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这种近乎刁钻的问题都能回答的如此透彻。
要知道这种轰炸机是刚刚量产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它是绝密的。
除了名字,资料参数是不可能为外界所知。
可刚刚王亮却准确无误地回答了出来,雷恰戈夫少校可不会认为是出现了泄密。
他下意识地判断为王亮是通过刚才短时间的观察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也就是因为这点,王亮通过了他的测试。
飞行技术没有王亮想象的那么难,跟着雷恰戈夫飞了几次,熟悉了飞机上的各个部件之后,王亮就可尝试着进行简单地起降了。
一周的时间,加以反复的练习,王亮就可以单独驾驶轰炸机了。
黑脸的雷恰戈夫在亲眼见证了王亮逆天的能力之后,之前的高冷顿时烟消云散,把王亮当成了好朋友。
实力,证明一切。
********
为了巩固技术,王亮留在了飞行基地。
军校那边王亮不用担心什么,课程自己已经超前完成,而且这也是得到班主任叶申中校的批准的。
一天晚上,王亮同往常一样在宿舍里看着书,做着笔记。
凌厉的警报响起。
这是紧急集合的警报,这还是在基地待了半个月头一次听到这种警报。
“难道是要打仗了吗?”王亮心想,但是随即摇了摇头。
苏联跟德国刚刚签订了条约,是在几年后才撕毁的,所以说本土不应该会有战争啊。
带着好奇,王亮也跟着出去集合了。
这个基地面积不大,位于莫斯科的最北端的一个小镇上。
飞行员也不多,有三十四个,不过这周很不巧,他们中的一多半都去索契参加一个培训去了。
加上指挥官雷恰戈夫,一共只有六个飞行员。
雷恰戈夫看了看站在面前的五个飞行员,道:“同志们,这里有紧急情况。极地考察船柳斯金号在北极撞到了冰川上,失事了。现在船上的船员身处险境,上级命令我们马上赶去救援。可该死的是我们只剩下了五个飞行员了,真是倒霉。但这是上级的命令,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你们有信心吗?”
至于为什么非得派他们去营救,那也是逼不得已。
综合所以条件分析,他们是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
其他地方虽然也有机场,但是并没有飞机。
飞机呢?
去帮助其他国家打仗去了。
所以担子就落到了雷恰戈夫基地的上面了。
“有!”
“该死的,看来要飞多个来回了,真倒霉。马上登机,快,快!“雷恰戈夫的脾气上来了,抱怨道。
人命关天的事情,五个飞行员自然不敢拖沓,在修理师检查完飞机之后,他们就马上登机了。
王亮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自告奋勇上前请战,道:“雷恰戈夫少校,我想我也能尽自己一份力量。”
雷恰戈夫摇了摇头,拒绝道:“王,你不是我们的人,不归我指挥,你还是待在这里吧。”
“不,咱们都是革命战士。很显然,你们需要我这个帮手,我的驾驶技术你是知道的。人命关天啊,来不及管这些了。我不会掉链子的。”
见雷恰戈夫有些犹豫了,王亮不管了,直奔一架飞机跑去0。。。
王亮知道雷恰戈夫的困难,多一个人总能多一份力量吧,还不知道被困的船员有多少呢,不过就这么几架飞机,显然是不够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一章 发现失事船员(求订阅!)
王亮的这番话让雷恰戈夫心动了。
的确,他现在飞行员的人手不够,需要帮忙。
而王亮,恰恰是一个不错的帮手,这点他已经检验过了,完全合格。
虽然王亮飞行时长只有六十几个小时,但雷恰戈夫不能否认的是他是个不错的飞行员,这次任务需要他的帮忙、
所以看着往一架飞机跑去的王亮,他并没有阻拦,眼神中多出了一抹感激的神色。
“谢谢你,中国兄弟!”雷恰戈夫看着王亮的背影,说了一句。
谁都不傻,知道执行这种任务的危险性,九死一生。
而王亮却站出来,他并不是苏联飞行员,没有这个义务,所以这点让雷恰戈夫很感动。
加上王亮,七架飞机同时起飞,直奔事发地点。
一九三八年的飞机可没有现在的飞机设计的那样完美,起码王亮是这样认为的。
在机舱里,穿着厚厚的飞行服的王亮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真他娘的冷啊。
是啊,本来北国就不是暖和的地方,越往北飞肯定越来越冷。
外面的温度应该在零下二十多度了,好在驾驶舱里面有一个罩,要是裸露的,王亮估计自己早就被冻死了。
“王,还有三百四十公里,保持航线。完毕。”
“收到,完毕。”
“还有,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今晚执行救援任务的只有我们七个了,其他的空军部队赶来最快也要在明天早上。不过据我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被困的船员有四十多人,情况不乐观。要知道我们的飞机一次只能座四个人。还有更糟糕的情况,船员临时爬上的浮冰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完毕。”
从声音里,王亮听到了雷恰戈夫无奈的语气。
“雷恰戈夫,我想我们会顺利完成任务的,同志们会得救的。完毕。”说完,王亮加快了飞行的速度,雷恰戈夫让王亮更加着急了。
浮冰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必须抓紧时间了。
又飞了十分钟,王亮通过窗户观察了一下地面,可以确定的是自己快接近目标地点了。
全程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与浮冰,没有一点参照物。
掌握不好方向就会迷失航向,这是王亮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但还是发生了,王亮已经看不到雷恰戈夫和另外五个飞行员飞机的影子了,估计是航线出现了偏差。
在这种漆黑的夜晚极端天气下下,没有任何参照物,能保持航线才见鬼了呢,即便是老飞行员,也不能免俗。
每小时一百九十公里的巡航的速度,已经不慢了。
王亮看了看燃油表,已经用了将近一半了,这就说明自己离失事地点很近很近了。
按照之前的推测,飞机到达失事地点一半燃油刚刚好。
但飞行不会那么准确,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横风飞机就会偏航几公里。
王亮现在做的,就是降速,在冰面展开搜索。
没有什么好看的,乌黑黑的一片,如果失事船员没有弄堆火把,或者打开个手电,那王亮是没法发现他们的。
王亮尝试着去和雷恰戈夫进行通话,但悲催的是,联系不上了。
只能自己战斗了。
飞机下面是大块的冰川,很大很大,有几个操场那么大,飞机飞行高度一千米。
相信船员们会听到战机的轰鸣声后,会做出反应的。
果然,没过多久,王亮就看到不远处的地面上有亮光传来。
“终于找到了。”王亮松了口气,如释重负,揪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王亮尝试在冰川上降落,这是很危险的,冰面已经在下沉,如果飞机再落上去,搞不好直接就全完蛋了。
不行,这样不行。
王亮几次尝试,还是决定放弃,他可不敢拿这么多人的生命开玩笑。
他不敢保证飞机落上去浮冰能不能承受住这么大的压力,万一碎了,都得落入冰水之中。
落入冰水的后果,用脑子想想就能清楚。
有船员在的浮冰是不能落了,王亮选择降落的地点是离那块浮冰最近的一块小浮冰上。
这样对于船员来说就没有什么风险了,但是对于王亮来说,危险就大了。
王亮打量了几分钟,这块小浮冰是最合适的。
距离船员所在的那块浮冰并不远,稍稍用力就可以迈过去。
但这可不是最安全的,小浮冰承受的重力能有多少,王亮虽然是最强大脑,但也无法换算出来。
来不及考虑自己的安危了,飞机的油表已经消耗的一大半,再这样低空徘徊,恐怕自己也得被困在这里。
堵一把,王亮果断进行降落。
一分钟之后,飞机安全着陆,王亮没有熄火,直接从飞机上跳了下来。
在这种鬼环境鬼天气里,如果熄火,王亮可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把这玩意打着,还是开着吧。
本来跳下飞机的姿势很帅气的,但是王亮却硬生生地摔在了地上。
腿在不知不觉之中竟然被冻得失去了直觉。
好在从大浮冰上赶来的船长第一时间把王亮扶了起来。
“感谢你,飞行员同志。哦,看起来你是中国人。这太让我感到意外了。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柳斯金号的船长卡洛夫。”船长是个五十岁的小老头,但是从他的身手敏捷度来看,应该是接受过军事训练。
不过王亮现在可来不急管那么多,想想就感觉后怕。
在腿失去知觉的情况下,自己是怎么把飞机开来的,怎么减速降落下来的?
要知道,开飞机跟开车一样,是手脚并用的。
“同志,你没什么事吧?”船长见王亮愣愣地没有说话,还以为飞行员身体有什么情况,轻拍了下王亮的后背,问道。
“哦,没事,没事。我叫王亮,是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学员。船长,你们这的情况怎么样?”王亮这才反应过来,回答船长的话。
“情况不怎么好,还有四十一人,燃料和食物已经消耗殆尽,我们还有几个人被冻伤。我估计这块浮冰撑不了几个小时了。”老船长摇了摇头,面露苦色。
“别担心,船长同志,飞机上有棉被、燃料、食物,那正是你们所需要的,你快点组织人把东西搬下来。然后把情况最不好的伤员抬上去,飞机只能上四个人,如果再重,我可不能保证能安全飞到最近的机场。”
听到王亮的话,老船长很是激动。
物资,正是他们所急需的,还有棉被,那真是太完美了。
船长冲几个蜷缩着的船员喊了一嗓子,道:“孩子们,过来,你们该干活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二章 再次出发
(卖萌打滚求月票~)
船长冲几个蜷缩着的船员喊了一嗓子,道:“孩子们,快点过来,该到你们干活的时候了!”
船长一招呼,本来还蜷缩在那里的船员立马就动了,没有一个拖拖拉拉的。
几个情况不乐观的伤员也是互相退让,都想留下来等待下一波救援的到了。
“嘿,伙计们,这可不是谦让的时候,让最严重的上去,我飞机还没熄火呢,别浪费时间了。相信我,我一个小时后还会来的。”王亮被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最危难面前,没有畏惧,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战友,恐怕这是这个年代最珍贵的东西了。
放眼二十一世纪,虽然这种现象也时有发生,但是主流呢?
王亮只能“呵呵”一声了。
随着发展,丑恶多了,善良少了。
王亮攥了攥拳头,他绝对不会允许这种现象发生。
有了王亮这句话,船员们也就不再争吵了,把伤情最严重的四个人送上了飞机。
“船长,我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的,坚持!”王亮给船长打了打起,便爬上了飞机。
“小伙子,你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飞行员,没有之一。”老船长为之动容,激动地对王亮说道。
飞机拔高,起飞。
这次当然不是往基地飞了,飞机里仅剩的这点燃油肯定飞不回去。
目的地是最近的机场,油应该够了。
那就有人问了,附近有机场,那附近机场的飞机怎么不出来救援呢?
只是一个空机场而已,飞机都已经飞出去支援其他国家了。
王亮可不怎么熟悉这里的航线,拿出手电和地图,边驾驶着飞机边确定这下一步的航线。
这可是一种危险的举动,搞不好可就机毁人亡。
不过这个时候还能容许王亮想那么多吗?
“嘿,同志们,你们可不能睡觉啊,马上就要到家了。”王亮注意到机舱后面一点动静都没有,心里有些发慌,扭头道。
这么冷的天气,可别被冻死了,尤其是在饿了那么久,身体热量基本上散失干净的情况下。
王亮来之前吃饭了,现在都感觉情况不妙,别说他们几个船员了。
“没事,我们能行,放心吧,飞行员同志。”一个船员给了王亮一个放心的眼神,强挤出一抹笑容,看得出来,他很难受。
王亮不敢耽误时间,在确实方向和位置之后,就把飞机速度弄到最大,全速前进了。
油表已经开始闪呼了,这是燃油不够了的警报。
虽然有副油箱,但是也坚持不了多久的。
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在副油箱也要见底的时候,王亮突然看到了闪着光的灯塔。
这是机场的信号,王亮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自己的运气真是够好的。
机场早就已经灯火通明,人员做好的十足的准备。
医疗队、机械维修组、还有守卫机场的警卫战士。。。
他们接到命令之后就开始了准备,已经等候多时了。
“看,是飞机,他们来了。”
王亮晃了晃脑袋,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不知道为什么,头有点晕乎乎的感觉。
紧紧握着操纵杆,把飞机稳稳地降落在了跑道上。
上舒了一口气,王亮就晕了过去。
“快,救人。”
医疗队抬着担架一拥而上,与时间做着赛跑。
*******
当王亮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十分钟之后的事情了。
此时此刻他在一个暖洋洋的屋子里,身上盖着厚厚几层棉被,舒服,舒服极了。
“你醒了。”看到了醒了过来,黛比·马蒂尔达露出惊喜的笑容,事实上她已经盯着王亮看了很久了。
“恩,我这是在哪?情况怎么样?我睡了多久了?”王亮蹬的一下爬起来,他现在满脑子里都是救援的事情。
“你的问题太多了,不过我得一个一个回答你,这里是机场,你把飞机降落下来之后就晕了过去。睡了有十分钟吧,医生检查了,没有什么大碍,就是太疲劳了。”黛比·马蒂尔达回答道。
“我的天,十分钟,不行,我得马上再次起飞。船长他们还在等着我呢。”王亮可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连忙起身找自己的鞋子。
这时机场的负责人劳司机在敲门后进屋了,“王,你怎么样了?”
“我很好,没有什么问题。”王亮基本上能断定来人应该就是机场的负责人了,来之前雷恰戈夫对自己说过,负责人叫劳司机,是个大胡子。
而进屋这人,正好符合雷恰戈夫为自己描述的负责人形象。
只不过确定是叫劳司机?这名字起的可真是够怪的。
“王,我是劳司机,机场的负责人,恐怕还得麻烦你再飞几趟了。雷恰戈夫他们遇到麻烦了,六架飞机中的两架迷失了方向,被迫降落,所以说,目前只有四架在进行救援。可着远远不够,情况实在是太紧急了,不然我也不想麻烦你。”劳司机十分抱歉地对王亮说道。
“没关系,我可以的。我的飞机准备好了吗?我可以马上起飞。”王亮不以为意,自己没什么,缓了十分钟已经好多了,可以继续战斗。
只不过就是这天气实在是太冷了。
“已经好了,就在跑道上,麻烦你了。”劳司机点了点头,十分钟的时间,足够把飞机检修完毕,加,满油,然后把物资装上。
这次王亮可不单单穿了一件飞行服,又管后勤要了件保暖的夹克,包裹的严严实实地才上了飞机。
他这个从中国来的人可适应不了俄罗斯这种入骨的寒冷,必须得把保暖措施做足了,尤其是在亲身体验了一次之后,王亮可不敢心大了。
自己的这体质,可经受不住这种冷。
飞机再度起飞,全速前进。
这次离事发地点只有一百五十公里,王亮把时速搞到了每小时二百公里,最多四十分钟,应该可以赶到。
夜还是一如既往的黑,好在王亮飞过一次,有点印象了。
不过太黑夜里,有印象也没卵用,还是会偏离航向,只是偏离多少的问题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三章 苏联英雄(上)
不得不说王亮足够幸运,再一次看到了地面上的灯火。
这次跟上次不同,不是手电筒,而是一堆篝火。
看来老船长把王亮送来的燃料用上了,的确,他们点燃了可以取暖,至少这样可暖和一些。
第一次王亮降落的那块浮冰还在,虽然漂出了一段距离去,但这并不阻碍大浮冰上的人过来。
王亮把飞机停稳,只见船长跑了过来。
跟王亮打过一次照面了,扶住从驾驶室里跳下来的王亮,船长搂着王亮的肩膀,亲切地说道:“嘿,我的大英雄,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你的战友已经救走了十六个同志,现在还有一半人了,麻烦小多了。”
看得出来,他对这个中国年轻人的印象好到了顶点。
“船长同志,快点安排人上飞机吧,咱们得争分夺秒啊。我看这块浮冰又下陷了不少,太危险了。这次飞机加满了有,上去五个人,应该没有问题。”王亮笑了笑,对船长说道。
“好的,没有问题。”船长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雷恰戈夫他们的四架飞机已经完完全全地把伤员运走了,现在留下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
又有了足够热量的食物和燃料,他们生命已经得到了保障。
但这前提是浮冰没有破裂下沉。
又有五个小伙子上了飞机,无论王亮怎么邀请,老船长都是拒绝的。
船长说了,只有确保所有人都安全了,他才能上飞机。
这是他的责任,更是他的义务,他义不容辞。
王亮很感动,并没有多说什么,尊重这位有原则的老人。
在燃油充足的情况下,王亮的飞行难度减小的不少,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