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骨-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唯一让他庆幸的就是,他还活着的。而且在南方,他的弟弟还率领着几万大军,只要能够与莽白会合,到时候先安抚好明人,然后就可以腾出手来收拾那些孟人、掸人。

    至于这大雨,下的越大,就对他越有利,雨下大了,那明军的骑兵就会被大雨阻挡住道路!骑兵,即便是现在,他的耳边似乎还能够听到明军骑兵的马蹄声,那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就像这惊雷一般,一下下的在他的耳边响起,只吓的他除了南逃之外,再也不敢生出其它的任何念头。

    “这雨再下大些吧……”

    在莽达暗自祈祷着的时候,就像是听到他的祈祷似乎的,这屋外的雨下的更大了。雨季里的雨和以往一样,来的很急,而且很大,而那些护送着莽达等人离开国都的缅军士兵们这会只是拖着手中的兵器,四处寻找可以供他们避雨的地方,因为村寨并不大的关系,只有少数贵族和军官可以在房中避雨,至于其它的士兵,只能躲在竹楼的下方。

    这些躲在竹楼下方的缅兵,却不住的吵嚷着,听到从竹楼下方传来的喧哗声,让莽达的心情一烦,立即恼声说道。

    “来人,把楼下的那些人都赶出去!”

    想到他们居然这么无礼的在下面大喊大叫,莽达立刻有股被忽视的感觉,他立即想到了明人对他的轻视,对于明人来说,他并不是国王,不过只是是一个宣慰使罢了,这种认识让莽达彻底失去了冷静,或许他不敢抵抗明军,但是对于那些缅人却有着生杀大权。

    “砍了,把这些人都砍了!这么一点雨就没了体统,难怪这一路上被明军像赶什么似的一路赶到这,一群废物,都砍了!”

    “是。”

    那些卫兵们畏惧地看了大王一眼,然后躬身服从道。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出言劝阻,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莽达的霉头。

    大王的心情不好!

    心情不好,自然是需要杀人的!

    片刻功夫,村寨里就响起了一阵凄厉的惨叫声,那些原本在竹楼下的缅兵就被砍了脑袋,然后十几个血淋淋的人头被绳子拴起來,高高吊在了寨子里,顿时那些当值的缅兵都被眼前的这一幕给吓到了,他们甚至小心翼翼地从躲雨的地方走了出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抱着兵器,在大雨里排成队,瑟瑟发抖的站在那里。

    “都是一群废物,连几百个明军都挡不住……”

    看着那些身形瘦小的缅军,莽达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些如死神般杀来的明军,以至于他立即来回的踱步,想到冲杀过来的明军,那心底顿时就是一阵胆寒。

    轰的一声。

    突然又是一声惊雷响了起来,只震得莽达心惊胆颤,他甚至有些惶恐的朝着远处看去,隐约的,他似乎能够听到远处似乎传来了一阵滚雷声,那滚雷声似乎贴着地,正滚滚而来。

    “这雷声……”

    就在莽达感觉这雷声有些奇怪的时候,周围的喧嚣声在这个时候突然停滞了下来,下一瞬间,那些在村寨外负责巡逻的缅军士兵惊恐的朝着一个方向看去,只见在大雨之中有人跌跌撞撞的逃了回来,那些人手中的兵器这会早不知丢到了什么地方,他们只是在那一边向着寨子里狂奔,一边不住的大声叫嚷道。

    “明军,明军,明军杀过来了……”

    就像是印证这逃回来的的缅军的话语似的,在他喊出这句话的时候,突然,一支箭从后面飞了过来,一下穿透了他的胸膛,在他倒下来的时候,从伤口处流出来的血水和着雨水在红土地上流淌着。

    而在那雨幕之中,猛的一下跳出了一匹马,虽然那马是矮小的滇马,可是骑在马上的明军,在缅人的看来,仍然高大威猛至极,甚至有如从地狱中冲出来的修罗一般。

    “杀!”

    瓢泼般的大雨中,骑在马上的平阳侯靳统武,手持一柄七尺长的长柄刀,一马当天带头杀入缅军所在的村寨,在缅军试图上前拦阻的时候,骑在马上的他迎面就是一刀劈了下去,那缅军连人带兵器被斩成了两截,甚至还没有发出叫喊声,就倒了下去,而另外一名缅军持枪朝着他的战马马腹刺去,却只见他举刀在那人肩头上轻轻一划,借着战马的冲击力,刀锋掠过了那个缅兵的肩头。

    “噗……”

    只见一颗头颅在刀锋掠过的时候被拖挑至少半空,腥红的血从他的脖子里喷出数尺来。

    “杀光他们!”

    靳统武将手中的长刀向半空中举了举,大声吼喝道。

    “一个不留!”

    那豆大的雨水迅速洗过刀身上的血污,将雪亮的刀身洗得寒光四射,而在他的吼叫之中,随同他一起追击而来的两百余名明军骑兵,就如同猛虎下山似的朝着村寨里的缅军杀去。

    他们叫嚷着,任意的砍杀着所能看到的缅军,无论他们是否抵抗,无论是他们是不是已经投降,每一人这会都已经杀红了眼,他们现在只有一个念头。

    杀光这群背信弃义的蛮夷。

    伴随着雷鸣声,那闪电一道接着一道,震耳欲聋的雷鸣将大地劈得摇摇晃晃的,而闪电又将天地照的通亮,那雨水就像是从天空中瓢泼一般的倾倒下来,将地面上的血水冲淡,然后然后再被更多的血水染红了,红色的血水与红色的泥水混成一体,完全分不出彼此。

    现在,整个村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从村口冲进来的明军骑兵,有如恶虎扑羊似的涌入寨子里,与迎头撞上的缅军和寨民厮杀起来,这些缅军完全不是明军的对手,甚至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抵挡这些骑兵,他们甚至惊恐的举起双手,试图用投降来保住性命,但是骑在马上的骑兵却连看都不看,便直接一刀砍过去。此时,这里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场屠场,那些骑在马背上的明军,只是不断的冲击着,用手中的刀枪砍杀着缅军。

    对于这一幕,缅军并不陌生,在去年的时候,在白文远第一次入缅求驾时,集结号称十数万大军的缅人试图凭借河流阻挡明军的进攻,缅军自恃人多,并不把白文选所率领的万余明军放在眼里,准备对明军半渡而击。

    也就是在那天,明军以一百多骑兵迅速渡江,然后百余骑兵猛冲缅军主力,如此便轻易击败缅军,并迫使缅军后撤,随后白文选令全军渡河冲锋,号称十数万的缅军随之大败,据说伤亡在万人以上。

    而当时向十万缅军发起进攻的,不过只有一百多名明军骑兵。数万缅军尚不能抵挡百余名骑兵的进攻,更何况是平阳侯靳统武所率领的近三百精骑,在过去的两天中,率领三百精骑的他一路追击而来,如果不是因为大雨阻挡,恐怕早就把这支千余人的缅军吃掉了。对于这些缅甸人来说,对于骑兵的恐惧早就刻到了他们的骨子里,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抵挡骑兵,几乎每一次,面对骑兵的冲击,他们所能想到的仅仅只是逃跑或者投降。

    而此时,对于平阳侯靳统武来说,所需要做的,只是进攻,把缅王活着带回去,然后用他的脑袋去祭祀被杀的诸位大臣。至于那些缅人士兵,他们的死活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他并不介意把那些缅人的脑袋挂在树上,去警告那些忘恩负义的缅人,告诉他们背叛大明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对于随同莽达一同逃出阿瓦的黑鲁叨,亲眼看见那些明军是如何肆意的砍杀着缅军,他甚至看到自许壮士的内廷将军甚至不过只是刚一扬起刀,就被人砍成了两截。

    “逃!”

    逃生的本能让黑鲁叨不顾一切的逃着,不过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反应还是有点慢了,身为国王的莽达早就逃了,甚至还跑在他前面。

    其实从听到明军杀来的时候,莽达甚至都没有想到其它,他甚至没有想到要去组织抵抗,而只是在内廷侍卫将军组织的抵抗的时候,立即领着侍卫逃了出去,他甚至丢弃了王子,对于莽达来说,接连逃了两天的他,早就被明军杀丧了胆。

    见到莽达的身边跟着几名侍卫,黑鲁叨便主动跟了过去,毕竟,这个时候,有人护卫着,逃出去总是更安全一些。

    “咔嚓!”

    一道闪电在空中劈过,闪电照亮了天地,同样也让莽达看到了黑鲁叨,他在看到黑鲁叨的时候,那惊恐的脸上像是看到什么希望似的,连忙说道。

    “王叔,快,跟紧了……”

    莽达突然对这个他曾看不到眼里的王叔热情起来,他甚至不停的回过头去,不时的吩咐他不要落得太远,以免被明军发现。

    “王叔,趁着现在雨大,我护着你一起冲出去,然后咱们就往南边去,莽白在南边还有十万大军,只要到了营中,到时候,大缅就还有希望,就能和明人谈判!”

    原本还不明白莽达为何会如此热情的黑鲁叨,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明白了,莽达是担心只身一人到了莽白的营中,到时候会不会被莽白所害,有他这个枢密一同过去,自然会让莽白有所顾忌。

    尽管一直以来,对于这个侄子做事不够果断,而极为不满,但是黑鲁叨却不得不承认,莽达也有他的过人之处。

    “嗯,嗯……”

    看着惊魂未定的莽达,黑鲁叨在点头应声的时候,那双眼睛中却闪过一道寒光,在他看来,无论如何,想和明人谈判,恐怕就必须要有人承担“大不敬”的罪过,有谁比莽达更合适?

    毕竟你莽达是缅甸的大王!

    这大不敬的罪过必须由你来担!

    至于莽白,他对王位早就虎视眈眈了,如果得到他黑鲁叨的支持,他自然是缅甸的新王。

    至于他黑鲁叨所需要的仅仅只是出面与大明的朝廷接触,然后把你这个罪人献给大明!至于莽白,同样也需要他黑鲁叨的支持才能坐稳王位,如此一来,无论是对于大明也好,对于缅甸也罢,他黑鲁叨都是有用的功臣!

    没错!

    必须要拿莽达的脑袋去平息大明的滔天之怒!

    只顾得逃命的莽达自然不知道黑鲁叨的想法,更不知道,黑鲁叨已经把他当成了替罪羊,当成了垫脚石。此时的他只是在侍卫的护送下,不断的奔逃着。

    在一阵阵雷鸣声中,数道闪电当空劈落,将黑鲁叨那黝黑的面孔映亮,他的那双眼睛中,闪过的尽是一道道寒光。

    正当黑鲁叨在那里寻思着,如何用莽达的脑袋去平息明人的怒火,如何扶持莽白继位为王,如何发动这场宫廷政变的时候,他的耳畔这个时候却又响过一阵雷声,那雷声让他的浑身一颤,连忙将心神收了回来。

    而这个时候,他又听似乎有人在暴雨中喊了起來。

    “莽达跑了,莽达弃军逃命了……”

    作为枢密的黑鲁叨当然能听得懂汉话,而莽达也能听得懂,别说是他们,就是缅北的许多土官,也懂得汉话,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甚至在他们年青的时候,都曾有汉学老师教授他们儒学,毕竟,他们是明朝的土官,认识汉字、会说汉话,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若是连汉话都不会说的话,自然不可能与明人打交道。

    听着明军的喊声,黑鲁叨的心头一慌,他立即开始担心起自己这么随着莽达一起走,会不会太过不智了。

    “大伙仔细搜,千万别放跑了莽达!”

    “别放跑了莽达!”

    “别放跑了莽达!”

    明军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惨叫,那是被杀的缅军发出的惨叫,隐约间还可以看到一些跪地求饶的缅兵被砍杀在地。

    “抓住莽达!抓住莽达,侯爷说了要活的!要的!”

    在雨幕中,一阵阵的喊声,只让莽达的脸色煞白,他甚至惊恐的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这会他的那张脸上,只剩下了无边的惶恐。此时惊魂未定的他,只感觉这声音是从四周传来的,似乎他已经被包围了。

    “王叔,王叔,我们,我们是不是被包围了……”

    莽达心里猛然涌起一股不详的预感,他惊恐的朝着左右看去,左右似乎没有什么。

    最后,当他抬起头来朝着前方看去的时候,在朝着前方看去的时候,那两条腿像是断了似的,然后无力的瘫坐在了泥水里。

    “明,明军、是,是明军……”

    顺着莽达看去的方向,黑鲁叨朝着前方看去,只见白茫茫的雨幕后,有几匹马缓缓的走了过来,那马背坐着穿着铁甲的明军将领,只见那人用力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面色阴寒冷笑道。

    “莽达,你可知道,老子盼这一天,可盼了一年多了……”

    骑在马背上的靳统武冷笑着,一年多以来,他可是日夜想着这一天,想着把莽达擒下的一天!

第284章 (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虽然只有一更,但也是8000字的大章,以后尽量保证每天6000字以上的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欢迎大家加入小说群,一起讨论小说情节,群号就在内容简介之中。再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无语的支持和厚爱!。)

    雨季里的雨是连续不绝的,不过即便是在雨季里,这天气总也有天晴的的时候。

    下了一天一夜的雨,到了清晨时分,终于停了下来,阳光从乌云背后透出來同,有如万道金茫似的,瞬间就将整个世界染成了一片金黄色,经由海风一吹,那乌云很快就被吹散了,放眼望去只看到一片蓝色的天空。

    而此时的江口处,一艘艘战舰泊于江口,而这些战舰上,成千上万的水兵,都齐齐的立于舷边,他们静静的站在阳光下,那黝黑的脸膛上显得有些兴奋,他们或高或矮、或年长或年少,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骄傲与自信,他们的眼睛甚至不由自主的朝着另一个方向看去。

    就在昨天,他们终于知道此行的目的——迎回圣驾。

    原来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就是要迎回圣驾!

    就是要迎回大明的天子!

    皇上要来了!

    是他们把皇上迎回大明的!

    也正因如此,一种从未曾有过的骄傲在他们的心底弥漫着,千百年来,对于朴素的国人的来说,他们对于皇上的感情同样也是朴素的,对于忠义军的海军官兵来说,他们怀揣着对大明的赤胆忠心,而这种忠心同样也映射到大明皇帝的身上。

    而现在,听到皇上圣驾要来了,舰队依靠着大礼,于河口处集结,然后所有的官兵都穿上军服,立于舰边迎接着圣驾的到来,用海军军人特有的方式。

    “这么做的排场,是不是太大了?”

    其中难免有人在那里暗自嘀咕着,但是从振奋军人士气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活动确实有它的必要,毕竟,对于任何一名远征舰队的军人来说,现在他们所完成的这一任务,都足够他们终生引以为傲的。

    毕竟,他们凭借着单薄的力量,成功的营救回了在缅甸人“软禁”下的皇帝!

    皇帝是大明的皇帝!

    但是……忠义军却并不是一定是大明的军队!

    尽管忠义军挂着“大明”的旗号,可是实际上,众所周知,忠义军是“朱家军”,是朱明忠的“私军”。

    可是现在,这支“私军”却在这里以最为盛大的礼仪来迎接其名义上的“最高统帅”,这多少总有那么些违和。

    甚至作为舰队的最高长官,身为舰队提督的王安民,置身于旗舰的舰桥上,看着弟兄们那一张张或激动或兴奋的脸庞时,他的心底不禁也有些后悔了。

    难道这个决定做错了?

    作为经略心腹的王安民尽管知道忠义军是“大明的忠义军”,但同样也很清楚一点——忠义军只是在大明的旗帜下战斗。

    忠义军……

    抬头看着远方的河口,王安民的神情变得有些抑郁起来,一时间,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个选择是对还是错,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至少这场盛大的典礼能够让弟兄们的军心大振。

    可,万一这军队姓了这个朱,又怎么办?

    对于身为忠义军部将的王安民来说,他心底所认同的统帅是朱明忠,而不是那未曾谋一面的皇帝。但是,弟兄们能分清楚这一点吗?

    眉头紧锁着,原本还曾准备去拜见皇帝的王安已经下定了决心,此次返航,绝不能再见皇帝。

    在打定这个主意之后,他立即派人命令各舰的舰长。直接命令他们不得到岸上迎接皇上,毕竟他们并不是天子亲军,他们是忠义军的军官,他们有自己的主公。

    不过对于忠义军普通的兵卒来说,他们却并不知道将军们的想法,对于他们来说,现在能够得见龙颜,已经足够让他们为之骄傲了,更何况他们还有“救驾之功”。普通人的想法总是那么的简单。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庞大的舰队聚集在河口,却让那些土人,尤其是南部的那些土司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大明的力量,在他们目睹着那一艘艘战舰的同时,无不是慑服于大明的力量之下。非但是他们,甚至就连偶尔出入缅甸的西洋人,同样也惊讶于大明的海上力量,尽管他们在知道,在欧洲有更为强大的舰队,但是他们却非常清楚——欧洲没有任何一支舰队曾进行过这样的远舰,这些西洋人在目睹这支舰队的时候,他们的心底无不是冒出一个念头——东南亚真正的主人,正在向他们展示他们的力量!

    每一个人的想法皆有不同,土人对于力量的摄服,使得他们“忠诚”遵守着大明的管理,而西洋人的心情却是复杂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在东南亚有一定力量存在的西洋人来说,更是如此。

    相比于土人的臣服,作为商人的威廉,却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这里一共有多少军舰,同时计算着它们的火炮数量,作为一名荷兰商人的威廉从来都是一个爱国者,他深知大明舰队重新出现在这里对于荷兰意味着什么,在未来,荷兰极有可能会与大明发生冲突。

    “还有该死的英格兰人!”

    想到与英国之间的战争,威廉的脸色发生了一些变化,他的心底似乎只有剩下了一个念头了——荷兰人在东亚的未来正被一层乌云所笼罩着,而这乌云正是中国人,正是大明的舰队。

    现在他们已经在东南亚扎下了根,那么,发生冲突是早晚的事情,就像荷兰人与葡萄牙人之间的冲突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