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痞极大明-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承训看出陆准的遗憾,心中颇为不解。因为刚刚从陆准的话语中,他似乎没有听出除之而后快的想法。按理来说,不为自己所用,不是应该尽早除掉的嘛?

    “双泉……双泉?嘿!想什么呢?”陆准不知何时站起身来,猛地拍了他一下,将他从胡思乱想之中惊醒过来。

    祖承训反应过来,嗯啊了两声,掩饰过尴尬,对陆准笑着解释道:“伯爷,您说这炮吗?”

    “我说你们平时怎么用的?这好用吗?”陆准问道,见祖承训是真的走了神儿,便又多看了他两眼,说道:“你想什么呢?叫你都听不见。”

    “没……没什么。”祖承训尴尬的笑了笑,对陆准道,“伯爷,要说这炮,确实是好用。平时用的火器之中,鸟铳虽然打得准,但力气太小,打得不远,威力也不大。至于佛郎机炮,则太重了,难以行动。这种炮,比起鸟铳,威力大了百倍不止。比起佛郎机炮,则更加便于携带,机动能力很好。我们平时通常配合骑兵使用。”

    “这家伙能配合骑兵用?”陆准不太相信,他个人勇武固然没的说,带兵打仗可从来没有过,对此并不了解。故而,听对方一说,就连忙抓住对方发问,“这么沉的家伙,跟得上骑兵吗?”

    “当然!祖承训回答道,“这一次,李将军的意思,就是要用这种炮,配合骑兵。对付西边的时候,用过很多次了,很管用的!说起这个办法,也是戚将军最先用的。那时候,是打沿海的倭寇,现在打的是这两边的老骑兵。”

    “来来来,仔细说说。”

    眼看着陆准兴致上来,拉着祖承训研究炮,祖承训只得跟陆准讲解道:“现在咱们辽东的骑兵营,是按照戚将军那个学来的。一个骑兵营近三千人,配这种虎蹲炮六十门,每一门配三名炮手,用骡马拖拽,跟随骑兵营一块儿行动。如果是对方来袭,则下马用快枪阻击,配合虎蹲炮御敌。等到近战的时候,则用冷兵器御敌,等到对方撤退,上马追击,相距不远之后,则炮骑兵下马举炮,其余骑兵继续追击。越是对方混乱,我们就越是可能获得大胜。”

    “你说追击的时候,一部分人下马放炮,一部分人还继续追。那误伤了怎么办啊?”

    “平时训练好,作战的时候不混乱,一般都不会造成太多误伤。偶尔的几个运气不好的,也只能怪运气了。毕竟,就算什么火器都不用,也不能说就一定伤不到自己人的。”

    “唔,这倒也是。”陆准点点头,接受了对方的这个说法,但他觉得,最有用的却不是这个,“我听说你们军中也装备了铁壳雷?怎么不用那个?若是沿着村庄布上铁壳雷的话,还有什么骑兵能随随便便踩过来?想杀我百姓就杀我百姓?”

    “这……”祖承训不太好说了。

    其实,并不是没有人想到过用地雷。毕竟地雷这种东西,在蓟镇用的很多,也证明了对付骑兵效果很不错。拖延了对方的速度,让对方成为了断腿的骑兵。但这种方法却也极容易误伤自己人,尤其是不太懂得道理的百姓们,很容易误伤。

    再加上,建议用这种办法的人,往往还要建议用上地道。而提出这些办法的,多半是孝陵卫前千户所的土耗子出身。李成梁很看不惯那群盗墓贼出身的伪军人,对他们上了战场就喜欢偷偷跑掉的不英勇的行为更是深恶痛绝。如果不是那些人为数不多,又是陆准塞过来的,李成梁是留他们一天都觉得多余。

    见祖承训不说话了,很尴尬的样子,陆准大概也能猜到一二。不过,他对于这种小节并不是很在意,既然对方不愿意说,他也便将事情含糊了过去。

    ※※※

    李成梁准备得算是很快了,在查清了双方布置之后,制定了策略,便立马来向陆准汇报,请求他的支持。

    “你是说,王杲不是问题?”陆准对此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如果他不是问题,怎么会这数十年杀了我大明那么多的武官?你不是轻敌大意了吧?”

    李成梁解释道:“伯爷,并非末将轻敌,实在是建州女真已经不复当年,王杲虽然是这些酋长中最强势的一个,但那也只是其中的一个酋长罢了。比起朝廷大军,并不值得一提。”

    李成梁所说的是实情,早在正统年间,所谓的‘卫印之争’之后,建州女真就已经发生了分裂。

    当时的酋长凡察与董山叔侄爆发冲突,最终的解决方式就像前面说过的,建州左卫被一分为二,凡察掌管建州右卫,董山掌管建州左卫。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两部仍然居住在一起。但矛盾就是矛盾,这种分裂是不可能和平化解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摩擦和排挤,势力较弱的建州右卫西迁到古勒山一带。左卫、右卫以青龙岭为界,彻底分成了两部分。

    建州右卫真正崛起,实际上和王杲这个人是分不开的。他的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有野心,也有与野心搭配的实力。

    嘉靖二十四年,十六岁的王杲继承父业,重建古勒城。数年之后,袭职为建州右卫都指挥使。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觉昌安等人也归顺了王杲,说白了,不是什么上下级的关系,只不过是因为对方力量大,所以才依附罢了。

    只要能够证明朝廷的势力比王杲还大,那王杲所谓的部众很快就会如鸟兽散。

    陆准想清了这个,便点头表示同意。

    李成梁连忙趁热打铁,继续说道:“伯爷明鉴,末将计划,率六万大军,从抚顺关出发,分四路向古勒城进攻……”

    “分兵?不好吧?”陆准觉得有些冒险了。

    李成梁看向陆准,好像是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一样。

    陆准顿时尴尬的笑了,摆摆手道:“算了算了,我不懂这些,你用不着跟我说。打赢了什么都好,放心,你的后路交给我,粮秣、军饷,一个都不会短缺就是了。”

    有了陆准的保证,李成梁顿时觉得底气更足了。他早就打探好了一切,等的就是陆准的这句话。总兵衙门大堂内,李成梁高居首位,连连扔下令旗,下达命令。

    “诸位!诚然,我等面对的敌人固然凶悍、狡猾,但无论是人数,还是火器配置,他们都绝不如我们!我们以有心算无心,以有备算无备,绝无战败之理。更何况……”说到这里,李成梁的眼神更为犀利了起来,“伯爷如今就在我的总兵衙门内休息,静等着我们取胜归来的消息!李某上报伯爷知遇提携之恩,此战,必率亲兵临第一线督战,亲取王杲父子人头!所有人都听好了,今日出了这道门,则战时军法无情!凡作战不利者,杀无赦!凡临敌退却者,杀无赦!凡不遵军令者,一律杀无赦!但若是谁做得好!功劳大!伯爷也已跟本将言明,必有厚赏!来人,抬上来!”

    四个亲兵将两口大箱子抬了上来,箱子落地,沉重的声音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打开!”李成梁命令一下,亲兵当即掀开了箱盖,顿时,满屋子都是抽气的声音,“这两箱金银,都不是什么来路干净的财物,伯爷自从取来,就没有碰过。但我们当兵的,不在乎这个,来路干不干净无所谓,反正是真金白银就对了!伯爷说了,这一仗打得漂亮,这些,这些,通通都是你们的!”

    大堂内,一片欢呼之声,仅仅一墙之隔的另一间屋子内,陆准却轻哼了一声,对身边的李如樟说道:“听到没有?你爹真是厉害啊!”

    李如樟连忙道:“都是爷您大方,我爹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

    “什么狗屁的借花献佛?”陆准不屑地撇嘴道,“他那两大箱的金银,除了最上面两层之外,下面的,都是假的!”

    “假的?”李如樟不禁愣住了,“这……假的可怎么……”

    “我可什么都没有许过他们,都是你爹自作主张。”陆准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微微眯起,透出一丝十分危险的光芒来,“他这是在逼我啊!如樟,懂不懂?如果这仗打得不好,你爹就必死无疑,就算他活着走下战场,我也饶不了他。否则,朝中等着我出错的人,就饶不了我。但如果这仗打赢了,哼,他刚刚都已经把愿许下去了,难不成我还能说这不是我许的愿吗?我就算是割肉放血,都得把他许下的这个愿给他补上!真是好算计,好算计啊!”

    李如樟听得浑身发冷,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大的事情,自己的老爹竟然都没有跟陆准商量商量,就这么……按照陆准的理解,大概算是算计了他吧?

    前一段时间,李成梁才刚刚因为王治道的事情被陆准认为是聚众威胁他,虽然最后捏着鼻子认了,但并不代表陆准就喜欢这种感觉。这才过了多久?竟然又想出这么个办法来。许下一大堆的空头支票,让陆准去事后兑现。

    “爷,我爹他……”李如樟很想为李成梁说两句话,但他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说些什么,才能让陆准消减疑虑。这种话,他作为儿子,又作为亲兵,双重的身份,反而是真的不太好说。无论怎么说,都会让陆准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

    犹豫了半天,他终究是没能把话说出来。

    陆准看了看他,站起身来,恍若不介意的笑了笑道:“罢了,我也就是随口一说而已,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不用慌。他这一仗如果打得漂亮,他许下的这些东西,兑现也无妨。”

    李如樟看着陆准的背影,忧心忡忡,他总觉得这事情没那么简单。陆准不喜欢被威胁,更不可能喜欢被下属威胁,老爹这一次,极有可能是要玩儿脱了。

第328章 入瓮() 
    从任何角度上来说,陆准都绝对是捡到了宝。

    这么说,陆准自己是嘉靖四十一年袭职,那时候已经是嘉靖晚期了。而从嘉靖中期,一直到现在的万历二年,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头,李成梁之前一共有十二位辽东总兵。除了前面提到过的殷尚质、杨照、王治道三人战死,李琦等两人因贪污被弹劾罢官,之外,其余的六位均是因事去职,没有一个是正常的调任或者是致仕。李成梁的登场,却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蹉跎了数十年光阴,年纪已经超过了四十五岁,才碰到了陆准这样的贵人,得以袭职,本来没有被任何人放在眼中的李成梁,只要上了战场,就意味着大放异彩。

    这样的人,如果真的废掉,陆准是绝对舍不得的。所以,对他屡屡耍小聪明,对自己进行小小的挑衅,陆准都一一的忍耐了下来。

    就他自己而言,一个由利益串联起来的集体,作为冲锋卒子的李成梁没了,还可以有其他人顶上。但对大明而言,没有了李成梁,短时间内根本没有人可能顶的上。

    有人总是将戚继光和李成梁相提并论,但实际上,就单纯的论在北部的表现而言,戚继光和李成梁完全不是一个系列的将军。戚继光在蓟镇以防御为主,基本不怎么主动出击,斩首极为有限。但李成梁就不一样了,他是这个时期的大明很难得的一位敢于并乐于主动出击的将军。相对而言,陆准还是更为需要李成梁这样的激进派。

    众所周知,陆准是一向喜欢单枪匹马闯世界的。前面打的热热闹闹的,他在总兵衙门里头是无论如何都坐不住。趁着晚上,带着自己的亲兵悄悄地就朝着前面李成梁帅营的位置摸去了。

    李成梁虽然是每战必身先士卒,但并不代表他不重视自己的后路。所以,陆准表面上足够隐蔽的行动,其实在刚刚实施的时候,就已经被李成梁的人给盯上了。

    李成梁得知了消息,自然是哭笑不得。

    换了旁人,他大概就直接抓起来,以不遵军令论处,直接砍了脑袋了。可对陆准,他是硬着来不行,软着来也劝不动,任由他这么干,还生怕他搅乱了自己的全盘打算。犹豫之间,只得派本来要去前面领兵的长子李如松率领一队人马,再悄悄地跟在陆准的身后。以防陆准兴致上来,给他个惊喜,那可真是要吓死人了。

    李成梁毕竟是快五十的人了,沉沉浮浮,沉淀了他原本浮躁的性格,变得沉稳起来。可李如松今年才二十出头,本来应该冲锋陷阵的,可却被老爹派去跟着陆准保护他的安全,李如松的心里是要多不爽就有多不爽。

    但没办法,父命不可违,军令也如山,他是怎么都推拖不掉这个差事,只能是怏怏不乐的跑去跟在陆准等人的后面。结果,因为心里头带着怨气,行动也不是很谨慎,很快,就被迟俊给发现了。

    迟俊在陆准身旁护卫,担负着责任,不可谓不重。再加上,平日里,李成梁的那些由家丁组成的所谓精锐部队,也对他这个瞎了一只眼睛的把总和麾下的枪兵很看不上。因此,在发现的对方的第一时间,迟俊并没有向陆准报告,反而是在劝说陆准就地休息一下之后,悄悄地安排下了埋伏。

    当李如松从后面追上来的时候,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人竟然也会给他设套子,一个不小心,带来的千余人马钻进了迟俊那不到五百人的枪兵们布下的口袋。

    “闹什么?”陆准看着被枪兵们趁机报复,打得鼻青脸肿的李如松,又好气又好笑,“还笑!去去去,给大公子松绑!快点儿!”

    迟俊打了个手势,两个人上前给李如松解开绳子。

    李如松愤愤的抖落身上的绳子,怒气冲冲的瞪着迟俊,好似要将他生吞活剥了一般。

    迟俊摘下眼罩,慢吞吞的擦拭了一番,重新带好,对迟俊笑道:“大公子,不好意思了。刚刚,弟兄们多有冒犯!不是为别的,只因为卑职等人是伯爷的亲兵,对伯爷的安全是负有责任的,实在是轻忽不得。还请你宽谅则个!”

    李如松有心发火,可当着陆准的面,却又不好发火,只得强自忍耐了下来。

    一场闹剧就此收场,李如松麾下的战兵们个个都憋了一口气。他们平日里作为李家的家丁,那是何等的光彩照人?何等的恩荣相待?哪里受过这个闷气了?只等着找一个机会,好好地教训教训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独眼龙。

    当夜,李如樟在安顿陆准睡下之后,瞧瞧来到了李如松的营帐中。

    “大哥。”李如樟轻声叫道。

    睡意朦胧的李如松当即惊醒,看清了来人,紧绷的肌肉才松弛下来,“是老四啊!这么晚了,你找我有事?”

    “没什么事情,就是来看看你。”李如樟笑了笑,将手中的一小瓶伤药递给李如松,“伯爷手下这些兵,打仗或许没什么能耐,打架却厉害得很!听说他们手上的功夫,都是伯爷亲自教的,出手就是冲着命去的,凶着呢!大哥白日里被他们折腾了一番,还是擦点儿药吧。”

    李如松没有接过来,脸色反倒由此变得有些难看了。他冷哼一声道:“咱爹还叫我好好保护他,你看看他那个样子,哪里需要我保护了?前面的战事还没如何,后面自己人先打起来,这叫什么事情!”

    李如樟对此也很无奈,只得解释道:“白天的事情,伯爷并不知道,是迟俊自作主张的。当着你的面,伯爷是没有怎么样。但刚刚回到营帐,伯爷就训斥了他,发落了二十鞭子。京营的人,多长时间都捞不到仗打,有力气没处使唤,可不就憋得难受吗?大哥,刚刚的话,你跟我说说也就算了,可别再到处讲。要不然,让别人听去,对你,对爹,都不是好事情。”

    “我当然知道!”李如松叹了口气。

    他们李家算是跟陆准这个人绑上了,陆准会扶植李家,李家也必须忠心于陆准,这是必然的事情。别说李成梁今日还没有坐稳这个位子,就算日后真的坐稳了辽东总兵的位子,管住了手下的辽东军,这一点却还是变不得的!他李如松对陆准只能是感恩,报答,绝不能有怨言,否则,当着众人的面,李成梁第一个饶不过他。

    见他情绪低落,李如樟凑过来,接着说道:“其实,我来,也是伯爷的意思。伯爷说了,他知道,让你到后面来保护他,你绝不会乐意。所以,他做主了,给你个立功的机会!”

    “机会?哪有机会?”李如松一听,当即来了兴致。

    李如樟连忙说道:“伯爷看过了爹的布置,也大略了解过了王杲这个人。就伯爷看来,王杲此人性情狡猾,如果爹的攻势奏效,他绝不会坐以待毙。伯爷需要你做的,就是紧盯着战局,随时准备拦截王杲,抢这个头功!”

    “不过是猜测罢了!”李如松刚刚提起来的兴奋劲儿顿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但看着李如樟一脸认真的样子,他也只得叹气道,“希望真的有头功可抢!”

    对于明廷的剿杀,王杲最初是不以为然的。毕竟,死在他手上的劲敌可谓是太多了,流血漂橹,没有什么好怕的。

    可这一次,算是他遇到了对手。李成梁既勇而又并非无智,以策略调度六万大军,先在馒头山一带设伏,将王杲派出劫掠的部将一一拔除,进而挥兵层层收缩防线,渐渐地,将王杲等人逼回了古勒城。

    此时的古勒城已经是今非昔比,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山为天险,水为天堑,天然而成的屏障让古勒城变得异常的难以攻陷。再加上王杲自知族人不懂驾船投木,不习惯水战,故而从中原偷偷地雇佣了船夫、水兵,建立起了一支‘水军’。以此城为依托,他控制了水路要道,得到了无数的好处。

    但这一次,遇到了李成梁,就意味着他的算盘注定无法实现了。

    六万大军将古勒城团团围住,辽东军副将杨腾、游击将军王惟屏分屯要害,参将曹诚配备着大量的火器装备,对古勒城进行了突袭。

    有陆准做靠山的李成梁,在军械方面,比戚继光阔绰多了。戚继光所部还有棉衣那样的糟烂事情,可到了李成梁这里,却绝对不可能发生。有陆准的干预和周旋,该拨付给他的东西,一律拨付,只会有多,绝对不会有少的时候。

    就这样,王杲第一次尝到了大明武备的厉害,一对一,正面对正面,他绝不是李成梁的对手。但即便如此,王杲还是命令部下坚守,绝不准轻易后退。

    “将军,弟兄们伤亡太大了!”把总黄凌先带着残存的部下灰头土脸的撤下来,真的不是他们不卖力气,而是里面的人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搏命似的疯打,实在是让人受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