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克阿瑟看到下属整理来的通告的时候气得要死,仗还没打完呢,南韩人就敢做出这样疯狂地行为,简直是不能忍。他当即拨了一通电话:“我是麦克阿瑟,我命令你们马上逮捕白善烨,立刻进行审讯。他是师长?那我问问你我是什么?我是联合**的司令官!立刻逮捕!如遇反抗就地击毙!”
紧接着美军便是疯狂地行动了起来,目标直击南韩军队的军营。
美军几乎是倾巢而动,总司令的命令是逮捕白善烨,但他们可不是这么执行,这可是一个报仇的好机会。
平日里就看南韩军队的一些军官不顺眼,毕竟美**官指挥南韩军队,引起许多南韩下级军官非常不满,给美国长官穿小鞋是常有的事情。
美军军官顶多就是骂上两句,打不得,毕竟是在南韩人的窝里,一旦引起众怒必然会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终于有了机会,那自然是要好好地教训一下南韩人,让他们懂一点规矩,知道谁是主人,摆清楚自己的位置。
南韩人可是傻眼了,不明就里,美国人的坦克车冲进自己军营就往死里招呼,火炮啥的杀伤性武器都用上了,一时间被打的屁滚尿流。
南韩人其实打心眼里惧怕美国人的,平日里也是把美国佬当爸爸来看的,儿子不是也经常气老子吗?
不过这次美国人是真的愤怒了。
“长官,这里是第六师1团,我们正在遭受美军猛烈的进攻,我们正在遭受美军的猛烈进攻!请求指示?我们是否反击。”团长当即去电向上级请示。
士兵们被打得跟孙子一样他心里也着急啊,但是他又不敢贸然下达反击的命令,打?
怎么可能打得过美国人吗?
那无异于是一种作死的行为。
自古都是老子教育儿子,什么时候轮到儿子打老子了?
南韩士兵们蒙圈的同时还十分犹豫,到底该怎么办?
“上级的命令是不允许你放一枪一弹,不准予以抵抗!命令士兵把武器弹药全部收缴入仓库封存。严禁士兵实施报复行为,违令者军法处置!还有,你们必须无条件服从美军的指令。”师部的电话让团长傻眼了,这是什么狗屁命令啊。
“什么?美国人在杀人啊,他在杀我们的士兵!难道要让我们坐以待毙,等待着他们杀过来吗?”团长歇斯底里地质问道。
“执行命令!”电话另一头仅说了四个字就挂断了,随后传来“嘟嘟嘟嘟嘟嘟”的忙音。
今夜无人入眠,已经是乱成一锅粥了。
麦克阿瑟的一道命令让朝鲜半岛不再平静,美军把昔日里的怨恨都发泄了出来,软弱的南韩军方又下令不允许抵抗,收缴士兵的武器,这更是酿成了一场杀戮。
时年75岁的李承晚接到秘书的通报之后连忙从床上爬起来,现在的事态已经不是一通电话就能解决掉的了,南韩军队至少有13个团遭受到了美军的疯狂进攻,白善烨等四名师以上军官被逮捕,李承晚清楚,自己必须去见麦克阿瑟,把事情的原委搞清楚。
不然他苦心孤诣所经营大韩民国可就完蛋了,凌弱的南韩军队怎么可能经受得美军如此猛烈的进攻呢?
何况人民军虽然被打得七零八散,但绝对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必须一鼓作气全部消灭掉,不留后患。
作为培材学堂、乔治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四所知名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可不是什么愚蠢的人。
春风吹又生的道理他岂能不懂。
李承晚的车队开到麦克阿瑟的住宅门口,却没成想吃了一个闭门羹,人家压根就不见他。美国大兵可丝毫没有把这位韩国总统放在眼里,尤其是有了总司令的命令,他们更是肆无忌惮。
无奈之下的李承晚只得返回政府,同幕僚们商议应对之策。
麦克阿瑟愤怒,李承晚也感到委屈,他大概也了解下事情的原委,到底是哪几个混蛋枪杀的那三十五名美军士兵呢?
不得而知,紧锣密鼓地调查便开始了。
如果让王亮知道自己的这番行动起到了如此夸张的效果,恐怕会笑得肚子疼的。
事实上在板门店签订投降协议的时候麦克阿瑟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随行的王亮也大大方方地承认了,李承晚当场气得心脏病都要犯了,麦克阿瑟还好点,只是无奈地耸耸肩,内心默默感慨,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同中国人为敌,真的是太令人头疼了。
事件最后的结果是美国人撒完气,南韩方面出来擦屁股,枪毙了两名上校军官以及八名尉官,算是给美国人一个台阶下。
不过事情远远没有结束,经历了这次事件之后美国人加强了对韩军的管理,就连一些下级军官被更换成了美国人,韩军军官多是给美国人当副手。
再后来干脆把韩军军官都送到美军的军官训练团去进行训练,只有思想和能力达标之后才能进入到部队任职,以此来保障韩军不再做些出格的事情。
治标不治本,南韩军队自上而下对于美国人都有一种深深地不满,傀儡感愈加强烈。
第二天一大早,王亮他们便驾驶着汽车往约定集合的地点赶去。
此刻王亮肩膀上的捐献也发生的明显的变化,先前的三个阴阳五行盘少了两个,也就是说军衔更换成了少校。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能不换个军衔吗?
用脚想想都能知道美军少校描述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领头的军官是上校,所有王亮马上更换了军衔,确保沿途不会遭受到怀疑。
但凡是经过美军的哨卡的时候王亮都会让两到三人下车徒步通过,毕竟五个人也很容易被人同昨晚的枪杀美军的事件联系起来。
一路上风平浪静,没有遇上什么大麻烦,直到首选集合点335,这里并没有什么异常。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诡异的村庄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诡异的村庄
而且已经有两个在附近侦察的小组已经完成了任务顺利返回到了这里。
“承业,把水和粮食给大家分一下。”王亮说完便招呼两个组长靠过来,“你们两个组长过来把侦察到的情况汇总一下。”
沿着清川江中游展开侦察的两个小组如出一辙,同样也没有发现联合**的机场,但对于地图和布防的侦察非常到位,地图稍加修改之后完全可以当做作战地图来使用,这也算是为我军接下来的作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指挥过战役的人都非常地清楚,一张准确的地图胜过千军万马,同样,一张不精确的地图也可以让千军万马顿时灰飞烟灭。
中国人干的糊涂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抗日战争时期使用地图还多是清朝时期测绘的呢,再看看人家日本人,对于中国的大山河川简直就是了如指掌,地图绘制之精细令人咋舌。
当中国人还在忙于军阀割据混战抢地盘的时候,人家日本人特务们踏遍中国河山,潜下心来认真绘制中国的地图,毫不夸张地讲连一草一木都不肯放过。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细思极恐!
一块吃完中午饭,直到入夜,其余五个小组也陆陆续续赶到,所幸的是并没有出现减员的情况,只有一个战士摔了个轻伤。
终于,在清川江与鸭绿江交界的江界道发现了联合**的机场。
“行啊,这个麦克阿瑟还真是够狡猾的,把机场设置在这个地方,如果不是整了一个拉网式的搜索,还真把老子给糊弄过去了。”王亮笑了笑,说道。
江界位于朝鲜的北部,是朝鲜慈江道的首府。整个城市在将子江的右岸,前临河食崖,背依狗岘岭,地势险要,是李氏朝鲜时期的古城。
这样的地形显然不适合修建机场,任何指挥官也不会将这座城市同机场联想到一起,而美国人却就这么做了。
“一共三个机场,分别坐落在东南、西南、西北三个位置,我们仔细数了一下,停留在跑道上的有近四百架。”小组长汇报道。
“好,你们做的非常好。”王亮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下一步咱们的目标就是这三个飞机场,无论如何也要把联合**的制空权给制裁掉。”
“首长,我们这边还发现了一个情况。”另一个组长道。
“讲讲。”王亮饶有兴趣。
“我们在侦察的时候发现了日本人。”组长道。
王亮脸色突变,“日本人?你仔细讲讲。”
日本人,有些时间没有听说到这三个字了,或者说是有些什么没有见这个民族的血了。
“我们是在一处军营内发现日本人的,这些日本人并没有穿军装,当时他们在和美国人交谈着些什么,至于谈话的内容,因为距离太远,我们并没有听清楚。但是可以肯定他们一定是日本人。”组长道。
“嗯,你讲的这个情况非常重要,我知道了。”王亮仔细地想了想,日本军方介入到战争的可能性已经是微乎其微了,因为他们已经被美军接管,所有的事宜都是由美国人打理,就算是日本人贼心不死想要搞时期,也没有那个能耐。
最大的一种可能是小组长发现的那些日本人是商人,他们想要通过战争来大赚一笔,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是发生过的。
王亮暗暗记下,等以后见到日本人那肯定是要干掉的,这是原则。
现在的当务之急便是在志愿军正式入朝之前摧毁掉联合**建在江界的机场,王亮非常清楚美国凝固汽油弹的威力,所扔之处必然是一片火海,如果不能把这些战机摧毁掉,吃大亏的一定是志愿军战士们。
战士们在335区域休整了两天,在26日凌晨出发,直奔目的地江界。
王亮他们可谓是见识了北朝鲜气候的怪异之处,原本还是晴空万里,天空响了几声闷雷之后便下起了暴雨。
小队是徒步前行,随身更是没有携带雨具,自然是被淋成了落汤鸡。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大雨让视野变得模糊起来,王亮只得让尖兵小组以最快的速度往前侦察,看是否有村庄或是军营,好歹得避避雨啊。
很快,张环小队有了消息,他们表示发现了一个村子,王亮大喜,连忙率队过去。
村子看上去死气沉沉的,好像并没人居住,在确定安全之后大部队便开进了一户人家。
房子很大,且非常气派,看上去是富有的家庭,但是里面并没有人,家具也都笼罩了厚厚的一层尘土,估计是见南韩人打过来出去逃难了吧。
王亮摸了摸桌子,堆积的灰尘大概有两三毫米的厚度了,显然是荒废了一段日子。
“少校,已经仔细检查过了,村子里一共有四十几户,跟这家如出一辙,都积了不少尘土,没有人居住的痕迹。不过。。。。。。”李元芳道。
“不过什么?”
“我们在村落附近发现腐烂的尸体,而且数量不少,足足有一百具之多。”李元芳见王亮追问,连忙汇报。
“腐烂的尸体?走,过去看看。”对李元芳说完王亮又不忘吩咐徐承业道:“承业,你组织外围警戒哨,向外延伸一公里,保持高度戒备。”
“是!”徐承业自然明白厉害,当即去安排。
不知道为何,王亮突然有一种隐隐约约的不祥之感。
“少校,尸体都在这里了,我看着这些人死的不正常,便没有让战士们靠近。”李元芳递给王亮一块布条,以遮挡臭味。
王亮仅仅是瞥了一眼,就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细菌弹,又是这玩意。
“该死的美国人,简直一点人性都没有,立刻点火把这些尸体焚烧掉,然后就地掩埋。让后勤小组烧热水,但凡是参与焚烧的战士返回后全部洗澡,衣服也要换洗,用碘伏消毒。”王亮道。
“明白。”李元芳心神领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王亮刚安排完这边的事情只听传来‘轰’的一声爆炸,这显然不是雷鸣声。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杀人于无形之中的玩具炸弹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杀人于无形之中的玩具炸弹
根据爆炸声音来判断,应该是在村落内产生的,王亮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可能就是有战士不小心踩到地雷了。
从这个村子发现的尸体不难看出,这必然是以美国人为首的联合**的行径,虽然现在还没有有力的证据表面他们使用了细菌武器,但是王亮有充分的理由去相信这点。
或许美国人没有这种东西,但是所控制下的日本人可不缺这玩意,而在侦察的行动中战士们恰巧发现了日本人,这绝对不是什么偶然事件,其中有着必然的联系。
王亮跑过去的时候负责在村落里布置警戒哨的徐承业早就已经到了,还有其他闻讯赶过来的战士。
只见两个战士倒在地上,一个被炸得血肉模糊,显然是已经没有气息了,另一个虽然同样是浑身是血,但他好歹还能动弹。
让王亮觉得诡异的是地面是完整的,并没有爆炸导致的痕迹,而从现场的情形来看,应该是在半空之中产生的爆炸,“承业,这是怎么回事?”
“少校,两个战士在巡逻过程中捡到了一支钢笔,就在他们打开看一下的时候就发生了爆炸。拿钢笔的战士当场被炸死,另一个伤势也比较严重,卫生员已经做检查了,可能是够呛了。”徐承业叹了一口气,道。
“钢笔?”王亮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进入朝鲜的时候他是抱着把四十个人全部都安全带回国的期望,但是血淋淋的现实已经让这个愿望无法实现了。
两个弟兄说走就走了。
联系到徐承业讲得,王亮感觉有些不可思议,钢笔怎么可能爆炸呢?
这听上去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我觉得不相信,但这是刚刚受伤的战士讲的,他是亲历者,意识比较清醒,讲得应该是事实。”徐承业道。
“把烈士的遗体就地掩埋,标记好位置,他们终究有一天会回到祖国怀抱的。还有,你马上带领战士们在村子内展开地毯式的搜索,看看还有没有类似的可疑物品。记住,轻拿轻放,不要触动!务必保证战士们的安全,不能再死人了,懂吗?”王亮安排徐承业道。
“明白!”徐承业当即转身离开。
王亮深呼了一口气,今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诡异的村庄、高度**的尸体、能炸死人的钢笔,死亡仿佛就笼罩在这个村子的上空,压抑,强烈的压抑感让王亮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
雨一直在下,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一场秋雨一场寒,接下来气温必然会骤降,以后的仗也就更难打了,对于王亮他们来讲,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没有几分钟,可疑的物品就陆陆续续地送到了王亮面前。
传说中的钢笔现身,还有其他的物品,罐头、汽车模型、人物模型、玩偶。。。。。。
王亮拿起罐头来仔细观察了一下,外观做得倒是挺像,但这绝对不是一个罐头。
在重量是非常可疑,这玩意要比正常的罐头重多了,倒像是一枚炸弹。
还有其他的那些玩意,特点都是体积大,重量大,总让人感觉里面塞着些什么。
再看看钢笔,比普通的钢笔足足粗一倍,‘派克’两个烫金大字显得格外的刺眼。
“少校,估计还有很多,散落在村子的各处。”徐承业道。
“嗯,告诉战士们再发现这些东西要马上上缴,不要乱动。这些都是炸弹,会死人的。”王亮嘱咐。
“啊?炸弹?”徐承业感到不可思议。
“对,学名可以叫做玩具炸弹。烈性炸药就塞到这些玩意的肚子里面,另外还配置了触发开关,只要试图打开,里面的炸药就一定会发生爆炸。”王亮道。
这种事例王亮是在朝鲜战争的野史当中看到过,有志愿军老兵回忆美国人空投过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但凡是好奇去捡拾的人总会丧命。
玩具炸弹,杀人于无形之中。
“妈的,这美国人也太歹毒了吧,这种玩意都发明得出来。”徐承业忍不住骂道。
“不要忘记你是在同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作战,他们是完全具备这种实力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些东西应该是出自日本人之手,是日本人制造出来的。”王亮淡淡地说道。
“啊?小日本。”徐承业大惊。
“你想想,如果美国人在本土的兵工厂制作这些东西再运到朝鲜来,那运输成本会是多大?还有,远距离运输这些东西危险性太大,一旦当中一个发生爆炸,必然会触发其他的,所以近距离为宜。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个填充式的玩偶,具备着明显的日本格调。”王亮拿起玩偶,分析道。
“小日本这是贼心不死啊。”徐承业恨恨地说道。
“当然,他们也是在执行美国人的指示。但日本人是乐于看到这场战争爆发的,他们也是这场战争的受益者。战争中所需要的大部分物资都来自日本,这必然会极大地带动日本战后的经济复苏。”王亮觉得自己说得有点多了,便道:“行了,你小子抓紧干活去吧,把事情都处理完了就抓紧休息。等雨一停咱们就出发。我也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是!”
徐承业离开之后王亮便找了个地方躺了下来,浑身被淋得湿漉漉的,疲惫感涌上心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这已经是入朝的第六天了,王亮不由得拿出藏在内衬口袋里的照片看了起来。
还真有些想苏筱。
同样的时间,青岛,苏家洋楼。
苏筱站在阳台上望向东北方向,眼泪控制不住地就往外涌,这还是认识他之后分别的最久的一次。
“想他了?”苏琬搂着小妹,问道。
苏筱钻入姐姐的怀抱,感受到了一丝丝的温暖,不由得大哭了起来,“姐,这都走了整整一个星期了,怎么连封信都没有捎回来啊?我想他,姐,我真的很想他。”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搭上顺风车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搭上顺风车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爆豆子般的枪声在人民军的背后响了起来,人民军的军官回头一看,只见有几股南韩军人在朝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