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承包王-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部的官员没在李宽面前提起,宗正寺的宗亲也没在李宽面前提前,大家好像把这件事给忘了。

    两人穿着孝服在灵前跪着,李渊怎么看怎么不舒服,他的孙儿那是亲王,可是苏媚儿却是一个青楼女子,哪有资格一同守灵,只是念在李宽伤心的份上,李渊没多说也没多留,反正眼不见心不烦。

    八月的天本应很热,可是李宽感觉不到一点的热气,因为灵堂四周堆放着无数的冰块,在得知李宽在灵堂守灵,已经来过的勋贵再次前来,就是不知是来吊唁的还是来乘凉的。

    看着灵前跪着的苏媚儿,前来的勋贵脸色有些变化,对苏媚儿的态度很好,毕竟能同李宽一起守灵,那代表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勋贵行礼,李宽也回礼,回礼的姿势比以往不知好了多少,见到穿麻戴孝的杜伏威前来,李宽朝杜伏威行了一个大礼,因为李宽听说了,在他昏睡的这段时间里,孝子都是由杜伏威所代替的,这是一个天大的恩情,有恩必报,这是李宽做人的信条。

    在灵前跪了整整一下午,李宽和苏媚儿起身之时都是由怀恩扶起来的,走到摆放膳食的饭桌前,李宽突然觉得自己没了胃口,但他却知道自己不能不吃,昏睡的时间暂且不谈,守灵的时间可还有一段日子,自己现在可不能倒下了。

    大概是因为天气太热,在李宽用饭的时候,宫里有不少小黄门和宫女来了灵堂的殿门外,毕竟灵堂中堆放的冰块不少,灵堂四周比其他地方凉爽许多。

    李宽并不在意这些人,和苏媚儿一起用完饭,再次跪在灵前,只不过这次是李宽自己跪下了,苏媚儿则是被李宽安排去休息了,毕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谁能坚持不休不眠,想要守满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两人轮换着来。就这样,两人守了五日,算上李宽昏睡的两日时间,灵前七日的时间到了。

    按照礼制,棺椁放置的时间不仅七日,可是大夏天的,安置的时间长了,那是要变臭的,就是现在放置了七日,还有无数的冰块放在棺椁周围,灵堂中也已经散发出了一丝腐臭的气味。所以在李宽的坚持下,李世民最终同意了李宽的要求,择吉日下葬。

    在李宽守灵的时间之中,袁天罡来过一次,与李宽谈论了一次之后,袁天罡便向李世民禀报算出了吉日和埋葬之地,当然这块地就是桃源村。

    :。:

    wxi7

第280章 李宽降爵() 
按李母的身份那是得陪葬皇陵的,葬在桃源村肯定是不妥的,礼部和宗正寺的官员自然不会答应李宽的要求,但是礼部、宗正寺的官员和李世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礼数,一边是根本就没有李世民的皇陵,将李母葬在李渊的献陵,那也不合适。思来想去,李世民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将李母先安葬在桃源村,待皇陵修建之后再行改葬。

    没有长时间跪过的人,永远不知道其中的痛苦,跪了五日,李宽感觉自己的双腿好像是跟别人借的一样,膝盖肿的不像样。在皇宫中休息了几日之后,反而越加严重,现在就是走路都成了大问题,他很怀疑自己能不能坚持走回桃源村。

    长安城依旧很热闹,并没有因为李母的去世有丝毫的改变,毕竟对于街面上的百姓而言,只要不是外敌攻到了长安城,不是瘟疫在城中肆虐,就算是换了皇帝都与他们无关,更何况李母身死这样的小事,宫里天天都在死人,对于百姓而言已经见怪不怪了,城外的乱葬岗的尸体,不知有多少是从宫里拉出来的,只不过现在死的身份地位有些显赫而已。

    确实很显赫,自从知道李母的棺椁今日会出皇宫,早已有几百人等在皇宫之外,除了皇帝皇后下葬,应该没有比李母更为显赫的了。来人之中,有杜伏威和李道兴府上的家将,也有楚王府的护卫仆役,更多的人还是来自桃源村。对于李母,庄户们敬重的,除了李宽没人能比得上李母在庄户们心目中的地位,若不是因为皇宫不是他们能进去的,他们早冲进皇宫了。

    自从怀恩给桃源村的庄户们传出了消息,庄户和孩子们便自发的来了长安城,等在了皇宫之外,弄得守门的将士都抽出了随身佩带的横刀,还以为这些人是来冲击皇宫的,知道是桃源村的庄户之后才将横刀归鞘,心中不由的有些敬佩和羡慕,毕竟能让这么多人前来,李母的品行想必是极好的,让他们肃然起敬。

    李母的灵柩从皇宫中出来,等候在皇宫外的庄户们哭了,桃源村中的宿老们,一一上前给李宽行礼,行礼之后便跟在了灵柩之后。

    道士们手执魂幡在前引路,边走边念着晦涩难懂的经文,李宽手捧香炉,身上挂着简易的灵堂紧随其后,怀恩和福伯一边走一边撒着纸钱,灵柩四周放着巨大的冰块,在阳光的照耀下,棺椁四周泛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很神奇。灵柩后方便是便是被绿儿扶着的苏媚儿,还有跟来的护卫和庄户们。

    几百人的队伍,就是在朱雀大街也显得有些拥挤,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的,不过没人敢上前怒骂一句,就是长安城中的破皮无赖也不敢开口怒骂一句,没见刚刚一个无赖怒瞪了一眼,张嘴骂了一句便被张信带着一群人殴打吗?

    经过了张信的教训,倒是没有人敢朝着李母的灵柩瞪眼,只是有胆大的人开始和周围的人小声议论。

    路人甲:“俺还是头一次见到将如此大的冰块放在棺材四周的,真有钱。”

    路人乙:“你个憨货知道什么,那棺材中躺着的可是德妃娘娘,那是楚王殿下的生母。知道长安城中的冰店吗,那都是楚王殿下的产业。俺听说,自从德妃娘娘去世之后,楚王殿下便吩咐所有的冰店将冰块运到皇宫之中,为的就是让德妃娘娘尸身不腐,那冰块都堆成了冰山咧。”

    路人丙:“你咋知道咧?”

    “你没见着,这几日有无数的马车拉着冰块进宫啊!”

    ···········

    灵柩行到城门之前,太子李承乾带着李纲和将士赶来了,李承乾和李纲下马车,李宽便看见了李承乾的脸上带着一股子幸灾乐祸的笑容。

    李承乾笑道:“父皇国事繁忙,母后也有孕在身,父皇吩咐孤送德妃娘娘一程。”

    “此事,不劳你费心,太子殿下还是回宫吧!”李宽一脸的平静,从李承乾身边擦肩而过。

    见到李宽一瘸一跛的走过,李承乾的小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刚要开口便被李宽给打断了。

    “今日是本王母亲下葬之日,本王不想在母亲的灵柩前闹事,所以你别在本王面前欢笑,不然本王会忍不住抽你。”见李承乾有开口的意思,李宽说道:“别说‘你敢’两个字,本王疯起来是什么样的,想必你很清楚,当年本王也不是没扇过你巴掌,想必太子殿下也不会忘了。”

    “宽儿,你大胆,还不给太子殿下赔礼。”李纲出声提醒道。

    “宽儿是李太师能叫的吗?请称呼本王为楚王。”淡淡的撇了李纲一眼,朝福伯吩咐道:“出城。”

    事实上也如李宽所预料的那般,他并不能走完全程,行至一半,李宽坚持不下去,只好坐在了灵柩车上,他没忘记跟自己同吃苦的苏媚儿,让骑马的护卫让出了一匹马给苏媚儿。

    没有李宽和苏媚儿这两个负担在,庄户们行进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不少,桃源村早在知道李母去世之时便挂上了白灯笼,树上挂满了白纸,就等着李母回来。

    墓穴早就已经看好了,地方自然是埋葬李宽外公外婆的地方,当初袁天罡来桃源村,李宽便让袁天罡去看过,按照袁天罡的说法,这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墓穴后方乃是靠山,左便的山包乃是青龙,右的山包乃是白虎,中间有桃源村这个明堂,李家沟水流曲折,是一块聚气纳福之地。

    李宽不会看风水,但是对袁天罡的本事还是有些信服的,对袁天罡的话多多少少也有点相信,毕竟李母当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宫女,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大贵人,极有可能就像袁天罡说的那样是因为受到风水的影响。

    下葬仪式是非常讲究和烦琐,挖墓穴不用动手,袁天罡和庄户们早已经完成了,不过却要李宽祭祀墓穴,祭祀墓穴是人们非常看重的,祭祀的时候把一只公鸡杀死,用它的血来祭奠,公鸡不会马上就死去,而是在墓穴里反复扑腾,公鸡扑腾下来的鸡毛叫做“凤凰毛”,必须要拣掉。

    之后便是下葬的时间了,必须是太阳落山灵柩落土,好在回来的时间离太阳下山尚早,想让袁天罡算算具体的时辰,结果袁天罡倒也干脆,直接说今日都是好时辰。

    李母的灵柩下土,李宽和苏媚儿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做“添土“。不用袁天罡说李宽也能明白,因为前世老家也是这样的。灵柩下去之后,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之后要放上一只碗,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

    当李宽在坟茔上扔纸钱的时候,李母的坟总算是完了,至于立碑这些事情就是礼部的事了,毕竟在大唐坟墓也有有礼制的,什么样的人该修什么样的坟,坟前该摆石马还是石狮,就连石狮子的头上雕几个髻都是有规矩,一旦违规,那是要蹲大狱的。

    这些东西李宽不明白,还是得让专人动手。

    礼部也早将东西准备好了,没让李宽多等,碑被立起来了,坟前的石狮子也放下了,在坟前烧纸之后,李宽和苏媚儿才一步一回头的离开,当然,这也是规矩的一种。

    自从回到李府之后,休养了十几日的时间才将腿上的伤养好,而苏媚儿比李宽腿上的伤还要严重,膝盖磨破之后已经开始化脓,若不是李宽发现的早,一双腿怕是得废了。

    苏媚儿和李宽两人躺在李府的竹楼之中乘凉,李宽想了想,问道:“我明日要进宫一趟,你要不要陪我一起去?”

    “殿下进宫,可是因为安平公主。”

    “不错,娘临终之前嘱咐我照顾好妹妹,她在皇宫之中,我不放心。”

    “那妾身明日便陪您进宫。”

    翌日一早,马车从桃源村缓缓驶入长安城。

    皇宫并没有因为李母的去世而显得有任何异常,李宽和苏媚儿带着福伯怀恩来到万春殿,没曾想万春殿竟然成了燕妃的寝宫。燕妃对李宽很客气,抱着儿子李贞笑脸相迎,让牙牙学语的李贞叫李宽为二哥。

    李宽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三丈,从燕妃的怀里接过李贞逗弄了两下,便开始打听起后宫中事。李宽作为开府的王爷,打听后宫之事那是犯了禁忌的,按理说燕妃是不用回答的,可是她还是回答了。

    因为李母身死,阴妃进封为了德妃,燕妃也因此进封了贤妃之位,因为阴妃不想居住万春殿,只好由燕妃接手,至于妹妹安宁公主养在了长孙膝下,而小桃则是被阴妃发配去了掖幽庭。

    对于阴妃的做法,李宽很不满,毕竟小桃在怎说也是李母的贴身宫女,现在李母才过世一个月就将小桃发配掖幽庭,掖幽庭那是什么地方,那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进了掖幽庭,没点本事就别想再出来。

    将王令扔给怀恩,让怀恩将小桃给带出来,至于李宽自己,他带着福伯和苏媚儿去了皇后的立政殿,毕竟他进宫最重要的事还是为了自己的妹妹。

    礼数不缺,殿里的长孙和李世民却没有笑脸,因为当初李宽在救治李母之时口出大逆不道之言,再加上李母下葬之日,李宽当着礼部官员和太师的面,对李承乾不敬,能让李世民和长孙有好脸色才是怪事。

    “臣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

    “起来吧!”

    “今日微臣进宫是想将妹妹接回桃源村。”李世民和长孙不给他好脸色,李宽也犯不着拍马屁,直接说明了来意。

    “不行。”李世民只回了两个字。

    “若是皇祖父他老人家前来也不行?”没办法,李世民不放人,李宽只好拿李渊来施压了。

    本以为李宽是来请求原谅的,结果居然是想接安宁公主回桃源村,这已经让李世民很不满了,现在李宽拿李渊施压无疑让李世民的心头怒火更甚,帝王也是有威严的,他要让李宽明白明白什么是帝王之威。

    李世民怒拍桌子,怒道:“你大胆,你只不过是五弟嗣子有何资格接朕的女儿去桃源村?就算父皇前来也不行。”

    “那微臣告退。”李宽行礼转身就走。

    “朕说让你走了吗?”李宽要去干什么他岂会不知,李世民怒了,“来人,押楚王下去杖责二十。”

    福伯和苏媚儿慌了,当即跪下开口求情,可是李世民和长孙仿佛像没听到一般,或许是吵的李世民烦了,原本的杖责二十变成了三十。

    宫里的太监没敢下死手,但是杖责三十也差点要去了李宽的一条小命,趴在行刑的长凳上气若游丝,直到此时李世民和长孙也慌了,这要是因为杖责打死了李宽,那乐子可就大了。

    御医来了,一直在宫里的李渊和万贵妃也来了,万贵妃顾忌李世民的身份不敢说,李渊就没那么多顾忌,杖责的缘由没问,当着太监和宫女的面就指着李世民的鼻子骂。

    最终,李宽还是没能接回自己的妹妹,倒是他自己被李渊和万贵妃带回来桃源村。

    休养的这段时间中,李宽曾多次求李渊出面,结果得到了李渊的摇头,最终被李宽求的不耐烦了,李渊解释了,解释只有两句话,一句是你是智云的儿子,另一句是皇祖父已经不是皇帝了。

    自从得到李渊的解释之后,李宽再没有问过一句,只是吩咐小泗儿给长孙的立政殿定期送去冰块,毕竟夏季的时间还长,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妹妹在宫里受罪,然后便一心在桃源村中养伤。

    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李宽的变化很大,不是容貌的变化而是气质的变化,照顾李宽的怀恩感受最深。当初李纲和李母离开桃源村之后,李宽也曾一度改变,变得阴狠,那是从骨子透出来的一种阴狠。可是现在的变化,怀恩说不明白,他只知道李宽给人一种亲近感觉,但是在这种感觉之中又带着一股威严,总是不禁让人臣服。

    屁股上的伤刚养好,连福又带着李世民的旨意来了,这次连福倒是没有随意的将圣旨递给李宽,而是展开圣旨开始念。

    旨意很简单,总归一句话,你楚王李宽惹怒了皇帝,皇帝不高兴了,所以李宽被降爵了,从正一品的亲王降为了从一品的郡王。

    :。:

    wxi7

第281章 贞观大旱,蝗神降临() 
降爵在李宽心里没起一点波澜,爵位什么的,他现在并不看重,迟早有一天他将全部夺回来,拿到圣旨他才明白,其实李渊的圣旨并没有什么卵用,不受处不受罚只是一句空话而已,还不是李世民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切都还是得靠自己。

    李渊不同,自从李宽被降爵之后,他便进宫了,不知李渊进宫和李世民说了些什么,回来的时候是带着怒气回来的,当然也少不了在宫里的皇子和妃子。而且回来之后,只是来李府看了看李宽,说了句祖父以后帮不上你忙了,然后便落寞了回到了李世民给他修建的宫殿,倒是把万贵妃留在了李府。

    儿子大了,翅膀硬了,李渊这个做老子的也说不上话了,这就是李渊留下话之后李宽的想法,既然如此,他也要让李世民尝尝这种的味道。

    李宽现在变得更加勤奋,每日上完课还会留下一批人年纪大的孩子在桃源村补课,同时吩咐王翼和庄户一起到学舍补课,日子变得更加忙碌,岁月静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当然,他也有休息的时候,不时到开张的贵妃酒楼吃吃饭,至于是休息还是别有用心这就只有李宽自己清楚了,反正他在贵妃酒楼收拢了不少士子,给凉州送去了不少的官员小吏。

    除此之外,就是陪李渊聊聊天,每次见到在贵妃酒楼用饭的李渊,李宽都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自打李渊从皇宫回来之后,再次回到原来的状态,除了喝酒还是喝酒,肚子犹如怀孕的女人一样,身体明显有问题,该劝的也劝了,该说的也说了,依旧不能让李渊放弃喝酒的习惯,李宽也只能吩咐酒楼的掌柜每日少送一点酒。

    贵妃酒楼没有酒,但是皇宫和公主府不缺,李世民和平阳公主倒是不时给李渊送酒来,就是不知是出于孝心还是出于其他原因,反正在李宽眼里李世民和平阳公主都没安什么好心,至于当初不该救平阳公主的想法倒是没有,毕竟当年救下平阳公主说穿了也只是一场交易而已。

    这一年的冬季与往年不同,雪没有往年下得大下得急,稀稀疏疏的下着小雪,看着窗外的飘落的雪花李宽沉默了,到底该不该给袁天罡写封信,这是一问题。

    最终,李宽还是写了,毕竟百姓不易啊!信件送去了,袁天罡也收到了,袁天罡并未如李宽所想那般将信件烧毁,将信件送到了李世民的龙案之上,毕竟预言明年大旱有蝗这样的事情太过严重,若是没有发生,袁天罡便是欺君,这样的后果他承担不起。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袁天罡的好意了,毕竟李宽被降爵了,若是真如李宽所预料的那般,李宽也能借此机会重回王爵,反正对袁天罡来说将李宽的信件送到李世民的龙案上是件两全其美的事。

    袁天罡算得上是方外之人,但他依旧是一个聪明的俗人,没忘记给李宽回信,表明自己的用意,看了袁天罡的回信,李宽嗤笑一声,将信件丢进了火炉。

    没出意外,李世民看过信件之后,勃然大怒,不就是降了你的爵位吗,你竟敢诅咒明年大旱,有蝗灾,所以李宽再次接到了李世民的旨意,他被李世民下旨责罚了,责令他安心在桃源村守孝。

    好在李世民有长孙这个贤内助,毕竟长孙还是相信李宽会无的放矢的,李世民被安抚了,至于是怎样安抚的那就不可言说了。皇家和勋贵开始储存粮食,开始在长安城中购买粮食,动作也算隐秘,不过张信作为三教九流的头头,自然瞒不过他,当即便写信让李宽下指示。

    结果,李宽只是笑了笑,将张信写的信件投向火海,指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