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承包王-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胆小如鼠,朕能指望他们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吗,真是给大唐将士丢脸。”李世民骂了一句,也不知是在骂尉迟恭还是骂家将,然后手指一个内侍,意思很明显,你去点,让他们看看大唐男儿的雄风。

    内侍算不得男子,但是走出来的样子很有男子气概,走到家将的身边,抢过家将手中的土罐子,狠狠的哼了一声,满脸不屑的表情。为了彰显自己的胆气,内侍将火药罐子拿在手中,点燃之后丝毫没有扔出去的想法,在内侍心里,他不认为手中碗口大小的火药罐会炸,就算炸了他也心甘情愿,毕竟被炸一下受些小伤,却能得到陛下的赏赐,他赚大发了。

    李世民身后的内侍一脸的羡慕之色,刚刚的情况他们都看见了,根本就没有尉迟恭说的那么玄乎,连炸都不会炸,就是他们残缺之人也比尉迟恭的家将有胆气,只叹自己没有被李世民指认,没有展现的机会。

    家将们见内侍在自己身边点燃了火药罐,开始狂奔,不远处的尉迟恭也不顾君臣之别,硬拖着李世民撒丫子狂奔。

    轰的一声,炸了,终于炸了,彰显自己胆气的内侍被炸成了两部分,拼凑一下,大体上还是能看出一个人形,血红的肠子流了一地,碎肉到处都是,地上红白相间。

    李世民和众人只觉的耳边嗡嗡作响,听不到一点声音。自认为自己胆大的内侍毫无形象的瘫软在地,屎尿齐流,夹杂着血腥气味,在空中飘散,家将们的额头全是冷汗,一个劲的在心中暗叹自己跑的快。

    “陛下,您没事吧!”没有在乎内侍的死活,满头大汗的尉迟恭只在乎李世民有没有受伤。

    见到尉迟恭张嘴,李世民却听不清尉迟恭在说什么,脸上不由的抽搐了一下,大喊道:“敬德,你说什么?”

    尉迟恭也没听清李世民说什么,可是他注意到了李世民脸上的抽搐,下意识的打量着李世民,只见一块不大的碎片插在李世民的大腿上。

    “传御医,陛下受伤了。”鼓足了全身的力气大喊道。

    :。:

    wxi7

第264章 李世民登门() 
李世民也是倒霉,明明尉迟恭在他的身后,可是尉迟恭啥事没有倒是他被飞来的碎片给咬了一口,也幸好尉迟恭反应快,李世民的伤并不重,没有人在意那个彰显胆气而死去的内侍,也没人在意来不及跑而躺在地上哀嚎的内侍,尉迟恭府上的家将和尚未受伤的内侍护送着李世民离开了这个危险之地。

    一瘸一跛的走到太极殿,腿上的伤痛难以掩饰李世民内心的震撼。

    不知震惊了多久,李世民笑了,喃喃自语道:“宝物,此乃天大的宝物啊!”

    待李世民震惊过来之后,大家差不多恢复了听力,只是李世民的喃喃自语太过小声,只有他身边的连福和尉迟恭听清了。不过见到李世民的样子,内侍和尉迟恭的家将也知道他们的陛下是高兴的,跟着一起咧嘴笑,没人开口说话,就这样众人在太极殿中哈哈大笑。

    笑着笑着尉迟恭笑不出来,他看见了满脸寒霜的长孙皇后使劲的盯着他。当时的震天响声自然是传到了后宫之中,后宫众妃也是心中一惊,便开始派人打听,长孙是不用派人打听的,毕竟李世民受伤这么大的事,自有小黄门匆匆前去向她禀告,这也是她来的如此之快的原因。

    今日李世民在她的立政殿用膳,尉迟恭来之后李世民便没有回来,不用问也知道李世民受伤有尉迟恭的责任,对尉迟恭哪有好脸色。

    对于贵妇们长孙想教训就教训,但是对朝中大臣,长孙却不会出言教训,开口教训当朝大臣大有后宫干政的嫌疑,况且见李世民的样子,也不像受伤严重的样子,只是狠狠的瞪了瞪尉迟恭,她便走到了李世民的身边。

    长孙前脚进殿,御医们后脚就跟了进来,李世民的伤真算不得严重,御医拔出碎片上好药之后便躬身退下了,在殿中的连福也带着小黄门和家将退下了,想要在宫里活的滋润眼色很重要,长孙来了还留在殿中不是找骂吗?

    见到长孙那幽怨的眼神,李世民讪笑道:“此事是朕之过,朕亦不曾想到那小小的瓦罐如此厉害。”

    提起瓦罐,李世民看向了尉迟恭,冷冷的吩咐道:“敬德,立即命人将制造此物之人带进宫,朕要见见是何人有如此本事造出了此等利器。”

    说的很好听,想要见一见,其实质还不是将造出火药罐的人囚禁起来,毕竟火药罐的威力李世民见识到了,这样的事物不能落在别人的手中,能掌控此等利器的只能是他李世民。他一高兴,造出火药罐的人肯定会被封官授爵,家人无忧,可是本人就只能过着暗无天日,一生操劳的日子。

    这样的道理尉迟恭明白,可是这制造火药罐的不是寻常人啊,尉迟恭只好讪笑道:“陛下,造出此物的是楚王殿下。”

    殿中的三人表情不一,李世民有意外也有尴尬,他实在是没想到此物是李宽造出来的,导致他的想法落空;长孙有惊讶也有点怒气,毕竟李宽造出的东西让李世民受伤了,而且还让皇宫因为李世民受伤一阵大乱;至于尉迟恭就显得很平静了,此物牵涉到李宽,不是他想去带人就能将人带回来的,若是没有李世民下旨,估计他只能吃闭门羹。

    李世民轻咳了一声,问道:“此物叫什么?”对于刚才的吩咐只字不提,像似忘了一般。

    “启禀陛下,楚王殿下称呼此物为火药罐子。”

    长孙掩嘴一笑,李世民就不如长孙那般注意形象了,仰头哈哈大笑,如此利器居然叫火药罐子,也太随意了,明明学识不缺,却偏偏取不出好名字,正想着该如何命名,只听长孙开口说到。

    “臣妾在后宫之中也听到了此物发出的声响,犹如雷霆,不如就叫震天雷,陛下以为如何?”

    好嘛,北宋后期弄出来的火药武器名称,结果让长孙给抢了。

    “皇后娘娘大才,臣亦认为火药罐子失了此物的威风,本想明日去桃源村赴宴之时让楚王殿下商议,如今有娘娘命名,看来是臣多虑了。”尉迟恭赶紧拍马屁,也把李宽给推了出来,让长孙惦记李宽总比让长孙记住他好。

    “震天雷?”李世民喃喃自语了一句,然后大笑道:“好,此物就叫震天雷。”

    李世民出于兴奋之中,没注意到尉迟恭话,长孙却注意到了,笑问道:“宽儿明日在府上设宴所谓何事?”

    “此事臣亦不知晓。”设宴的目的尉迟恭确实不知道,他当时并未听李宽说完,就急冲冲的进宫禀报李世民。

    既然不知道,还留你作甚,尉迟恭退下之后,李世民夫妻便开始猜测李宽设宴的缘由,夫妻二人没想到别的,只想到了李宽是因为造出了火药罐,想要在显摆才设宴邀请朝中勋贵。这就不是李世民愿意看到的了,毕竟人多嘴杂,万一秘方泄露了,对大唐来说是祸不是福。

    李宽确实在派人朝勋贵府上递请帖,李道宗和李道兴兄弟、杜伏威夫妇、高密公主和段纶夫妇······所邀请之人皆是与他关系密切,有生意往来的。没有生意来往的,就只有房玄龄、杜如晦和尉迟恭三人,尉迟恭是正好碰上了,至于房杜二人那是因为他们的儿子在桃源村,而且他与杜如晦的关系也不错,理当邀请。

    翌日一早,李宽早早起身安排好胖厨子和小泗儿他们之后,便在小院中打太极,在府中等候众人的到来。最早到的自然是杜伏威夫妻,毕竟杜伏威现在就是一个闲散王爷,不用上朝不用坐班,活的自由自在。

    见到李宽出门迎接,杜伏威翻身下马,话是一句没说,拉着李宽上马车,上车之后还小心的整理了一番车帘,察觉没有寒风吹进来之后才转头看着李宽傻笑。

    “快看看你侄儿,二弟半年多没见侄儿是不是想的紧。”

    李宽就知道这老货拉他进马车是显摆自己的儿子,小孩子很可爱,胖乎乎的,在单云英的怀里蹦跶,李宽倒是没有伸手抱,毕竟他一直在小院中打太极,身上多少带着些寒意,若不是杜伏威拉他,他连马车都不会上。

    “大哥、大嫂进门吧!”

    “不急,大哥听说你福缘深厚,先抱抱你侄儿,让你侄儿也沾沾福气。”杜伏威笑道。

    李宽白眼一翻,说道:“小弟身上可是带着寒意,咱们大人可能感觉不到,但是对孩子不好。再者说,大哥是从何处听得小弟福缘深厚的,福缘深厚跟抱孩子有什么关系?”

    杜伏威没再坚持让李宽抱孩子,笑说着他是从袁天罡那里听到的,单云英听到李宽说身上带寒气,也问了两句缘由,结果听完李宽的解释伸手就是一下,杜伏威显然是有些委屈的,他又不知道这些,出门归府之后还不让他抱抱心心念念的儿子啊!

    进门自然要拜见李渊和万贵妃的,李渊和杜伏威是老相识了,两人说说笑笑谈论往事,李宽连嘴都插不上,倒是显得他有些多余,他也看的开,既然在李渊这里说不上话,那就去逗小侄子玩儿。

    “小石头,来,二叔抱抱。”李宽朝小石头拍着手,孩子也不认生,还真朝着李宽伸出了小手,只是让抱孩子的万贵妃白了他一眼。

    “大嫂,小石头还没取名吗?这都半岁多了总不能一直叫小石头吧!”李宽坐在沙发上抱着孩子,问着单云英。

    说起来这个单云英就有气,小石头是当初取的小名,大名当然是要取的,而杜伏威这个肚子没有半点文墨的家伙哪能取出什么好听的名字,干脆就叫杜石,单云英当然不满意,也就一直拖着。

    “要不叫杜煜博吧,煜乃光,光耀门楣,博乃博学,希望小石头长大了能博学多才光耀门楣,大嫂觉得如何?”李宽说完之后,才觉得自己逾越了,取名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他应该做的。

    刚想赔礼,好嘛,一旁的杜伏威大喝一声——好名字,小石头就叫杜煜博了,一旁的李渊也跟着附和了一句——名字取的不错。

    单云英自然是高兴的,好听又富含寓意,比什么杜石好听多了,在场的众人很高兴,只有苏媚儿笑的有些勉强。若不是因为李宽抱孩子的手有些酸软了,转头将孩子递给万贵妃的时候,还没注意到苏媚儿的表情。

    李宽有些自责,这几日一直在道观忙于火药的事,他把苏媚儿给忘了,起身拉着苏媚儿软若无骨的小手,开始一一介绍,少不得杜伏威夫妻的调笑,当然也得到不少的见面礼。

    不久之后,段纶夫妻带着孩子来了,这次李宽倒是没有将苏媚儿给忘了,出门迎接之时便带上了她,弄得李渊的脸色有些难看。

    在段纶夫妻进门没多久之后,平阳公主、长沙公子、襄阳公主姐妹三人带着子女携手而来。在李宽邀请的人之中并没有长沙公主,况且长沙公主与他之间可是有着不小的矛盾,长沙公主登门倒是让他有些疑惑不解。

    不过,来者是客,还是长辈,他倒是做到了平静以待。

    尚未在朝坐班的人陆陆续续的前来,人一多,堂屋显得有些拥挤,万贵妃带着女眷和孩子回了了后院,毕竟李渊还有一个小妾在后院之中,她们这些做女儿总要见见,连名分都没有的小妾还不够资格让当朝的公主、贵妇前去见一面,只不过小妾怀着李渊的孩子那就不同了。

    女人嘛,聚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自从进了后院就没人出来过;男人就不一样了,幸好李宽想到了斗地主,倒是让堂屋的气氛热烈了起来。

    临近午时,福伯匆匆进门说道:“王爷,陛下和皇后娘娘驾临。”

    wxi7

第265章 天下有几个李宽() 
事情没有超出李宽的预料,李世民果然来了。昨日为何会让尉迟恭拿走两颗火药罐子,要的就是把李世民给引到桃源村索要兵权,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长孙居然来了。

    两口子很威风,即便是没打仪仗也很威风,身后跟着一群文武大臣能不威风吗?文臣温文尔雅,武将不怒而威,尽显贵气,连平日里懒懒散散的守门仆役也不自觉的跪在了地上。

    李世民夫妻身后的文臣武将对着李宽微笑点头,李世民则是不满的哼了一声,这点让李宽老大不乐意,好心送你武器,结果反倒是好心没好报,这是给谁甩脸子呢?

    长孙就要直接的多了,没多说的伸手便揪住了李宽的耳朵,李世民和群臣装作没看见的样子,说说笑笑的进了李府的大门。

    长孙也不知是跟谁学的揪耳朵的本事,提着李宽往屋里走的时候还扭动了几下手指,都知道被揪其实不算多疼,可是被揪着扭动的感觉就别提多“爽”了。尽管疼痛难耐,李宽却一声不吭,他心中泛起了怒火,就算你是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想做什么都可以由着性子来,但是你也不能上来一句话没说就揪耳朵吧!还一副母亲教训儿子的样子,我又特么不是你儿子,你有什么资格。

    长孙见到李宽想都没想便上手,一来是因为李宽造出的火药罐把李世民给伤了,导致昨日皇宫中一阵慌乱。二来嘛,就是因为她们夫妻两的猜测了。现在察觉到李宽的情绪,也松了松手,脸上有些哭笑不得,她倒是忘了李宽顺毛驴的性子。

    提着李宽的耳朵走到堂屋正门,见到李渊神色不善的盯着她,赶忙放了手。

    “你小子犯什么错了,让皇后如此动怒?”

    李渊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原本谈笑风生的堂屋顿时鸦雀无声,长孙张嘴想要解释什么,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还能说什么啊,父亲教育子女天经地义,况且李渊教训的是李宽又不是她,就算心里清楚李渊是在告诫她,她也只能默默地受着,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给李渊见礼。

    说实在的李宽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直接给李渊说没犯错岂不是让长孙下不来台,好歹长孙也是他名义上的二伯母,真让长孙难堪了,他在众人心目的形象也毁了。虽说他在寻常勋贵中没什么形象,但是来人都是熟人,他的形象还是非常不错的。

    李宽装作满脸幽怨的看着李渊说道:“许是皇后娘娘代母亲处罚孙儿吧,说来都怪皇祖父您。”

    李渊笑道:“你小子说说,皇后代你母亲责罚你,怎么怪祖父?”

    “怎么不怪您,当初孙儿本想着进宫给母亲请安,是您去了太原,孙儿去找您耽误了时间,之后好不容易进宫了,您老一直派人催促孙儿回庄子,母亲能不对孙儿有意见吗,您说说是不是都怪您?”

    “你这小子······”李渊手指李宽,一副想要骂又不知该怎么骂的样子。

    实际上,李渊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这个孙儿也明白审时度势了,没人会相信李宽的话,李母怎么可能因为李宽没进宫拜见而让长孙代为处罚呢,这一切无非是让长孙借坡下驴而已。

    府上上下的仆从侍女端着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在勋贵之间穿梭,却不见李宽的身影,朝中的勋贵大臣有身份有地位,李宽自然是不会安排他们去谷场,但他作为庄主总是要去谷场看一看,反正李府中有李渊招呼也用不着他一个八九岁的孩子。

    早在要上菜之前李宽与李渊说了几句,便带着怀恩匆匆出门了。

    打谷场的状况显然要比李府的气氛热闹的多,庄子中的宿老们很有意境,和孙道长、徐文远、袁天罡一桌,学着孙道他们的样子悠闲喝茶,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其实他们听不懂孙道长他们说的是什么,可就是喜欢听,那样子就像是在和孙道长他们坐而论道一般。

    士卒和庄户们围在一起说着荤段子,不时爆出大笑之声;妇人们帮着小泗儿做菜,自认为手艺不好的便洗菜,水是冰寒刺骨可是她们心里却是暖的,不时抬头看看自己的当家,看看在雪地中打闹的孩子,脸上绽放出了笑容,那是一种幸福而满足的笑容。孩子们在雪地里打雪仗,雪球砸在脸上也不哭不闹,反而大叫一声追着砸自己雪球的混蛋乱跑。

    “小胖子、杜小叶你们父亲都来庄子了。”

    “不急,等二哥回去的时候,咱们一同回去。”小胖子的话音从远处传来。

    李宽的喊声让庄户、士卒、孩子顿时围了过来,有叫令主的,有叫庄主的,也有叫王爷的,总之称呼五花八门,不由的让李宽生出一种干脆在谷场用饭的想法。

    “大家也知道今日咱们庄子来了不少的勋贵,本王不能和大家一起庆祝了,待晚上之时咱们再好好热闹热闹。”李宽自顾自的走到桌边,倒了一碗米酒,说道:“借酒赔礼了。”

    说完,一口便喝干了碗里的米酒,自然是得到了庄户们的热烈鼓掌,他们没想过李宽会来,毕竟朝中勋贵前来他们知道,现在看到李宽有此作为,除了鼓掌之外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有一种叫做感动的东西充斥心间。

    孙道长和徐文远笑脸盈盈的看着徒弟,顿时升起了一种豪气,这就是自己的弟子。

    走到孙道长身边给孙道长和徐文远调笑了几句,重点还是在袁天罡,两位师父是无官一身轻,袁天罡不同,毕竟有官职在身,李世民来了,总要给袁天罡说一声,至于去不去那看袁天罡自己的了。

    人嘛,难逃名利二字,就连袁天罡也不列外,李宽的用意他知道,在众多勋贵之中露个脸,以后在官场之中也好混一点,感激的话没说,只是记住了这份情谊,朝着李宽笑了笑,便起身走了。

    李宽倒是没走,在谷场之中到处转,和庄户们说说荤段子,与小泗儿说说做菜,不论说什么他总能插入到话题之中,倒也不失乐趣。

    李宽是挺高兴的,可是坐在李渊身边的李道宗很不高兴,自从他进庄之后就没见过自己的胖儿子,别人家的孩子都乖乖的跟着自己的父亲给大人们见礼,结果他的胖儿子却不知所踪。且不说见礼啥的,小胖子生了水痘他是知道的,虽说现在没事了但总得见见他这个做爹的吧,一家人对你的病情忧心匆匆,你倒好,老爹来了连个人影都不见,李道宗决定要好好“关心关心”小胖子。

    不仅是李道宗,同桌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脸色也不太好看,心里的想法大抵与李道宗差不多。

    刚刚段纶才带着儿子给他们见了礼,平阳公主又带着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