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文娱-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我个人强烈同意!”柯慈雷心道,不同意跟新创业电子合作,肯定是傻子。

    新创业电子公司虽然跟飞利浦公司签署协议,在CD光盘机的标准,跟飞利浦保持一致。但若是飞利浦拒绝采用这个标准,新创业电子公司自己即使不能继续生产CD唱片机,但却可以把技术转让给其他公司,尤其是——日本公司!

    不跟新创业电子合作,就要眼睁睁的看着日本企业,以更高效率和速度,抢占市场。

    跟新创业电子合作,飞利浦公司则可以迅速反转局面,成为CD市场的领导者。

    况且推广CD不仅仅仅是唱片机的利益,更关键的是——宝丽金公司的唱片!

    在72年时,飞利浦唱片公司跟宝丽金合并,其后,宝丽金成为飞利浦集团重要的子公司。

    日本的索尼知道收购哥伦比亚公司的股权,配合自家生产的随身听、唱片机的销售。而在传统的磁带和黑胶唱片竞争白热化之后,索尼自然是想要通过推出CD唱片机,来打开新的市场,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这音乐唱片市场的诱惑,可比卖唱片机本身,更有吸引力。

    毕竟卖唱片机是一锤子买卖,但自家卖的CD唱片机标准得到推广之后,是有利于其控股的音乐公司发行新技术标准的唱片。这样,相对于其他的音乐公司,就能通过开拓新市场,取得独有的优势。

    飞利浦公司通过考察林棋旗下的企业,发现他手中没有任何一家音乐相关的公司,所以,不认为林棋能在唱片市场对其产生威胁。

    所以,在其公司的CD唱片机,通过了飞利浦公司的技术专家的考核和论证之后,飞利浦公司高效率的批准了跟新创业公司合作,投资5000万美元,投资一条CD音乐播放器和光盘的生产线。

    林棋把这个项目通过高层渠道,直接上报给了中央,并且,对中央表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错过这次机会,未来十年都不可能有CD生产线落户于中国大陆。

    5000万美元的投资,国际上领先的技术,刚刚问世不久的新产业!而且,是新创业电子这个爱国港商联合国际上大名鼎鼎的飞利浦公司。

    于是,中央迅速特批,在深圳拨200亩土地,折价1000万元人民币,借给深圳新爱电子扩大工厂面积。当然了,这1000万元不用现在出钱,而是可以等到生产线投产之后再付款。

    新投产的CD唱片机和CD光盘工厂,委托给爱卡电子和新爱电子代工。价值5000万美元的生产设备,也会租给新爱电子公司。

    新爱电子可以投产之后,以代工费来偿还机器设备的租金。等到机器设备折旧完成后,可以考虑低价转让给新爱电子。

    不过,CD唱片机和光盘的品牌,则是飞利浦公司和新创业电子公司合资成立的新飞科技公司持有。

    弄出CD唱片机,套取了飞利浦公司整条生产线,林棋觉得这笔买卖非常划算。当然了,也仅拿出了CD唱片机和光盘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的技术。

    新创业电子公司有更好的光驱,但林棋不准备现在就拿出去,实际上,若是有办法自己搞一条CD唱片机的生产线,他甚至不会理睬飞利浦公司。

    但正是因为,产品逆向工程研发很容易,却陷入了现在很多中国企业类似的问题——生产不了!

    即使勉强生产,很多核心零部件,也必须要委托海外的行业巨头去生产。

    正是因此,林棋才准备以专利技术和产品作为筹码,吸引飞利浦公司合作,让飞利浦公司跟林棋合资搞一条CD唱片机和CD光盘的刻录生产线。一开始,核心零部件从飞利浦公司采购,让其赚取最丰厚的利润。

    但等到生产线都搬到了国内,CD唱片和光盘的消费市场也逐渐培养起来了。投入足够的资金和研发资源,核心零部件全部国产化,也并不是难事。

第93章 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1981年9月,新创业电子联合飞利浦公司注册成立新飞科技公司在香港挂牌成立。

    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创立的起始点就超过了绝大部分的企业,可谓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豪门贵子。

    新创业电子注入了CD唱片机相关的100多个核心专利,而飞利浦公司则注入了价值5000万美元估值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这家公司初创,注册资本既高达1亿美元。

    与此同时,两家巨头联合给新飞科技担保,让其在银行的初始信用额度就高达2000万美元。即使其注册资金有点灌水,但打个折扣。这家公司的估值,最低限度也不会低于5000万美元。

    在81年拥有1亿美元规模的企业,不仅仅在国内是庞然大物,在香港也绝对是一家大型企业。

    而这家大型企业注册成立之后,却只招商业运营人员和研发人员,却并不打算自主建立工厂,而是在林棋的建议下,飞利浦公司同意把生产完全外包给中国的代工企业。

    也就是爱卡电子和新爱电子为首的两大新创业电子的御用代工企业,这两大代工企业在容健的管理之下,形成了良好的互补。爱卡电子能够从香港获得融资,以及进口海外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而新爱电子则充分利用国内廉价土地、人口、资源、物价红利,大量订单转嫁到国内的工厂生产,而管理方式则按照香港这边的资本主义奖惩(剥削)制度,在质量不低于香港的情况下,出厂价往往大幅度的削减。而降下来的成本,自然转化为毛利率的提升!

    也许再过几十年,这种生产模式被指责为血汗工厂。但在80年代,这绝对不是血汗工厂。新爱电子的国内工厂的员工工资,仅相当于香港那边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跟全国平均收入相比,新爱电子的人均月薪已达600元,而国内正常的月薪不过是60元,也就是说,新爱电子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是绝对是让人羡慕妒忌恨的体面职业,而不是血汗工厂。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样高的收入,再配合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压力,自然让深圳这边的代工厂,爆出巨大的潜力和效率。

    飞利浦公司的代表柯慈雷这段时间,就是来到了深圳,亲眼看着CD唱片机和光盘的技术图纸和CD唱片机样品,交给了新爱电子厂。用不了一周时间,新爱电子厂已经培训数百名工人,组成了并不算先进,却能立即投产的组装生产线。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柯慈雷难以想象,生产流水线还在荷兰那边预定,预计至少要半年后才会抵达中国。但是,这种工人却似乎不需要流水线,靠着对于对于机械结构的熟悉和生产经验,用做简陋的生产方式把几百个零件,组装成产品。

    “因为,这些工人的素质相当高,至少不亚于欧美国家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我国的教育体系,绝大部分课程都是理工,我们国家有一句名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一些经验丰富的工人,实际上,相当于是欧美国家的工程师。而他们只需要100多美元的月薪,就可以非常满意。”容健介绍说道。

    “即使这样……我也不是很理解?光有熟练的工人是不够的,激光存储技术,需要一些精密的零件,绝对不是如此简陋的工厂能加工的出来的。比如,激光头,以我对你们国家的工业水平的了解,估计没有工厂能生产这么小而精密的激光头!”柯慈雷说道。

    容健微笑说道:“正如激光头零部件,我国确实做不到工业化生产,但是……别忘了,军工!由于经济转型,不少的军工企业缺乏订单,很难养活自己。而我国的军工系统的工艺水平,超过民用体系。即使,军工体系也不能量产,但其小批量供货却是可以做到的,产能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价格却未必比量产更贵。”

    强调中国国内的供货商,能够自给自足,供应所有的零部件,这完全是打肿脸充胖子。

    真实情况是,目前新爱电子厂用来组装CD唱片机的零部件确实是军工企业提供的,但绝不是普通的军工企业,而是能够研发定向能激光武器的军工单位,以及造火箭、卫星的军工研究所,这些顶级的军工研发所,却因为财政困难,吃饭都成难题,所以,才接一些订单。但这些系统本来就不是量产的单位,所以,每月最多能供应两三千套激光头组件。

    之所以要打肿脸充胖子,暗示飞利浦公司,中国国内也能生产CD激光头组建,主要是因为,飞利浦公司太黑了。

    LD、CD、VCD、DVD,甭管什么D,最核心的零部件,除了电路板和半导体芯片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伺服电机和激光头。

    其中,精密的激光头组建,更是重中之重。没有激光头组件,就没办读取光碟上的信息。而小型的激光头也是由飞利浦公司发明,虽然专利保护期快要过了,但其加工精度却又形成了巨大的门槛,目前全世界不超过10家公司能够量产!

    所以,别看飞利浦公司大方的提供了一系列的成套设备,跟新创业电子合资成立CD唱片机工厂。但这些设备,并不包括激光头组建的生产线。所以,CD激光头组建还必须要从飞利浦公司采购。

    飞利浦公司目前给合资创办的新飞电子公司供应激光头,价格高达300美元,黑的不能再黑了。

    但是没办法,飞利浦给这个报价,已经算是看在大家合资的份上,给了友情价了。换做是日本企业找飞利浦采购,供货价可能要达到四百美元以上。

    正是因此,即使新飞电子公司垄断了CD唱片机市场,只要不能自主生产CD激光头组建,那么,永远还是给飞利浦这样的掌握核心零部件生产技术的企业打工!

    历史上,90年代中国所谓发明了VCD,这里面激光头采购的、VCD格式的解码芯片是采购的,伺服电机还是采购的。就连VCD标准,实际上,也是国际上大厂联合制定的。正是因为,从头到尾都是用别人的技术和别人的核心零件来组装,不能把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自然在市场竞争中,败的一塌糊涂。假设万燕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即使做VCD和DVD品牌整机失败,还可以靠着向整个行业供应核心零部件,赚到比整机更丰厚的利润。

    正是因为知道在技术上,绝对不能受制于人。

    所以,林棋给容健一个目标:“给你五年时间!在五年后,我要看到CD唱片机每一个核心零部件,都做到国产化!一个激光头,几百美元那么黑心的价格,五年后,我们断然不能接受!”

    “兄弟,这需要钱!”容健说道,“我估计,没有十个亿的投入,不可能完成零部件国产化。”

    “十多亿而已!”林棋嗤之以鼻。

    “10多个亿还而已?”容健感觉好笑说道,“仿佛就跟你有十个亿一样?”

    “嗯,我现在确实没有十个亿的现金。”林棋微笑说道,“但是你认为,我赚十个亿,困难吗?”

    “呃!”容健表情一僵,虽然,林棋有点吹牛的嫌疑,但他知道,十个亿对于林棋而言真不困难。

    这么多年来,容健也算见识到香港的很多富豪,甚至,还了解解放前很多的民族资本家。

    但论赚钱,容健只服林棋!

    跟林棋后面赚钱,荣健目前虽然净资产不多,但每个月手底下企业流进流出的现金流是破亿的,手下控股和参股的工厂,管理的员工已经超过1万人。

    容健本人估计,他今年能赚的利润最低不少于7000万,往多了算,可能一年赚上亿元。

    这样的利润,虽然比李嘉诚和包玉刚,还稍微有点点差距。

    但已经是同一个数量级的存在了,香港的那些顶级商人富豪家族,家族的财富积累约几十亿元。一年赚几个亿已算顶级,年赚10亿已是香港华商界老大。

    即使是香港最赚钱的汇丰银行,年赚才不到二十亿。

    1981年的香港,比汇丰更赚钱的是——做假账的佳宁集团!

    容健只隐隐约约感觉香港目前最火爆的一只股票佳宁置业有问题,但却只能意识到问题,不知道问题多严重。

    林棋却是很清楚的知道,号称比汇丰银行还赚钱的佳宁集团,本质上是通过财务造假,虚构的利润。

    实质上,到82年香港楼市和股市大崩盘之后,就戳穿了佳宁的百亿大骗局。其各种似真似假的故事,关联企业之间不断造假,虚构惊人的利润,让上市公司佳宁置业市值一度超过60亿港元。实际上,佳宁集团根本不赚钱,反而是赔钱货,所有的现金流都是靠着从银行贷款,以及把股票抵押出去,获得现金流去进行收购和交易。一开始,也许佳宁置业并没有想到自己玩的这么大,但后来看到市场太好骗了,已经收不住手了,最终把骗局搞到了百亿规模。造成几十万股票投资者损失惨重,佳宁破产股票成废纸,几十亿的债务的债主,也完全不可能拿回自己的现金,80年代香港金融震荡频繁,一连串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破产,佳宁骗局也是催化剂之一。

    当然了,佳宁骗局也是80年代坑的香港最狠的一次骗局,不仅仅造成股市萧条,甚至,地产行业也雪上加霜。

    原本,林棋也想过是否沾手佳宁的股票进行投资,最终,全程无视,也是因为怕被佳宁的污名染上身,得不偿失。

    以林棋掌握的信息量,想要财富呈现百倍增长,也再容易不过了,根本不需要染上任何污名。仅需要在萧条时期,能够借到钱,然后,不断的抄底。通过杠杆放大财富增长的倍数,即可轻易的剪羊毛。

    比如,82年~84年,港府跪求地产商买地,但却连连降价都卖不出去,因为,有钱的地产商,在81年地产泡沫巅峰时期已经举债加码陷进去了,包括香港最大的地产商——置地公司也成了“债王”欠债150亿元,巨亏几十亿而焦头烂额。各大地产商,根本有心无力,没法也没胆子买地。

    82~84年,地价跌到每平米不到5000块。而未来香港土地拍卖会上地王的价格,达到每平米五六十万元港元!

    这几年没胆子或者没能力拿地的地产商,要是知道未来香港地王的价格,岂不是后悔的吐血?

第94章 不可轻视的老技术工人() 
1981年10月1日,深圳。从荷兰到中国的货船,将首批5万个激光头组件,运到了深圳简陋的港口。虽然,这批组建甚至都装不满一个集装箱,但谁也不能忽视其惊人的价值!

    每个激光头300美元,5万个就是一千五百万美元。光是几个集装箱,就贵到这般地步,以至于港口卸货时,甚至派遣了军车进行护送。

    在集装箱抓伤了卡车,运到了工厂之后,新爱电子厂收入了核心零部件后,开始有条不紊的加速产能。

    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在基本上看不到多少先进机器的环境下进行组织生产。这本来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南方的工厂主要的生产模式。

    实际上,不仅仅是国内是这么组织生产的,香港、台湾的工厂目前组织生产的方式,也是这种比较作坊式的压榨为主。目前台湾的鸿海(富士康)的条件,甚至还不如新爱电子。但随着时间发展,这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线,只要企业经营者稍微重视一下技术升级,迟早是会转化为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先进生产线。

    在零件运到工厂后,中国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已经信心满满的开始组装人员进行扩大生产。

    并且,新爱电子深圳工厂,拍胸脯保证,CD唱片机近期就能够上市,他们能够保证每月三万台以上的产能——只要激光头组件的供应充足。

    “你们不可能做到!我是指每天1000台,或许,你们的一部分工人,可以用螺丝刀组装CD唱片机,但真正量产,只能是流水线设备抵达中国。”荷兰的技术人员杰克。飞利浦坚持说道。

    “以一个月工作作为赌注,如果我们能做到每天1000台以上的工业化量产,我赢,你输。反之,你赢!”

    “不公平,你一个月的工资只能抵得上我1天的工资。”杰克。飞利浦有点迟疑。

    “敢不敢赌?你还是不是男人?一个月的薪酬而已!”中国的技术人员刺激他。

    “好!赌就赌!”就这样荷兰人杰克。飞利浦输掉了一个月的薪水——9000多美元!

    “太……令人吃惊了!看来,我对你们中国工人了解的还是太少了!”飞利浦公司的技术人员杰克。飞利浦被派遣到深圳之后基于跟中国的技术人员打赌,认为没有先进的设备,是不可能大规模的生产CD唱片机。

    “愿赌服输,你不会赖账吧?”一名中国的青年技术人员,微笑着说道。

    “当然!”杰克。飞利浦咬牙切齿将财务人员,将他输掉的一个月薪酬,交给了跟他打赌的中国人手中。

    ……

    每天的产能1000台以上,已经可谓视为量产了。

    等到生产线投产之后,预计日产能可以超过1万台,这是荷兰人生产效率估计。同样一套设备到中国工人手中,熟练之后,那么,效率可以提升日生产两万台以上,只要零件足够。

    荷兰人均每天劳动4小时左右,大部分荷兰人是不喜欢学习知识,也不爱劳动,甚至大把的人在家吃福利,并不打算出去找工作,毕竟,荷兰丰富的资源出口,已经创造了巨大的收益,给以给其国民提供良好的福利,于是,欧洲产生了一个名词——荷兰病!

    这种情况下,飞利浦公司大部分的岗位,在荷兰已经招不到愿意干活的人了,所以,飞利浦这样的公司把业务分包到全球,也属于必经之路。

    荷兰的技术人员,错误的用荷兰工人的工作意愿和学习钻研意愿来衡量这个时代的中国工人。

    实际上,这个时代的中国工人,除了吃大锅饭的国营企业之外,其他的企业为了生存着想,都是把人类的潜能发挥到了极限。

    再简陋的工作环境,只要给足了薪水和待遇,工人都会疯狂的学习,迅速的让钻研出一套可行的生产方案。

    “不是我们不需要生产线,而是,不能单纯的等生产线安装,才开始组织生产,那样就太慢了。中国目前最大的红利,在于有几千万名高素质的老技术工人。只要我们这批老技术工人还在,那么,再简陋的环境下,我们都可以完成人类手工可以制造的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