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隋-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他们和皇帝在战场上最后并肩厮杀的机会,但是他们却不得不错过。

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一统(八)

军厮杀中,中央战场,随着传令的背旗兵驰讨,始锋汉军士兵为亲自冲杀的皇帝和虎贲营让开了道路。

高达三丈。绣着盘旋的飞龙的皇帝大旗出现在了战场上,当汉军营垒中,过百面的金鼓同时被擂动,郭孝恪一手练了十年的虎贲亲军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出现在了战场上。

还未等李世民统率的一万唐军精锐杀到战场中央,郭孝恪亲自带领的三千虎贲亲军和三千汉军各营精锐,已经击溃了唐军在中央战场上的重兵。

尽管李世民无比憎恨郭孝恪。但是面对即使身为皇帝。却仍旧亲自冲锋陷阵的郭孝恪。他心里面又充满了敬意,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

“杀尽管嘶吼声被汉军擂动的震天鼓声所淹没,但是李世民仍旧用尽了全部的力气,如同野兽般吼叫了起来,带着玄甲精骑和唐军最后的精锐骑兵迎上了虎贲营和汉军铁骑。

李世民几乎是聚集了身边所有唐军能战的猛将,杀向了郭孝恪所在的皇帝旗帜,只要砍倒那面旗帜,杀了郭孝恪,这场天下之战就结束了。

这时整个战场。都因为郭孝恪的亲自参战,而让汉军疯狂了。自古以来,主帅亲临前线。本就是最为鼓舞士气的,而唐军至今能在汉军的进攻下始终维持着阵脚,便是因为李渊这个皇帝亲自坐镇中军。但是现在郭孝恪这个比李渊更配得上皇帝二字的霸主亲自上了战场。对于汉军的士气的鼓舞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左翼战场,李靖也看到了那面在中央战场上朝前推进的皇帝战旗,一向是以儒将和镇定自若的大军指挥者出现在部下面前的他,也少有的举起了手中的马槊。亲自上阵了。仗都打到这份上了,正是气势如虹随皇帝一起直破敌阵的时候了。

不止李靖动了。右翼战场,几手是中军皇帝的战旗出现在战场之后。张须陀和裴仁基也都下令总攻了,没有任何的留手,最后的预备兵力几乎是一下子往唐军最薄弱的一点进攻了下去,虽然两人用兵不似李靖那般精巧,但是这时候两人合力的一次猛攻。却取得了最大的战果。右翼战场的唐军被击破的这一点。直接引了右翼唐军的前军崩溃……汉军,威武一波高过一波的高呼声在战场上响起和汉军的金鼓声一同呼应着,压过了唐军阵中的鼓声。

全身披枉重甲的虎贲营和玄甲精骑碰撞在了一起。这两支天下数一数二的重骑兵精锐终于展开了最后的对决。作为李世民耗尽全部心血打造的关中最强之兵,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在第一时间就阻遏住了虎贲营的冲锋。

两股铁骑兵的浪潮,就好象汹涌的恶潮互相拍打。直到粉身碎骨。双方的骑士凶悍地刺出着手上的马槊。掉下马的骑士则是挥刀厮杀。

李世民为前驱的一千玄甲精骑,成功地阻挡住了汉军铁骑的冲锋之后。其余唐军骑兵和汉军骑兵陷入了乱战中。这时候双方都围绕着郭孝恪的皇帝战旗厮杀了起来。

唐军中,李渊看着停下来的汉军皇菲战旗,果断地投入了中军最后的兵力。他要用数倍于汉军的数目活活地拖死郭孝恪。

而中央战场上。厮杀的汉军步兵也是向着皇帝战旗汇聚着,护卫着冲击力无双的重骑兵的两翼。

郭孝恪端坐在马上,看着李世民的帅旗朝自己逼近,手中握着的黑色马槊上垂下的樱络如同火焰般在风中飞扬。自从在战场击败号称再世项羽的杨玄感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在战场上遇到可以一战的敌手了。

“杀郭孝恪手中的马槊指向了天空。他身旁的一众汉军猛将也是一同高声呼喊起来,主动杀向了朝他们杀来的唐军骑兵箭头。而他们后面。数匹雄峻的战马拉动的牢固战车也一同移动起来,这辆战车正是插着郭孝恪的皇帝战旗。三丈余高的旗杆。是海碗般粗细的坚硬原木。用来系住旗帜的也是缓缓相扣的铁环。而非普通的绳索,整辆战场极为沉重,才需要数匹战马才能拖动。

一切无他,只因为郭孝恪的皇帝战旗实在是太过重要,而郭孝恪自己过去在战场上便经常斩将夺旗,麾下更有秦琼,苏定方这些神射。可以射落帅旗,因此面对以善射而称的李世民和关西猛将,他不敢怠慢;

战场上。郭孝恪的皇帝战旗再次移动了起来,带动了厮杀的汉军士兵的军心气势,如同海潮般朝唐军压下,让李渊调动上来的最后唐军兵势给压了下去。

李世民看着越来越近的皇帝战旗,他知道汉军虽然强猛,其军势如同燎原的烈火。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郭孝恪这个不可战胜的军神皇帝身上,而且不管他们多么善战。他们的兵力始终太少,这是致命缺点,绝不能久战。

终于双方的猛将和精锐骑兵面对了,秦琼,罗士信,苏定方。尉迟恭,裴元庆。沈光,程咬金。柴绍,侯君集。李孝恭,薛举,薛仁易,罗成。李元吉。这些已经被战场催了全部凶性的将领

天杀机,斗转星移;地杀机,龙蛇起6;人杀机,天地反覆。

郭孝恪看着众将截杀住了唐军的猛将,目光落在了仍旧朝自己策马冲来的李世民和身旁那咋小挥舞双锤的少年将领,双腿一夹马腹,人也如箭般冲出,身后是苏吉利等一帮侍卫亲兵匕

“李世民,李玄霸。”郭孝恪没想到上天真是待他不薄,不仅是李世民,还给他送来了李玄霸这个对手。

郭孝恪自和杨玄感一战后。便再也没有出手过,但是却始终没有放松过自己的武术,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他在这个时代立身的根本。

黑色的马槊刺出了一道炫目的弧线,直取冲在最前的李世民,李世民没有想到郭孝恪的出手这么快。大惊之下伏下了身子,躲开了这一刺,同时手中的马槊斜挥而上,而他后面的李玄霸的双锤亦是呼啸而至。

战场上,被摔下马的冀建德飞快地爬了起来,然后他看到了被李世民和李玄霸夹攻的皇帝陛下,几乎是下意识的,实建德拔刀冲了过去。这时李世民的亲兵和郭孝恪的亲兵杀到了一起。

窦建德本身就是河北猛将,自到汉军之后,整日习武,更是凶悍,而这时,不止是他。杜伏威也杀了过来,两人不顾生死地冲进了战圈之后,挥刀砍断了李世民胯下战马的马蹄。

落马的李世民很快被两人缠上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有隐疾的四弟李玄霸和郭孝恪厮杀在一起,纵使四弟有项羽之力,可是不能持久。对上郭孝恪这个曾经打败号称再世项羽的杨玄感的天下第一猛将。败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没有了李世民的骚扰。郭孝恪终于和李玄霸可以一对一的交手,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力气大得惊人,虽然他的招数简单,可是对于锤这种重兵器而言。越简单的招数越实用。

郭孝恪没有和李玄霸硬拼,黑色的马槊在他手上将内家枪法的精要使用的淋漓尽致,依靠着马槊的长度和诡异的圆弧刺击,死死地压制着李玄霸,要不是李玄霸那种比野兽更敏锐的直觉,或许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面对窦建德和杜伏威,李世民显得狼狈不堪,他是关西将门,一身的本事都在马上,如何是纵横6地的杜伏威的对手,就是寄建德也是一时的猛将,而这时能够来救他的唐军猛将已经被汉军将领缠住了。

终于,久守必失,李世民被杜伏威一刀砍断握刀的手指后,被窦建德跟上一刀,砍断了另外一只手腕,最后被抢功的二人砍下了脑袋。

看到李世民被枭的一幕,李玄霸的眼睛一下子红了,他的双手锤爆出了更加凶猛的力量,让郭孝恪的卸劲手法也承受不了,虎口开裂。

李玄霸没有管被自己震退的郭孝恪。而是策马奔向了箕建德和杜伏威,看着如同魔神般冲向自己的李玄霸。刚从李世民身边那些疯狂的玄甲精骑的围攻下脱身的两人都是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皇帝竟然后而至,硬架住了李玄霸那势如山崩地裂的一击。

连续两次爆出过自己身体承受之力的李玄霸和郭孝恪毫无花巧的一记硬拼之后,终于再也支撑不住,口中淌出了鲜血,他恨自己为什么会身有隐疾,可是他却再也说不出来,因为郭孝恪的马槊将他扫落了马下,四周涌上的汉军骑兵用手中的马槊将他钉死在了地上。

苏吉利带着皇帝宿卫亲兵死死地护住了郭孝恪,他看得出皇上刚才那连续和李玄霸的交手,已经受了内伤,最后那一下将李玄霸扫落马下,更是强行运力。

“联没事郭孝恪吞下了涌上喉咙的逆血,在战场上他是所有汉军的军神,不能让任何人看出他此时的虚弱来,他要撑到这场战争结束。

随着李世民和李玄霸的阵亡小其余的唐军猛将也一一陨落,苏定方杀侯君集,尉迟恭斩杀薛举,薛仁暴父子,沈光刺柴绍于马下,秦琼擒杀罗成。

在大将连续被杀,唐军的中军骑兵崩溃。除了玄甲精骑战至最后一兵一车,其余的唐军直接在战场逃跑了。

随着唐军中军的崩溃,本就在汉军猛攻下,危如累卵的两翼也随之崩溃,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因为逃跑而互相践踏的唐军士兵,中央战场,折损过半的虎贲营再次向李渊的旗帜所在动了冲锋。

唐军中军,李渊拒绝了刘文静这些文臣谋士退入城中的建议,即使他退入城中又如何,军心士气崩溃之下,偌大的长安城是守不住了,与其如此。倒不如像祖上那样,战死于沙场。

当虎贲营杀到李渊面前时,李渊已经换上了盔甲。手刃数骑汉军后,自利而亡,结束了他本该作为开国皇帝而成为天下至尊的一生。

退入城中的李建成,没有继续坚守长安城,而是选择了开城门投降,他要为李氏保住最后一点血脉。

第三百三十章大结局:旧时代的终结

品注长安城头,郭孝恪看着脚下的关中大地,他知道后训肿终干在他手中结束了,接下来将是一段新的历史,他会让这个帝国在他手中成为这世间唯一的国。

李建成看着站在前方的郭孝恪,他曾经无数次想过两人再次见面的场面。可是却没想到会是现在这种场面,他的父亲,他的弟弟们都死,了,他最疼爱的妹妹却是郭孝恪的皇后,他都分不清自己现在的心情究竟是帐恨居多,还是庆幸居多。

“李兄,我会放过李氏一族,但是你们不能再居住在大6,日本行省,将是你们的去处。”郭孝恪走到了李建成身边,对于这个和他有旧的妻兄说道,如果李唐没有李渊这个家主和李世民这样的野心者,而是李建成当家的话。他或许不必做到这个地步。

“臣口谢皇上天恩。”李建成跪在了地上,郭孝恪放过李氏全族,已经是格外开恩,念在秀宁的情面上了。

郭孝恪离开了,天下之争结束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要等他去做。

唐军惨败于长安城,汉军克长安,取关中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天下,对于早就期待着天下一统的百姓来说,这绝对是值得恭喜的好消息。

而在李建成完整地交出长安城后,关中的饥民也被迅安抚了下去。仍旧屯驻于关中的二十余万汉军分驻各地,扫荡着作为失败方的关陇豪强,同时剿灭着各地的盗贼。

在汉军强力的手段下。均田制在富饶的关中比在幽辽之地更为彻底的方式实行了下去,而分到土地的关中百姓自然对新的政权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郭孝恪赶回洛阳前,关于是否迁都长安,洛阳的裴世矩等一干大臣和山东士族爆了冲突,不管是魏征,还是长孙无忌都支持裴世矩提出的还都长安的建议。

后汉迁都洛阳。山东士人入主朝堂小排挤山西。导致羌人入寇凉州。三辅胡化,最终导致董卓废汉帝,引汉末军阀混战的前车之鉴,成为了裴世矩等人力主迁都的理由,尤其是如今关陇豪族彻底失败。遭到清算的时候,如果将都城放在洛阳,将让山东门阀的势力从此高涨起来。

是年冬,返回洛阳的郭孝恪面对迁都之议,根本没有给山东门阀半点机会。直接乾纲独断,同意了裴世矩等人之议,在汉军的护送下,各部衙门先迁往长安,对于那些以辞官威胁的山东门阀的官员,郭孝恪毫不在意,直接同意了这些人的致仕。而让关中地区颇有贤名的前李唐官吏和士人顶上,再次安抚住了受到关陇门阀牵连的山西士人之心。

洛阳,皇宫之内,李秀宁看着前往朝鲜行省出海口的大哥李建成,脸上的表情有些凄楚,她知道丈夫已经最大限度地收手了,父亲和世民在战场上的死亡。只能说是天数,她明白内心才强的父亲是不愿意低头的。所以他选择了战死。

“秀宁,你要保重身体,皇上是个好人。”看着面色苍白的李秀宁,李建成劝道,事已至此,他不希望李秀宁会因为这件事情而有所心事。如今李氏一族迁入日本行省。封藩王爵,实际上等同于流放,而李秀宁是李氏一族唯一的靠山了。

李建成在洛阳陪李秀宁度过了整个冬天。或许郭孝恪自己也意识道妻子的时日无多了,才不顾魏征等人的劝谏。让李建成停留了如此长的时间。

汉光三年,春。郭孝恪正式迁都长安,而后世尊为千年帝国的皇汉王朝也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新的帝国,新的官制。新的军制,一场改革从帝国的关中地区和辽东地区开始。内阁文官制度被保留了下来,而枢密院统管军事的制度也被确立了下来。

汉光三年,本该是让郭孝恪意气风的一年,可是皇后李秀宁的去世让他大受打击,以至于在长安城战场时落下的伤势也爆了出来。虽然无碍于性命,却让强悍的郭孝恪再也没有可能出现在战场上,接受士兵们胜利的欢呼。

李秀宁死后,木兰成为了帝国新的皇后,而她和长孙无垢一起抚平了郭孝恪失去李秀宁的伤痛乙

御书房内,郭孝恪看着魏征小长孙无忌等勋贵功臣,将自己所拟的麒麟阁功臣名单,交给了他们,如今整个帝国已然统一,内阁和枢密院,一文一武,统管天下军国大事,他这个再也不能上战场的皇帝只需要把握整个帝国的方向就行了。

看着麒麟阁的功臣名单,没有一个人有异议,事实上对于称得上雄才大略的皇帝,魏征。李靖等人心中只希望皇帝不要太过哀伤于孝烈皇后的逝去。

汉光四年,帝国太学建立,科学制度推行到县一级,除了寒门士人可以通过科举入读太学,而勋贵子弟,和地方有德望的世家也能推荐自家子弟入读太学,而新的帝国太学不再是学术研究为主的地方而是彻底培养帝国政治精英的地方。帝国太学附属的各家学派。成为了帝国培养各种人才的地方,为了自己世间只一国的**,郭孝恪整整忍耐了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足足培养出了一代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帝国太学的政治精英。帝**校的年轻军官,和在一系列边境小型战争里成长的军队中坚将领。

在二十年的修养生息后,郭孝恪的帝国迸了巨大能量,早已在益州接近青藏高原的高原地区练了五年的三万帝国的精锐山地军队。踏上了青藏高原,开始误仁吐蕃全境的战争,他们要教屯众政不知天高地厚。敢国求娶公主的蛮子。

汉光二十四年,汉军深入岭南,建安南都护府,威服东南亚各国,帝国辽东水师,江南水师合并,称帝国海军。

汉光二十五年秋,拉萨城破,吐蕃国主松赞干布阵亡,汉军在拉萨城建青海都护府。

汉光二十六年,汉军十万出玉门关,随行三十万良家子弟为仆从军。席卷天山南路西域各国,沿途设立州县。良家子落户屯田,与当地胡女通婚。

汉光二十八年,汉军占据西域,恢复汉武帝时期西域版图,安西大都护府建于龟兹。

汉光三十年,崛起于阿拉伯半岛的白衣大食进攻吐火罗诸国昭武九姓入朝求援,请为皇汉藩属。

汉光三十一年,安西都护府四万汉军精锐抵达担罗斯,于呼罗珊与白衣大食五万军队对峙,同年,二十万汉军与长安完成集结,踏止了西征之途。

汉光三十二东,恒罗斯会战,四万安西都护府汉军精锐在白衣大食援军十五万的进攻下,仅剩残兵一万三千,却仍旧坚守西线大营,初夏,二十万汉军援兵抵达。汉军反攻,击溃白衣大食联军,占据呼罗珊全境。设波斯都护府,萨珊王朝王子卑路斯在帝国支持下复国。

汉光三十三年,青海都护府,汉军两万山地精锐入侵南天些各国,建立南亚朝贡体系。

汉光三十五年,帝国海军打通海上丝绸之路,与东罗马帝国建交。

汉光三十七年,帝国海军远征舰队和东罗马帝国舰队全歼白衣大食的阿拉伯舰队于波斯湾,汉军登6为白衣大食所入侵的埃及,埃及独立。昆仑都护府建立。

汉光三十八年,白衣大食承认帝国的霸权,退出河中战场,在呼罗珊作为两国缓冲地带的傀儡波斯国被保留。

汉光三十九年,得到帝国兵器输入的东罗马帝国向白衣大食宣战,汉军同时在呼罗珊重新动攻势。

汉光四十年,郭孝恪重病。在河中前线监军的太子郭盛赶回长安。

“联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长安皇城。太极殿,老迈的郭孝恪看着赶回来的二儿子,一脸的疲倦,四十年的时间里,他深爱的女子一一离他而去,木兰。长孙无垢,红拂,杨吉儿,曾经的萧皇后都先他而去。

“父皇。”郭盛看着形容枯槁的父亲,惶恐地跪在地上,才一年不到,父皇就憔悴到这种地步,让他有种莫名的恐惧,他害怕父亲会像大哥一样突然死去。

“父皇老了,这咋,天下是你的了,可惜了昌儿。”郭孝恪和李秀宁的儿子郭昌,本来该是太子,尽管因为他母亲的缘故,他并不受那些老臣的欢迎,但是他用自己的才能折服了魏征那些反对者,甚至于郭孝恪也将全部的希望放在了这个长子身上,但是就像他母亲一样,这个他最看重的长子英年早逝,才让他改立和木兰的儿子郭盛为太子,这个儿子更像他军人的一面。

“照顾好你的侄儿。”郭孝恪拉起了儿子,让他和自己坐在那张龙椅上,用一种宠溺的目光看着这个像军人多过像一个太子的儿子,交代起了后事。“海权不可废,不管是景教(基督教)还是大食教(伊斯兰教),一概都是邪教,要禁绝其传播,后代皇帝都要记得凡太阳照耀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将为汉土。”

“儿子记下了。”郭盛点着头,记着父亲的交代。然后看着父亲说起自己儿时和诸兄弟们的事情。他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