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倒是发生了一件惊奇的事,宦官毕岚居然改进翻车(龙骨水车),并创制渴乌(虹吸管)。真是不能小看了太监,太监厉害起来也是人啊!
中平三年(186)春,灵帝下令修复上年毁于火灾的南宫,先使钩盾令宋典修南宫玉化殿,又使掖庭令毕岚重铸四铜人、四黄钟,铜人列于南宫仓龙、玄武阙外,黄钟悬于云台及玉华殿前。另铸加以吞吐水的天禄(传说中的兽名)、虾蟆,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鸟,用以洒扫道路,极尽精巧,年用钱财皆从全国各地强行搜刮而来。
二月,江夏郡(今湖北云梦)兵赵慈起兵反汉,杀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太守秦颉,六月荆州刺史王敏讨赵慈,斩之。
十月,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市西)蛮起兵拳汉,攻掠郡县,汉廷令州郡率兵将其击败。
十二月,鲜卑寇幽、并二州。
通过这一系列的事件,让唐凨更加意识到大汉的风雨飘摇、病入膏肓,乱世的危机。通过前两年的基础,他现在已经可以整军备武了,而他也必须开始整军了,当然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只要不引起大动静,谁会关注东海之滨的小小东武,当然唐凨他也不怕。
唐凨还是原来的四曲人马,不过人马已经在半年前已经齐备,也就是2000人马,他打算曲还是曲,不升为部,但继续招募人手,每曲2000人,四曲就是8000人,只留陈到曲在东武操练,其他全部以出海剿灭海盗,进驻灵山岛。
而唐凨的船舶已经有了大小近50艘,专门又招了500懂得水性的大汉,建立了水军,由这500人中最优秀的周勃任曲长,负责操练。
派遣三弟陈到到北方买马,这次不像以前了,可以购买良马,而陈到奇怪的是,唐凨怎么让他买蒙古马。
“三弟,我打算让你统领骑兵。”唐凨饶有兴致的说道。
“大哥,三弟等你这句话好久了,弟必不负所望。只是我们马匹不够,也无好马。”陈到大喜而略有皱眉。
“这个,三弟可以放心,这次派你去北方购买3000蒙古马,2000归你。”
“为何是蒙古马,而不是大宛马,难道大宛马还不如蒙古马。”陈到疑惑不解。
“对于我们目前来说,蒙古马比大宛马好上很多,蒙古马可谓勤劳善养,耐力持久,利于持久长途做战,不是高贵的大宛马可比的。”唐凨笑着说道。
“这样啊,如此弟必为大哥购得蒙古马,练就勇猛善战的天下骑兵!”
“好,三弟,等你好消息!”唐凨也激动着,真正的唐骑来啦!
第31章 唐骑()
士兵只有经过训练才有兵样,只有不断磨练才能形成真正的士气,也只有经过残酷的战争,才能精悍。强军的形成,不仅需要有一个好的将领,一群纪律严明精悍的士兵,好的武器装备,正确先进的指挥,也还必须要有后盾,只有每个部分都能紧紧的连在一起,才能成为一支令敌胆寒的铁军!
兵在精不在多,将在谋也在勇。三国中,猛将精兵很多,唐凨的财力背景地盘都有限,但这都没关系,唐凨还有两年时间可以准备,练就一支勇猛善战的铁军,料想不在话下,不然怎么能够自保立足,又怎么保证发展壮大,最后与天下英雄们一较高低呢!所以铁军必须要练就!
首先是招人,人是基本,有人才能成军。委实说,剩下的几千人不好招,不是人不够,而是要从中挑选出合适的。通过了1个多月才把人招齐了。整整7000人马站在校场上,也有一股不小的气势。其他的1000老兵由陈到打扮成商队去北方买马了。
然后是边训练边制造武器。训练的事情就让徐盛、唐山、廖化来负责进行,徐盛带领一部在东武校场进行训练,唐山带领一部回唐村进行训练,而廖化带领剩下的人去灵山岛进行训练,我主要负责武器打造,有时也参与军队训练指导。
关于步兵训练,按照在唐村时的训练模式加上后世特种兵的训练方式,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锤炼,所谓百炼成钢,百练才能成精。
而步兵在我这里目前并不进行细分,每人不仅能射箭,也能耍刀弄枪,在战场上,情况激烈,武器破损打落,捡到其他武器也能杀敌,要求远能射箭,近能杀敌防御,夺马还能勉强冲杀。他们的武器配备是,弓或者弩、枪戟或者大刀,盾牌,玄铁甲、头盔,长鞋。炼钢技术还不成熟,量很小,只能由大将配备,士兵基本是铁制装备,不过我想这样精良的装备也强上不少人了。
另外步兵的阵型也是很重要的,不过现在我这边都不是很精通阵型,只能用些基本的阵型配合,这个还需要不断摸索改进。
唐凨的基本想法是让步兵训练成高顺的陷阵营那般,虽然具体不知道高顺是怎么练就陷阵营的,但是个个骁勇善战、配合严密、装备配置精良是少不了的。不仅善于攻城拔寨,步步对决取得上风,就是遇到敌人的骑兵,也不畏惧,不求一下能战胜,而要不至于太处于下风,稳中再寻求胜机。
从全局看,步兵似乎很少能干过骑兵,骑兵打得赢,就坚决追击,步兵能跑的过他吗,所以步兵不能战败,一败就极有可能是全军覆没,所以不仅全军要悍勇,阵型更是不能乱的,而且要想办法破掉骑兵的冲击。所以步兵面对骑兵的战术一般是以静制动,形成方阵或相应阵型阻止敌骑兵的冲锋,以遏制敌骑兵。否则只有被屠戮的命运。步兵对付骑兵,还要加上弓弩,这样攻守兼备,碰上弓骑也能打。还有就是对士兵个人素质和团队配合都要求比较高的办法,比如岳家军的步兵,用专砍马腿的战法。还有,用厚盾、大锤,直接冲击骑兵,砸!反正步兵打骑兵有一个必须的条件,甲要厚,盾也要厚,防护必须到位。骑兵并非势不可挡所向披靡的。步兵利用地势和士气、阵型因素,往往更能发挥出更大效果。步兵胜骑兵还要在于明约束,严纪律,令行禁止。这在战争中直接表现为阵形的保持和维护。如步兵能保证视死如归的纪律性,那么依靠长枪兵和弓兵配合能遏制其冲击性,然后形成方阵逐步吞食消灭骑兵也并非不能做到。
这些东西不仅要训练他们,也要让每一个士兵知道。骑兵也好打!
将领一天一天的在训练这士兵。铁匠坊也在连日的打制装备。
四月初的时候,陈到终于回来了,听他说,路上被贼寇盯上了,不过大败了对方,还把对方头领给斩了,自己这边也损失了200多人。
看着马场里面那俊美的蒙古马,当然大多数是蒙古马,唐凨的心情激动啊。这就是坦克啊!
英雄在马背上书写着历史,历史也刻下了名马留下的足迹。今天的青海河曲马、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向前追溯,它们的前辈在历史上可都是战功赫赫,即光照史册的“汗血宝马”、蒙古马和“天马”汗血马体格健壮,姿态优美,走山路如履平地,过大河犹如蛟龙。汉朝时,朝廷当局为改良中原地区的马种,曾派使者用一尊纯金造的马去换西域的优良马种大宛马,结果未成,后来还是用武力抢来了该马马种,放牧于青海一带。这种马血管外张,奔跑流汗时看似流血,故称汗血马。这些马为汉朝征讨匈奴立下了“汗马功劳”。
蒙古马是世界名马之一,在世界各地享有较高的声誉。蒙古马个头不算高大,但耐力却是全世界最好的。当年成吉思汗的大军骑跨蒙古马,所向披靡,横扫欧亚大陆。在成吉思汗的铁流中,每位骑兵拥有数匹蒙古马轮换骑乘,不要一切辎重,席地而卧,刺血而饮,翻越高加索山,神速攻入伏尔加河流域,大败俄罗斯大公的联军,直抵匈牙利边境。所以我很喜欢蒙古马,以蒙古马为主。
“天马”就是今天的伊犁马。西汉时期,西域乌孙就出产良马。乌孙国常常向汉朝的皇帝进贡良马。汉武帝非常欣赏乌孙马的优良品质,并亲笔赐名“天马”。此后,乌孙马便有了“天马”的美誉。从清朝收复新疆到19世纪90年代的100多年中,清政府在伊犁各地建立多处马场,培育该马的良种,以供军需。清军乘骑伊犁马之后军威大振,声震八方。
当然目前大汉还有其他名马,以后有机会或是时机成熟了,都要成为唐军的坐下之马,敌军胆寒之骑。
马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要进行训练,要想做到人马合一不是那么容易的。3000骑兵,其中陈到一部2000骑,余下1000,我400骑卫,唐山,徐盛,廖化各200骑,其他是各1800的破楚步兵。之前的一些老骑兵,则多成为中基层队长。
1、奔跑,每人每天要跑三次,每次100多里,只有跑熟了才能练马。
2、马山砍杀,马上刺击。使用刀的一部进行奔跑中挥刀砍杀,在开阔地上,150米的距离内竖着高低不同7个人体目标。一位骑手策马而去,在疾速奔驰中,从刀鞘中抽出马刀举过头顶,挥刀砍下。瞬间,模拟的人头滚落尘埃而使用长枪的,则奔跑中刺击稻草人。然后两两对战。
3、马上原地射箭发弩,马上运动中射箭发弩。马上运动中射箭难度是非常大的,能做到这点大多是北方马上名族。
4、训练冲击,训练多种马山阵型,诸如锥形阵等。
5、模拟战争演练。
6、要求士兵爱马如兄。
关于骑兵的配置,唐凨也有了安排。唐凨的400骑卫走重骑兵路线,唐山,徐盛,廖化的200骑兵中100重骑,100轻骑。而陈到目前全是轻骑。
骑兵每人配置弓箭和弩,斩马刀或者长枪,玄铁盔甲。而战马,则马上装上马鞍,马脚钉上马掌。
露重宝刀湿——马刀
马刀是骑兵的主要兵器,很多马上得天下的王朝都是用马刀划出了江山。汉高祖刘邦白登被围后,为了增强骑兵战斗力,汉朝发明了利于砍剁、单面开刃的马刀。对匈奴以骑射为主的骑兵来说,一旦近身格斗,也只有挨宰的份。汉朝休养生息后,汉匈大战终于爆发。当时卫青任大将军,统数十万众,长驱数千里,直扑大漠。匈奴兵不愿放弃传统的优势骑射与汉军拔刀对砍,采取“退中打机会”的战术,不与汉军近战。卫青则出精骑直扑敌主营,攻其所必救,尔后以大军掩杀。精骑是从住在边境的汉人中选出精骑术、善格杀的壮丁组成,每战必先出动咬住敌军主将。匈奴兵只好与汉军硬扛,汉军则发挥近战优势痛歼敌军。正是有了配备马刀的优秀骑兵的支持,后来才有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
所以唐凨他的骑兵主要用斩马刀,而有的也使用长枪,这也是个人使用习惯和战场多元的考虑。并非斩马刀就一定无敌。
快走踏清秋——马镫。
马镫的产生和使用标志着骑乘用马具的完备,战国及秦代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鞯,还未出现高桥马鞍与马镫。没有这两件物品,骑兵无法与坐骑紧密结合,全靠双腿夹住马肚。骑兵一旦受力,很容易从马上滑落。这对马上的格斗战十分不利,所以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少量的使用青铜剑、戟作战。因此当时的骑兵都是依靠机动力进行侧面骚扰的轻骑兵,战场上真正的主力是战车和步兵。直到汉代出现高桥马鞍和马镫,骑兵才能使用刀和枪,才真正成为战场主力。最初的马镫只有单独的一个,用于帮助骑手上马。骑手上马之后,马镫就没有实际用途了。后来在原始马镫的基础上,通过改良,制作出真正的马镫,就是现在大家很熟悉的双马镫。
马蹬的使用在军事上意义非凡,它能使骑兵上下马迅速,人骑在马上不易坠地,控制战马更加自如,骑马的姿势也更加潇洒自如。马镫解放了骑兵的双手,增加了战斗力。有了它,骑兵可以更轻松地在马上做各种动作,另外,马镫的发明才使得重骑兵的出现成为可能。穿上了厚重盔甲的骑手必须踏住马镫才能稳住身体,保持平衡。骑手们借助于马镫还可以把速度转化为强大的前向力,用长枪长矛轻松地把步兵身上的重铠甲像捅纸一样刺透。
所以,马镫我们必须要配备到骑兵上。
百战穿金甲——重甲
重铠甲与骑兵结合,是为重骑兵。大规模的带甲骑兵轰轰烈烈地向对方阵营践踏而去,就像一个浮动的城堡,给步兵带来的不仅是伤害,还有心灵深深的恐惧。在我国,最早投入实战的重骑兵是在西汉,规模甚小。当时汉与匈奴皆有,但因其不适合大漠作战,很快消亡。东晋时期,鲜卑人组建了数万人的连环甲骑,即便是当时东晋第一名将桓温的百战精兵在面对这种全副铁甲武装的骑兵时也束手无策。晋军大败。从此重骑兵一战成名,各国(除东晋外)皆组建自己的重骑兵部队。这时的重骑兵对战争的作用还是很大的。重骑兵的作用不是杀伤多少人,其主要作战目标就是冲阵,它的防护力是第一流的。
先由重骑冲乱敌阵,等己方后继的轻骑和步兵将敌军分割,然后予以歼灭。
虽然重骑兵很厉害,当是也有它的缺点,不利于持久作战,不利于追击战。所以他那个凨目前主要以轻骑为主,重骑为辅。
训练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无论是步兵装备还是骑兵装备,都已经快完成。
大汉虽然也不平静,不过唐凨却只顾着他军队的训练,东武的发展。
历史目前还是沿着既定轨道在进行。
时间也过得飞快,当一年即将故去,十月二一日,唐凨的军队也基本成型了,唐凨心想已经足以让任何人不可小试了。
“我东武的将士们,进过近一年的艰苦训练,你们已经是合格的战士,现在我为你们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步军取名叫破楚军,破楚破楚,我希望你们攻无不破,防必不破。”
“破楚!破楚!攻无不破,防必不破!”
“而我们的骑兵,名字我也给你想好了,就叫唐骑,冲锋突破,无往不利。”
“唐骑,唐骑,冲锋突破,无往不利。”
唐军,基本形成!激动昂扬!凨舞东海!
第32章 不臣之臣()
时车骑将军皇甫嵩平定黄巾军后,威震天下。
有个叫阎忠的人,当时才罢任信都令,他劝说皇甫嵩道:“难以获得而且容易失去的东西就是时运,时运到来而不随即跟着到来的东西则是机遇,因此圣人常常顺着时运而行动,智者必会抓住机遇来发起。如今将军您碰到了难得的时运,得到了稍纵即逝的机会,可您却得到时运而不去利用,面临机遇而不发动,将拿什么来享誉天下呢?”
皇甫嵩问:“此话怎讲?”
阎忠又说:“天意对所有人来说,本无亲疏之分,百姓只愿意追随有能力的君主,因此有卓越功勋的人,都不愿意接受平庸君主的封赏。如今将军您初春领受皇命,末冬就大功告成,运兵神出鬼没,定计当机立断,数月之间,神兵如闪电般的横扫天下,攻坚比折断枯枝还容易,摧挎敌人比热水化雪还轻松,大军席卷七个州,消灭了三十六方,夷平了黄巾军军队,除却了邪恶危害的祸患,也许足以封爵位、立丰碑,南回洛阳以报国恩,威震本朝,扬名海外。因此,英雄们都回头注目您,百姓们也踮起脚跟看您,就算是商汤、周武王的功绩,也没有高过将军您的。您身建卓越不凡的功绩,却脸冲着北面,侍奉庸碌的君主,将拿什么来使自己心安呢?”
皇甫嵩反问道:“心中不忘忠诚,为什么心里会不安呢?”
阎忠回答:“不是这样的。昔年韩信不忍心背负一顿饭的恩情,而丢弃了自己可以占据三分之一天下的巨大利益,拒绝了蒯通对他忠心地劝谏。当韩信放弃了雄霸一方的权势时,利剑已经顶上了他的咽喉,此时他才叹息后悔,所以儿女也被煮死。
现今天子的情势相比当年的刘邦、项羽要弱小,而将军您的军权却大于当年的淮阴侯韩信,令旗一指可以舞动风云,大喝一声足以催发雷电。
如果您突然奋起发动,趁着危势冲击即将崩坏的汉朝,用隆恩来安抚先归附您的人,再挥军来逼迫后面的人降服;征用冀州方面并且发动七个州的士众,先在战前迅速发传檄书给各郡县,然后再以大军的军威和实力作为后盾支持,南踏漳河,北临孟津,布下天罗地网包围掌控京都,诛灭罪孽深重的阉党宦官,消除满怀怨恨的众人心中久积之愤,就可逆转并释放由来已久的国家危机。
如果这样的话,无论是攻是守,对您来说都没有坚固的城池,您就算不去招集,大家也必然会紧跟着您,即使是儿童也可以让他们赤手空拳地为您效力,即便是女子也可以让她们撩起衣裳为您卖命,何况那些有勇有谋、有才能的士人呢?
趁着如同疾风般的势头,那么大功就不难成就,八方不难统一啊!功业一旦成就,天下一旦归顺,就燔烧写给天帝的书信进献给他,告诉他您已经明白上天的旨意。然后您统领天下,面南背北称制,自己揽过国家政权,接替灭亡的汉朝而登上帝位,所以此刻实在是抓住机运下决心的最后关头,奋起的最佳时候啊!
木头腐朽则不可雕刻,朝代衰落则难以辅佐,将军虽然想对难以辅佐的汉朝尽忠,去雕刻这块腐朽破败的木头,但这样做就好像是要让球自己滚上斜坡一样,必然是不可能的。
现今当权的宦官互相勾结,其中坏人多得很,而且天子也没什么自由,诏书皇命都是由他左右的宦官发出的,如果以后一个不留神,对您不利的事情发生之前您也不知道,到时候您虽然必定会生出后悔之心,但也来不及了。”
皇甫嵩身为名将,世代忠良,只因为阎忠的一番机遇说,并没有让他的思想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此,在听完阎忠激昂慷慨的话语之后,他也表露了自己的心声:“非常之谋不适用于当今这个时代。要建立功绩,怎么会是我这样的庸才能够办到的事情?现在人们并没有忘记皇帝,老天也不会保佑叛逆。如果虚假地去创立不切实际的功绩,就会很快招致灾祸。不如尽忠于朝廷,恪守做臣子的节操。虽然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