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承包王-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的话显然是不对的,他不可能好些年没见过,只是好些年没有见过这般的盛景,或者说他感慨的不是烟花所带来的景致,而是感慨好些年没有像今年一般,一大家人热热闹闹的坐在一起用饭。

    景致是迷人的,李宽下意识的揽过了苏媚儿的腰肢,将苏媚儿拥在怀里,“若是喜欢,咱们以后天天放。”

    “若是天天放,便少了那分意境了。”苏媚儿笑道。

    燃放烟花,为的是喜庆,确实如苏媚儿所言,仅仅因为喜欢便天天放,那便少几分喜庆的意味,就像爱吃某种食物一样,若是顿顿吃也得把人吃吐了。

    “你小子怎么弄出来的?”不知何时,李渊牵着万贵妃走到了李宽夫妻俩的身后。

    李渊想要表达的意思李宽明白,今天是除夕夜并非上元节,长安城中依旧实行着万年不变的宵禁,而此时夜空中烟花仿佛照亮了整个长安城,明显是长安城四处都有人燃放。

    “其实也没多难,每年王府的管事都会回长安,他们在长安城有住处,吩咐他们便好。”

    楚王府麾下管事几十人,加上原本就住在长安城中的管事和下属,可以说长安各个坊中都有楚王府的人,给坊官打声招呼,燃放烟花不过是一件小事。

    李渊点点头,没再说话,仰头看着夜空中的繁花。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寻常百姓与勋贵皇族是没有区别的,就比如现在,皇室子弟和勋贵们仰望夜空繁花,长安城中的百姓也走出了家门,仰望夜空,大家都在做着同样的事,为同样的事感到吃惊。

    这些年烟花在长安城中时有燃放,已经没有人再为烟花绽放的刹那芳华而跪地惊呼“神迹”二字,但尽管如此,夜空中的繁华也令他们感到震惊和窃喜。

    这种窃喜,犹如李宽前世是一样的,觉得自己赚到了。

    烟花嘛,不就图个“看”字,花几百大洋买一桶烟花回家燃放,与看别人家燃放的烟花唯一区别就是不能亲手点燃,其他并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不免有一种——老子不花钱,一样能看到烟花绽放的美景的占到大便宜的心理。

    一盏茶的功夫,夜空恢复了此前的寂静,李渊大笑着带着一众家眷再次回到了太极宫。

    或许因为看过一场繁华的原因,殿中的气氛比起之前越发热闹。

    珍馐,美酒,高谈阔论,兄弟之间姐妹之间把臂言欢,李世民晓得连眼睛都看不见了,他喜欢看见眼前的景象,他觉得自己早些年犯过的错,一直所缺失的东西,如今在后代身上弥补回来了。

    “这酒没有二弟的藏酒好喝。”李承乾砸吧两下嘴,有些失望。

    按理说作为废太子,且殿中身份最低的李承乾一家应该是待在角落的,但今日乃是家宴,作为兄长的李承乾一家还是被安排到了李宽一家的上方。

    听到李承乾这句话,李宽心中的火气疼的一下就燃起来了,朝李承乾伸出了右手。

    “二弟,你这是何意?”

    “给钱啊!”李宽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佯怒道:“你说说自己偷喝了我多少酒,看在都是一家人的情分上,一坛酒算你一百贯,你给一千贯那是应该的。”

    “二弟莫闹。”李承乾满脸笑意,全然没将李宽的话放在心上。

    看来当年那贵族范儿都是装出来的,不要脸才是这货的本质。

    李宽撇了撇嘴,开始专心致志的对付案几上的饭食。

    华丽的宫殿中,不知何时出现了数十位教坊司调教出来的舞姬,在大殿之中展现着优美的舞姿和自己婀娜的身段。

    未成年的小屁孩浑然不知欣赏,各自交头接耳,谈笑生风;成年之人则肃然而坐,目光瞥过殿中的舞姬,脸上充满了笑意,一些人的眼神之中还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欲望,显然是打算带两个回家。

    这种事情在大唐很常见,尤其是李世民大宴朝臣时,宫里却几个物价,少两个舞姬那是常有之事,就是李世民也不会多说什么。

    一众女人瞧着自家夫君的面容,面带笑容,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哀怨或者怒意,更有甚至将柔夷放在自己夫君的腰间慢慢扭动,原本脸上的笑容渐渐变得一本正经。

    李宽一家吃着饭菜,仿佛在他们一家眼中眼前的美人还不如眼前的美食重要。

    李宽擦拭着嘴上的油腻,看着李臻和李哲问道:“觉得这样的宴会如何?”

    “少了些氛围。”李臻言简意赅。

    “若是为了家庭欢聚,实在没必要如此,既然是一家人那便应该少些繁琐,让大家聊聊近况;此番宴会,或许用于平日宴请朝臣更为合适。”李哲做出了补充。

    李宽不喜欢大唐的家宴就是如此,大唐的家宴少了几分家的味道。

    就像现在,舞姬们退下,李泰便率先起身开始拍马屁:“父皇,观我大唐贞观年间,在父皇治下,臣民归心,万邦来朝,民风淳朴,朝政清明,可谓盛世之始也,父皇乃继往开来之圣主,比肩尧舜,超越禹汤,千年未有之圣者。”

    这番马屁拍的李世民龙颜大悦,令李泰笑的像似一个二傻子,也令其余的皇子公主纷纷送上了马屁。

    这出戏码,李宽没见过,但想也知道历来必定不少,李宽没兴趣参加。

    李世民被拍的忘我,不由的看向了一直一言不发的李宽,笑道:“宽儿认为我大唐如何?”

    什么认为大唐如何,不就是想听自己也拍拍马匹么?

    看着上方的李渊和李世民,李宽想了想,道:“祖父当得唐宗之称,二伯当得千古明君之称。”

    谁都没有注意到上方那个一直笑呵呵的老人,他们只注意到当今的陛下,却是忘了当今的天下本是那个老人建立的啊。

    说李渊一代圣主,肯定是言过其实的,毕竟从后世的评价之中就可以看出来,唐朝也就一个唐宗并没有李渊什么事儿,但李宽就是认为李渊比李世民当得唐宗之名。

    当然,从实际上情况来说,李世民比李渊更有治理才能,但谁让现在做出评价的是李宽呢。

    “好,好一个千古明君,能得宽儿此评价,朕平生足以。”李世民大笑。

    李渊没说任何话,只是看了眼李宽,眼神越发慈祥。

    :。:

    wxi7

第651章 李哲的决断() 
除夕之后便是元正,元正之日的繁琐李宽当年深受其害,无聊不说,关键是无聊的时间很长,从早无聊到戌时,这种浪费时间的事情李宽怎么可能会做?

    所以夜宴之后,李宽就把繁重的杂事交给了两个儿子。

    “明日······今日是元正之日,朝堂会有大陈设和大朝会等等,你们兄弟都是大唐王爷,得参加元正大宴,为父和你们母妃就回去了,你们兄弟二人便留在宫里吧,懒得来回跑。”

    “那父王您为何不参加?”李哲连连翻白眼,像似眼睛里进了沙子。

    “这不是有你们兄弟二人代表为父么。”

    他就知道自己老爹是为了躲清闲,给李宽和苏媚儿道了晚安,长叹了口气,带着哥哥一同去了李母当年的寝宫,李宽自然是带着苏媚儿跟着一众皇室子弟回了长安城中的楚王府。

    昨夜回来的太迟,李宽睡到了日上三竿尚未起身,直到李渊带着万贵妃和一众小黄门到楚王府,李宽才被苏媚儿给叫醒。

    “你小子倒是会偷懒,让两个孩子替你小子参加大朝会。”看着连连打哈欠的李宽,李渊气就不打一处来,事实证明,重孙确实比孙儿重要。

    “祖父,彼此彼此,您不也是在偷懒么。”

    作为太上皇,按理说李渊也应该参加大朝会,但李渊没去,与李宽没区别,都是为了偷懒。

    “昨日哲儿似乎不太高兴,似乎有心事,怎么回事?”李渊表明了今日的来意。

    李宽有些心惊,昨日李哲并没有露出多大的马脚,就是高阳公主点燃了李哲心中的怒火,做出当场扔盘子的举动也有充分的理由,没想到竟然被李渊看穿了。

    “没什么大事,儿女情长之事,哲儿会解决的,您老为孙儿操心多年,哲儿的事您老不必如此操心了,就算哲儿解决不了不是还有孙儿吗,孙儿还等着您将来教导臻儿和哲儿的儿子呢!”

    “是因为晋王和王家之女的是吧!”李渊肯定道。

    “您怎会知晓?”

    李哲可以说李渊一手带大的,李渊能看出李哲有心事,可以理解,但李渊竟然一口报出李哲是因为王家之女与李治有私情,这就令李宽震惊了。

    “去年八月,同安曾到桃源村找过祖父,谈起来了关系辈分之事,说王家之女与哲儿辈分不符,其实那时,祖父便有所猜测,如今听你说是儿女情长之事,祖父又如何不知。”李渊叹了口气,问道:“你小子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李渊既然知道了,李宽也不隐瞒:“这是哲儿的事,孙儿打算让哲儿自行处理。”

    “你小子不插手?”

    “不插手。”

    “那便行了,祖父回宫了。”

    简短的对话结束,李渊真就如他所说,带着小黄门离开了楚王府。

    李渊一走,苏媚儿便开口问道:“夫君,祖父是何意?”

    “还能是什么意思,祖父他老人家这是打算做和事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李宽长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

    见苏媚儿神色莫名,留在楚王府的万贵妃叹了口气:“媚儿,同安大长公主乃是陛下嫡亲胞妹,你要理解,陛下如今年纪大了。”

    李哲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全在于李宽一家的态度。

    若是李宽一家揪着不放,同安大长公主这个媒婆是跑不掉的,就是李治也得被教训一顿,而且不是简单的教训,李宽甚至有权利将李治逐出皇族。

    若是李宽一家放宽一些,事情也就不大了,最多处置王仁祐一家,于皇家而言,王仁祐一家不过是蝼蚁,王仁祐是生是死根本无足轻重。

    如今李宽不插手,事情就要好办的多,说到底李哲还是一个小孩子,李哲的权利来自于李宽,由李渊来劝说李哲问题是不大的,这也就是李渊为何专程来找李宽的原因。

    听到万贵妃的解释,苏媚儿理解,心里却是万分难受。

    话说回到皇宫的李渊,没表现出任何蛛丝马迹,笑呵呵陪着李世民一起参与到了大陈设之中,直到所有事项结束,才找到了李臻李哲兄弟俩和李世民李治父子俩。

    五人落座,李渊很随意的开口道:“王家之女与哲儿有婚约在身,如今晋王却与王家之女有情,二郎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很随意的开口,却语惊四座。

    李世民老半天没回过神,回神之后朝着李治就是一巴掌;“混帐,你乃哲儿叔父,竟然做出如此举动。”

    对于李渊的话,李世民没怀疑,这件事关系到皇族名声,甚至关系到两国邦交,若是李渊没有实质证据,李渊也不会说。

    说实在的李世民没有资格教训李治,毕竟李世民不也抢了自己亲弟弟的老婆吗,但他是真的怒了,他可以干的事不代表儿子就能干,一如当年他杀兄囚父,他做可以,但儿子们不能这么做。

    “作为华国之君,李哲乃是朕亲弟弟,晋王此举恐怕不是陛下一巴掌就能解决的。”李臻显然有些不满意。

    “哥,别说了。”李哲望向李渊,问道:“既然曾祖父知晓此事,想来也是来和解的,曾祖父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到底是亲手带大自己的曾祖父,李渊的面子,李哲要给,他也不想自己哥哥为了自己的事与大唐闹得水火不容,至少在他们兄弟二人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之时,李哲不想,所以把皮球踢到了李渊的脚下。

    “此前曾祖父找了宽儿,宽儿说这是你的事,让你自行处置,你认为如何处置?”

    没等李哲回话,李臻便道:“这件事理当由陛下做出决断,曾祖父却是问错人了。”

    或许李臻的话令李世民心有不快,随口笑道:“若是朕不处置又当如何?”

    “大唐陛下,若这就是您的决定,那朕势必要给弟弟讨回一个公道,哪怕与大唐开战亦在所不惜。”李臻全然不在意李世民,他可没忘记自己母亲的那句话,为自己弟弟讨回一个公道。

    “放肆······”

    刚开了个头,李世民便转身又给了李治一巴掌,怒道:“混帐东西,此时你有何资格开口。”

    骂完李治,李世民看着李臻饶有兴致问道:“这话是你父亲说的,还是你说的?”

    “是父皇的意思,也是朕的意思,若是连一个公道都讨不回来,那华国的帝位不要也罢。”

    “你华国区区弹丸之地,恐怕还挡不住大唐铁骑。”李世民傲然一笑。

    “挡不挡得住,咱们试试便知。”李臻毫不示弱。

    “大哥,别说了。”李哲开口说了一句,又陷入了沉默。

    李哲不同李臻,李臻对李世民没有多少感情,但李哲在大唐的时间不短,他对李世民是有很大一部分感情的,尽管很不喜李世民的态度,但总归记得他是李世民名正言顺的孙儿。

    “好好好,不愧是我们李家男儿。”李世民笑了笑,转头看向了李渊,问道:“父皇,您认为此事当如何处理?”

    李世民一时间也不好决断,一个是他亲儿子,另一个是他孙儿,还是地位不一般的孙儿,手心手背都是肉,想不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能交给李渊了。

    “哲儿,此事你打算如何处理?”李渊依旧将问题还给了李哲。

    沉默,一直在沉默,不知过去了多久,李哲才开口。

    “曾祖父,同安大长公主,重孙看在您老的面子上便算了;但王家,重孙势必要他们付出代价的;至于晋王,重孙打他一顿,撤走晋阳所有产业,不算过分吧!”

    谁都不曾想到李哲会说出这样的话,于李世民和李渊而言,李哲的决定可谓十分宽容;于李臻而言,弟弟的决定有些弱了自家的气势;于李治而言,李哲的决定就是奇耻大辱,天下间就没有侄儿打叔叔的道理,跟别说他还是嫡子,李哲只是庶出之子。

    “就凭你,能打得过本王?”

    “朕说了你可以还手?”李世民怒喝。

    “说句不客气的话,你还不是本王的对手。”李哲嘲讽。

    李治还想说什么,李渊开口了:“既然哲儿已经有了决定,那就打吧,治儿不服,祖父也准许你还手。”

    李哲并非说大话,他从小跟随蒙云习武,前些年又随李宽出征倭国,实打实的上过战场,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单论气势李治就差了一大截。

    反观李治,虽然现在这个时代儒家学子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但养于深宫,论武力又岂会是李哲的对手。

    单方面的殴打持续的小半个时辰,一张帅脸被李哲殴打的不成人形,还好李哲懂分寸,若非如此,李治不断腿断手才是怪事。

    见到李哲有分寸的殴打,李渊笑了笑,暗道哲儿确如宽儿所言,心思比臻儿要细腻一些,若是两个孩子能中和一下就更好了。

    “打也打了,哲儿回府安排产业撤离晋阳之事吧。”李渊瞧了眼不成人形的李治,闭上了眼:“治儿,你也回王府医治一番,都散了。”

    wxi7

第652章 好处() 
三人告退,走出殿门,李治扯动着嘴角:“区区王家之女······”

    话还没说完,李哲转身就朝李治脸上挥了一巴掌,冷哼一声,才和自己哥哥回祖母的宫殿,带着嫂子一同回了楚王府。

    李哲真的很喜欢王若宁吗?

    其实也不尽然,对于王若宁的感情,更多还是因为哥哥有了小妻子,自己也想要个妻子而已。当然,在见过王若宁之后,被王若宁的美貌所吸引,确实有几分喜欢,但也仅仅有几分喜欢罢了,毕竟天下美貌的女子多的去了。

    再说李治,其实李治也如李哲差不多,是有几分喜欢王若宁的,但更多的还是因为难以咽下当初的那口气,否则也不会勾搭王若宁,王若宁于李治来说,更像似报复的工具。

    王若宁在所有人眼中都不过微不足道的女子,从李渊找李世民他们商议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没人提起王若宁,哪怕事后李治提起她亦不过是为了令李哲糟心而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若宁其实是个可伶的女子,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若是王若宁能耐得住寂寞,结局就全然不一样了。

    等到李哲到成婚的年纪,她将是人人尊崇的贤王妃,甚至是一国之后,但如今一切已成定局,王若宁将会被所有人所抛弃。

    在回王府的路上,李哲神情愉悦了不少,还有心情开玩笑道:“殴打李治一顿,把我手都打疼了,看来还是用刀便利一些。”

    “你傻了,如此大辱,就殴打一顿便算了事。”

    李臻恨铁不成钢,对弟弟的表现很不满意,他们如今的身家并非当年,做任何事得要有威严,要有皇家的威严,哪怕面对的是李治也不能弱了皇帝这个身份所应该拥有的威势。

    “可不是仅仅殴打了李治,我可是言明了要撤出晋阳所有的产业,今年晋阳遭了大雪灾,单是救济就是一大笔钱财,足够李治心疼一段时间了。”

    “这就够了?”李臻不满意,“你事事都喜欢从商业上来计较,却忘记了咱们如今的身份,说句不尊礼数的话,咱们如今与祖父是平起平坐的。”

    “那大哥您说该如何办?”

    “不说逐李治出族谱,也得让李治降王爵。”

    “那大哥你可曾想到祖父,李治毕竟是祖父嫡子。”

    “那又如何?”

    哥哥对大唐的归属感不强,但他对大唐却是很认可的,当初与李臻一同定下挥师大唐的计划,他也不是单纯的为了国土或者人口,他是希望将大唐发展的更加繁荣。

    毕竟在李哲眼中,大唐的皇子们真的是差了一些,或许有些自负,但他真的是这么想的。

    这些话没必要和哥哥说,李哲摇了摇头,反问道:“大哥,若是父皇不接掌大唐帝位,那大唐的帝位将会是谁接掌,不是魏王便是晋王,如今看祖父对魏王的态度,魏王与帝位无缘,那便是晋王······”

    李臻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