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为僧-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儿,听娘说,大哥与大嫂又吵架了?”柔美少女李玉蓉轻叹一口气。

李慕禅点头:“嗯,大哥又一个月没回来了。”

“他们两个呀……”李玉蓉轻摇头。

“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合,二姐不必担心。”李慕禅笑道。

“我看呐,他们两个是八字不合!”李玉蓉叹了口气,摇摇头:“对了,临来前,师父有话带给你。”

“哦——?”李慕禅双眼一亮。

李玉蓉抿嘴微笑:“师父说,你的禅定功夫已经进入根本禅,脱离欲界,进入色界了,可喜可贺。”

李慕禅笑了笑,看着她柔美的脸,两人凑得极近,她肌肤如玉,莹光隐隐,乃是内力登堂入室之兆。

“师父对你可是好一番赞叹,说你没人指点,独自修炼,竟能脱离欲界,臻至初禅境界,实是有宿慧的,不是凡人,定是菩萨转世。”李玉蓉轻笑。

李慕禅呵呵笑了起来,心下却凛然,这雪印神尼道行果然厉害,自己虽不是菩萨,却是转世而来,这个最大的秘密从未示人。

人一旦有了秘密,便会深沉,成熟,自己如今的心态,比起当初三十五岁的自己还成熟几分。

“师太还说了什么?”李慕禅笑问。

李玉蓉正色道:“师父说,你不宜再独修下去了,到了初禅境界,再往下修,幻境重重,阴魔无数,稍有不慎就会有危险。”

“唔……”李慕禅沉吟着,点点头:“我也有此感。”

李玉蓉修长入鬓的眉毛蹙起:“唉……,可惜师父不收男弟子!”

“我福缘不够,无可奈何!”李慕禅笑着点头。

“你还笑!”李玉蓉白他一眼,抿嘴笑道:“师父说,她可以引荐你进大光明寺,到玄光大师门下。”

李慕禅摇头:“多谢师太好意,……我想进梅府。”

“进梅府?!”李玉蓉不解,蹙眉道:“进梅府做甚?……虽然梅家是大家族,可依你的性子,能伺候人?”

论及对小弟的了解,自己当属第一,大哥与父母都不及自己,小弟真可谓是生而知之的绝世天才,一颗心也孤傲异常,但都被温和宁静的外表掩住了。

若不是小弟,自己也不可能拜入师父门下,师父乃宇内有数的神尼,地位尊崇,便是金阳城的太守见了,也要行礼拜见。

李慕禅道:“我听大哥说,梅府有一门绝学,叫金刚不坏神功。”

“金刚不坏神功?”李玉蓉若有所思,想了想,慢慢道:“好像听师父点评过这功夫……”

“师太怎么说?”李慕禅笑问。

李玉蓉沉吟片刻,道:“好像是前朝遗世的武学,乃金身度厄之术,但除了当初创出此功的慧果神僧,数百年来,好像还没有人练成,……梅府竟有这门神功?”

李慕禅点头:“大哥总不会骗我。”

“可这功夫极难练的!”李玉蓉蹙眉,摇头不已:“师父都说难练,可见其难,……况且,数百年来不乏惊才绝艳之辈,没人练得成,三儿你虽然聪明,怕也不成的。”

“总要试试看。”李慕禅笑了笑。

“唉……,你呀你,就是傲!”李玉蓉瞪着他看了半晌,无奈叹气:“好吧,我劝不了你,总之,若是不成,就离开梅府,拜入玄光大师门下!”

李慕禅点头答应。

……

脚步声响起,进来一个身段窈窕的女子,青碎花衣衫,雪白的瓜子脸,樱桃小口,秀挺鼻梁,明亮的双眸,气质楚楚动人。

她对二人柔和一笑:“小叔,玉蓉,吃饭吧。”

“嫂子,过来坐!”李玉蓉起身,拉她过来,按到自己的座位上,低声道:“大哥又闹别扭了?”

“没呐。”她忙摇头,勉强笑笑。

李慕禅在她楚楚动人的脸庞一瞥,暗算感叹。

大哥也真是奇怪,如此娇美动人的妻子,不好好珍惜,反而常闹别扭,动辄不回来,冷落她。

大嫂名叫赵依依,乃村里大地主赵老财的女儿,可谓千金娇小姐。

想当初,大嫂不顾家里反对,死活要嫁给大哥,闹得轰轰烈烈,没想过会有如今的结局吧?

“大哥真是……!”李玉蓉恨恨道,轻声安慰:“甭管他,他早晚要乖乖回来的!”

“嫂子,咱们开饭吧!”李慕禅道。

“好的,小叔!”赵依依忙答应,起身疾步往外走,仿佛逃开。

李慕禅凑过来,低声道:“二姐,你呀,就当不知道吧!”

“大哥也真是过份!”李玉蓉嗔道。

李慕禅摆摆手:“清官难断家务事,夫妻两个的事,外人说不清的,装做看不到就是了。”

李玉蓉白他一眼:“你小子,老气横秋的,好像什么都明白似的,是不是有女人啦?!”

“二姐莫胡说。”李慕禅笑笑,起身迎到门口,接过赵依依手上的木盘。

木盘里放着两盘素菜,菇汁豆腐,莲藕木耳,颜色鲜亮,香气扑鼻,可谓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

李玉蓉上前帮忙,把菜摆到东边的八仙桌上,笑道:“三儿,这些又是超然楼的罢?”

赵依依笑着点头:“正是小叔从超然楼带回来的,我可做不了这般好看。”

李玉蓉道:“嫂子你的手艺已经极好的了!……三儿嘴巴多叼?城里几家酒楼,也就超然楼的菜能入他法眼,还有嫂子你做的。”

李慕禅点头:“嗯,嫂子的厨艺不逊于二姐。”

“我还不是被你给逼出来的?!”李玉蓉白他一眼。

李慕禅嘿嘿一笑,出去帮忙端菜,一会儿功夫,父母也进来,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始吃饭。

……

第二天下起了雨,李慕禅说了一声,去了艾山。

他一出家门,顿时神情沉静,严肃,跟换了一个人,腰里别着一把斧头,缠着一根绳子,随意而行。

因为下雨,村里的人都趴在家里不出来,他没遇到一个人,径直上了艾山。

艾山又陡又高,这般雨天,山路马上变滑,他如履平地,边走边想心思。

金刚不坏神功,他想修炼,却是受了后世的影响。

在后世,他小时候,武侠小说风靡,他看过不少,跟别的男人一样,也有一个武侠梦。

来到这个世界,才发觉这个武侠世界的危险,虽然当了和尚,能最大程度减少危险,但自从上次遇到劫匪,他明白一个道理,想要自在的活着,佛法做不到,还是要练武。

偶尔听大哥说起,梅府最厉害的武功是金刚不坏神功,他怦然心动。

在后世,他读武侠小说,对少林的金刚不坏神功印象深刻,颇是神往,虽然知道,两个世界不同,此金刚不坏神功非彼金刚不坏神功,仍心痒难耐。

沿着山路往上,他没去澄静寺,而是到了寺后的山谷里。

一直往里走,到了山谷尽头,停在山壁前,拨开一片青藤,露出一个洞口,洞口有一人高。

进去后,里面是一间圆形石室,颇是宽阔,从洞口到最里面有十来米,他点起火把,照亮了山洞。

洞内空空荡荡,只有一张简陋的木床,上面什么也没铺,床头放着一根黝黑的铁棍,插着一排飞刀。

铁棍有婴儿手臂粗,一臂长,更像是一根铁杵。

十几把飞刀插在床上,在火光下闪着寒光,每柄飞刀间距相同,整洁划一,煞是好看。

第3章神照

床头立一木架,上面挂一条毛巾,一条黑布条,两件粗布旧衣裳。

李慕禅拿毛巾擦了擦光头,换了一身灰色粗布衣裳,虽然洗得发了白,穿着却很舒服。

他脱下鞋,盘膝坐到硬木床上,跏趺而坐,双手于脐前结印,合眸定息,一动不动如雕像。

呼吸渐渐变缓,变细,变深,如丝如缕,又绵绵不断,如坚韧的蚕丝。

火光映照下,他严肃的脸庞渐渐柔和,露出一丝微笑,若有若无,神情庄严,慈和,与寺里的佛像隐隐有几分相似。

他呼吸越来越细,越轻,至完全停住,但见胸口起伏,却无呼吸声,山洞内一片安静,偶尔有火把发出“吡啪”声。

寂静之中,时间流逝,一个时辰过去。

他双眼慢慢睁开,目光格外清亮,如山腰处那潭泉水,呼吸恢复,双手在身前划了几个弧,慢慢归于脐下。

随后,他伸右手,自床头拔出一柄飞刀,凝视十米开外的墙壁,那里坑坑洼洼,有无数的小坑。

看着这面墙,他心中甚是自豪,这座山洞是他自己挖出来的,一点一点儿,一口气挖了三年,随着山洞的变大,自己的力气也在变大,性子也越发沉静,可谓一举数得。

他拿飞刀的姿势很古怪,大拇指按住,刀身完全贴在掌心,手掌朝下,旁人看不到飞刀的存在。

他凝视墙壁某处,周身一动不动,唯有胸口微微起伏,呼吸匀长细缓。

右手忽然一颤,一抹寒光在空中闪过,一闪即逝,随即传来“砰”一声闷响,像是锤子击墙。

他右手那柄飞刀已经不见,嵌在十米外的墙壁上,刀身一半陷入墙中,一半露在外边。

他皱着眉,又慢慢拿起一柄飞刀,凝神后再次射出,一抹寒光之后,飞刀射进石墙中。

随后,他又射了八刀,十柄飞刀在墙上排成一个圆形,非常齐整。

他却摇摇头,叹了口气,仿佛不甚满意,解座下了床,将十柄飞刀都拔出来,插回床头,拿起了铁棍。

他右手拿着铁棍,双腿微分,一前一后,猛的朝前一刺,速度奇快,发出“嗤”的轻响,仿佛衣裳撕了的声音。

一下,一下,又一下,他单调的重复这一个动作,前刺,前刺,不停的前刺,仿佛机械一般。

一下比一下重,一下比一下快,渐渐的看不清动作,只见一片棍影弥漫,空气像是一块儿布帛,被棍子刺破,发出声音越来越大。

他似在练枪,又像在练剑,刺了近千下,倏的一下停下,放下铁棍,拿毛巾擦了擦额头。

这一会儿功夫,他额头密密麻麻一层汗珠,呼吸仍旧均匀,不粗不喘。

挂起毛巾,他开始摆出一个姿势,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掌放在大腿两侧,掌心下压,呼吸越来越重。

这是他学自后世的一套健身功夫,名叫十二大劲,是从网络上看到的,试着演练,坚持了一个月,颇有些强身健体的效果。

这个世界的武功极珍贵,皆秘而不宣,二姐李玉蓉拜入雪印神尼门下,想私下传他武功,他却没答应,私泄武功,足以逐出门墙,废去武功。

他五岁的时候就开始练十二大劲,虽然身体五岁,智力却是四十岁,细心揣摩,与佛法相印证,渐渐悟得十二大劲几分神髓,不知不觉中,竟练出一身神力来。

他也莫名其妙,不知是因为从小苦练,功夫到了,还是因为禅定的功夫深,浑身气脉通畅,他思忖,大概二者皆具。

……

五岁时候,他已经开始练功夫,除了每日打坐,精修禅定功夫,就是练十二大劲,飞刀,前刺。

倏忽之间,十二载过去,禅定功夫已入根本禅,脱出欲界进色界,头脑清明,念念如珠,清晰分明,十二大劲有成,力大无穷,飞刀也精准异常,唯有这前刺,他却不满意。

他见过二姐出手,当真是快如闪电,肉眼看不清,自己虽然力大无穷,也苦练了十几年,比二姐仍差了一截儿。

但也并非无用,前一阵子那两个劫匪,他轻易的放倒了,因为第一次对人出手,没控制住劲道,刺死了一个人。

好在梅府势大,大哥又是府中副执事,权势不小,上下打通了关系,才能安然脱身,若不然,难免到大牢里走一遭。

这件事后,他观念一转,觉得自己禅定的功夫再强,想要自保,还需得修炼武功。

看了一会儿铁棍,他放下了,又换上一身灰色僧袍。

接着灭了火把出得山洞,找了一片梧桐叶当伞,遮住光头,大步流星往西走,前往澄静寺。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澄静寺静静卧于山腰,仿佛罩了一层轻纱,周围树林掩映,绿意盎然,显得格外静谧。

……

他推开院门,大步穿过院子,来到自己禅房前,走到房外停住,把梧桐叶放到窗台上。

侧耳倾听片刻,他轻咳一声,轻声唤道:“大师?”

禅定的时候,最怕惊扰。

“湛然师父,请进。”屋内传来济空大师声音。

李慕禅皱了皱眉,听出他声音虚弱,有气无力,看来身体比昨天更差了。

他推门进去,一股恶臭扑鼻而来,胸口一阵翻滚,几欲呕吐。

他脸色不变,缓步进入,济空大师正跏趺坐于床上,满脸恶疮,甚是可怖,目光却一派平和,静静看着李慕禅。

李慕禅转身关上门,到床前温声问道:“大师,可好些了?”

济空大师轻点头,缓缓道:“老衲好多了,……外面下雨了吧?”

“是,正下着小雨。”李慕禅点头。

济空大师露出一丝笑容:“湛然你听,房檐落水的声音,清脆,柔和,实乃至间至真至美之声!”

李慕禅颔首:“天地万物,皆有妙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人生,可笑世人偏偏视而不见。”

“是啊……”济空大师悠悠叹息一声,低声道:“人活一世,如花木枯荣,皆在轮回中。”

李慕禅见状,温声劝慰:“大师,生有何欢,死有何惧,何须荧绕于心?”

“老衲活了六十载,一甲子光阴,已经足矣。”济空大师望着窗户,悠悠叹息,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李慕禅上前,推开了窗户。

一股清气扑面而来,仿佛钻入他周身毛孔,烦闷的胸口顿时一畅,冲去了呕意,空气中泛着淡淡水腥味,格外的好闻。

小雨淅沥不停,窗外如挂了一幅帘子,济空大师怔怔凝望着雨帘,笑容更盛:“湛然师父,老衲寿已尽矣,要走啦。”

李慕禅一怔,转身望去:“大师……”

济空大师摇摇头,微微含笑:“老衲修行半生,蹉跎无成,自得病以来,却境界大增,已能自如离去,……只因一桩心事未了,故恋栈于世。”

李慕禅道:“大师有何心事,若有差遣之处,但凭吩咐。”

济空大师微笑,叹道:“得遇湛然师父,可谓天意!”

自己一身恶疮,臭气熏人,躺在金阳城两天,无人理会,唯有这湛然不顾嫌恶,若没有一颗慈悲心,断难做到。

更难得的是,这湛然和尚佛法修为精深,不下于自己,如此人物,定是某位佛家大德转世。

……

济空大师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册子,轻轻放到床上:“这本天人神照经,乃老衲无意间所得,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湛然师父你智慧过人,可参悟一二,未尝不能参破。”

李慕禅疑惑望去。

济空大师合十一礼,缓缓道:“老衲本是大雷音寺弟子,后因破戒被逐出寺,废去修为,唯一夙愿是骨灰能归于大雷音寺佛塔内,……还望湛然师父成全。”

李慕禅问:“大雷音寺?……在何处?”

济空大师微笑摇头,眼神不复平静,惆怅,懊恼,自豪,向往,狂热,一一闪现,仿佛面对佛祖显灵一般。

“大师……?”李慕禅觉得不妥。

“不可说,不可说……”济空大师摇头微笑,双眼蓦地大亮,仿佛两道闪电迸射,随即一片红光笼罩身体,灿然炫目。

李慕禅闭上眼,红光要刺穿眼帘般,眼前仍有一团红光闪烁,如一团火焰在欢快跳跃。

片刻后,红光缓缓退去,屋内恢复如常。

他慢慢睁开眼,云床上人影不见,唯有一串紫檀佛珠,几颗温润之物,龙眼大小,状如玛瑙,光华流转。

李慕禅叹息一声,摇摇头,没想到济空大师这般急着入灭。

这是他的舍利子,犹如常人的骨灰,六颗舍利子光华流转,看来济空大师的禅功不俗。

李慕禅未露惊讶奇异,这般情形,他在师父入灭时见过,禅功到达一定境界,皆是如此,若是再精深下去,到达下一个层次,可化为一道虹光,完全消失,无物可留。

第4章古怪

李慕禅叹息一声,起身离开。

他很快回来,拿着一只紫檀木匣,一尺见方,进屋将床上的六颗舍利收进去,温润如玉,弥漫着淡淡清香。

恭敬拜了几拜,将木匣放到窗前的案上。

然后拿起那本薄册子,没急着翻看,又轻轻放下了,反而拿起那串紫檀佛珠,凑到眼前仔细打量。

此时,屋内的清香越来越浓,极似麝香,飘入鼻中,他顿时精神一振,神清气爽,仿佛刚出定的感觉。

佛珠共三十六,大小相似,皆龙眼大小,细腻光滑,泛着一层油光,珠子里隐约闪现一种奇怪的纹理。

这纹理若有若无,偶尔一闪,待仔细看,又什么看不到。

拿在手心,只觉心静神清,气渐渐平伏,李慕禅已达初禅境界,感觉敏锐远胜常人,觉出此珠的异样。

这串佛珠有镇定心神之效,对常人而言,用处不大,戴着只觉心平气和罢了,对他而言,却是益处无穷。

常人未经禅定修炼,心思粗乱,而不自觉,如大风乱刮,他禅定功夫深,心思修得细腻敏锐,如清风徐徐,如丝如缕。

这串佛珠能清静心神,如一颗定风珠,但威力细弱,定不住常人粗乱的心思,却可定住他的杂念。

他想了想,放下佛珠,合十对其一礼,然后挂到自己脖子上。

从没听说过大雷音寺,天下寺院何其多也,想要寻到,可能这串佛珠就是线索,自己戴着,说不定能碰到机缘,况且,对自己也有用处。

至于对死者敬与不敬,他却不放在心上,他死过一回,了解生死大奥秘,已是看破了生死。

他手腕上的佛珠是师父遗物,不过没这般效果,只是寻常的檀木珠罢了。

接着,李慕禅慢慢拿起那本薄册子。

能被济空大师一直带着的,又参悟不透的,想必不是什么俗物,他隐隐生出几分期待来。

他盘膝坐上云床,先不打开,细细抚摸,这册子的材质古怪,似纸非纸,似帛非帛,不知何物所制。

他定力极深,明明好奇之极,却能抑住冲动,慢慢体会,感觉到了自己心湖波动,显然,此册对自己事关重大。

细细体会过后,他慢慢翻开。

他不由失笑,仅有一页而已,有些厚罢了,胜过寻常纸张的五六页厚,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图画。

……

一株巨大的莲花在湖面上盛开,一人盘膝坐在巨大莲花上,浑身迸射光芒,如一轮太阳,光芒掩住他五官,仅看清一个轮廓。

光芒之中,隐约可见他跏趺而坐,双手结印,宝相庄严。

这人双眼紧闭,做入定状,额头有一只竖眼,左胸口有一朵莲花代替了心脏,李慕禅凝神望去,莲花似乎在旋转。

他“咦”了一声,凝视这旋转的莲花。

渐渐的,他神情变得恍惚,只觉浑身酥软,畅美难言,恨不得永远如此,身体越来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