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终极战争-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张小刚也有点搞不明白了。

罗晋勇叹了口气,说道:“事实上,人类现代科技文明的基础极为脆弱,如果缺少一种关键资源,整个人类文明都将瘫痪。”

“哪一种关键资源?”

“设想一下,如果只能在蜡烛或者油灯下看书,必须打着灯笼或者火把走夜路,天黑后的娱乐不过是围着篝火跳舞唱歌……”

“电!?”

“电力,正是现代人类科技文明的根基。没有电,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没有电,我们的科学技术无非是图书馆里的书籍档案。没有电,我们甚至寸步难行。没有电,我们的所有技术设备都将成为摆设!”

这下,连张小刚的神色都变得极为严峻了。

“当然,还包括与电有关的电力、电气、电子设备,比如现在随处可见的微芯片,在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计算机,交通中的电气化铁路,还有汽车、轮船与飞机控制系统里的电子芯片等等。”

“问题是,地外文明有能力同时摧毁所有电力、电气与电子设备吗?”

罗晋勇笑了笑,说道:“别说地外文明,我们都有这样的技术手段。在距离地面三百公里的高度上,引爆一枚超级核弹头,能摧毁半径三千公里内的所有电子设备,覆盖全球,最多只需要几百枚。以地外文明掌握的科技手段,发动一次覆盖全球的电磁打击肯定不是问题。”

话说到这个份上,不由杨方烈不信。

关键是,威胁极为致命。

一次覆盖全球的电磁打击,不但能够瘫痪所有现代化武器装备,还能让建立在电子技术上的人类工业文明彻底崩溃。

没有电、没有电子设备的人类文明会是个什么样子?

人类的科技实力,至少要倒退五百年!

虽然科学家、保存下来的纸质技术文献、各种技术设备的残骸,能让人类文明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元气,但是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要几年、也许要几十年,而地外文明全面控制人类,也许只需要几个月。

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受全面电磁打击,人类将成为围栏里的斑马,连跳下悬崖的机会都没有。

杨方烈沉思了一阵,叹口气后,说道:“教授,我们改怎么办?”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说服其他总参谋长,让总参谋长会议做出决议,立即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张小刚笑了笑,说道:“教授,你认为这行得通?”

罗晋勇没有跟张小刚争辩,他只是科学顾问,提供科学方面的参考意见,而到底该怎么做不由他来决定。

“张小刚,你怎么看?”

“首先,我们拿不出任何证据、哪怕只是科学推测依据来证明教授的观点,因此就算拿到总参谋长会议上讨论,也未必能够说服其他总参谋长,反而有可能造成误会,让斯塔克等人认为我们别有用心。”

杨方烈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张小刚的说法。

审判日即将到来,勇气行动、末日部队、还有补天工程,占用了大量资源,而中国在这几个项目中占的比重都不大。杨方烈在这个时候把罗晋勇的推测提出来,不但斯塔克会认为他别有用心,连谢尔盖耶夫也会持怀疑态度。别忘了,负责补天工程的是俄罗斯首席科学顾问久加诺夫教授。

“其次,就算说服了其他总参谋长,又能怎么样?”张小刚叹了口气,说道,“现在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勇气行动能够取得圆满结果,然后是出动末日部队,接下来还得推动补天工程。行星防御理事会的资源所剩无几,加上审判日到来之后必然出现的全球动荡,根本没有资源来推动大规模防御工程。”

显然,这也是实话。

关键不是资源,而是审判日之后的全球动荡。

再过几天,张小刚在引导舆论宣传中编造的谎言将不攻自破,八十多亿人将面对残酷的现实。到时候,各个国家的首要任务是维持国内局势稳定,而不是在一个毫无根据的项目上耗费资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张小刚稍微停顿了一下,对罗晋勇说道,“教授,你能断定地外文明只会用全球电磁打击来对付我们,没有其他的打击方式吗?如果不能,又如何进行针对性的防御部署呢?”

这个问题,真把罗晋勇给难住了。

破坏电力、电气与电子设备,除了电磁打击,还有其他方式,而且肯定有人类科学家想不到的方式。原因就是,即便像罗晋勇这样的科学家,也未必能够想像出地外文明的战争手段。这就好像冷兵器时代那些精于骑兵冲锋、步兵战阵的将军无法想像出导弹横飞、战机轰鸣的现代化战争一样。

“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

“不,要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做。”

张小刚这么一说,罗晋勇猛然明白过来。

“杨总,我从未怀疑过教授,我们也别无选择。”张小刚长出口气,说道,“这是一场豪赌,不过是一场绝对不会输的豪赌,至少不会输给同桌的赌友。赌赢了,人类的未来将由我们掌握。赌输了,大家都是输家,由庄家通吃。如果让我做决定,我会把剩下的赌本全部押上。”

杨方烈沉思一阵,说道:“你说得没错,要输全输,但是赢家只有一个。我会亲自负责这件事情……”

“不,让老袁去办。”

“这……”

“行星防御理事会已经浮上水面,你很快就会成为焦点人物,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杨方烈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张小刚的意思。

“还有,得分轻重、分先后。”

“具体怎么做,你跟袁德志商量,我让他跟你联系。”

“教授,你别开溜,你得提供技术方面的意见与建议,而且得由你来确定我们提出的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杨方烈没多罗嗦,立即吩咐魏龙征去联系袁德志,让他参加视频电话会议。

因为罗晋勇只考虑到了电磁打击,所以接下来的话题就是如何应付电磁打击。可以采用的办法只有一个:全频段电磁屏蔽。

罗晋勇首先提出,除了把重要资料进行实体备份,即印刷成纸质材料之外,还要尽可能的保住电子存档,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在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比如超级计算机与电子显微镜。此外,为了让这些设备能够工作,还要准备好备用发电设备,而且最好是使用矿物燃料的发电设备。道理非常简单,水电站与火电站规模庞大,难以做到电磁屏蔽,而核电站在失控后的风险太大。在紧要关头,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只有使用各种燃料的内燃发电机。

张小刚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不过主要与军队有关。比如,首先得保护好军队的指挥与通信设备,确保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与主要部队取得联系。然后是主要的军事运输设备,比如运输机与电气化铁路。至于像战斗机、坦克战车、舰船潜艇等等高精尖武器装备,反而不是首要保护对象。原因就是,在与地外文明的战争中,这些人类手里的尖端武器,也许连烧火棍都不如。

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但是剩下的时间极为有限。

两天之后,审判日就将到来。如果罗晋勇的猜测没有错,地外文明肯定会首先摧毁人类的科技基础。在短短两天之内,能够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只能按照重要性依次进行。能够做到何种程度,几个人心里都没底。

跟袁德志商讨完,已经是十多个小时之后了。

在此期间,袁德志已经下达了命令,动用军事情报局的全部资源,以及由杨方烈调派给他指挥的其他情报机构,开始对最为重要的电子设备进行全频段电磁屏蔽处理,同时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

此时,楚天疆与哈列维已经到达悉尼。

在悉尼歌剧院附近广场上进行的作秀表演只持续了十多分钟。虽然张小刚原本安排两人在悉尼过夜,但是另外两路人马已经启程赶往莫斯科,所以张小刚临时改变行程,让他们立即乘机前往莫斯科。

莫斯科时间八月三十日夜间,末日部队将在这里展示另外一种强大力量。

有了纽约秀引发的轰动效应,哪怕在伦敦、特拉维夫与悉尼的表演并不精彩,张小刚对莫斯科秀也有足够的信心。

结合俄罗斯的国情,莫斯科秀肯定能产生更加强烈的轰动效果!

第四十三章 人人自危(上)

莫斯科秀没有安排在市区内,而是在郊外的俄军战术训练场里进行。

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记者全部安排在看台上,俄军已经做好准备,这显然不是一次简单的作秀表演。

训练场东端的地堡里面,十名末日战士已经整装待发。

霍华德正在对即将进行的“表演”做解释说明。这是一次实弹演练,俄军已经在训练场里部署了上百部配备了机枪的遥控机器人,还会向训练场发射炮弹,末日部队的任务是攻占位于训练场西端的敌军大本营。

为此,十名末日战士全部配备了武器。

进行现场解说的是俄罗斯总参谋部新闻发言人,同样是一名能说会道、由张小刚挑选出来的演说家。看台上,有一面超大投影屏幕与十面小屏幕。大屏幕显示全境,小屏幕则显示每一名末日战士。

天色放亮,实弹演练开始。

奥尔德里奇与艾尔弗雷德率先冲出地堡,然后是沙利文与文森特,麦克唐纳与科斯塔紧随其后,挎着机枪的舒尔茨与彼得诺维奇排在第四,楚天疆与哈列维是狙击手,只能留在最后面。

这是标准的进攻队形。

看台上,俄军新闻发言人开始煽动情绪。

“……七十多年前,面对疯狂的纳粹,伟大的俄国军民前仆后继的投入卫国战争,用鲜血与生命捍卫家园、击败强敌。即将到来的,将是更加伟大的战争,一场保卫人类共同家园的战争……”

训练场上,战斗已经开始。

四名突击手与两名侦察员一马当先,可以说是披荆斩棘,毫不费力的“扫荡”着前进道路上的“敌人”。

俄军设置的障碍,还有那些固定部署的机器人,对末日战士根本没有威胁。

显然,这么打下去,就没什么看头了。

在后方遥控指挥的张小刚立即给霍华德下达命令,让他告诉奥尔德里奇等人,不要表现得过于厉害。

莫斯科秀的主题是展现末日战士的强大防卫能力!

霍华德很无奈,只能让奥尔德里奇等六人放慢进攻速度,并且让看台上的观众见识末日战士系统的防护性能。

“……曾经,我们的先烈用血肉之躯迎战强敌。现在,我们有了强大的末日战士,他们将为人类筑起一道钢铁长城,他们就是捍卫人类共同家园的钢铁长城,他们将用身躯替我们抵挡敌人射来的子弹,他们……”

俄军新闻发言人很激动,表演功夫非常了得。

训练场上,末日战士系统经受住了实弹考验。虽然屡屡被枪弹击中,但是冲在前面的六名末日战士毫发无损。

看台上,几千名记者目瞪口呆。

这些记者中,不乏军事记者,他们早就发现,俄军使用的是实弹,而且不乏七点六二毫米的通用机枪,还有少数十二点七毫米重机枪。可是这些枪支射出的枪弹,对末日战士没有构成半点威胁。

如果仅仅是能够抵挡枪弹,那还算不了什么。

即便是普通军人,穿上钢铁盔甲,同样能够抵抗枪弹。

关键是,在被枪弹击中之后,末日战士的行动并没受到影响,仍然那么敏捷迅速,仍然在向前推进,仍然在开火还击。

这样的防护能力,远远超过了任何一种防弹衣。

要知道,如果是普通防弹衣,就算挡住了子弹,也会让穿戴者痛苦不已,因为子弹的动能会全部作用在穿戴者身上。

再说了,没有任何一种防弹衣能够挡住十二点七毫米口径的机枪子弹。

俨然,十名末日战士就是十台人型坦克,根本不惧怕子弹。

这时候,演练升级。

扮演“敌人”的俄军开始炮击训练场。

首先到来的是小口径迫击炮弹。

听到炮弹落下时发出的声响,看台上的记者骚动了起来。再强的战士,也绝对不敢直接面对炮击。

训练场上,十名末日战士没有停下,也没有隐蔽,继续稳步向前推进。

看台上,十面小屏幕上出现了十名末日战士的近距离图像。记者看得很清楚,在炮弹落下的时候,十名末日战士都没有闪避,甚至没有卧倒。有几发炮弹在离末日战士不到三米的地方爆炸,飞扬的弹片打在末日战士身上,却没有让末日战士停下脚步,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甚至没能让末日战士放慢步伐。似乎,十名末日战士根本不在乎炮击,不在乎锋利的弹片与猛烈的冲击。

记者们瞠目结舌。

有些持怀疑态度的记者拿起了安装有长焦距镜头的摄像机,对准了训练场,开始拍摄在硝烟中继续推进的末日战士。

硝烟渐渐散去,十名末日战士一个不少,而且步伐稳健。

紧接着,更大规模的炮击到来。

这次,俄军用上了一百二十毫米大口径迫击炮。

末日战士的推进速度加快了,而且活动范围更大。让记者们感到难以置信的是,十名末日战士是否知道炮弹会落在什么地方,均及时的避开了弹着点,没有被炮弹直接击中,只是规避时也没有刻意卧倒。

仍然有部分记者认为这是“假秀”。

这些记者,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高速摄像机。只是,没有对准末日战士,而是对准了训练场上方。

高速摄像机拍下的画面,消除了这些记者的猜疑。

俄军确实是在向训练场发射炮弹,而不是实现在训练场里安装好爆破装置,且炮弹的弹道杂乱无章。

显然,十名末日战士不可能提前知道弹着点,只是发现了落下的炮弹,然后及时规避。

记者们还在为末日战士敏捷的身手感到惊叹时,演练达到高潮,俄军用上了一百五十二毫米榴弹炮!

训练场里,十名末日战士开始飞奔,向“敌军”大本营发起冲击。

炮弹不断的爆炸,硝烟很快就笼罩了整个训练场,屏幕上出现了由红外摄像机拍摄的图像。

虽然炮弹就在身边爆炸,但是十名末日战士没有受到影响。

看台上,几千名记者沸腾了。

虽然俄军新闻发言人提高了嗓门,声情并茂的解说着演练情况,但是已经没人在乎他在说什么。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训练场上。

片刻之后,在一次猛烈的爆炸过后,演练结束,末日部队攻占了“敌人”大本营,以零伤亡取得胜利!

只是,记者没有离开,仍然死死盯着训练场。

当硝烟满满散去,看到出现在训练场西端高地上、昂首挺胸的十名末日战士,记者才相信演练已经结束。

此时,训练场已是面目全非。

除了上百部机器人的残骸之外,还分布着上千个大大小小的弹坑。除了没有鲜血、没有尸体,更战场无异。

这次,末日战士没有接受记者采访。

接下来的时间,属于俄军新闻发言人。

按照安排,十名末日战士将兵分四路,分别前往巴黎、柏林、米兰与多伦多,然后前往上海进行最后一轮表演。

为了增强末日战士的神秘性,俄军没有动用车辆与直升机,而是让他们从地道离开。

此时,张小刚也收拾好了行李。

莫斯科秀的核心内容是展示末日战士的强大防卫能力,效果非常理想,全球数百家电视台做的现场报道,让数十亿人在电视前目睹了整个演练经过,末日战士的强大能力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当天下午,楚天疆、哈列维、沙利文与文森特还要在巴黎上演一出好戏。

张小刚没有留在迪戈加西亚进行遥控指挥,因为他要去巴黎跟楚天疆会合,然后去上海进行现场指挥。

在张小刚登上飞往巴黎的运输机时,楚天疆他们乘坐的专机已在飞往巴黎途中。

巴黎秀,安排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协和广场上,西南两千米多米外、塞纳河的南岸就是艾菲尔铁塔。

这次,除了要像在悉尼那样做静态展示之外,四名末日战士还要进行现场表演。

对张小刚安排的作秀活动,楚天疆有点疲惫,其他末日战士也一样,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主要就是,十名末日战士都无法接受这种马戏团小丑式的对外表演。

他们是战士,还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战士,甚至是经常执行秘密任务的战士。他们的特长是藏在暗处,一枪击毙敌人,或者是渗透到敌人后方,发动突然袭击。他们不是演员,让他们在成千上万人面前作秀表演,哪怕有着非凡意义,他们也很难接受。他们必须接受,因为他们是纪律严明的军人。

来到巴黎的戴高乐机场,四名末日战士分别坐上了法军提供的两辆装甲车。

楚天疆与哈列维的目的地是协和广场。

按照安排,他们将在这里做静态展示,然后向记者与民众表演枪法,向系在艾菲尔铁塔顶部的气球开枪。

来到协和广场时,这里已是人山人海。

法军出动了数千官兵维持秩序,还动用了巴黎市的一千多名警察。记者全部被安置在广场北面,其余则是巴黎市民与来自外地的平民。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情况,法军还出动了上百辆装甲车。

第四十三章 人人自危(中)

下车时,楚天疆注意到,附近停了一辆救护车,还有几名严阵以待的医务人员。

显然,法国当局的准备工作非常全面。

雷动的掌声,引开了楚天疆的注意力。道路两旁的警戒线后方,主要是平民,还有一些不守规矩的记者。

通往露台的道路很窄,只有两米宽。

在楚天疆与哈列维到达时,一些平民、主要是年轻女性,不顾军警阻拦,把早已准备好的记事本与签字笔递了过来,尖叫着让末日战士签名。这样的事情在悉尼发生过,楚天疆与哈列维镇定自若。他们没有用笔,用上了末日战士系统的书写功能,即用手指头当笔,在“粉丝”的记事本上签上名字。

显然,这一招帅呆了。

书写功能是按照张小刚的要求,临时开发出来的。主要就是把高分子纳米碳纤维转化成碳粉,直接进行书写。这项功能在实战中没有多大的用途,毕竟末日战士用不着通过书写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即便需要留下书面信息,也可以用别的工具。只是张小刚觉得,这么做能让末日战士给“追崇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宣传有很大的帮助,让技术人员为末日战士系统增加了这项功能。

那些获得了末日战士签名的幸运儿,有得激动得当场昏厥过去。

还好,法国当局准备充分,医务人员迅速赶到,对病患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