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邙挽歌-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弃灵印是啥?”我和表哥疑惑地问。

    老头子猛地抬起头,低声喊道:“许岚……许岚!”

    边喊边向门外走去。

    小铃铛急忙上前拉住了老头子:“老爷爷,天这么晚啦,您这是要去哪儿呀?”

    “许岚?”我小声嘀咕着,老头子喊许岚时的表情是那样的魂不守舍,又想起他曾在墓地里说是谁在挖他的坟,突然一种可怕的念头涌入我的脑海中。

    我转头看向表哥,他紧锁眉头,表情凝重,我拍了拍他,两人对视不语。

    老头子被小铃铛拉了回来,小铃铛好奇地问:“老爷爷,您有很多心事吧?”

    老头子回过神来,感觉到刚才有些失态,便坐回沙发上,咳了咳嗓子说:“是啊,几十年不见,都走了,唉!”

    “您还没讲什么是弃灵印呢!”小铃铛迫切的样子,凑在老头子跟前。

    小铃铛总是能够很自然地化解尴尬场面,让每个人的心里都很舒服,洛阳一高的保送生智商确实比我们高一个档次。

    在可爱的小铃铛面前,老头子也乐呵了起来,看着我和表哥说:“你俩小子,以后可是要受苦喽!”

    “为啥???”

    老头子表情又凝重了起来,点上烟斗,停顿了有半分钟才说话:

    “这弃灵印记,要从周朝始祖后稷说起。传说皇帝的曾孙帝喾,其元妃名叫姜嫄,在外出郊游时践踏巨人脚印,腹中生出胎儿,十月后产下一子,左臂赤红。

    本就是无父的野种,便被人称为妖。姜媛无奈将孩子弃与冰河之上,忽然天空中飞下一只大鸟,用丰满的羽翼将孩子裹住,姜媛甚为惊讶,认为这是神的旨意,就将孩子抱回家中抚养长大,取名为‘弃’。

    弃长大后聪慧过人,教民耕种,创立祭祀,受到帝尧的赞赏,封姬为姓,并称为后稷。后稷的后代迁居于幽,形成了周部落。”

    “这历史我们在书本上都看过,您直接说重点啊!”看老头子慢吞吞地讲话,我已经是急得直挠头了。

    老头子依然紧锁眉头,慢吞吞地说:“在周部落早期,存在‘杀首子’之风,就是为了防止妻子嫁过来时生的第一个孩子为野种,首胎生下时,便由丈夫持刀将婴儿斩首,悬于木台之上,族人围之载歌载舞,以表庆贺之后的孩子一定是纯正血统。”

    “啊?这也太残忍了吧!!”听了老头子说的,我们全都愤愤了起来。

    “东周时期,庄王姬佗的元妃,怀胎八月便产下了瘦小的婴儿,宫中一时间就传开了王妃婚前已孕的绯闻,庄王听闻后大怒,拔出长剑走入了后宫。王妃自知正在气头的庄王不会听自己辩解,便跪地哀求庄王赐自己一死,愿一命换一命,把孩子寄托给农家,深藏市井。

    其实庄王的心里一直深爱着王妃,无奈人言可畏,而自己又是一国之君,不愿后人因血统的问题自相残杀,流着泪一剑刺死了王妃。”

    “然后呢?那孩子咋样了?”我们听老头子讲故事入了迷,都忘了弃灵印的事了。

    “庄王遵守与王妃的约定,派心腹大臣偷偷送走婴儿,谁知那位老臣接过婴儿后,看了一眼,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不停地磕头,大喊道‘不可以啊!皇上,这孩子不能送走啊!这孩子是稷王再世,您的福气啊!’

    这时襁褓中的婴儿醒了,伸出小手拉着庄王的衣扣,手腕处露出一块赤红的胎记。

    听老臣详说后,庄王大惊,以帝王的待遇厚葬王妃于邙山,立婴儿为太子,封号‘僖王’,昭示天下。庄王自此落下心病,在位15年后病逝,与王妃合葬在庄王陵墓下。

    僖王继位后不久,谣言又开始疯传,见叛乱之势已成定局,便以假死葬于庄王陵墓下,为父母守墓至终老。当然了,假死的说法只是个传说。”

    老头子深吸一口烟,眯着眼睛说:“故事讲完了……”

    “那到底弃灵印是啥啊?”我简直无语到了极点。

    “就是后稷灵魂附体的象征对吧?”小铃铛笑着说。

    老头子笑道:“还是小姑娘聪明哦!当然了,这是古人迷信的说法。据我猜测,科学解释应该是,两种特殊血统的人结合生出的后代表现出的遗传特性。传说后稷出生时左臂赤红,说明他母亲姜媛和那个不知名的巨人应该是首代血统,经过几百上千年的繁衍,基因特性变得不明显了,这两种人结合的后代就只剩手腕处一块不大不小的赤红胎记了。”

    老头子说完后打了几个哈欠,靠在沙发上,不一会儿就打起呼噜来。我们几个喊也不是,不喊也不是,坐在那里尴尬至极。

    我心里一直在想,老头子对弃灵印的来源了解的如此详细,不管准确不准确,他一定是花很长时间研究过的。

    虽然老头子用科学的解释说了弃灵印只是遗传特性而已,可从他刚见到我们时惊讶的眼神中,我已经感觉到了一丝隐隐的不安。

    第二天白天,小铃铛用她那笨拙的厨艺做了几道菜,老头子毫不客气地和我们坐在一起吃起来,边吃边夸小铃铛小小年纪手艺就这么好,小铃铛也是乐的合不拢嘴。

    我和表哥瞎子早就无语透了,看着老头子和小铃铛有说有笑的,真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插上话,简直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期间老头子问:“你们的父母怎么不在家,去哪里了?”

    我和表哥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说,搪塞道:“搬出去住了。”说完后自己都觉得很没有逻辑。

    老头子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像是故意又岔开话题,问瞎子:“你小子也不瞎啊,为啥他们叫你瞎子?”

    我们瞬间一阵大笑,瞎子撇了撇嘴说:“别听他们乱叫,本人有名有姓,史洪亮!”

    “史家沟人?我曾有个老朋友就是史家沟的,唉……”老头子若有所思起来,接着又说,“他叫史爱民,为人真的是好啊……”

    “史爱民是我爷爷啊!”瞎子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老头子也很惊讶,朝瞎子看了又看,之后紧紧抓着瞎子的手说:“小伙子们,这都缘分呐!缘分啊!”

    我和表哥坐在对面,配合得欢笑着,可心里是越来越感觉这个老头子身上不知藏了多少的秘密。

    饭后,老头子把我和表哥喊进了屋里,示意让我们关上屋门。

    我疑惑地问:“有啥事吗?”

    老头子面带微笑,轻声地说:“你们父母是不是突然离开了家?”

    我和表哥惊讶道:“您怎么知道啊?”

    没等老头子说话,我就忍不住又说:“你究竟是啥身份?与我们家有啥联系?”

    老头子乐呵呵的,毫不顾忌我们的疑惑,自顾自地说:“你们父母离开家是好事情!”

    “为啥啊?”我越来越觉得莫名其妙。

    老头子把宋老板和北邙四鬼的事情简单给我们讲了一下,又说:“这宋老板早就得知了寒心镜在你们这里,他的背景很深,如果你们父母没离开,估计早就被他给胁迫了。”

    我们算是有些头绪了,表哥愤愤道:“管他什么老板,敢来这里试一试!”

    老头子安慰道:“孩子啊,你们从小在山上长大,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这个社会是要看背景的,仅凭一人之力那叫莽夫,解决问题要用脑子!”

    老头子话锋一转:“这宋老板刚有动作,你们父母就像提前得知了一样离开了,我觉得……”

    “觉得什么?”我们对父母的离开一直都很困惑。

    “我觉得有位高人在暗中帮助你们,从这些迹象来看,他很可能一直都在你们周围或身边!”

    “啊?!!”

庄王的诅咒 第十三章 还魂镜() 
这老头子的奇话简直是一波接一波的,听得我们脑袋都快要炸开了,完全跟不上他的思路。

    见我们如此错愕,老头子舒缓了语气:“这也是猜测而已,可能是我老喽,看事情总是想太多。”

    回到客厅,小铃铛和瞎子也洗好了碗筷,四人端端正正地围在老头子旁,不知道该问什么,可是都在期待老头子再说点什么。

    “你们都这样看着我看啥呀!”老头子被我们一双双期待和迷茫的眼神给逗乐了。

    “寒心镜是什么?你咋知道我们挖坟是在找寒心镜?我外婆棺中为啥是空的?”我就像背唐诗一样,语速惊人地一口气问了出来。

    “哈哈,你这小子一看就是急性子,以后要学着多动动脑子啊!”

    老头子笑道:“那个宋老板的事我已经和你们说过了,他给的照片虽然模糊,可镜头明显聚焦在厅堂的棺材上,他自己心里也一定是清楚的。你们大晚上的不睡觉去挖坟,能干什么啊?”

    “那当时你就不对那空棺好奇吗?”

    “你以为谁都跟你小子一样好奇心那么重啊,我也不知道你外婆棺中为啥是空的,可你们既然已经拿到了寒心镜,就更说明有人在暗中帮助你们。”

    我起身走进里屋,从箱子底部取出了那块摔断的铜镜,递给老头子说:“这就是寒心镜?”

    老头子熟练地从镜中取出那片锦帛,展开来放在桌上,指着上面的字说:“认识吗?”

    我们都摇了摇头,只在课本上见过鸟篆,谁也不认识。

    老头子又点上了烟,端详了还一会儿才开口。

    “那个传说原来真的有记载!”

    “什么传说?”小铃铛盯着锦帛疑惑地问。

    “传说啊,公元前2700年,炎黄二帝联手大战蚩尤,却仍不敌战神蚩尤。后来天兵天将助阵炎黄欲灭蚩尤于涿鹿,涿鹿之战蚩尤节节败退,八十勇将全军覆没,只剩蚩尤一人手持长戟和大斧屹立万军丛中而不倒。

    看守地狱之门的黑龙领主看不惯这一不平等战役,窜入人间,腾空而起,一口吞噬了太阳,通体着火,坠入了西海岸。而后大地一片火海,恶魔来到人间,大肆屠戮。失去了太阳的光芒,天兵天将也不敌恶魔。

    就在人间即将沦为地狱之时,北方吹来一阵夹带冰晶的寒气,一条白色的巨龙用身躯卷着太阳,慢慢升入空中,躯体渐渐融化为雨滴洒落人间,火海熄灭,恶魔化为灰烬。蚩尤战死而不倒,九黎族融入皇帝部落,华夏文明就此开始。”

    老头子停下来喘了口气。

    “您继续讲……”我从开始的无语,到现在已经习惯了老头子慢吞吞地讲话。

    “这块锦帛上讲述的是后半段白龙的故事,它本是镇守远古冰川的圣灵,和黑龙是兄妹,两人因凡间的一场战争,一正一邪,双双死于人间。传说黑龙死后身躯化为邙山,白龙化身为洛水伴于身旁。”

    “说寒心镜啊,我……”表哥急得脏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东周时期,一户农家在洛水河畔捕鱼,捡到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石,放于水中,周围就会凝结一层薄薄的冰,觉得好奇就带回了家。渐渐他们发现在炎炎盛夏里,只要挨着它的食物隔月也不腐。体热而病的人,握之半刻便神清气爽。

    没过多久消息就满城传开了,江湖人士纷纷前来抢夺,那户人家最终都死于非命。玉石几经周转,得到过的人全都家破人亡,闹得满城风雨。

    庄王为防止民众继续骚乱,命人取回玉石,谁知厄运隔日便降临,王妃怀胎八月就产下婴儿,之后就发生了庄王一剑刺死王妃的悲剧。当时宫中有位老臣查遍典籍,说这是上古的冰龙之心,乃圣洁之灵,需魂归邙山,便能造福世人。

    因铜镜随葬在当时已成习俗,遂将玉石铸入铜镜之中,取名‘寒心镜’,与王妃一起葬与庄王陵墓下。‘寒心镜’的本意不是因为它寒冷如冰,而是表达了庄王对王妃之死的无奈与痛心。”

    “原来如此啊!”听完老头子讲得故事,我们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老头子讲故事时,总是用他习惯性慢半拍的语调,模仿着各个角色的语气,就像说评书一样,讲到关键时刻,还故意停下来抽一口烟,等把我们胃口都吊足了,才继续讲下去。

    不得不承认,他比我们学校的教授还会讲,绝对有导师的潜质。

    我看着桌上的玉石,周围隐约可见寒气,心想这不过就是一块寒玉嘛,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谁还需要这东西制冷啊,就算价值连城,宋老板那么有实力的人,为何还要上山来抢夺。

    我把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

    没想到老头子又卖起关子来,意味深长地说:“这寒心镜确实没什么,只不过……”

    老头子突然又沉默了起来,我本以为他又是在放慢语调故弄玄虚,谁知叹了口气说:“有些事情啊,是不能讲出来的。”

    “为啥啊?”

    这话到嘴边岂有咽下去的道理,我们一个个地发问。

    老头子被问得很无奈,摇了摇头说:“罢了罢了,事情已过去了这么久,就给你们讲讲吧!”

    这样大费周折,原来还是在卖关子!

    “这寒心镜当然没什么了,可是……如果典籍上说它是上古的那条白龙之心的话,那么是否说明黑龙之心也存在于世呢?”

    “黑龙之心?”我们被老头子这话锋突转的讲故事技巧给惊到了。

    “传说黑龙之心也被铸于铜镜之中,叫‘冥火镜’,至今从来没有人真正见过,所以只是个传说。据说是庄王当年安葬王妃,挖建庄王陵墓时,在邙山底下发现了一块暗红的玉石,握之有灼手的感觉,放在地上不久,周围草木便枯萎而死。当时大家都说那是地狱的黑龙之心,是不详的征兆,存在于世会引起祸端,遂将它也铸于铜镜之中,随王妃和寒心镜一起葬在了庄王陵墓下。”

    “既然这冥火镜只是个传说,为何还有人大费周折前来寻找啊?”我不解地问。

    “这寒心镜不也是个传说吗,可它现在就放在桌子上,摆在你面前!孩子啊,这个世界上没有传说,只有被人夸大其词的过去。所谓,无风不起浪。”

    老头子说这话的时候,专注地看着我们,就像父母教孩子学道理时耐心的表情。

    本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可老头子接下来的一番话,才是真的颠覆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庄王死后,王位传给了僖王,僖王在位五年,国富民强。其他皇子心里一直不服,便散布谣言,说当年王妃怀胎八月就生下僖王,明明就是野种,却连同大臣欺骗庄王。预谋已久的一场政变就这样发生了,僖王被谋害而死,对外说的是因疾而猝,之后葬在了庄王陵墓下。

    多年以后,有位村民到陵墓附近采山药,偶遇一男子,身穿黄丝绸缎,风度翩翩,对村民说,这陵墓附近有黄蟒出没,以后采药要远离此地,随后男子走回陵墓,消失在草丛深处。

    村民慌忙远离,再回过头去,看到刚才采药的地方草木晃动,一只巨蟒盘旋而起,村民吓得仓皇跑回家中,对家人说是僖王英灵再现,救了他。因为那男子临走前,村民看到了他手腕处的赤红印记。

    这些应该是传说的源头吧,之后传闻越来越广,都说僖王其实没死,因为叛乱而假死,一直在为父母守墓,这是野史上记载的僖王假死一事。

    世代更替,久而久之传言越来越玄乎,说僖王是死而复活的,又传复活的原因是因为墓中有两面铜镜,一冰一火,得之可以还魂,并称‘还魂镜’。”

    听完老头子这番话,我们全都震惊了,在众多文献中都有记载铜镜属于灵物,可从没听过能够使人死而复生的铜镜,这一颠覆科学常识的传说,根本没有什么可信度。

    可老头子紧接着又说了三件事,彻底把这一违科学推向了玄而又玄的顶峰。

    “秦始皇在位时,一心寻求长生不老秘方,也曾派人来过庄王陵,最后都是有去无回。

    东汉时期,董卓曾火烧洛阳城,把邙山上的皇陵捣了一通,据说是他的孙女得病,为此寻解药,有传闻他找的就是还魂镜,最后一队人马全部消失在了庄王陵墓中。

    民国十八年,一位伟人病重,危在旦夕,引发了国内外道上的顶尖高手前来邙山寻找还魂镜,最后只回来了三个人,而且下场都非常的惨。

    至今为止,无数人为之而丧命,却没有一个人真正见过还魂镜,更别说它是否真的可以还魂。”

    如果说古人的迷信情有可原,可是近代却仍有人上山寻镜,他们都是久经风雨的精英,不会为了一个毫无根据的传说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哪怕那个伟人曾为世界做过多么伟大的贡献,也不会引起道上人失去理智的追随。此时的我,已完全没了头绪。

    “在没见过这面寒心镜之前,我一直都以为还魂镜只是个传说而已,现在看来……唉!”老头子没有再说下去,而是叹了口气,不知是无奈还是惊喜,亦或是对未来的悲观。

    还魂镜本该如其名字一样,让人死而复生,可现实却完全相反,无数人为了它丢了性命。

    如今北邙四鬼齐聚,不久便会来到邙山,不知这些人的命运又会是如何。老头子心里担心着老李,可宋明已经下了买命钱,下墓也许还有活命的机会。或者老头子有自己的私心,就算没人威胁,他也不会阻止老李下墓,再或者是,老头子对邙山四鬼的能力很有信心。

    第二天,老头子与我们告别,回到了上海。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他就是李王城,我的外公,那个曾经在外婆故事里三进庄王冢的人。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他第三次下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永远成为了一个谜。只是后来,我们进入了庄王陵墓中,才明白了一些事情,有些事,并不需要答案。

    与老头子告别时,他对我们四个人语重心长地说:“做人要学会顶天立地。”

庄王的诅咒 第十四章 守墓人() 
我坐在窗前凝望远处庄王的大冢,想象着它曾经该是多么宏伟的陵墓,历经千年风吹雨淋,战火的摧残,盗墓人的挖掘,它依然高高耸立着,如同庄王曾经不可一世的威严。在它之下,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我再次陷入了自己的幻想中。

    “哥,想什么呢?”

    “你看那座大冢,小时候我和你二蛋哥经常上去玩,当时小伙伴们都以为那是座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