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负责?你负得起吗?一身百十斤肉够几个人吃?
完颜宗翰是如今金国军方的第一人,而他的为人,又是铁面无私,上回聚众打完颜晟二十棍,就是他领的头。完颜晟对完颜宗翰可说是即敬又恨。敬佩他对金国的忠心,恼恨他保持中立,不肯站在自己一边。
若是能得到完颜宗翰的公开支持,那以完颜斜也、完颜宗干为首的宗族势力也不敢行事太过嚣张。完颜晟接任国主之初,那也是有着一颗雄心壮志,想要建立一番比起太祖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功业,但由于朝中有人掣肘,完颜晟的许多想法都没有实现,而完颜晟则将这些失败的原因归结到了他人的身上。
无论什么时候,中间人都是很难当的,一个不好就有可能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完颜宗翰想要保持中立,独善其身,但事实上他是即没有讨好到皇帝也没得到宗族的待见。铁面无私,一是他性格使然,另一层原因便是没人拿他当自己人看。
一个不能跟皇帝保持步调一致的军方首脑,那位置自是坐不安稳。只不过完颜宗翰在军中声望太高,除了完颜阿骨打、完颜娄室、完颜宗望三个已故的人外,也就只有完颜银术可还能与之一较长短。而不幸的是,完颜银术可也没几天活头了,年轻时冲锋陷阵,受伤流血太多,以至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小病就成了压垮完颜银术可这员老将的最后一根稻草。完颜银术可一病不起,眼看着就没几天活头。
而完颜宗翰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面临着危险。过去完颜银术可尚在,完颜晟即便对完颜宗翰不满也不会太过担心,因为他手里还有完颜银术可可以用来制衡完颜宗翰。可完颜银术可一死,这军中也就成完颜宗翰一家独大了。
完颜阿骨打一系的完颜宗望已死,他的继任者完颜宗弼还年轻,不足以与完颜宗翰抗衡。至于接管了完颜娄室兵马的完颜宗干,那更是只具备中人之资,不能与完颜宗翰相提并论。
军方大将,一旦遭到了君王的忌惮,那好日子也就过到头了。这时候完颜宗翰无论怎么做,都会落人话柄。寻找一个人的优点还需要仔细找找,可要是存心想找一个人的缺点,那却是分分钟就能找到的。
完颜宗翰不是政治小白,清楚完颜银术可一死,自己在朝廷中枢的处境就面临着危险,摆在自己面前的路就两条,要么纠集一帮人与完颜晟抗争,要么放弃权位让贤。第一条路只会引起金国内部的争斗,遂了宋国某些人的愿,但想要退,也不是说退就能退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争名逐利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是寻常人置身名利场,此时想要全身而退,实在有点异想天开。而完颜宗翰也继承了其父完颜撒改的政治智慧,面对当前危机,他充分利用了完颜银术可病危这一事来达到自己自保的目的。
张宝在大宋当家作主后,金国再想要从宋国身上捞到油水就不是件容易事了。为此金国不得不将劫掠的目标锁定在草原诸部的身上。完颜银术可在病倒以前,所担任的便是负责劫掠草原诸部的金兵主帅,他这一病危,主帅的位置也就空了出来。
完颜宗翰此时主动请缨,一来可以减少完颜晟对他的忌惮,避免遭完颜晟算计的可能;二来有了兵权在手,别人想要动自己也会多几分顾忌。为了让完颜晟同意自己的主动请缨,完颜宗翰提议由完颜宗固,也就是完颜晟的第二子接任。
过去的金国内部,完颜晟的长子宗磐做着国论阿买,现在由完颜宗翰推荐宗固担任国论忽鲁,这也就意味着完颜晟父子占据了金国六个重要位置中的三个,剩下的完颜希尹一直保持中立,完颜斜也虽是谙班占据一席之位,但完颜亶还是个小屁孩。完颜晟父子三人联手,足以将完颜斜也吃得死死的。
面对完颜宗翰释放出的善意,完颜晟投桃报李,也就放了完颜宗翰一马,准许了完颜宗翰的推荐,任命完颜宗翰接任完颜银术可的位置。
完颜宗翰躲过了一劫,但完颜斜也就没那么幸运了,几乎就成了讨论国事时的摆设,完颜晟父子三人,齐心协力的排挤着完颜斜也,若不是完颜希尹以大局为重,时不时的替完颜斜也说句公道话,金国高层搞不好就因为意见不一而发生决裂。
不过虽说还没到决裂的地步,但情况却已是很严重。完颜斜也很是不满当前的现状,他想要扭转当前对自己不利的局面,可又苦于想不出办法,心里的郁闷也在一天天的越积越深。
酒入愁肠愁更愁,虽然喝酒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大部分人在心情郁闷的时候,还是喜欢借酒浇愁。完颜斜也想不到对付完颜晟父子的办法,回到府中后按照习惯便吩咐人准备酒食。但等一坛酒被端上来后,完颜斜也却没有着急饮用,而是询问下人道:“这酒是哪里来的?”
“回主子,是祝先生送来的,本来祝先生有意来拜访主子,只是主子恰好不在,所以只是把礼物留下,人回了住处。”
“唔?祝先生?祝三?”
“回主子,正是。”
“他现在还在城里?”
“应该在吧,得知主子今日不在时,祝先生曾说过几日再来拜访,还给奴才打听主子哪日有空会留在府中。”
“哈哈~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速去备马。”完颜斜也不由大笑数声,随后吩咐下人道。
在完颜斜也的眼里,依靠走私发家的祝三绝对是个高人,至少在玩弄阴谋诡计方面,自己不如人家。让他想破解当前困局的办法他想不出来,但要是能让祝三帮忙,搞不好就能替他想出个好办法。
完颜斜也平时不拘小节,三教九流都能聊得来,而祝三这种有利可图的走私贩子,完颜斜也更是愿意与之来往。命人备马亲自来到祝三爷在城中的住所,得到消息的祝三自是亲自到正门外迎接。
祝三爷,即祝彪。石秀升官调任六扇门后,祝彪便成了大宋北地情报司的总负责人。上回营救赵佶父子便是祝彪走马上任后的第一桩任务,完成的不错,没有坠了大宋情报司的名头。而在完成了任务以后,祝彪也跟没事人一样继续在金国内部活动。来到上京后拜访完颜斜也,也只是日常行程中的一节,倒不是特意为之。
但完颜斜也的亲自登门,却引起了祝彪的警觉。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祝彪过去拜访完颜斜也的时候,顶多也就是留在完颜斜也的府中吃顿饭,跟完颜斜也随意聊上几句。而像这回完颜斜也亲自登门,却是头一回。
祝彪不动声色,本想要见机行事,而完颜斜也却是个痛快人,在与祝彪稍微寒暄了几句后便直奔主题,向祝彪问计。祝彪本想要推脱不理,但完颜斜也却像是认准了祝彪,非要祝彪替他想个办法出来。
祝彪眼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次满脸无奈的说道:“大人这真是难为小人了,小人不过一商贩而已,这种国家大事岂是我这种人能够参与的。”
“少废话,赶紧说正经的。”完颜斜也不耐烦的催促道。
“……好吧,既然大人非要小人出个主意,那小人就姑且说说,成与不成,还望大人莫怪小人。”
“赶紧说。”
“是……方才大人也说了,如今大王父子三人联手排挤大人,让大人在讨论朝政时如同摆设,而大人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对否?”
“……对,你有什么主意?”
“没有办法。”
“……废话了一通,最后你就给我来这句?”完颜斜也一脸不满的瞪着祝彪道。
“大人莫急啊,小人话还未说完呢。”
“……快说。”
“大人,是臣,而大王是君。臣与君争,这本就处于劣势,更何况眼下大人孤立无援,而大王却有二子相助。恕小人直言,大人此时应该想的是自保,而不是想如何改变现状。”
“……难不成还有人想害我不成?”
“大人莫要以为小人是在危言耸听。今时不同往日,过去朝中有宗翰、希尹保持中立,大人做事只要站住了理,啊大王就对大人无可奈何。但如今宗翰避祸在外,即便有希尹继续保持中立,大王在话语权上也要强过大人。”
“等会……你放才说,宗翰这次接任完颜银术可之职是避祸?”完颜斜也忽然打断祝彪的话,疑惑的问道。
“大人,这治国之道其实与治家的道理差不多,关键就是一个平衡的把握。过去有完颜银术可在,宗翰即便被誉为军方第一人,大王也不会感到太过紧张,因为他手中尚有完颜银术可能够制衡宗翰。但随着完颜银术可病重,宗翰在军中一家独大,这就会让大王感到寝食难安了。宗翰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主动推荐宗固接任国论忽鲁,自己跑去接任完颜银术可的位置。一来可以减轻大王对他的猜忌,二来有兵权在手,想要自保的筹码也会多一些。”
“……那对我又会有什么影响?”完颜斜也又问道。
“这个……”
“先生但讲无妨。”
“……敢问大人可知,如今的大王是想要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嗣还是按照女真人的传统由身为谙班的大人来继任呢?”
“……难道你听到了什么风声?”完颜斜也沉默了片刻,不答反问道。
“看来大人也察觉到了一些风吹草动。”祝彪同样也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微笑着说道。
第340章 祸事东引()
苍蝇不叮无缝蛋!内部若是真的团结一心,那外人想要挑拨离间也是不可能办到的。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则是多落在名利二字上。完颜斜也不蠢,心里自是清楚完颜晟明里暗里针对自己的原因是什么,但让他主动退让放弃,这又是完颜斜也所不能接受的。更何况即便完颜斜也真的主动退让,完颜晟为了永绝后患,恐怕也不会放过完颜斜也。
历史上皇帝诛杀有功之臣也并非全是因为兔死狗烹之故,更多的原因还是那些有功之臣存在的本身,已经对皇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完颜晟自信自己可以压制住完颜斜也,但却担心自己的后代压制不住,为了替后代排除隐患,完颜斜也与完颜晟之间只能活下来一个。
完颜斜也不想束手待毙,更不愿引颈就戮,为了自保也好,为了手中权利也好,他要抗争。祝彪的话,完颜斜也深信不疑。因为祝彪是商人,而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消息灵通是必备条件之一。
而且在完颜斜也看来,与祝彪这种唯利是图的商人来往,也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合作关系。祝彪有完颜斜也需要的钱财物资,而完颜斜也则可以保证祝彪在金国的买卖不会受人刁难。自己若是倒了,对祝彪也没有好处可言。
不过完颜斜也并不知道祝彪的另一重身份,否则他是不会轻易决定与祝彪进行合作的。但他不知道,所以目前祝彪依旧还是他完颜斜也的座上宾。
要说投靠金国的汉人,其实并不少。有一部分是原本在辽国为官的汉人,有一部分则是在金兵侵宋时助纣为虐,难以继续留在大宋的汉奸,但无论是出自哪里,完颜斜也都不喜欢。或者说,大金国的大部分人,并不喜欢跟这些数典忘祖的二五仔打交道。
无论是敌我,恐怕都不会将叛徒视作自己人,有利用价值时才会好言相待,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那就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而相比起那些做了婊子还想要立贞节牌坊的伪君子,完颜斜也更愿意跟像祝彪这种纯粹的小人打交道。
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才会跟你打交道,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理由有意思吗?
完颜斜也与祝彪,是相互利用的合作关系。双方并不存在什么值得称颂的友谊,只存在利益二字。但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完颜斜也才相信祝彪不会出卖自己,有些事也愿意找祝彪问计。
祝彪为他所分析的当前处境,也正是说中了完颜斜也的心事。虽不是言听计从,但祝彪的建议却能对完颜斜也构成影响。完颜晟的确是将完颜斜也视作了眼中钉,肉中刺,欲要处之而后快。而随着完颜宗翰“出外避祸”,完颜斜也的危机也就临头了。
此时打压排挤完颜斜也还只是完颜晟的第一步,等到寻机会削弱完颜斜也在朝中的助臂,那就是要对完颜斜也下手的前奏。完颜斜也若是不想束手待毙,那就必须想出办法应对。可完颜晟是国主,正面硬刚是不现实的,只会坐实完颜斜也图谋不轨的罪名。
像完颜宗翰那样外出避祸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只是眼下完颜宗翰已经占了对付草原诸部的名额,完颜斜也若是想要出外避祸,那就只能另寻目标。金国周边势力里,除了北方草原诸部外,也就只剩下南边的大宋可称对手。只是眼下金国还没做好与宋国开战的准备,冒然出兵挑起战事,恐怕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装病?”听了祝彪给自己出的主意,完颜斜也有些纳闷的问道。
“大人,你可知汉高祖?”
“呃……知道,可这跟你让我装病有什么关系?”
“大人莫急,且听小人与你慢慢道来。话说汉高祖击败楚霸王项羽,坐拥天下以后,就开始对手下那些为他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臣有了担忧,他活着的时候自是不担心那些大臣敢造反,但他担心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会镇不住这些老臣,所以便生出了诛杀那些大臣的念头。先是韩信,然后是彭越、再然后是英布,一个个有功之臣被汉高祖用各种理由诛杀。而这种时候,一个叫萧何的老臣便看出了汉高祖的意图,为了自保,萧何故意让家人去侵占良田,自己也找人索贿,等到事发以后又主动向高祖请罪,而高祖念及萧何过去的功劳,便放了萧何一马,萧何虽然丢了官职,但却保住了性命……”
“你这个例子举的不好,我若是故意把话柄送给那一位,他可不会心慈手软。”完颜斜也摇头打断祝彪的话道。
“大人,小人并不是劝大人以自污求自保,而是想要提醒大人,当下的形势对大人不利,与其负隅顽抗,倒不如主动退让一步,虽会失去一时的利益,但大人莫忘了,大人此时担任的是谙班,而金国的传承并不是父死子继,只要大人不给那位留下话柄,那所拼的就是大人与那一位的寿数。只要大人活得比那位长,现在失去的迟早还能拿回来。”
“……可我担心我这一退,会让那位步步紧逼啊。”
“大人糊涂了,不想改变大金祖制的并不只有大人一位,还有别人更不愿意让大金的帝位永远留在那一位的家族手中。”
经过祝彪的“劝说”,完颜斜也终于开窍了。一个月后,带人出城打猎游玩的完颜斜也忽染重病,虽然得到了御医的全力救治保住了性命,但身体状况却是大不如前,整个人看起来病怏怏的,萎靡不振,难以参与国事的讨论。
完颜晟见此自是不好“赶尽杀绝”,再加上被完颜斜也暗中威胁收买的御医向完颜晟打包票说完颜斜也命不长久,完颜晟也就只好暂时放下了对付完颜斜也的打算,转而开始对付起了完颜阿骨打一系的完颜宗干和完颜宗弼。
过去有完颜斜也在前面顶着,完颜宗干、完颜宗弼还不觉得压力有多大,可等完颜晟转移了目标,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二人的身上后,完颜宗干与完颜宗弼就感到有些吃不消了。失去了完颜宗望,无论是完颜宗干还是完颜宗弼,在军中都缺乏足够的个人威望。
而为了摆脱当前的困境,年轻的完颜宗弼采取了祸水外引的计策,主动派人挑起战端,袭击了由安东军驻防的高丽北部。高丽是张家自留地这件事,如今已是未被公开承认的“秘密”。金人知道,宋人也知道。高丽北部的边防巡逻队遇袭后,安东军立刻做出了回应,与蓄谋开战的金兵交上了手。
若是金兵准备充足,又使出全力,以此时驻扎在高丽的兵力来讲,还是有些吃紧的。毕竟张宝把持朝政后,从高丽抽调了不少安东军主力充当组建朝廷官军的骨干,留在高丽的人马仅仅只有原先的第三军,以及高丽人组成的藩落军。
藩落军的人数虽比安东军要多一些,但战斗力还是比之金兵要差上许多,守守城,打打顺风仗还能凑合,可碰上了实打实的硬仗,那就是输多胜少了。好在并不是每一支藩落军的战斗力都不强,后期加入的契丹人以及倭人所组成的藩落军的战斗力还是不俗的,不过由于人数比不上高丽人多,藩落军战斗力不强的印象也就没有多少改观。
金国主动挑起战端,奉命驻守高丽的栾廷玉一面沉着应战,一面派人将消息传回了汴梁,交由张宝定夺。张宝相信栾廷玉的能力,虽进取不足,但守成有余。所以在收到消息后也并不着急。但张宝不急,却缺不代表没人着急。
高丽虽是张家的自留地,但在那些投靠了张家的朝廷官员眼里,那也是大宋的领土。本来宋金就因为早先的二帝被掳一事结下了死仇,此时金人又主动挑起战端,大部分朝廷官员认为该是大宋借此教训一下金人,让其明白如今的大宋已不是过去的软柿子,谁想捏就能捏上一把。
自以为已经摸准了张宝脾性的官员在朝堂上慷慨陈词,极力主张对金开战,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这记马屁似乎没拍准地方,张宝并没有如他们所想的那样顺势答应对金开战,只是推说要从长计议,把开战一事暂时压了下来。
张宝的态度不明朗,在让一部分人感到纳闷的同时也让另一部分人感到了气愤。不过气愤归气愤,那些人还不敢对张宝指手画脚,只能鼓动周围的人赞成自己的观点,对金国展开雪耻战。
被金人两次打到京师,第二次更是将徽钦二帝以及众多皇室成员劫掠而去,这份耻辱,让每一个宋人感到气愤。而在金兵南下时失去亲人朋友的人更是对金人恨之入骨。大宋由张宝主政以来民生恢复,国力渐强,也让这些对金人恨之入骨的人感到有了扬眉吐气,一雪前耻的可能。
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当金兵再次故意挑衅,主动挑起战端时,这部分人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宋应该借此机会教训一下嚣张跋扈的金人。但张宝此时的态度,却让这部分人感到了失望。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