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文大帝-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太上皇可以平安……”傅友德默默地说,“倒是大同的援军,不知道何时才能到啊!”

    “老傅,不要cao心了,太上皇吉人天相。上次重病,整个京师的太医都说束手无策,但是最后不还是找到了治疗的方法了么?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守好宣府镇……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北元鞑子会这么激动的进攻……”冯胜拍了拍傅友德的肩膀,转身离开了这个朱元璋昏迷在内的宅院。

    “分头巡视城防,别露头,小心鞑子的冷箭!”虽然不知道那一箭到底是不是寻找到人之后放的冷箭,但是常升在转身离开的时候,还是丢下了这么一句。

    ……

    大同镇,代王府。

    “十三弟,这个加急的求援邸报……”晋王朱棡自从就藩之后就直接领兵北上,在大同镇附近练兵。他自己也就暂时居住在他这个十三弟的府邸里。

    “三哥,这份邸报是宣府那里送来的,据说现在宣府局势危急……但是我大同府现在也受到鞑子的压力啊……今年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鞑子居然在这个时候大规模入侵……”这份来自于宣府镇发的求援信,是送到代王府的,自然代王朱桂就是第一个收到这个信的人。

    朱棡倒是腹诽,这次和北元鞑子的战争都是自己老爹挑起来的。非要在晚年感受一下再次领兵作战的感觉……现在倒好,好像被北元鞑子察觉了,直接大军压境,宣府直接被围。当然,短时间内宣府镇的安危倒是不愁的,毕竟宣府镇也算是一大边境重镇,屯粮和兵员、箭支都算得上丰富。最少一个月不用愁有关于补给的问题……

    至于一个月以后?到时候鞑子首先自己没有补给了,这个仗都不要打……直接在等鞑子撤退的时候,到时候掩杀出去就行了。

    但是……看现在的情形,似乎不是那么简单啊。而且自从蓝玉在捕鱼儿海大胜北元之后,北元已经不敢再来进犯了。就算大明军队进攻,也是被动防御,或者直接逃离……

    只能说,这次的战争,似乎有些非比寻常……

    “三哥,你对这封信什么看法?”代王朱桂的话打断了朱棡的思考,“三哥你觉得这封信会不会是假的求援信,以调虎离山呢?”

    朱棡稍微愣了下,看向朱桂的眼神就不一样的。

    “我想不会的,现在宣府虽然有大军驻守,还有四员猛将。但是毕竟现在宣府断了根,和居庸关内的补给运输线完全被阻断。要不是这个原因的话,宣府作为边境之重镇,根本就没有可能去求援。依靠自己的力量足以击败北元鞑子……”朱棡的声音变得有些冷冷的。要说现在不在宣府的人里,除了在京师的朱允炆、云奇还有内阁枢密院的人,最清楚宣府情况的就是朱棡。

    朱桂倒是感到不服,直接回了一句:“兵书有云:兵不厌诈。现在的情况,从我们探马回报的,宣府还不至于发这种紧急的求援信吧!”

    “何为紧急?”朱棡的语气充满了质询,“在这种战争中,没有什么紧急和不紧急。所有的战事都是紧急的,只要这种告急信件出现在我们的案头,只要我们还能腾出手来,我们就要去救援。况且现在需要支援的还是我大明的边境重镇!还有一位大明的藩王被困在宣府镇……”

    “整个宣府镇周围都沦陷了?整个宣府镇周围还有很多个卫所,为什么这些卫所并没有动起来?”朱桂的意思还是很明显的,典型的就是不同意救援宣府镇。

    朱棡也没有办法去劝说,毕竟这大同镇是朱桂的基业,要是他们倾巢而出,那么大同镇也是在被很容易就被攻破的边缘。

    “这样,十三弟,做哥哥的也不能为难你出兵。但是你也不能拦着哥哥自己带着自己的兵去驰援吧。”朱棡也实在没辙,直接拿出了杀手锏,“本王有皇命圣旨在身,有权统帅、节制山西河南两地兵马。这大同镇,也算是山西的一部分吧,本王自然有权节制。除了十三弟你的王府三卫以外,现在这大同镇境内所有的军队,本王都有权节制!”

    “节制?今天就说在这了,大同镇的所有军队,没有本王的命令,就算你是我哥,有着皇上的圣旨也不行!”朱桂也不知道是什么想法,直接完全回死了从大同镇调兵的可能。

    “朱桂,希望你能考虑清楚!”朱棡也顿时暴怒了,直接离开了代王府。

    在朱棡转身之后,朱桂无奈的摇摇头。

    三哥,为什么你就听你这个侄儿的话……为什么?只是因为他的父亲曾经是我们共同尊敬的大哥?这个刚刚束发的少年,就可以担的上大明帝国的重任?

    朱棡在一步一步离开代王府的时候,心中却在想:十三弟,永远也不明白,这是父王的嘱托……你是没有见过这个侄儿的能力,如果你见过,我相信你会和我一样……

    其实朱棡也是有自己的用心的,就是去消磨各个边王手下的实力。但是没有想到这朱桂居然如此的大胆……

    虽然现在朱棡手上并没有什么大军,但是去作为一个援军,或者说压垮北元鞑子的一根灯芯草,是足够了。

    只要可以冲击到北元鞑子,宣府镇自然就可以直接掩杀出来,直接把鞑子赶出关去。

    或者也可以配合居庸关守将,将居庸关通道打通,到时候赶走北元鞑子,然而会更加轻松!

    希望不要出什么变化……朱棡的心中默默的祈祷。

第五十八章 宣府镇外(一)() 
例行求推荐

    点击有点惨,求各位没帐号的注册个帐号吧!

    月下拜谢!

    **********

    “王爷,我们的第二轮探马已经放了出去,按照第一轮探马收到的情况,我们离鞑子已经很近了。”

    朱棡点了点头说:“下去吧,如果要是有新的情况,速速来报!”

    “标下记得了……”那名传令官行了一礼就转身离开。

    真的很麻烦……朱棡很是无奈。其实他现在根本就不想去和北元鞑子正面战斗。本来要是可以抽调到大同镇的军队的话,朱棡就直接用大同镇的jing兵带过来,把自己从河南、山西带来的兵留在了大同镇。

    毕竟是边境的军队和内地军队的区别,在边境的兵,基本上都受到过战争的洗礼。每次组织出塞,也基本上是几个大将自己带的兵加上边镇的兵为主。从各地带来的内地兵就负责在边镇cao练守卫。

    所以说这次宣府镇被困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守卫宣府的军队都是经历过对蒙元鞑子的战争的老兵了。不论是冯胜、傅友德、常升还是王弼,亦或是宣府镇内辖有的卫所的军队,都是常常受到抽调出塞的军队,根本不会出现经验不足之流的情况。

    而且现在朱棡还在担心自己军队的指挥调度问题。别的不多说,现在朱棡统辖的这些兵,足足两个卫的编制。虽然每个千户所都有千户,但是这千户也最多只是一个老兵,根本就没有镇住全局,指挥战斗的可能。

    “来人!”朱棡停下了马,一声喝到。

    “标下在,王爷有何事?”一名传令官迅速赶到了马前行礼问道。

    朱棡稍微顿了一下,说:“本王亲手写的两份信件有没有送出去?”

    “请王爷放心,送到京师的信件,标下已经派探马送到最近的驿站,请用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师。而送到宣府镇的信件,应该现在业已进了宣府镇!”

    朱棡点了点头,现在最大的好处就是蒙元鞑子的人数不够,根本不够围城之数。所以鞑子只定下了几个攻城的位置,也让宣府镇和外界的信息交流不至于断绝。

    只要宣府方面可以接应,基本上完全可以解除宣府镇的危局。

    但是,要是现在宣府镇真的是内部出现了什么麻烦的话,朱棡也束手无策。现在他手上这寥寥两个卫的军队,根本没法击败北元的鞑子。

    ……

    宣府镇,军营。

    “报!几位国公,这是晋王殿下送来的急件!”

    “急件?晋王殿下?”冯胜倒是有些疑惑,“怎么发到大同镇发到了晋王殿下那里?”

    傅友德倒是直接无视了冯胜的疑问,对传令官说道:“呈上来,然后你就下去吧……”

    “是!”

    傅友德展开了那封急件,冯胜马上就把头伸了过来。

    “这是,晋王曾经奉太上皇旨意,练兵于大同?”冯胜看完之后,直接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应该是的。”常升伸着脖子看完了急件,思考了几息说道,“这也是太上皇的巧妙安排啊,不然大同镇要是抽调了几个卫的军队驰援宣府镇,大同镇自己也是危急万分啊。”

    “就别感慨了,虽然晋王殿下来解围,是个好事。但是你们也看到晋王殿下写的,大多数的士兵都是来自于内地,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同时也没有适合在战斗中也能统帅小团体的武将,军力也就是十个千户所,相当于两个卫……”傅友德还是整个这三个国公中情绪最稳定的,直接就这这份急件做出了自己的看法。

    “老傅,现在整个宣府镇城还有多少兵可以用?”冯胜倒是没人理睬然后找了一个自讨没趣,所以直接转移的话题,说起了这份急件。

    “不多……整个宣府镇就没几个卫所,现在勉强还能调动三五个千户所。即便是这三五个千户所陷进去,也暂时不会让宣府镇的城防出现什么问题。”这倒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傅友德经过了一小段时间的推演和计算才给出了这个答案。

    “妈的,老子自己带兵掩杀出去!”冯胜倒是一个急xing子,现在慢吞吞的攻城守城战倒是把这个老将折磨的不清,“这守着城,慢慢吞吞拖到敌军溃败根本就不是我冯胜做的事情。这种事情也只有老耿才会做吧!”

    常升摇了摇头,说:“冯叔叔,我倒是认为先去联系下晋王殿下那里,让晋王殿下先做好准备或者是约好同时发起冲击的时间。到时候晋王殿下从身后先对北元鞑子进攻,我们在率领军队掩杀,岂不快哉?”

    冯胜稍微考虑了下,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是要和晋王殿下说一下,来人啊!”

    ……

    “传我的命令,全军原地待命!”收到了冯胜、傅友德、常升三人署名的信件之后,朱棡直接下了原地待命的命令,“然后全军埋锅造饭,探马注意jing戒!”

    看了来自宣府镇的信件之后,朱棡没有让传令的候斥离开,而是直接随手花了几笔,盖上了铃印就让这名候斥带进了城。

    虽然字体潦草不堪,但是朱棡相信这几个混了怎么久边军的将领看不懂他的“马上草书”。虽然写的晦涩难懂,但是好在写法没啥变化,只要认得了,就不容易忘记每个“符号”的意思。

    小憩了不久,朱棡抬头望了望天,毅然决然的说道:“传我的命令,全军前进!准备作战!”

    到时辰了!

    ……

    “老冯,这次的任务交给你可以么?”傅友德问起了冯胜道。毕竟在之前,冯胜有主动请缨。

    “去,怎么不去?”冯胜的样子已经跃跃yu试来着,毕竟他算是一个呆不住的人,和擅长守城的耿炳文完全不是一个类型。

    ……

    “晋王殿下!我军已经和鞑子碰上了,鞑子似乎没有什么准备,现在被我们杀的溃散。殿下,要不要追击?”

    朱棡直接用爆吼的声音喊道:“让他们停止追击,按照我们原定的路线,继续前进。注意保护两翼,不要让鞑子的骑兵形成冲阵!”

    “是!”

    *********

    收到朋友之托,推荐一本书

第五十九章 宣府镇外(二)() 
例行求推荐!

    谢谢各位长久的支持,月下也知道自己的更新……

    算了,不说了,月下保证能码多少就发多少吧

    实在不忍心灌水……

    ***************

    朱棡手上的这只军队,大多数都是内地的士兵,这些内地的士兵,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新兵。那么久注定这只军队的战斗力不能去太过指望。

    而且现在几乎是全部步军的配比,更是让这只部队根本就没有应对骑兵冲击的能力。现在保护两翼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晋王殿下,这保护两翼?”

    朱棡点了点头,说:“确实,让我的晋王府卫的弟兄们去吧……”

    “晋王殿下,这些骑兵师用来保护您的安危的,标下恕不能从命!”传令官的脖子硬了硬,直接拒绝传令。

    朱棡的脸马上就板下来了,厉声斥道:“放肆!这是沙场,不是在巡猎!这一分一秒都有可能发生你们想不到的可能,我大明的儿郎,不能因为本王的自私无辜的战死沙场,到头来连个尸首都收殓不到。我大明的儿郎是要杀鞑灭虏的,而不是在这种无谓的场合,为了本王所谓的安全送死的。就算是本王王府卫的所有骑兵都全部调到两翼,本王也不会有什么大碍,最多是少了一些排场而已!”

    “是,是……标下明白了……”这名传令官倒是被下的不清,连连点头称是,急忙跑去传令。

    朱棡注视的远方用鞭子轻轻拍了下自己的坐骑。

    “老伙计,我们去前面看看。”一句话恰似自言自语,但是语气中似乎又充满着凄凉。

    冯胜和朱棡约好的时间,就是在正午刚过。虽然北元鞑子不至于没有吃饭,但是至少也都是在刚刚吃完饭的懈怠期。而冯胜和朱棡两方的军士却都提前埋锅造了饭,勉强点也算半个以劳攻逸。

    虽然现在相对处于逸这个状态的是北元的鞑子,但是现在相对比较疲劳的晋王援军的优势更大。

    士兵现在都吃过饭,消化了一部分;将士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朱棡带来的两个卫的大军还有宣府镇掩杀出来的小股部队是处于前后夹击,用夹击之势去攻击北元鞑子。

    这些优势,足以让朱棡有信心用手上这些几乎没有战斗经验的将士们,击败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鞑子。

    ……

    与此同时,宣府镇的大门突然洞开,首先就是上千jing英铁骑杀出了城去。

    诚然现在在宣府镇有冯胜、傅友德、常升、王弼的大军。但是实际上只有不算很多的骑兵先行出了居庸关,而步军现在缺滞留在居庸关内。

    要说居庸关易守难攻,那也是相对的。要是从外面堵住了居庸关,一样能难冲的出去。虽然居庸关上的工事可以在突破封锁的时候起到一点作用,但是毕竟这些工事更多的是为了防守,而不是为了进攻,这些作用更多是杯水车薪。

    冯胜倒是稍微安分了一点,没有打头冲在第一个。这也是多亏了傅友德的提醒。毕竟冯胜现在也是宣府镇的大将之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也是动摇军心的事情。这军心一不稳,就容易出事。最少军心涣散之后,只能被动的防守,这进攻,就很难了。

    随着冯胜小分队掩杀出城,整个北元鞑子的营盘都在震动。他们万万不会想到,被他们打成缩头乌龟的明朝军队,还会有胆子反击。

    本来很多蒙古人都是准备吃饭饭小憩一会,有的蒙古士兵已经将马鞍解下,盔甲也基本上松了开来。现在面对冯胜带领的这些jing英铁骑,丝毫没有战斗的余力,直接被击垮。

    在上千铁骑的冲击之后,就是几千jing兵。虽然只开了一个城门,但是由于之前骑兵的冲击清场,已经基本上让在这个城门前攻城的蒙古人纷纷丢盔弃甲,有的骑上没有鞍的马就逃之夭夭。所以虽然步军出城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但是还是顺利形成了兵阵,站稳了脚跟。

    此时傅友德从城头上看,四面八方的蒙古军队,已经迅速向冯胜所在的门靠拢。见状,傅友德直接手一挥,示意城头击鼓示意。

    冯胜听到了城头的鼓声,急忙止兵收缩,他现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拖住蒙古人,给朱棡一定的时间去组织进攻。因为冯胜也看到了朱棡书信说的——所带之兵,几近皆为内兵。

    所以现在朱棡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去组织手下的将士形成一定的军阵,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

    “晋王殿下,晋王殿下。据探马来报,北元的鞑子不战自退,向南方集结。”

    朱棡点点头,望向了宣府镇的方位。

    朱棡是知道的,现在定然是宣府镇负责掩杀和吸引火力的军队应该是已经出城了,而且应该还取得了出奇不意的效果。不然按照北元鞑子的xing格,根本就不会如此的大惊小怪,向一个方向集结。

    “那些鞑子的着装,行动步调如何?”朱棡稍微想了一会,首先关心起这个问题。

    毕竟从这些就可以看出这些鞑子到底赶的急不急,或者之间是什么一个状态。这样完全可以估计出宣府镇掩杀的将士创造了什么战果。

    “回晋王殿下,鞑子行se匆匆,盔甲较为凌乱,步调不齐,完全是在赶路!”

    朱棡赞许的点了点头:“也辛苦你们了,观察的如此仔细。先下去吧,马上听本王的号令,准备尾随鞑子,随时发起攻势!”

    “标下明白了!”传令官得到朱棡的赞许,也是十分受用,急忙听从号令,转身离开。

    而朱棡却开始苦苦思索起战法。毕竟这支上万人的大军里,能担任突击敢死这个使命只有自己的晋王府卫军。但是要是在这轮把晋王府打的七七八八,那要是再来一轮突击,自己这么多人,就几乎无人可用。别说老将士了,就算是新的骑军都没有。步军的冲击力,在没有列阵的时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让这些内陆的将士,很多都是新人去列出一个具有冲击力的阵势,实在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架!”想了半天,最后朱棡暂时不纠结这个问题,到时候哪部分适合上,就哪部分上!

第六十章 宣府镇外(三)() 
第六十章宣府镇外(三)

    相必现在朱棡还在悠悠哉哉的考虑着到底让哪部分部队打头阵出战,冯胜那里已经不容乐观了。

    几千jing兵的战斗力虽然卓著,但是也难当更多的蒙古人骑兵的冲击。

    虽然背靠城墙而战,有着城墙上的城防的支援,但是也付出了自己的机动xing作为代价。

    本来冯胜是答应了傅友德和常升两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