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骨-第4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又一个高耸的烟囱直指云霄,喷吐着黑色的烟雾。

    这里就是大明最大的兵工厂,清河兵工厂尽管它名义上叫皇家兵工厂,但人们依然会用另一个名字称呼它,毕竟那是工厂最早的名称,甚至现在它位于扬州,也不妨碍别人这么称呼它。当年因为黄河每到冬天就会冻结,所以兵工厂才会整体搬动扬州。

    曾几何时,在扬州的江边,一个个高大的水车为兵工厂提供着动力。而此时这些水车已经被拆除了,只留下水车的基座,十数台蒸汽机为工厂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最近一段时间,清河兵工厂的生产并不怎么顺利,因为全面改造线膛铳带来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兵工厂的生产,但这也仅仅局限于制造步兵铳的分厂,其它各厂的生产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尤其是生产蒸汽机的车间内,定单都已经积累到了兴乾八年。

    毕竟,蒸汽机的优点,是世人无法忽视的,那些嗅觉灵敏的商人,几乎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其中的财富,在他们纷纷将工厂改造为蒸汽工厂的时候,蒸汽机自然也就供不应求了。

    作为大明最早生产蒸汽机的工厂,清河兵工厂的产品又是其中的名牌。自然受到商人的欢迎。

    “不是我们不愿意生产,而是我们现在手头已经积压足足367台各种功率的蒸汽机,这么多机器,那怕到是到兴乾八年四月,都不一定能完成,即便是我们增加设备,提高产量,至少今年,是不可能排到你的机器,而且,你的这个机器,似乎还需要进行一些改进,很抱歉,至少今年不行,如果你愿意等的话,可以等到明年……”

    等到明年?

    乔安东当然不愿意也不可能等到明年,按照与泰昌达成的协议,他必须要在一年内制造出样车。

    其实银行给他的条件非常优惠,只要解决生产问题,两个月内,就能够制造出样车。但问题是,谁来制造?

    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两年后的清河兵工厂拒绝了。

    那么还有谁能生产?

    “去广州?或者去东北?”

    就乔安东所知,目前能制造蒸汽机的也就是这么几家兵工厂,因为只有他们才有生产蒸汽机所需要的设备。比如膛汽缸的卧式膛床,只有兵工厂才有这样的设备,也只有他们具备加工大型金属部件的能力。

    “你可以去海州试试,那里有海军的兵工厂。”

    在愁眉不展的时候,聂远鹏的建议,让乔安东来到了海州,相比于陆军的兵工厂,海军的兵工厂并没有什么名气,这也难怪,毕竟它们的产品大都应用于海上。但是当乔安东来到海州的军工厂时,他才知道,相比于清河兵工厂,海军兵工厂最擅长的就是制造火炮,自然也更擅长制造汽缸等蒸汽机所需要的部件。

    “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乔安东刚一挑明来意,他就被直接请到了海军兵工厂总办的办公室中,面对这少年,王亚山显得极为热情。

    “一个月,只要你的图纸没有问题,一个月内,我保证可以制造出原型车,不过,我们还需要审核一下图纸。”

    乔安东并不知道,自己来的正是时候,因为海军兵工厂同样眼红着陆军兵工厂制造蒸汽机获得的利润,毕竟,武器的利润是有限的。而蒸汽机的利润,甚至可以达到一倍。对于有心进入蒸汽机市场的王亚山自然对主动找上门来的客户,双手加以欢迎。

    在随后的一个月中,乔安东一直吃住在海军兵工厂内,和那些兵工厂的技术人员一同完善着蒸汽车,甚至也正是在他们的提醒下,他才发现一些自己所忽视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蒸汽车制造一直被推迟着,直到兴乾七年正月过完之后,工厂才开始生产蒸汽车。

    蒸汽机尽管借鉴了清河兵工厂制造12马力蒸汽机,但是在海军兵工厂的员工努力下,他还是成功把功率提高到了15马力。车架是用栎木与铁梁制成的,至于车轮以及车轴是由兵工厂自行生产。

    兴乾七年二月十九,当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在海军兵工厂的车间中被建造出来的时候,车间内所有人都看着它,他们的神情是各异的,激动中带着一丝骄傲。

    “它可真漂亮!”

    其实,蒸汽机车的外观看起来,根本就谈不上漂亮,但是其中贮藏着的机械所特有的美感,却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

    “它……真的能在铁路上走吗?”

    即便是作为工厂的总办,王亚山仍然有些怀疑,虽然在此之前,他曾看到模型是如何在轨道上行驶的,尽管那个模型是需要人用手去转动的,但这是蒸汽机,它……太重了。

    “王总办,不管你们相不相信,我相信,它一定能开得起来,而且,它甚至会改变一切!”

    它到底会改变什么?

    没有人知道,至少在兴乾七年二月十九这天,没有任何人知道,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因为海州并没有铁路,所以在蒸汽机车并不能在海州进行试车,所谓的试车也只是车身悬空,车轮不接触轨道的空转。

    蒸汽机车想要上路进行试验,就必须要运到中都,只有那里才有铁路。在蒸汽机车被装上船,准备运往中都的时候,乔安东已经回到了清河,这时候他已经错过了今年的入学考试,不过对于他来说,最近根本就没有去考虑这些问题,他整个人都沉浸于蒸汽机车的试验中。

    相比于制造蒸汽机车的几经周折,让蒸汽机上路是更为困难的,几乎是在他刚到铁路公司表明来意的时候,就被对方直接拒绝了,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去见经理。

    “麻烦您,可不可以通传一声,我的这个发明,真的非常重要!”

    又一次,当乔安东来到铁路公司的时候,在求见公司经理的时候,被对方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我说,你这个人可真是的,经理没有时间见你,而且也不会见你!”

    当乔安东试图说服对方给自己一个机会的时候,他最后甚至是被直接轰出了门来。

    “为什么会这样?”

    看着铁路公司那高达三层的楼宇,乔安东的目中尽是不解,他不知道为什么对方会这么果断的拒绝了他,甚至压根就不听他解释。

    而是现在蒸汽机车已经运到了码头,还停放在仓库之中,每天都需要支付租金。眼见上路试验因为得到不批准,变得的遥遥无期,这边乔安东就越来越焦虑了,他完全就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甚至在此期间,他还通过银行方面去和对方接触,也被婉拒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月初的天气,尽管淮河上的冰面已经消融,但是天气依然有点冷,可乔安东仍然在铁路公司的门外等着,他在等着铁路公司下班,一直等到下午六点的时候,铁路公司的楼内才开始有职员陆续走出来,他们大部分都穿着厚实的大衣,他们之所以喜欢穿大衣,是因为室内有暖气,头戴帽子手拿皮包,大衣的颜色也大都是黑色、灰色或者蓝灰色。

    在人群中看到那个“熟人”后,乔安东便悄悄的跟上去,一开始他并没有冒失的走过去,而是一直跟着,直到跟着那个人走了几个街口,在他和同事们告辞之后,他才主动跟过去。

    “王科长。”

    看着出现在身边的青年,王明之先是一愣,认出他之后,眉头微微紧皱。然后说道。

    “是你啊,我不是和你说过了吗?经理最近一段时间很忙,是不可能有时间见你的。”

    对于这个青年,王明之并不陌生,但也谈不上熟悉,因为是同学介绍的关系,所以他也曾为其引荐过一次,但是他的引荐并没有任何作用,经理根本就不愿意见他,甚至他还因此遭到训斥。

    “我知道,不过,王科长,我想知道的是,经理是因为忙没有时间见我,还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想见我?”

    同样的不见,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原因,这也是乔安东想要知道的,尽管他只有十九岁,但是他也能猜出来,铁路公司这边对他的冷淡肯定是有原因的。

    盯着面前的这个青年,王明之打量了一下他,然后好一会之后,才说道。

    “如果我要是说,是因为不愿意见你呢?”

    不知道为什么王明之并没有隐瞒他的意思,而是直接告诉他,经理是不愿意见他。

    “那总有原因吧!”

    尽管早就猜出了这个答案,但是乔安东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怎么会这样?我又没有得罪过他,他为什么不愿意见我?”

    “你确定,你想知道原因吗?”

    看来,肯定是有原因了,尽管王明之还没有说出原因,但是乔安东隐约能够猜得出来,这个原因肯定是蒸汽机车不能上路的关键所在。

    “你知道,铁路公司是家什么公司吗?”

    王明之并没有直接道出原因,而是直接问出了另一个问题。

    “是朝廷的官办公司,所以,很多事情,不能用常理去推测,其实你这件事,最根本原因是……”

第208章 权贵(第二更,求支持)() 
和往日一样,朱大咸会趁着周六的沐休日来到淮河边钓鱼,置身于淮河边,每每看着这淮河的时候,他都难免会心生感叹,甚至有些不敢置信。

    “再有几年时间,估计这淮河就能再为鱼米之乡了!”

    心底这般感叹着,朱大咸朝着淮河看去,心底依然会浮想联翩。

    初春的淮河,是一年中河水最为浑浊的时候,因为在这个时候,清沙船就要开始用铁犁犁动河床,将沉积在河道里的泥沙犁松,然后借助水流的冲击冲深河床,在黄河回归故道之后,为了恢复淮河河道,朝廷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这一切是值得的,就在去年,淮河与洪泽湖之间断开了,失去了淮河水补充的洪泽湖面积运去了许多,就连被淹没的州县也露了出来,而更重要的是,因为淮河能够顺畅出海,所以两淮的内涝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已经两年不见内涝,也正因如此,今年朝廷加大了对治理淮河的投资,毕竟这里是京畿重地,不能不治。

    虽然河道中部的水流浑浊,可提河边的浅水段,那河水却几如溪水一般清亮,水中水草游鱼历历可数,因为河道有船犁动河床,所以河中的鱼都被浑水逼到了岸边,而这个时候,正是钓鱼的好时候。这岸边随处可以看到正在垂钓的人。

    在众多的钓鱼人中,穿着一身道袍的朱大咸并不怎么显眼,他望着眼中淮河,想到时下淮河两岸的这一片曾经旱涝不断的地方,现在数百万百姓安居乐业的土地,心中甚是宽慰。

    临近中午时分,和往日一样,朱大咸直接在脚边的小炭炉上热起了饭食来,就在他热完了自己的饭食,正准备吃饭的时候,原本一直于他附近垂钓的青年,便拿着两个馒头说道。

    “先生,可是借您的炭炉热一下饭吗?”

    对于青年的请求,朱大咸自然没有拒绝,更何况在钓鱼的时候,他注意到这年青人总是会不时的看他。于是在对方热馒头的时候,他便笑着问道。

    “还在读书?”

    “嗯,在清河书院读预备课。”

    青年的回答让朱大咸应了一声,然后问道。

    “那今年考的怎么样?成绩应该下来了吧。”

    “回先生话,今年小子没有参加入学考试。”

    “哦?是不是觉得还要再复习一下?其实,试一试也是不错的。”

    听着对方主动询问自己,原本担心不已的乔安乐总算是放下心来。

    要见朝中要员有多困难?

    说难不难,如果有人推荐的话,只需要一张名贴就能见到阁臣。说容易也不容易,很多人甚至连门都进不了。所以,想要见朝廷大员,总要想一点办法。几经打听之后,在得知阁辅朱大咸喜欢到淮河边钓鱼后,他才特意借来鱼杆,借着热饭为名接近这位当朝阁辅。

    “倒不是因为学业的关系,当时在下在海州海军兵工厂里忙着一些事情,所以耽误了考试,只能等明年了。”

    乔安东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反复斟酌的,唯恐说错了话。

    “哦,你在兵工厂工作?”

    打量了一下这个青年,似乎并不怎么像,不像工人,也不像技术人员。

    “这倒也不是,当时在下设计的机器需要兵工厂帮忙制造出来,”

    “哦?你设计的机器?什么机器?”

    朱大咸诧异的看着面前青年,像他这么年青的青年人设计机器设备本身就不常见,更何况还把机器造了出来,似乎也不像是什么富裕人家出身。

    “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

    朱大咸略有些不解的看着青年。

    “就是一种用蒸汽机带动的车辆,有了它,铁路上的列车就不需要马匹牵引,只要有煤、有水就足够了。”

    “哦?你是说,这车是用蒸汽机带动的?就像工厂里的机器一样?”

    现在,朱大咸倒是有兴致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绝对是致理名言,因为陛下喜欢蒸汽机这种新式的动力机械,所以作为阁臣的朱大咸自然要对其加以了解,况且,朱家自己出投资有纱厂,也正在计划安装蒸汽机,甚至他还寻思着是是要借自己阁臣的身份,为自家的纱厂走一个后门,毕竟,现在清河兵工厂的蒸汽机是供不应求的。

    现在听这个年青人说用蒸汽机可以牵引列车,自然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可以不感兴趣,但是他知道有一个人肯定感兴趣。

    “是的,相比于过去的马拉,蒸汽机有许多马力无法比拟的优点,而且它可以日夜不停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列车牵引到千里之外,中途不需要换马,不需要考虑马匹的损耗,不需要节约马力,总之,它的优点很多。”

    优点当然不少,正因为对蒸汽机只是稍有些了解,朱大咸自然觉得那蒸汽机在工厂中有那么多优点,在铁路上肯定也是一样。完全不像其它人那样,有这样那样的顾虑。

    “那现在蒸汽机车呢?造出来了吗?”

    “嗯,一个月前,就已经造出来了,而且已经运到中都了。”

    “哦,那怎么没看报纸上报道?”

    朱大咸好奇的问道,现在蒸汽机对于新闻界来说,还算是个新闻,有一家工厂改用蒸汽机后,还是会引起报道的,像这种蒸汽机车,自然会吸引报纸的注意。

    “因为上不了路啊,上不了路,大家自然也就不知道了,记者们当然也不会报道。”

    “上不了路?”

    注意到年青人神情中的无奈,朱大咸倒没有认为是蒸汽机车不能用,反倒是觉得其中肯定有什么别的问题。

    “怎么?难道碰到什么麻烦事不成?”

    “因为铁路是铁路公司的,公司那边不准蒸汽机车上路,所以现在蒸汽机车只能放在码头仓库里……”

    此时乔安东甚至忘记了一开始的说辞,什么心烦意乱,才到河边钓鱼之类的说法,现在,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争取眼前这位阁辅的支持。

    “哦?铁路公司好运边不同意?怎么会呢?这对于铁路公司是件好事啊!”

    朱大咸有些疑惑的问道。

    “怎么可能会是好事呢?你不知道,这蒸汽机车对铁路公司才不是什么好事,根本就是一件坏事,大坏事!”

    “什么!”

    不解的看着年青人,朱大咸问道。

    “怎么会这样?”

    “先生,你知道,如果蒸汽机车取代了马匹,对铁路公司的许多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吗?”

    “你是说车夫失业?”

    朱大咸自然想到了那些车夫,蒸汽机车上路失业的肯定是马车车夫。

    “公司又岂会在乎他们?”

    看着满面不解的朱大咸,乔安东继续说道。

    “那些人在乎的是自己的荷包,在乎的是自己失去了进项。”

    即便是现在,提及这个原因的时候,乔安东仍然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

    “哦?怎么说?”

    朱大咸继续问道。

    “先生知不知道,铁路公司有多少匹马?”

    “至少有几千匹。”

    年青人这么一问,朱大咸就知道了原因,不过他并没有点破,而是继续听下去。

    “几千匹,这只是账面上的,实际上每年铁路公司都会淘汰上千匹马,然后再买入更多的马,而淘汰的那些马匹,都是因为不堪重役被淘汰的。”

    “这也是很正常吗,毕竟,铁路上是的马都需要承担很大的工作量。”

    当初在修建铁路的争论时,马匹的损耗就是其中之一。

    “没错,这确实是事实,可是马匹的损耗量,马匹是否损耗,如何评定?这些都是铁路公司自行制定的,因为铁路上使用的都是大型重挽马,现在重挽马首先要保证军队和铁路需要,民间只能用劣等挽马,所以,那些所谓的损耗马都很受民间的欢迎,毕竟,所谓的损耗马,不过只是名义上的损耗罢了,一匹二十几两重挽马,最后被以几两银子的低价处理给几个指定的马商,然后马商再以三十两的高价卖给私人……”

    无论如何,乔安东怎么都没有想到,那位铁路公司的经理,之所以不愿意见他,是因为利益上的关系。

    “不仅仅是马匹,还有马粮,还一系列相应的开支,而且每年铁路公司的马匹都在增加,听说将来铁路公司会有上万匹马,未来只会越来越多,这可是每年几万万两的收益……所以,这蒸汽机车是断他们财路的东西,他们自然不会同意蒸汽机车上路试验。”

    “一群国蠹!败类!”

    朱大咸几乎是立即愤声怒道。

    “大明的事情就是毁在这群国蠹的身上!”

    怒斥之余,朱大咸看着面前面带愤色的青年,便直接说道。

    “你方才在钓鱼的时候,一直在看着本官,想来必定是知道本官的身份,所以才会特意来这里钓鱼吧!”

    “还请阁辅为在下主持公道!”

    既然对方已经点破了自己的来意,乔安东也没有再去掩饰,而是直接长揖请求帮助。

    “这个公道,本官主持不了,自然会有人去彻查这些,但是……”

    话声略微一顿,朱大咸冷笑道。

    “有个人必定可以给你帮助的!”

    。

第209章 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