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兵上去将万山的衣甲扒掉,兵器也摘了,押着下了城关。
“快过年了。”
孟长安指了指对面:“这些日子出去狩猎渤海国斥候,探索出来一条山路可行,直至渤海国城关一侧,渤海国习俗与我大宁相近,过年对他们来说也极重要,但我不打算让对面城关里的人好好过年,以后也别想过年。”
“呼!”
士兵们振臂高呼。
“过年之前拿下对面城关。”
他转身下城:“没有点喜事配年味怎么行。”
次夜,孟长安带八百精锐徒步穿越山峰,以绳索从绝壁放下,夜袭渤海国城关打开城门,宁军杀入,斩敌两千三百余,夺城关一座,将人头置于城关之外堆人头塔,渤海惊惧。
城关上,孟长安往嘴里灌了一口酒,举着酒壶朝着长安方向,嘴唇微微动了动。
冷子,好好过年。
。_网址:
˿e;ea6;ʁc;d22;e91;c0f;Bf4;f51;ad9;ff0c;Ba9;f60;f53; a8c;Bf4;AB0;AB0;feB;ae0;c0f;Bf4;ff0c;c0f;Bf4;Od2;Bf4;AB0;
第四百八十四章 到付()
孟长安夺关的消息在年前肯定是到不了长安城,可是最迟正月十五之前就一定会到,可想而知,才刚刚过完年,陛下得到这消息得多高兴。
而东疆大将军裴亭山在得知此事之后,只是喃喃自语了两个字。。。。。。罢了。
原白山关守将闫开松得知消息沉默良久,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却一言不发。
白山关。
孟长安独自一人盘膝坐在城墙城垛上,身上铁甲如墨,肩上披风血红。
算计着日子,长安城里应该已经是披红挂彩爆竹声不断了吧。
小时候过年,傻冷子总是一个人蜷缩在马厩旁边那个可冷可冷的小屋子里,北边正房里炉火烧的旺盛,灯烛在三十晚上不灭,而冷子那漏风漏雪的房子里哪里有热乎气,连光明都没有。
那时候他家里饭菜丰盛,他总是在这个鸡腿上咬一口,嫌弃味道不好,那个猪肘子上也啃一口,同样说滋味寡淡难吃的要命,然后把自己咬过的鸡腿猪肘嫌弃的扔给沈冷,还要刻薄的说几句快吃快吃尝尝我的口水味道,他爹就在一边哈哈大笑,而他也要表现出几分得意才行,若非如此,冷子过年连一口肉都吃不上。
可是每每念及,他还是心中很疼。
那时候他能做的,也就如此了。
父亲打冷子的时候他争着打,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力气小,再打也打不坏人,父亲骂沈冷的时候他就把父亲推开,说自己讨厌骂人的话。
还好,冷子现在过的很好,比他好。
比他好才好,孟长安觉得自己是在赎罪。
城垛上的年轻将军,举起酒壶喝了一口,东北边陲的风雪不比北疆小多少,他一个人坐在这已经很久,哪怕是和军中同袍同饮的时候,他也觉得孤独。
似乎只有想着那傻冷子的时候,才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活在这世上。
白山关之所以叫白山关,是因为这山名为白山,而白山之所以名为白山,是因为山顶终年被白雪覆盖,孟长安已经习惯了风,习惯了雪,习惯了一片银白,也习惯了冷。
“将军。”
杨七宝从城下快步跑上来,指了指城关:“从长安城来了人,送了包裹过来,是我家将军派人送来的。”
他还是习惯称呼沈冷为我家将军,对孟长安,杨七宝无比的钦佩,信服,甚至是敬畏,乃至于仰望,在他看来孟长安就是天生的将军,而对沈冷,杨七宝觉得那是自己家人,兄弟。
“嗯?”
孟长安眉眼一喜。
难得难得。
拿下渤海国的城关,也未见他眉间一喜。
他从城墙上快步下去,杨七宝都觉得孟将军此时竟是有些急不可耐的意思。
从城门外进来了一辆马车,有十几个武者随行,这些武者似乎也不是寻常的江湖客,见了这么多兵甲,感受着这边关肃杀,竟是没有几分怯意。
一个汉子从马背上跳下来,抱拳一拜:“拜见孟将军,奉沈冷将军嘱托从长安城来,一路上不敢耽搁,唯恐年后再把东西送到。”
他转身从马车上搬下来两个箱子,一个箱子是给孟长安的,另外一个则是给杨七宝的。
杨七宝迫不及待的打开自己那口箱子,里边是几件簇新的衣服,沈冷记下他的身高体重,请长安城最好的裁缝缝制,衣服不可能不合身。
除了衣服之外,还有一箱子的糖,正是冬天,一路走来倒也不怕坏了,都是用红纸包着的,看着格外喜庆。
杨七宝爱吃糖。
衣服,糖,还有一个不大的木盒,杨七宝打开,里边是一沓信纸,拿起来看了看,片刻之后手就开始抖,控制都控制不住。
“我的七宝哥,东北边关冷不冷?撒尿的时候莫要冻掉了你的小…鸡…鸡,你看那白山的山头,像不像去年我和你一起拉的那坨?”
这是陈冉写的。
“杨大哥,过年好,你又老了一岁啊,我却还那么年轻力壮,算计了一下你明年本命年,我给你买了一沓红裤衩,一转眼你都三十大几了,我才十七。”
这是王阔海写的。
“老杨,听闻渤海国那边的妞儿虽然穷但是漂亮,以你这相貌想找个正经姑娘也难了,要不就抓个渤海国的女人凑合着吧,征服渤海女人也是为大宁争光。”
这是杜威名写的。
“杨大哥,东北风雪急,给你买了些伤寒药和金疮药,长安城的老字号,虽然知道大过年的送药有些不吉利,就当是祛病驱邪,过年好。”
这是古乐写的。
还有好多好多话,是沈冷麾下那些老兄弟们写的,那一个个的名字,让杨七宝的手颤抖的越来越厉害。
有兄弟不识字,所以写不出什么暖心的话,他翻到下一张纸,纸上画着一个大胖子在拍着自己肚子,肚子鼓的老高,旁边画了一个小人拉车,车上是一座山,杨七宝想了想好久才醒悟过来,这画里的意思只有两个字。
饱,重。
保重。
再也忍不住,杨七宝嗷的一声哭出来,朝着东南长安城的方向,抱拳,嘴唇都在发颤。
另外一边,孟长安害怕自己也会如杨七宝那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所以抱起来自己的箱子回到他屋子里,脚步很急,进了门就回手把门关上,想了想不稳妥,又把门栓插好。
打开箱子,最先看到的是一摞厚实的鞋垫,鞋垫上都绣着猫儿似的东西,像是猫儿蹲在一个土包上拉粑粑的样子,只是绣的有些扭曲,勉强还能辨认出来。
鞋垫旁边也有一个更小的木盒,打开看,里边是一沓银票,还有几颗东珠。
再下边是两件新衣服。
主要的是,也有一封信,虽然不是如杨七宝箱子里那么多,只有一封,可对于孟长安来说这一封信的分量和杨七宝那么多信的分量一样重。
“信不是我写的,让你弟妹代笔,不是我不想给你写啊,是我字太帅,怕你一打开信封就受不了我那字上扑面而来的帅气,然后你纳头便拜。”
“鞋垫是你弟妹。。。。。。呸,怎么还是习惯性的觉得你比我大?罢了罢了,大过年的,不跟你争一时之大小,又不是争短长的事,我也不在乎。”
“鞋垫是你弟妹绣的,我茶爷绣工天下无双,鞋垫价值连城。。。。。。她说你是大宁第一虎将,所以鞋垫上绣了猛虎下山图,是不是很霸气?”
孟长安把鞋垫拿起来仔细看了看,脑海里出现沈茶颜一针一线绣鞋垫的样子,再看看这构图,这绣工,确定是沈茶颜亲手绣的无疑。
可是这猫儿蹲着拉粑粑,怎么是猛虎下山?
“你在遥远的边关大雪飘飘,我知道很苦,可你也不用羡慕我,你以为我在长安城整日都是在吃喝玩乐?整日都是游手好闲?整日都是美人作伴?整日都是潇洒快活?是的。。。。。。我现在就是这样。”
孟长安扭头啐了一口:“不要脸。”
继续往下看。
“如果我猜的没错,半年了,白山关里的士兵们都已经把你当神仙了吧?如果我猜的再没错,你是不是惦记着白山关对面渤海国的城关?拿下来没有?”
孟长安自言自语:“拿下了。”
再往下看。
“白山关那个小地方,不是你的天地,陛下把你放在那一定另有深意,我愚笨,猜不到多少,大概只能想到陛下是为了三件事,其一是因为武新宇,其二是因为裴亭山,其三。。。。。。可能是因为东疆,你若将来做了东疆大将军,我们还是好兄弟吗?”
孟长安:“啐。。。。。。”
“北疆之战最快三年,最迟五年,到时候陛下必然把你召回,裴亭山已经年迈,你在北疆若战功卓著,陛下许你东疆大将军也便水到渠成,虽然你没我帅没我高没我强,但是东疆大将军勉强配得上你。”
孟长安:“啐啐啐。。。。。。”
“这次托人给你带去了鞋垫,新衣服,茶叶,还有一些奖赏给手下人用的银子,算是你欠我的吧,以后做了东疆大将军,你没事就去东海里捞大蛤蜊,攒够了一筐珠子还我就好。”
孟长安:“去你一脑袋的大蛤蜊。”
继续看信。
“对了,你把车马费给人家付一下,我跟他们说了,到付。”
孟长安:“。。。。。。”
“还有最后一件事,看完了之后你别骂我,我也只是受人所托。。。。。。马车里还有别的,你看完了信之后再做决定,若你不留,那也不用下车,直接返回长安就是,车里的是月珠明台。”
孟长安的手猛地一抖。
“世子李逍善托人从北疆送到长安城一封休书,还有一份给陛下的奏折,陛下已经准了,月珠明台不再是世子夫人,她是自由身,她一连找了我数次,对我说想来看你,却不知道如何走,我知道这样做可能你会生气,可我也没办法,我没办法拒绝她。”
“还是刚才写的那句话,若你觉得她不该来更不该留,她在马车里等你一个时辰,你不去找她,她就明白了你的意思,自会返回。”
孟长安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走到窗口看了看那辆马车。
风雪寒,车里也应该很冷吧。
信最后一句。
过年好。
孟长安想着好你大爷的好,你把这么大一个难题丢给我,是真的祝我过年好?
他在椅子上坐下来,看着窗外发呆。
马车里,月珠明台低着头,脸色越来越白。
马车里有个沙漏,她算计过的,沙漏漏完,正好一个时辰。
侍女净胡一直小心翼翼的看着公主殿下的脸色,越看越担心,她知道,这对于公主殿下来说是多大的煎熬。
好冷。
好漫长。
净胡握住月珠明台冰冷的手:“殿下?”
月珠明台看了看沙漏里只剩下最后一小点沙子,苦笑:“走吧。”
车马转,护卫上马,准备出城。
“屋子收拾出来了,太脏太乱所以费了些时间,也点了炉火。”
车外是孟长安的声音,似乎是累着了,嗓音微微有些发颤。
“实在不好意思直接请你下车,边关里空置的屋子都是用来堆放东西的,莫说坐,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收拾了好一会儿,只是所需的家具一时半会儿凑不齐全,委屈你了。”
月珠明台看着窗外隔着窗帘看不到的人。
笑。
第四百八十五章 有点像家()
白山关的条件确实太苦了些,城关里没有百姓,也没有商铺,所需的一切物资都是朝廷发放,肉食蔬菜这些东西每天都会有车辆送进来,距离白山关最近的城叫楼城,距离也有一百多里,况且楼城也不是什么大城,只是因为东北边塞的粮仓在这,所以就显得重要起来。
侍女净胡一口气把路上换下来的衣服都洗了,这一路上风尘仆仆,护卫都是男人,虽然是沈冷将军委托林落雨挑选出来的得力手下,可毕竟有诸多不便,北方这寒冷的天气,衣服洗了别说当天能干,挂上去冻成冰衣,幸好带的衣服倒是够多,省着些,一路上也够换的。
单独的小院里挂满了衣服,净胡坐在板凳上搓着自己冻的红扑扑的小手,觉得有些委屈。
她自进宫就跟在公主殿下身边,在吐蕃国的时候何曾吃过苦?到了大宁之后,所有本不该经历的苦都经历了一遍,好在。。。。。。这地方虽然苦寒,可公主的心的暖的。
白山关副将杨七宝早上就带着亲兵来,这小院四周皆部署了护卫,毕竟这是边陲,天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
除了布置岗哨之外,还推来一车米面粮油,蔬菜只有白菜和萝卜,肉倒是很多,大宁从不曾亏了边塞将士们的吃穿,所以肉食供应很充足,猪羊肉皆有,便是中原之内百姓都不容易吃到的牛肉,边塞每个月也要送上来一两次。
“净胡,来把衣服换了。”
公主在屋子里喊了一声,净胡连忙起身回屋,心说除了身上这件衣服之外都洗了,哪里还有衣服换。
进了屋看到公主殿下那样子,净胡扑哧一声就笑了。
月珠明台穿着一件肥肥大大的边军冬装棉衣,厚实的很,只是这衣服确实在她身上太大了些,所以人就显得更为娇小,看着格外好玩。
“可暖和了。”
月珠明台一边擦着土炕一边说话:“快换上,换上你就知道有多好。”
净胡回身把房门关好,然后做贼似的把衣服赶紧脱了换,她已是初长成的少女,身材妙曼,胸前也已经颇具规模,羞涩的换上边军冬装,这棉服不是作战服,所以格外厚实,作战服可不会如此臃肿,不然怎么挥刀砍杀。
两个土妞儿似的,把屋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
“好硬噢。”
净胡摸了摸那土炕。
“不懂了吧,这是火炕。”
月珠明台出去抱了些柴火进来,笨拙的把柴劈开,然后开始生火,没一会儿那小鼻子小脸的就被熏的黑乎乎,小手还被烫了一下,然而却没有丝毫怨气,似乎到了这之后不管做什么都是开心的,净胡一边帮忙一边想着,公主殿下现在的心境这么好是为什么?
想来想去,似乎只有两个字可以解释。
希望。
挽着袖口的公主殿下终于把火炕烧的热乎起来,屋子里的温度立刻就升了上去,两个人竟是出了一身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笑的前仰后合,那两张小黑脸哦。
“公主,现在咱们干吗?”
“和面。”
公主想了想,自己在长安城中努力去学习的宁人生活技巧,然后发现在这个地方似乎并不适用,长安城里的宁人活的精致,也活的大气,潇洒的很,而边塞之地自然和都城无法相比。
“宁人最爱吃的是饺子。”
月珠明台挥舞了一下小拳头:“咱们自己包饺子吃。”
“啊?”
净胡:“公主你会吗?”
“看过,应该不难。”
月珠明台刷了个面盆,然后放进去一瓢面粉,又倒进去一碗水,洗的干干净净的小手伸进去开始揉啊捏啊摔打啊。。。。。。
“为什么,都沾在手上了。”
“是水多了吧?”
“那就再加点面粉。”
“还得加点水。”
“再加点面粉吧。”
“又干了。”
外面响起敲门声,净胡手忙脚乱的去开门,带着一身风雪的孟长安扛着一个包裹进来,看到公主殿下两只手深埋在一大盆面粉里愣了一下,然后实在忍不住扑哧一声就笑了。
“如果我再来晚些,你会不会用面把自己埋了?”
他把包裹放下:“我来吧。”
正在与面团恶魔激烈交战的月珠明台红着脸看向孟长安,那好大一盆面,手还在里边卷着。
她亲手创造了一个沼泽,如果一直一直这样下去的话,沼泽就会进化成大恶魔,把白山关都吞进去。。。。。。
“蒸馒头?”
孟长安一边洗手一边问。
“想包饺子,给你送过去一些。”
月珠明台低着头说话,脸红的好像熟透了的苹果,说话的声音那么那么小。
“我问过杨将军,他说孟将军吃饭很随意,就算是在边关没出城的时候也多只是吃几口干粮喝些水,干粮冷硬,怎么能当日常饭吃。”
“习惯了。”
孟长安擦干手过来和面,他会蒸馒头。
嗯,只会蒸馒头。
所以也有些心慌起来,想着若此时此刻沈冷附体该多好,那个臭小子在做菜做饭上的天赋比习武还高,话说包饺子流程他当然知道,可他年少时候离家,在书院生活自然是吃书院食堂,出了书院直接从军,吃的自然是军队的大锅饭,之所以会蒸馒头,是因为在北疆的时候出门会带,自己蒸一锅晒一下,包好带着,饿了的时候点一堆火烤烤就能吃。
可是饺子这么复杂的东西,怎么做?
然而在两个小姑娘面前,猛大将军自然不能露怯。
仔细思考了一下流程步骤,想着应该是剁馅了。
出门剥了一颗白菜剁碎了,然后又开始剁肉,放进去些油盐,也不知道咸淡,反正样子看起来差不多,然后就是下一个步骤了。。。。。。擀皮。
孟长安挽起袖子:“你们两个坐着就是,我自己能行。”
说的好像很厉害的样子,看起来更像是给他自己打气鼓劲儿。
虽然他的动作也有些笨拙生疏人,然而在月珠明台眼里看着他可厉害了,想着孟将军这般铁汉,给自己和净胡包饺子吃,这就是铁汉柔情了吧,她坐在那看着孟长安胡思乱想,都能把自己想的脸红。
再想下去,可能就到孩子叫什么那一步了。
“擀皮。。。。。。擀皮。”
幸好送来的厨具齐全,孟长安一边嘟囔着一边找来擀面杖,把和好的面用刀切了,他常年握刀倒是不至于把面切的大小悬殊,只是擀皮这一步把他难住了。
粘上了,揭下来,又粘上了。。。。。。
净胡忽闪着大眼睛好奇的问:“将军是
要把这棍变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