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医-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小乐连忙问道:“师父可有什么办法么?”

    李西墙嘿嘿一笑:“偷梁换柱呀。你先去太医院混一圈,等再见到他老人家的时候,你大约都成医士了,难道还不能给人看病?你若是傻傻等在这里,要师叔祖点头让你出山看病,恐怕你一出山就是老大夫了——非得五六十岁不可。”

    徐小乐觉得李西墙分明是在危言耸听,却又不排除真有那种可能性。他仰起头叹了口气,道:“看来老天爷都要我去京师啊!啊啊啊!”

    李西墙高深莫测地笑了笑:“什么老天爷,只是因为跳不出这个圈子罢了。真像师叔祖那样,说走就走,说来就来,谁能驱得动他?承认吧,咱们就是这红尘之中的一头小骡子,绕着圈拉磨,还以为自己阅历无数呢。”

    徐小乐缓缓板直了身子,奇怪道:“师父,你突然这么一本正经地说话,我有些不习惯。”

    “逆徒!”李西墙骂道。

    徐小乐又问道:“师父,你确定自己没什么不舒服吧?”

    李西墙叹了口气,道:“为师身体还可以,但是心里的确有些不舒服。”

    徐小乐顿时来兴致,笑道:“哦?师父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我开心一下呀。”

    李西墙瞪了徐小乐一眼:“唉,知道你要远行,我心里舍不得。”

    徐小乐压根不信:“能说人话么?”

    李西墙急道:“这是真心话!你想啊,你走了谁给我捉刀啊,说不得又得闭关。我这一闭关,不知道有多少银子就溜走了。”

    徐小乐听了之后没有一点开心的感觉,闷闷道:“我信了。”

    李西墙又叹了口气:“而且我肾气丸也快用完了,你这儿还有富余的么?再给我两粒。”

    徐小乐嘿嘿一笑:“这个有,再多两粒都有。”

    李西墙看着徐小乐的笑容,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徐小乐继续道:“一粒五百两,承蒙惠顾。”他见李西墙脸色土灰,道:“师叔祖亲自炼制,货真价实的肾气丹,可以当仙丹卖的呢,五百两真的不贵。”

    李西墙算了半天,心中罗列了一张能够分担药价的客人名录。诚如徐小乐所言,这些宝贝是用一粒少一粒,只要他肯卖,自己就敢收。到时候兑在酒里、蜜里,不需要一粒就能卖五百两,余出来的那些自然都是自己纯赚的。

    李西墙道:“我一下子拿不出来这么多银子,你先给我药,我慢慢给你银子。”他补了一句:“给你嫂嫂。”

    徐小乐缓缓摇了摇头:“给韩道长吧。”

    李西墙颇有些错愕。

    徐小乐道:“我这一走,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穹窿山那边。肺痨的治理思路还没有厘清,目前只能用银子堆起来,拖延病人的生存时日。只要断了银钱,病人立刻就撑不住。虽然顾家还在给银子,但是银子嘛,总是多多益善。”

    李西墙忍不住问道:“你不给家里留点?难道还要你嫂嫂过苦日子么?”

    徐小乐一拍脑袋:“给你这么一说,是我没想周全……”

    佟晚晴早就在外面听了半天,端着茶盘进来,道:“倒是不需要顾虑我们。家里这么多姐妹,每天做女红都养活自己了,哪里需要他去赚银子。”

    何况施济卿、采薇、赵去尘都送来了不少礼物,照徐家的消费水准,今年一年都够用了。

    尤其是采薇,见了佟晚晴等人的手艺之后,直感叹周府上下没人比得上。她与佟晚晴约定,以后有了手帕、衣衫、锦绣之类的成品,立刻送到周府去,肯定会出合理的价钱买下来。

    佟晚晴转头对徐小乐道:“所以你在外面也别担心家里。我当年一个人都把这个家维持下来了,何况现在还有这么多帮手。”

    见徐小乐还在犹豫,佟晚晴又道:“你之前给我的那些诊金,我也都留着呢。若是家里真的需要用钱,我就托人送信给你,你再送钱财回来也不迟。”

    徐小乐想了想道:“南北间距两千里,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样,我跟顾掌柜说好,若是家里有急用就去找他。等我回来了再算。”他转向李西墙:“师父,你受累给我做个保人,这点面子总有吧?”

    李西墙正是有求于人的时候,一挺胸脯道:“若是百把两上下,找我就成了。”

    徐小乐这才松了口气。他取出肾气丹给了李西墙四粒,约定了要两千两银子。其中一千五百两给韩通智经营穹窿山,留五百两给嫂嫂。对于徐家这样的小康之家,有五百两银子打底,就算每天吃喝玩乐也够用三五年的了。

    李西墙如今在苏州富户眼里颇有些神秘,口碑甚佳。四粒肾气丸略加调配就是四五千两银子,虽然不可能很快出手,不过肯定不会砸在手里。

    徐小乐自己也带了一粒防身——这肾气丹实在太好用了,吊命效果堪比人参。不同剂量能够带来不同的药效,实在是成药之中的王者。

    徐小乐送走了李西墙,接下来就是去穹窿山跟韩通智、戴浩歌交代一番病案的事。至于县城那边,他已经托人带了书信给谭公超,仍旧领下了随锦衣卫上京的差事。至于他之前的辞职书,压根就没有被谭公超送出去。

    *

    *(未完待续。)

325、出发() 
二月时节,大地回春,风景优美,路上没有积雪,河道里的冻冰也都融化了,正适合商旅们出门走南闯北。这也是因为大明实在太大了,从江南到塞北去做生意,再晚点出发就没办法赶回家过春节了。

    锦衣卫们有皇命在身,不能耽搁,自然也得赶着上路。对他们而言,绿林强盗并不是最危险的——事实上,也没有人会如此想不开去抢劫锦衣卫。

    一路上最危险的莫过于疾病伤痛,这是武艺再高明也无法抵御的。

    徐小乐的出现让锦衣卫们大大松了一口气。沿途有一位靠谱的医生,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此大家对徐小乐也格外温和友善。

    穆青友是这支押送队伍的头领,他也要回京师去述职。罗权将儿子罗云交给他,希望罗云能够在押送任务中获得经验,见识一下江湖,最好还能在京师锦衣卫圈子里混个脸熟。

    穆青友和罗云见到徐小乐都格外高兴。他们本以为徐小乐不会参加押送,没想到在出发的时候,徐小乐身穿一身褐色短衣,背着背篓,骑着墨精,笃悠悠地出现在了众人视野之中。

    皮皮坐在徐小乐的肩头,一双黑眼珠滴溜溜地直转,好奇地打量着众人。

    罗云急冲冲上去,拉住墨精的缰绳,对徐小乐欣喜道:“你不是说你不来的么?”

    徐小乐翻身从墨精身上下来,呵呵笑了笑:“人总是会改变主意的。”

    穆青友也过来道:“你是该去的。这一路从南到北,途经数省,人物风貌颇有不同。这么一趟走下来,能够开拓不少眼界见识。”

    徐小乐对于开拓眼界并不以为然,不过想到自己要走那么远,也是十分激动。他当初只以为天下是一个小小的区域,最远也只不过个把月就能走到。后来读了书才知道,从苏州走到西安就要三个月。若是从西安继续往西,出玉门关,经过西域,还能走到容貌、服饰、风俗大迥于中原的西方诸国。

    他也是因此才对远方存下了憧憬。这回虽然受到了诸多推动,仿佛天意,然而从他本心而言,未尝没有走出去亲眼看看偌大山河的心思。

    穆青友和罗云之外还有八个随从的锦衣卫校尉、力士,还有四个征调的役夫。连带徐小乐一共是十五人,算是这支队伍的主干。高知府如今站在囚车里,是被押解的对象,也是此行最重要的“核心”。

    徐小乐满怀复杂地看了一眼高知府。

    他已经从唐三叔那里打听过了。父亲的确与一位高姓书生交往密切,不过已经很久没有见他来过。唐三叔等闲也见不着知府老爷,所以不能肯定这位高知府就是当年的高书生。

    不过从常理推断,高姓本就不是江南大姓,知道徐小乐父亲名讳,还能拿出婚书,基本也不会是同姓冒认。照唐三叔的说法,这婚事本就不为众人所知,当年要不是他们夫妻被请去做个见证,恐怕也不会知道。

    徐小乐就对穆青友道:“穆百户,能给他喝口水吗?”

    穆百户道:“现在不急,出来时刚吃过喝过。”他又脑子里多转了个圈,猜想徐小乐是要关照高知府,就说道:“等出了城一切好说,城里还是要照规矩来。”

    徐小乐轻轻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他又对罗云道:“你那边事情安排妥当了吗?”

    罗云有些为难地摇了摇头:“我留了银子。若是不够用,就要靠她自己做活了。”他顿了顿又道:“我留了五十两银子,大约是够用了吧。”

    徐小乐嘴角抽了抽,心道:你这小子完全不知道柴米油盐的市价。五十两银子,足够她用两年啦。

    罗云见徐小乐表情奇怪,担忧道:“不会不够用吧!”

    徐小乐道:“若是五十两都不够用,你也养不起她。”

    罗云心有余悸,说道:“就这五十两,还是我从娘那里硬讨出来的呢!”

    徐小乐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叫住前面的穆青友,问道:“穆百户,咱们这次出差,盘缠是官府出吗?”

    穆青友回头笑道:“官府怎么会替我们出盘缠?是锦衣卫出。”

    徐小乐这才放心,因为他身上只带了二两碎银,若是沿途要自己出银子,恐怕他就得饿死在半道上了。

    ——唔,我可以沿途摇铃治病。

    徐小乐心中感叹:有一技傍身果然可以走遍天下。

    穆青友去前头最后一次清点人数,抬头看了看太阳,说道:“时辰差不多了,咱们这就启程吧。”

    锦衣卫分成两队。前队四人,打着旗幡,负责除路开道。后队押在队尾,各个配了弓弩。中间是老黄牛拉着的囚车。囚车之后是另一辆牛车,上面装着众人的行李。

    只有穆青友、罗云和徐小乐有牲口代步。穆青友和罗云左右相隔,前后相错,护着囚车不出意外。徐小乐没有固定的位置,随他喜欢走哪里便走哪里。不过他也只有一个位置能去——罗云身边。

    这支队伍停下来时并不觉得人很多,一旦走起来,拉成了长列,就有些浩浩荡荡的意思了。

    等出了城,徐小乐突然听到众人一声的轻呼,好像突然间就轻松下来。

    锦衣卫们纷纷将身上的铁甲脱了下来,扔在行李车上。除了必要的旗幡和佩刀,就连弓弩和长枪都放在了车上。

    徐小乐担忧道:“你们这般松懈,不会出事吧?”

    穆青友大笑道:“我们押解的是犯人,又不是什么值钱东西,难道还有人敢来劫道吗?”

    徐小乐暗道:看来你们也是知道高知府并没有同伙。这样想想,高知府还真是有些可怜呢!

    穆青友走到囚车旁,打开锁头,解开锁链,去掉了高知府戴着的木枷。他道:“高先生,现在出了城,你也不用一直站着了,可以坐下歇歇。”

    高知府连连拱手说道:“多谢,多谢!”

    徐小乐又要上前给他喝水,突然眼睛一瞄,发现后面有人鬼鬼祟祟,探头探脑,就叫道:“是谁!”

    一干锦衣卫纷纷转头,呛啷啷腰刀出鞘,如临大敌。

    *

    *(未完待续。)

326、接纳() 
一个满脸灰黑的少年从地上爬了起来。他大概以为趴在地上埋着头就没人看到他了,这显然有些一厢情愿。

    这少年穿着宽松的短衣,看上去就像是个衣服架子,让人不由怀疑这衣服是他偷来的。

    “我就过个路。”少年一口松江口音。

    徐小乐轻轻拍了拍额头:“高小、小弟,我不是让你照顾你娘么?你来这里干嘛?”

    高小弟自然就是高小姐。

    一干锦衣卫都是走南闯北的人,除了罗云,谁都看出来这是个细皮嫩肉的小娘子。这小娘子还往脸上抹锅底灰,想掩饰自己的容颜,真是笑死人了。不过他们听徐小乐这么说,纷纷收起刀,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脑中已经脑补出了“弱质少女千里追情郎”的戏码。

    高若楠道:“晚晴姐说她会把我娘接到家里去,让我跟来照顾你。”

    徐小乐拍着额头道:“嫂嫂捣什么乱啊!你来照顾我?你自己能好好活着就很不容易了!”他哪里知道佟晚晴已经默认了唐笑笑为正妻,高若楠为妾室。夫君出门,正妻在家执掌家事,妾室跟着沿途照顾,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高若楠委屈道:“我也不是那么没用,端茶倒水还是可以的。不过倒洗脚水可就不行了!”

    徐小乐暗暗一甩头,寻思着该怎么把高若楠赶回去。他望向囚车里的高知府,却见高知府坐在囚笼一角,将头埋在两膝之间,肩膀微微抽搐,像是在无声抽泣。想想也是,过去一家之主,权威赫赫的父亲,如今衣不蔽体地被囚禁在牢笼之中,不能照顾妻女,天下还有什么比这更悲惨的呢?

    穆青友上前道:“小乐,这位小兄弟怎么称呼?”

    高若楠连忙道:“我叫阿楠,是晚晴姐派来照顾小乐哥哥的。”

    穆青友笑道:“好,阿男,这一路上徐大夫就交给你啦。我们正好省点事。”

    徐小乐瞟了穆青友一眼,心中暗道:你们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高若楠欣喜道:“小乐哥哥,晚晴姐还让我带了东西给你,说你成天丢三落四,顾虑不周……”

    徐小乐干咳一声:“这些话就不用重复了,东西呢?”

    高若楠忍不住有些委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递给徐小乐。

    穆青友见她用右手拿着小布袋,左手就虚托着右手腕送出去,自然而然没有丝毫做作。只这一个动作就显示出异于普通人家的教养,显然不是出身于市井底层。他不自觉地就望向高知府:这两人都姓高,仔细一看,面庞还有些相像。

    穆青友心中暗道:徐小乐可别做出傻事来。他就留下高若楠和徐小乐说话,自己过去找了罗云,暗示罗云盯住自己的好朋友。然而他终究不了解罗云——这压根不是个能听懂暗示的人啊!

    徐小乐则打开小布袋,里面原来是个布卷。他双手摊开布卷,只见上面整整齐齐别着两排鱼钩似的曲针。

    这是徐小乐用来缝合外伤的工具,外面买不到,寻常铁匠也不会打造。现在他用的,都是买了现成的针,家里姐姐妹妹们一起帮着拗弯到适用的弧度。

    徐小乐心中惭愧,暗道:嫂嫂说我丢三落四一点都不错,我药箱里只带了一支,若是钝了可就没办法啦。

    徐小乐卷起布卷,放回布袋,又贴身放好。他从背篓里取出药箱递给高若楠,道:“好吧,这一路上你就给我背药箱,除了一日三餐,不能靠近囚车。你答应么?”他最后一句话却是压低了声音,不让锦衣卫们听到。

    高若楠总算松了口气,觉得自己在这支队伍里有了用处,因此也就不显得突兀了。她接过药箱,肩头微微一沉,还有些重。

    这里面装的大多是沿途容易用到的成药和不太容易在野外采用、需要炮制的草药,比之徐小乐在城里出诊要麻烦得多。考虑到翻山越岭,难免有些外伤,徐小乐还装了包扎用的蒸纱带、急救用的蜂蜜,东西预备得多,分量自然不轻。

    本来这次停留就是给高知府解个枷锁,并不打算休息,所以徐小乐和高若楠很快就回到了队伍里,继续前进。

    高若楠没有坐骑,走出十里路就有些吃不消了。她忍不住问徐小乐道:“小乐哥哥,咱们为什么不坐船?不是说从苏州坐船去京师比较快么?”

    徐小乐也不知道,就找了个机会追到穆青友一边,道:“穆百户,咱们前头换船么?”

    穆青友指了指高知府,道:“锦衣卫押解人犯,一般是不走水路的。”

    水路虽然快捷便当,人也轻松,但是对于人犯来说机会也多。既有招徕同伙的机会,也有自杀的机会。

    就比如说:人有三急,锦衣卫总不能老是给犯人倒便桶吧?若是不倒,跟犯人在一个船舱里又吃不消。那么很容易就会想到个便捷的方法:让犯人自己去船边方便。于是犯人就有机会跳水自尽或是逃走了。

    总之,在船舱那种空间狭窄的地方,不利于发挥锦衣卫人多和弓弩的优势。走陆路虽然辛苦耗时,但是一切尽在掌握,不容易出差错。

    穆青友本来不打算将这些道理说透,略一思量还是告诉了徐小乐。他知道徐小乐是个聪明人,应该能够听出他的弦外之音:别打高知府的主意,这回锦衣卫可是很认真的。

    徐小乐本来就没这个心思,听了也就当故事听,开开眼界而已。他轻松地骑着墨精前后晃荡了一圈,呼吸着春天的气息,整个人精神焕发。

    高若楠却仍旧得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没有任何改善。她想想自己这辈子都没走过这么多路,脚疼之余心也疼了起来,但是转念一想,还好自己没裹足,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

    *

    小汤有个“小汤说书”,就是简介上挂着的那的。最近想来想去不知道写什么,就把十年前的《占戈》一书放在上面连载。每天一章,完本作品,风格有些小清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去看看,这也算是复古风嘛。

    *(未完待续。)

327、打劫() 
“大当家的,前面有扬尘!少说也有二三十人。”

    一个瘦高的人影从树上跳了下来,走到虬髯壮汉面前,擦着手心:“大当家的,干不干?”

    那虬髯大汉满脸凶相,就如城隍庙里判官手下的恶鬼。凭他的长相,除了当山贼劫道,恐怕在大明是找不到其他活计了。眼下他被十七八个兄弟围在中间,思索是否打劫行旅,身份与面孔实在再匹配不过了。

    虬髯大汉沉思良久,方才道:“对面人似乎多了些。”

    那个瘦高的山贼道:“大当家的,二当家的既然说他们带了许多红货,人多也有道理呀。再说,咱们弟兄这么多人,还埋伏了各种暗器机关,他们人再多一倍也不是咱们的对手。”

    虬髯大汉扬起一只手:“且慢,不可轻敌。咱们还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怎么能轻举妄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