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驿传天下-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勰狡鹚蟾缋罨肜础H昵八歉缌┒际谴有”銎稹@钋逡荒昃蜕诵姓蟾缋罨肽鞘被故嵌诱?衫罨朐似茫罅侥赅徉岬纳埃衷谝丫锹寐剩ň韭恚┝耍值紫鹿茏盼灏俣嗳恕8尤美钋逑勰降氖抢罨胂衷诟涸鸾嗣鹇碓簟4合闹适撬砍裰返幕平鸺窘冢彩锹碓粽飧鲂械钡幕平鸺窘冢奘碓舻勺疟徊聘蝗竞炝说难劬λ呕蚪俟搪谩T谒茄劾铮饽睦锸巧搪冒。蛑本褪且蛔岫慕鹕桨 5比唬热淮耸笔锹碓粽飧鲂械钡幕平鸺窘冢簿褪悄切└涸鸾嗣鹇碓舻幕㈥诰幕平鸺窘凇T谡飧鍪苯冢烁鞒堑牧羰夭慷樱渌㈥诰咳龀鋈ソ嗣鹇碓簟N渫泄娑ǎ嗣鹇碓羲玫脑呶铮话氤涔话胗墒孔浞峙洹W魑涸鸫拥穆寐剩苣玫秸庖话氲娜伞O肽切┞碓簦业鬃佣己袷档暮埽菟等桑褪且怀啥际潜蚀蟛聘弧@罨氩还闪艘荒杲嗣鹇碓舻墓ぷ鳎吐蛄肆酱φ樱⒘烁鋈缁ㄋ朴竦睦掀拧5比唬罨胍膊皇怯星恍值艿闹鳎约鹤×艘淮φ樱硗饽谴φ铀死钋濉?苫坝炙祷盎乩矗幢闶乔仔值埽钋逡膊幌胍槐沧映运蟾纭K故窍M茏约悍⒉啤

李清正琢磨什么时候向武威公申请出去参加剿灭马贼时,大门外飞驰来一匹马。士卒立刻上前拦住马,一人从马上跳下来。李清见状,立刻收回思绪赶紧站起来走出去。

来人穿的破破烂烂,头发上胡须上灰扑扑的全是沙尘,一看就是赶了很长时间的路。

“什么人?”李清大喝一声。

来人看了看李清,伸手摸向怀里。李清见状立刻握紧了刀柄。稍倾,等看到来人掏出来的不是凶器,李清才松开刀柄。

来人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递向李清,李清以为他要掏钱贿赂自己,正要严词拒绝,却发现那人拿出来的不过是个铜牌。李潜满腹狐疑地接过铜牌,仔细一看,看到铜牌不过半个掌心那么大,正面是虎头造型,上面雕刻了非常繁复的花纹,翻过背面,顶端刻着十三两个字,下面雕刻着猛虎下山图。虽然铜牌不过方寸大小,但那猛虎刻的栩栩如生,威猛十足,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李清正狐疑。就听来人低声道:“劳烦通禀,我要见武威公。”

李清羌怒,喝道:“好大的口气,武威公岂是你想见就见的?”

来人并不气恼,道:“你拿这铜牌去通禀就是,武威公见不见你说了不算。”

李清大怒,刚要呵斥他,就听来人悠然道:“耽误的武威公的大事,岂是你一个小小的行正能当的起的?”

李清听了只得强压怒火,喝道:“一边等着。”说着便向里面走去,身后传来那人的声音,“赶紧跑两步,耽误的武威公的大事你可吃罪不起。”

李清恨极,却也无奈,只得快步飞奔而去。

不过时,李清回来,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恭恭敬敬的对来人道:“请进。你们还不赶紧把贵客的马接过来。”

来人将马缰交给士卒,态度倨傲地道:“头前带路。”李清立刻恭恭敬敬的引着来人进去。

西域督护府的院子共五进。第一进是负责护卫督护府的士卒的营房。第二进是督护府属官的办公场所。第三进是大堂,乃是大都护召集属官开会商议军机大事的地方。第四进是大都护签押房,平时大都护都在这个地方办公。第五进是后院,也是大都护及其家属生活的地方。

走到第四进,院子极为安静,连站岗巡视的士卒都不见。李清将来人带到大都护的书房,道:“请进。”便转身离开。

来人进了房间,见正厅内没人,正迟疑时,就看到从照壁旁的侧门走出一人。此人看上去约有四十出头,面相方正,双眉如剑,不怒自威,一看便知定是手握大权,主宰生杀予夺的上位者。来人认得他,知道他正是西域督护府大都护,武威公,冠军大将军,西域霸主--李腾。

来人立刻紧趋两步跪倒在地,“隐子十三拜见主上。”

李清上前扶起来人,道:“子宜,快请起。”

听到李腾叫出自己的名字,来人抬起头,感动眼泪夺眶而出。如果李潜在此,一定会非常惊讶,因为这人正是在双旗镇不辞而别的四海商号账房章先生。

章子宜眼泪哗哗地,泣道:“没想到主上还记得小人的贱名,小人铭感五内,一时激动不已,失态之处,还请主上见谅。”

李腾抚其背,笑道:“你我虽名为主仆,但一同出生入死,我一直把你当成好兄弟。”

章子宜更加感动,哽咽一句,“主上,”便泣不成声。

李腾热情地拉着他坐在榻上,道:“我们有二十年不见了吧?”

章子宜连连点头,“整整二十年了。看到主上风采依旧,小人倍感欣喜。”

李腾微微一笑,道:“哪里还什么风采依旧,老了,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啊。子宜,你憔悴了许多,可要注意保重身体。”

章子宜赶紧拱手道:“多谢主上关心。”

早有侍女奉上香茶。等侍女退下,李腾说了两句闲话,便问道:“子宜此次突然前来可是那边发生了什么变故?”

第七十二章 李腾的选择

前三天搬家,没发章节,今天补上,这是补的第一章

——————————————————————

章子宜立刻起身跪在地上道:“小人辜负主上重托,罪该万死,本应以死谢罪,只因有要事须禀告主上,故而苟活至今。”

李腾微微皱眉,道:“起来说吧。”

章子宜站起来,道:“前些日子小人接到主上的传书,让小人借机挑拨田阀和公孙阀的关系。本来小人已经安排妥当,利用四海商号,让田阀和公孙阀闹起来。可没想到……”章子宜当下把双旗镇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不仅把梅宗际让他带的话一字不落的说了一遍,甚至连自己安排美人蜂刺杀李潜的事也一五一十的说出来。说完后章子宜道:“小人有眼无珠,冒犯了公子,虽未酿成大错,但小人惶恐不已。再着小人未能完成主上的安排,又擅自离开四海商号,小人自知罪孽深重,请主上责罚。”说着便跪在地上以额触地,身体拱成个大虾米。

李潜听后皱着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几案。那声音传道章子宜耳朵里,让原本就忐忑不安的章子宜更加提心吊胆,浑身直冒冷汗。虽然此刻已是暮春,气温颇高,但章子宜仍觉得自己好像身处数九寒天一般。对于这位主上的脾气,章子宜可是清楚的很,平素温和宽宏,一旦发火,那可是心如铁石,杀人不眨眼。自己的小命,就在他一念之间了。

足足过了一柱香,章子宜身上的汗已经把衣服湿透,膝盖都已经麻木,浑身止不住微微颤抖,耳边才传来李腾的声音,“子宜不必自责,此事与你无关。你先去好好休息,陪陪家人,等过段时间我另有安排。”

章子宜如蒙大赦,叩首道:“谢主上不杀之恩。”

李腾摆摆手,道:“去吧。”

等章子宜离开。李腾一掌击在几案上,将上好楠木做的几案击的粉碎。“哼哼,四海是你的四海。徒弟是你的徒弟。可那是我儿子!”

照壁后传来数声轻咳,随着咳嗽声走出来一人。此人年约六旬,头发花白,瘦骨伶仃,满脸愁苦。看到他,李腾立刻站起来道:“良煦兄,你怎么来了。”

被李腾称为良煦兄的老人看了一眼地上的木屑,轻咳两声,道:“我都听到了。孟成,发火解决不了问题,此事还须从长计议。”

李腾点点头,道:“良煦兄教训的是。只是我实在忍不住心中的忿怒。”

老人走到一侧榻上坐下,叹道:“说起来此事有我的责任。想我傅轲自诩聪明过人,算无遗策,却在这事上犯了大错。只是没想到宗际死钻牛角尖。十八年了,他还是这么固执。”

提起往事,李腾无奈叹息一声,道:“良煦兄不必自责,此事错在我。若我早些决断,也不会造成今日的结果。他……”

傅轲摆摆手道:“我明白。他对你有恩,她对你有情,你心中有苦说不出。”

李腾暗叹一声,没再言语。

“只是,事到如今,当有个抉择。”

李腾一愣,“什么抉择?”

傅轲轻咳两声道:“眼下孟成有两个选择,一是不遗余力将孩子找回来认祖归宗,按照长幼顺序,他应是长子,理应继承你的家业,如果你这样选择我没有意见。二是将错就错,此事就此揭过,全当什么都没发生过,渊公子仍然是你的长子。”

李腾诧异,道:“良煦兄为何说起这事?”

傅轲捋须道:“孟成,虽然你现在正值壮年,但渊公子已经长大了,要适当给他锻炼的机会,竖立他的威信,不然,等你百年之后,渊公子突然接手,你手下的那帮骄兵悍将可会服他?”

李腾听了心有凄凄然。

“若你选第一个,那也一样。只是儿子再多,位置只有一个,孟成,你可要千万谨慎。武威公、西域督护府大都护、冠军大将军虽然说起来很威风。但你我心里清楚,西京的那位,可不是好相与的,镇不住虎贲军,镇不住西域,镇不住突厥,一切都是虚幻,搞不好,渊儿性命不保。”

李腾面色沉重,点头道:“我明白。”

“何去何从,你要早作决断。不要这边培养了渊公子,那边又变了主意,兄弟反目的事情还少吗?孟成,我希望你及早做出选择。”傅轲说完便站起来从侧门离开。

待傅轲离开,李腾陷入了沉思。傅轲所说的虽然不中听,但却饱含他一番苦心。自从三十年前,自己遇到傅轲,两人就成为好友。这些年来,傅轲是他的智囊,呕心沥血为他出谋划策,同时也将他的家族与自己的家族紧紧绑在了一起。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傅轲都不希望自己倒下,更不希望自己下一代倒下。所以,他才会劝自己及早考虑接班人的问题。李潜清楚自己的底细。他能有今天的权势地位,不是来自家族传承,不是来自西京那位陛下的赏赐,而是靠自己手中的刀和掌管的虎贲军的显赫战绩。他自信,只要他活着,虎贲军就牢牢掌握在他手中,他的权势地位就牢不可破。但他知道傅轲说的没错,虎贲军是骄兵悍将,作战勇猛,所向披靡,在整个楚国也是首屈一指。但虎贲军只服从强者,这是这只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形成的传统。虎贲军的首领,只能是虎,不能是羊!李渊如果没有战绩没有威信,那么他掌握虎贲军之日,就是覆灭之时。当然,如果李腾做了皇帝,那自然另当别论。只是李腾没有想过造反称王,不是他没这个能力,而是现实条件摆在那里。纵然他可以在西域称王称霸,但一旦竖起反旗,他首先要面临的是如何突破河西走廊和兰州两道关口。甘、凉、肃三州还在其次,兰州可是号称固若金汤,有黄河之险山川之利,仅凭他的虎贲军能够突破吗?况且,一旦他竖起反旗,他还要堤防腹背的突厥和西域诸国,两面夹击下他有胜算吗?李腾一辈子拼搏,最想的做的只不过将家族打造成顶级门阀,取代现在的李阀而已。而一个顶级门阀需要的不是一个人的努力,更需要代代传承。没有延绵不断的传承,纵然此刻他权势滔天又能如何?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已。若没有传承,他所做的这一切有何意义?

李腾足足思忖了一个时辰,终于下定决心,要好好培养李渊。至于李潜……李腾了解梅璞(梅宗际)的脾气,想从他手中夺回儿子,那根本是不可能的,而且,李腾也不愿与梅璞翻脸。

想到李潜,李腾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温婉可爱的女子,心中剧痛。他对不起她。她给了他全部的爱,而他却不能保护她,甚至连他们的儿子,他都不能保护。虽然梅璞与自己反目,带走了他的儿子,虽然梅璞让章子宜带话,说“徒弟是我的徒弟”,但面对咄咄逼人梅璞,李腾除了气忿,却生不出一点怨恨。因为他实在负他太多,也负她太多。

李腾伸手从怀中摸出一块玉佩,轻轻抚摸着,低声自语道:“雪儿,你知道吗,我们的儿子长大了,他叫潜儿,我们的潜儿。”李腾抚摸着玉佩,眼中泪水盈眶。

傅轲来到西域督护府后院的演武场,看到一个少年正引弓搭箭练习箭术,百步之外的箭靶上,五支长箭钉在红心。少年身穿团花箭衣,头带逍遥冠,虽然年纪尚幼,但英俊潇洒,气度不凡。看到少年手中的箭离弦,一箭正中红心,傅轲不禁捋须微笑。

少年见傅轲来到,立刻将弓箭递给仆人,迎上傅轲躬身行礼道:“李渊拜见老师。”

傅轲捋须微笑道:“徒儿箭术练的不错,不知马上骑射如何?”

李渊道:“学生目前正学习马上骑射,不过还差很多。前日傅校尉带学生练习了一回骑射,不过十中一二。”

傅校尉乃傅轲的侄子,也是傅轲竭力向李腾推荐的少壮派军官。李腾虽然骑射刀术一流,但毕竟时间有限不能亲自教导李潜,故而为他请了几位老师。傅轲教李潜文学兵法,傅校尉教他弓马骑射,还有一位王剑师教他剑术。李潜偶尔闲暇也指点一二。

傅轲听了李潜的回答,捋须道:“今日我与大都护商议,希望你尽快娴熟弓马,到虎贲军任职。”

李渊一愣,道:“老师,这是为何?”

傅轲道:“大都护也有此意,希望你能早日独当一面,为大都护分忧。”

李潜皱眉道:“为父分忧乃做儿子的本分,只是徒儿不知为何如此匆忙?”

傅轲暗忖,傻孩子,再不独当一面,你爹就要把你牺牲掉了。只是此话不能当面讲与李渊说,便眼珠一转撒谎道:“大都护也不希望你早早介入军政要务,只是为师以为渊儿能早些熟悉军务,为大都护分忧,这才是为人子应尽的孝心。”

李渊虽觉得老师的话有些勉强,但也不无道理,遂点头应下,没做任何辩解。

傅轲道:“徒儿一直在西域生活,可知中原变故?”

李潜面色一滞,道:“还请先生指教。”

傅轲望着李渊叹道:“若是渊儿生在其他门阀,为师倒不会说这些徒让渊儿心忧。”

李渊脸上露出诧异,道:“弟子愚钝,还请先生明示。”

第七十三章 凉州

这是补的第二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轲叹息一声,道:“门阀世家是大楚国的支柱。当今门阀虽然众多,但能列入顶级门阀者只有七个。公孙阀自高祖时便有从龙之功,高祖以降,公孙阀历代镇守边关,功劳卓著,无论东北还是西北,公孙阀一如既往尽心尽力,至今仍恩宠不衰,乃当今第一门阀。田阀亦是如此,只是田阀如今已大不如前。想田阀阀主在高祖时曾任宰辅三十余年,阀内诸人多居高官,庙堂之上皆以田阀马首是瞻,即便公孙阀也甘拜下风,实乃门阀之首,只是最近几任阀主胸无大志,居功自傲,飞扬跋扈,为几位先皇所不喜,多有打压,故而被公孙阀压了一头,不过也可算的上七大阀之二。鲁地崔阀乃书香门第,自汉代就人才辈出,庙堂多有崔阀门人,世宗曾云,无崔不成朝,可见崔阀之根基深厚。近年来崔阀虽无执牛耳者,但在朝堂上实力不俗,可列为门阀之三。裴阀虽发迹较晚,但世居关陇,占据地利,即便高祖对其仍以礼相待,多有依仗,裴阀虽有皇恩宠爱和地利之便,却不张扬,对陛下鞠躬尽瘁,为历代陛下所倚重,列为门阀之四颇为屈就。萧、楚二阀世居江南,虽无军功之显赫,但久居庙堂,在江南影响力极大,实力不容小觑,可列门阀之五六。李阀虽在汉代就名声显赫,名将辈出,但多年来不思进取,加之大都护如日中天,有取代之势,李阀如今已大不如前,趋于七大门阀之末。”

李渊听了连连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不知道先生所说的变故是哪般?还请先生明示。”

傅轲望着李潜,半晌不语。李潜心中忐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许久,傅轲才道:“陛下迁公孙阀、田阀至西北,扼守西域走廊,傻子也能看的出陛下对大都护的忌惮。虽然大都护为保大楚江山稳定,对陛下的猜忌逆来顺受,兢兢业业固守西域,但陛下似乎并不满意,一直想除大都护而后快。”

李潜听了忿然道:“我爹创下不世功绩,为大楚江山鞠躬尽瘁,没有丝毫怨言,但陛下日益猜忌,也逼人太甚了些。”

傅轲点点头,道:“公子所言极是。大都护千里奔袭,击杀突厥可汗,功绩堪比卫霍,实乃千古未有之奇迹,只是不为陛下所喜,且百般猜忌,虽为西域大都护,实乃被陛下困在西域。大都护为此愁苦非常。但大都护忠心耿耿可昭日月,陛下纵然猜忌却不敢妄屠戮功臣,故而,大都护虽处境不顺,却有惊无险。”

李渊立刻听出他的弦外之音,惊道:“先生是说……”

傅轲望着李渊的眼睛,点点头道:“没错。大都护虽功高震主,但陛下只是猜忌,却不敢冒然行事。只要大都护一日不反,陛下只能暗地里行事,不敢反目。即便陛下百年之后,继任的陛下亦是如此。但……”傅轲顿了顿,道:“大都护终究不是神仙,总有归天之日,到那时,无论坐在龙椅上的是谁,都不会再容忍再有另一个大都护出现。”

李渊倒吸一口冷气,略加思索,跪在地上道:“请先生教我。”

傅轲心中大悦,扶起李渊道:“你现在可知为何大都护希望你能早日娴熟弓马,为大都护分忧了吗?”

李渊点头道:“弟子愚钝,经先生点拨已经明了。只是……”李渊望着傅轲道:“先生说父亲一旦归天,陛下必不能再容忍,弟子当如何去做?”

傅轲示意李渊附耳过来,低声道:“大都护能有今日之地位,纵然是因不世功绩,更因手中的十万虎贲军。若你能掌控虎贲军,陛下纵然不喜,又能徒之奈何?”

李渊立刻明白了,原来傅轲说了这半天只不过是虚,真正的意图却是告诉他官职爵位都是虚的,手中的兵马才是实的。有兵马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身份地位。李渊不傻,他立刻举一反三,将前后因果考虑个通透,连连点头道:“先生的惇惇教诲,李渊明白。李渊当竭尽所能为父亲分忧。”

傅轲听了,捋须微笑道:“徒儿所言大善。为师定当竭尽所能助你一臂之力。”

-------------分割线-------------

李潜这一个月非常累,累的浑身没有一丝力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