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巨擘-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入内阁的大多都是些通达干练的老人儿,场面见得都多,说来也是轻车熟路,顺风顺水。

    “这卷子”

    徐阶此时已然入了内阁,忽然看到一卷子有些犯难。

    “奥?子升,何事?”严嵩笑问道。

    一般阁老是不做阅卷的活计的,卷子早就有人阅过,自己这些阁老们只是根据考官们做出的评定记号最终评定名次就好,每天的事物那么繁忙,伺候皇帝都伺候不过来呢,谁有那么多功夫去伺候考生?

    “严阁老,你看这卷子!”

    徐阶原本也只是过山车一样的瞅一眼这再评定最终成绩就是了,可是眼前的卷子实在不错,却得了五个叉叉!

    评定的时候阅卷考官会做五种记号,第五等就是这叉叉!

    严嵩一看卷子怕就明白是何原因了,毕竟今年这科举还是他主使严世蕃多家关照的,这就捋了捋胡子笑道“原来是这考生盏卷了!”

    照例盏卷的卷子是不得有好名次的,也就是殿试不刷人,若是低一级的考试里,盏卷者可直接被除名!

    徐阶有些痛心,虽然他怀疑这盏卷是否是这学子亲为!不过事已至此,却也无话可说,只得大笔一挥“唉,可惜了,此子,看来只能给个同进士了!”

    言语说着,徐阶却好好奇,这人究竟姓甚名谁,文章竟写的如此颇合圣意?改日若是有机会,拉拢一下最好!。

第二百一十五章 敲定() 
内阁评定的名次最终还是出来了。

    试卷名次评定完毕,这才可以拆开弥封,解开糊名,这是定制。

    拆解糊名之后官员这就唱名,比如一甲第一名陶大临云云,此时成绩已经评定完毕,这再根据考生的名字填写登科录和呈送给皇上的名单等,一通事务说来也是轻车熟路。

    唱名的时候徐阶刻意侧棱着耳朵听了一下,方才拟定的三甲末尾名次的姓甚名谁?

    这人的卷子给了徐阶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由此他非常想知道这个考生的名字。

    嘉靖皇帝好方士、修仙,满朝文武也是置圣人文章于不顾,专心去研究青词,夏言、严嵩、徐阶、袁炜等人都是依靠青词这才飞黄腾达的,而这个李卫国一首青词写的更是信手拈来,颇为写意,由此徐阶寻摸着这样的才子日后说不定会用得上,这就留意一下。

    按说这等学子是该重点培养的,而且殿试盏卷,说来也是天方奇谭,徐阶隐隐感觉这其中一定是有何变故,可他仍旧选择缄口不言,毕竟,当下的内阁,还是严嵩说了算。

    自己如今还得仰仗严嵩的鼻息生存,得罪了他,自然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已然在官场打磨了这么久,好多次都是身临险境,险些掉了乌纱、脑袋,如今的徐阶已经不再是那个义气方刚的年轻人,他要做的,只是隐忍和待机而动。

    三甲第二百零三名,李卫国!

    官员唱着唱着这就唱到了最后,登科录已然填写完毕。

    徐阶轻轻叹了口气。

    内阁拟定的名次,最终敲定。

    一般来说只要内阁拟定了科举名次,这考生名次就不会再有太大变化了。

    虽说进士名次都是皇帝钦定,不过人皇帝日理万机,自然没时间一份卷子一份卷子的去细细查看,尤其本朝,皇帝有时候为了炼丹,连国事都懒得理会,还会去关注你一个考生的名次?

    由此只要这拟定的名单递上去,考生的名次就算定下了,一辈子的前途,也就**不离十了!

    科举的名次对考生来说极为重要,若是能考中一甲前三名,直接可以授予官职,状元授六品,榜眼、探花大多是七品官儿,然后再到翰林院修习几年,仕途上可说顺风顺水,升迁一般也都是较快的。

    不过二甲和三甲就不同了。

    这样名次的考生一般都是下放地方为官,做个推官之类的芝麻官慢慢的等着磨勘、升迁,虽也算是吃皇粮的朝廷命官,不过基本上一辈子很难出头,可能做到个七品芝麻官任上几十年也就那样了,很难有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

    要说完全没有机会了倒也不是,过几天朝廷还是组织二甲三甲的学子们进行一次朝考,许多殿试名次不好的考生也是因为朝考名次名列前茅得了庶吉士这才得以飞黄腾达。

    尤其明朝,入内阁的都必须是当年的庶吉士,那些在翰林院镀了金的学子。

    不过这人看来定是在朝中得罪人了,估摸着就算朝考,唉

    徐阶忽然有些痛心。

    这人心思细腻,为人精明异常,朝中有些弯弯绕绕可以瞒得过别人,却很难瞒得过此人,此人此时正在蛰伏期,处处隐忍,由此在观察力上也更占上风,他几乎可以断定,李卫国定是得罪了严家人!

    一般考生盏卷也都是习惯性的末尾一个顿笔一点,为何这个考生盏卷是在字迹之上的?不认真看根本就无法察觉啊!试想殿试是考生一生中最大的事,谁人会没事儿在字迹顶上点上一点?难不成还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盏卷不成?

    事情有些蹊跷,不过徐阶也是有口难言,自己如今还是泥菩萨过江呢,自然也顾不了这个李卫国,有机会稍加关照一下就是了,还能如何?

    “好了,登科录已然填写完毕了,该呈送圣上御览了!”

    严嵩笑着说道。

    瘦了吧唧的严嵩如今已经是耄耋之年,可这老头儿精神很好,忙活了半天,总算完事了,这人缕着胡子一脸轻松的说道。

    方才瞅了一下,倒也没见有何不对,可是不知为何,严嵩隐隐觉得今年的科考似乎有些不同,可再三查看也未见有什么纰漏,严嵩倒也释然了,该是自己有些疑神疑鬼了吧。

    算命的说自己这几年家里会遇见煞星,加之严嵩最近圣眷大不如前,所以这老头儿也是非常谨慎,往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查看一下并未有些不妥,严嵩这才稍稍心安。

    越是心术不正的人,心里越是有鬼,这叫鬼也怕鬼。

    几个阁老同时点头,袁炜亦道“那就有劳公公送去西苑了!”袁炜对着一个小黄门说道。

    皇上自然还是在西苑丹房的,自宫变以后,嘉靖皇帝变得尤为厌恶紫禁城,所以极少在紫禁城居住,一般都是在西苑。

    小黄门应了一声,这就拿起登科录,躬身出了这文渊阁。

    嘉靖三十五年的丙辰科的进士名单,最终敲定了,只等御览之后,这再昭告天下!

    明代自朱元璋立国以来就给这个国家定下了许多圈圈绕绕,打仗的有军户,军户的儿子一般也都当兵做农活儿的是农户,农户的儿子,一般也是种田

    这个国家组织里非常注重出身,一般来说看你户籍就可以定下你这一辈子需要做什么!

    朱元璋是个占有欲和控制欲都非常强的人,个人能力强,自然要求人也多,由此明代的社会,是一个家长制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你只要跟着统治者的路子走就可以,不需要你有什么创造性。

    你干什么应该怎么干,什么时候去干,国家都给你定了一整套的圈圈绕绕,就差告诉你走路的时候应该迈哪只脚了!

    用这样的办法大明把老百姓或是禁锢在土地上,或是禁锢在自己的职业圈子里,想要打破这个阶级藩篱,很难!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人老朱倒也没那么不通情达理,想要突破这个阶级藩篱,向上攀登,那你就来科举!

    只有科举,可以让你做官,可以让你不必禁锢在没头没脑的田间劳作中只有科举,你才可以光宗耀祖,得万人敬仰!

    只有科举,你才可以鲤鱼跳龙门。

    由此每届的科举都是大明的大事,更是学子们的头等大事!。

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上在炼丹() 
“皇上,今年的殿试名单,出来了!”

    小黄门来到西苑,恭敬的说道。

    此时的嘉靖一身黄袍,这正坐在大炉旁炼丹,旁边几个方士亲身指导,这叫心诚则灵。

    “知道了,丢到案上去。”

    专心致志的嘉靖嫌恶的瞅了一眼小黄门“知道了,丢到案上去!”

    “是。”小黄门吓得颤颤巍巍,赶忙退出。

    “皇上,这锅丹药就要出炉了!相信定是极品,尤其还是皇上亲自操刀,吃了不敢说长生不老,相信延年益寿自然是没话说!”

    一旁的方士笑道。

    这方士说话的声音哑了吧唧的,若是李卫国听到此人说话,会觉得大吃一惊,这人咋跑这里来了?

    西苑何地?天子居所,可以说西苑下的政令,可经天朝的一万多个驿站传到大明的每个角落,正经八百的天朝政令起始地!

    “有劳郝爱卿了!”

    方才说着登科录嘉靖有些烦气,不过如今谈起了这炉子里的丹药,嘉靖全然换了一副作态,笑容可掬,还哪里有方才的威严?

    尤其眼前这位是为化外高人,脾气古怪,由此嘉靖对之也是礼让三分,有些恭敬。

    上天的旨意是传给方外道士的,既然代表上天,那自己如何能不恭敬?

    “哈哈,道友,时候到了,丹药也该出炉了!”

    两人沉默了好久,静静的关注着眼前的丹炉,道士笑道。

    嘉靖既然信道,自然也有自己道号,一般私下里方士并不喊他圣上,只是唤作道友,也可见嘉靖对道士的宠信。

    闻言嘉靖也是眼前一亮,炼制丹药的过程很麻烦,每一步都必须掌握好火候,也是幸亏这老道在身旁亲身指导这才勉强过关,否则自己真不知该怎么办了,忙活了这么久,如今被告知大功告成,嘉靖也是一脸的高兴“好啊,有劳郝爱卿了!”

    唤来几个童子釜底抽薪,只等这丹炉慢慢散热之后这再取出丹药,嘉靖倒也不急,炼丹这么多年,这点定力自然还是有的。

    “皇上既然有政事要做,不如先去御览一番殿试名单?”

    冷却的时间很长,这关乎丹药的成型,不可唐突的直接开炉,反正也是无事可做,方士这就劝解着圣上办理政事。

    嘉靖如今心思都在这丹炉里,早就望眼欲穿了,听到此人说道还是有些不甘,不过眼瞅着开炉似乎一时半会儿还不成,这也有些烦气道“罢了。”

    说罢一挥手,这就往那书房案子那边去。

    太监在一旁翻啦着册子伺候着,嘉靖这就随意的翻开册子,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他有些嫌恶,总觉得这是俗事,不该自己这个化外之人来理会,这就一目十行,走马灯一样的瞅着。

    身旁的方士绝少理会这些俗事,也只是恭敬的矗立在一旁,并未说话。

    本来嘉靖这就想着直接批红喊司礼监加盖大印就是了,如今瞅着方士的样子不由有些好奇,心想倒不如试上一试。

    “郝爱卿对今年的科举可有啥期盼?”

    话说的似乎没头没脑,不过方士自然知晓陛下的意思,低着脑袋,继续充耳不闻。

    “你如何不说话?”嘉靖有些好笑,这方士脾气牛的很,正经八百的牛鼻子老道,不愿说话的时候就算自己这个九五之尊勉强,他也不开口,就是这么霸道!

    “老道乃是化外之人,不求功名富贵,只求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也好,锦衣玉食也罢,于我只是过眼云烟,如今能委身圣上身旁谈道已然引为一生之幸,尤其陛下对我还有救命之恩,至于别的,老道无儿无女,自然没有什么期盼!”

    方士笑道,仍旧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朕也是方才看了名字才想起来,你们村那个小学子,如今可是殿试末尾呢!”

    嘉靖笑道,李卫国这人他心里有些印象,除了当初胡宗宪拿这人贴出试卷给自己御览一番之外,这人还在北京城那犄角旮旯的地方见过一面,也就是此人把眼前这个方士推荐给自己,由此嘉靖这才有心试探一番。

    “末尾亦无妨,是金子,总会发光。”

    方士倒是无所谓。

    “你不如官场,你不懂,你不懂!”

    嘉靖笑着“在我大明啊,读书人若是个同进士,朝考这再不得过,一辈子也就做个芝麻小官儿,出不了头的!”

    “那就做个芝麻小官儿,什么人什么命。”

    “你当真不为他求情一番?今日若是你开口,朕就下旨,赐他新科状元,进士及第,如何?”

    嘉靖似笑非笑。

    “一切皆有定数,强求反倒不美!”

    方士不为所动。

    嘉靖的脸色阴晴变化,好久,忽然一拍桌子道“哈哈,好,朕要的就是你这种人,哈哈,你我化外之人,朕也是顺应天意做着这皇帝的差事这才不得不理会这些俗事,今日你这一番言语倒是甚合了朕的意思!”

    “不敢,老道多少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讨过饭,也吃过大席,就那样吧,无甚不同,世人富贵于我何干?自己富贵,又于我有何干系?”

    方士仍旧是无所谓的样子。

    嘉靖瞅了一番道士,眼神真诚,竟无一丝作假之嫌。

    想想嘉靖身为偌大帝国首脑,一般人自己屁股一撅就知道要放什么屁,如今这道士说的如此认真,这也不由心中大喜,甚好啊,自己如今这可是捡到宝儿了!

    “嗯!”嘉靖满意一笑,不一会儿这又忽然道“你可知今年的殿试因为你,出了什么变故?”

    因为我?方士有些好奇“老道自进了宫,一心只想报答皇上的救命之恩,皇上借故杀了那兖州知府,帮自己报了大仇,自己也是感激涕零,每日只是安心陪着圣上炼丹,怎会于这殿试有何干系?”

    “哈哈”

    嘉靖大笑,丹炉的丹药一时半会儿还出不来,闲坐着反正也无聊,这货如今倒是开了话匣子“关系不光有,还不小哩!”

    方士这下更是丈二和尚了“为何?”

    自己一方士,每日干的不过炼丹的活计,哪里会跟科举扯上什么关系?。

第二百一十七章 伴君如伴虎() 
嘉靖随手将手里的册子往案子上一丢“自然是有关系的。”

    “老道愿闻其详。”

    方士笑道。

    “你可知我大明的殿试?”嘉靖笑问道,不过是自问自答“咱大明的殿试啊,一般往届只是考一道策论题目。”

    “老道常年走南闯北,少时家中出过秀才,这个自然知道。”

    方士不是从小就深居道观的人,于这俗事自然颇为精通,这就说道。

    “可今年啊,殿试出了两道题目。”嘉靖大笑。

    方士一惊,殿试题目乃是皇帝亲出,臣下自然没谁敢越俎代庖,也就是说今年皇帝这是破例出了两道殿试题目了!?

    “圣上何故如此做?这可违了祖制!”

    方士大惊,寻思了一下说道,自太祖立国以来,殿试一般都是取一道策论题目,一百多年了,都是这么过来的,几年何故圣上会如此?

    “朕是天下宗师,殿试加道题目还不成了?什么祖制!”嘉靖不悦。

    “是是,圣上说的是。”老道赶忙回礼,天子加题,倒也无可厚非。

    “嗯。”嘉靖这才回笑“加的这道题目啊,还就是因为你!”

    “奥?”这下方士更是吃惊了,惊的掉了一地鸡毛,自己不过是伴读书童,每天陪着皇上炼丹聊天就是了,于这国家大事有何关系?

    “科举是国家的科举,是天下学子的科举,老道不过是化外方士,如今那兖州知府死了,我这条命在不在都只是那么大回事了,这科举又与老道有什么关系?”

    方士吃惊,问道。

    “自然是有的。”嘉靖笑着说道,坐久了身子疲累,唤小黄门过来给自己捶捶腰杆,好不容易这才直了直“唉,先前的丹药吃了也不见好使,身子骨啊,一天不如一天了!”

    “皇上的龙体如今如日中天,切不可说这些丧气话!”方士劝慰道。

    “好了,不说这个了先。”嘉靖说道“朕有幸得了你,自此斋蘸有了人选,不过这青词嘛”

    说到这里嘉靖有些丧气“如今满朝青词啊,罕有能合朕的口味的!先前严嵩这厮写手好青词,朕甚欣慰,国运也日渐昌隆,可如今这家伙老了,老眼昏花,写的东西也是前言不搭后语!哼,这样的青词奉给上天不是辱没了上天的意思?”

    说到这里嘉靖忽然有些发气,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斋蘸是为大事!前几年斋蘸顺利的时候我大明百姓就安居乐业,可这几年呢?青词青黄不接,徐阶、袁炜这些,说来也只是差强人意,你看看当下的大明!俺答汗跳脱起来了,倭寇那些浪人痞子竟然也跳脱起来了!岂是欺我大明无人?”

    嘉靖心里一阵发气,越说越是气愤。

    合了天意,这国运才会兴隆!

    这是嘉靖这个道士皇帝心中最朴素的想法,这厮也一直是如此追求的。

    方士也是聪明人,自然一听这便知晓,仍旧劝慰道“圣上莫要忧心,这些只是疥癣,相信假以时日”

    “唉,假以时日,假以时日底下那些个大臣也是如此说的!”嘉靖挥了挥手“你我就不要说这些官样文章了!”

    方士耸了耸眉毛,嘉靖有些喜怒无常,有时候很渴望别人歌功颂德,有时候又觉得歌功颂歌很假,想听大实话,总之一时一变,这会儿啊,这道士皇帝估摸着是想自己说,不想听别人说道。

    “相信眼前这些羁绊是上天给我大明的惩罚,上天约摸是觉得我大明不够尊敬他老人家吧,由此啊,得了你,朕还要再得个擅长写青词的人才成!”

    嘉靖说的一本正经的,好似真事儿。这话要是被后人听了,一准儿会跳脚大骂的。

    方士也是聪明人,一听这就听出了门道“老道猜想圣上是在殿试中破例加了道青词题目吧!?”

    既然皇上迫切的想得一位擅长写青词的人,自然会在天下学子中选个会写青词的学子,说来倒也很好理解。

    “聪明。”嘉靖说道“朕加的这道题目,就是青词!”

    “嗯,圣上临机决断的功夫,老道甚是佩服,老道咋就没想到呢!?”方士奉承道。

    “哈哈”

    方士此言忽然让嘉靖觉得自己智商上很有优越感,顿时大喜。

    “唉,做皇帝其实看着光鲜,可哪里有那么容易?”嘉靖忽然有些伤感“底下那么多人都看着你,你得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