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我族类,其心必异。郭药师的叛变投敌无疑也是为这句话做了一个注脚。女真人本就不怎么相信外族人,现在又出了郭药师这档子事,对于外族将领的信任,更是直接降到了最低点。
想要调兵去收拾草原诸部的蛮人,可手头的兵马用来应付南面的宋军都不够用,哪还有富余的兵力去应对草原蛮人。可若是放任不管,草原蛮人估计也不会轻易放过向欺压了他们这么些年的女真人报仇雪恨的机会。
是集中力量应付一面还是继续坚持两线作战,这个选择似乎并不难,但实则却很困难。女真人强横惯了,何时向敌人低过头。但现实却又逼得完颜晟等人不得不做出妥协。金国的国力,支撑不住两线作战。为了先安抚一边,集中应对另一边。可问题又来了,安抚哪一边?又应对哪一边呢?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虐,不可活。女真人过去太过嚣张跋扈,与宋人结下了血仇不说,这几年跟草原诸部征战不休,这仇也早已结成了死仇。这时候想要以和为贵了,先不说别人答不答应,即便答应,女真人需要付出的代价恐怕也不是女真人能够接受的。
只是国难当头,再不靠谱的事情哪怕只有一线希望,那也要去试试。相比起与宋人的仇恨,女真人与草原诸部的仇怨相对来说还要小上一些,安抚住草原人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完颜晟派出了自己的三子作为此番出使的使者,但没想到完颜宗雅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国与国之间约定俗成的规矩,但草原诸部却没跟女真人讲这个规矩,在听明白完颜宗雅的来意以后,草原诸部给大金国的答复便是“烹使分食之”。说明白点就是草原诸部首领让人把完颜宗雅扔锅里煮熟了以后分吃了,你吃一条胳膊,他吃一条腿。
闻听了此噩耗后,完颜晟不仅伤心过度,当众昏厥过去。等到再次醒来后,当即便不管不顾要率兵去为惨死的儿子报仇。完颜晟的儿子不少,但最得完颜晟宠得,还是三子宗雅。
本想要派出自己最喜爱的儿子以示自己对这次和谈的诚意,却不想反倒害了自己的儿子,连个全尸都没有留下。愤怒、后悔、怨恨……种种负面情绪充斥着完颜晟全身,以至于完颜晟失去了理智,一心要为儿子报仇。
不过完颜晟头脑不清醒,却不代表别人同样也被仇恨冲昏了头,放在对大金国威胁最大的宋军不管,反倒去找那帮“草原牛蝇”的麻烦。
眼见完颜晟头脑不冷静,完颜宗翰当机立断,联合完颜宗弼一同支持完颜斜也暂代完颜晟的职务。完颜斜也本就是谙班,而这个位置,就相当于汉人王朝的太子,目的就是在老大不行的时候负责顶上。
至于担任忽鲁一职的完颜宗磐,他的威望终归不能与完颜宗翰相提并论,完颜宗翰联络同样手握重兵的完颜宗弼,再加上朝中宗族势力的支持,完颜宗磐的反对不仅一点效果也没有,反倒被完颜斜也以才德不足为由削去了忽鲁的职务,提拔完颜宗翰重新成为了大金国的国论忽鲁,统管大金兵马。
之前女真人选择草原诸部作为讲和的对象,只是认为草原人头脑简单,比起奸滑似鬼的宋人要好糊弄一些。却没想到头脑简单的人爱憎这样分明,一点规矩都不讲,直接把送上门的金使给吃了。而有了这一出以后,大金国内就没人愿意担任使者去一趟草原了。太危险!去了不仅容易回不来,甚至连具整尸都落不下。而相比起来,还是宋人要更加文明一些,即便是面对敌对国的使者,也不会失了礼数,用上门的使者打牙祭。
宋金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当年金人南下掳去徽钦二帝,这不仅仅是赵宋一家的耻辱,更是大宋整个国家的耻辱。被人当众打了脸,难道仅仅因为对方几句毫无诚意的软话便就此放过,那未免也太傻了吧?
如今的大宋早已不是过去对内老子,对外孙子的时候,在张宝一众人有意识的引导下,被人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大宋百姓,基本上都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心态。金人想要和平?成,等大宋报完了仇再谈也不迟。
只要有一丝希望,那就要去努力尝试。虽然女真人在草原诸部那边碰了壁,但还有宋国这边可以试试。只要能够与宋国罢兵三月,女真人就有自信击溃草原诸部联军,包括阵前倒戈投敌的郭药师所部。
同行是冤家!张宝不喜欢投机分子,因为他自己也算是一个投机分子。而且似郭药师这种见利而忘义的小人,实在不能托付大事。郭药师的阵前倒戈,与张宝的宋军关系不大,虽然早先宋军的确派人与郭药师接触过,但在郭药师被调到完颜宗干手下听用的时候,说反郭药师的计划也就此暂时搁置。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郭药师心里有鬼,对任何风吹草动自然也就精神过敏,疑神疑鬼。被他看好的大宋不再派人与其接触,反倒让郭药师寝食难安。再加上完颜宗干瞧不起外族将领,他的态度也就进一步加深的郭药师心中对自己未来的担忧。
完颜晟的本意是调郭药师协助完颜宗干,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完颜宗干的兵马虽是金兵中的精锐,但草原诸部人马众多,仅凭完颜宗干所部人马挡住草原诸部对大金国北边的骚扰,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却不想好心办了坏事,郭药师不仅没有起到帮助完颜宗干分担压力的作用,反倒因为心中有鬼而选择了先下手为强,提前叛逃去了别处。虽说大宋才是郭药师有心想要投奔的对象,但眼下保命要紧,若是把命丢了,那就真的一切都完了。
郭药师是金国人眼中的千古罪人,而那些早些与郭药师一样归顺了大金国的外族将领,也在郭药师阵前倒戈投敌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其中尤以早先金人南下时率众投靠了金人的刘豫最是倒霉,不仅手中的兵权被收回,要不是完颜宗弼念在昔日的交情上出面担保,身家性命可能都会丢掉。当然,刘豫会有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任何人。
第365章 疑心()
金人二次南下侵宋得手后,在掳去徽钦二帝北返时,为了挑起大宋内乱,特意扶持了两个政权,一是张邦昌的伪楚,另一个便是刘豫的伪齐。伪楚定都汴梁,张宝出手后便顺手灭了伪楚,张邦昌本人如今的坟头草都已经换了几茬。
而刘豫相对要幸运一些,在张宝收拾张邦昌的时候,他则带着手下亲信随着金人一同退回了金国。不过金人是不可能安排刘豫去个安生地方享福的,原辽国南京道便成了刘豫的驻守之地,这几年来与河北边境的宋军对峙。
这一次张宝发起北伐,刘豫所在的南京道首当其冲。而刘豫根本就无心抵抗,面对宋军几乎就是望风而逃,率领着他的“刘家军”节节败退,直到金兵主力到达,刘豫才停下了北逃的脚步。
若不是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刘豫的脑袋早就被金人给砍了。毕竟刘豫手头还有三四万人,这对兵力捉襟见肘的金人来说是支不小的队伍。但随着郭药师阵前倒戈,金人对于外族将领的信任也降之了冰点,在一次宴会上出其不意的拿下了刘豫,解除了刘豫手中的兵权。
兵权,是刘豫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时大意落到了金人的手里,那也就只能任由金人摆布了。失去了兵权,变成了光杆司令的刘豫对金人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利用价值。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刘豫最终还是叫金人砍掉了脑袋,以绝后患。
刘豫的死,对张宝来说无关紧要。一个为荣华富贵而数典忘祖投靠外邦的叛徒,有什么值得令人同情的地方。不过宋军不在乎刘豫的死活,缺不代表就没有人因为刘豫的死而感到惶恐不安。
在灾难面前,是最考验人性的时候,是慷慨赴义还是贪生怕死,平时压根就分辨不清,惟有国难当头,才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刘豫,贪生怕死的一小人而已,而在金人南下时,像刘豫这样为求生而投靠金人的宋人并不在少数,张宝出手后,这些人有的自觉无颜见人而隐姓埋名,也有的如刘豫一般随同金人回到了金国。
刘豫一死,那些人不禁生出兔死狐悲之感。由刘豫的遭遇联想到了自身。金人砍刘豫的脑袋毫不犹豫,那在砍自己脑袋的时候,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犹豫的。人皆畏死,只不过有的人有着比死还要坚守的做人原则,而有的则选择了苟且偷生。
昔日投靠了金人的那些宋人中的败类如今人人自危,唯恐金人手中的屠刀会落到自家的头上。为了苟且偷生,这些人既然能够舍弃故国为敌人效力,那此时自然也就能够继续为了偷生而舍弃金国。
只不过张宝并不待见这些私心太重的墙头草。即便有了这些人的暗中帮助以后可以让宋军在对付女真人的时候更容易一些,但张宝就是不愿与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打交道。做人,还是要有些做人的原则,不能一切都是利益至上。这些人在当年为求活命而做出那些伤天害理之事,到了此时也该是他们遭报应的时候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死亡。宋军的不纳,让那些本就已经过得提心吊胆的人变得更加草木皆兵,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这些人胆战心惊。而完颜晟此时已经被宋军给搞得焦头烂额,自然也就没工夫去安抚那些本就已经紧张过度的奴才。
而这些人既然当年能为自身利益出卖旧主,这时同样也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而对新主亮刀。一场规模并不算大的暴乱在临潢府发生,虽然这场暴乱很快就被平定,但其所产生的影响,却足以改变金国内部的势力格局。完颜晟辛辛苦苦才建立起来的“统一战线”,也在这次暴乱后出现了裂痕。
在大金国,女真人的数量并不占任何优势,由于常年在恶劣环境下生存,女真人的存活率一直不高。完颜阿骨打建国以后,也意识到女真人人口不足这块短板。但人口的增长不同于种庄稼,一年就能一熟,从怀胎十月到抚养成人,怎么着也要有十七八年的光景,而这个时间对完颜阿骨打来说太长了。为了增加女真人的人口,完颜阿骨打一方面鼓励生育,另一方面则是将依旧生活在黑山白水间的同胞拉入大金国,而那些人则被称为野女真。在完颜阿骨打建国以前,女真人便一直存在,只不过那时女真人分熟女真和野女真。在辽人的眼里,熟女真也是蛮人,而野女真,则是熟女真眼中的蛮子。
野女真的个人战斗力强大不假,但同时也是野性难驯,相比起熟女真要更加不容易打交道。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在黑山白水间的野女真越来越少,到了完颜晟执政时期,基本上大金就没有什么野女真了。
金国看似强大,但实际上除了战斗力出众一些外,在其他方面金国与宋国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人文方面来看,金国都落后宋国一大截。只不过那时金国军事力量强横,而宋国那会自己又不争气,这才让金国上层忽略了自身民族底蕴不足的问题。但随着宋国日益强大,金国再也无法单凭武力便可压制住宋国,原来就存在的问题也就再次摆在了完颜晟的面前。
整个大金国里女真人的数量不到总人口的三成,剩余的七成皆是在身份待遇上差了一两个档次的外族。平时金国强大,完颜晟等金国高层也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在与宋国交兵以后,完颜晟等人也终于意识到了自身的短板在哪。
不相信外族人的后果,便是女真人惟有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抵御宋军。可仅仅若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女真人偏偏又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渡过这次难关。若是兵力充足,女真人自是不在乎那些外族人的心会向着谁。但一场小规模的暴乱,无疑是给完颜晟敲响了警钟。
想通了这一点的完颜晟这几日一直都在做着安抚人心的事,试图消弭那些外族人的顾虑,好与女真人一起对抗这次宋军的来犯。只是效果嘛,差强人意。
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要难能可贵得多。当年这些外族人会投靠金国,并不是金国众望所归,只是因为畏惧金国当时的武力。但眼下宋国所表现出的战斗力丝毫不比金国弱,甚至还要略胜一筹,这就让那些本就没有什么忠义心的外族人开始考虑长远,不愿意就在金国这棵歪脖树上吊死。
人心齐,泰山移。可要是人心不齐,那能办到的事也容易办不成。金国的人口虽没有大宋多,但想要组织一支几十万人马的大军还是丝毫问题都没有。但问题是能够让金国高层完全放心的只有族人,对于那些人口占据多数的外族人,女真人即用且防,连信任二字都做不到,又凭什么指望别人死心塌地的替他卖命。
金国内部人心不稳,这对张宝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张宝不愿打交道的只是那些在金兵入侵时投靠了金人的宋人,至于其他族群的人,倒是并没有用有色眼光去看。而对于那些人的暗中投诚,张宝倒是挺乐见其成。
一场人心的争夺战,明显是张宝这边更占优势。金人以武威逼,只能得逞一时,而宋人“以德服人”,当武力足以与金人抗衡的时候,自是更容易收买到人心。此时的金国国内很乱,乱成了一锅粥,几乎已经到了无人可信的地步。
金人不可能坐视宋人明目张胆的来“挖”自家的墙角。本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只要在战场上击败宋军,国内的人心自会安定下来。可偏偏宋军今非昔比,再不是过去一队女真人便能撵着一大队宋兵四处逃窜的时候。
没有了武力上的威慑,想要来以德服人那一套又有些晚,那就只能采取杀鸡儆猴的策略。为了达到震慑人心的效果,女真人用上了后世“钓鱼执法”那一套,通过人头警告着那些朝秦暮楚之辈。
可这人心就如同一根弹簧,越是想要去压制,所遭受的反弹也就越大。人们是不敢随便谈论有关另寻出路的话题,但私底下有没有搞什么小动作,女真人就不容易知道了。高压之下必有反弹!金国国内看似平稳了下来,但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威胁着女真人的统治。
而在这种情势下,以完颜希尹为首的和谈使者,注定这回同样也是无功而返。作为喜爱中原文化的一名女真人,完颜希尹是大多数女真人心目中的“文化人”,但在重视武力的女真人中,完颜希尹的个人威望也远没有以武力见长的完颜宗翰、完颜宗弼要高。这次出使,名为谈和,实际上就是求和。好在接替完颜晟暂代国主职责的完颜斜还算是通情达理,交代完颜希尹即便最终不能与宋国达成和解,最少也要为金国争取到两个月的时间。
两线作战,金国实在是吃不消。而相比起宋国,草原诸部要容易对付一些。骄兵必败,草原诸部刚刚打了一场打胜仗,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若是此时金国集中精锐兵力与其一战,必能打草原诸部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虽说完颜斜也没有给完颜希尹下死命令,但完颜希尹心里却明白,此时想要拖延宋军的进攻谈何容易。张宝身边能人辈出,即便张宝一时被自己所骗,也未见得就能将他身边的那些多谋善断之人尽数瞒过。更何况那张宝本身就是个奸滑似鬼的主,能不能瞒过他也还是个未知数。
尽人事,听天命。完颜希尹也只能这样自己安慰自己。走一步,看一步,但愿自己此行能得太祖庇佑,可以顺利完成完颜斜也的托付。
对于这次的和谈,完颜希尹完全就是持悲观的态度。但他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眼里难以欺瞒的张宝此时正在打着借助女真人之手“教训”一下草原诸部的念头。
自郭药师阵前倒戈,协助草原诸部大败完颜宗干后,草原诸部的小尾巴就翘了起来。自以为是的认为有了与宋国平起平坐的底气。从近些天来与张宝的书信中,就能看出那些部落首领已经有了“拥兵自重”的苗头。
过去跟大宋讨要物资支援的时候,那语气就跟要饭的似的,仿佛大宋要是不给他们就得饿死。而如今送来的书信虽还是讨要物资,但语气却变得强硬了许多,就他娘的跟收保护费似的。
张宝当初支持草原诸部抗金,只是想要让金国后院不宁,没办法沉下心来发展。可养虎为患的事情,张宝是不会做的。张宝不在意那些部落首领对待自己时的语气不恭,但这种妄自尊大的态度,要不得。
亲手教训这些眼高于顶的部落首领容易授人话柄,可要是这些部落首领叫宿敌给打得哭爹喊娘,那就不是张宝以大欺小的错了。
蒙古人很强悍,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而在此时,还是金人的战斗力更强一些。那些算是蒙古人祖先的草原诸部狗肚子装不住二两油,才刚打败了完颜宗干这个在金国算不得名将的人便骄傲的找不着北,吃点苦头那也是活该。
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张宝算计上的那些部落首领,此时还在做着张宝为顾全大局而对自己姑息的美梦,却不知道金国的完颜斜也已经开始秘密的调兵谴将,准备在不久的将来用鲜血告诉那些草原蛮子在这片大草原上,谁才是真正说了算的。
与上回出使汴梁不同,完颜希尹抵达宋营不久便见到了这回要见的正主。而看到被众将如同众星拱月般围着的张宝,完颜希尹忽然感慨的说道:“一别数载,张相国别来无恙?”
第366章 算计()
“怎么?想打感情牌?咱们之间好像没什么交情可言吧?”张宝笑看着一脸感慨之色的完颜希尹道。
张宝与完颜希尹认识,金国数次遣使来宋,多是完颜希尹领队。不过公事公办,要说私交,张宝与完颜希尹之间还真没有。此时一见完颜希尹摆出一副故人相逢的模样,为免完颜希尹耍花招,张宝干脆直接断了对方的念想。
听了张宝的话后,完颜希尹不由面露尴尬,不过这尴尬神色也是一瞬即逝。张宝“冤枉”了完颜希尹。要说完颜希尹想要打感情牌,那是压根就没有的事。之所以会一副感慨的模样,只不过是完颜希尹有感而发。
作为大金国的头号大敌,完颜希尹对于张宝的了解极深,从张宝起于微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