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途-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甫迪声早已情不自禁,却还是下意识躲了躲,半推半就道:“你来干什么?”邓一青笑道:“这个问题应该您来回答,您是领导,领导智商高。”甫迪声的声音都变了形:“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知道你来干什么?”邓一青说:“当领导的就会装糊涂。都说您是虎市长,我来试试您的虎威虎势。”一头扑进对方怀里。

领导也是人,领导血管里涌动的也是常人的激情,这激情又刚用酒精浇过,这一下被如火的美色一点,自然会燃起腾腾烈焰。

甫迪声这里激情燃烧,蒲厂长那里却忐忑不安,生怕领导真是钢铁炼成,刀枪不入,邓一青无从下手。又不好跑到龙华宾馆去打听虚实,或在甫迪声的专用套间墙上打个洞,插个针孔探头进去。也不便打邓一青的电话,说好事成之后她打电话来的,你冒冒失失打电话过去,万—人家正在火候上,就扫兴了。

蒲厂长忽想起皇帝不急太监急的老话来。说是皇帝游龙戏凤都有一定时间限制,以免不够节制,伤害龙体,有损国威。皇帝也就难得尽兴一回,每每正处当紧之际,太监便在外面大声叫停。若是皇帝不听,还要继续工作,太监就急得不得了,匍匐于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意思是后宫佳丽三千,你每次都这么发狠,看你怎么万岁得了。

蒲厂长不是太监,当然不能跑到甫迪声专用套间外面山呼万岁。只好撩着性子等候邓一青的佳音。一直等到第二天上午快十二点,邓一青的电话才打过来,说是已将甫迪声搞定。蒲厂长松下一口气,告诉邓一青,厂里是不会亏待她的。

接下来的事也就顺理成章了。为巩固百官共廉工程成果,甫迪声专门给各部门打招呼,兑现在发动机厂现场办公时许下的承诺。甫迪声当了真,部门也不好敷衍了事,对发动机厂进行了重点倾斜。这样一来,发动机厂该拿的和不该拿的资金拿到了,该得的和不该得的优惠得到了,该享受和不该享受的政策享受到了,一夜间起死回生,重又振作起来。

发动机厂在甫迪声作用下日新月异的时候,鲍书记和丁副书记等其他几大家领导也没闲着,对各自的施廉对象做了重点扶持。眼见得百事施廉工作将要结束,鲍书记又灵感忽至,觉得里面还有文章可做,专门找来丁副书记,说:“老丁啊,这个百官共廉活动是一个良好契机,我们应抓住这一良机,开展一项更具实质性的工作,进一步促进廉政建设上新台阶。”丁副书记说:“百官施廉已是实打实的措施,莫非还能找出更实质性的工作?”鲍书记说:“百事施廉确实是实打实,可从廉政建设角度说,还有实事要做。应该趁百廉工程的强劲东风,在全市县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搞一个真刀真枪的廉政行动。这个行动可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个人财产登记,家庭成员情况申报,防贪拒腐具体动作。重点放在防贪拒腐具体动作上,凡有行贿受贿行为的领导干部,主动交代问题,上缴受贿财物,免于责任追究,否则一经查证落实,一律严惩不贷。”

丁副书记当然非常乐意。这本来就是廉政建设重要工作,丁副书记兼着纪委书记,早有此想法。只是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弄不好还会牵扯到市委领导,容易惹出麻烦,才没敢开口。现在鲍书记主动提议,要动真格的,丁副书记也就挺有决心,说:“我这就去布置,尽快把廉政行动搞起来,也好将百廉工程真正落到实处,给全市干部群众一份满意答卷。不过说到防贪拒腐,光要求下面领导干部做出具体动作,恐怕还不行,还得市里几大家尤其是常委领导带好头。”鲍书记说:“这你只管放心,我这个一把手先来带这个头。”

鲍书记的话这么果断,丁副书记心里就有了底,召集百廉工程班子和纪委领导,商量方案,召开会议,颁布文件,下发表格,将廉政行动具体任务层层布置下去。鲍书记没食言,第一个交出个人财产登记和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还上缴了两万元受贿款,明确是某些县区领导为提拔重用行的贿赂。其他常委和几大家领导不甘落后,又送表,又交钱,动作迅速,表现踊跃。本来这类廉政行动过去不是没搞过,可一般都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样子做完过场走完便完,没谁真当回事。这次见鲍书记和市领导较起真来,大家都意识到敷衍塞责已经不行,也纷纷拿出受贿款,上变到百廉办和纪委。也有心存侥幸,不愿交出款的,百廉办和纪委通过各种渠道,掌握线索,明查暗访,顺藤摸瓜,揪出十多个贪贿分子,给予了应有惩罚。有些官员上缴受贿款时,不能自圆其说,讲清合理来源,引起百廉办和纪委干部高度注意,穷追彻查下去,又摸出多起十多万和数十万元的行贿受贿大案。

这次廉政行动有效打击了行贿受贿和买官卖官歪风,桃林官场一时变得清正廉明起来,脚踏实地干工作的明显多了,投机取巧谋官要官的明显少了。这当然是广大干部群众最想看到的,方方面面都很满意,说原以为百廉工程只是玩玩花架子,想不到还能真正落到点子上,说明鲍书记和本届班子是实心实意要搞好桃林廉政建设的。尤其是老干们,对这次活动交口称赞,说倡廉必反腐,不把腐败之风压下去,百官共廉肯定是空话假话,只能自欺欺人,哄哄自己和老百姓的耳朵。老干们又趁着天黑,去数进出市委大门口的小车,果然发现比过去少了许多,大院里面难得地清静起来。

百官共廉工程能有这个显著成果,也该总结表彰,画上圆满句号了。

总结大会由甫迪声主持,丁副书记做百廉工程活动总结报告,鲍书记率领常委和几大家领导,给百廉工程优胜单位和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最后由鲍书记做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通过开展百廉活动,以廉助经济,以廉促建设,以廉谋发展,以廉正官风,全市各项工作取得的重大的突破性进展。并郑重指出,百廉活动已经结束,百谦精神却不能结束,要继续将百廉精神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全面开创桃林建设事业新局面。

总结大会后,百廉办工作人员又碰了个头,研究落实鲍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方案。大家认为有两件事必须抓紧抓好,一是将百官共廉工程情况专题汇报到省纪委及有关部门,二是跟省里各大媒体取得联系,把百官共廉工程中取得的各项突出成绩及时报道出去,以有效提高桃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省里有关部门和各大媒体很快做出反应,认为桃林百官共廉工程非常富有创意,给予了高度评价。省各大媒体记者纷纷拥入桃林,亲临一线拍摄采写百官共廉工程中所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报道在多家媒体发表后,各地都觉得桃林经验宝贵,值得效法,对树立地方廉政形象大有帮助,纷纷派员前来学习取经。一时间,桃林变得热闹非凡,街上满是省会城市和外地高级小车,各大豪华宾馆住满各路客人,餐饮娱乐旅游营业额直线上升。自然忙坏了市里和各部门领导,没日没夜地陪着,一个个成为三陪先生。可大家毫无怨言,为桃林事业的蓬勃发展,牺牲个人精力和时间,也是必要的和值得的。不仅没有怨言,还一个个都乐呵呵的,仿佛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

大家这么乐呵,还有一个无需言喻的理由,就是一个地方成绩大,影响广,地方领导跟上面及有关方面接触频繁,肯定会备受关注,快速进步。水涨船高,领导进步,干部也不会落后到哪里去。外面早就传出风声,鲍书记将去省里做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由甫迪声接任市委书记。这并非空穴来风,鲍书记能在桃林抓出这么出色的百官共廉工程,让他到省里担当大任,主管纪检工作,自然适得其所,也符合干部管理惯例。天圆如盖,地方如棋。一地官场就是一盘棋,鲍书记上调省委,腾出书记位置,甫迪声过去接任书记,又腾出市长位置,这样一个跟着一个往前位移,整个桃林官场就盘活了,好处谁都有份。领导得路,领导周围的人也没有亏吃,该提的提,该用的用,该挪的挪,一个不会落下。

眼看风声就要成为现实,忽然又起了谣言,说鲍书记走是要走,却不是去省里做副书记,而是上党校学习。领导上党校往往是有原因的。要么另有任用,以提高执政能力,带有岗前培训性质。要么出了问题,上面将下来调查取证,先把人搬开,好排除干扰。有人分析说,鲍书记上党校可能是后一种原因。这也许是常规了,领导坐镇地方,大权集于一身,谁都不敢轻易得罪,再有想法和意见,也闷在肚子里,不会出声。等到领导要走了,再管不着地方了,大家也就活跃起来,举报的,上访的,告状的,一拨接着一拨,煞是热闹。据说有一伙人天天守在省委大院,集中火力告鲍书记。更有甚者,还私人凑钱,带着饼干矿泉水和铺盖上了北京。主要告鲍书记提拔干部时收受巨额贿赂,外加大吃大喝大游和男女关系问题,且都是有真凭实据的。还说鲍书记在桃林大搞百官共廉工程,目的就是为掩盖自己的腐败行为,往脸上涂脂抹粉。也有举报甫迪声的,说他与鲍书记同流合污,将桃林官场搞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甚至怂恿手下亲信孙文明和蔡润身一伙,充当龙泉煤矿的保护伞,出了死人事故,竟捂着不报,瞒天过海。

不过谣言哪里都有,谣言没查证落实之前,永远只能算是谣言。上面已派人下来,却不是来调查鲍书记和甫迪声,是来考察他俩的,外加个栾喜民。鲍书记出任省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指日可待,甫迪声的市委书记和栾喜民的市长也已成定局。上访告状的人只得灰溜溜撤回桃林,仍待在省城和北京的,桃林方面也派出相关人员,把他们弄了回来。还坐的火车卧铺,吃喝不用本人掏一分钱。上访人员就宽自己的心,没告倒鲍书记和甫迪声,却搞了一趟免费旅游,也算值得,公家人周游列国像上超市,咱们享受回公家人待遇也应该。还说下次仍是卧铺,却不这么好说话了,至少得软卧或波音。

离开桃林前,鲍书记加紧动了一批干部,将这几年紧跟自己的心腹,派的派到下面大县任书记县长,调的调到国土城建工商财政等重要部门做主要头头。还准备提几位市级领导,年轻的进市委政府班子,年纪大点的去人大政协做副主任副主席。

政府秘书长吴亦澹也将去政协做副主席。他年纪已不小,任秘书长时间却不长,这么快就有台阶上,自然得益于此次市里人事变动。也有说吴亦澹是甫迪声的人,开始鲍书记并没给予考虑,后觉得自己用了这么多人,甫迪声的人用得太少,不照顾照顾他的面子,过意不去,才勉强答应给吴亦澹一个位置。还有说吴亦澹其实不完全是甫迪声的人,是他两头讨好,好不容易靠近鲍书记,才入了他老人家的法眼。更有说甫迪声其实早想挪开吴亦澹,好安排更得力的人选,也就趁这次鲍书记大调干部时,顺便将他推了出去。反正说法多得很,真伪难辨。

官场中人想象力丰富,编起故事来,有鼻子有眼的,谁也不知哪是正版,哪是盗版,哪是原版,哪是修订版,哪是正说版,哪是戏说版。

吴亦澹要去政协,留下的秘书长兼政府办主任位置,自然得有人来坐。一个萝卜一个坑,官场上永远坑少萝卜多,不可能留着坑在那里,不填萝卜。这回的说法好像比较一致,认为将吴亦澹拔开,就是要给乔不群腾个坑儿出来。理由很简单,乔不群没少为甫迪声卖力,尤其是这个动静不小的百官共廉工程,他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否则鲍书记走不了,甫迪声也不可能去做书记。论功行赏,赏乔不群个秘书长干干,也太应该了。何况就目前情况看,政府大楼里除了乔不群,似乎还没有更适合这个位置的人选。

对于乔不群来说,这当然是个很关键的台阶。做上政府秘书长,以后就有机会进几大家班子,就是再不济,也会像当初袁明清一样,弄个助巡待遇。不过乔不群也知道,官场上的事谁都说不准,没挪到屁股下的位置,就不见得有你屁股的份。他于是琢磨着,怎么运作一下,给自己的进步加点砝码。

史宇寒比乔不群本人还关心这事,早提醒他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机遇。她说:“此次市委班子调整,州州干爹接管了党群,应该去找找他。”乔不群不习惯叫曹副书记为州州干爹,说:“曹副书记那里肯定要去走一趟,问题是得有个借口,才不显出你是带着目的去的。”史宇寒笑道:“咱们两家已是亲戚关系,借口还不多得很?带着目的也没啥,你以为当领导的没见过带着目的上门的人?我已经打听好了,过几天就是州州干妈的生日,我们领着州州去给她贺生,不名正言顺么?”

乔不群这才深刻意识到认这门亲戚的最大妙处。也是史宇寒目光长远,让州州做了曹副书记和湛副部长的干儿子,不然关键时候想接近人家,又哪里接近得了?

湛副部长生日的头天晚上,一家三口提个大蛋糕,去了政协院子。这是人事调整非常时期,找党群书记的人多,曹家门板把得格外紧,一般人别想迈进半步。跟乔不群家关系非同一般,湛副部长不可能不放他们进屋。见州州怀里抱个生日大蛋糕,说是来给干妈贺生的,湛副部长很高兴,笑道:“难得州州有这份孝心,我自己都忘了是明天的生日。”

却没见曹副书记在家,估计不是应酬,就是参加什么重要会议去了。问湛副部长,原来在听组织部专题汇报,听了一个下午也没听完,晚上还得继续听下去,不知要拖到哪个时候才收得尾。湛副部长还得意地抱怨说:“老曹过去管意识形态,还有些清闲在家陪我说说话,现在管上党群了,事情不知那么多,难得有几分钟在家里待。即使偶尔待在家里,不是这个上门,就是那个打电话,反正没一刻安宁。”

同属副书记,管党群和管意识形态就这么不同。湛副部长也不光说曹副书记,转而问起州州的学习来。听说州州中考成绩不错,湛副部长感慨道:“到底是知识分子家庭,州州从小受影响,容易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成绩自然不错。哪像我和老曹,自己没时间读书学习,女儿也无这方面爱好,只知道追星和赶时髦。要她多读点书,等于赶她上沙场。高考连三本分数线都没上,老曹费好大劲,才勉强给她弄了个二本。”又搂过州州,在他头上抚着,说:“好好读书,今后考上北大清华,出国读博士,干妈负责你的机票和学费。”

关心过州州,又关心史宇寒,问她校领导好不好当。史宇寒真诚感谢湛副部长的大力栽培,说了说做校领导的体会。

聊得正亲热,曹副书记进了屋。一见桌上蛋糕,哦一声,说:“明天是小湛生日,我都想不起来了。”小湛其实已不小了,只是比自己年轻不少,曹副书记喜欢这么叫。湛副部长也乐于接受,嗔道:“你只想得起你的工作,哪次又想起过我的生日?”曹副书记没搭夫人腔,拍拍州州小脸,说:“我这干儿子没白认,记性又好,记得这个日子。

旁边的乔不群心想,哪是州州记性好,明明是史宇寒记性好。

现在轮到曹副书记关心乔不群了,说:“百官共廉工程搞得挺有特色嘛,不群功不可没。”乔不群说:“我只做了些具体工作,主要是鲍书记和甫市长他们思路好。”

既说到甫市长,曹副书记顺便问道:“迪声同志还没正式到市委这边来,未曾跟我交换意见,不知他考虑过你的去向没有?”乔不群说:“甫市长也实在太忙了,很少在办公室停留,难得跟我们见上一面,暂时还没透露什么给我。”

湛副部长忍不住插话道:“吴亦澹要走,我看秘书长的位置也该考虑不群了。”一听就是党群书记夫人口气。乔不群谦虚道:“我做副主任时间不长,还不敢往这方面想。”

曹副书记能问起你的击向,湛副部长又以党群书记夫人口气发过话,此行目的已然达到,乔不群瞧一眼史宇寒,说:“曹书记也该休息了,我们走吧。”史宇寒就从包里掏出个红包,交给州州,要他祝干妈生日快乐。州州很乖,双手将红包递到湛副部长手上,重复一遍史宇寒的话。湛副部长高高兴兴接住红包,送三位出门。

曹副书记也起了身,对乔不群说:“适当的时候,我跟迪声同志通个气,他没有不同意见,我再跟组织部打招呼,做你的方案。”

这不正是乔不群最想听的话么?一激动,腿肚子都抽起筋来。只听曹副书记又说道:“迪声同志尽管就要过市委来了,暂时仍主持着政府工作,你还得找机会,多跟他接触,工作上你对他的支持也是蛮大的,他不会不对你有所考虑。”

乔不群重重地啄着脑袋,表示一定照曹副书记的意思办。又想栾喜民快做市长,你有意于政府秘书长这个位置,要不要找找他老人家呢?细想人事方面主要由市委书记说了算,曹副书记愿意跟甫迪声通气,你还多此一举去找栾喜民,曹副书记知道了,又会是什么想法?何况栾喜民与甫迪声关系微妙,不是他省里关系硬,甫迪声绝对不会让他来做市长的。这个时候你去找栾喜民,研究人事的会上他说你两句好话,甫迪声把你看成是他的人,偏偏不同意你做这个秘书长,岂不适得其反?

乔不群也就按兵不动,决定按照曹副书记意思,多找机会跟甫迪声接触。可又怎么接触呢?乔不群认为还是想方设法,为他做些什么。想来想去,忽想起张天师来,觉得有必要找一找这个神秘人物。鲍书记一走,甫迪声要到市委那边去高就,选择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过去,都是颇有讲究的,这个重大历史使命,自然应该由张天师来完成。

不想自甫迪声要做市委书记的消息传开之后,张天师的业务变得越发繁忙了,可不是想撵就撵得上的。原来全市上下一致认为,甫迪声的升迁没有其他原因,主要得了政府新大门的彩气。这是铁的事实,谁也没法否认。新大门是张天师选的址,正式启用也是他主持的仪式,没有这位大师,哪来的政府的兴旺发达?没有政府的兴旺发达,又哪来的甫迪声的今天?张天师的名声更加响亮了,谁动土筑屋,砌墙开门,乔迁进火,都去求他,企望他给选个好址,定个吉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