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隋-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个傻丫头,比那李家的丫头还傻。”看到木兰那样子,老驴头不由气道,“你不说,我给你说去。”说话间,就要策马去前面找郭孝恪。

“六叔。”木兰看到老驴头要走,眼疾手快,一下子拉住了老驴头,一脸的哀求之色,将军和李家小姐两情相悦,她不想去破坏什么,她只要能安静地在一旁看着就心满意足了。

“你,唉。”看到木兰那哀求的样子,老驴头最后长叹了一声后,打消了去找郭孝恪的念头,他不明白木兰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就那么想不开呢。

另一边,长孙无忌看着和自己同骑的妹妹望着前面和郭孝恪一起的李秀宁,不知在想些什么,不由道,“无垢,你在想什么?”

“哥哥,无垢觉得那个李家姐姐不是好人。”长孙无垢把木兰当成了自己的大姐姐,而且觉得是木兰姐姐先认识的郭将军,现在都是那个李秀宁不好,从木兰姐姐身边抢走了郭将军,害得木兰姐姐那么难过。

听着妹妹的话,长孙无忌愣了愣,然后想起了自己这个妹妹好像有点喜欢自家这位将军,却浑然没想到长孙无垢此时只是为了木兰在抱不平而已,沉默了好一会儿后,长孙无忌看了眼那个伴在郭孝恪身边的倩影道,“其实哥哥也不喜欢那位李家小姐。”长孙无忌倒也不是完全说谎,在他看来,郭孝恪当初是不得不抢李秀宁,要是连个女人都保不住,如何去争取军中那些寒门投靠。

虽说李秀宁背叛家门,可长孙无忌心里总觉得这事情说不准,他自从当了缇骑头子以后,想事情总会不自觉地往人坏处想,觉得李秀宁或许是和李渊一起演一出苦肉计也说不定。

或许该找些人手盯着李秀宁,长孙无忌话出口之后,心中却是生出了这样的念头,看着和郭孝恪一起的李秀宁,长孙无忌的目光变得阴骘起来,看得边上的长孙无垢心里有些害怕,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哥哥偶尔会露出这种阴森得好像能把人冻住的目光。



天子车驾内,杨广看着平野里军容鼎盛的大军,一脸的志得意满,虽然高句丽比他想得要顽强了些,不过他仍有把握灭了这个敢自称东海霸主,勾结契丹,突厥威胁大隋的国家,同时也是给那些属国提个醒。

“裴卿,你说郭将军跟朕要那些高句丽俘虏,想干什么?”杨广看向了随侍在旁的裴寂,忽地问道,昨日拔营前,郭孝恪来拜见他,要走了那还剩下的八千多的高句丽俘虏,说是用做前驱来攻其他几座辽东的城池。

“臣以为郭将军不外乎是用来驱赶攻城。”当日渡河之役后,郭孝恪抓了总共一万多俘虏,后来都被工部尚书宇文恺抓去当了苦力,大军在辽河南岸逗留的时候,可是日夜驱使这些高句丽俘虏修造行宫和攻城器械,活活累死了两千多人,这剩下的也多半都是只剩下半条命,裴寂想来想去,郭孝恪要这些俘虏,怕是想用他们去消耗守城的高句丽人的箭矢滚木之类的守城器械。

“裴卿也是这么想的。”杨广见裴寂想法跟自己差不多,笑着说道,浑然没有把那些高句丽俘虏的性命放在心上,要是没有高建武行刺的事情,杨广或许还存着招降高句丽的念头,不过现在,他已经是打定主意,要夷灭高句丽,自然不再理会那些俘虏的死活。

“皇上,其实臣以为,不必将那些俘虏都给郭将军,倒是可以留些用来消耗辽东城内的箭矢。”裴寂话锋一转,忽地说道,原先就是他向杨广建议以大军征辽,招降高句丽的,不过自从出了那个高建武行刺的事情,他就没敢再提招降的事情。

“朕都已经把人都给了,难道还要朕开口去跟郭将军要回来吗?”杨广看着向自己提议的裴寂,却是挥手道,他是个好面子的人,虽然知道让那些高句丽俘虏作为前驱攻打辽东城,可以减少大军的损失,不过他都已经答应郭孝恪了,却是不会反口的。



“老裴,你说将军要这么多俘虏干什么?”和大军在半道分道扬镳的郭孝恪军中后军,带着新兵押解那些高句丽俘虏的刘弘基朝身边一起干着这差使的裴仁基问道,不过几天下来,他就和裴仁基混熟了,开口闭口老裴,硬生生地把和自己一般年纪的裴仁基给喊老了。

“估摸是用来驱赶着攻城,消耗些箭矢吧?”裴仁基回答道,他在山东跟着张须陀的时候,可是没少听说过那些贼军驱赶百姓攻城的事情。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着这些半死不活的家伙还有那么些用处。”刘弘基听完裴仁基的话后,却是看向了那些一个个面色枯槁的高句丽俘虏,啧啧道,“真不知道那位宇文大人是怎么使唤这些家伙的,才多长时间,就跟骨头架子似的。”

“皇上排场大,粮草本就费得厉害,这回又是四十多万大军,哪有余粮给这些俘虏吃饱,没饿死就算不错了。”裴仁基原先是押粮草的,如何不知道这后勤的情况,杨广和随行的百官都要吃好喝好,浪费得厉害,他跟了郭孝恪后,见了军中的吃喝后,便知道自家这位将军有本事,要知道其他各军也就是让士兵吃个囫囵饱而已,哪像郭孝恪这边,隔三岔五的能吃顿肉,还有酒喝。

“皇上排场的确是大。”想到宇文恺造的那些行宫,装了上百大车运送,刘弘基也是附和道,不过心里面他腹诽的还是杨广这个皇上不知兵,当日渡河之役后,要是派兵穷追不舍,追着那些败兵,急攻辽东城,或许能一鼓作气打下来也说不定,可结果全军在辽河南岸窝了大半个月,就是为了让宇文恺造那什么行宫,好在打辽东城的时候能够住得舒服。

“算了,不说这事情,我说老裴,你说将军带咱们去打那些啥劳子山城,你觉得咱们能打下几座。”刘弘基瞧着四周那空荡荡,不见一个鬼影子的废弃农田,却是皱着眉头道。

“这个不好说,不过我看将军样子,好像已是有了把握。”裴仁基想了想答道,他和刘弘基都是能打仗的人,不过遇到辽东那种建在山上的坚城,便是他们也没什么好主意,心里没多少把握。

第八十七章 俘虏营

(早上4点半做火车回上海上班,抽空码了一章,晚上还有一章,现在老虎需要推荐票,很多很多很多,现在排在后面的感觉真地很不爽啊,请各位兄弟支持。)

辽东城头,宽达十步的城墙上,守了一夜的高句丽士兵搓着惺忪的睡眼,不敢像往常那样站着打瞌睡,昨日大隋的军队便到了山脚下,黑压压的一片,连营数十里,把他们吓得都是够呛,昨天一晚上下来,愣是没有人敢合眼。

清晨的雾气渐渐消散了开去,天边的日头也升了起来,在一片金色的晨曦中,一个打着哈欠的高句丽士兵忽然张大了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山脚下那座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宫殿阁楼,喉头蠕动着,想要说话可是却发不出半点声音来。

城墙上,越来越多的高句丽士兵看到了那座拔地而起的宫殿,一个个都是面露惊惧之色,不过片刻间,正对着山脚下平原的城墙上,高句丽的士兵都骚动了起来,闻讯赶来的乙支文德看到那座雄浑精巧的宫殿,也是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高句丽向无文字,国中汉学盛行,乙支文德自幼家境殷实,而且也颇羡慕中国风物,从小便在汉学上下了苦功,自从去年大隋天子下令征辽,他便见了不少在高句丽做生意的行商,打听了不少消息,知道大隋有位工部尚书宇文恺,乃是建筑方面的宗师,有鬼斧神工之能,大隋的东都洛阳便是出自他之手,他也曾听出使过大隋的国中使节谈论过大兴和洛阳的宏伟壮丽,不过当时他未曾放在心上,但是如今亲眼见到这一夜而起的宫殿,才知道他听到的并非虚言。

“不过是区区一座木头宫殿,有何大惊小怪的。”乙支文德很快回过了神,听到周围那些士兵窃窃私语的鬼神之说,不由中气十足地大声说道,自大隋征辽以来,先是荣留王被杀,人头给送到平壤,接着便是姜以式四万大军兵败辽河,辽东城内士气本就不高,要是再给这什么隋人有鬼神相助的话动摇军心,这仗也不用打了。

听到乙支文德的话,城墙上骚动的高句丽士兵在各自军官的喝骂下声音小了下去,虽然大多数人心里没把乙支文德的话太当回事,可至少表面上都安静了下来。



“姜以式那个废物,还说自己能挡住隋人,居然连一天都守不住。”下了城墙,想到四万大军,占着南岸地利,被渡河的隋军一下子打得溃不成军,乙支文德不由咒骂起了被俘的姜以式这个国中的大将。

一旁的亲兵见乙支文德痛骂姜以式,一个个都是小心了起来,生怕自己行差出错,给气头上的乙支文德迁怒。

乙支文德一路骂骂咧咧地回了城守府,他原本也是沉得住气的人,可是如今这隋人大军摧城欲压的情势也是让他急躁了起来。



辽东城外,新起的行宫阁楼高处,杨广眺望着远处的辽东城城墙,眉头皱紧,自从打消了招降高句丽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以后,杨广就开始正视这场征辽之役。

“这辽东城果然是易守难攻之地。”看着建在山脊上,城墙高大的辽东城,杨广自语道,他此时有些后悔在辽河南岸逗留了太长时间,不过他是绝不会在人前承认的。

“皇上,辽东城城高墙厚,以末将之见,应当垒土堆山,否则我军攀山而攻却是太过吃亏。”随侍在杨广身边的沈光听到杨广的自语声,在一旁说道,郭孝恪昨夜大军拔营前,来找过他,谈了一些关于攻打辽东城的事情,此时正好用到。

“垒土堆山,怎么说?”听到沈光的话,杨广回过了头,看着这个自己从江南提拔起来的千牛备身,走到了身后摆着的巨大沙盘,自从郭孝恪提出用这种参照地形做出的沙盘进行兵棋推演以后,杨广身边随身的玩物便多了一整套宇文恺耗费了不少心思制作的各种兵棋,攻城守城器械。

沈光走到沙盘前,指着建立在山脊上,高出大军营地一大截的辽东城道,“皇上,辽东城居高临下,占有地利,我军若进攻,首先要走山路,等到了辽东城下时,早已人马困顿不堪。”沈光一边说道,一边拿起了边上的几块木头道,“要是我军在攻打辽东城前,先用布囊堆土,一直垒到辽东城下,可以使我军免去爬山之累。”沈光比划着,将那几块木头平放在了辽东城下,后面做了一个极长的斜坡。

“好主意。”杨广很快就明白了沈光的意思,开口称赞道,却没有注意沈光有些微奇+shu网收集整理红的脸色,这主意其实是郭孝恪告诉他的,想到郭孝恪当日对他说的那番话,他打消了告诉杨广的念头,就像郭孝恪说得那样,要是让皇上因此而有所猜忌就不好了。

“汪藻,让宇文恺来见朕。”杨广随即朝身边的汪公公吩咐道,他决定垒土堆山,一直推平到辽东城山脚下,让那些高句丽人知道,他们就算把城建到山上,面对大隋雄师,也只是徒劳而已。

“是,皇上。”汪公公领了旨,飞快地离开了,只是临走前多看了一眼沈光,这个沈光,平时不显山露水的,如今看起来,倒也是个有本事的人。

“总持,来陪朕下盘棋。”想到辽东城最大的依仗就这样没了,心情大好的杨广让人摆出了棋盘,让沈光陪自己下起棋来。



辽东城以西,郭孝恪带着一万三千大军和八千多俘虏在魏霸山城的山脚下驻扎了下来,这一回他募兵后,新兵一下子多了八千,索性原先那五千人在经历过一次长途行军后,相比起那些新兵也算是经验丰富,新兵和老兵混编之后,一路行军下来,倒是不见半点混乱。

“将军,我军辎重携带不足,只够半个月之用,那些俘虏要如何处置?”长孙无忌拿着全军的后勤账簿来找郭孝恪了,他本以为郭孝恪是要用这些从杨广手里要来的高句丽俘虏用来消耗那些山城的箭矢,可这一路走下来,他却觉着郭孝恪不会那么简单地就把这些俘虏给当成炮灰用掉。

“去甄选一下,那些不是高句丽人的俘虏都挑出来,打乱后重编一军。”见长孙无忌很是心急后勤辎重,郭孝恪回答道,高句丽原本不过是汉时的一县之地,五胡乱华时趁着北方大乱,收拢中原逃难的汉人,才渐渐壮大起来,如今高句丽国内近四百万人,倒有大半原先是北朝时逃去的汉人和这些年被高句丽征服的辽东土著。

“将军是要收编那些不是高句丽人的俘虏。”听到郭孝恪的回答,长孙无忌皱了皱眉道,他对于收编俘虏成军的事情不是很看好。

“算是吧。”郭孝恪点了点头,这八千多俘虏要是用得好,可是能让他轻松地攻下眼前的魏霸山城。

见郭孝恪不愿多说,长孙无忌也没有再问下去,他不是那种在军略上有奇谋妙计的人,觉得郭孝恪或许另有打算也说不定,(。wrbook。)于是便退下去安排甄选那些高句丽俘虏的事情了。

“将军,那些是高句丽人的俘虏,你打算如何处置?”等长孙无忌离开,李秀宁才在一旁问道,她自幼喜欢兵事,如今跟着郭孝恪,她也时常留心,希望自己能帮到郭孝恪。

“新募集的八千士兵,多半都没有见过血,那些是高句丽人的俘虏,就让他们拿来练手吧。”郭孝恪看着李秀宁,轻描淡写地说道,可是话中透出的杀机却让李秀宁心中一凛。

“秀宁,战场无情,刀剑无眼,你若是想陪着我上阵,你的心必须要硬起来。”看到李秀宁脸上露出的不忍,郭孝恪沉声说道,“明日新兵拿那些高句丽俘虏练胆,你也一起去。”



俘虏营中,随着郭孝恪手下军官的呼喝声,原本死气沉沉的俘虏营里,就好象投进了一颗石子般泛起了涟漪,那些原本双眼无神的俘虏在听到揭发身边的高句丽人,可以分到一个馒头,一个个都像是饿极了的野兽一样,争先恐后地把身边的高句丽人给揭发出来后,从那些军官手里抢过馒头以后,蹲在一边啃了起来。

整个俘虏营里,就好象一锅滚油里滴进了水一样沸腾了起来,到处是抢着揭发身边高句丽人的俘虏,为了那些馒头,那些俘虏就像是疯了一样。

最后,一共三千多名高句丽人的俘虏被单独关押了起来,而剩下的五千名各族混杂的俘虏一个个原本绝望的脸上都有了活下去的欲望,他们不想和那些高句丽人一起死,不少原先在军中是中低级军官的俘虏心中都隐隐觉得,那位郭将军或许不想杀他们。

“大人,我们愿意为郭将军效犬马之劳,请大人代为通禀。”自从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以后,内斗不休,常有部落被吞并的流亡者逃到高句丽,如今这些俘虏中,就有不少是从突厥流亡到高句丽的人,这些人心中根本没什么家国之念,只知道谁给自己军饷,就给谁卖命,如今他们见郭孝恪似乎没有杀他们的意思,几个为首的人向营中看押的军官大声喊了起来。

第八十八章 背土

(求推荐票,好想爆前面的菊花,大家帮个忙,多投些票,让老虎上榜去爆别人的菊花,不要被爆菊。)

得到俘虏营消息的长孙无忌放下手头的事情,很快便赶了过去,他是个心细如发的人,白天甄选俘虏中的高句丽人时,倒是把其他俘虏的情况也摸了个大概,当初抓到的一万多俘虏,本就是高句丽国中的青壮精锐,再加上先前给宇文恺使唤时累死了两千多,可以说这剩下的八千多俘虏,个个都是身体强健之辈,而且其中不少是突厥内斗时落败的草原部落里的悍勇之士,要是把这些人给集中起来,立刻便是一支不弱的骑兵,只是长孙无忌自己不敢随便做主,如今听到俘虏营里有人带头想要转投到自家将军帐下,长孙无忌心中也动了心思。

俘虏营的看守军官的军帐里,几个容貌各异的俘虏虽然坐在那里,可是一个个都是时不时地探着脖子朝外张望,他们中没人想死,现在看到了活命的机会,一个个都像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般死也不肯放手。

长孙无忌进来时,几个俘虏都是一下子哗啦啦地站了起来想要涌上前去,惹得边上的士兵都是纷纷拔刀,才让他们缩着脖子坐了回去,不过他们看着长孙无忌的那种目光就好像狗儿看到了主人一般讨好。

长孙无忌看着那几个被俘虏推举出来的人,目光一一从他们脸上扫过,他执掌缇骑之后,威严益长,而且人也变得阴沉起来,被他这一通阴森刺骨的目光一扫,那几个俘虏都是忍不住心里打了个寒噤,没来由地害怕起面前这个不过二十多岁的青年长史。

“你们要投效我家将军?”看到几个俘虏眼神中闪过的恐惧,长孙无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这几个人的性命如今都握在他的手中,他只要一句话,就能让这几个人的人头落地。

“是的,大人,我等愿意投效郭将军。”几个俘虏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既然能活下去,没人想死,更何况他们又不是高句丽人。

看着几个人,长孙无忌好整以暇地开始问起了他们的身份,“你原先是哪里人,如何到的高句丽。”长孙无忌看向一个头发卷曲,肤色发白的俘虏问道。

“回禀大人,小人原来是突厥人,后来所属的部落被世仇吞并,小人不愿侍奉世仇,便带着族中离开的人一起到了高句丽。”那被长孙无忌第一个点到的俘虏名叫达罗,到了高句丽以后,诈称自己姓阿史那,是突厥王族中人,在高句丽军中也混了个千人骑将,手下多以草原战败的部落士兵为主。

问过达罗以后,长孙无忌又把其他几人的底细给摸了个清楚,结果吐谷浑人,靺鞨人,突厥人,什么族的都有,让长孙无忌也暗自吃惊,他早就知道高句丽各族杂居,但是没想到他们的军中这么复杂。

“带他们下去。”问过情形之后,长孙无忌让士兵把这几人给压了下去,心里面觉得要收编这些非高句丽人的俘虏也未尝不可,尤其是那些逃亡到高句丽的草原人,他们可是只认拳头的人,谁强就跟谁干,郭孝恪要是绕过他们,按照草原的规矩,他们就是郭孝恪的奴隶,刚才他问话时,那几个突厥人,吐谷浑人,靺鞨人一个个都是愿意当郭孝恪的家奴。



片刻之后,长孙无忌出现在了郭孝恪的军帐里,而郭孝恪手里多了记载那几个俘虏详细情形的文书,看完之后,郭孝恪朝长孙无忌道,“去告诉那些人,我愿意宽恕他们,不过要把那些俘虏都给我打乱了重新成军,要各族混杂,不能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