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宋做权臣-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我不来恐怕你也睡不得一个安稳觉。”张宝自顾自的坐在了林灵素的对面,开口说道。

    “好汉果然神通广大,不知好汉对小道前几日的表现是否满意?”

    “还不错,能够自圆其说,不愧是靠嘴吃饭的。林道长,不必如此拘束,我们有言在先,既然你已经做到了你的承诺,那这回我们就既往不咎,只是希望你能记住这次教训,莫要再无事生非,平白给自己树敌。”

    “好汉可否留下名姓?”见对方要走,林灵素赶忙问道。

    “怎么?问清楚我是谁以后好找机会报复我?”张宝闻言笑问道。

    “小道不敢,只是小道想要多谢好汉先前手下留情,没有伤及小道身边那几个同道的性命。”林灵素赶忙解释道。

    “呵呵……算了,告诉你也无妨,反正我也不怕你会报复。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就是张宝,就是先前你受蔡京所托,在官家面前进谗言构陷的那个张宝。”

    “啊?你,你就是张宝。”

    “当然,如假包换。怎么?林道长难道又有了想要对付我的念头?”

    “不敢,不敢。”

    “呵呵,不敢?看来不是不想。随你便吧,林道长,有句话我觉得还是要提前告诉你比较好。请你记住,这福祸本无门,庸人自扰之,我与你本无仇怨,此番受苦也是你先前咎由自取,怨不得我。将来你若是还想要与我为难,那你也休怪我到时不择手段的报复你。孰轻孰重,你自己掂量,告辞。”张宝说完这话推开门扬长而去,留下林灵素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第189章 手快有() 
不管是什么时候,欺软怕硬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正所谓恶鬼怕恶人,林灵素的确有叫人忌惮的地方,但这份忌惮并不是来自林灵素自身,而是来自他身边的当今官家赵佶,林灵素不过是那只狐假虎威的狐狸。

    但别人不敢把林灵素怎么样,不代表张宝也不敢。别人忌惮官家赵佶,可张宝却并不怕得罪赵佶。当林灵素借以装腔作势的“虎威”对张宝构不成震慑力的时候,林灵素当然就要“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大多数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首先便是自己,然后才会想到他人。林灵素并不是那种舍己为公的无私之人,他考虑问题当然是首先考虑自己,先前会帮着蔡京在官家面前说张宝的坏话,那也不过是因为蔡京与他关系更近,而他自己也过于轻视了张宝,以至于当张宝真的找上门的时候,林灵素才后悔不已。

    要说为国为民的情操,林灵素没多少,针对佛教的初衷也只是为了报复当年的仇怨。所以当张宝向林灵素展示了自己可以随时取他性命的能力以后,林灵素自然也就不敢再造次。至于说回头去向赵佶告状?林灵素没那么傻,张宝既然这次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林灵素绑到荒郊野外,那就难保他不会再有下一次。

    这人都是惜命的,用自己的性命去赌对方有么有那个能力,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没什么人会干这种傻事。

    张宝并没有要挟林灵素做什么,也没有坏了林灵素的前程,林灵素自然是见好就好,不再去招惹张宝,至于从蔡京那里传来的不满,不满就不满吧,毕竟蔡京就算不满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可要是再得罪了张宝,那随时都有小命的危险。神霄观被毁的那一幕,林灵素记忆尤深,轻易忘不掉。

    而张宝不对林灵素客气也是正常。花无百日好,林灵素能够在大宋官场“呼风唤雨”,完全仰仗着当今官家的宠信,可问题是官家喜新厌旧,一旦对林灵素失去了兴趣,那不仅林灵素此时所拥有的都会失去,那些跟林灵素走的过近的人也会跟着遭池鱼之殃。

    对张宝来讲,如今的大宋官场就如同一个粪坑,靠得近点都有可能被沾上屎,张宝又不打算做个搅屎棍,所以他要能躲多远躲多远,避免沾惹上麻烦影响了自己的正事。左右逢源这种本事,张宝自问没有,既然有这份自知之明,那聪明人自然知道该如何取舍。

    如今的张宝拥兵不下十万,钱粮充足,目标明确,所等的也就是一个恰当的时机。在这种时候,张宝完全没必要自己往大宋的官场里头跳,他只需要安静的站在岸边看着河里的人,看到顺眼的就伸把手,看到不顺眼的就扔块石头踩一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唯有置身事外,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别人眼里的张宝很清高,视权势如粪土,可他们哪里晓得,张宝其实是早有打算,另起炉灶。有自己当老板的机会跟本钱,干嘛还要给别人打工?

    张宝如今的身份地位,注定了他是属于发号施令的那类人,需要他亲力亲为的事情,实在是没多少。比如派人去辽国西京道提前布置准备这种事,就轮不到张宝亲自上阵。没办法,张宝是以他为中心所建立的利益接团的关键,一旦失去了他,张家这个利益集团立刻就会土崩瓦解,张宝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许贯忠还是林冲、卢俊义,任谁都不会同意让张宝亲自往辽国西京道一行。

    好在张宝也听劝,不让出国就不去呗,在国内转转总没问题吧?练兵的事情不需要张宝操心,张宝秉承拿来主义,早就将后世那套行之有效的练兵之法搬到了大宋,即便无法练出可以与后世那支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相提并论的无敌军团,但相比起大宋的官军,那就是高出不止一个档次,无论是军心还是士气。

    不能出国,家里也没什么需要张宝操心的事情,张宝能做的好像也就剩下“访贤”这一件事能干了。民间多有藏龙卧虎之辈,只不过官场黑暗,那些还没有“丧尽天良”的英雄好汉宁愿隐姓埋名也不想给官场上的那些贪官污吏做狗,而张宝要做的,便是将那些隐藏在民间的高手给招揽过来,为己所用。

    虽说张宝眼下已经聚集了不少的能人,但谁又会嫌自己手底下的能人多呢?自己多找一个,将来有可能会成为自己敌人的人就少一个。抱着这个想法,张宝带着焦挺离开了梁山,直接先奔青州的清风寨而去。

    小李广花荣,无论是忠诚度还是武力值,都值得张宝跑这一趟,与其将来便宜了宋江那个黑厮,倒不如便宜自己。

    见到张宝忽然来访,花荣自是开心不已,自从妹子嫁人以后,清风寨里就剩下自己的媳妇陪伴,花荣不免就感到有些寂寞。一见张宝到来,花荣首先问的便是自己妹子过得如何?

    “小妹过得好不好?我说了可不算。花荣兄弟若是挂念,不如就随我一同去梁山走上一遭,亲眼看看如何?”张宝笑着向花荣提议道。

    “这个……”

    “花荣兄弟,一个小小的武知寨,又有什么不舍得的?我实话与你讲,今日我来寻你,一为叙旧,二就是想要拉我一道去干件大事,就是不知你是否有这个胆量?”

    “唔?不知是何大事?”

    “开疆扩土,海外称王,这事你敢不敢跟我一起去干?”张宝盯着花荣,一字一句的问道。

    “啊?!你,这……”花荣吃了一惊,他知道张宝不简单,却没想到张宝的野心会如此之大。

    “花荣兄弟莫要惊讶,此事我已谋划多年,再过个一年半载,就准备对高丽动兵,到时夺了高丽的国土,再将我大宋的百姓迁徙过去个二三百万,到时就算是大宋朝廷也奈何不了我们,而我们也可以建立我们自己理想中的朝廷,造福百姓。”

    “此话当真?”花荣还是不敢相信。

    “呵呵……我知想让你相信确实有些困难。空口无凭,眼见为实,如今在梁山上就有我两万多人马,你若是不信,不妨就随我走上一趟,最好带上弟妹,省得回头再派人来接。”

    “……既然你已经有了如此实力,又为何还要来寻我?”花荣皱眉问道。

    “二个原因。”张宝说着冲花荣竖起两根手指,“一是我看你顺眼,不忍心看你继续在这清风寨虚度光阴,大好男儿。功名自在马上取,可在这清风寨,你是有志难伸,过得郁闷又憋屈。至于第二个原因,你是杨再兴的大舅哥,而我是杨再兴的结拜二哥,这有好事当然要先想着自己人。花荣兄弟,只要你跟我去了,你就可以独领一军,至于日后能有什么成就,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能否容我考虑一下?”花荣犹豫的问道。

    “……好吧,你考虑吧。”张宝闻言点了点头,但还没过一炷香的工夫,张宝便开口问花荣道:“花荣兄弟,考虑的怎么样了?”

    “……张宝哥哥,你也太心急了吧?”花荣忍不住哑然失笑。

    “不能不急啊,早在一年多前我就带人把高丽给闹得内乱,这一年多的时间,高丽国内已经打得乱成一锅粥,当时离开高丽时我本是计划三年后出兵,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高丽国内若是再继续这么乱下去,我迟早要提前出兵,可那样一来,你也就可能赶不上高丽那一战了,我是不可能让一支还没完成训练而定兵马上战场的。”

    “看样子你还挺着急。”

    “呵呵……着急总比整天闲得蛋疼要强。花荣兄弟,整日待在这清风寨无所事事,开心吗?”张宝笑着问道。

    还别说,张宝的问题真是问到了花荣的心坎里。花荣的年纪并不大,也正是期望可以建功立业的时候,可现实却是他非要像那些已经人到中年混日子过活的人一样,这对年轻气盛的花荣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花荣也算是将门之后,祖上的名气虽然没有杨家将、呼家将那样大,但家族的传统依旧被花荣继承了下来。建功立业,就是花荣自小勤学苦练的动力,但现在好不容易学有所成,却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这叫有“野心”的花荣如何能够甘心。

    张宝的出现,恰好给了花荣一个机会。而张宝也是来得早不如赶得巧,若是按照水浒传里的记载,再过数月,浪迹江湖的宋江就会到达清风寨投奔花荣,从而导致花荣最终不得不放弃官职陪着宋江落草。

    要说花荣本是朝廷命官,为何偏要放着好好的良人不做去做个落草的贼寇,无非还是义气二字,可这讲义气也是要看对象的,像宋江这样的,跟他讲义气那就是对牛弹琴。晁盖跟他讲义气,最后死得不明不白;林冲跟他讲义气,最后被活活气死;武松跟他讲义气,最后落个终身残疾;好像但凡是跟他宋江讲义气的,几乎都没有落个好下场。

    张宝瞧不上宋江,在张宝眼里,这就是个伪君子,比小人更叫人厌恶。而为免花荣遭了宋江的“毒手”,张宝自然是要出手搭救一下,不过花荣若是不识时务,非要在宋江这棵“歪脖树”上吊死,那张宝也无话可说。

    好在张宝来的是时候,花荣还没被宋江“逼”得不得不落草。在认真考虑过张宝的提议后,花荣选择接受张宝的招揽。毕竟留在清风寨也就是个武知寨,而且有可能一辈子就是个武知寨,手底下领着几百号人,整日里也就是打打附近的土匪解闷。与张宝开出的条件相比,清风寨的武知寨对花荣没有半点吸引力。

    为了拉拢花荣,张宝开出的条件不低,当然这条件也是在花荣的能力范围之内。一支人数三千的马军,自此便由花荣的统领,日后花荣能有什么成就,那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花荣的武知寨,其实搁后世也不是多大的一个官,他不想干了,也不会有什么人觉得遗憾,反正清风寨的文知寨刘高就不觉得有什么可惜的。他是巴不得花荣尽早滚蛋,刘高贪财,心胸也不怎么宽广,而他的这些毛病又恰恰是年轻气盛的花荣所不喜的。二人平常就不对付,此时见花荣要离开清风寨,刘高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出言挽留。

    古代辞官比起后世要简单得多,把官印、官服往上一交就算完事了,当然这是指下级的官员,若是有资格上朝的官员,那还是要往上打报告获得批准才行。但像花荣这个武知寨,不干就不干了吧,把该交的东西交齐,官府也不会管你的去留问题。

    顺利招揽到了花荣,张宝心情很不错,旗开得胜啊这是。不过对于花荣让他去试着招揽青州府的秦明、黄信的建议,张宝摇头拒绝了。

    “花荣兄弟,那秦明、黄信可比不得你,人家一个是堂堂的指挥司统制,一个是堂堂的兵马都监,又不似你怀才不遇,人家没必要放着朝廷命官不做非要跟着咱们从头开始啊。”张宝笑着对花荣解释道。

    花荣也没多想,觉得张宝的解释的确有理。秦明、黄信的官职比起自己要大了好几级,人家没必要扔掉自己原本就有的金饭碗跑来跟自己抢铁饭碗。

    “东主,据你所说,梁山有两万多人马,那别的地方也有人马?”自打决定接受张宝的招揽,花荣对张宝的称呼就变了,而且还不肯改,理由是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张宝见他这么说,也只好听之任之。

    “当然有喽,你现在不是外人了,所以有些事告诉你也无妨。除了梁山之外,我们在大宋境内还有三万多人分别分散在二龙山、四明山、登云山、抱犊山、饮马川五个地方;除此之外,在耽罗岛上还有一万精兵,十万百姓;再加上张家的水军,我们的可战之兵差不多能有十万左右。”张宝掰着手指跟花荣算账,算得花荣目瞪口呆,不由得长大了嘴巴,脸上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

第190章 下荆湖() 
论年纪,张宝比花荣不过大了两个月,可二人所干的事情,却有着天差地别。花荣有心建功立业,但却并没有开始行动,那份建功立业的心思还停留在嘴上,而张宝却是实干派,不声不响的就已经具备了割据一方的实力。若是真如他所言能够拿下高丽另起炉灶,到时即便是大宋也奈何不了他。

    人比人得死,花荣暗自拿自己跟张宝做了个比较,随即沮丧的发现自己不如张宝多矣。而张宝倒是善解人意的很,见花荣神色沮丧,便知道这家伙心里在想什么,伸手拍着花荣的肩膀安慰道:“贤弟,莫要沮丧,如今奋起为时未晚,争取在咱们出兵高丽之前整训好兵马,到时在战场上用战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多谢东主安慰。”花荣也知张宝说的在理,与其此时在这沮丧,倒不如把时间花在训练兵马上,只要到时取得战功,自然不会被人小瞧。

    “东主,你跟我那宋江哥哥还真是挺像的。”花荣忽然冷不丁冒出了一句,听得张宝大摇其头,花荣见状不由纳闷的问道:“东主,为何摇头?难道小弟说的不对?”

    “当然不对,我对你是真心实意,你怎能拿那市恩沽义的宋黑三与我比较。贤弟啊,观一人之平行,可不仅仅只是听其言,更重要的还是要观其行。那宋黑三身为朝廷官员,私底下却与贼寇来往,是为不忠;被人发现后杀人灭口,牵连无辜,是为不仁;唐牛儿敬重他的名气替他顶罪,但他脱身后却对唐牛儿不管不问,是为不义;家中老父尚在人世却逃门在外,是为不孝;此等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徒,与我有何可比性?”

    花荣有心想要替心目中所敬重的宋江分辩几句,但张宝所说听起来却又像就是那么回事,这不由让花荣也犹豫起来,反倒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当初看错了人。

    “贤弟,非是我跟那宋江有仇,而是那宋江早已被我看清,似那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那就是个祸害。如今他因为命案在身而不得不流落江湖,但你看着好了,只要给他一点机会,他就会想方设法的重归朝廷。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他都会干。”

    对于张宝的预言,花荣不太相信,不过他也看出张宝是真的瞧不上自家那位宋哥哥,也由此断了向张宝引荐宋江的念头。

    花荣绰号小李广,那箭术自是没话说,大宋境内想要找出能够胜过他的,还真不好找。而除了箭术外,花荣的枪法也不错。徐宁有个金枪手的绰号,而花荣则被人称银枪将。而且除了个人武艺过关外,花荣也是出身将门,自小便熟读兵书,如今所欠缺的也不过就是经验而已。在张宝将花荣一家安顿在梁山以后,花荣便搬去了兵营,跟调拨给他的三千人马吃住在一起,看那架势花荣是铁了心要赶上出兵高丽那趟“车”。

    练兵的事不需要张宝多费心,在确定花荣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到练兵一事以后,张宝二次离开了梁山,和先前离开梁山的理由一样,张宝这回还是去访贤,只不过这一回就不像上一回那样目标明确了。

    花荣是早就被看上的,一个小小的武知寨,说不干就不干也没什么好可惜的,而且花荣没有什么牵挂,这世上他就两个亲人,妹子已经嫁给了杨再兴,媳妇跟着他一起走,没人能用人质要挟到他。

    但别人就不像花荣那样可以走的那么干脆了。水浒传中有不少梁山好汉在上山之前的身份是朝廷的武官,秦明、关胜、索超、黄信、单廷圭、魏定国等等等等。宋江能够带领梁山众人接受朝廷诏安,这些前身是朝廷降将的人起了不小的作用。但对于这些身在梁山心在宋的人,张宝却并没有多少好感。

    以秦明为例,宋江为了拉拢秦明上山,先是让人假扮秦明在城外烧杀劫掠,残害无辜百姓,结果让青州知府中计,误以为秦明投敌,斩了秦明留在家中的一家老小。按理说,青州的慕容知府是秦明的仇人不假,可作为始作俑者的宋江,更应该算是秦明的仇人才对。但秦明却并没有找宋江报仇,反倒因为宋江做主将花荣的妹子花姿嫁给秦明作为续弦,从此对宋江死心塌地。也不知受秦明连累而身死的一家老小若是泉下有知会作何感谢?一个对家人如此薄情寡义的人,张宝不稀罕,就算本事再大也不稀罕。

    而像关胜,魏定国、单廷圭、呼延灼这些受命攻打梁山被擒便投降的人,张宝其实也并没有看上。做人若是一点节操都没有,那还活着个什么劲?

    张宝瞧不上那些“没节操的梁山好汉”,而且张宝也深信这世上多有藏龙卧虎之辈,并不是说只有上了梁山的人才算是好汉。离开梁山后的张宝当然也不是漫无目的的在大宋境内瞎晃荡,一本水浒传帮了张宝不小的忙,既然看不上那些“梁山好汉”,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