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牡丹台上的克虏伯大炮更能发挥威力。

    几架直升机在堡垒里降落,清军士兵走出直升机,上了墙头,他们可是操作这些克虏伯大炮的行家里手。

    墙头的清军官兵看到准备进攻的日军,心惊胆战地问陈飞:“上官,我们是不是被包围了,这仗还有的打吗?”

第二十一章 我们生来被包围

    平壤城中的柴野义广此时已经发现了距离平壤几公里之遥的清军,据侦察员来报,清军大概只有不到五千人,柴野义广判断清军是要攻取平壤城,他知道清军此番去而复来,一定是准备充分,所以没有贸然出击。

    柴野义广联系不上大本营,这些天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想要越过鸭绿江,可惜粮草弹药都不足,想要后撤回汉城,又不敢。见到今天清军的部队来攻,只能先守住平壤。

    所以整个战场上,唯一交锋的地方就剩下了牡丹台。

    日军一部一千余人,包围了牡丹台,从南面山坡发起攻击。

    山坡斜长一千多米,坡底本来生着密林,在平壤之战中好多树木被打断,烧焦,尽管这样,这些树还是成了日军部队用来藏身和掩护的屏障。

    陈飞执行林远的命令:吸引敌人,再由林远搬来的清军部队歼灭敌人,所以他并没有让堡垒里的清军炮轰平壤城。

    距离堡垒八百米的地方,日军那深蓝色的军装在稀疏的林子里时隐时现,陈飞命运清军炮手开炮。

    这些被俘的清军士兵没少挨日军的欺负,一听令下,连忙行动起来,测距,调整炮位,第一声炮响了,第一发弹主要用来修正偏差,为下一轮的准确打击做准备。

    林子里的日军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他们知道精确的炮火很快就要袭来了,不过它们并不害怕,因为火炮的射速很低,一发过去之后,要隔上一段时间才会有下一发,而且还可以根据炮弹的声音预测落点,及时躲避。

    9门75毫米火炮先开火,炮弹呼啸着朝日军所在的树林里飞去,清军的炮弹在树林上空凌空爆炸,密集的弹片像雨点一样洒了下去,残破的树枝树叶被打落了一地,日军众人纷纷躲在树后,所以并没有造成多大伤亡。

    这时日军加快了行进速度,从它他们所在的位置到空间之间的四百米,只用了三分钟,这三分钟内,火炮发射了十几次,毙伤了一百多个日军。

    日军抵近四百米空地前,在这里准备发起冲锋,日军在平壤战役的时候,之所以能攻进堡垒,靠的是占领外围堡垒之后,用那里的重炮打坏了围墙,从缺口中一拥而入,可是现在,外围堡垒的重炮已经被舰载机摧毁,所以日军扛起了云梯,准备爬上墙头。

    堡垒上的陈飞看见了日军抗着云梯,心里觉得好笑,这一幕让他想起了看过的古装片,这时他下达了攻击的命令,在四百米的距离上,人眼看一个人只是一个小小的黑点,所以陆战队员手中的突击步枪很难发挥用处,这个距离上,机枪才是最要命的武器。

    陈飞之前考虑到了日军会利用人数优势发起冲锋,所以把北京舰上陆战队手里的所有机枪都带来了,三挺12。7毫米重机枪,12挺7。62毫米轻机枪,沿着堡垒城墙构成了一条火力网,日军刚刚冲上来,就被密集的弹雨压制,扔下一大片死尸之后,仓皇撤退。

    清军士兵借着这个空当,来到了250毫米重炮的炮位,这些炮是日军在占领牡丹台之后用来向平壤轰炸的,没想到现在成了日军自己的催命鬼!

    城中的日军惨遭炮击,柴野义广立即下令,集结第九混成旅团,第十步兵旅团等四千余人,不惜一切代价,夺取牡丹台!

    此时牡丹台**有陆战队员60人,清军炮手40人,总计100人,他们即将抗击四十倍于自己的敌人!

    堡垒中陈飞清点了弹药数量,机枪弹在刚刚的一轮战斗中消耗了一半,步枪弹没有消耗,尽管如此,堡垒中的陈飞却并不惊慌,毕竟他们拥有最大的优势,天空,他们可以随时呼叫空中支援,而且他们的作战目标就是引诱日军出动,以牡丹台为中心,歼灭敌人。

    等到日军大部队像蚂蚁一样围拢过来的时候,陈飞不禁泛起疑来,怎么舰长带领的清军士兵还不发起攻击。

    陈飞哪能知道,林远那里突生不测!

    林远见到日军大部队出动,刚要劝说叶志超出兵,这时,清廷的电报来了,命令叶志超,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后撤到安全地界,因为清廷准备和日本和谈了!

    日本大本营自从联合舰队失去联系以来就一直没闲着,他们一边四处打探联合舰队的下落,一边积极思考对策,这边联合舰队的下落没有打探出来,那边与朝鲜半岛上的日军的联系也中断了,日本人尽管无法想象到来了一艘航空母舰,可是他们却知道,应该停止和清廷的战斗。

    于是日本人通过英国公使,向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发出了和谈请求。

    李鸿章不敢怠慢,立刻上报太后老佛爷,老佛爷正在准备六十大寿,她老人家自然不希望过寿辰的时候家门口还在打仗,清流言官翁同龢等人见到日本人请和,自认为天朝之威,已经使外夷臣服,也都赞成和谈。

    于是李鸿章发电报给叶志超,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林远其实不知道,叶志超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他已经得到密报,宋庆的部队坐船从旅顺出发,横渡黄海,并没有通过鸭绿江的入海口大东沟进入朝鲜,而是直抵大同江口,这样一来,宋庆来的要比预想的快得多,叶志超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战果被别人摘了去。

    叶志超拒绝出兵也就罢了,令林远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天上积起了乌云,而且越来越厚。

    林远赶紧命令舰上的直升机起飞,接走堡垒里的陆战队员和清军,命令刚刚下达,天上一声炸雷响起,下起了瓢泼大雨!

    黑压压的乌云压得地面上的人透不过起来,这个云层距离地面最多只有200米,这个高度上,飞机是绝对不敢飞的,因为地面附近的气流很不稳定,如果飞机遇上风切变而失速,那么也就只有机毁人亡了。更何况还下着大雨,飞机就更难飞了。

    正在这时,日军阵地上响起了炮声!

    日军推出了十几门火炮,向牡丹台主堡垒发起了炮击。

    这些炮是哪里来的呢?还要从平壤之战结束之后说起,日军一个炮兵中队很爱惜装备,为了不让火炮受到日光照射,于是就砍下不少树枝,给火炮搭了一个棚子,这些树枝竟误打误撞地起了现代伪装网的作用,由于北京舰对平壤城的侦察主要靠可见光照相,所以竟将这些火炮遗漏了。

    对于牡丹台里的陈飞他们来说,他们最大的优势,空中打击也不复存在了,首先他们无法找到日军的炮兵阵地,因为我军的空警2000预警机的雷达工作在L波段,也就是15…30厘米的波段,这个波段不能完成对于像火炮这样大小的装备的测绘,而他们又无法用激光指示器为空军指示方向,因为大雨和浓云会吸收大量的激光能量。

    勉强能完成侦察测绘的歼25,这种战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工作在3厘米的波段,可是又因为天降大雨,所以无法进行侦察测绘。

    面对着日军步兵,舰载机同样束手无策,因为他们距离陆战队太近了,在没有激光制导设备没法使用的情况下,航空炸弹有相当的几率会落在陆战队员的头上。

    日军的一发炮弹落在250毫米重炮旁边,高爆榴弹的弹片一瞬间引爆了堆在一旁的炮弹,震耳欲聋的巨响让每个人心头一颤,爆炸的威力之大,竟将城墙从上面崩掉了一小半。

    陈飞的身上满是泥水,他看看密密麻麻压上来的日军,他转头看着自己的部下,高喊道:“兄弟们,我们走上直升机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被包围,注定要靠我们手中的枪杀出血路!兄弟们,把小鬼子打下去!南京的仇!一千年的帐,今天一块算了!”

    陆战队员好清军士兵一齐高呼,迎接着一场最惨烈的战斗!

第二十二章 第一滴血

    清军大营里的林远心急如焚,那个叶志超就是不下令出兵!此时瓢泼一般的大雨又把空中支援的路子死死掐断,堡垒中一百名战士只能凭借着轻武器和少量火炮,对抗四十倍与自己的敌人!

    堡垒里的陈飞明显感觉出这一批来的日军不是善茬,他们每三个人成一个正三角或倒三角的冲锋队形,整个队形疏密有致,整体疏开,避免密集火力的杀伤,压低身子,快速突进,于他平时看的电影电视剧截然不同的是,日军没有一个人喊叫,也没有一个人说话,在山脚下,部署了十几门火炮,操纵这些火炮的人员训练有素,炮弹像长着眼睛一样越过冲锋的日军,落在堡垒里面,在树林里面,五门加特林速射炮在用树枝沙袋堆起的临时掩体中向堡垒射击,用来掩护冲锋的日军。

    五门加特林炮交叉扫射,堡垒墙上几乎没有死角,陈飞他们被加特林速射炮压得抬不起头来,这种炮使用20毫米口径弹药,一发弹药就足以把堡垒墙壁上的一块青砖打断,陈飞借着射击的空隙探出头,扫了一眼五门机关炮的位置,距离他大约1500米,这个距离太远了,再加上天降大雨,所以不可能从墙头打中炮手。

    陈飞他们躲在墙垛后面,听见炮声停止了,他们都知道,日军士兵已经抵近了,真正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陈飞猛地一探头,就看见一百米外的几十个日军扛着云梯冲了上来,他们身后,几百个日军举起枪,向堡垒墙头射击。陈飞示意部下,手榴弹,我军普遍列装82式无柄手榴弹的杀伤半径在十五米左右,杀伤力极大。

    陆战队员从墙垛后面甩出手榴弹,他们的投弹距离大多在五十米,这一甩出去,手榴弹正好在冲锋日军的头顶上爆炸,空中爆炸的手榴弹让地面上没有一处死角,大日本帝国皇军的勇士顿时被打成了筛子。

    云梯当然也被炸坏了,后续的日军索性冲到墙根底下,开始沿着墙壁上的弹坑向上攀爬,这时堡垒上的各型机枪响了,密集的弹雨把后面射击的日军扫倒了一片,后面掩护的日军连忙撤退下去,正当陈飞指挥部下清理墙壁上的日军的时候,日军的火炮响了。

    陈飞不禁吃了一惊,城上还有日军的人!他们居然不顾自己人就开炮了,前面几枚炮弹直接在墙壁外爆炸,高爆榴弹飞出的大量弹片直接把墙上的日军撕得粉碎。城上的陆战队员还来不及躲避,一颗炸弹就在城头爆炸,一名陆战队员应声倒地。

    那名陆战队员被弹片击中了胸膛,心脏附近的血管被弹片割开,鲜血直接从胸膛里喷溅出来,心肌依然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巨大的压力把鲜血推出体外。

    那名陆战队员由于大量失血,大脑没有血液,只是低头看了一眼伤口,就丧失了意识,离他最近的战士刚要冲过去,陈飞一把拉住了他,因为他听见了下一枚炮弹迫近的声音,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那名战士被日军的炮弹炸成了碎片!

    终于闻见血的味道了,战争,就是要死人的!

    陈飞心里一阵剧痛,看着一起摸爬滚打的兄弟死在自己面前,没人能承受得住这样的痛苦!

    还容不得陈飞难受,更大的危机出现了,陈飞他们的弹药不足了,机枪弹行将用尽,剩下的几十只自动步枪,怎么能抵挡得住这么多人的冲锋呢?

    正在这时,一发炮弹在城墙上爆炸,城墙哗啦啦地倒塌出了一个大缺口,伴随着爆炸声的,是日军高亢的欢呼!

    一但日军攻进堡垒,这将近一百名战士,只能选择战死!

    清军指挥所里的林远不停地踱着步,那些枪炮声都好像砸在自己心上,情况越是紧急就越冷静,正是他的优点之一,他深吸一口气,很快,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的脑海里形成。

    此时北京舰上坐镇指挥的政委韩明光也是心急如焚,尽管已经知道敌人炮兵阵地的位置,可是这么极端恶劣的天气,舰载机在云层之上几乎无法完成打击,而且云层的高度只有200米多一点,飞机在这种高度飞行,是极端危险的。

    徐峰这个时候正在附近空域巡航,通过一体化战场感知系统,他也知道了此时牡丹台堡垒中陆战队员的困境,他决定,冒一冒危险,穿过云层。

    徐峰拉着操纵杆,缓缓穿过乌黑的云层,看着身边不时闪出的一道道闪电,他心里倒不是太担心,因为飞机巨大的金属机身相当于一个电磁屏蔽网,能保护其中的人不受雷电的伤害,所以受雷电威胁最大的是机上的通讯设备,雷达等等,而现代飞机广泛采用了防雷设计。

    徐峰把飞行速度稳定在450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既不快也不慢,如果快了会使飞机钻出云层的那一刻来不及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如果慢了,飞机可能会因为机翼无法提供足够的升力而失速。

    等到徐峰钻出云层的那一刻,他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这也太低了吧!他心里想着,飞机此时距离地面的距离,连一百米都不到!

    这样的高度,稍有不慎,飞行员连调整的机会都没有,飞机就可能直接摔在地上,而且这个高度的气流变化剧烈,很有可能引起飞机失速,这种高度,飞行员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徐峰立刻飞赴日军的炮兵阵地,天降暴雨,所以激光制导炸弹是没法用了,电视制导呢,也不理想,徐峰于是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用自己高超的飞行技术,让炸弹做自由落体运动,直接炸到炮兵阵地。

    徐峰在炮兵阵地上盘旋了一段,进入了攻击位置,在距离炮兵阵地五百米的地方放下了六枚炸弹,这个距离的得出是相当不精确的,因为计算的时候空气阻力的量值是未知的,尽管这样,六枚500千克级的炸弹,还是足够炸毁炮兵阵地的。

    徐峰的尝试没有白费,一枚炸弹擦着边炸到了炮兵阵地上堆积的炮弹,剧烈的爆炸一瞬间吞没了炮兵阵地。

    其他的炸弹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日军进攻部队的头顶上,日军伤亡惨重,这样一来,陈飞那里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

    徐峰看见攻击成功,心里一阵喜悦,连忙撤离作战空域,正当他飞过云层的时候,猛然间感到飞机向下一沉,徐峰心里一凉,想道:“完了,飞机要失速了!”

第二十三章 马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徐峰知道自己遇见风切变了,所谓风切变,是指风速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突然发生变化,飞机之所以能够克服重力(严格地说,是升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飞在天上,是因为飞机机翼的上下面上的空气的流动速度是不同的,机翼的形状使得机翼上面的空气的流速远高于下面的流速,依照伯努利原理,流速快的空气压力小,所以下面的空气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这就是飞机的升力来源。要想维持这种压力差,飞机必须维持一定的速度。徐峰遇见的这股突然变化的气流,使得飞机相对于空气的速度一下子降低了。

    这种意外一般多发生在低空,徐峰不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了,飞机此时的重力大于升力,歼24飞机的重心靠近机身后部,所以飞机在一瞬间向后翻滚,机头向上抬起,这样将会加剧失速的发展,徐峰连忙向下压操纵杆,升降舵随之产生的气动力矩把机头向下压,徐锋又调整鸭翼和前缘襟翼的位置,加快机翼上面空气的流速,同时向发动机燃烧室加油,使飞机的飞行速度更快。

    飞机失速的势头遏止住了,徐峰把飞机拉起,快速爬升,突然,徐峰看见面前的天空中,出现了一片黑点。

    这可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群燕子从云层里面钻了过来。飞机不在低空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空是鸟类活动的天堂,除了极少数的秃鹫,鹰,大雁和天鹅等大型飞禽能飞到1500米以上的高空外,其他的鸟都在1500米以下活动。

    徐峰刚想躲开,可是来不及了,相对速度太快,一瞬间飞机就穿过了鸟群,由于座舱是全封闭的,隔音效果很好,所以徐峰并没有听见撞击的声音,他只是感觉到了十几次的振动。

    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去看发动机的转速表,转速表上的指针很快要划到零了,这意味着发动机的压气机已经不工作了。

    本来燕子的身体很小,不会对发动机的叶片造成太大的伤害,可是这是一群燕子,多次的撞击终于让发动机压气机的叶片支撑不住,第一级动叶的一个叶片终于承受不住,瞬间断裂,发动机那高达一万转每分钟的转速,瞬间让同一级的其他叶片击中了它,整个一级的发动机叶片被“剃光头”,发动机巨大的气压差把这些碎片向后吸去,后面级压气机的叶片没有几个幸存!

    压气机是航空发动机的必需部件,用来压缩空气,叶片一没,发动机也就没法工作了,丧失了动力的飞机顿时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减了速,徐峰知道坠机已经无可避免,他果断拉下弹射座椅启动杆,弹射火箭启动,座舱盖被炸开,徐峰从飞机中弹射而出。

    再来说清军大营里的林远,他想到的办法就是——伪造一封李鸿章的电报!

    这个方法从技术手段上来说并不难,因为预警机一直在监听来往朝鲜半岛的各种电报,这个时代加密方法相对于21世纪来说,只能用简陋来形容,所以北京舰在截获了足够多的清廷电报之后,用最初级的频率分析法就破译了清廷的密码。

    所谓的频率分析法,就是分析每个符号的出现的次数,把它们和汉语里的单字出现的次数相比对,从而确定每个符号对应于哪个汉字。

    很快,叶志超就收到了一封来自李鸿章的电报,电报内容很简洁,进攻日军,看到这封电报,叶志超有些意外,李鸿章平日里对待手下,有一种呼来喝去,嬉笑怒骂的家长式作风,这在以往的电报里也有体现,而这次的电报,为什么那么简洁呢?

    可是李鸿章的命令,他又不能不从,随即决定出兵。

    卫汝贵自告奋勇,带领手下一千五百余名骑兵,攻击牡丹台外围日军,剩下的兵马,作为预备队,防范平壤城中的日军出击,其实他们多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