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战将-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斯大林的老婆死了之后,斯大林就搬到了克里姆林宫生活,这也就成为了他的家。

    “稍等。”

    就在进门之前,中校伸手拦住了王亮。

    他敲门进去通报,而那两个中尉对王亮进行了例行搜查。

    不一会,中校出来,见两个下属冲自己点了点头,这才对王亮说道:“王亮同志,可以进去了。”

    “好。”王亮也没在意,要是连这点安全防范都没有,那就有些好笑了。

    屋里就斯大林一个人,他座在办公桌前,似乎是在看些什么东西。

    “坐吧,王亮同志。在我这里不比拘谨约束。”斯大林并没有那么专注,打从王亮进门的那一刻起,就抬起头来一直盯着王亮看个不停。

    斯大林笑了笑,看着王亮问道:“恩,不错,穿上带着军衔的军装要好的多了。看到我给你的职务了吗?你应该感觉很诧异吧?”

    不等王亮点头,斯大林就把桌子上的一沓文件推到了王亮的面前,“这些都是你自己的想法吗?”

    王亮一愣,随即就把目光调转到了斯大林推过来的那沓纸上。

    有点眼熟啊,啊,这不是自己的论文吗?

    怎么会到斯大林的手中呢?

    这些东西的确是王亮写的,是学院教授们布置的一些作业,论文类型的。

    要是王亮不是穿越回来的,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就不会那么吸引人的眼球了。

    可王亮偏偏就是穿越过来的,而且还是学军事历史专业的,对于历史可谓是了如指掌。

    在学院里三个月的学习时间,王亮可没有荒废。

    除了在教室里,就是泡图书馆。

    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图书馆很给力,收藏了很多孤本资料。

    得亏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它们都还在,王亮废寝忘食地研读着这些书籍,做着笔记。

    把当时的情况,加上自己对未来的已知情况的了解,王亮做出了六篇精品论文。

    当然,这些论文不仅仅是三五千字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对于所学科目的研读。

    每篇字数在两三万字之间,没有水份,全部都是干货。

    六篇当中四篇是针对专业科目所作,主要是一些创新的想法,对症下药。

    另外两篇是针对苏联当下局势的研究发展报告,把历史稍微融合进去一些,就很吸引人的眼球了。

    “当然,斯大林同志,这些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王亮点了点头,回答道。

    “你能给我讲讲你这篇大纵深作战理论吗?”斯大林很明显有些不相信,他认为就算是王亮写的,背后肯定有高人指点。

    不过这个家伙不承认并不要紧,自己考考他,看他会不会露马脚。

    王亮会心一笑,看着斯大林同志是在给自己出考题啊。

    论文就是自己写的,资料也是自己一点一点查找的,王亮怎么可能会被难住。

    既然你问了,那我就点拨你一下子,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厉害。

    “大纵深作战理论强调突击与追击,同时兼顾反突击。一战后,军队和武装的发展非常迅速,军队已有新的技术装备,同时军队中已建立了新的兵种。这些军事上的进步使进攻的威力大大增强,于是,军事家们提出了大纵深战斗的基本原则,规定在兵团和部队的战斗队型中应建立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以及火力群。”

    “突击群用于主要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牵制群用于辅助突击方向上作战,其任务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保障突击群的顺利进攻;预备队用以完成战斗进程中突然出现的任务;火力群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突击群的快速突破。”

    “好,好,可以了。”斯大林喊停了王亮,他信了,这些理论可不是一般人能分析得出来的。

    王亮心中暗笑,自己这可都是干货。

    大纵深作战理论是由苏联军事家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自己只不过是提起把这玩意给弄出来了。

    在王亮的这份论文里面,举了很多苏联在一战时候的战例,然后分析,概括。

    突击理论。

    追击理论。

    这些东西都是苏联人自己创造的,只不过此时此刻缺少一个把其高度概括的人。

    王亮的出现,无异于完成了这个任务。

    那你们就想问了,苏联人是不是傻啊?为什么不做总结呢?

    答案是来不及,来不及总结。

    战役的指挥者就都被枪毙了。

    不要忘记了历史背景,大清洗。

    苏联元帅米·尼·图哈切夫斯基是大纵深理论的创始人,因斯大林为巩固权力,排除异己,于一九三七年六月十一日因叛国罪被宣判死刑。

    所以说他还没来得及把理论整理出来,就已经over了。

    如果没有王亮,这套理论完整的呈现出来应该是在二战开始的前夕了吧。

    王亮提前了两年,造成的轰动可想而知。

    斯大林冲王亮伸出了手,激动地说道:“太棒了,王亮同志,你真是太棒了。苏联缺少你这样的人才,我想你应该加入我们,伟大的工农红军向你敞开怀抱。”

    “谢谢斯大林同志对于我的信任和认可,我热爱苏联,我喜欢这里的市民,喜欢这里的文化。但是我不能留下,我的祖国还在遭受日寇的侵略,祖国更需要我。斯大林同志,您应该可以理解我吧,这是一个战士对于祖国母亲怀抱的渴望。”

    “在祖国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让她失望。”

    “我为我的祖国而战。”(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 预言家王亮

    斯大林看上去并没有为王亮做出的这个决定有多少失望,相反,眼神中多了些欣赏的味道。

    对于苏联领袖斯大林来讲,忠诚比能力更加重要。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国家都不够忠诚,那即便是再有才能,也没有什么好值得交往的。

    一个连自己的国家都能背叛的人,还有什么东西是能让他效忠的呢?

    王亮对于自己祖国的这种态度,斯大林很理解,也很认同。

    “好,我尊重你的选择,我也喜欢你对于自己国家的这种态度。不过这跟你做苏联的特别军事顾问没有直接冲突,在你完成学业之后你可以回你的祖国,为自己的祖国而战,但是苏联永远对你敞开怀抱。小伙子,你真的不错,很不错。”

    让王亮感觉到诧异的是斯大林对于自己的目光十分慈善,根本没有历史上所记载的那种凶狠毒辣,杀人不眨眼。

    但是随后王亮细想之下就明白了。

    这老小子可能是把自己当成他的儿子了。

    要知道斯大林在自己第三任妻子自杀之后,与自己的几个孩子的关系处的并不怎么好,尤其是他的那个女儿。

    一度认为妈妈的死与爸爸有脱不了的关系,直接和斯大林进行了冷战。

    其实斯大林老婆之死这件事情,在历史上一直没有定论。

    苏联官方称其妻子是自杀。

    但是真实情况是怎么样呢?恐怕只有当时在家的斯大林自己清楚了。

    可能是亲情的确实,让斯大林看到王亮这个出色的年轻人,潜意识地当做是自己的孩子了。

    谁知道呢?

    王亮是这样猜测的。

    “谢谢你,斯大林同志。”王亮感激地笑了笑,斯大林这种态度,王亮很喜欢。

    如果斯大林真的用强硬的手段把自己留下来,那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

    不过斯大林并没有那么做,这让王亮对他的印象有了很大的好转。

    “我准备对中国进行援助了,你想听听我的计划吗?”斯大林问道。

    “我非常感兴趣,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知道。”

    斯大林道:“三天后,我准备派出志愿航空队对台湾日军进行轰炸,目标是松山基地。情报部门侦查到的情报是三天后将会有一批飞机运往松山基地,必须毁掉它们。你也知道,中日在交战过程中,制空权在日军来说有着多大的优势,很多中国士兵是死于轰炸之下的。这批飞机数量不小,我想会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的。”

    王亮眼睛顿时亮了,这段历史他了解。

    1938年苏联志愿航空队奇袭台湾日军,创长途轰炸记录。

    这是很有名的一段历史。

    算算日子,确实是时候了。

    炸小鬼子,这当然是好事了。

    王亮死死地盯着斯大林,激动地问道:“斯大林同志,我想参加这次行动,可以吗?您能批准吗?”

    “当然可以,这次的营救行动你已经证明了你自己的驾驶能力,不是吗?连雷恰戈夫少校这种特级的飞行员都对你赞不绝口,我有什么理由拒绝呢?去吧,小伙子,为你的国家而战斗。我想当炸弹投向日军的那一刻,你的国家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至于飞行员执证,雷恰戈夫少校会给你颁发一个的,还有这次行动是由他全权负责的。”斯大林一点毛病都没有,很痛快的都答应了,这很出乎王亮的意料。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能参与这次的行动,王亮已经心满意足了。

    靠,炸你个龟孙小日本子。

    鉴于斯大林这么靠谱,王亮也打算好好开导他一下子了。

    给他点建设性的建议和预言。

    作为穿越者,王亮可以骄傲的说,自己是二十世纪最牛。逼的预言家。

    自己能准确地说出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斯大林同志,既然我是苏联的特别军事顾问了,我想我可以说一些自己的观点。”

    “恩,你说吧,我会认真听的。”不知道为什么,面对这个中国小伙子,斯大林表现出了出奇的耐心。

    要知道现在已经是十点了,按照往常,除非有紧急情况,否则斯大林不会会见客人了。

    看得出来斯大林已经给足了王亮面子。

    “西方现在采用“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我觉得西方国家这是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下一步和英法共建防御体系是重中之重,但是我认为英国佬是不会同意的,他们绝对不会允许红色的**进入他们的国界。所以要做好战斗的准备,包括德军进入苏联本土,进行本土作战。”

    “即便是我们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和德国结盟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类的条约,我觉得这也是无济于事的。希特勒的野心没有止境,苏联本土,一定会遭受到侵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会爆发,这是必然。”

    王亮的这番话让斯大林愣住了,看得出来,他在思考。

    斯大林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手中那支没有合上盖的钢笔已经把实木的桌子给戳破了。

    王亮的话太新奇了,太异端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引向苏联本土?

    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前面的分析斯大林还觉得有几分道理,但是后面的这些,斯大林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了。

    他承认德国很强大,但是他不认为德国有跟苏联抗衡的能力。

    要知道苏联是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合并而成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国家。

    工业化、机械化水平超高的国家。

    要人有人,要枪有枪,要炮有炮,要资源无限的资源,要坦克有坦克。

    要啥有啥,德国有胆量跟自己干吗?

    斯大林觉得德国没有这个胆。

    可是当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的时候。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 可惜没有原子弹

    当1941年9月,苏军兵力最强大的西南方面军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三角地区被德军包围,整整60万苏军被俘虏的时候。

    当1941年9月30日,纳粹德国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闪击战,差点攻占莫斯科的时候。

    斯大林为自己当初无视王亮那番话而感到深深的懊悔。

    准确,实在是太准确了,要是自己早作准备的话,仗不至于打得这么窝囊。

    这才会有斯大林不惜用一个军的装备来换王亮。。。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1938年6月1日,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日子。

    24架由苏联飞行员驾驶的sb轰炸机出现在中国南昌机场,他们准备从这里出发,直奔台湾。

    原来的计划是从汉口机场出发,但是考虑到从汉口到台湾的直线距离超过1000公里,几乎是苏联志愿航空队装备的图波列夫sb轰炸机的航程极限。

    一次起飞地点只能选择在距离台湾更近的南昌机场。

    但是这项任务执行起来危险性非常大,因为航程太远,轰炸机的飞行员们将要面临的是无护航的情况下执行此次的轰炸任务。

    这也就是说,如果在途中碰上日军的战机,一番交战,损失必然会十分惨烈。

    但这丝毫没有阻碍苏联小伙子们的热情,他们极具信心,原因同中国人一起抗击侵略者。

    “王,你知道吗?这次一同执行轰炸任务的还有中国空军,他们也出动十二架飞机。跟咱们一样,新装备的sb轰炸机。”雷恰戈夫扭头对正在整理着自己装备的王亮说道。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36架轰炸机同时行动,那这次任务执行起来可就靠谱的多了。”

    雷恰戈夫口中说的中国空军是国民党空军,对于这个消息,王亮是很高兴的。

    起码轰炸起来的效果和安全系数高了许多。

    雷恰戈夫耸耸肩,摇了摇头说道:“哦,王,你可千万不要这么想。我不知道国民党当局是怎么想的,这批飞行员的技术可没有你那么超神。要知道这批轰炸机是刚刚运过来的,他们的飞行员甚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就要去战斗,这是不可思议的。”

    看起来这个少校对中国飞行员的能力并不怎么认可。

    “少校,请相信他们,我相信他们会和我一样的出色。”王亮怎么可能允许雷恰戈夫这么说中国人,严肃地回了一句。

    雷恰戈夫不以为意,道:“哦,好吧。”

    随后眼睛四处瞟了几眼,指着不远处对王亮说:“你看,他们来了。”

    顺着雷恰戈夫手指的方向,王亮看到了排成一路纵队穿着皮夹克的飞行员朝自己这边走来。

    不错了,就是即将和自己一起并肩作战的飞行员们。

    “立定!”一路纵队的飞行员在听到口令之后就停了下来。

    只见走在旁边的一个军官跑到雷恰戈夫和王亮的面前,打了一个标致的军礼,用美式英语汇报道:“你好,我是国民革命军航空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中队长耿继辉,下面的行动由我们中队跟你们一同完成。请长官指示。”

    “我是雷恰戈夫少校,这位是王亮少校,我们两人是此次行动的负责人。下面我命令你和你的人马上登机,你们是第三波次,跟在我们的后面,不要掉队。我们通过无线电来联系。”雷恰戈夫命令道。

    “是。”耿继辉再次打了一个军礼,就跑回去下达任务了。

    只不过让他感到好奇的是这个王亮少校是怎么回事?

    看起来他可不是什么老毛子,正儿八经的中国人,怎么就成了苏联少校了呢?

    想这么多没有用,自己可不敢去问问长官老毛子。

    自己是上尉军衔,中队长。

    而那个老毛子是少校,大队长,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倒是王亮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耿继辉,对于国民党空军,王亮的印象是极为不错的。

    他们在抗日的战场上没少出力,给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国民党的空军飞行员多是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人,教员是美国人,接受的教育也是充满着自由风气的。

    这也是后来会频频发生国民党飞行员驾驶飞机往延安跑新闻的原因了。

    “雷恰戈夫,你应该对他们的态度好点。”王亮低声对雷恰戈夫说道。

    在耿继辉和他的飞行员面前,雷恰戈夫有恢复了一如既往严厉,这让王亮有些不适应。

    “王,你应该知道的,我只尊重强者。当他们拿出足够的实力的之后,王亮的态度会有改变的。”

    “好吧,我想你会改变的。”王亮摇了摇头,这犊子没什么坏心眼,就是这个唯强者论的思想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在对轰炸机进行最后一次检查无误之后,三十六架轰炸机分三批次起飞。

    王亮和雷恰戈夫居于第二波次,耿继辉中队第三波次。

    闲来无事,雷恰戈夫开始用无线电跟王亮扯犊子,“王,告诉我,你为什么载了那么多的炸弹,难道你要轰平台湾吗?”

    sb轰炸机的载弹量为600公斤,而王亮竟然载了七百公斤,这让雷恰戈夫很是惊讶。

    这小子难道是疯了吗?透过窗户,雷恰戈夫甚至能看到王亮的飞机飞得有些吃力。

    “哈哈,多带点,我怕不够嘛。你也知道,开轰炸机炸鬼子有多爽。”王亮哈哈一笑回答道。

    要是能载更多,王亮肯定不会止步于七百公斤的。

    要知道王亮可是让机械师把自己这架轰炸机上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拆了下来,然后放上了炮弹。

    面对斯大林亲自接见过的苏联英雄,机械师自然不敢不执行王亮的这个请求似的命令。

    王亮的真是想法是弄个威力大一点的炸弹,去日本本土扔一下子,原子弹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苏联在1949年才弄出的原子弹,现在还没有,王亮就只好多往自己的飞机上装点炮弹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九章 炸他娘的小日本子

    显然这次任务执行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当轰炸机起飞后马上就开始了拔高。

    拔高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上去的,需要一个极长的阶段。

    飞行员需要去适应不断增加的高度。

    这个可不是适应下在这个高度不恐高,而是适应呼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