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贵卿虽也有些紧张,不过到底是上过战场,很快冷静下来,指挥十几名贴身马并持枪在手,保护张镇芳回了会议室,由他在门口应付示威人群。

人群中走出几人,簇拥着一名教员模样的男子走到炮贵卿跟前,鞠躬行礼之后,将一封请愿书呈了上去,并提出要求。

“务必请长官将此请愿书呈与议长和诸位议员,请他们迅速召开会议。通过决议谴责叛乱分子,并敦促中枢尽快采取果断措施,平定湘黔叛乱,维护国家安定,维护法律公正。”

“你们的请愿书我一定转交给议长。此处是议院重地,闲杂人等不便聚集于此,你们这就散去吧。”鲍贵卿敷衍了几句。将手摆了摆。示意众人散去。

但那教员模样的男子却态度强硬,说道:“请长官速将请愿书呈与议长!请议员们迅速开会,发表宣言。敦促中枢严惩湘黔两省武装叛乱分子,救两省百姓于水火,救革命政府于危难!决议不通过,我们绝不走”小

炮贵卿脸一拉。呵道:“你们这是要挟!”

“不!这是民意!这是河南全省百姓的民意!也是民国全体国民的民意!”教员的话斩钉截铁,没有丝毫通融余地,而且话音一落,那聚集在街上的百姓又喊起口号。

“你,,你,”

炮贵卿有些惊慌起来,他从来就没有应付过这种局面,如果在兵营里,他还可以调兵弹压,可是现在却被这上万百姓围在议院里,却也是毫无办法,身边的那些马并虽有步枪,可毕竟势单力薄,万一激怒百姓,谁也逃不出去。

“你叫什么名字?看你打扮。似是新学教员?”倒是一直站在鲍,贵卿身边的吴重熹较为镇定,问那教员模样的男子。

“鄙人曾昭文。曾留学日本。现为郑州国立中学堂学监。”那教员不卑不亢的说道。

“哦?既曾留洋,为何如此不明事理?湘黔事变出人意料,中枢正打算派人前往调查,现在谣言四起,你们怎可跟着起哄?”

“湖南都督孙武逃往云南,贵州都督焦达峰被杀,这总不是谣言吧?”

吴重熹与曾昭文正在磨嘴皮子的时候,街上突然传来一阵枪响。

“啪,,啪,”

排枪过后,又是一阵排枪。

两阵排枪,这聚集在街面上的一万多人顿时如同炸了圈了羊群。四散而逃,场面极为混乱,不少人被推倒在地,遭到践踏,许多人慌不择路奔进议院。

被人群一挤,吴重熹、炮贵卿等人也只好跟着往议院里逃,至于那几位请愿代表也慌慌张张的躲进了议院。

混乱场面过了很久才得到控制。然后,身穿土黄军装的北洋军就开进了议院。

“吴师长到!”

几名副官在议院里到处走动,边走边喊。

“卑个吴师长?”

“莫非是吴子玉吴师缸 ”

“京汉线不是不通车了么?他怎么这么快就赶到了?”

“兴耸是走过来的吧。”

躲在议院里的议员们纷纷揣测着,见局势已得到控制,于是从藏身之处走出,四下打听,很快得知。那位“吴师长”正是吴佩乎吴子玉,至于刚才的枪声,就是他下令士兵开得枪。

这位代理师长一进郑州城,就给全城百姓、诸伸来了一斤。下马威。

这个下马威造成了近百人死伤。并使城里陷入了短时间的无政府状态。地痞、游棍趁乱抢劫,直到炮贵卿将自己的部队也全部调进城里,才最终使全城恢复了秩序。

“吴师长,此事不易善后啊。你是客将,大不了一走了之,可卑职却是肩负绥靖地方之弃,到时候上头怪罪下来,我一人可担待不起。 ”

用马鞭指着那摆在议院门前的数十具尸体,鲍贵卿面无表情的对吴佩乎发了阵牢骚,在“卑职”两字上加重了语气。作为北洋军的老人。鲍贵卿很不满意吴佩乎指挥第九师,虽说吴佩乎当年也曾在开平武备学堂上过学,算是鲍贵卿的校友,但是炮贵卿毕竟比他早毕业几年,又是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的老部下。可谓资历深厚,但是现在,却被吴佩乎这个晚辈踩在了脚下,换了谁都不会服气,何况是这个比吴佩乎年长九岁的军官了。

用袁世凯的话说,提拔吴佩乎是因为他“年轻有为、后生可畏。”但在炮旅长看来,大押子还是太嫩了点,难乎众望。 “你一人担待不起,我帮你担待着”。

吴佩乎横了炮贵卿一眼,向身后的议院一指,说道:“冲击议院,就是暴徒,既是暴徒,为何杀不的?若换了我被困在这里,你在外头的话,你又该如何措置?”

炮贵卿为之语塞,他确实也拿不出比吴佩乎更好更快的办法,不过他也不忿于吴佩乎的飞扬跋扈,何况他比吴佩乎年长,却要受制于这个晚辈,这心中的不满也是压抑不住的。

“吴师长,此事无论如何也需要报与中枢知晓

炮贵卿甩下句话,便带着马并离开了议院。

望着炮贵卿远去,吴佩乎冷哼一声,向身边一名副官说道:“你马上向总统府拍电报,就说郑州民变,已被我弹压,请袁大总统放宽心,河南有我在,就绝不会落入革命党手中!”

就在吴佩乎意气风发的向袁世凯拍发电报的时候,郑州国立中学堂后的一条僻静的小巷,一间不起眼的客栈里,几名革命党人正在举行秘密会议。

他们的首领正是那位向鲍贵卿递交请愿书的曾昭文,他不仅是中学的学监,而且也是同盟会员早在日本东京留学的时候,他就已秘密众入了同盟会,而且担任过同盟会河南支部的支部长,“戊申革命”爆发之后留在国内的同盟会河南籍干部杨源慰、暴式彬等人拍发电报,请曾昭文回国主持豫省反清革命,不过曾昭文紧赶慢赶,到底是没有及时赶回,等他回到河南开封的时候,河南巡抚已经宣布响应立宪,而杨源想、暴式彬等人也已加入了“湖北军政府北伐先遣军”并做了高级军官,所以曾昭文已不可能被众人推举为河南革命领导人,如此一来。他索性继续隐瞒自己真实身份,在郑州国立中学堂谋了个差事,为同盟会的河南战略做内应。

湘敷事变的突然发生让同盟会感到措手不及,由于力量不足,只能求助于共和军,但是由于赵北需要“名正言顺”的动用武力解决湘器两省的立宪派,所以同盟会必须在舆论上发动攻势,策应共和军的行动,于是曾昭文和他的组织派上了用场。导演了今天的这场民众请愿。

最近几天。南方各省的民众集会、民众请愿活动都有同盟会、光复会背景,河南也是一样,昨天开封城里的请愿活动也是同盟会河南支部发动的,而且进行得很顺利,豫督赵倜已拍通电谴责贵州着宪派杀害贵州都督。

但是郑州的这次请愿行动却遭到了北洋军的强力镇压,这确实走出乎曾昭文等人预料的。

“诸位同志,此次行动失败,我们必须检讨!我们的卤莽行动牵连了无辜百姓,对此,我们不必讳言,如果事先料到北洋军竟会开枪,我们就不应该召集这么多百姓。”

“本就不是我们的错,我们为什么要检讨?人多才声势浩大,才能显示民意、民气!此事完全是吴佩乎杀心太重的缘故!我提议,咱们趁机在城里发动起义!前几天共和军的特战团过来的时候,送了我们一批短枪,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就靠那两百多杆短枪成不了事的。我看,不如带上枪弹去豫南,投奔奋进会。”

“奋进余 他们在联合组党的事情上摇摆不定,去投奔他们,还不如咱们自己拉队伍。

“奋进会里本来就有咱们的人,为什么不去呢?去了之后,还可以加强同盟会的力量,有利于团结一致。”

开会的这几人争论起来,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都不必争了!现在北洋第九师已经开到郑州,袁世凯控制河南的企图已经完全暴露,河南各方力量平衡已无法维持,一旦发生冲突,至少郑州附近我们革命党人没有把握控制局面。而且由于我和几位中学堂的同志已经暴露,冒险留在城里只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快出城。现在湖北都督赵振华已经正式就任讨逆军总司令。昨天下午讨逆军已经发动进攻,为了配合南方讨逆军行动,河南革命力量也将有所动作,奋进会现在吸收了不少绿林武装,实力较强,虽然在联合组党的问题上他们内都有分歧,但是对于同盟会孙先生却是很尊敬的,只要孙先生发话,奋进会必定会在河南配合讨逆军的行动。除了奋进会的部队之外,刘雪亚刘镇华的“豫陕联军。现在就驻扎在洛阳一带,兵力也很可观,但是由于缺少得力的干部,战斗力不强,我们干脆去他那里,一则协助他组织部队,二则协调该部与奋进会的关系,方便联合作战。”

曾昭文的话结束了众人的争执,会议就此结束,众人收拾行李,迅速离舁了客栈,分头出城,向豫西兼程赶去。

随着吴佩享北洋第九师的那两阵排枪,河南那脆弱的势力平衡被打破了,南北实力派之间的正面冲突一触即发。

第277章军政学院 0

10781908远东狂人第277章军政学院

武昌蛇山脚下军旗猎猎,掌声阵阵,一场毕业典礼正在这里举行。

这里是共和军革命干部培学校,正式的名称是“武昌军政学院。”这场隆重的毕业典礼就在学院的操场举行。

此次毕业的学员一共五百名。都是高级班的第一期学员,按照原来的培吾计划,高级班学员的学期应该达到半年,但是现在因为革命形势的需要,所以这一期学员提前毕业了,领取了毕业证之后,他们就算是共和军政府的正式在编干部了,根据他们的特长和意愿,军政府将把他们分配到合适的岗个上去,有的人将在军队中充当军官,有的人则将在政府部门担任基层干部。

由于这是军政学院第一批毕业生。军政府方面格外重视这次毕业典礼。不仅高级军政长官都到场助兴。就连共和军的总司令赵北也在百忙之中抽出身参加毕业典礼,并亲自为毕业学员颁发毕业证书。

“秦方正!”

“到!”

“朱国昌!”

“到!”

“田苗!”

“到!”

“郑锁!”

“到!”

“欧阳南华!”

“到!”

名副官站在典礼台上,拿着毕业生名单大声念着名字,每喊一声底下就有人应一声,接着那被点名的毕业学员就奔上典礼台,向台上那位站得笔直的总司令鞠躬,然后走前几步,从总司令手上接过一本烫金的毕业证,与总司令握手之后再奔下典礼台,回座位正襟危坐。

在场所有的学员,不管是已毕业的还是尚未毕业的,都统一穿着学员制服,男学员一律西装短裤,短袖衬衫,剪着“板寸头。”至于女学员,则是长袖衬衫,过膝长裙,多数人留着马尾辫,少数人蓄着齐耳短发,引领着这个时代的着装风气。

至于典礼台上的总司令,依旧是军装笔挺,马靴锃亮,笑容满面。

能不笑容满面么?现在这五百名干部学员一旦毕业,军政府的基层权力机关将变得更有效率,总司令的意志也将进一步得到强力贯彻,所谓“如臂使指”总司令是臂。这些干部就是指,双方配合默契,就能给这个时代的中国带来希望,将这个垂危的民族带上复兴之路。

更何况在这些毕业学员里还有不少历史名人,其中不乏那些如雷灌耳的名字,他们来自于不同的省份,但都抱着一颗强国富民的恭恭之心。如果赵北没有穿越过来的话,他们或许会在十几年以后才能登上历史舞台,在这斤。大时代挥洒青春与热血,但是现在,随着赵北的穿越,他们终于可以提前登场了,虽然有些人的年纪很轻,但是赵北相信,只要给他们舞台,他们就能写下自己的诗篇,或许比不上原来的那条历史轨迹上的那么辉煌,但至少可以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才智与热情。

“四川那两位可以去军队锻炼锻炼,至于湖南那两位,政宣委应该是他们的舞台,陕西那位文武双全。去军队还是去基层就看他自己的意愿。至于安徽那个么,很有经济头脑。似乎可以去工业和商业部门。”

赵北一边微笑着向学员发放毕业证书,一边琢磨着对那几位历史名人的工作安排,一种指点江山、气吞天下的豪情在胸中激蒋。

现在的武汉就是革命的圣地。在这里,不仅可以听到全国各地的方言,而且也能学习到各种新文化,军政学院、共和大学,这些院校磁铁一般吸引着全国各个省份的知识青年,他们不仅是冲着“革命圣地”而来,更是冲着共和军的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而来。

什么是“天下归心”?这就是啊。

不过再怎么天下归心,这五百多本毕业证发下来,赵北也是双臂僵硬。而且由于不停的与激动的毕业学员们说话,这嗓子也变得沙哑起来。不过这毕业演说还是不能少的。

与当初干部培学校开学典礼时一样,总司令仍将世界大势与中国局势做了番深入而透彻的分析。然后话锋一转,又说到了湖南、贵州前些日子发生的政变。

“湖南、贵州君宪派猖狂攻击军政府,背叛革命,他们以为有几杆旧洋枪和几门旧洋炮就可以鱼肉百姓、横行乡里了。他们这是在妄想!没有我们革命者的前仆后继,就不会有满清王朝的覆灭,满清王朝不覆灭,哪里能有君宪派的位置?君宪派此次政变,既是对革命阵营的无耻背叛。也是对全体国民的无耻背叛!对于他们的背叛行径,全体国民必须团结起来,予以迎头痛击!作为革命的急先锋,作为宪法的保卫者,共和军全体将士已经枕戈待旦,誓将敌人一举荡平,誓为牺牲的革命同志讨还公道!”

赵北站在典礼台上,诣诣不绝的讲了半个小时,最后带头演唱起一首由他“谱曲作词”的《毕业歌》,全场师生、军政府文武官员全体起立。与总司令一同演唱着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在歌声中,毕业典礼正式宣布结束。全体毕业学员立刻收拾行装。在午饭过后就将离开学院,各自奔向自己的岗位,开始书写自己的时代诗篇。

毕业宴会很丰盛,作为佳宾,赵北也应邀参加了午宴,邀请那些历史名人坐在自己身边,很是敬了众人几杯,一的酒量本就不怎么样。如此一来。当宴今结束点后。赵卵是被卫队长田劲夫扛上汽车的。

总司令难得醉回酒,这部下倒也体谅,扶回总司令部寝室之后便由他倒头呼呼大睡,谁也不去打搅,参谋部全体军官齐到总司令部坐镇,以免耽误了重要军情。

好在这一下午的时间都没有几封紧急电报,所以总司令的醉酒并未引起什么混乱,直到傍晚时分,总司令才醒了酒。

“义仁,拿副毛巾,沾了井水。让我擦把脸。”

赵北从凉床上坐起,本打算站起身,但网一站起,才发觉头依旧昏昏沉沉,于是又坐了回去,冲着门外嚷了两声。

田劲夫端了盆凉水进屋,赵北拿毛巾搓了搓脸,好歹清醒了许妾。

“下午没什么紧急公务吧?第五师进军顺利么?”赵北问道。

“第五师进军顺利,已与湘阴部队会师,正水陆并进,预计最迟于后天下午抵达长沙城郊。其它的军务。该处理的蓝参谋长他们已经处理了,节略、简报也送来了,请司令过目。”

田劲夫将节略、简报拿给赵北,点起一盏马灯,想起一事,于是又说道:“下午飞行队的那帮人又过来送战书,要求司令批准他们去湖南前线,要不派他们去贵州也行,不过看到司令醉酒,他们也没敢闹,留下战书就回基地了,那孟飞还留下句话,说若是总司令不答应他们的请战要求,他们就要罢课。”

“罢课?他们就不怕我把他们开除?”

赵北翻开简报,头也不抬的哼了一声,却听田劲夫“嘿嘿”笑了两声。

“嘿嘿。司令,孟飞那小子早就料到你会这么说,所以啊,他接着还说了,如果你把他们这帮罢课的飞行学员开除的话,那么他们就自己去湖南、贵州,要学特战团,到敌后去打游击、拉杆子。”

赵北奇道:“这小子到是张狂的很。肯定是冯自如惯的。对了,今日请战,冯自如没亲自来?”

“他?那位冯队长现在正忙着制造飞机呢,哪里有空带着孟飞他们胡闹?听说他们现在用木头、帆布造了两架小飞机,就是发动机不好解决。冯队长打算拆了飞行队的那两辆美国汽车,但遭到全体学员一致反对。所以啊,现在他正忙着跟租界的洋商接洽,商议购吴美国汽油机的事情呢。”

说到这里,田劲夫又从军装口袋里摸出一封信,递给赵北。

“司令,下午你醉酒睡觉的时候。杨度到武汉了,拿着你的名片要拜见,不过我叫他先回客栈候着。走之前他留了封信,叫我交给你。”

“哦?杨度什么时候离开四川的?他这个“四川宣慰使,难道做的不顺心?”

赵北放下简报,接过那封信,拆并瞄了瞄,嗤笑一声。

“这个杨哲子最大的毛病就是自以为是,好象天底下就他一个明白人一样,其他人都是糊涂蛋,他是真以为湖南、贵州政变是单纯的地方事件,还是故意装糊涂?他呀。视袁世凯为英主,可袁世凯把他当成什么?袁世凯要是能听一个书生的话。他就不是袁世凯了,这个时代,说到底就是军人的时代!”

听到总司令最后那句感慨,田劲夫腰杆一挺,说道:“司令,杨度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整天这么东跑西颠的,也不怕被土匪绑了去,听说前段日子在四川当宣慰使的时候他还去过川边,本来想去西康的,但途中遇到山崩,这才中途折返。如此辛苦,却也不知他图得是什么?”

“义仁啊,读书人中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杨度也有理想,姑且不论他的理想是对是错,至少他曾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过。

赵北叹了口气,将信放在凉床上。站起身,背着手走到门口,望了眼那漆黑的夜空。

“我也有理想,这个理想就是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但是这斤小理想的实现却不容易,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全体国民、全体军人共同努力,这个理想才能实现。这个国家才能崛起。”

田劲夫走到赵北身边,说道:“司令,咱们共和军全体将士全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你说打君宪派,咱们就打君宪派。你说打北洋军,咱们就打北洋军。至于杨度么,咱们不去理会就是。反正一个书生,就连五谷也未必分得清。”

“书生也是用处的,关键是什么样的书生,咱们强国需要的是现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