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暖,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金珠财货之类。但对唐人来说,或许是一笔不错的价码。

唯一可以利用的是唐人内部的分歧和矛盾,比如急于复仇的河西拢右本地军队,和热衷于功名朝廷中军对待吐蕃人的态度上,似乎又很大的不同。而唐人的宫廷中,对攫取了巨大的功名和声望的军队,似乎也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

用退让出的大片土地做谈判的基础,然后交出一批倒向马向的宗贵,作为发出战争的罪魁祸首,还有嫁出吐蕃的公主或是派出一个小王作为人质,让赞普以外甥之名言辞卑切的称臣献表,恭贺和感谢大唐打败吐蕃的乱臣贼子,为吐蕃王权拨乱反正之类的说辞,也并不是可以接受的。

当年雄武大王(松赞干布),在松州城下遭到挫败后,也是对唐人皇帝自称过臣婿之国的,前代老王更是以子婿见诸国书臣表的,比起悉补野王家的长治久安,这些暂时的虚名又算什么。只要能够将那些流散在河西的悉补野本部军队换回来一部分,相比同样虚弱的内四族和诸多宗贵、藩臣,吐蕃的王权就依旧是巩固如磐石。

。。。。。。。。。。。。。。。。。。

“让他们一起进来。。”

我想了想如是吩咐道

一前一后两名吐蕃使者一碰面,顿时面色大变,先喜后惊,才喊了声你,后来的那名年轻一些的吐蕃使者,突然暴起发难,车主袖子将先来那名吐蕃使者挡格的手臂反扭身後,,另手勒住他的喉管猛然使力,硬生生的扭断喷血,这才被左右一拥而上的军士重新反扭按倒在地,用刀枪夹住脖子。

“为什么。。”

我饶有趣味的看着他,一个照面就把另一位吐蕃使者秒杀了,派使者来做刺客这种手段,未免太差劲了。

“最好给我一个不马上杀掉你的原因。。”

“因为我侍奉的主人,与大人您有共同的利益。。”

他不顾给割伤流血的脖子,挣扎道。

“希望能够借道。。”

“想借道回吐蕃?”

我楞了一下,不由打断他大笑起来,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如果是用青海以东,所有的吐蕃人和亲附吐蕃的藩部,以及吐蕃控下的黎域诸国做价码呢。。”

来人毫不气妥继续道

“好大的口气。。你以为你是谁。。”

我冷笑了站了起来,摆手让人把他拖出去。

“卖国的把戏,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玩的。。”

“有些东西,高高在上的吐蕃赞普做不到,我们家主上却可以做得到。。”

他一边挣扎一边高声喊道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我摸了摸下巴,示意停下来。吐蕃也终于出现带路党了么

“我是一个苏毗人。。”

“苏毗,现在还有这种东西么。。”

“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就没有。。”

。。。。。。。。。。。。。

一股子辛辣的酒粹倒在发黑的伤口上,冲洗下一些血块和残渣,

啊,老尕儿再次惨叫起来,虽然不是被烧红的铁刃烙在伤口上来止血的法子,但是却胜过那种痛苦,连已经麻木的失去知觉的半边身体,也是火烧火燎的抽痛起来。

“不要乱动,别浪费这些酒粹,可是很珍贵的。。”

负责救治他的医护兵喝到

“按照风邪疫症说,风中可能带有活邪之毒,铁器伤过得地方也可能有五金锈蚀之毒,若是湿热之处,亦有瘴气和风湿之害。。”

“如果还想或者回去,就乖乖听凭我们处置。。”

“其他人呢,吐突大人呢。。”

刚刚躺下的老尕,又想起一桩事,有些坐不住。

“你还真是忠心啊。。”

背着急救药箱的医护兵赞叹道

“吐突大人还好,只是那个伤势有些吓人了。。”

忠心个屁,老尕心中腹诽道,他在乎的是他许下的多守一天,就多给一只羊的赏格,但在脸上只能牵动伤口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苦笑,随即计算起,却觉得满脑子的纠结,总也算不清楚。

“好了,你可以坐起来,不过我建议你别乱动。。才上好的油膏,还没结疤呢。。”

但是老尕还是坚持着把自己撑着从大车上站起来,却发现原本石堡城的大半城墙都不见了,只剩下如断茬一样的破碎基石,没有了这个遮挡,他可以看到环绕石堡城的道路也崩塌的七七八八,原本驻满吐蕃人营帐的山谷中是满地的泥泞和乱石。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沙哑着嗓子道

“你立了大功了,一个人发现了偷城的吐蕃雪莲花部,那可是生活在雪山上之上狩猎,登冰攀崖如家常便饭的吐蕃勇士部落啊。。”

“城里的其他人呢。。”

“连同你在内,最后囫囵活下来的只有三百多人啊。。”

医护兵语气低沉道,又露出一种莫名的敬畏和惊异,

“据说吐蕃人已经杀进城中,最后吐突大人下令用轰天雷崩毁堡后的山道,以断绝吐蕃去路。。”

“然后。。”

老尕有些大惑不解

“然后没想声势太大,引发了山崩和雪潮。。不但把道路和大半个城池埋了,还推倒城墙连着雪潮冲到山谷底下去。。把那些吐蕃人营帐也被冲没了。。”

“我们赶过来的时候。。山谷里的雪水已经化了,满地都是横七竖八青紫冻毙的尸身”

。。。。。。。。。。。。。。。

数百里之外,尚息东赞所部的北路军,已经冲破第十一个堡戍,只要能将这只人马待会高地去,在大军丧亡的吐蕃国内,就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足以左右大弗卢的倾向,无论是拥戴王家,还是继续追随马向,都有进去的余地。

作品相关 第五百六十三章绝境

第五百六十三章绝境

第五百六十三章 绝境

赤岭山区内,到处是三五成群的吐蕃人,像游魂一样在山林跋涉着。

好容易走出山地的吐蕃人池桑,既饿又累,只有手中的战剑,冰冷的柄端稍稍能够给他一丝丝安全感,哪怕他满身疲惫四肢沉重的像是背着块大石头,也丝毫不敢放下武器,放下武器的后果就是被饥肠辘辘的别部同胞,割掉脑袋抢走身上最后一片肉干。另外一些人已经开始吃一些来历十分可疑的肉。

他还记得当初千里达溃逃的情形,塞满道路和原野,千上万的哭喊连天的吐蕃百姓和涌动其中垂头丧气的士兵,成为青海道上最常见的风景,不时有贵人带着相对精锐的护卫争抢道路,从这些步履蹒跚的人群中驱杀而过,或是被绝望的溃兵拖倒,斩成肉酱。

但是至少还有一些希望和信念在支撑着他们,虽然在低地上失去大部分财产和人口,只要越过日月山,越过赤岭,就可以重新回到大非川,回到吐蕃人熟悉的土地上,好好的休养生息,重新开始。

但是位于赤岭山口石堡城居然丢了,于是这些好容易逃出生天的吐蕃将士,不得不为他们的回家之路而战斗,吐蕃的健儿仍然没有放弃希望,占据石堡城的唐人兵力并不多,也没有像样的武器,但是他却将这些吐蕃将士,死死挡在整整五天,就是这么五天,聚集在山口下的吐蕃人,已经超过了数万。

那些急于回家的吐蕃将士也打疯了,军队被重新组织起来,按照身份的贵贱推举出临时的头领,老弱妇孺被无情的抛弃,最后一点辎重和食物都被集中到最精壮的士兵手中,由那些身份尊贵军将们,亲自带领不分日夜的轮番拼命攻打,终于打破了石堡城,将唐人守军压制在最后一点区域内。

然后,山神发怒了,灭顶之灾降临了这只胜利在望吐蕃军队。

那场雪崩吞没的不仅是凑出来吐蕃勇士和身份最高的几名将头,也将这些吐蕃残部最后一点勇气给断送了,铺天盖地的雪潮中,他失去千辛万苦带回的最后一点甲马缁帐,没命的拔腿狂奔。

找不到着急的部众,也没有任何人再试图重新将他们召集起来,幸存下来的吐蕃人不得不自发的沿着山脉继续行走,试图绕过赤岭,然后再夜里相互攻杀,夺取对方的口粮和衣物,那些吐蕃贵人高高在上的身份,也难以约束他们一下迸发出来的恶念,在林间的某个位置,可以看到他们被剥光赤条条的尸体胡乱堆在一起,而作为女人的下场更惨。

池桑至少也杀死了两个试图偷袭者,

“唐贼。。”

一阵鼓噪的声音,惊醒了他昏昏沉沉的疲乏,几骑健马像风一样的掠过山地的边缘,冷冷的望着这些从山林中走出来的吐蕃人,射出几只尖锐的鸣镝。

快走,快走,这些唐人的斥候,显然是在为后方的军队指引方向,池桑和大多数吐蕃人一起,转身向山林中奔去,然后纷纷被从背后射来的短矢,穿透身体栽倒。

这是唐人特有的快发连弩,箭矢短小而轻飘飘的,只要不靠的太近,就很难造成什么致命的伤害,但是对这些连甲子都丢的七七八八的吐蕃残兵来说,被射伤和被射杀,其实并没有两样,只是早晚的问题。

他绝望着看着,眼前如移动的城墙一般,严整压迫过来的军阵,缓慢推动的包铁打车上架满了尖锐的矛尖和弩弓。

好吧,他再也不想逃了,与其像那些东躲西藏同胞,最后被饥渴和疲惫折磨的手脚无力,只要那些卑贱的下民,只要用一根绳子就能像栓狗一样牵走的命运。

就让我的英魂回到大雪山吧。

“奉赞普敕令,两国议和,所有军民。。一体就地听后处分”

突然唐人的军阵中停了下来,中间出现几骑背着黑色小幡的骑马信使,高举着金鹘箭令,四处大声传达道,

池桑一下子失去了力气,就这么坐在了地上,他已经没有力气判断这个命令的真假,或许需要的只是这个理由。

“伪造吐蕃赞普的诏令。。你还真的做的出来。。”

武学首届出身的都尉求伯君,看着那些满脸麻木,鱼贯驱赶如临时营地的吐蕃人。

“为什么不呢,我们缴获了吐蕃赞普营帐大部分器物,还有他们半数的王臣,还有什么东西做不出来。。”

名为梁门四俊之首的,被派到军前观察的参军李萼轻描淡写的道

“所有的东西,甚至是人员,都是正宗吐蕃的,当然,除了下令的人。。”

“反正背黑锅的那位,一时半会是不可能跑出来解释的。。”

“用大人的话说,能少流些将士们的血,总道是好的。。”

。。。。。。。。。。。。。

虽然道路已经被清理过,但这一路时不时还可以看见战争肆虐过的痕迹,站在暴露荒野的尸骸上的乌鸦,烧成灰烬的村落城寨,有幸逃生又重返家园的幸存者,像幽灵一样站在那些残垣断壁中,看到官军的旗帜,也只敢躲的远远地窥望,然后再大军走后蜂拥而出,搜检道路可能掉落的任何一点废弃物。

偶尔还可以遇上,满地激战过后的痕迹,满地的血腥狼藉,小股的番军正在战场中还能动弹的伤员补刀,这些试图背水一战的吐蕃军民恐怕也没想到,是他们期望的救兵和友军,给了他们致命的最后一击,

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戏码上演。我忽然有些疲惫和怠倦的感觉,唐人和吐蕃人都在这片土地上流够了血,虽然对我找个层次来说,人命什么的只是一堆记载武功的数字而已。

好在收到土突承晖带来的一个大大的“惊喜”,多少让我振奋了一下,他成功的把大部分吐蕃军民挡在了鄯州以西,不过最后居然会引起山崩,只能说他的人品还真是让人无语啊。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由于土突承晖的特遣队,最后在石堡城炸毁道路引发了山崩,一同崩塌下来的雪潮,不但淹没了半个石堡城,也将聚集在城下和山谷中的数千名整装待发的吐蕃军队掩埋掉,赤岭到湟中这一段逃回吐蕃的道路算是彻底完蛋了。

将近七八万滞留在这一代的吐蕃军民,像无头苍蝇一样溃走乱窜,如惊群之羊再没能形成像样的抵抗,也难怪那些还有余力的苏毗人,急于送上门来,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

坏消息是,由于通往青海腹地大非川最近最短的这条大路被封住,要继续进军青海就只能绕道到更远的兰州、鄯城一线,走通往羌塘的古浪道。

想到这里我就是有些头痛,

小慕容轻轻按着我突突跳的额头,虽然是没有风险和波兰的巡游,但是我也没能闲着,一路召集那些藩部首领,以朝廷的名义恩威交加进行赏罚处断,封赏功劳或是剥夺其土地和人口,甚至斩杀当场。

然后还要陪着少年雍王,接见那些百姓乡老的代表,耐着性子听取他们的哭诉或是陈情,代表朝廷予以安抚和承诺将他们的诉求上达天听。

然后不管走到奥哪里,还有地方各级官吏不停地打着协军或是请教事务只来的招牌请求接见,让人腻味的要死,当然他们来见我是顺带,敬畏我那个走到哪里都要有人倒霉的灾星名声,更主要拜揭雍王这个已经被天子铺好大好前景的监理亲王,给自己的将来找一个哪怕是许我飘渺的承诺和指望。

因为兰州战线的全面崩溃,大批官吏弃置离守,让吐蕃人一路突杀到关内,少不得要好好算算帐,一路以战时军法砍头和下狱的不少。现在负责在维持地方的,大都是底层提举起来的“权、代、守”之类临时官员。

讨厌归讨厌,但是稳定地方,就近筹集人力物力,还得靠他们,雍王奉命协助天子监国,是可以指派正七品以下职官,最近被加西北善后全权处置大使,总算名正言顺的随军中,少不得批发上一大票收买人心什么的。

这一路武装巡游式的进军,转眼已经过去大半月,长安方面却一直迟迟没有送来最后的决议,洛阳的朝廷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根据长安递送的消息,朝廷的颁赏已经议定了,主要是功名爵禄,钱帛财货之占了很小一部分。。”

见习书记李益念道。

“由于朝廷拿不出足够的钱来,所以一些变成田地矿殖的利益特许。。这算是一个创举,不过要等到恢复生产之后,才能见效”

“只剩下开府大人您的,还没着落。。”

我这次算是给他们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虽然无法亲眼所见,但是通过快马和信鸽不断的传递,我多少想想象到那些宰相们满脸纠结和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

对于我不顾朝廷体制诱拐监理国事的亲王出京,搜略长安玩大摊派,强行从公卿豪门抓人顶差之类的罪名,洛阳朝廷上下恐怕也很头疼吧。

随即我听见通传,韦皋前来拜别。

“你真的要这么做?。。”

我惊讶的看着韦皋,他今年已经十九岁了。

他要留下来做所谓一个没品级的藩部络绎使,主要职责在那些重新规划后的那些河西藩部中,推行教化,倡导佛法,勘察矿山,兴办工场等等,目的是为军队盈利弥补损失的同时,将这些游牧化的部族,慢慢转变成依靠物产和地出定居殖利的部族,这是一些相当繁琐又无法短期见效的事情。

“在开府身边带的越久,就越觉得自身见识阅历的肤浅,所以。。”

他恭声道。

“记住,我们的最终目的可不仅仅是让那些藩部过上好日子,或是羁縻优抚出力藩臣而已,而是要让他们深刻领会到,离了我们什么都不行。。”

我嘱咐道

。。。。。。。。。。。。。。。。

沉闷的声声轰鸣中,

“山崩了。。”

满身缠的像木乃伊一般的土突承晖,条件反射一般跳了起来,去摸兵器却力不从心,反打翻一干器皿大叫起来

“大人,大人。。”

近侍的亲兵和医馆手忙脚乱的

“不碍事的,。。”

“这是本部直属工程军,正在用火器开道。。”

城中近侍忙忙碌碌的,利用山崩造成的缺口,平整土地将石堡城增筑的更大,还有一些人正在清理和拓宽道路,将松脆的山壁凿空拉倒,在道路的尽头成片的山石,硝烟未散就冒险冲进爆破区,将炸碎的阻道土石,推到山谷中去,

不过由于道路狭窄和山崖上的位置,妨碍了更多工程器械的投入,只能用人力一点点清理,按照目前的进度,得费上不少时间和功夫,

。。。。。。。。。。

赤岭山中的变故,对伏远城中主持大弗卢的新任吐蕃内大相达扎路恭来说,也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消息,悲的是赤岭以东的众多吐蕃军民,彻底没了指望,漫长而艰险的山道,这些人在唐人的追击下,能够回到大非川的,恐怕是寥寥无几。

喜得是在一段时间,不太用担心唐人的追兵和煎迫了。他有更多的时间整军习武聚集力量,利用这个高原短暂的夏日时光让牛马重新喂养彪壮,将散步各地的吐蕃残余力量整合起来,由于少了大量人口的用度,原本扣得紧巴巴的供给也一下变得宽裕起来。

只要度过这个夏天,利用伏远城中剩余的资源,他手中至少有可以整备起六万人马。虽然对大局依旧是于事少补,但是用来护送赞普南下回到罗些川的红山宫,或是与大举进入青海的唐人周旋一段时间,基本足够了。

想到这里,他抬起头看了眼山川地理图上的某处位置。

“南路的人马呢。。还没前来汇合么”

这可是吐蕃最后一只完好的武装力量

作品相关 第五百六十四章反思

第五百六十四章反思

第五百六十四章 反思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我重新醒过来的时候,梦中小儿的歌声,历历在耳。身边余香袅袅,却是已经佳人如昔,才想起小慕容已经离开。

主要是为了我答应让幸存的慕容族人,重归大非川祖地的事宜,虽然她嘴上说不愿再和青海王家车上什么关系,但在这种事情面前她还是无法置身世外。

在蝴蝶效应风暴之下,安禄山提前被手下人的内乱给干掉,雄心勃勃的史思明也如彗星一般折戟在汴州城下,余下的残部变成了境外的孤魂野鬼,契丹和奚族被打的四分五裂,开公然割据之先河的河北三镇,现在只是依附在枢密院下,俯首帖耳的新军将领,雄踞辽东的渤海自天门岭以西只剩下名义上的统治,南诏变成了过去式的地理名词,曾经翻脸不认人的盟友回纥,虚弱的连内部都无力摆平,现在连西北面最大的威胁,吐蕃人也被打残了,吐蕃人进长安拥立十日傀儡皇帝的闹剧,也不可能在出现了。

现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唐的敌人和来自内部叛逆,都被打倒了,为什么我还是有些失落,或者说意犹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