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言
当今盛世,谁不希望健康长寿?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渴望
“回归自然”,掌握安全可靠又无副作用的医疗方法。但是,人多医院少,
看病候诊时间长,就医难的状况,适应不了现代惜时如金的快节奏生活;医
药费用高,公费医疗费用满足不了人们医疗保健的需要,超出了人们的生活
承受能力。因此,向广大群众普及家庭适用的医疗保健知识显得愈来愈迫切
重要。为了造福人们,我们特编写了《奇方妙术——小病自疗二千方》一书。
本书根据群众需要,精选行之有效的民间良方,集古今名医简易独特疗
法之道,从临床实际出发,以常见病为纲,以自疗方法为目进行编写。比较
系统地介绍了自诊、预防、治疗、调养等综合保健方法。每一病症分别介绍
了拔罐、脐疗、针灸、外敷、刮痧、耳|穴疗法、自我按摩、指压、偏方、验
方、秘方、药物、食物疗法等五十多类方法,每类又有数种甚至数十种同类
型治疗方法,有些病症的治疗方法多达三百八十多种。古代中医学家曾说过,
病人怕的是病多,医者怕的是治病方法少。掌握治病的方法越多,治病的效
果就越好,诸种方法联用,中西结合,治疗与们养结合,药疗与食疗结合,
疗效就会显著。介■治病方法多,适合全国各地城乡不同层次的群众各取所
需,读者因地、因人、因病、因材、因经济条件不同选方选法,■疗,自我
调养,祛病延年。
■绍的二千多种医术方法,具有简便、廉、验、捷的优点,方法简单,
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操作方便,取料经济价廉甚至分文不取,疗效灵验,
见效迅速,且无副作用,安全实用。本书的出版,如能成为医务人员诊治疾
病的参谋,成为广大群众家庭防病治病医疗保健的良师益友,为大众的健康
尽些绵薄之力,这是我们的最大心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资料,为方便读者,节省篇幅,恕
不一一注明,在此向有关人士谨致谢意!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
免有不足之处,诚望各位老师、前辈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一九九三年十月
奇方妙术
治疗感冒二百一十二法
【症状诊断】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该病的传染源是流感病人,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分泌物中,经飞沫而
传播,传染性很强。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多。风寒感冒多发
生于冬季,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春季,若在夏季患感冒则往往多挟暑邪,而暑
邪又多挟湿,病情比较复杂。流感的潜伏期一至三天,特点是起病急,突然
高烧,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咽
痛等。不同类型的感冒表现各异。轻症风寒感冒即普通感冒,其症状为怕风,
稍微发热或不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或兼咳嗽,舌苔薄白,脉浮。重症风
寒感冒其症状为怕风怕冷,头痛发热而无汗,全身骨节酸痛,鼻塞流清涕,
舌苔薄白腻,脉浮数。风热感冒的症状为发热,稍微怕风,有汗不畅,头胀
口干,咽痛目红,或咳嗽有痰,舌质略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挟暑的感冒
症状是身热有汗不解,心烦口渴,胸闷,小便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挟湿的感冒症状是发热不畅,身重头重,肢体困倦,口淡胸闷,恶心呕吐,
腹胀,或大便溏薄,舌苔厚腻。上述症状多于一至二日达高峰,三至四日内
热退,症状随之消失。乏力与咳嗽可持续一至二周。流行性感冒诊断容易,
但散发病例则诊断较难,应与伤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相区分。
【简易疗法】
1。淋浴。轻感冒初起,到浴室以热水淋浴,汗出即愈。
2。用热水烫脚。尽管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但着凉却是最常
见的诱因,所以,让身体发热出汗是防治感冒较好的方法。用热水烫脚的方
法,简便易行,效果理想。具体方法是:在脚盆里盛四十三摄氏度左右的热
水,双脚浸入,热水要把整个脚背淹没,如水温有所下降可以加入热水,使
整个烫洗过程的水温一直保持四十三摄氏度左右,一般用不了十分钟,全身
就会出少量的汗。随着汗的排出,头痛、身痛等感冒症状即可减轻,洗完脚
后,用于毛巾擦干,穿上鞋袜,使脚的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一天洗几次,感
冒症状就会自然消除。
3。吹热风。用电吹风对准感冒患者口、鼻吹热风,每天数次,每次吹五
分钟,不多对,惑冒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人体对感冒病毒侵犯的天然抵御
反应是体温略有升高,发烧便是病人杀死入侵病毒的天然方法。由于感冒病
毒多在口、鼻部位生存繁殖,于是,朝着口鼻部位吹热风确能治疗病毒性感


冒。
4。用盐水漱口、喝茶。茶叶里有单宁酸,可以杀菌(凝固细菌的活动力)。
再者,茶叶里含有维生素C,能增强身体抵抗力。盐的抑菌力也很强。在感
冒流行季节,若要出入公共场所,如电影院、戏院、车站、码头、饭馆等,
防止感冒互相传染的简便方法是身上带几颗咸干果,像盐渍橄榄,咸话梅等,
一出门,马上放一颗在口里,使经常有一丝丝咸味润在喉咙上,使细菌过不
了关。回家之后,再用盐水漱口,喝几杯热茶。这样,便可起到防治作用。
5。干洗头面法。凡常恩感冒的人都知道,在感冒出现全身症状之前,会
有一些征兆,如打喷嚏,鼻子发痒、发酸、流清涕、头昏或脖子发沉等,这
便是感冒的初起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即施行干洗头面法,能取得快速
治疗的效果。具体方法是:将一手自然弯曲,紧贴于后头部,以风池|穴为重
点,来回用力摩擦,一手累了,立即换手连续不断地摩擦,并重点在西风池
|穴泞点按、揉、搓,至有酸,胀、麻,重感觉为度。摩擦过程中,患者会感
到摩擦的局部发热,出汗,浑身轻松,感冒初起症状消失。如做一次后,感
冒初起症状消除不彻底,可休息片刻,再进行一次。对不易出汗者,可喝杯
热开水再做上述动作,即可出汗。有的人按摩后不出汗,感冒初起症状也会
消失。如头昏症状较重,可按揉太阳|穴(即两眉梢外侧约三厘米处)数十下,
或捏揉耳垂及其上的软骨部分(即对耳屏)数十下,头昏即可缓解。如鼻部
症状较重,可捏揉耳屏(俗称小耳朵,据中医耳针疗法,耳屏相当于人的鼻
部)数十下。使用此法的关键是“及时”,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经发现感
冒征兆,就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方能奏效。
6。用消毒加热蒸馏水滴鼻。用蒸馏水消毒加热至四十三摄氏度,然后以
小水滴形式滴入鼻中,每次持续三十分钟,每隔二至三小时重复一次,一般
做三次即可治愈感冒。但不能用未经消毒的蒸馏水加热滴鼻,那样不仅治不
好感冒,反而容易引起鼻炎。
7。用锌治疗感冒。用锌治疗感冒有较好的疗效。给病期在三日之内的感
冒病人服用葡萄糖酸锌,这些病人头痛、发热、肌肉酸痛、鼻塞、打喷嚏、
流清涕等症状皆减轻,咽痛、咳嗽也改善。锌能防止感冒病毒的繁殖,减少
引起炎症的物质组织胺的产生。锌还有助于组织的生长和修复。反复感冒患
者宜常吃含锌食物。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鱼、|乳酪、豆类、水

()好看的txt电子书
果等。日本有人用苹果汁治疗锌缺乏症,取名为“苹果疗法”。
8。吃柿子防治感冒。柿子营养丰富,内含各种维生素及多量的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摄入人体后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强化粘膜功效。冬天,许多容易
伤风的人往往首先是鼻喉处的粘膜受到影响,导致抗病能力下降,如果有足
够的维生素A,就能增强粘膜的抵抗力,对防治感冒大有好处。因此,感冒
患者应常吃柿子。
9。服姜汤。风寒感冒可以生姜数片,煎汤热服,使出汗;或以午时茶一
包,煎汤热服,使出汗,汗出即能减轻症状,直至痊愈为止。
【拔罐疗法】
方1
用中等型号的玻璃罐,在大椎、肺俞|穴处拔罐。风寒感冒直接在上述二
|穴拔罐;风热感冒可用三棱针在大椎|穴处点刺数针,然后再行拔罐,每日一
次。
方2
取|穴:后颈项中段至骶尾部脊柱正中线,后颈项中段两侧至两侧肩外,
第一胸椎至骶尾部脊柱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治法:以走罐法,或涂姜汁、云香精、驱风油、风油精走罐法,分段刺
激至局部潮红并有少数丹痧为度。若患者肌肉消瘦,对刺激的疼痛反应甚重
者,或是小孩,可采用上述途径行疏排罐法,或涂上述药液后再用疏排罐法,
留罐十至十五分钟,起罐后在大椎、肺俞、大杼|穴区各内罐五至六次,或行
挑痧法。每日一次,症状明显缓解后改隔日一次。如发热恶寒,咽痛甚者,
于曲池、鱼际|穴上采用刺罐法,或于双耳尖|穴位上放血数滴:如鼻塞甚者,
加合谷|穴行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再于鼻骨下方的鼻通|穴上涂风油精或驱
风油;如喉痒干咳者,配天突|穴艾条温和灸十分钟左右;如头痛甚者,于太
阳、额中两|穴上采用涂云香精等药罐法或出针罐法、贴伤湿止痛膏罐法;若
年老、体弱、病情迁延不愈、食欲不振、流涕不止、出虚汗者,取神阙、足
三里(交替)两|穴行艾灸罐法或艾条温和灸约十五分钟;如恶心呕吐者,于
内关、中脘采用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涂风油精罐法:如腹痛腹泻者,在
腹部疼痛点及其相对应的脊柱两侧、足三里(交替),或以神阙为中心,于
其上、下、左、右各隔二横指处采用针罐法或敷姜、涂风油精、贴伤湿止痛


膏等罐法。
方3
取|穴:大椎、身柱、风门、肺俞、或加中府。
治法一:采用单纯罐法或涂姜汁、云香精等药罐法,留罐十至千五分钟,
每日一次。
治法二:于大惟、肺俞两|穴上施行针罐法(排罐法除外)或灸罐法、敷
姜(蒜)罐法,其余|穴位采用单纯罐法或涂药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
日一次。如有其他伴随症状或其一症状严重者,参照“方一治法”加|穴施治。
方4
取|穴:第六至七胸椎间(即上背部中央),伴有呕吐、咳嗽甚者,加膻
中或中脘。治法:取小罐或中罐施行单纯罐法或涂姜汁罐法,留罐约二分钟,
每日一次(本法适用于婴幼儿患者)。方5
取|穴: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
治法:采用单纯罐法(七岁以下者只拔神阙、肺俞两|穴),留罐五至十
分钟,起罐后将药饼(制备法: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萸、苍术、青木香、
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份,冰片零点二份,共研细末,装瓶密
封,使同时用鲜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一厘米的圆饼)贴到|穴位上,
胶布固定六至二十小时,以不起泡为度,隔日一次,治愈为止。如果反复患
感冒,气管炎的,每七至十天治疗一次,连续五次,可以提高抗病能力,达
到预防发病的目的。若合并盗汗者,于神阙|穴拔罐后撒上适量的朱砂末,然
后再贴药;消化不良,哮喘者,点刺四缝,足三里贴药;大便不正常者,贴
药于天枢、上巨虚两|穴位上;贫血者贴药于膏肓,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上;
缺钙点刺四缝,并贴药于大杼、悬钟两|穴位上;流涕、鼻塞贴药于新识|穴上;
扁桃体肿大,咽喉型气管炎,贴药于扁桃体|穴上;发高热者,于少商或耳尖
|穴上点刺放血数滴。
附:病例选介
何某,男,三十岁。感冒二天,发热三十九点四摄氏度,恶寒,无汗,
周身酸痛,头晕痛,恶心欲呕,鼻微塞,轻咳,咽喉微红痛,已服“银翘解
毒片”无效。治疗以背部督脉、膀胱经循行途径走罐,使施术处皮肤呈现紫
红并出现丹痧,再于丹痧较多而明显的两侧膏育俞周围选五至六点丹痧,用


三棱针点刺出血。施术以后,病者开始有微汗,周身感觉较舒适,术后十多
分钟,体温已降到三十七点八摄氏度,翌日诸症消除。
丁某,女,三岁。一年来每遇气温降低时,则容易发烧、流涕、咳嗽,
扁桃腺红肿,病程多在十五至二十天左右,平时食欲不振,盗汗,扁桃体一
至二度肿大,本次发病体温三十八点九摄氏度,伴流涕、咽红、扁桃腺红肿
和咳嗽。治疗采用三棱针于双测少商|穴放血各五滴,还在四缝|穴上点刺,继
而以三厘米口径小罐吸拔神阙,肺俞两|穴五分钟,局部出现紫红后,起罐即
敷药饼,胶布固定。约一小时后,体温下降到三十七点四摄氏度,药饼十小
时后撤下。翌日体温降到三十七摄氏度,仍有轻咳,隔天施术一次,连治二
次告愈。为了巩固疗效,每隔十天于神阙|穴拔罐后敷药饼(先撒少许朱砂末)
一次,连续施术五次。结果,食欲明显增加,盗汗停止,半年间未患过上呼
吸道感染疾病。
【敷脐疗法】
方1
药物:葱白、生姜、食盐、豆豉各适量。
制法:共捣烂,或炒热,纱布包。
用法:敷脐。用于风寒感冒。
方源:《辽宁中医杂志》(十一):三十八,一九八○。
方2
药物:葱白、生姜、豆豉、食盐各适量。
制法:共炒热。
用法:布包掩脐止。散风寒,理积滞。
方源:《理沦骈文》
方3
药物:苍术、枯矾、良姜、葱白各适量。
制法:切粗末,与葱白同捣,炒热。
用法:涂手心,掩脐静卧,手须窝起,勿使药着脐。一手兜住外肾前阴,
女子亦如之。服绿豆汤催汗。一手掩脐一手兜肾,丹诀也。用于风寒感冒无
汗者。
方源:《理沦骈文》

()好看的txt电子书
方4
药物:芥菜子末少许。制法:温水调稠。
用法:填脐内,隔衣以壶盛热汤熨之,汗解,用于风寒感冒头疼。
方源:《本草纲目》
方5
药物:胡椒、葱白、百草霜各适量。
制法;胡椒研末,三味共捣丸。
用法:纳脐中可发汗,用于风寒感冒无汗者。
方源:《理沦骈文》
方6(杏苏散):
药物:苏叶、杏仁、生姜、桔梗、获苓、半夏,甘草、前胡、陈皮、枳
壳、大枣各适量。
制法:为细末,加适量白蜜,连须葱,生姜打烂,生萝卜汁合大枣煎汤,
上药调成药饼。
用法:敷脐。用于风寒感冒。
方源:《上海中医药杂志》(十):二十五,一九九○。
方7
药物:白芥子一百克,鸡蛋清适量。
制法:白芥子研末,鸡蛋清调成膏。
用法:贴敷神阙|穴,可同贴大椎、涌泉|穴。用于风寒感冒
出处:《陕西中医》(十一):三十五,一九八四。
方8
药物:淡食豉三十克,连翘十五克,薄荷适量。
制法:研细末,共捣泥状。
用法:贴敷神阙|穴,可加贴大椎、风池|穴。
出处:《陕西中医》(十一):三十五,一九八四。
方9
约物:活蚯蚓十余条,白矾少许。
制法:将蚯蚓清水洗净后,放在白酒内稍浸一会取出,再撒上少许研细
的白矾末。

()免费电子书下载
用法:直接敷于肚脐上,二小时以上至半天时间取下。用于感冒及流感
初起的发热,一般敷二次即可退热。
出处:《黑龙江医药》(二):六十一,一九七九。
方10
药物:活癞蛤蟆一只。
用法:直接将其肚皮对准患者的肚脐贴上,过一小时解开。用于感冒或
流感发热,半天后即可降低体温。
出处:《黑龙江医药》(二):六十一,一九七九。
方11
药物: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片(均为成药)适量。
制法:研细末,水调或姜汁调膏。
用法:敷脐,胶布固定。用于风热感冒。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十一):三十八,一九八○。
方12(脐丹粉)
药物:防风、黄芪、肉精各等分。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先用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棉球消毒神阙|穴,趁湿撒药粉零点五克,
胶布或绷带固定,每隔三日换药一次,五至七次为一疗程,可连续用二至四
疗程,孕妇慎用。用于体虚经常感冒者的预防和治疗。
疗效:预防五十二例,痊愈二例,显效十一例,有效三十九例,总有效
率百分之百。防治九十六例,痊愈二十一例,显效三十六例,有效三十九例,
总有效率百分之百。
出处:《陕西中医》(一):三十三,一九八九。
备注:亦可用于防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和咽炎。
方13
药物:葱白三十克,连翘十五克。
制法:共捣烂。
用法:用纱布包好敷脐上,等到将要出汗时,急喝白开水一杯,以加速
发汗。用于风热感冒。
出处:《中医简易外治法》

()
方14
药物:生姜十克,葱白三十克,麻黄六克。
制法:共捣烂如泥状。
用法:敷脐部,热水袋熨之,盖被取汗。用于风寒感冒。
出处:《韩明本医案》。
方15
药物:淡豆豉三十克,连翘十五克,薄荷九克。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用药粉十五克,冷水调为糊,填脐上,外用纱布、胶布固定,三
至八小时去药,每日一次。可加贴大椎、风池|穴。用于风热感冒。
出处:《|穴位贴药疗法》
方16
药物:炒麻黄、附片、吴茱萸。
制法:研粗末。
用法:热敷脐部。另用樟树叶煎水外洗。用于表寒深闭。
疗效:一般药后不多时,即可汗出而解。
出处:《湖南中医杂志》(四):十,一九八八。
方17
药物:桑叶、菊花、杏仁、连翘、桔梗、甘草、薄荷各三克。
制法:上药研细,加葱白五根、白蜜一匙,共调为饼。
用法:外敷脐中,治感冒。
出处:《国医论坛》(四):四十七。一九八六。
【敷贴疗法】
1。大蒜适量,面粉适量。
用法:将大蒜捣汁调拌面粉做成圆锥形状,塞入鼻孔。
功用:祛风散寒,宣肺通窍。适用于头痛、发热、恶寒、鼻塞、喷嚏、
流清涕、无汗等风寒感冒。
2。用热水泡脚三十分钟,甲风湿止痛膏贴于脚掌涌泉|穴,治风寒感冒效
果好。
3。葱白三十克,生姜二十克,食盐三克。

()好看的txt电子书
用法:共捣烂、加酒适量,调成糊状,用纱布包裹擦胸、背、手、足心、
肘窝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