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终极战争-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利亚不过是在追求他的利益,他既能为了利益投靠旁支家族,也就能够为了利益投靠贝卡。”

“这……”

“关键就是,贝卡会给他多少好处,以及他在拼尽全力后能够获得多少好处。”张小刚笑了笑,说道,“很明显,如果贝卡要除掉他,他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而他投靠的旁支家族根本不可能拯救他。只要认清这一点,他就会做出理智选择。当然,如果贝卡能够给他足够多的好处,他就会回心转意,接受贝卡为他做出的安排,比如成为新秩序下家族里的第二号人物。”

“你是说……”

“显然,贝卡所做的安排,就是希望通过我们,让德利亚认清这一点,从根本上消除内患。”

“我们呢?”

“贝卡能容下德利亚,就不会亏待我们。更重要的是,与其跟德利亚直接对抗,贝卡更愿意扶持另外一个家族成员,让他去牵制德利亚,从而使德利亚左顾右盼,让德利亚不敢轻举妄动。”

“阿利?”

张小刚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我的这些猜测是正确的,那么在内战结束后,阿利至少会成为家族里的第三号人物。”

“三足鼎力?”

“错,是双方均势。”

“均势?”

“既然支持我们,贝卡就不会直接参与内战。他的目的是让我们与德利亚对抗,他从中平衡。”

楚天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确实是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显然,就算想到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张小刚叹了口气,说道,“实力不够强,我们就只能任人摆布。”“这样的日子,不会持续多久了。”

第八十七章 谋定而后动

楚天疆很有信心,张小刚也从没怀疑过,只是他不是楚天疆。

“老张,你不会动摇了吧?”

“动摇?”张小刚笑了笑,说道,“当初,地下文明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我都没有动摇过。”

“那你还在犹豫什么?”

“不是在犹豫。”张小刚叹了口气,说道,“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对开拓新世界怀抱希望吗?”

楚天疆一愣,有点不大明白的看着张小刚。

“在招募开拓人员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些麻烦,不是报名的人太少,而是太多。几乎所有人都想去开拓新世界,而我们只需要一千万人。”张小刚勉强笑了笑,说道,“这样的情况,完全在我的预料之外。”

“人类从不缺乏开拓精神。”

“你要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那是为什么?”

“环境。”

“什么?”楚天疆有点惊讶的看着张小刚,不大明白张小刚的意思。

“让人们发生改变的是环境。”张小刚笑了笑,说道,“对现在的人类来说,缺少的绝对不是优越的生活环境。事实上,在实现了智能化之后,人类的生存空间大幅度拓展,对环境的要求低了很多。在这个时代,人们追求的东西,与我们所熟悉的那些有很大差别。比如在我们那个年代,夫妇在结婚之后,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基础,在有了足够的经济基础之后才会考虑要孩子。可是在这个年代,几乎所有人都希望有自己的后代,并且花很大的力气去获取繁衍后代的权利。我们所说的开拓精神,也是大环境产生的影响。对于很多人来说,开拓不是目的。显然,这与我们所认识的开拓精神有很大的区别,至少在我们那个时代,开拓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手段成了目的?”

“每个人活着,都需要为活着找个目标。不管是繁衍后代,还是开拓进去,其实都是在追寻这个目标。”

“什么目标?”

“实现个人价值。”

“这……”

“当然,我们应该很了解这种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上百万年来,人类文明没有变的地方之一。在拥有了几乎无穷的寿命,与无可挑剔的物质生存条件之后,人们更愿意去追求与实现个人价值,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早到存在感,获得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意义与动力。在这个时代,追求个人价值几乎是所有人的共性,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壮大的主要动力。”

“这不是好事吗?”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不能只看到好的一面。”

“坏的一面是什么?”

“显然,人们把实现个人价值放在首位,需要很多基础条件。至少在我们那个时代,并非所有人都在追求个人价值,其实绝大部分人根本没有追求个人价值,活着只为了活着,没有别的目的。”

“这……”

“知道是为什么吗?原因很简单,在我们的那个时代,还没有富裕到让所有人都能够不为生活所困的程度,所以很大一部分人都在为生存奔波,只是少数人在有了充足的物质生活之后才会追求实现个人价值。这样的情况,在这个时代并不存在,几乎所有人都不会被生活所困,因此追求实现个人价值成为了所有人的目标,也是所有人证明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意义的主要手段,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由此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楚天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张小刚的意思。

“问题是,如果那些基础条件不存在了,会有什么后果?”

“你的意思是……”

“说得更直接一些,如果我们在对外扩张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哪怕只是暂时停止了下来,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如果遭遇了更大的问题,比如支撑这个社会的物质条件不存在了,结果会如何?没有人考虑这个问题,至少没有人认真考虑过,也就没有人知道结果会如何。”

“你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可惜的是,绝大部分人对此没有足够清楚的认识。”

“我们有时间。”

张小刚淡淡一笑,说道:“如果说,不同文明的生存竞争就是一场长跑比赛,那么我们发动第一场对外战争,就是迈出了第一步。对于长跑选手来说,如果在冲出起跑线之后停下脚步,就必然会被对手超越,也就意味着将输掉比赛。我们不能输掉比赛,也就不能停下脚步。你觉得,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吗?”

“这……”

“当然,说这些也没用,我们已经站在起跑线上,而且发令枪掌握在贝卡手里。”

“那该怎么办?”

张小刚叹了口气,说道:“我说这些,不是为了打击你的自信心,而是想让你明白,我们面对的困难绝对不像你想像的那么简单。我们需要信心,但是不能盲目自信,更不能被自信遮避了双眼。”

楚天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张小刚的意思。

“贝卡肯定会把我们引上他希望的道路,让我们去制衡德利亚,让我们成为新的家族架构中不可否缺的一员,只是我们不可能彻底战胜德利亚,也不可能通过在文明战争中获取胜利来改变与贝卡的关系,至少短期之内办不到。就算我们知道了这一切,离最终的胜利也非常遥远。”

“但是我们不会放弃。”

张小刚笑了笑,说道:“我们能做的就是永不放弃。”

“说了这么多大道理,我觉得,应该谈一些比较实际的东西了。”

“实际的东西?”

楚天疆点了点头,说道:“关键不是控制多少恒星系,也不是征服多少智慧文明,而是能够从中获得多少科学技术。”

“什么意思?”

“我猜测,贝卡有一个备份。”

“备份?”

楚天疆点了先头,把他关于大文明科学技术的猜测讲了出来,即贝卡把掌握的核心科学技术分散给了所有家族成员,而阿利有能力利用这些科学技术,只是需要通过战争来控制其他家族成员。

等楚天疆说完,张小刚沉思了很久。

“如果我的猜测没有错,这也是德利亚敢于反抗贝卡的主要原因。”

“你是说,德利亚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认为,能够通过控制其他家族成员,获得仅由贝卡掌握的核心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直接关系到家族成员的个体实力。”

张小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没错,如果真的存在备份,那么德利亚在我们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而且这也是他发动其他家族成员反抗贝卡,并且敢于站在贝卡对立面上的主要原因。”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也是一个陷阱。”

“陷阱?”

“显然,即便你的猜测没有错,贝卡也不会让德利亚得逞。如果知道我们也盯上了他的禁脔,贝卡同样不会放过我们。”

“如果他打算利用我们对付德利亚,就不会贸然对付我们。”

张小刚点了点头,说道:“即便如此,贝卡也会加强对我们的防备,甚至有可能认为我们的威胁超过了贝卡。”

“这……”

“显然,这不是好事。”

“问题是,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就永远不可能达到目的。”

“我们肯定要利用这个机会,关键是该如何利用。”

“为什么不尝试一下?”

“尝试?”张小刚朝楚天疆看了过去。

“找一个合适的智慧文明下手,看看贝卡的反应。”

张小刚锁紧眉头,说道:“问题是,如果我们这么做了,贝卡会容纳我们吗?”

“只要我们想摆脱贝卡的控制,迟早得这么做。我觉得,跟在势力壮大之后再去挑战贝卡的底线相比,在我们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去做这样的事情,更有可能让贝卡接受,也就更有可能让贝卡放松警惕。”

张小刚微微点了点头,只是没有急着表态。

“要是能让贝卡觉得这是必然的事情,而且习惯了我们的举动,对我们随后进行的扩张行动也很有帮助。”

“确实如此,至少现在去做,贝卡更容易接受。”

“有合适的选择吗?”

张小刚沉思了一阵,说道:“在我挑选的那几个智慧文明当中,有一个的情况比较符合你提出来的那些情况。”

“那么,我们就赶紧采取行动。”

“你去找阿利他们,到这里等我。”

“你去干嘛?”

“我得去找教授谈谈,从他那里了解一些情况。”

“行,我们等会就在这里碰头。”

楚天疆没再耽搁,离开了张小刚的子空间。

不管未来怎么样,人类迟早得踏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迟早得迈出第一步,因此讨论得再多也需要采取实际行动。

再说了,楚天疆与张小刚都不是那种喜欢空谈的人。只要做出了决定,剩下的就是实际行动。对人类文明来说,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开启,而这必然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时代。

第八十八章 弱肉强食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恒星系,只有一颗恒星,而且质量更太阳差不多,大概是太阳的一点五倍。在恒星四周,有十二颗行星,其中七颗是体积巨大的气态巨行星,位于轨道内侧的是五颗固态行星。此外,还有二十七颗矮行星,以及三条由大行星崩溃后形成的、每一条内都拥有上百万个天体的矮行星带,以及大量拥有大椭圆轨道、公转周期在几百年到几千年之间的彗星。七颗气态巨行星都有数量众多的卫星,而五颗固态行星中,除了最靠近恒星的那一颗,另外四颗都有卫星。

虽然比太阳系大得多,但是这个恒星系的基本构成与太阳系相差不大。

在这个恒星系里,智慧文明的发源地是由内到外的第四颗行星。

这颗行星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两倍,质量是地球的一点五倍,海洋所占的面积达到了行星表面积的四分之三,被海洋包围的陆地总共有四块大陆,还有数量众多的岛屿。大气层的厚度比地球薄一点,只是足够挡住强烈的阳光,留住阳光带来的热量,而强大的地磁场也足够保护行星上的生命。

显然,这是一颗与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

不同的是,这颗行星有三颗卫星,最大的一颗与月球差不多,另外两颗都很小,大约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

这个差别,使得行星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复杂。

关键就是,三颗卫星产生的潮汐引力让行星上的环境变化更加剧烈,对生命的自然进化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为了适应多变的环境,这颗行星上诞生的自然生命都需要进化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在生存竞赛中,智慧起到的作用比体能更加重要,因此进化出了更高级的智慧生命。

这个智慧文明,在自然进化阶段就比人类强大。

当然,从文明本身来讲,这个智慧文明的文化也与人类文明截然不同,其群体意识远远超过了人类。

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必然的结果。

对任何一个物种来说,生存环境越是复杂,个体能力的价值就越低,因为任何个体都不可能超越群体。此外,群体生活所产生的复杂社会关系,正是产生高级智慧的基础,也是推动智慧进化的主要动力。即便以地球上的生物为准,群居动物的智慧都要高于独居动物,而且群体越大的动物,进化出的智慧越高。人类能够成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就与复杂的群体社会有很大关系。决定群体社会关系的,主要就是环境,即越是复杂的环境越容易产生复杂的群体社会关系。

在自然进化阶段,这个文明就进化出了第六感官,而且成为了主要交流手段。

当然,这未必是好事。

原因很简单,一个对内高度透明的群体,必然导致个体的价值降低,也就必然使得个体突变的价值降低,而任何一个物种在进化的过程中,个体突变都拥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是进化的基础。

结果就是,这个智慧文明在自然进化阶段产生了极为辉煌的科学技术,却迟迟没有能够进入自我进化阶段。

当然,在进入自我进化阶段之后,进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其实,在进入自我进化阶段之后,所有智慧文明的进化方式都大同小异,即通过自我完善不断的增强文明的实力,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推进自我完善的目的,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人类也不例外。

也正是如此,自我进化成为了所有智慧文明的分水岭,成为衡量智慧文明实力的最基本因素。

能够自行进入自我进化阶段的智慧文明,都可以看成是高级智慧文明。

那些没有能够自行进入自我进化阶段,而是在大文明的智慧个体到来,甚至在得到了大文明智慧个体帮助之后才进入自我进化阶段的,显然就是低级指挥文明,而人类正是这样的低级智慧文明。

所幸的是,只要跨过了这个分水岭,那么高级与低级就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了。

诞生在这颗星球上的,也是一个低级智慧文明,而且比人类文明还要低级,因为它没有遭到外来入侵。关键就是,其创造者没有在其他微宇宙里创造出智慧文明,也就没有让这个仅有的智慧文明遭遇入侵。如果人类文明也没有遭遇入侵,那么在阿利到来前,同样处于自然进化阶段。

在大文明的智慧个体到来之后,这个智慧文明才进入自我进化阶段。

也正是如此,这个智慧文明还没有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甚至对所在恒星系的开发也很不彻底。

到目前,这颗行星依然是这个智慧文明的唯一家园。

虽然在此之前,这个智慧文明就发展出了航天技术,到三颗卫星上建立了基地,甚至开始开采卫星上的资源,特别是最大那颗卫星上的能源,以满足文明的发展需求,并且到邻近的行星上建立了科研基地,开始探索改造其他行星,在其他行星上创建生态圈,把其他行星改造成新的家园。但是这些活动仅限于科学探索,母星仍然是其唯一的生存家园,而且所有在其他星体上建立的基地都离不开母星。即便在进入自我进化阶段之后,这个智慧文明也没能飞出母星。

在这个智慧文明的一千多亿个体中,有大约一千亿生活在母星上。

显然,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这个智慧文明才能完成对所在恒星系的开发,然后踏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形成这种局面的,并非这个智慧文明的问题,而是这个智慧文明的创造者。

这个创造者,与之前的阿利非常相似,在家族里的地位很低,而且最后一批降维,没有能够对创建的智慧文明施加太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个创造者似乎并不认为需要外界因素来刺激创造的智慧文明,也就没有在创建的另外几个微宇宙中创造出智慧文明,没有让这个仅有的智慧文明尝到入侵的滋味。创造者提供的理想环境,让这个智慧文明以非常平稳的方式发展了数百万年。可惜的是,这种近乎于温室的环境,也让这个智慧文明错失了发展壮大的最佳机会。

对这个文明来说,时间已经不多了。

利用阿利创建的空间桥梁,由张小刚直接率领军团来到了这个恒星系里面,而且包围了对方的母星。

张小刚没有急着发动总攻,而是首先扫荡了其他星体上的殖民地。

为了达到突袭的效果,张小刚派出去的那些战士在同一时间发起攻击,没有给对手任何反击机会。

等到这个智慧文明察觉到入侵的时候,局势已经不可扭转了。

一万名拥有九级复合星核的战士包围了行星,撑起了由阿利制造出来的强力场,屏蔽了整颗行星。

只是,张小刚依然没有发动进攻。

消灭这颗行星上的一千亿个智慧生命不是什么问题,张小刚甚至用不着动用军团里的全部战士,因为那些智慧生命拥有的只是质能体,他们甚至没有发现星核,更谈不上充分利用星核了。

质能体与星核的差距,如同肉体与能量体的差距。

按照张小刚的估计,只需要动用一百名战士,就能在几个小时之内,让这个智慧文明彻底消失。

只是,这不是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别说一颗行星,哪怕是一个恒星系,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也不是很大。在阿利手里,还有上百个恒星系没有得到开发呢。

在与楚天疆谈过之后,张小刚就知道,战争的目的是获取科学积水。

那些由大文明智慧个体掌握的科学技术。

为此,就得有些耐心。

在离恒星大约五万公里的地方,能够清楚的看到这颗行星上的城市,或者说这颗行星的大陆就是庞大的城市。行星得到的开发非常彻底,而且需要足够多的空间来容纳数量不断增加的个体数量。为了保护行星上的生态环境,给其他物种足够的生存空间,所有城市都漂浮在空中,并且留下了足够让阳光到达地表的空间。从远处看上去,聚集在大陆上空的空中城市十分壮观。

问题是,壮观有什么用?

反抗从没停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