估计只有1%左右。在现
实中我们也能感受得到,大多数人的确没有将其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没有使自我得到更
大的发展。马斯洛对此也有一些解释,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因而易受
阻挠,多数人惧怕自我实现所需要的对自己本身的认识,即没有自知之明,易放弃已知
的东西进入到不确定的状态,同时,人还受文化环境的限制及童年环境的不利影响等。
这些分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我们的看法,主要是因为社会的分工、分化,特别是
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影响,人们之间关系的紧张、对抗,才造成了个人人格的不完善、
不完整、不健全,导致了个人的局限。因此,自我实现要有社会的进步作为基础和保证,
才有可能真正达到。
    ………………………………………………

 二 创新优于求成

……………………………………………………………………………………………………………………………………………………………………………………………………………………

    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着人人想得到的功名成就,但它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
照亮世界的太阳。重要的是活得潇洒,自我实现——卡耐基要勇敢地面对这样一个不会
改变的对于任何你想尝试的新事物来说,总有某些人是比你更在行,更有成就的。如果
凡事只想必须成功,这就无法避免害怕失败的心理,就会感到走向成功的路越走越窄,
必然会自我挫败。世界上比我们能耐大的人有的是。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
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的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读过曹雪芹
《红楼梦》的人,还想写小说吗?——
    为什么呢?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也就没有曹雪芹、帕瓦
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世界和人生也就不会这么丰富多彩了。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
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
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小狗也要大声叫!实际上,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
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
展和幸福美好的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来到街头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
科的人们,那些只是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们,根本不在
意别人对他们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
沉。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
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任何成功总是相对的、有限的,而求知欲和求新欲使他们意
外地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志趣,所以成功的机会也就往往是给这些人准备的。所以求知胜
于求成的人反倒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求变创新的意识是很重要的。美国作家阿龙在他所著的《宽容》一书里写道:“在
无知的山谷中,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他用生动的笔法揭示了人们囿于一定的社会环
境或生活习惯的时候,就会产生思维的惰性和惯性。一方面极易满足,另一方面是安于
现状,不思变革,并且会不自觉地充当旧价值观念的卫道士。这是所有封闭社会的通病。
也许有人会认为他的话未免太尖刻,他怎么能讲我们“无知”?但细细想来,此话确实
很有道理。
    早些年,当我们为几亿人口能吃饱肚子而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候,
我们全然不知欧美发达国家仅用了占人口总人数百之分之几的农业工人便养活了全国所
有的人,并有大量农产品出口到不发达的国家。曾几何时,为了能得到一只“铁饭碗”,
人们竭尽全力地要挤进已经人满为患而又永远不会到站的列车。而今天,竟有许多人不
再稀罕这个虽然“饿不死”却又“吃不好”的“铁饭碗”,甘愿选择有风险的“瓷饭
碗”。……
    天涯何处无芳草。多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新的机会,可以带来一个新的世界,不跨上
这一步,那就永远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当然,“跨出这一步,那就永远不能主宰自己
的命运。
    当然,“跨出这一步”并一定就是跳槽、辞职、改行,但人生的丰富和成功必须是
求变创新,走自己的路。“小狗也要大声叫”的“大声”,不一定是成就高、名声大,
而一定是属于自己求变创新的叫声。
    许多人之所以凡事都害怕失败,主要是由于心态消极、意识自卑,同时也和过于看
重事情的成败而看轻自己的选择有关系。结果就那么极端重要吗?把话说穿了,每个人
的最终结果都不那么美妙。必然死亡的阴影可以给人可怕的威胁,让人整天灰心丧气,
悲观消沉;但也可以促使人惜时如金,积极努力,提高人生效率,追求一种充实而有意
义的生活。
    年已半百的卡罗琳·赫巴德是一位朴实端庄的美国妇女。她言谈举止大方,而且时
常面带微笑,使人觉得和蔼可亲。她一方面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的妻子和4个孩子的母
亲,另一方面又是随时准备到世界各地抢险救灾、拯救生命的勇士。她是“美国救灾行
动队”的创建者和领导人。这一组织的任务是在国内外进行“搜寻和营救”活动,哪里
有灾难,就到哪里去。
    1988年12月,亚美尼亚发生大地震,公寓大楼、住宅、工厂、学校纷纷被摧毁,死
亡人数已超过5万。赫巴德闻讯后几小时便登上飞机,飞往亚美尼亚。
    她和其他营救队员在零度以下的严寒中,在覆盖几英里的废墟中摸爬了8天,尽可
能多地搜寻出还有希望救活的人。
    有一次,他们在三座坍塌的楼房里没有找到什么,正准备到别处去,一个家人都被
陷在这所楼里的男人悲痛万分地哀求他们再搜寻一下。于是赫巴德他们在她的阿利的帮
助下终于找到了陷埋得很深的一个小女孩,正是那个人11岁的女儿。
    小女孩的兄弟姐妹都已被砸死,而她竟在4天后奇迹般地得救了。
    卡罗琳·赫巴德参加的营救活动不计其数。她曾到过地震后的萨尔瓦多和菲律宾;
去过巴拿马的密林中搜寻生存者;
    在纽约和田纳西寻找因桥梁折断而受难的人;到过遭飓风袭击后的南卡罗来纳州;
到过飞机、火车失事现场和火灾水灾现场;搜寻救援过丢失的孩子、失踪的猎人和溺
者……
    谈到20年来的收获和体会她说:“我喜欢遇到紧急情况时产生的那种紧张感,那种
兴奋感。当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时,我会感到一种满意、一种自豪。在
受灾现场,你能看到人类本性最好的一面,也能看到人类本性最坏的一面。而且,我也
曾处于某种危难境地之中。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品尝生活,活出了新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