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震海笑道:“说起水下爆破,我记得是和日本人作战的时候用过一次,当时我们要炸断敌军的桥,是海军陆战队的邓鸿领着十几个战士去的,我好久没有见到老邓了,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林远笑道:“北京舰上的海军陆战队员一部分像你这样,当了陆军的指挥官,还有一部分成为了特种作战的教官,邓鸿就是这样,他现在带着人在军校培养特战人才呢。”

    欧震海笑道:“原来是这样,那我去准备了。”欧震海说完关闭了电台,命令炮兵部队向江中发射炮弹,各种口径的火炮一起开火,无数水柱在江面上腾起,二十分钟之后,欧震海下令停止炮击,侦察营下水,侦察钢刺的毁伤情况。

    侦察营长很快回来,带回来的消息让欧震海非常失望,水下的钢刺完好无损,看来炮弹的爆炸威力不足以炸毁钢刺,欧震海立刻向林远进行了汇报,林远说道:“我已经联系邓鸿了,他正在准备,你们一会儿再去侦察一番,把钢刺的数目,尺寸给我发过来,邓鸿他们要根据那些数据确定爆炸需要的炸药数量。”

    欧震海答应下来,侦察营开始侦察,把需要的东西都给林远发送回去,林远也从黄河一带调集船只,两天之后,十一月八日,邓鸿便率领水下爆破组来到樊城,第三师的军营,第一批渡江的船也运了过来。

    欧震海和邓鸿寒暄了一阵,邓鸿便说道:“我看见船已经运过来了,时间紧迫,我们就先不聊别的事情了,我立刻带着人下水,看看怎么炸毁钢刺。”

    众人从运来的船里找出一只小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推进江水,小心地往江对岸划去,估计差不多快到水下钢刺了便抛石碇入水,让小船停在水面上,邓鸿亲自潜入水中,寻找钢刺。

    江水很浑浊,只能看清眼前几十厘米的东西,邓鸿摸索着往钢刺的方向游,一会儿便游到一根钢刺边上。

    邓鸿把水下炸弹安装在钢刺上,然后从腰间的口袋里拿出了一条橙红色的绸带,一圈圈地缠在钢刺的根部,长长的橙红色绸带在水下飘动着,尽管在浑浊幽暗的水底,依旧非常醒目,等到爆炸结束,邓鸿将会根据这条绸带找到这根钢刺,由于绸带很柔软,水下炸弹的冲击波不会对它造成损坏。

    邓鸿计算了一下水流的速度和自己游出爆炸范围的时间,把炸弹的起爆时间设定在了十五分钟之后,随后游回小船边上,众人把他拉上小船,邓鸿上了小船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表,说道:“大家注意看好,还有五分钟炸弹就会爆炸了。”

    众人都低头看着手表,静静地等待着五分钟的到来,五分钟的时间一到,只听见水下传来一声闷响,随后就见到一大股气泡从水下升上来,越升越大,越升越快,冲出水面发出“哗啦”一声,溅起一大片水柱。

    可是没人知道钢刺究竟有没有被炸断,虽然邓鸿根据理论计算了炸断钢刺需要的炸药质量,也留出了一定的余量,可是理论毕竟和实践有差距,邓鸿说道:“我下去看看。”说着翻身进入水中。

    爆炸搅动起了水底的泥土,水体更加浑浊了,邓鸿在一片幽暗中瞪大了眼睛寻找着那条橙红色的绸带,很快就在水中看到了一条清晰的橙红色长条,邓鸿向着长条游去,一把抓起了它,用力扯了扯,发现绸带绷得笔直,心想:“很好,没有被炸断,要是绸带被炸断,我恐怕再也找不到那根钢刺了。”

    邓鸿拉着绸带游到了钢刺边上,发现刚刚还竖立在水中的钢刺已经断成了两截,半截钢刺落在水里,邓鸿也太不清楚断口形状,便决定把断了的钢刺带回去。

    邓鸿掏出一条长绳,绑在钢刺上,拖着钢刺返回船上,众人把钢刺从水中打捞起来,仔细查看了一下断口的情况,讨论一番认定:现在的水下炸弹的爆炸威力,炸断清军的钢刺已经绰绰有余。

    邓鸿于是便和欧震海商量,调动两栖侦察营的人手,在水下安装炸弹,欧震海欣然应允,便开始安装炸弹,随后的一天,江面上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林远部队把动静弄得这么大,对面的襄阳城不可能不知道,一个参将急忙去见张之洞,说道:“大人,林逆匪兵在炸水下的钢刺。”

    这时张之洞正拿着狼毫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刷刷点点地画着什么,听见参将的话连笔都没有放下,一边画一边说道:“有什么慌张的?通知炮兵营,去江边,把他们的人都炸到江里。”

    参将于是出去传令,张之洞创办的兵工厂具备仿制大炮的能力,所有张之洞手下有一支装备二十门野炮的炮兵营,大炮口径都是七十五毫米,还仿制了法国人的制退复进机,让这些野炮的射速很快。

    张之洞的炮兵赶着拉跑车的马向江边走去,由于观瞄装备非常落后,所以张之洞的炮兵根本不具备间接瞄准射击的能力,他们只能到江边,看着林远的部队射击,他们刚刚走到江边,就听见天空中传来尖锐的声音,身为炮兵的他们对那种声音再熟悉不过了,那是炮弹从天而降的声音!

    炮兵们吓得四散奔逃,纷纷扔下大炮,很快爆炸声就在清军的队伍中响起,马被炸死,炮车被炸坏,场面一片狼藉,张之洞视为至宝的炮兵,在十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全军覆没。

    原来林远部队的侦察兵一直都在江畔的高坡上盯着对岸的情况,一看到清军的炮兵出动,立刻通知了后面的自行火炮部队,侦察兵则为炮兵校正射击,炮兵部队一阵弹雨把他们消灭,有的炮弹落在江中,侦察兵在远处却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1349 逃出襄阳

    原来侦察兵在观察江面的时候发现,江面上的水柱很多,心想:“难道我们的炮兵这么不准吗?有几枚炮弹偏离目标还有可能,可是现在的情况,偏离目标的炮弹可是有些多啊!”而稍后的观察更让侦察兵们吃惊,因为他们发现,那些腾起的水柱很有规律,往往是一个水柱先腾起来,然后才有别的水柱腾起来。

    侦察兵们分析了一下这样的现象,最后一致认为:对面江水里面埋设着水雷!水柱就是被炮弹爆炸引爆的水雷炸起来的!侦察兵们于是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欧震海。

    欧震海一听这话顿时眉头竖起,问侦察营长:“你们能确定吗?”

    侦察营长说道:“如果不是水雷的话,就无法解释江面上的现象了。”

    欧震海点点头,说道:“好的,我知道了。”侦察营长转身出去,此时已经是十一月八日傍晚了,炸毁江中钢刺的行动竟然整整持续了一天,这时邓鸿进来说道:“水中的钢刺我们已经清除得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渡河了?”

    欧震海说道:“恐怕不行,据我们的侦察兵观察,对手在江边埋设了水雷!”

    邓鸿听见这话就笑了起来,说道:“清军这是想要做什么啊?不让我们过江他们也不过了吗?又是钢刺又是水雷的!”

    欧震海说道:“我们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他们不是要反攻华北吗?他们把汉江弄成这个样子,他们怎么过江呢?”

    邓鸿也连连摇头,欧震海说道:“好了,我们不说他们了,我们还是想想该怎么清除水中的水雷吧。”

    邓鸿说道:“办法很简单啊,我都想到了,我们用炮弹炸,别看江水很宽,可是却不深,炮弹过去之后肯定能把下面的水雷全部引爆。”

    欧震海说道:“我也正有此意。”于是欧震海命令炮兵部队,立刻向清军方向的江水开炮,炮弹顿时飞了过去,炮弹使用的都是延时引信,在与水面发生撞击后,会延迟上几毫秒,足够让炮弹钻进水中几米深的地方爆炸。

    欧震海还特别命令:这次炮击要求使用爆破榴弹,不使用杀伤榴弹。杀伤榴弹碎片产生得比较多,而爆破榴弹只靠冲击波产生杀伤,杀伤碎片产生得比较少,在水中杀伤破片会因为水的阻力作用减速,杀伤力锐减,可是冲击波在水中的威力却大大提升,比在空气中要大成百上千倍!所以爆破榴弹在水中爆炸,对水雷产生了无比致命的杀伤。

    炮击持续了三个小时,各个部队的炮兵对襄阳正面五公里范围内的江面全部进行了炮击,欧震海觉得这下江水中的水雷应该被清除干净了,便命令部队休整,等待林远把更多的船运输过来。

    在襄阳城中的张之洞听见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急忙叫过手下问道:“哪里来的炮声?”

    手下急忙答道:“报告大人,是林逆匪兵在开炮。”

    张之洞眉头一皱,怒道:“废话,我当然知道是林逆匪兵在开炮,我问的是:炮弹打在什么地方?”

    手下说道:“是岸边,不过大多数炮弹都落在江水里了!”

    张之洞惊讶地问道:“他们往岸边发炮弹做什么?”

    手下说道:“岸边不是有防御工事吗?他们应该是要打那些防御工事,可能是因为天太黑,他们看不清楚目标,所以打偏了。”

    张之洞连连摇头,说道:“不对不对,肯定不对,林远肯定不是要打防御工事!”

    手下说道:“大人是怎么看出来的?”

    张之洞说道:“现在天已经黑了,林远部队的炮兵看不见目标,炮弹落点也很难把握,他们为什么不等到明天白天再打?”

    手下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张之洞心念一动,说道:“难道他们的目标就是江水?”

    手下急忙问道:“大人,江水有什么好炸的?”

    张之洞说道:“水里面的水雷,炮弹能把水雷引爆,水雷一被引爆,我们便没有汉江的屏障了。”

    手下哈哈大笑,说道:“大人您这就是杞人忧天了,水雷那么小,又在水下,炮弹肯定撞不到它,水雷不被撞到就不会爆炸的。”

    张之洞轻叹一声说道:“唉,你不懂,水雷的边上只要有大量炸药爆炸,水雷就也会跟着抱着,有个洋人的名词是专门说这种现象的,这个名词就叫‘殉爆’。”

    手下惭然笑道:“大人,小人才疏学浅,不懂这些东西。”

    张之洞轻叹一声,说道:“依我看,襄阳城是守不住了,去把襄樊总兵肖成勇叫来。”手下于是出去,时候不大便领着一个满脸胡子的大汉,那大汉走到张之洞面前倒身下拜,说道:“末将肖成勇,拜见大人!”

    张之洞说道:“我让你准备的事情,你办得怎么样了?”

    肖成勇低声说道:“已经办妥了,保证叫林逆匪兵有来无回!”

    张之洞说道:“那就好,只是这件事情一做,你的命肯定没了!”

    肖成勇笑道:“大丈夫死有何惧!末将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为除掉林逆匪兵虽万死而不悔!”

    张之洞轻叹一声,说道:“张某无能,无力阻挡林逆匪兵,竟要以部下的性命……”张之洞说完老泪纵横,突然撩衣襟就要跪倒,哭道:“请受张某一拜!”

    肖成勇一把拉起张之洞,说道:“大人万万不可如此,请大人尽快去岘山吧,那里重峦叠嶂,群峰如聚,必能拦住林逆匪兵,襄阳城便交给属下了。”两人又说了几句,张之洞便带着城中三万精兵,趁着夜色出城,赶奔襄阳城南的岘山。

    汉江对岸的欧震海从航空图片上看到大量清军从襄阳城南边逃走,恨不得肋生双翅飞过汉江,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他知道自己的船只不够,现在只有三十多条小船,一次只能运输几百个战士过江,至于坦克这样的重装备想都不用想,小船要是带着坦克下水,肯定沉底。

    于是欧震海给林远发电:“大量清军从襄阳城南出逃,进入岘山,望速速调集船只,让我部尽快渡江。”

    林远看到这份电报不由得心想:“张之洞不愧是一代名臣,知道一座襄阳城他们肯定守不住,在我们即将攻破汉江之际,果断放弃襄阳,进入襄阳南部的岘山,那里地势险要,是个据守的绝佳之处。”

    于是林远给欧震海回电:“船只正在调集,往你部耐心等待,另:岘山易守难攻,望进攻时多加准备。”

1350 两颗人头

    欧震海接到林远的回电便开始了焦急地等待,第二天,十一月九日上午,一队载重车拉着三十只小船来到师部,欧震海一见拉来的船又是只能搭载十几个人的小船,忍不住对运输队队长抱怨道:“你们就不能给我们弄一些大船吗?”

    运输队队长无奈地说道:“这里路面的承重能力不行啊,现在这些船已经是能运输的最大的船了,船再大的话车就陷进地里面了。”

    欧震海叹了口气,说道:“也行吧,就勉强用这个船吧,把船拉到入水台去吧,我们在那里把船放进水里。”

    运输队长问道:“入水台?那是什么地方?”

    欧震海笑道:“到了你就知道了。”说着让运输队队长领着人把车开上一个高坡,从坡顶到坡底明显有一条用青草铺成的路,路直接通到河边,欧震海指着路说道:“这就是我们自己弄得入水滑道,前一阵子我们没有滑道,把小船弄进水里费了很大的劲,现在好了,船在坡上可以直接滑进水里。”

    欧震海冲着高坡下面的众人说道:“赶紧把油泼到滑道上,咱们把船放下去。”众人于是泼油的泼油,卸船的卸船,很快把三十只小船弄到了水中。

    欧震海见到自己现在有六十艘小船,每艘船大约能装载二十个人,一次能运输一千多兵力过江,心想:“我们已经侦察出来:从江边到襄阳城之间的防御工事都已经空了,所以一千人过去完全可以占领那些防御工事。”

    于是欧震海命令部队渡江,同时命令炮兵部队使用122毫米加农榴弹炮对襄阳城墙发动攻击,张之洞在决定固守襄阳的时候已经明白:襄阳的城墙在林远部队强大的火力下根本不堪一击,所以他决定以汉江和岘山为屏障阻拦林远部队,所以他也没有加高或是加厚城墙。

    于是在炮弹的打击下,城墙很快被炸开了几个缺口,小船也搭载着登陆部队渡过了汉江,占领了城墙和汉江之间的工事,部队刚要发起冲锋,突然见到城门大开,一匹快马疾驰而出,马上一人举着一面白色大旗,向着阵地冲来,众人都心想:“这人举着白旗出来,肯定不是来打我们的,难道城中守军是要投降吗?”

    担任进攻任务的部队是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团长名叫夏梓枫,是北京舰从东北民众中培养出来的优秀军官,夏梓枫见到有人举着白旗出来,急忙命令:“大家不要开枪,把那个要投降的人带来见我!”

    几个战士立刻过去,守在战壕里面,用枪瞄准着那人,那人来到战壕近前翻身下马,牵马举旗向战壕近前走来,一边走一边高声叫道:“别开枪,别开枪,我有事情要见你们的上官。”

    两个战士见到这人身上没带武器,小心地出去,用枪指着那人,在他身上搜查一番,没有发现武器,便把马带到一边,把人带到夏梓枫面前,夏梓枫问道:“你举着白旗,可是来投降的吗?”

    那人说道:“我不是来投降的,我是来送信和一样东西的,之所以举着白旗,是怕你们开枪打我。”

    夏梓枫问道:“送什么信?什么东西?”

    那人答道:“信和东西都在马上,您看了便知道。”

    夏梓枫给两个战士使了个眼色,两个战士去了一会儿便回来说道:“马上有一个包袱,包袱里面是一封信和一个盒子,我们把信给您带来了,那个盒子我们也打开看了,里面是……”

    战士说到这里话音一顿,夏梓枫急忙说道:“盒子里面有什么?别吞吞吐吐的!”

    战士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盒子里,是两颗人头!”

    这话一出,只听那个使者发出一声尖叫,夏梓枫看着使者问道:“你不知道盒子里有什么吗?”

    使者慌张地摇头,说道:“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要是知道里面是两颗人头的话说什么都不会来的,背着两颗人头,多税。 �

    夏梓枫点点头,一边拆开信一边问使者:“是谁让你来的?”

    使者说道:“是城中的守将,襄樊总兵,肖成勇肖大人,信是他的亲笔信。”

    夏梓枫点点头,一边看信一边转头问战士:“那两颗人头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战士答道:“是两个女人的人头,一个看样子五六十岁,另一个看样子三十多岁。”

    夏梓枫一边听着一边看信,突然脸色一下子变了,战士急忙问道:“团长,怎么了?”

    夏梓枫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肖成勇在信上说,盒子里的人头,一颗是他母亲的,一颗是他妻子的。”

    这话一出众人都惊呼出来,纷纷议论:“敌军守将把自己的亲人杀死,又把人头给我们送来,究竟是什么意思?”一个战士问道:“肖成勇为什么要把两颗人头送给咱们?”

    夏梓枫长叹一声,说道:“他在信上说,他要誓死保卫襄阳,已经把全家都杀死殉国了,就等着跟咱们一起死了!”

    这时一个军官说道:“团长,我看肖成勇是个沽名钓誉的家伙,那两颗人头不一定是谁的呢。”

    夏梓枫淡然一笑,说道:“不管它们是真的还是假的,咱们只把这襄阳城打下来就行了!我命令,重机枪、迫击炮掩护,全力攻城!”

    一个战士问道:“团长,那个使者怎么办?”

    夏梓枫说道:“我们和清廷没有那么大的仇,一个使者,我们没有必要杀死他,放他回去吧。”几个战士于是便把使者放了回去,团下面的各个部队随即对襄阳展开进攻,部队在进攻的时候采用了火力掩护,重点突进的打法,以小队兵力突击城墙缺口,集中火力压制缺口两侧城墙上的清军。

    突击组立刻出发,向着城墙上的缺口走去,这时后面的机枪手才发现,墙头上根本就没有清军,所以没有开枪,而此时突击组慢慢地靠近了缺口,在缺口边上等待了一阵并没有发现清军的踪迹,这才爬过半人多高残破的围墙,进入城中。

    夏梓枫等人都在后面看着突击队,他们一进城,就听见城里传来了激烈的枪声,都是突击队的枪声,夏梓枫瞬间明白:突击队遭遇了攻击,他立刻说道:“第二突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