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另类医道-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辈也是一片好心,能够选进宫去,岂是一般人能有的福气?”

    “蒋成,你说的是真心话吗?!”

    隋世庸瞪了蒋成一眼,满怀疑虑地说:

    “都说侯门深似海,那深宫内院又是什么?”

    蒋成听到这里,也只能是咧嘴笑笑。

    由于县里已经把隋晓婉的名字报进了府里,而府里也已经报到了宫里派出的选秀人手中,一时间府县两级得到隋晓婉突然病倒的消息后,都着急起来。

    先是县里派来郎中,没有看好隋晓婉的病后,府里有派来郎中,还是不见起色。

    往往返返的过程中,三个月就过去了。

    隋晓婉的病情不仅不见起色,甚至肌消骨瘦,气若游丝,大有一命呜呼的趋势。

    隋家人脸上再也没有了最初的喜气洋洋,见府县请来的郎中都无能为力,基本上隋家人已经在心里放弃了。

    “蒋成,本指望将来妹妹能够嫁给你,我们做一世的好朋友。现在看来是不能够了。”

    “世庸,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妹妹怕是没救了。”

    “这怎么可能?究竟是什么病?”

    “就因为没人能够看透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所以才束手无策。如今妹妹已是很少进食,怕是没有几天了。”

    “那选秀的事如何了?”

    “已经消名了。”

    听到这里,丛叶故作惊讶地说:

    “这,这,怎么如此无福呢?”

    “唉——。”

    过来一会,蒋成突然看着隋世庸说道:

    “为什么不张榜寻医呢?”

    “你是不是看笔记小说看多了?”

    “不是,总是个希望不是吗?”

    虽然隋世庸嘴上没有任何表示,不过,第二天早晨,在向阳镇的主街上,以及周边村镇都贴上了隋家的寻医启示。甚至里面说,只要能够救治隋晓婉,不论银钱多少也好,不论一身相许也罢,隋家无不遵从。

    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郎中上门。

    病床上的隋晓婉连口水都难以下咽,更不要说开口说话了。

    整个人几乎没有了生机,隋家人已经开始为其准备后事。

    就在第四天早晨,好几天不能开口说话,甚至连手指都已不能动弹的隋晓婉,突然坐了起来。

    “娘,娘,先生派人来了。”

    隋晓婉的异常举动不仅没有让隋家人感到欢喜,反而更加悲伤起来。无不认为这只是回光返照,所以母亲轻轻把女儿枯瘦的身体揽进怀里,泪水连串落下来,哽咽之下,甚至话都说不成句了。

    “婉儿,婉儿,娘的好女儿。都是娘一时鬼迷了心窍,非要让女儿参加什么选秀。”

    如今,隋家人可以说连肠子都悔青了。

    在众人的纷纷议论之下,隋家人也开始怀疑,说不定真的是女儿无福,所以才会在列入选秀名单后得此大难。

    就在这时,突然院子里的狗狂吠起来,只见一个道姑打扮的年轻女人施施然走了进来,手里正攥着一张隋家贴出去的寻医启示。

    如同溺水之人看到了一棵稻草,几乎全家人都凑了上来。

    “请问仙姑道号,又来自何方名山古刹?”

    读过几年私塾的隋成碧一边拱手施礼,一边开口询问。

    “施主有礼。贫道道号钨石,乃一游方道士。请问病人何在先?”

    在隋成碧的引领下,道姑来到隋晓婉的病床前,简单看了看后,随手取出一颗芳香四溢,白色如豆粒大小的丹丸,一边递给揽着隋晓婉的母亲手里,一边嘱咐道:

    “用温水化开,服下之后,让其安睡,切勿打扰。三日之后当可醒来,如若不能醒来,就再也醒不来了。”

    说完,钨石道姑连口水都没喝,拒绝了隋家人的挽留转身就走。

    只是走到门口时,回头又说了一句:

    “三日后,我会再来的。”

    即便不知道道姑的来历,也不知道丹丸何名,是否对症,对于走投无路的隋家人来说,已经别无选择,只能按照钨石道姑的吩咐,给隋晓婉服了下去。

第910章 先生是谁() 
谁都没有想到,仅仅是一粒豆粒大小的白色丹丸,竟然服下之后的第二天隋晓婉就能言能动,再也不是岌岌可危,气若游丝的样子了。

    “娘,我饿。”

    听到女儿这句话,对于隋功昶来说,恍如夏日喝了一口透心凉的冰水一般舒服。

    “婉儿,婉儿,娘的婉儿,快告诉娘想吃点什么?”

    “娘,想喝绿豆汤。”

    在全家人小心翼翼地服侍下,隋晓婉的身体经过一昼夜的将养,到第三天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

    只是,一直等到日头西沉,等到夜色降临,也再没有等来那位钨石道姑。心急的随家人甚至都派人迎到了镇子外面,还是毫无所获。

    这时,随家人突然想起来,隋晓婉那天如同回光返照似的说过一句话:先生派人来了。

    所以在等不到那位钨石道姑后,便询问道:

    “婉儿,大前天你曾经说过‘先生派人来了’,先生是谁?”

    依然一脸憔悴的隋晓婉闻言,脸上突然泛起一阵红潮,缓缓把头转向面墙的一侧,以微不可闻的声音答复了一句。

    “我当时好像做了一个梦,梦见,梦见……。”

    往下就没有谁能够听清楚了。

    考虑到隋晓婉还非常虚弱,所以一家人也就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

    其实,隋晓婉的确是梦见先生了,不过,不是私塾的蒋凌,而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虽然从未见过,隋晓婉心里却清晰地知道,他就是当年向阳镇上的私塾先生丛叶,也就是镇子外面,与穆晓婉合葬的丛叶。

    而且,在梦里,丛叶一脸温和的笑意对隋晓婉说:

    “不要担心,你会好起来的。马上就会有人前去帮你。”

    能够见到总感觉熟悉而且亲切,曾经的私塾先生丛叶,隋晓婉在梦里才突然坐了起来,并随口说了那么一句。以至于让全家都误以为她那是回光返照。

    现在,隋晓婉面朝墙壁,尽力回忆当时的梦境,除了丛叶那张熟悉的脸,和脸上温和的笑容外,她再也想不起其他来了。

    “蒋成,真的很像蒋成啊。”

    当然不会再说出口,隋晓婉只是在心里惊叹了一声。

    随着隋晓婉的身体日渐恢复,随着选秀的事再无指望,隋家似乎又想起了新晋童生蒋成来了。

    以至于,隋功昶隋成碧父子在和隋世庸商量,要邀请蒋成来家做客时,被隋世庸毫不客气地抢白了几句。当然,他是不敢抢白爷爷隋成碧的。

    “二叔,要说你们去说吧,我可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你们不是同窗好友吗?”

    “哼,怂恿妹妹参加选秀的时候,二叔怎么不这样说呢?”

    作为隋家的长支长孙,抢白一下自己的二叔,倒也不算过于失礼。

    尽管隋世庸很不高兴爷爷和二叔的作为,不过还是隔了几天又把蒋成约到了家里。

    蒋成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反而特意去杂货铺买了点小礼物,一斤红糖,一个泥捏的,憨态可掬的小猪。

    来到隋世庸家里,毕竟有着与隋世庸同窗这层关系,再者,还不到严格受礼法约束的年龄,所以跟随隋世庸很自然去探视了一下病榻上的隋晓婉。

    “蒋成来了,快请坐。”

    “谢谢二婶。”

    依着隋世庸的关系,蒋成也如此称呼隋晓婉的母亲。

    “晓婉妹妹大好了吧?”

    一边说话,一边把手里的礼物放到床边的桌子上。

    病恹恹的隋晓婉早就注意到蒋成的到来,只是一时间又想起梦里的丛叶,两相比较,更感觉二人十分相似,包括脸上的笑容都如出一辙。所以,不免稍微愣了一下。

    当看到蒋成放到桌子上憨态可掬的小泥猪时,突然展颜一笑,随手就拿了起来,放在眼前反反复复看了好久,才怯生生地说:

    “谢谢蒋成哥哥。”

    蒋成竟然知道如此有心,知道自己是属猪,所以才会买这样一件礼物,隋晓婉心中的甜蜜是他人无法了解的。

    “晓婉妹妹无需客气,还是快点躺下,好好将养身体要紧。”

    随便聊了两句,随着隋世庸回到他的家里,和隋成碧、隋功旭、隋功昶父子见礼后,坐下喝了几杯茶,不久就告辞离开了。从此之后,蒋成再也没有在隋家用过一顿饭。

    隋晓婉毕竟病了两个多月,所以恢复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自第一次前来探视之后,蒋成几乎每到十天一次的沐休时间就会随隋世庸来家一趟,当然都要去探视一下隋晓婉。而且每次都不会空手,鉴于本没有什么钱,所以都是些小玩意。

    “蒋成哥哥切不可再如此花钱。”

    隋晓婉怎能不知道蒋成的处境,所以,除了第一次之外,每次都要劝说蒋成一次。不过,蒋成每次都答应,事后还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转眼已经来到了年底,若是参加来年的府试考取生员(秀才),总共也没有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对蒋成寄予厚望的先生蒋凌开始约束蒋成,一律不准他再离开私塾,而是日夜攻读诗书,以备来年二月的考试。

    开始的时候,先生蒋凌是每天给蒋成布置一篇文章,过来春节后,有一篇变成了两片。

    即便没有先生的嘱咐,不敢暴露胸中真才实学的蒋成,要想拿捏好火候写完两篇文章,还是要大半天的功夫。

    所以,自从初一到各家,包括隋家拜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走出过私塾的大门。

    尽管还有些虚弱,身体却是基本行动自如的隋晓婉,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见到蒋成。

    “哥哥,学堂里有什么趣事吗?”

    面对妹妹的询问,隋世庸故意沉思片刻说:

    “别说,还真有一件。”

    “哥哥说来听听。”

    “嗯,是这样,有个同学向先生请假去茅厕,结果大半天没有回来。先生便派人去找他。结果发现,那位同学竟然在茅厕里睡着了。”

    尽管心里不是很相信,隋晓婉还是咯咯娇笑了两声。

    只是,当他听到隋世庸接着说了一句:

    “知道是谁吗?就是蒋成,蒋大才子。”

    “哥哥?!”

第911章 九百二十一名声在外() 
本来还有些怀疑隋世庸讲的是不是真的,可是听到蒋成的名字后,隋晓婉顿时惊讶出声。

    “他怎么了?”

    “他——说夜里读书读到很晚,所以突然犯困。不敢在学堂里睡,就借口去茅厕依着树干睡着了。”

    “他怎么可以如此不爱惜身体呢?”

    “他——不是想着一举成名好娶个好老婆吗?”

    直到此时,隋晓婉才听出来隋世庸话中故意拖长音的“他”字,尤其有听到“娶个好老婆”几个字,顿时醒悟过来,分明是隋世庸有意取笑自己。

    “哥哥,你,不理你了。”

    说完低头转身就走。

    “妹妹若是有心,可千万趁早啊。如果妹妹不好意思对爷爷和二叔二婶说,哥哥可以代劳。”

    听到身后传来的隋世庸的话语,隋晓婉更加羞涩,哪里还好意思停下来说什么。

    隋世庸说的话倒也不是瞎说,蒋成的确是依着树干站了半天,不过并不是睡着了,而是想躲一躲清净。

    下如此大的苦功读书的事情,对于蒋成来说还是头一回,所以很是不适应。又不敢流露出来,怕被大家看破,所以,只要有机会就尽量躲开所有人的视线偷会懒。

    如今的向阳镇上可是出了两个名人。

    一个自然是被认为十拿九稳能够考取秀才,年龄不过十四岁的流浪少年蒋成。

    第二个当然是隋晓婉。

    本就因为自小聪慧,长相俊美而闻名远近的隋晓婉,自从参加选秀初选被选上后,更是名声大噪。何况还有刚一选上便突发重病,被众人当做谈资,讲来讲去的,势必又增加了其知名度。

    随着隋晓婉的身体逐渐恢复,而且年龄也已经十二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于是前来提亲的媒人更是络绎不绝起来。

    “才子,知道不?”

    不知从何时起,蒋成便被同窗冠以“才子”的称谓。开始是有些不适应,不过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什么?”

    “昨天家里又来了三个媒婆。”

    这几乎是近来每天早晨见面时,隋世庸必定要重复的一句话。

    蒋成每次听完都会一脸怪异的表情反问一句:

    “与我有什么关系?”

    “真没关系?”

    “你说呢?”

    过了二月二,蒋成因为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有代步工具,比如驴子、骡马等,所以必须早早出发。毕竟由向阳镇到成山府足有四百余里,即便每天步行四十里也要十天的时间。

    府试依然是在二月十八开始,不过不是如县试那样只考一天,而是要连考三天,直到二月二十傍晚才收卷离场。

    自然,所有盘缠又都是先生蒋凌赞助的。

    当蒋成来到成山府城的时候,刚好是二月十二,还有五天时间用来休息和调整。

    住进一家最便宜的客栈,最便宜的房间里,没有了先生蒋凌的督促,蒋成彻底放松下来,几乎连书本都没有再摸一下。基本上是****在成山城中闲逛。

    随着距离下场的时间一天天临近,向阳镇里的隋晓婉也跟着一天天紧张起来。本就厌烦****络绎而至的媒婆,隋晓婉干脆告诉母亲一句:

    “娘,不论是谁家来提亲,女儿都不答应。”

    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默默在心中为即将下场考试的蒋成祈祷祝福。

    其实,只有十二岁的隋晓婉对于像极了梦中丛叶的蒋成,也只是一个朦胧的念头。并没有生出一定要嫁给蒋成的意思。她并没有仔细去考虑,何以对****上门提亲的媒婆如此反感。

    倒是隋世庸发现隋晓婉的怪异举动后,不时凑到身边悄悄说上两句。

    “妹妹,又偷偷关在屋子里想他——了?”

    一如既往,隋世庸还是满嘴调笑的语气。

    “哥哥?!真不理你了。”

    “呵呵,妹妹,你自己记得说过多少次了吗?”

    “哼,就知道拿人家开心。”

    隋晓婉跺跺脚,转身就走。

    “妹妹,要不你写几个字给我,我可以转交给他——的。”

    隋晓婉不是没有动过中个年头,只是总想不出自己该说些什么。

    暗中替蒋成紧张的不止隋晓婉一人,包括隋成碧父子也一直在等待着府试的结果出来。

    隋成碧至今还记得爷爷隋纪祖,也是受穆家的委托,主动上门向当年的私塾先生透露穆家的意思的。

    所以,他也在等着蒋成中榜之后,好托人探听一下蒋成的意思。不过,事先还是要征询一下孙女的意思。

    于是,就在二月二十这天,也就是府试结束的当天,消息还要四五天才能传回来时,隋成碧主动找到隋晓婉,很是郑重地问道:

    “婉儿过来。”

    “爷爷,有事吗?”

    见爷爷少有的一脸郑重的表情把自己喊道堂屋里,隋晓婉不由暗想,是不是爷爷看上哪户人家了?正在琢磨该如何拒绝的时候,却突然听爷爷隋成碧说道:

    “婉儿觉得蒋成怎么样?”

    出乎意料的隋晓婉先是一愣,随即俏脸绯红,急忙低下了头。

    “和爷爷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要是婉儿觉得行,待蒋成中榜回来,爷爷就去找先生商量商量。”

    一听这话,尤其是其中的“中榜”两个字,隋晓婉不由抬头看了爷爷隋成碧一眼。眼睛里突然出现的黯然神色自然逃不过隋成碧的眼睛。

    “婉儿不愿意吗?”

    “爷爷,我还小。”

    说完,隋晓婉有心离开,却又觉得不合适,于是低着头再也不吱声了。

    不得已,隋成碧便让二儿媳妇晚上再问问孙女的意思。

    当隋晓婉再次由母亲口中听到“中榜”两字后,低声反问了一句:

    “娘,要是中不了呢?”

    上次就因为家里人要自己参加选秀,而故意冷落蒋成一段时间。由于生病,而落选之后,这才再一次动起了蒋成的心思。隋晓婉对于爷爷和父母的所作所为,内心深处渐渐生出了厌烦之感。

    “婉儿,爷爷也好,爹娘也好,无不都是为你好。蒋成的条件婉儿也不是不知道。若是中不了榜,将来拿什么让女儿过上好日子?”

    “娘,我现在不想听这些。”

第912章 九百二十二心思各异() 
早就看出女儿对蒋成已经有了一丝女儿之情,怎么突然之间不高兴起来?作为母亲,也一时之间难以弄清楚隋晓婉的心思了。

    少年蒋成中榜的消息是二月二十八傍晚才传到向阳镇的。

    由于府城距离远,所以报喜的录子是不可能奔波四百余里下来,只能是到蒋成居住的客栈里报喜。

    整个向阳镇这次前去参加府试的七名童生唯独只有蒋成一人考中,虽然只是中游偏下,名列第五十六位,可毕竟是一名秀才了。

    听到消息最高兴的莫过于私塾先生蒋凌,早早就准备好了为得意门生庆贺的酒宴,甚至连请柬都已写好,只等蒋成归来,便让他亲自挨家下帖子去。

    另外就是隋家一家人了。

    只是,一家人的心态并不完全一样。

    隋世庸就与祖父、父亲、二叔的想法略有不同。因为他们都想让蒋成入赘隋家。隋世庸可是知道,别看蒋成人不大,平时也是一脸和气,可骨子里却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以蒋成的条件,如果同意入赘的话,怕是也轮不到隋家。

    再就是隋晓婉。听到蒋成中榜的消息后,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可是,紧接而来的就是忐忑不安。对蒋成,隋晓婉尽管不是很了解,但她还是担心蒋成会因为爷爷,以及父母表现出来的,十分明显的嫌贫爱富的姿态,而轻视随即,轻视自己。

    所以,当母亲再次旧话重提,隋晓婉脸上不仅没有喜色,反而只说了一句话就黯然走开,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许久都没有露面。

    “娘,向阳镇就只有我们隋家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