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经商之道-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指令往往无所适从。如果他知道我们中国有一句“狐裘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的古语的话,他一定会感慨不已而深有同感的。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董事会和职员之间存在着一条很深的鸿沟。但可悲的是,这个公
司却一向以和职员们有良好的关系而自豪。的确,这个公司的福利事业搞得不错,这大
概是使它自以为是的原因。但实际上,职工们的积极性却在不断下降,不时有人被淘汰,
而招收新职员也不容易,董事会却对此感到莫名其妙。
    现在虽然董事会自我感觉还好,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个公司董事会与职员们之间
的裂痕,这裂痕首先是由双方的互相不信任引起的。董事会对职员表示怀疑而且不理睬
他们的需求。现在职员们追求的是责任和前途,而不是安全感。而零售业务方面出现的
一系列技术恰恰可以为职员们提供满足的机会。但董事会却不予理睬。更糟糕的是,在
制订新计划和对来自基层的情况和建议进行研究时,不吸收职员参加。董事会从未与职
员们进行过磋商,也从不征求他们的意见,并且认为上级向下级征求意见是不光彩的。
在此领导之下,只有上情下达,而无下情上达;既不寻求下级的帮助,又不接受下级的
批评。董事会对工会更是抱怀疑态度,双方关系紧张。反过来,董事会在下层人员中也
没有什么威信了。这种公司是很危险的,现在看去似乎还相安无事,但过若干年后就难
以预料了。
    这个公司在沟通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经验,它既缺乏领导成员之间的意见沟通,又缺
乏领导人与下属之间的意见沟通,尤其是后者。现代管理者的主要素质之一就是具有善
于交流的能力。应该看到管理的任务还远不限于发号施令,要在大家都了解企业情况的
基础上建立相互友好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既可做到上情下达,也可以做到下情上达。
工人们对经营的目标究竟是否关心,是个重要的问题。每一位管理者必须能把目标传达
给下属。缺乏与下属交往的领导,作为一个影响别人的人他会变得毫无效力,不能协调
必要的下属活动。
    如果说将目标传达给下属上情下达,那么下情上达就是它的一个反馈。这个反馈就
是下属们对目标、计划的意见和建议。管理者应善于接受这个反馈。因为它对于制定更
合理的经营目标无疑是具有极大参考价值的。
    沟通的另一个方面,是管理者应对下属的行为作出及时的反应。无论是奖励还是惩
罚,都不能等到事过境迁之后才实行。应使下属感到你是时刻关注他的,从而提高生产
积极性,更加忠诚地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这也是促进企业目的实现的艺术手
段之一。
    有效的管理必须把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协调一致,而沟通则是协调的一大杠杆。
    如果一个人感觉到:“我的工作一般说来,是被准许的,为别人所接受的,而且别
人都极力协助我做好工作,以满足我的需要。”那么,他所说的就是他与同事们的支持
关系。
    人都处于一定的集体之中,不仅他的思想、行为是受集体的影响的,而且他工作的
成败也是受集体中其他成员的支持与否而制约和影响的。例如:在一所医院里,主治医
师、护士、营养师、透视医生、药剂师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当他们面对一个病人时,
他们虽然可以各尽其长,各施己技,谁也指挥不了谁,谁也管不了谁,但是他们必须通
力合作,互相支持。否则,就会有害于他们所服务的对象。在手术台上,虽然由一个外
科大夫主刀,但他必须得到麻醉师、副主刀、护士、输血员的全力支持和协作,他的手
术才能获得完满的成功。否则,他的医术再高,也无法手到病除。再如,一个气喘咳嗽
的患者在将近中午时来到医院就诊。内科医生在问诊和听诊之后,开了一个透视单子,
让他去透视一下。但透视医生却锁门吃饭去了。遇到这种情况,患者只能自认倒霉了。
    由此看来,集体中成员间的支持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如果不能获得其他成员的
支持,他的工作就会困难重重。
    在一个有支持关系的集体中,人们之间平等相待,和睦相处,互相信任,互相协作。
在这里,人们奉行着“我助人人,人人助我”的准则,没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
人瓦上霜”的冷漠关系。在这样的集体中,人人都会有一种满足感。当他明白这种满足
感是别人给予他的时候,他也会尽量主动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
一种可笑的情况:甲对乙大发雷霆,而乙又对丙迁怒过去,如此迁怒不止,形成一种敌
对的积累。支持也具有这种累积性质,当一个人了解到别人对他支持,于是,他也会对
集体内的其他人有支持的趋向。这种支持的累积可以使一个集体内部更加团结一致、携
手共进。
    看来,支持关系对集体的生存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可以促使人们互相学习,取他
人之长补己之生。其次,使集体中的人有一种“同舟共济”之感。他们在这样的集体中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任何人都不会有“为他人作嫁衣裳”之感。大家对集体的
目标视为“共同的利益”,他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助,才能维护这个“共同利益”。
再次,和谐的关系可以产生优良的工作成绩。
    目标是协调的基础,目标的设置和达成会使集体内的成员产生一种向心力。例如:
一个集体在完成任务时,达到了所期望的高效率,这似乎对成员的身价有所抬高。一般
来说,那些由于自己工作卓有成效而被人另眼相看的集体中的成员,他们会因为自己是
该集体中的一分子而倍感自豪。那些经过共同努力而达到目标的集体,它的内部会更团
结一致,产生更强的向心力。而它的“团结一致”对下一个目标的实现又会产生更大的
动力。成员间的相互支持、协作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决定性的条件。
    所以,卡耐基认为,管理者要搞好协调工作,就应先通过各种渠道使本企业内部关
系和睦,建立一种友好亲切的人际关系气氛。至于通过什么渠道,使用什么方法,那就
需要根据本组织的特点,因地制宜了。
    ——在企业管理中,组织是个大集体,各部门是个小集体,而各部门之间,也即是
小集体之间的合作,则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1930年,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举世空前的军阀大混战。以李宗仁、冯玉
祥、阎锡山为首的地方军阀调动了几乎全国的反蒋力量,对蒋介石发起了进攻。当时,
反蒋力量存师近百万,与之相比,蒋的力量则显得极为薄弱。然而,到最后竟是势单力
薄的蒋介石获得了胜利。
    那么,实力雄厚的反蒋力量何以遭到如此惨败呢?主要原因是:各路军阀虽纠集在
一起,形成一个反蒋队伍,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极为松散的军事集合体。他们各存异心,
系中有系,派中有派,往往互相掣肘,难以协调作战。
    李宗仁起兵两广,挥师北上。冯玉祥猛攻陇海,阎锡山向津浦进军。本来计划冯部
骑兵与李部在两湖相会,但由于互相猜疑未能实现。而与此同时,阎锡山断绝了对冯玉
祥所率领的西北军的军火粮饷供应,至使本来进攻顺利的冯部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放
弃了有利战机。当阎部在津浦线受蒋军攻击时,他便又想起了冯玉祥。他急派人向冯部
运送粮弹,并请求冯部加紧攻击,以解津浦之围。但是,冯玉祥未忘前怨,以为阎锡山
是“临时抱佛脚”的势利小人,故拒绝配合。
    另一方面,冯部胜利之时,冯玉祥又放弃了与李部会师的计划。就这样,由于三方
面的不合作,致使蒋介石获取了战机,终于以少胜多,击败了三系的七十万雄兵,结束
了这场历时七个多月的军阀大混战。
    这个历史事实说明:各集体间的合作也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卡耐基认为在管
理系统中,组织是个大集体,而其下属各部门则是小集体。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领导。
各部门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但它们都必须为企业总目标服务,而且在实现这个目标
的过程中,要进行合作。
    合作是人际关系中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行为彼此配合的一种互
动方式。合作,是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越是发展,分工越细,越要合作。
例如:
    某一个专门生产某种零件的工厂,如果最后不能配套,那么这些零件只是一堆废铁。
合作之所以必要,还因为团结一致力量大。集体内部有多种力,把这些力按同方向组织
起来,就会形成更强大的力;如果不合作,方向不一致,力量就会互相冲突,互相抵消。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互相合作看作是一种美德,是社会和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礼之用,和为贵”,这里所言“和”,大抵是指相互合
作。
    合作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合作的双方必须以企业的目标为共同的行动方向;二是
要以共同的利益为基础。而促进合作的方法很多,它主要有各部门之间增加接触,互通
信息;
    让各部门经常进行磋商,就彼此给予什么或取得什么达成协议;劝导。使各部门找
到大家利益的共同点,在目标上取得一致。目标一致了,各部门就能提出使有关各方面
都满意的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英国伦敦一家管理公司人事关系部主任大卫·杨曾使用一种办法,来调和敌对部门
的关系。他要求两部门的人彼此送一份备忘录,其中写上诸如“这几方面你做得不
错……”
    ‘能否请你避免做这样的事……”一类的话。大卫·杨颇为得意地说:“然后,我
把管理人员找来商量这份备忘录,一项对一项,双方协定彼此都做一些让步和改进。起
初,他们不相信我,以为我在开玩笑,可是他们照我说的做了以后,就不再坚持原来的
看法了,他们发现这个办法确实有道理”。
    通过这个例子或许你会有所启发。这样的事做得越多对你的事业就帮助的越多。
    无论是调动积极性,还是协调人际关系,都必须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目标。
    为什么要强调目标?目标对管理有何作用?下面我们就简单概括一下。
    目标对行为有导向作用。它指引个人及集体中的群体清楚地前行。
    目标对行为有激励作用。在行动遇到困难或阻碍时,目标可使人产生克服困难的勇
气、力量,而当行动一步步接近目标时,又给人以鼓舞,激发人的工作热情。目标吸引
人向前。当目标实现后,又给人以满足感和自信心,促使人向新的目标迈进。这是目标
的激励作用。
    目标对群体行为有凝聚作用。当人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时,群体就有了集体的特性,
促使人们相互配合、协调,产生人际关系中的向心力,使人们团结一致,为目标的实现
同心协力地工作。
    日本的经济在战后获得了惊人的飞速发展。它的家用电器、汽车、计算器等代表着
时代最新潮流的商品勇不可挡地打入了国际市场,并遥遥领先。使美国和欧洲一些经济
强国对它刮目相看。
    日本注重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是使它成功的重要条件。
    这里我们主要谈谈日本在“人事管理”上的一些诀窍”在日本,人们往往把一个人
跟他所在的公司相提并论。在此,人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在提到某人时,称他为“三菱
人”或“日立人”等等。而某人向别人作自我介绍时,也往往不说“我是×君”,而是
说“我是×钢铁公司的×君”。
    这个习惯来自于日本的民族意识。在日本社会中,潜在的集团意识是根深蒂固的,
其来源于日本人传统的“家”的观念。但这个“家”已不是具有单纯血缘关系的意义了,
而是在经营组织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集团。工作集团里的人伦关系取代了人类情感的
血缘关系。因此,日本人对公司的感情是很深的,他们的感情很大程度上寄托在与公司
的关系上,似乎有一条命运的纽带将他们与公司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日本人的工
作道理感从属于对公司的忠诚感。工作不是苦差使,它具有某种神圣的意义,这就使工
人的工作有了目的性,公司好比家庭,首要的是实现整体的繁荣,而不是个人愿望的满
足。为公司生活才有意义。所谓“爱公司精神”、“新家族主义”、“企业是大家的”
等等,都是“家本位制”的体现。然而,这种制度,使个人把自己同集体一心一意地联
系起来了,使集体具有了团结一致的凝聚力。对于公司的命运和利益,大家都一样关心,
无论是经理还是职员。
    把公司当成家的人都具有一种同舟共济的协作性。这是现代化管理中的所需要的一
种东西,是目标管理的一个基本方面。
    我们中华民族也有强烈的义务观念,所谓“爱厂如家”也不亚于“企业是大家的”
精神,但应当承认,中国人的义务感更多倾向于血缘关系,而不象日本民族是倾向于所
属集团的。但是,事在人为,管理者可以通过工作使中国人的义务观升华,产生出极大
的积极性。
    从理论上讲,有两种方法:一是引导组织中的成员,使他们都有一个一体化的感觉;
二是建立一种内部组织,把企业里的各个人互相联系起来,以达到巩固本企业的目的。
只有当企业中的人团结一致了,企业的目标才会对他们起引导作用。两种方法如能同时
并用,互为补充,恐怕效果更佳。
    “参与管理”的好处是:第一,由于工人的建议,批评及其它活动,对医治工厂各
级组织的官僚主义弊病大有益处,可使组织充满活力。而且,沟通了上下级的关系,人
际关系更为融洽,工人齐心了。基层管理者成为协调者,不再只是发号施令了。第二,
对个人也有好处。工人们提高了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还受到鼓舞与教育,认为工作更有
意思了。第三,“参与”使工人都能明白经理的意图,了解了目标。而且不单是了解,
因为他们“参与”了目标设置的协议,所以他们认为这目标不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而
且他们自己定出来的,这个目标和他们的个人目标是一致的,从而产生极大的工作热情。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劳动者实行充分的民主,劳动者才是企业的主人,
人民有当家作主的权力。那么,一般人参与管理献计献策是没有问题的。
    日本公司经理十分注重鼓励工人参加由工厂组织的社团活动。比如:丰田汽车公司
大力号召职工参加本公司的运动会和文化教育会。橄榄球、排球、垒球、游泳、滑雪等
项目约有一千名会员;围棋、日本象棋、纸牌、吹奏乐团,吟诗等约有一千八百名会员。
此外,还经常举办综合运动会、游泳大会、夏令营、成人仪式等活动,平均每月有一次
活动。公司认为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使职工的身心愉快,寻求自己的快乐,而且可以加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丰田是重视人与人的关系的,因为这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
法。
    从以上可以看出,日本的管理有其迷人和独到之处。日本人是善长管理的,而他们
所做的上面这些努力,无非都是为了更好地协调群体关系,以便更有效地达到公司的目
标。这些方法,对我们来讲,确有可借鉴之处。我们可以取其精华补己之不足,创立中
国国情的管理艺术。
    卡耐基曾说过,“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尤其是对于人事管理更有艺术性可言。
“人事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调动积极性的问题。由于人事的复杂性,也就使这个
问题不那么容易解决。这绝非是用金钱或“空中楼阁”所能解决的。
    那么应如何解决呢?作为一个管理者他首先要熟悉人、了解人、才能掌握人、管理
人。所以他必须弄明白有关人行为的一切问题,这是他协调群体行为的基础。至于如何
协调群体行为,实现目标管理,那么关键就是:一要紧紧抓住目标,二是善于协调人群
关系。目标可以使人群关系具有向心力,群体行为是否协调又对目标的完成起决定性的
作用。
    另外,卡耐基认为,一个经营者能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还要看他能不能有效地排
除人为的干扰。人为的干扰是失败者所遭遇的来自他人的干扰。这种干扰妨碍人们的正
常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正常秩序的被破坏,使之不能顺利地完成预定的任务,偏离
正确的航向和健康的轨道,从而导致失败。
    从失败者所处的人际关系来看,人为的干扰有来自上方的干扰、来自下方的干扰和
来自水平方向的干扰。来自上司、长辈的干扰属于来自上方的干扰。来自下属和晚辈的
干扰,属于来自下方的干扰,来自同一地位,同一层次或同一水平的其他人的干扰,一
切不具有上下级关系、长晚辈关系的其他人的干扰,都是来自水平方向的干扰。在这些
干扰中,来自上方的干扰的影响力最强,最难处置。尤其是当上方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
互冲突的干扰同时作用于当事人时,会使当事人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从干扰者的生存状况来分,人为的干扰有死人的干扰和活人的干扰。死人,会以其
错误思想束缚人,所谓死人抓住活人不放,就是以其错误的观点、理论给活人套上牢牢
的精神枷锁,使活人难以摆脱。死人的干扰是无形的,但却是很有力量的。活人的干扰,
是活着的人以物质的或精神的、行政的手段所进行的干扰。按照干扰的动机来分,人为
的干扰可分为善意的干扰和恶意的干扰。善意的干扰,是本来想帮助失败者,从善良的
愿望出发,但实际上却好心办坏事,帮倒忙,反而造成了帮助对象的失败。恶意的干扰,
是出自邪恶的动机的干扰,不安好心、心怀恶意的干扰。报复心、嫉妒心是产生恶意的
温床。恶意的干扰往往是以隐蔽的方式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