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智的选择。

    邱问普轻捻胡须,道:“所以,老夫劝你还是考医科,我朝以杂科取士,其地位并不比进士科差,所差者不过是日后仕途是否通顺罢了。然则老夫观平安为人谦恭,待人友善,就算是初次见面,有什么误会,但相处之后,也会为你的风采折服。学做官,当先学会做人,平安日后的前程不可限量啊!”

    说罢,他看了眼旁边的邱亭轩。邱亭轩微微点头,这番话父亲已经和他说过,他深以为然,结交别人前景未知,但结交王平安,却是前景光明,王家少年进京之后,肯定吃得开,甚至有可能比自己还要吃得开。

    王有财道:“邱山主所言极是,我们也打算让平安考医科,但不管考啥科,总得总得有资格去考才成啊!”说到这儿,王老爷子紧张起来,紧盯着邱问普的眼睛,看着他的表情。

    邱问普微微一笑,他岂有不明白这话的意思。端起茶碗,喝了口茶,却不忙着说话。

    邱亭轩却道:“王贤弟进了我书院之后,虽与父亲大人无师生之名,却与父亲大人的弟子有同窗之实,这对于王贤弟日后的仕途大有好处,父亲大人完全是为了王贤弟着想,待日后我们携手进京,大家互相照应,岂不美哉!”

    王平安心中暗道:“美哉的怕不是只有我吧!”

    果然,邱问普放下茶碗,道:“至于说到资格,明年的贡举名单已然确定,想改现在是来不及了,不过”

    ------

    附:平安感谢书友阿文2006连续的慷慨仗义打赏,您是为这本书打赏最多的,感谢您的大力支持。平安还要感谢书友开心珞巴,书友防水,感谢您们慷慨大方的打赏,还要感谢书友正着念是猪,书友铁麾,感谢你们对这本书的热情打赏,万分感谢!

    海带排骨汤

    配方:海带200克,猪排骨1000克。

    制法:将海带浸泡洗净,切成粗丝。排骨切块。起油锅,放植物油2匙,用中火烧热油,倒入排骨,翻炒断生,后加黄酒3匙,水少许,焖烧5分钟。有香味时,盛入大砂锅内。再放入海带,加冷水,浸没为度,先用旺火烧沸,加黄酒1匙,后改用小火慢炖2时,加细盐调味,再煨半小时,至排骨、海带均已酥烂,离火。

    功效:消痰散结,软坚通脉,益气养血。

    用法:佐餐食用。

第64章 大家都有便宜好占() 
王有财和杨氏听说贡举名单不能改,也就是说王平安得不到明年的名额了,神色都黯了下来。弄了半天,原来邱问普今天登门不是来道谢,而是来道歉的,儿子给他治好了病,结果还是得不到名额,邱问普心里过意不去,这才亲自上门!

    王有财心想:“如果这科不成,那就再下一科?只是不知下一科开在什么时候,如果是三年后,那耽误的事儿可就大了!”

    杨氏却想:“风寒这种小病,就算治好了,也卖不出太大的人情!唉,这邱老头子咋就不得更重的病呢!”一听儿子得不到名额,邱山主立即降格成了邱老头子!

    王平安却神色不变,静等着邱问普往下说,他心中明白,如果今天就是为了告诉自己贡举名额给不出,那么邱问普是无需亲自登门的,既然亲自登门,那么一定有别的说法!

    邱问普说完“不过”,稍稍顿了顿,见王氏夫妇表情沮丧,在自己的意料之中,而王平安却神色依旧,他心想:“这少年的阅历和年纪不相符啊,少年老成,竟比轩儿还要强些。”世上尽有聪明之人,就算他心中感到疑惑,可也无从考证,只能在心里想想。

    他不再卖关子,道:“本州学政出于老夫门下,是以每逢科考,他总是把贡举名册送于老夫,让老夫替他把把关,以免让有名无实之辈混进名册,如果有那样的人,那么进了长安岂不要丢咱们徐州人的脸面!”

    邱亭轩刷地展开扇子,连连点头,认为父亲的话十分有理,考不中是小,丢了家乡的脸面却是大了!

    邱问普笑道:“以平安的医术,如要考医科,那是必中无疑的,而在医术方面,老夫又没有什么可以教他的,所以收他为徒,实在有些欺世盗名了!”

    王平安忙道:“邱老先生过谦了,晚辈只会胡乱开几个方子罢了,照你差得远了!”

    邱问普摆了摆手:“咱们大唐并非年年开科,有时三年,有时五载,而本州学风浓烈,欲应考者无数,是以这贡举名额便成了香饽饽,人人都想得到一个。名册未出之前,当真是家家不遗余力,人人各使手段,如此这般,其实名册一出,便既尘埃落地,没法改了!”

    王有财长叹一声,没吃过鸡肉,总见过鸡跑,他又何尝不知这点,可凡事总有万一,他刚刚还抱有一线希望,现在听邱问普这么说,连一线希望都没有了!

    邱问普说到这里,停了片刻,观察王平安的反应,见王平安还是神色如常,甚至嘴角边露出淡淡的笑意。他心中着实不解,今天要说的话,除了儿子邱亭轩外,没有告诉其他任何人,这少年难道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否则为何面露喜色?可如真的会未卜先知,那应该考卜科,而非医科了!

    邱问普道:“本州学政每科选出的贡举,从名份上来讲,只属于乡贡,并非生徒,当然了,老夫那学政弟子虽然在本州算得人物,但在长安却却呵呵,他是没有资格选送生徒的,但本州却有一人有这个资格,那便是刺史大人!老夫虽然不才,但可为平安去游说刺史大人,让他将生徒名额送于平安,咱们徐州可是只有一个生徒名额啊!”

    说罢,邱问普哈哈大笑,可笑了半晌,却发现王氏一家莫名其妙,都不明白他笑的是什么,他只能咳嗽两声,示意儿子为其解说。邱亭轩会意,当即解说起来。

    在唐朝,国家是有学校的,在京师有国子监学,地方有四门学,都是要高官或有爵位的贵族子弟才能入学,别看“生徒”二字不大好听,却实是豪门子弟做官的一条捷径。当然在唐朝中后期这个也就不值什么钱了,但在李世民统治时期,生徒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贡举和生徒虽然都参加考试,但因生徒属于特权阶级,所以考起来更简单些,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他们有针对性的复习题!在京畿地区,附近州县都设有四门学,因为那里高官多,各家子弟们凑到一块,也就能凑出个学馆出来,这和咸同书院这种民办的书院性质可不一样。

    但徐州却没那么多高官,所以暂时没有设四门学,但没有归没有,生徒的名额却是有的。不多,只有一个名额,就是刺史大人的,因为整个徐州有资格让自家子弟成为生徒,并直接进尚书省报备的,也只有他一个人。

    王有财听罢,大吃一惊,他从来也没听过生徒的名字,他一直以为科考是非常公平的,从来也没想到过,原来这种事情也能走捷径!

    他道:“这这,这不太容易吧!听邱公子这么说,那个生徒的名额是留给刺史大人自己儿子的,哪有可能让给我家平安!”

    邱问普一笑,手按胡须,道:“此事就交于老夫,你们不必过多担忧,老夫担保明年科考,平安可以顺利参加!”

    杨氏忽道:“那得花多少钱啊,要不要给刺史大人送点儿什么?哎呀,那可是大官啊,比旅率大上好几品呢吧!”她想起放马庄的事来了,王家无权无势,遇到一个旅率就差点父子两个一起回不来,现在遇上刺史大人,那那那她实在想不出什么了!

    邱亭轩脸上肌肉抽动,旅率?那是最低级的小小武官,和刺史完全没有可比性,还差好几品?开什么玩笑,你知道朝廷的品级是怎么定的吗?这乡下女人,真是什么都不懂!

    王有财瞪了妻子一眼,平常总吹你们杨家如何如何,现在只一句话,你就说错了,让人家笑话了吧!他冲邱问普道:“邱山主,这人情太大了,我们还不起啊!”

    邱问普哈哈大笑,摇头道:“还得起,还得起。平安前途无量,日后还要靠他多多扶持我家轩儿呢!”对于他来讲,送人情嘛,要么不送,要送就送大的,否则他堂堂咸同山主,跑到乡下来干嘛,真当他闲得没事做吗!

    如果王平安只通医术,那邱问普是不会亲自来到这里,送个大大的人情给他的。关键在于邱亭轩把那天发生的事和他说了,邱问普发现王平安很会为人处世,这种人只要得了机会,平步青云是肯定的。如此一来,提前烧冷灶就很有必要了。

    王平安日后没什么发展便也罢了,可一旦发达,那时世人必会说此人曾在咸同书院借读过,虽没有拜过邱山主为师,而邱山主却当他是自家子侄一般,大力相助,王平安能有今日,全因他邱山主一手栽培。

    当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王平安以后落了难,他也可以迅速撇清,我可没收过他当弟子,他在我书院里不过是借读罢了,往事不必再提,和我完全没有关系!

    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邱问普人老成精,做事之前,方方面面全都想到了,虽然并没想把王平安怎么样,但做事之前,还是先算计一番,先确保自己没有损失,再保证自己能有所收获。

    王平安长长舒了口气,道:“邱老先生一诺千金,既然许诺了晚辈,自然定会做到,晚辈这里先行谢过了!”

    -------

    附:平安在这里感谢书友我是小小蛇一直以来的热情打赏,实在是太感谢了,平安还要感谢书友xiaomaner的热情打赏,多谢多谢!

    丹参黄豆汤

    配方:丹参500克,黄豆1000克,蜂蜜250克,冰糖30克。

    制法:黄豆用冷水浸泡1小时后捞出,倒入大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加黄酒1匙,再改用小火煮,至黄豆烂熟,汁浓时离火,将豆汁滤出。丹参倒入大瓦罐中,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没为度,用中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煎半小时许,滤出头汁,再加水适量煎半小时许,约剩下半大碗药液时,滤出二汁,弃渣。将黄豆汁、丹参汁一起倒入瓷盆内,加蜂蜜、冰糖,瓷盆加盖,隔水蒸2小时,离火,冷却,装瓶,盖紧。余下的熟黄豆可再做成菜。

    功效:通血脉,破瘀血,健脾胃,补心血。

    用法:每日2次,每次1匙。饭后1小时开水冲服或米汤送下。

第65章 人与人,最怕比() 
邱问普点头微笑,轻抚胡须,用眼角余光扫了自己儿子一眼,正巧邱亭轩也在看他,父子俩都是嘴角上扬,心照不宣!

    人情怎么走的,关系网怎么形成的?人情就这么卖的,关系就是这么拉近的!这件事他们做起来十拿九稳,可王平安却需要用一辈子来还他们这个人情,以后不管大事小情,只要咸同书院的弟子出了状况,找到王平安,王平安就得给他们解决,否则就是忘恩负义,而王平安当真有了难处,他们却可以置身事外,明哲保身了!

    有些话是不可能说出来的,实际上,刺史手中的生徒名额,是人家根本不会用的,徐州刺史年仅四十,却已做到如此高官,用现代人的话来讲,徐州刺史是政坛里的当红炸子鸡,他的儿子想要当官,直接就能当,光靠荫庇就足够了,哪里还用得着进考场!

    所以生徒的名额虽只有一个,但却是从来不会用到的。邱问普去求,据他估计,刺史定会卖面子,把名额给他,所以这事他十拿九稳,定可做到!

    当然,这话就不能告诉王家三口了,否则这个大人情岂不是不值钱了!

    王有财额头上的汗冒出来了,道:“邱山主,我虽在徐州过了一辈子,却从来没见过刺史大人一面,就算是他出府,我也只是在远处望上一眼,还只能看到他的车,看不见他的人。求他办事,该当送多少礼物,还请邱山主说明,我们好提前做准备啊!”

    邱问普摆了摆手,笑道:“一切均交给老夫处理,王公尽可放心,礼物二字休要再提,难道你信不过老夫吗?”

    “信得过,信得过!”王有财一时之间想不出该说什么才好,憋了半天,忽然叫道:“管家,管家,快快准备酒宴,好生款待邱山主和邱公子!”

    王平安却不象父亲这样患得患失,邱问普这招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感觉挺高深,一般人用不出如此手段,可在现代,这招都被人用烂了!不过是看中一个人有潜力,从而提前投资罢了,而且他敢断定,那个生徒名额看起来比贡举名额重要,但事实上应该更加好得到,因为没有竞争对手,一般人谁敢跑去和刺史说这事,不怕被削上一顿么?邱问普既然敢提前说,那就代表他一定做得到,而且做起来很轻松!

    可王平安就算心里明白,却绝不会宣之于口,就连父母都不能露出半点口风,要不然以杨氏的脾气,说不定就会说出去,那到时岂不给王家惹了祸端。人家既然保证你能得到,同样的,就能保证你得不到!

    人活在世间,哪可能不遇到烦心事儿?遇到烦心事,需当淡然处之,否则越想越烦!

    王平安整理心情,正要再谢邱问普,忽然刚跑出去的管家,又跑了回来,道:“少爷,门外有病人来了,看着好象还是拉肚子!”

    王平安没来得及说话,邱问普却先笑了,道:“好啊,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老夫今天正要看看平安是如何给乡亲看病的!”

    王平安忙道:“晚辈会看什么病,不过是凭着几个三脚猫的方子,胡乱给病人说说罢了!”

    厅里几人一起出来,去了院子里。

    王平安一到院里,大门外立时响起一片叫苦声,门外站着十几个衣衫褴缕的人,领头的竟是前时那个带小孩儿求病的乞丐男子。这男子见他出来,忙叫道:“好了好了,小神医来了,大家的病有救了!”

    王平安向门外望了一眼,发现有几个病人,都是让人抬着来的,看模样有可能是腹泻,他回头看了眼杨氏,怕母亲不喜,便道:“各位稍等,我马上就来。”冲母亲道:“娘,他们的病有气味,可能还要脱衣服检查,不如娘你先回屋去歇歇?”

    杨氏却道:“他们怕看吗?谁不是生出来就赤条条的?”她知儿子关心自己,可却舍不得此时进屋,这病儿子以前看过,个顶个的治好,现在当然也不会失手,等一会儿治好病,正可对着邱问普吹嘘一番,她要是回屋了,待会怎么吹呢!

    王平安呃了一声,摇头不语。

    邱亭轩却道:“王夫人说得好,世人谁不是赤条条的到这世上来,只因有了外物牵挂,所以才有了喜怒哀愁”唉,我跟她说这个,她听得懂吗?

    杨氏嗯了声,心想:“河边有草,多嘴是驴,我和我儿子说话和你有什么关系,要你多嘴!”

    王平安嘿嘿干笑了两声,心想:“我娘和邱亭轩的脾气差不多啊,一个是谁也瞧不起,一个是我凭啥要瞧得起你,他俩站一块,倒有点象是娘俩儿!”

    出了大门,王平安来到众人身边,问道:“你们不是本地人?”

    有个上了年纪的人点头道:“回小神医的话,我们都是外地逃难来的,各地都有!”

    王平安俯下身子,给病人诊治,得病的人有六个,都是一个症状,腹痛肠鸣,大便泄泻如水。虽然这个病他前时看过了,但仍旧仔仔细细的,挨个病人给看,深怕其中有不同症状的,不小心漏看。

    待王平安去看病人的后臀时,邱亭轩几乎恶心的要吐,皱着眉头远远走开,让他做篇文章忧天悯人可以,但要真让他去亲身关心百姓疾苦,他就做不到了,连看都不想多看一眼。

    邱问普站在一旁,看着王平安诊断,心中暗暗点头:“这少年人不错,难怪别人称赞他,连成济生都对他服气,这小小少年果然有过人之处。不说别的,单就论他这份负责任的心态,就正是朝中掌权人最喜欢的。我教我儿要学会揣摩上意,这样才能官路顺畅,而王平安这少年,无需去揣摩什么,只要做好自己,就能让人对他自然而然的产生信任,官路岂有不畅通的道理?”

    看了眼躲得远远的儿子,邱问普轻轻叹息,人与人,最怕比啊!

    诊断完毕,王平安站起身,转头叫道:“丹若,莲雾,你们按我上次开的方子,煎六剂药来,给他们服了!”

    主人们谈话,丁丹若和柯莲雾就在不远处跟着,听少爷喊话,忙齐声答应,正要转身进院,又听王平安叫道:“把那方子多抄几份,拿来给我!”小姑娘们再次答应。

    过不多时,柯莲雾回来,拿了几张纸,交给王平安。王平安将药方送给这些来求医的人,道:“这个方子治这种病,最是对症,轻者一剂见效,重者也不超过三剂,你们收好,要是再有人得这种病,你们来不及送到我这里,就拿这方子去抓药,可解燃眉之急!”

    这些外乡来的人连忙称谢,将药方接过,郑重地收好。

    邱问普见他竟将药方送人,心想:“这病看上去不好治啊,难不成竟有成方,我在旁看着,却没想到有哪本书上记载着有关成方啊!”

    他道:“能否将药方给老夫一观?”

    王平安忙道:“好啊,邱老先生正好为晚辈指点一二。”他叫柯莲雾拿来纸笔,将藿香正气散的原方写出,递给邱问普,道:“这是晚辈想出的一个方子,可以加减使用,解表和中,芳香化湿,治这种病症,最为有效!”

    邱问普接过方子,看了一遍,心想:“这方子以前没见过,不是成方。可可却又象成方,如不经过反复辨证,是无论如何得不出这种方子的啊!”

    抬头看了眼王平安,又低头看方子,看了一遍,惊讶更甚。忍耐不住,又抬头看了一眼王平安,再次低头去看方子!

    最后,邱问普干脆走到病人跟前,亲自诊断,挨个看过之后,他已是满脸的惊讶,站起身看向王平安,然后又去看方子,接着又抬头看王平安,如此反复,已然有失态的倾向!

    邱亭轩走了过来,问道:“父亲大人,你怎么啦,可是看这方子有差错?”

    邱问普忽地大声道:“平安,你跟老夫说实话,这方子你是从哪本医书上看到的,可是失传的孤本?”

    -------

    附:平安感谢书友清林慷慨大方的打赏,感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