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至三次。埋针、压丸、按摩每日按压(揉)三至五次,或发作即按,刺激
由轻渐重。孕妇不宜强刺激,以压丸法为宜。
【耳针疗法】
取|穴:胃、肝、脾、神门耳|穴。
治疗方法:以三十号毫针针柄,先探测耳|穴敏感点,经过消毒,然后快
速刺入所取耳|穴,以刺入软骨为度。留针十五至三十分钟,一般慢性病,疼
痛性疾病留针时间可延长。起针时以消毒干棉球压迫针眼,以免出血,再以

()好看的txt电子书
碘酒涂擦消毒,以防感染。
主治:恶心呕吐。
【体针疗法】
1。取|穴:下脘、璇玑、足三里、腹结、气海。
治疗手法:针用泻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指插幅度大,频率快。
主治:伤食呕吐,症见呕吐多为未消化之物,吐后轻快,嗳气食臭,脘
腹胀满,食入更甚,便秘矢气、苔厚腻、脉滑。
2。取|穴:章门、公孙、中皖、丰隆、脾俞。
治疗方法:针灸并用。
主治:痰饮呕吐,症见胸痞眩晕,呕吐痰涎,喜热饮,肠鸣有声,或见
心悸、头晕、苔白、脉滑。
3。取|穴:上脘、阳陵泉、太冲、梁丘、神门、内关、公孙。
治疗手法:针用泻法。
主治:肝气呕吐,症见胁痛呕酸,多烦善怒,恶心干呕,苔薄,脉弦。
4。取|穴:大椎、外关、合谷、内庭、中脘、三阴交、太冲。
临证配|穴:若干岖灸间使七壮:眩晕针风池;呕吐黄水加丘墟。
治疗方法:病症偏寒用灸,偏热用针。
主治:外感呕吐,症见偏寒则呕吐暴急,吐出多为清水稀涎,伴恶寒发
热、头痛、苔白、脉浮等证;偏热则呕吐频繁,吐出酸苦,口渴欲冷饮,伴
头痛发热,舌红,脉数。
注意:妊娠呕吐慎用本疗法。
【巨针疗法】
1。取主|穴:脾俞透三焦俞;配|穴:公孙。
治疗手法:脾俞透三焦俞用插刺进针法,与公孙|穴均用泻法。
主治:饮食停滞呕吐,症见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溏或
结,舌苔腐厚,脉滑实。
2。取主|穴:肝俞透胃俞;配|穴:阳陵泉。
治疗手法:肝俞透胃俞用插刺进针法,与阳陵泉|穴均用泻法。
主治:肝气犯胃呕吐,症见呕吐吞酸,暖气频繁,胸胁胀痛,烦闷不舒,
苔薄腻,脉弦。


3,取主|穴:脾俞透胃俞。配|穴:足三里、阴陵泉。
治疗手法:脾俞透胃俞用插刺进针法,与足三里、阴陵泉|穴均用泻法。
疗程: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主治:脾胃虚弱引起的呕吐。症见面色萎黄,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
食不甘味;倦怠乏力,大便微溏,舌质淡,脉细弱。
4。取主|穴:大椎透至阳:配|穴:大部。
治疗手法:大椎透至阳用插刺进针法,与大都|穴均用泻法。
疗程: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主治:外邪犯胃引起的呕吐,症见突然呕吐,伴有发热,周身疼痛,胃
院满闷,舌苔白腻。
疗效举例:王×,女,二十八岁。怒后进食,食入则吐。以后每逢情志
不畅进食则吐,嗳气厌食,烦闷不舒。先以神经性呕吐治疗月余无效。诊其
脉弦,以肝气犯胃论治。取肝俞透胃俞(双侧),阳陵泉(双侧)用泻法。
隔日一次,针一次不吐,针三次治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摩疗法】
自我按摩,对于一个呕吐的病人,最主要的是分析产生呕吐的原因,轻
度呕吐,或病久呕吐用自我按摩的方法,可以缓解病情。如果呕吐伴有腹痛、
神志昏迷、高烧等症状,应当尽快送医院去治疗。
1。按|穴位:取曲池、内关、足三里。将对侧拇指指腹按于曲池|穴,先揉
后按,然后再按内关,先按后揉,使酸胀向上扩散,最后再揉按足三里,左
右交替施术,每|穴按揉一至二分钟。外感呕吐加大椎、外关、合谷、内庭;
伤食呕吐加下脘、璇玑;痰饮呕吐加章门、公孙、丰隆;肝郁呕吐加太冲、
粱丘、阳陵泉;脾胃虚弱呕吐加脾俞、胃俞、关亢;胃阴不足呕吐加合谷、
太溪、三阴交等|穴,做常规|穴位按摩,每|穴可按揉半分钟。
2。摩脘腹:仰卧位,先深呼吸二至三次,将右手掌心放于剑突下,左手
掌心放在右手背上重叠,自上而下,作顺时针按揉,按揉至脐后再从剑突向
下按揉,一般按揉五至十分钟。
3。推胸胁:坐在床上,身体自然放松,除拇指之外,用并拢的两手四指
的指面,分别附着在胸部剑突下两侧,力量由轻到重,一般重复操作十至二
十遍。

()好看的txt电子书
【灸法】
取两侧间使|穴,将艾绒制作成黄豆粒大小的艾炷,分别放置在问使|穴上,
每|穴点五至六壮,对于治呕吐效果甚佳。
【药物疗法】
呕吐剧烈者可选用阿托品、胃复安、奋乃静、晕海宁或镇静药物等,西
药还常用维生素B6,每次二片,每日三次。中药选保和丸,每次六至九克,
每日二至三次;或藿香正气水,每次一至二支,每日二至三次;或理中丸,
每次一丸,每日三次,主要用于脾胃虚寒性呕吐;鲜芦根九十克,切碎,水
煎服,适用胃热呕吐;生姜适量,嚼服。
●注意事项要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生冷不洁之物,不过食肥甘厚味之品,
不饥饱无度,以免损伤脾胃。要注意精神上的调摄,心情舒畅。要注意适当
休息,寒温要适宜,进食要容易消化之品,宜清淡,少量多餐。对器质性病
变所致呕吐,应重视原发病的治疗。
治疗腹泻二百八十八法
【症状诊断】
日排便次数多,粪便稀薄或带有粘液者即为腹泻。腹泻的病因颇多,腹
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常见于食物中毒,急性肠道感染,
化学药品中毒等;慢性腹泻常见于慢性痢疾、肠结核、消化不良、消化道癌、
结肠过敏等。根据病变部位和致病原因,又可分为:胃原性、肠原性、胰原
性和内分泌性腹泻等。
胃原性腹泻包括胃酸缺乏症、慢性萎缩性胃炎、晚期胃癌等疾病,因胃
酸缺乏而致的腹泻;胃切除后胃内容物流入肠腔过速,食物未经充分的消化,
也可引起腹泻。
肠原性腹泻最为常见,致病原因有:①肠道感染,细菌感染,如细菌性
痢疾,沙门氏菌感染、霍乱、肠结核以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病毒感染,如
流行性感冒;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钩虫病和姜片虫病等。
②肠道炎症:如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等。③肠道肿瘤:以右侧结
肠癌引起的腹泻最多见,肠道恶性淋巴瘤亦可致腹泻。④吸收障碍:肠粘膜、
|乳摩管或肠系膜淋巴结病变引起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时,可致腹泻。⑤过敏:
如吃了鱼虾蟹类、|乳类或蛋类等,可导致肠道过敏而引起腹泻。⑥神经精神

()免费TXT小说下载
因素:如结肠过敏、情绪性腹泻等,均与神经功能失调和精神因素有关。⑦
中毒和药物:砷、汞、磷等中毒,以及毒荤中毒等均可致腹泻;尿毒症时,
尿素等代谢产物也可引起中毒而致腹泻。
胰原性腹泻指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因胰腺消化酶分泌缺乏而致的腹
泻。
饮食不当,多食生冷,或误食不洁之物,或暴食过量的油腻,使脾胃受
伤,不能把饮食物的精华运输至全身,而与水液糟粕混杂而下,可以发生腹
泻。
中医称腹泻为“泄泻”,多由脾胃受损,运化失常而引起。分为寒湿、
湿热、食滞、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脾肾虚寒等六类,
【简易疗法】
1。宜坚持作抬腿臆身活动。“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说明活动下
肢可以增强胃肠功能,帮助消化。中医历来有“脾主四肢”的说法,四肢的
活动受脾胃的影响,反之,四肢的活动也可以改善和促进脾胃功能。抬腿可
以健脾胃止腹泻。较为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全身直立,两手自然下垂,或交叉
于背后,年老体弱者,可用拐杖等物作为辅助支撑物,但注意不要将身体重
心放在支撑物上。先调匀呼吸,再做动作。吸气时。右腿屈膝上提,小腿下
垂,大腿抬平,与躯干成九十度角(如金鸡独立状),然后呼气,缓缓将腿
放下,但腿不要着地。随着吸气再抬腿。如此反复做十五次至三十次,换左
腿,动作与右腿相同。这种健身运动每日可进行二至三次。每次做的多少,
可根据个人身体强弱而定,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次数,坚持不懈,才会收
到一定的效果。
2。多喝淡茶水。茶叶中含有鞣酸、茶碱、维生素和多种电解质等,腹泻
患者喝茶可起到止泻解毒,纠正脱水的目的,最好在白天服用,以免引起兴
奋造成失眠。
3。吃苹果可治腹泻。苹果中富含鞣酸,有收敛止泻作用,腹泻患者应多
吃生苹果泥或煮熟的苹果。
4。饮食不节引起的腹泻,宜食山楂粥。这种腹泻表现为大便稀,带粘液,
酸臭不化,泄泻时作,吃山楂粥效果好。具体制作方法是,大米三十克,山
楂二十克,生姜三片,白糖十五克,共煮成粥,一天内分三次服下,可连服

()免费TXT小说下载
三至五天。
5。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腹泻,宜食红枣山药粥。这种腹泻的主要症状是
大便稀溏,时发时止,久泻不愈,四肢无力,精神不振。用大米三十克,红
枣十枚,山药三十克,苡仁三十克,干姜三片,红糖十五克共煮成粥,一天
分三次吃完,连服半个月,收效良好。
6。因受寒湿引起的腹泻,宜食花椒糯米粥。这种腹泻主要症状的泄泻频
作。大便清稀如水,院腹胀满,四肢酸困。用花椒适量,糯米三十克,干姜
六克,共煮成粥,一天内分二次服下,连服一至二周。
7。 因年老体弱,肾虚不固而引起的久泻、宜食骨碎补煲猪肾。这种久泻
伴有腰酸背痛,经久不愈。先将猪肾(猪腰)一个剖开洗净,将其白筋膜除
去,加水适量,与骨碎补十克共炖至熟,去骨碎补,加盐调咪,喝汤,吃猪
肾。一周服二次,连服四周。这既有营养,又具治疗作用。
8。宜喝盐糖混合水,患者腹泻期间,即使肠道功能混乱仍具有吸收功能,
民间常用一撮盐一把糖兑水饮用,既能补充因腹泻而损失的体液,又能保护
胃肠粘膜。国际统一的口服补液盐就是根据这一方法用葡萄糖、氯化钠,氯
化钾和碳酸氢钠配制而成的。当然。用口服补液盐更符合生理要求。但在家
庭就可以用三撮盐(约一点五克)与五十克白糖兑开水一千五百克饮用,对
单纯性腹泻有一定疗效。
9。宜饮米汤。个少腹泻脱水的婴幼儿,一册补液无效时。喂给米汤却每每
奏效。一般在最初的二十四小时。只喂给米汤,以后吃中奶。又发生腹泻时。
则应改吃米汤或稀饭。母|乳喂养的婴幼患儿,在喂米汤时仍可哺|乳。
10。宜吃胡萝卜汤。婴幼儿最容易得腹泻,其原因大部分是喂养下当和饮
食失调所致。对于这些患儿一般个需要打针吃药,家长只要及时进行饮食调
整,自己制作胡萝卜汤给孩子吃,就能很快起到止泻的作用
胡萝卜是一种碱性食物,富含果胶。果胶可使大使成形并吸附肠道内的细
菌和毒素。明萝卜中的挥发油也能起到增进消化和杀菌的作用。此外,胡萝
卜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补充因腹泻从大便中
丢失的大量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给腹泻的婴幼儿吃胡萝卜汤,能减轻患儿的
胃肠道负担,帮助患儿及早恢复消化功能,并利用果胶起到止泻的作用。
胡萝卜汤的制作方法:将市场上买回来的新鲜胡萝卜洗净,切成二片,

()
剔除中心白茎,切成丝或切成小块,放在锅内,加水煮烂后,用纱布挤压过
滤,去掉纤维等残渣,然后将胡萝卜泥加米汤(按一公斤胡萝卜加二公斥米
汤的比例),放糖再煮沸,即成胡萝卜汤,装入奶瓶即可食用。
食和方法:轻度腹泻,可在两餐之间喂胡萝卜汤,每天三至四次,每次
一百至一百五十毫升(按年龄大小适当增减)。中度腹泻,胡萝卜汤与奶交
叉食用,即隔顿服用胡萝卜汤,量同平时的奶量。重度腹泻,在结合药物治
疗的同时,给孩子喝胡萝卜汤也有辅助治疗作用。一般二至三天就能止泻,
直至完全痊愈后停服胡萝卜汤。
11。寒泻:冶宜温中散寒,可用理中汤加减,并可各服纯阳正气丸,每次
九克,每日三次。
12。湿泻:胸闷胃呆,肢体沉重,口中粘腻,大便多为水分,腹痛不甚,
苔白腻,脉濡细。治宜芳香化湿,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13。热泻:发热口喝,小便短赤,有时恶心呕吐,腹中痛一阵,泻一阵,
肛门灼热,大便为黄|色糜状,臭气极大,苔黄,脉数。洽宜清热利湿,可用
葛恨芩连汤加减。
14。暑泻:夏天腹泻,烦热口渴,头昏,微发热,胸闷泛恶,汗出倦怠,
苔黄腻,脉虚大。治宜清暑利湿,可用六一散合香连丸加减。
15。伤食泄泻:多有消化不良症状,如泛酸嗳腐,胸腹饱闷,腹痛而泻,
泻而痛减,矢气较多,大便极臭,苔黄腻而厚,脉滑大,治宜消导运化,可
用木香槟榔丸吞服,每次六克,每日二次。16。肝气乘脾泄泻:多见于精神紧
张,情绪抑郁,易动怒的人,稍一紧张或发怒,即发作腹痛,腹泻,时易反
复,经久不愈,舌质淡红,脉弦。治宜抑肝扶脾,可用痛泻要方加减。
17。脾虚泄泻: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神疲乏力,手足清冷,泻下水谷不
化,舌苔白腻,脉象濡弱。治宜健脾补中,可用参岑白术散加减。
18。肾虚泄泻:慢性泄泻,病时已久,除每日必泻数次外,并多在每日清
晨五更泄泻,必有腹痛肠鸣,泻则迫不及待,泻去则安,所以又称“五更泻”。
下肢及腹部多觉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肾补火,可用四神丸吞服,
每次九克,每日二至三次。
19。 受寒或伤食腹泻,可用建神曲十五克,煨姜二片,煎汤服,每日二
次。


20。烧酒浸杨梅,一月后可取食,每服二三枚,每日二至三次。
21。久泻服诸药不效,可取新鲜山药,放在饭上蒸熟,蘸白糖代点心常服,
或常食糯米粥也有效。
22。慢性腹泻,久治不效,可在方中加入蚂蚁草三十克,有一定效果。
【拔罐疗法】
1。取|穴:神阙。
治法:采用单纯罐法或敷蒜(姜)罐法。灸罐法、温水(姜、蒜水)罐
法、徐药罐法等,留罐十至十五分钟(婴幼儿留罐约二分钟),每日一次,
病情明显缓解后改隔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2。 取|穴:从肝俞至小肠俞的膀胱经上寻找压痛点(如无压痛点,则自上
而下每次取一至二对俞|穴)、水分、盲俞、阴交、天枢、关元、足三里(交
替)、三阴交(交替)。
治法一:每次取背部痛点或一至二个俞|穴,腹部二|穴,下肢一|穴施行挑
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三至四日施术一次;或施以出、留针罐法,皮肤
针罐法等,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治法二:采用单纯罐法,贴敷姜、蒜、伤湿止痛膏罐法,涂姜、蒜、风
油精等药罐法,温水罐法等。属虚寒型者,宜选用灸罐法。均留罐十至十五
分钟,每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3。取|穴:隔俞至骶尾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及沿线上的压痛点。
治法一:先在两侧膀胱经走罐至局部潮红,然后在疼痛反应点上闪罐五
至六次,每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治法二:先在两侧膀胱经上涂姜、蒜汁或云香精、风油精等,然后施行
密排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4。取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患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
左右臂自然放置躯干两侧,用五至六厘米直径的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使火罐
吸住皮肤,沿背部脾俞、胃俞至大、小肠俞,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推移
火罐,反复推移二至三遍。动作要缓慢,用力要均匀,皮肤充血发红即可起
罐。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此法适用于慢性泄泻。
【敷脐法】
1。取艾绒少许加少量十滴水,两药搅拌均匀,继之加温一至二分钟,以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不烫手为度,放置于肚脐中(神阙|穴),然后用胶布固定,二十四小时后取
下,一般每日一次。此法适用于急性腹泻,效果较好。
2。敷脐法:用胡椒末和饭作饼,敷贴脐上,甚佳,主治寒泄。
3。伤湿止痛膏贴脐法:用伤湿止痛膏(或麝香虎骨膏)一贴,贴于脐部,
十二至二十四小时更换一次。用于腹泻。
4。丁桂散灸脐法:丁香、肉桂、甘松、山奈各等分。将上药研细末,加
面粉,温水调成药饼,用针灸针刺数孔。将药饼子按脐上。再将鸡蛋大小之
艾炷置药饼上,灸三至五壮,若皮肤的痛,稍移动药饼。
疗效举例:白××,男,四十六岁,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日初诊。腹泻
数月。曾用中西药物无效,症见:面色萎黄少华,四肢畏冷乏力,脘痞纳少,
喜温喜按,大便日行三至六次。舌质淡红,舌苔厚白,脉细软。按上法治疗,
灸五壮后,患者感一股热流于腹中周流,顿感舒适。次日便次减少,但仍脘
痞,原法加灸中脘|穴,五次而愈。
出处:《四川中医》一九八七·九·封三。
5。药艾绒隔盐灸脐法:陈艾叶五百克,川乌三十克,草乌三十克,冰片
五克,雄黄三十克,薄荷十克,麝香一克,甘草十克,细辛十克,于姜三十
克,牙皂十克。将上药共研为细绒,捏成蚕豆大小的艾柱。用食盐将脐填平,
铺成一个直径约六厘米的圆形薄饼,约一分硬币厚,上置药艾住灸之,边烧
边吹,待其烧尽,再换一壮,连灸数壮至十余壮,用于暴泻。
疗效举例:熊××,男,三十一岁,一九七六年五月十一日下午劳动时
稍觉小腹发胀,当晚下半夜,先觉恶心欲呕,继则腹痛泄泻,初泻稀便,进
而泻水样便,势如洪水决堤,不可收拾,病人眼眶凹陷,唇乌口张,肢冷脉
伏,送医院补液,二小时许,腹泻如故,泻下之物如洗肉水。在继续补液的
同时,迅速采用上法,灸至五壮后腹泻渐停,第十壮时四肢微温,第十五壮
后,病人眼微睁,可发微弱喉音。在灸神阙|穴的同时,以艾条(以上药艾绒
搓成拇指大小药艾条)悬灸百会,双侧涌泉三十分钟后,病人方完全清醒。
后以扶脾丸(东垣方)收全功。
出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