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但也相当于绝了他们的仕途,想得通的应该不多。”

    听徐光启这样一说天启觉得这是个问提,大明现在读书人的出路好像只有当官这一条,不当官就没待遇,要想解决好这问题估计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办好的,因为学而优则仕这一观点已经深深刻在人心里。

    天启想了想说:“徐大人可以这样跟他们说,就说推广新型农庄是为国为民的大事,同时也是在为朕做事。愿意参加进来的监生朕给他报酬不说还给他们时间读书,并允许他们几年后参加科考,一旦考上了在任用上朕会优先推荐。做这事的人既是忠君也是爱国爱民,无论是任免官员的都察院还是使用官员的政务院,都会考虑这一点的。”

    徐光启听了说:“既然如此,那肯定有人愿意去,这相当于一边读书就一边挣俸禄了。”

184 泰西文明

    见天启肯定了博学院这几天做的事。徐光启感到很欣慰。派人四处征求意见也还罢了,一大群中外友人连日商议,最后商议出这样一个方案出来,得到皇帝的首肯也算没有白费精力。假如真能通过对新型农庄的推广使百姓不受饥挨饿,那就是功德无量之举。同时还让不远万里而来的邓玉函等耶酥会人士有了希望,也算是对他们有了交代。徐光启本身是大明官员,同时又是受了洗加入了天主教的信徒,两面都有交代比两面不讨好要好得多。

    天启这时候突然问徐光启:“徐大人,你开始介绍这几位都来自泰西,这泰西是个国家还是一个地方?”

    徐光启微笑着说:“这个说法很多,有的说古书上就有记载极西之国为泰西,还有种说法是泰西一词是二十年前才有的,具体谁对有待考证。”接着就原原本本给天启讲了他所知道的泰西由来。

    从徐光启的话中天启知道最早一批来大明的传教士并不是邓玉函他们,而好像是郭居静和利玛窦等人。利玛窦初来大明传教时被官府发现,后来据说万历皇帝都知道了,于是就问他是哪里来的来大明想干什么等话。利玛窦很谦卑地给万历皇帝上书,说自己是来自大西洋边的臣属之国,在万里之外就感受到大明皇帝的威严气势,特前来聆听教诲并希望今后能与大明长期互通往来。

    其实利玛窦这话是相当不要脸的一句话,因为他的国家并没有给大明献过臣服的国书,他私自就替自己国家的国王作主,把自己的国家变成了大明的臣属国,这确实有些不像话。不过他的不要脸又做得不彻底,居然在臣属之帮前面加了个大西洋边的定语,这就犯了中国人的忌讳。

    中国人要尊敬某人就要在前面加个大字,比如说会耕田的大舜,会治水的大禹,除暴安良的大侠,能罩着自己不受欺负的大哥等等。一个臣属之国门边的水池子,其名字前面居然加个大字,这分明就是对大明的尊敬之意不够,有分庭抗礼之嫌疑。

    这就像一个人希望上进于是苦练拍马屁献殷勤的基本功,既想有唾面自干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还想有拍起马屁来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深厚功力,这想法能不能实现要因人而异。如果不是有绝佳的天赋或者有高人在一旁冷眼指点,就不要想也不要轻易去尝试,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例子多了去了。还不如保持清高孤傲的姿态,还能给自己人不求人一般高的自我安慰。

    利玛窦有理想有抱负不是清高孤傲的人,而且他还是有急智之人,听到有人对自己的话鸡蛋里挑骨头,连忙说是自己的笔误把“太”字写成了“大”字,不是大西洋边而是太西洋边。于是从那以后大家都把欧洲人称为太西人,久而久之就成了泰西,当然这话是否真实还有待考证。

    天启这边正与徐光启讨论泰西的来历,真正的泰西人已经忍不住了,邓玉函首先问道:“尊敬的皇帝陛下,你开始说满足几个条件就允许我们建教堂,不知道有哪些条件呢?”

    天启看着邓玉函说:“邓先生迫切想传教的心情朕理解,不过朕更看重大明与泰西的彼此交流。你说你学了那么些专业还懂很多语言,朕就选几样你能做的事免得你认为大明为难你们。先把有关泰西的各种书都呈上来让圣学院选择,选上的你们要负责翻译,选不上的会还给你们。如果有你们懂的东西而书上又没有的,你们要自己写下来,朕最后根据你们所写的内容和翻译的书来确定能允许你们在多大范围内传教。”

    邓玉函听了天启的话皱着眉头说:“尊敬的皇帝陛下,泰西是有着高度文明的地方,我们带的书和写的知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不知道皇帝陛下具体需要什么,否则的话我们就算写到死也写不完的。”

    天启想了想说:“佛教传到中土最后被认可也是陆陆续续经过了很多年,要你们一次性介绍完泰西的所有知识也让你们为难。这样吧,先把你学的专业知识仔细写成书介绍一下,比如说医学、机械、哲学、数学等,还要负责把大明的人教会教懂,当然你们可以夹带点私货把翻译过的《圣经》呈给大家看。当你们完成了这些事,朕允许你们在每个省城建大教堂,还允许你们在新型农庄里建小教堂,当然得在驻军或其他人监视下进行。”

    邓玉函听了有喜有忧,对天启说:“皇帝陛下允许我们在全国传教是好事,主会保佑您长命百岁,保佑大明江山永固的。不过要把所有人都教会教懂就不敢保证,这需要很多很多人,而且皇帝陛下说我们修教堂传教必须在他人监视下进行,这样做会让我们担心的。”

    天启不悦地看了邓玉函一眼说:“监视你们一是保护你们的安全,二是看你们是不是只顾着传教忘了提要百姓对朕忠诚之类的话。开始就说好你们的那个耶酥跟朕一般高,朕作为主人不排斥他他一个外地客怎么就敢欺负到朕的头上?既然是一般高朕也不稀罕他的保佑,朕是万岁被他保佑成百岁,他是要图谋不轨妄图作乱?”

    邓玉函一听吓了一跳,急忙站起来躬身行礼分辩道:“在下口误忘了这是在大明不是在泰西,泰西的皇帝是长命百岁而大明的皇帝是长命万岁的。”

    见邓玉函害怕天启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口误可以原谅,人少你们可以让耶酥会多派人来嘛,只要有知识大明的大门是对你们敞开的。不过没用的无赖文盲就不要来了,大明的粮食不够吃不养闲人。”

    邓玉函说:“泰西距大明有数万里之遥,我们当年二十余人从里斯本出发,途中有疾病困扰、海盗滋扰、风暴袭击,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只有几个人来到大明,要多派人来很不容易。不过在下感念皇帝陛下的求才之心,可以写信让耶酥会建大船多派人来。”

    天启想了想问:“远水难解近渴,你们几个先行动吧,该翻译的翻译该写书的写书。你这么有知识更不能闲着,现在在忙什么呢?”

    邓玉函说:“在下在帮助徐大人编历法。”

    天启问:“历法?编了好多年还没编好?看来你们泰西的水平也有限得很嘛。”

    邓玉函略微尴尬地说:“在下只是略通,不过我的两个朋友是很精通的,可惜他们远在泰西也不能来。”

    天启摇了摇头说:“这话就有点吹牛了,遥远的地方有多得数不清的全知全能的人,这话朕听了好多回。想我大明还传说有个女人会飞飞到月亮上去了,但是谁也没见过。”

    邓玉函不服气地说:“在下的朋友绝对是知识最丰富的,可惜他不是耶酥会的人,跟天主教有很深的矛盾,不然真可以让他来给皇帝陛下见识一下。”

    天启略微诧异地说:“敢跟耶酥会对着干,你的朋友胆子不小,他叫什么名字?你可以写信问问他是否愿意来大明发展,在大明朕说了算,什么耶酥如来观音的都得靠边站。”

    邓玉函说:“一个叫伽利略另一个叫开普勒,他们的才华令我叹服,如果皇帝陛下能见到他们也一定会赞同我的观点,只不过他们都来不了。”

    天启听邓玉函说起他的两个朋友叫伽利略和开普勒,不由得暗暗点头,这两人的名头他是知道的,只不过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还不能肯定,不过威名能传扬到几百年后,此两人的能耐不可低估。

    天启点头对邓玉函说:“你可以写信给你的朋友,就算他们不能来大明,邀请他们的弟子来也一样。假如能请到他们的亲人弟子到大明来证明你的话不假,朕不但允许你们每在全国推广一个新型农庄就建一个教堂,还允许你们在教堂里替人治病挣钱。”

    邓玉函说:“多谢皇帝陛下,在下回去就给他们写信邀请他们来大明,开普勒也许能来,不过伽利略无论如何是来不了的。”

    天启问:“为什么?难道他晕船?”

    邓玉函说:“伽利略不跟耶酥会妥协,耶酥会不愿意白给异教徒帮助。”

    看来是个不知道妥协为何物的书呆子,不过越是这样的人越有本领,只有那些狗屁不通的人才会成天想着如何通过讨好上级捞取好处,当然像邓玉函这种既有本领又知变通的人更可爱些。

    想到这里天启笑眯眯地对邓玉函说:“邓先生精通泰西医学,朕可以叫人来跟你学习,并且想找几个有经验的大明医生跟你探讨医学,先生可有意?”

    邓玉函大喜道:“在下很久以来就想研究大明的汤药针灸之术,也愿意把泰西的医术传到大明来,医术是没有国界的,只不过现在要帮徐大人订历法。”

    天启摆了摆手说:“跟医学和新型农庄比起来历法不算什么,你可以让你那两个朋友寄来就是,费那个劲干啥?”

185 泰西文明(下)

    几个泰西人见天启对医学等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互相看了看都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们虽然动作幅度不大但也被天启看在了眼底。天启不由得有些疑惑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但仔细一看这几个外国人,发现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真诚的微笑,不过仔细一看也能发现他们的眼睛里偶尔会闪过些慌张的神色。

    果然不出所料,当邓玉函说完了不再说话时,那个叫龙华民的人发言了,他说:“尊敬的皇帝陛下,请恕我直言,耶酥是万能的主,他具有无上的能力和无比的爱心,皇帝陛下虽然也很聪明睿智,不过跟万能的主相比还是有一些不及。我们泰西的教皇可以干涉很多国家内部事务,权势和威严在泰西无人能及,不过他也只是主的奴仆。”

    天启听了龙华民的话,转头问徐光启:“徐大人,这人是干什么的?”

    徐光启说:“龙华民是耶酥会在大明教区的会长,他的意见虽不能代表所有传教的教士,但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明白了,看来自己是上了洋鬼子的当了。这邓玉函博学多才算是个技术人员,他先上来用新奇玩艺引诱自己,其他人在一旁冷眼观察,看自己对他们的什么东西感兴趣,最后看准了自己喜欢他们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就由龙华民这个主管领导来讲价钱,好狡猾的家伙!

    见天启阴沉着脸看着他,龙华民不慌不忙地说:“其实在下也知道皇帝陛下并不在意远在万里之遥的教皇,对我主耶酥也不是很了解,皇帝陛下最感兴趣的是我泰西的技术和大明没有的知识。不过皇帝陛下可能不知道,所有来自泰西的知识都可以用哲学知识来解释,而哲学是为神学服务的。四百年前我泰西就有位叫托马斯阿奎纳的天使圣师,他的《神学大全》一书里详细解释了我主耶酥为什么有无上权威,皇帝陛下重视一般知识学问而轻神学是舍本逐末。”

    天启说:“你的意思是只要把你介绍的什么神学大全看了就什么都有了?”

    龙华民说:“神学大全能帮助皇帝陛下了解和领悟圣经,看了它就能感受到上帝的召唤,继而明悟万事万物的真谛。几年前金尼阁教士他们带了七千余部我泰西的各种书籍,皇帝陛下如果不再轻慢我主耶酥,我们愿意将这些书都献给皇帝陛下,如有需要我们还可以帮忙翻译。”

    天启听了龙华民的一再诱惑心里也不禁有些意动,七千多部书,就算九成是关于神学的垃圾书,剩下一成也有七百多部有营养的东西。而且洋鬼子还可以帮着翻译,这些书可以肯定地说能够帮助大明少走很多弯路,假如用得好富国强兵也是指日可待。

    天启想了想说:“你说所有什么医学、数学、机械什么的都不如哲学,而哲学远远不及神学,有什么凭证?朕怎么相信你说的话不是吹牛?”

    龙华民一听天启听进去了,大喜之下说道:“在下等现在说什么都不一定是真的,但书上的记载肯定是有据可查的,圣托马斯说过,神学高于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奴仆。假如皇帝陛下能够仔细研读《神学大全》,那肯定会赞同圣托马斯所言不虚。”

    天启冷笑了一声说:“你知道朕没事时干什么玩吗?告诉你吧朕喜欢打麻将,而打麻将最讨厌的就是输,你让朕看你们的书一看就是七千本,不是安心要让朕天天输吗?这样好不好,等你学会如何打麻将朕就看你们的书,从你们的书中找到证据就相信你们的主比朕高明。”

    龙华民摇了摇头说:“请原谅皇帝陛下,我们都发过誓要过贞洁、贫穷的生活,对主也要有绝对的遵从。皇帝陛下说的麻将是什么在下不知道,不过既然有输赢就应该属于赌博,我们是不参加赌博的。不过在下可以用别的事证明耶酥的伟大,就用皇帝陛下看重的那些细枝末节的技术来看,我泰西也有很多东西是大明不具备的,由此可见更高层次的神学是如何的光辉。”

    天启点头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朕就挑选一样具体的东西,假如你们真做到了朕就相信你的话不假,也可以考虑不跟你的那个主抢风头,你看怎么样?”

    龙华民大喜道:“既然皇帝陛下愿意尊重我主耶酥,我等可以接受考验,不知道皇帝陛下要用什么考验我等?”

    天启想了想看着孙元化说:“孙大人,你开始说研制新型大炮有进展但整体上没有实质效果,具体是指什么?”

    孙元化在一旁听天启跟外国人讨价还价,正感到百无聊赖突然听天启问他,于是说道:“臣等觉得以前的大炮射程近威力小还容易炸膛,准备研制一门新型大炮。现在主要问题在于大炮的材料不好和铸造水平有限,大炮的内管铸不得很圆,炮口也容易变形,假如能找到新材料让炮口不容易变形,炮管也能够铸造得够圆,那么倪元璐倪大人把他发明的手雷放大炮里发射出去的想法也可以实现。”

    天启想了想对龙华民说:“那就用这个问题来考验龙先生等人如何?假如你们能够想办法把大炮铸造得够圆,还不能让大炮的炮口变形,朕就相信你的那个耶酥确实厉害,就允许你们在各地传教还不跟他平起平坐。不过有一点你们要搞清楚,朕不跟他抢风头尊重他并不是你说的因为他是神,而是因为他年纪大,我们大明有尊敬老人的传统而已。你们所有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接受锦衣卫的监视,假如朕发现谁要图谋不轨意图对皇权不利,朕就把他也钉在十字架上让他去见耶酥。”

    龙华民皱着眉头说:“我们传教是为了给大明百姓带来福音,对皇帝陛下的统治只有帮助没有削弱。至于说大炮的铸造问题以及炮口变形问题,它不是一个短时间能解决的问题。不过请皇帝陛下相信我们的诚意,一定会努力帮助大明把大炮造好的。”

    天启微微一笑问:“诚意值多少银子一斤?你说说你们的思路吧,让朕看看你们是不是真有诚意。”

    邓玉函这时接过来说:“在下认为可以试试用火力大的煤炭来炼铁,大明用的碳火力不够炼出的铁也不够硬。炮管要直接铸造得很圆也不现实,可以在铸造成型后用工具打磨。”

    孙元化这时候问道:“炮管的硬度先不说,炮管的圆度我们大明的工匠也在尽力打磨,怎么还是不如人意呢?”

    邓玉函说:“人工打磨肯定不行,多一下少一下也没个准,必须用机械自动打磨。比如说用畜力、水力还有风力带动工具转动着打磨,这样一来才能将炮膛内壁打磨得足够圆。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将所有大炮的炮口都打磨得一样大,这样就可以把炮弹都做得一样。”

    天启一听不由得大奇,这有知识的人就是不一样,早在几百年前就知道标准化意识了,看来得好好用用他们。

    天启微笑着对邓玉函说:“还是邓先生有一套,算是说到了点子上,龙先生可能抓惯了大方向,具体的技术水平就很稀松。这样吧,孙元化你们先按邓先生的思路去做,挖矿的事下月就能开始,到时候什么火力的煤都有。到时候有了威力大的大炮,打败了女真人和蒙古人朕让耶酥到辽东去献爱心。”

    然后转过身对龙华民说:“龙先生是你们这些泰西人中掌舵的,朕也不跟你多说,现在明白告诉你传教的事先可以传着,但是不能有排外情绪。你们包括你们的主本身就是外国来的,现在来到大明要跟当地的和尚、尼姑、道士等搞好关系,让你们那个耶酥也跟如来、观音、太上老君等和平共处。至于说谁的能耐大不能用嘴说,要用行动在百姓中树立形象。”

    龙华民说:“可以,我们可以跟大明的宗教人士和平共处,也可以用帮助百姓的方式来获得教众,但愿皇帝陛下说话算数。”

    天启说:“朕是金口说话当然算数,不过朕还想到了一件事,你开始说你们要过贞洁贫穷的生活,贫穷这事朕能理解,不就是吃得差穿得差吗?这是好事啊反正大明现在吃的东西少。不过贞洁一事又怎么说?难道你们不需要女人吗?你们就不想传宗接代?”

    龙华民坚决地说:“我们传教士都是把一切献给我主耶酥的人,没有精力去考虑那些事。这点请皇帝陛下放心,我们中的人是绝对不会对大明的妇女染指的。”

    天启摇了摇头说:“男人喜欢女人是谁也挡不住的,一两句话就想让人放心那是不可能的。反正我们把话说在前头,你们给人治病也好传教也好不能找黄花闺女帮忙,就算要女人帮忙也只能找寡妇。假如你们中有谁勾引了寡妇或者被寡妇勾引了,就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