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凨-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凨不觉想颍川,不愧是三国时期名士的发源地,算起来,三国的名士十之七八都出自这里。比后世的清华北大有过之而无不及。

    却没料到的是颍川俊杰大多外出有事、访友或是根本无法找到,抑或是不愿接见。得遇几人亦只是萍水相逢,并无交情。

    而被后世众多人喜爱的,称为汉末之“鬼才”的郭嘉郭奉孝,也是唐凨极为欣赏之人。

    有句话叫:鬼才不死,卧龙不出!

    可惜的是,未想到让唐凨打探到其住地,却未能见到本人,郭嘉父亲郭德见来者谦谦有礼,亦非不善之辈,然后便告诉他们,自己心高的儿子郭嘉半个月前执意离家,游学四方去了。

    唐凨心中不觉叹道:鬼才郭嘉应该才十几岁啊,竟亦这般早早的外出了呢,莫非游学才能有奇遇,亦莫非与之无缘,他最为喜欢的郭嘉啊,会不会就这样与之失之交臂!

    其实,唐凨不知道的是,后来他被郭嘉算计得可不轻。

    众人在颍川客栈小住了两日,期间终于得幸打听到消息,颍川八龙的六龙荀爽荀老夫子,居住在南山清风竹苑。大喜之余,唐凨叫上兄弟们,急忙策马而去。

    唐凨知荀爽大名,欲往拜访,借之名望,传其名声。

    一番风尘不掩兴意,数里快马绝尘而至。待快达清风竹林时,唐凨示意,乃翻身下马,牵马而步行,一则礼貌尊敬,二则不可扰了这般幽致。

    竹林在春风的摇曳下,传来阵阵清香,颍水支流曲幽而上,小桥轻跨其肩,待到竹林深处方显落落精巧别致竹屋。却是一处清幽之地。

    院前,两个小孩在嬉戏。一个约莫十来岁稍显羸弱的男孩,一个应许只有七八岁的灵巧女孩。

    “两位小朋友,你们好呀!”唐凨笑容可掬的看着两人。

    “小朋友?你们几位来此有何事?”两人见对方面生,男孩警惕的回道。

    “晚辈东武唐凨,久仰荀硕儒大名,喜读先生之所著礼、诗传,获益良多,特前来拜会荀老夫子。”唐凨其实并未读过这两本著作,但知道这是荀爽所著。

    “你也想要见我外公,那你可有才学,没有才学我外公可是不会随意见的。”小女孩巧脸抬起,骄傲的说到。

    “这,我自幼读书,略知一点点学问。”唐凨略有惊讶,也有丝喜悦,这是要考校他吗。而这小女孩说自己是荀爽的外孙女,莫非就是荀采与阴瑜之女。

    “也不问你难的,那你算个数吧,只要你答对了,我就去告诉我外公,如果答不对,你们就是小朋友,小朋友我外公可是不见的。”小女孩机智的一笑,想起外公刚刚教会自己的题目。

    “好,那请小姑娘出题吧。”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小女孩,还挺童趣可爱的,考四书五经他不懂,竟然要考他数学,当真颇为有趣,小女孩来考教他这个大人。看来颇具其聪慧敏捷而有才艺之母荀采的遗传呀。

    “听好啦,一个正方形的竹林,如果把它的长增加2米,它的面积会增加28平方米,原来的正方形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小女孩小手一伸,指着前面的竹林。

    哈哈,我去,这小女孩出手厉害呀,这要是放在后世,那也是小学的题目啊。略一思索,唐凨便答道“36平方米!”

    “姻儿,又在顽皮啦!”这时,拍手声从竹屋里传来,从里面走出两个人来。一位鹤发仍显毅朗的老者,一位风度翩翩的年轻人。

    “外公,这个大哥哥好厉害耶,随口就答对了你教我的难题!”小姑娘欢喜的跑到老者的身边,拉着他的衣服叫道。

    “晚辈琅琊东武唐凨,仰慕荀硕儒久矣,特前来拜见荀老夫子,叨扰之处,还望见谅。”想必老者应该是荀爽了,不知那位年轻人是谁呢,是其子吗。

    荀氏家族是当世名门望族,荀爽与其另外七兄弟,被人称为“荀氏八龙”。其父乃是人称“神君”的荀淑,当时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为师。

    “我这里也偶有年轻俊才过来,无妨,几位请上竹楼。”荀老夫子略微一怔,随即抚须笑曰“文若,客从远来,上茶。”

    荀爽,字慈明,东汉颍川阴人,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汉桓帝延喜九年(166年),太常赵典举荀爽至孝,拜郎中,因不喜朝中风气,弃官离去。后为了躲避党锢之祸,逃往海上,又隐遁于汉水滨十余年,近年方回归乡里,潜心著述。

    “好的,叔父。”清秀通雅的年轻人打量了一番唐凨众人,应答着。

    原来是荀爽的侄子,想必就是荀彧,荀文若!这可是当世大才啊!

    “几位年轻才俊,不都是豫州人士吧。”荀彧慧眼三观,其皆是文武之才,开口道。

    “我和二弟徐盛是徐州琅琊人士,而我三弟和妹妹则是汝南人士,老夫子果然好眼力,人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果然名不虚传也,老夫子才学名望闻名于天下,晚辈敬仰不已,特千里迢迢,前来拜见。”

    “些许才名,世之恭赞。不知小兄弟,家父何人?”荀爽谦言抚须微微一笑,显然很受用,随即一问。

    家父?唐凨笑容戛然而止,略显尬尴,在这汉末他有父母吗,总不能说无缘无故或是机缘巧合蹦出来的吧,稍加思索便道。

    “父母在凨很小的时候,便已经不在人世。”唐凨只好简单明了一句带过,显得很伤感。

    闻此言,荀爽也淡然一伤,心中想到,兴许只是相貌有些相似罢了,必不会是故人之后。只好安慰一番,随即转移话题。

    “凨公子,才学不凡,且不知师承哪方名士?”

    “晚辈师承,师承中育!”唐凨不明荀爽何故一上来就问其家父,现问其师承,他想自己有师承吗,从小到大,老师很多,都是在华夏教育之下。

    “中育是哪位大师,叔父,你可知道此人呢?”荀彧颇为疑惑。

    “中姓是极少的姓氏,此人未曾听说。”荀爽也没听说过中育是何方人物。

    “我师傅是位隐士,喜欢闲云野鹤,时常飘忽不定。”唐凨解释道,中育可不是人,哦不是一个人。

    “原是如此!”

    “既然是高隐之徒,想必诗文也很不错。”荀彧也是自负才学之人,想看看此人是否有真才实学。

    “在荀老夫子面前,岂敢班门弄斧,在下亦不及文若大才万分之一。”

    “无妨,难得有聚,皆有雅兴,唐凨兄弟当高作一首,不如就应此情此景如何。”

    这荀彧分明有让人难堪的意味,考人之急智。唐凨岂能落了颜面,起身望外,只见他缓缓开口,抑扬顿挫。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风来笑有声,弄影高窗里。外尘若起扬,空灵有龙卧。”

    “妙,妙哉!虽然文体有异却是极好!”荀老夫子惊喜道,此子比前些时日前来,某些自负清高的人强多了。

    荀彧也显得很吃惊,此诗文采极佳,亦饱含赞美之意,似乎还隐藏着不凡志向。

    唐凨赢得了对方的尊敬和欣赏,话题也逐渐打开。与高人谈论才学、时事,是很有趣味的,亦会互相欣赏。所谓以文会友就是这个道理。

    荀彧很赞赏唐凨的诗文才学,而唐凨也很佩服荀彧对时下的分析,也获益不浅,对当今时局有了更新的了解。须知荀彧可是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人物,岂非常人。

    日渐西下,临走之时,唐凨好意委婉的提醒:天下若有变,此四战之地,当早作谋划,不宜久留!

    两人心下一惊,看着他们不舍离开竹林后的背影,荀爽对荀彧出言道:此子非常人也!若非太平之功臣,必为乱世之英雄!

第10章 谁敢揭榜() 
离开颍川后,众人回到汝南,汇合樊阿父女,共同前往当今大汉之行政中心帝都洛阳。

    行至陈留已吾,热闹非凡,所谓何事,街井小民多在谈论大虫的事。唐凨不觉暗笑,他们口中的大虫,不就是所谓的老虎么。

    陡然只见县里放榜处挤满了人群,不知在看什么,想来若不是缉拿江洋大盗,就是匪寇山贼。若是采花大盗,兴许唐凨要管上它一管。

    众人走近,这身高优势立马体现出来了。唐凨倒也乐意,不用挤了,可下一刻,他不禁皱眉:很简短的几行字,约莫是说必有重赏,若能杀死大虫,为祸乡里。这繁文还真不好认。

    徐盛见大哥竟然反过来还念得断断续续的,不觉笑道:“大哥,你读反了,是说近月大木山发现大虫出没,为祸乡里,若有能协助官府,杀死大虫之勇士,上交大虫,必有重赏。”

    我去,唐凨略显尴尬之色,忘记古人行书是从右开始的了。

    “据说啊,这大虫已经吃掉了不少牲畜。”

    “哪里,分明是吃了许多人。”

    “听书,有不少老猎户,艺高人胆大的壮士都是有去无回。”

    “这么说,这送命的活了,谁敢接啊!”

    唐凨等人听到这些人说的有的没的,正想接下这为名除害的差事,会不会耽误行程之时。

    忽然,一声犹如洪钟“某来!这榜俺典某人接下了。”

    只见那人,身高近九尺,异常魁拔,兽衣半赤膊着结实的上身,露出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数道可怕的痕印显然可见,下身穿着及膝的短裤,踩着草鞋,腰里还系了一根不知什么动物的筋,待其转过身,满面熔渣,虎目熊脸,透着一股子彪悍之气。

    哎玛,我擦,端的是一位活脱脱的好汉,犹如古之恶来!

    正在唐凨惊讶不已,打量着那如古熊般的人物,那人已经在众人的叫呼声中离去。

    “大哥,你还看呐!”徐盛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唐凨这才回过神来,忙不迭道“走啦,这就走了!”

    “嘻嘻,我不懂大哥何故对一大汉感兴趣!”陈樰适时补道,哈哈哈哈,引来众人一阵疼笑。

    “对!你大哥我呀,就对这大汉来了兴趣。”唐凨不以为意。

    “呃。”众人头上一阵黑线飘过。

    “你们先找个客栈安顿下,然后二弟三弟速速赶来典村与我回合,我跟上那打虎英雄!”唐凨兴奋的交代道,脚步已经踏出,他想那人十有八九就是典韦了。

    敢情大哥还真是看上了那大汉!

    我靠,出得城来,一转眼功夫,竟然不见那人踪影了,什么脚力,跑的也特快!许是他骑马在城中耽搁了时间。

    要不就去你居住的典村或是老虎出没的大木山会你。说不定就是因打虎而结缘典韦呐,唐凨这么一沉思,兴奋的驾马而去。

    话说,唐凨找到典村,问明典韦所住,却不想只有一老妇在家,原来是典韦的老母,以典韦之朋友相称,老母告知,她儿呀拿了一个榜文回来,吃了几口饭便急冲冲出去了,说是要去打什么大虫。听着典母这么平静的话语,唐凨不觉有些惊讶,难道她不担心儿子的安危,不想典母却说,能除掉那害虫也是义举!

    哎哟,这可不是一般的虫呀,可是丛林之王老虎啊!不过,唐凨转而一想,许是其母也知其儿勇武,乃把马留下,前往助其一臂之力。

    唐凨有点艺高人胆大,他其实心里没底,就目前的武艺,要是一人一枪,能否干过凶猛的老虎呢。但猛将虎中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就赌上这一把了。要是徐盛陈到在此,却不会让他以身犯险,定要共同前往。

    大木山,其实就是天幕山,也是后世的天目山。淮水又东北与大木水合,水西出大木山,群山叠翠,峰峦高耸,树木高达繁茂,奇石又林立,形状各异,为卧虎、为灵龟、为鹦鹉,山石曲卧蹲踞如虎豹人物之状。忽然一阵林中凉风袭来,唐凨心里不觉一紧,这好在是下午,要是晚上他如何也是不敢来的。坐在一青石上,从怀中掏出酒一瓶,一股脑儿喝了,壮壮胆。

    突然发起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黄虫来。

    唐凨见了,叫声“阿呀”,我擦这黄虎也太大了吧,急忙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起追风枪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大虫又饿,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唐凨被那一惊,酒都作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唐凨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唐凨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长枪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唐凨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唐凨突的用力一枪朝着虎颈刺出,哪知那虎反应奇快,只一虎抓,便将长枪挡开,唐凨只就大力袭来,只好顺力翻滚数米,起身就冲虎腹杀来,却不想那老虎,神龙摆尾,携着巨风甩来,唐凨惊出一声冷汗,急忙以枪护头,尾枪相撞,长枪脱手,唐凨仍然被扫到身体,撞向青木。

    “嘭!”他只感觉腹内翻江倒海,吐出一个血来,疼痛不止。

    而这时,那老虎已经凶神恶煞般一步步靠近,唐凨一时竟然起不来,焦急万分,他差点没哭爹喊娘,典韦呀你死那去了还不来呀!难道出世未捷身先死,今日要死在这老虎手下,成为它的腹中餐。

    唐凨万分无奈百般痛苦的看着那凌空一扑的老虎,心想彻底完了!没想到好不容易穿越一回,还没有怎么开始,就结束了。

    突然,一雄壮的身影从虎旁飞来“你这小猫,竟敢在你典爷家面前伤人,看我不撕了你炖汤喝!”

    什么情况!虎口竟然在离唐凨半尺远的地方拼命晃动,只见那虎口獠牙的端的是吓人,也只有唐凨还能保持清醒,原来是那典韦,使力的拉住了老虎的尾巴,哎哟,我差,小命算是暂时保住了。

    只见那老虎异常发怒,正欲回身,却被典韦那暴起的蛮力甩向一旁,至此,一虎一人对视一眼。典韦如猛龙出世,抡起拳头就朝老虎冲去。老虎看的愣了愣,心说这人不是脑子坏了吧,别人看见我都是回头就跑,要不就吓的不敢动弹,再有顶多也就刚刚那人与我拼斗了一会,他咋还冲上来了呢?就在老虎愣的功夫,此人已经来到老虎面前,抡起拳头飞下就朝老虎顶头砸去。老虎还没愣过来呢,只觉得头顶被砸了数拳,就觉得眼前一花,然后就感到自己的头猛的一震,随后就眼冒金光,四肢开始不听使唤了。勉强耳朵里听那人嘴里说了几句什么,虽想努力去听,但苦于自己不懂人言,正想此人到底是说什么的时候,头上又是一震,就此再也没有知觉。

    唐凨都看傻了,这么快就结束了,这老虎怎么一下子变成小猫了一般。

    就在他完全松了口气,吃力起身之时,突然,地面在震动,不远处,一股比之更大的白虎凶腾腾的奔来。虎中之王白虎,犹如一头水牛那般大!

    唐凨有点短路了,这什么情况吗。而典韦也有些惊讶的警惕着。

    白虎看到地上已经奄奄一息的黄虎,发出苍天巨吼,失心疯般朝二人扑来,唐凨大惧闪开,恢复着气力,典韦却猛冲了上去,与白虎死命搏杀在一起,顿时分不清是白虎,还是黑厮。

    只见典韦被白虎撞开,他全身已经有数道被利爪所伤的口子,鲜血冒出。见此危机,陈枫也顾不得,挺枪与之战,不几合,虽然白虎被他刺了下,却无大碍,反观唐凨,比之典韦还惨,典韦急忙也加入战局。

    “好汉,某还不知道你是谁呢?”典韦苦笑道。

    “典韦壮士,某是东武唐凨,今能与兄共斗猛虎,虽死犹荣!”唐凨躲开白虎一抓,也苦笑道,其实他还不想死,还没在大汉留下点什么呢。

    “你知某姓名!俺典韦平生最敬豪杰,只是不知你如何得知某姓名?”典韦有点诧异。

    “在县城榜文处见你揭榜,敬佩不已故寻得伯母处,得知你已经来战老虎,特来助你,哎,没想到。”

    “原来如此。”听他这么一说,典韦也有些感动,忙说道:“今番我二人,连番大战,体力消耗大,恐怕难以全身而退,不若你先退走,我来缠住它。”

    闻言,唐凨感动万分,眼睛泛红,看了又受伤多处的典韦。

    “万万不可,丢下你一人独战猛虎,岂是君子所为;即便战死,我也定要与典兄战至最后一刻。”

    两人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决然,看到了视死如归,看到了情分。

    白虎似乎明白了这两个不知死活的人,那就成全你们,不让你俩死在我的虎口之下,难泄心中之恨!

    “大哥,莫要惊慌!弟来救你。”徐盛和陈到尽然赶来了。

    唐凨惊喜万分,看来今日命不该绝于此。

    白虎见突然又多出两人,不觉更加警惕。

    合四人之力,终于干掉了白虎。可伶的白虎王,到死也不瞑目:人类就是无耻,就知道群殴。

    四人都累趴在地上,唐凨方询问缘由,原来徐盛和陈到早早便找到了典村,也见到了典母,看到陈枫的坐骑,便担心的一道寻来,欲共同对付大虫。唐凨与典韦的动静太大,才让两人闻声找了过来。

    真是幸运,真是惊险万分吶,好在都无生命之忧。

    唐凨寻思,这一白一黄两只大虎,必然是一公一母,探看之果然如此,那它们的洞穴想必也在不远处,一番寻找,还真让他们找到了,惊喜的是,竟然还有几只幼崽。

    于是众人叫来村民,起初村民不敢信,惊讶莫名,众人一番惊险刺激的描述,再看到他们怀中的小老虎,才相信了。乃惊喜的共同把两只大虎弄下了山。

第11章 出手解围()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可你得看是什么好事,虽然这是在汉末这个信息传播不发达的时代,但为名除害的壮举,却已经奔走相告。

    整个典家村都沉庆在一片欢呼喜闹之中,因为他们村里出了典韦这样一位勇猛无比的打虎真英雄。

    为祸乡里的大害虫,终于被四位壮士给收拾了,村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