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情仙使-第4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他也有相对充足的理由:永乐本来就有个军营要守,这要用去不少人力,而与此同时,永乐还出动了三万丁壮组成义军,去桐河打仗了,所以……现在的永乐真的缺少丁壮。

    夏真人倒是没有继续纠缠,表示自己能够理解。

    然后蒙县令提出,我们这里还有一万多郑王的兵,要不你征用走他们好了。

    夏真人对此毫无兴趣,他公然表示,郑王的兵,我们是信不过的,今天我带他们出去打仗,晚上他们就能散了摊子,而且多半还会跑回郑王那里去。

    所以他更愿意征用本地的丁壮,尤其是那些当过义军的,比较忠心。

    李永生听得是相当地无语,郑王这练兵的手段,也是没谁了。

    别人俘虏了他的兵都不敢用,只能将其纵走。

    不过想一想郑王府军士们的做派,他也能理解朝廷兵马的无奈。

    这是一帮见势不妙就敢逃的军士,将这些不知道军纪为何物的家伙,征用到军队序列里,还不知道会影响多少人呢——坏风气一旦蔓延起来,总是很快的。

    而尤其头疼的是,军役房还不能严格整顿军纪,否则难免有“杀降”的嫌疑,这种坏名声一旦传出去,对手就算能投降,都未必敢降了。

    参照一下箫阳东大营大屠杀带来的影响,就可以想像得到“杀降”的后果——虽然这样的比喻,并不是很恰当。

    不过,李永生虽然能理解对方的想法,但这并不代表他要支持,“这么说,夏真人这点人就敢进攻希山,是想借我雷谷的力?”

    “这倒也未必,”斥候恭敬地回答,“对方的老兵,也不足一万五千人,我们人数虽然少了点,但还真没把郑王在希山的军队放在眼里。”

    李永生一抬手,无奈地一拍额头,“好吧,我知道跟郑王的军队相比,豫州的军队更厉害,但是你想过没有,这一次,你们是在进攻?”

    以少胜多不是战争的常态,虽然中土国的战争史上,并不缺乏类似的战例,可是这样的案例中,少数一方大多是防守方,进攻方以少胜多的例子,真的是太少了。

    在战争中,防守方具备了天然的优势。

    反正他不看好,朝廷这一万两千人,真的能打破六万人的大营。

    斥候是身经百战之辈,可是见到大名鼎鼎的李大师,也难免有点心怀忐忑,于是忍不住怯怯地出声解释,“这个我们想过了,李大师肯支援一些义军的话,攻下军营不算什么事。”

    “真是莫名其妙,”李永生不耐烦地一摆手,“他真想征用的话,外面有的是人,我看他征用是假,借我雷谷的名号才是真的……”

    “他难道没有想过,自己身为军人,跟我们走得太近,一旦被戳破,双方都难免尴尬?”

    (三更了,理直气壮地召唤月票。)

第九百八十章 巧妇难为(第一更)() 
李永生不想跟朝廷军队多打交道,原因有二。

    其一就是,他不喜欢朝廷,所以也不喜欢朝廷的军队,抢夺离火扇的事情,让他心里腻歪透了,也看穿了某些事物的本质。

    其二就是,他此次来豫州办事,是用了雷谷的名头,而雷谷算是道宫序列的——起码也是道宫支持的民间势力,跟朝廷挂上钩,算怎么回事?

    就算朝廷不在意,想打一个擦边球,李永生还不愿意呢,我打着玄女宫的旗号,捉拿揶教妖人,这是多好的名头,何必让朝廷插手,葬送了自家的优势?

    见到李永生不高兴,斥候也不敢多说什么——这是有前车之鉴的。

    按说这种战乱时期,手里有兵就是王,可是前一阵军役房派人接管永乐大营,接管的那厮垂涎大营里的粮食,想要借机中饱私囊,却被李永生断然拒绝。

    到了最后,眼见永乐县可能得而复失,军役房不得不换了人过去,为了安抚好李永生,还将惹事的那厮调到了前线指挥敢死队——是面对襄王的前线,而不是跟郑王对峙的前线。

    那厮去了不久,就遭受了重创,丢了两臂一腿,头皮也被砍掉一半。

    原来他进了敢死队,见到伙食不错,下意识地又去克扣,却是惹恼了他的下属——大家都是有今天没明天的,脑袋别在裤腰上,无非是想拼个赦免,吃点好的还不是正常吗?

    哪怕被秋决的人犯,砍头之前也得吃顿热乎的不是?

    他得罪了下属,却没觉得有什么要紧的,结果敢死队奉命坚守一个山包两天,大家见襄王军队扑来,一个呐喊转身就跑,身为主官的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跑回去也是死吧?

    猝不及防之下,他就重伤了,然后……那些敢死队员又杀了回来。

    这一场守卫战,百人的敢死队只死了两个人,重伤五个,其中就有他这主官。

    这些话就扯得远了,总之,斥候见李大师发火,却不敢计较——这位是有资格计较的。

    于是他又婉转地表示,“您若有想法,可以跟夏统领一叙,他很想见一见您。”

    李永生微微一笑,“我不知道,他有什么资格要求我见他,修为比我高?还是带的兵比我多?想征用的话,希山到处是丁壮,我也没拦着他不是?”

    希山人好斗,哪怕不是丁壮,也非常悍勇,跟桐河人差不多——壮妇都敢上战场。

    也正是因为如此,希山和桐河之间,恩怨不断。

    斥候不得已退去了,结果第二天,天才刚刚亮,夏真人的信使又到了,约定在龙头岭相会。

    信使说得明白,龙头岭距离你们也才三十里,距离我们有六十里,算是夏统领登门拜访——大军行动不易,我们想少走三十里,真的抱歉了。

    李永生本来没兴趣去,但是对付郑王,本来也不仅仅是雷谷的事,有一支援军配合,总还是好的。

    于是四万大部队开始动身,用了三个时辰,终于来到了龙头岭下,等了一个时辰,见到了朝廷兵马的旗帜。

    夏真人带领的队伍,看上去有点狼狈,原来是在路上遇到了一支万余人的队伍伏击。

    不过郑王的军队,真的是渣得可以,虽然是伏击,但似乎只是想抢夺前面马队的战马——军队不但派出了斥候,还派出了两百余人的马队做前导。

    袭击者在一开始的时候,下手特别狠,待发现被袭击的人训练有素,后来又有援兵不住赶来,等发现对方是朝廷军队,规模也上了三千人,马上撒丫子就跑了。

    就算是这样,朝廷军队也死伤了四百余人,狼狈自然是难免的。

    李永生终于见到了夏真人,此人男人女相,长得相当俊美,若不是脸上有一道比较新的刀疤,令人很难相信,他竟然是一名男性军人,而且还是真人。

    夏真人说话也比较阴柔,话不算多,但是他对李永生还是很友好的,“永生你好,我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了,今日才得一见,果然不愧是博本院有史以来最杰出的修生。”

    “有史以来可是不敢当,”李永生笑着摇摇头,然后眉头一扬,“夏真人也是博本院的?”

    在中土国这么久,他已经遇到过了很多博本院的学长,不过对于已经悟真的学长,客气一些还是很有必要的。

    “惭愧,我没考上,只上了渔阳军事本修院,”夏真人笑着摇摇头,“不过我的妹妹在博灵郡政务司,她认识你的。”

    李永生皱起眉头想一想,才试探着发问,“莫非是夏明妃夏司长?”

    “就是她,那可是我一母同胞的亲妹子,”夏真人笑着回答,“她对你的评价相当高。”

    中土国的一般都是大家庭,说起兄妹来,堂兄妹表兄妹满天飞,但是一母同胞显然不同。

    李永生这就明白了,夏真人打算套一份交情,他在博灵郡的时候,夏司长对弱小的他表示过关怀,怎么说也有点香火情。

    于是他很干脆地发话,“既然是夏司长的兄长,咱们也就不说套话了,你希望我做点什么?”

    别看夏真人是男人女相,声音也很阴柔,但是他行事并不拖泥带水,“我希望你能配合我,将桐河和永乐的义军,各抽调一半给我……”

    想一想之后,他有补充一句,“他们主要负责后勤,原则上不会参加战斗……除非遇到紧急情况。”

    李永生听得就笑,“他们只是义军,又不是我的私军,你想征用他们,去跟他们谈就是。”

    夏真人还真没想到,他会这么好说话,愕然地看着他,“这样可以吗?”

    “当然可以,”李永生笑着一摊双手,“不过我有个条件,不得用强!”

    “不得用强?”夏真人再次愕然,“那你让我怎么征用他们?”

    李永生翻个白眼,有点无奈地发话,“你可以耐心地跟他们解释……征用就必须强迫吗?”

    “征用哪里有不是强迫的?”夏真人苦笑一声,“哪个国家都一样。”

    “我这里不一样,”李永生摇摇头,淡淡地发话,“他们都是自愿追随我……既然我这个草民都能做到,你这军方重将,更没理由做不到。”

    夏真人愣了一愣,才叹一口气,“这一点你比我强,体制内行事,哪里能像你一般随心所欲?我倒是很羡慕你的无拘无束……哦对了,你其实在教化房也有官身,不过不是军役房就好。”

    李永生一摆手,有点不耐烦地发话,“你根本没弄明白我说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你得弄明白,这些义民为什么会主动跟随我,找准问题的核心,这一点很重要。”

    “这个我明白啊,”夏真人一摊双手,很无奈地回答,“你帮他们寻找亲人、报仇,还分散军粮,他们当然会跟着你。”

    “这不就结了?”李永生眉头一皱,奇怪地看着他,“你也这么劝说他们,不是挺好吗?”

    夏真人支支吾吾地发话,“他们在你麾下,是不受约束的,在军队里,可是不兴这样……且不说军法无情,只说管理不当,可能偷偷跑掉一些人,都会成为别人弹劾我的理由。”

    这可不是他叫苦,而是真的为难,体制森严这话不是白说的。

    “这我可是没办法了,”李永生摇摇头,其实他都不想让别人征用自己的追随者,知道是夏司长的兄长,他才网开一面,现在夏真人叫苦,他也只能表示自己爱莫能助。

    可是到了最后,他还是提了一个建议,“其实你可以诱之以利……比如说做出承诺,打下大营之后,分军粮给他们,总不能让人白出力不是?”

    征用可不就是免费的?夏真人苦笑着一摊双手,“军粮我可不敢承诺,军中现在盯粮食盯得最紧……就算我承诺了都没用。”

    李永生不屑地一笑,“盯得再紧,照样有人在私卖军粮……有意思吗?”

    夏真人无言以对,半天才又支支吾吾地发话,“永生,不瞒你说,我的军队现在也只有十天的粮草了。”

    李永生警惕地看他一眼,“你别跟我说这个,再说的话,我就担心要对不住夏司长了。”

    “我知道你为难,可是我也为难啊,”夏真人的眉头一皱。

    他非常苦恼地发话,“我领兵出来,军营就只给了一万两千人和十五天的粮草,永乐的蒙县令不给补充,若不是想着能遇到你,我就要考虑就地打粮了。”

    打粮这个词,真的是刺耳,攻打乡镇夺取粮食,会将黎庶置于何地?

    李永生怪怪地看着他,半天才叹口气,“你觉得咱俩……真有这交情?”

    夏真人俊美的脸上,泛起一些红晕,“其实我是想说,满足我这万把人的肚皮,粮草还勉强够支撑。”

    李永生楞了一下,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原来你不但想征用我的追随者,还想征用我的粮草?我说……你这么做人,很容易没朋友的。”

    他这才算计出来,夏真人带了兵和十五天的粮草出来,到现在还有十天的量,要说紧张的话,是较为紧张,但也不至于惶恐。

    可是一旦再征召几万丁壮,这点粮食也就能撑个三天左右,必须马上去找粮食了。

    (加更,就是这么任性,大家投月票也任性点呗。)

第九百八十一章 想跑?(二更)() 
夏真人闻言,脸上的刀疤处涨得通红,忍不住怒吼,“我也不想这么做啊,可是军营就给了这么多粮食,想要征召人手,不得再找粮食?李大师……只要你有粮食,我给钱!”

    “我差你那点钱?”李永生白他一眼,这个时候,钱不是硬通货,粮食才是,“既然你没粮给丁壮,那也不用征召了,靠你的兵打大营吧,反正你自家不缺粮。”

    夏真人的脸又皱做了一团,“可是只靠我这一万两千兵,十天打不下来的。”

    对他来说,怎么算都是缺粮,兵多的话粮食不够吃,只靠本部的话,时间不够——一万两千人去打六万人,已经是很狂妄了,想要十天打下来,基本上是做梦。

    正经是一旦着急取胜,心态失衡的话,很可能犯了致命的错误。

    人少打人多,本来就很不容易了,再没个好心态,其实也就不用打了。

    李永生听得又是一翻白眼,“我就奇怪了,知道不好打你还来?”

    “中土板荡,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际,”夏真人正色回答,“我不来,自有人来,他们却未必会像我一样体恤黎庶。”

    李永生转身就走,“好了,话就说到这里,我许你征召人,动我的粮是不要想……还有,必须自觉自愿,要不然别怪我翻脸。”

    他一听就明白上面是怎么想的,下面想争功不是?人数和粮草给你定死了,出去之后自己发挥好了,能弄到多少人和粮,我们是不管的。

    当然,不征召人和粮也可以,反正军队就给这么多兵和粮食,只要能打赢了就行。

    军方这么做,也不能说是完全错了,很多战争都是这么打的,但是……该死的!这是中土的内战,不是国战,也不是在异国的土地上作战!

    军队没人没粮,自然是要骚扰地方,你可知道,你荼毒的是中土黎庶?

    这种情况下,夏真人还要争抢着出兵,以为是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李永生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好了。

    总之,看在夏明妃的面子上,他做出了小小的让步,许对方征召追随自己的义军,再多的退步,却是不可能了——义军原本就不算雷谷的人,他也不便干涉太多。

    当天下午,夏真人就遣了手下兵将过来,分别关说两县的义军,想要征召他们。

    可是这两县的丁壮,又哪里是那么好哄的?大家虽然地处偏僻,见识算不得上太多,但是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朴素的认知能力。

    加入朝廷军队好不好?那肯定不错,但是自由吗?给关饷吗?遇事军官会冲在前面吗?

    既然什么都没有,征召我们做什么?

    至于说报仇和救人?我们跟着雷谷李大师,也不愁做到,雷谷的人遇事,还会冲在前面。

    雷谷也不关饷,但是管饭啊,等闲也不呼来喝去地斥责人,甚至谁愿意参加战斗,人家都不管,只不过想上场打仗的人,要事先协调一下,保证听从安排。

    自由主义之所以能盛行,而且屡禁不绝,魅力就在这里了。

    尤为重要的是,雷谷足够强大,能在战场上有效地庇护大家,战损比非常低,而且一点都不介意郑王的态度。

    这样的势力,才是大家最愿意投靠的,谁都喜欢打胜仗,但是首先……咱们要少死人。

    哪怕是百胜将军,若是每一战基本都打光了士兵,你看谁愿意跟着他?

    而雷谷在两县威风八面大杀四方的时候,朝廷在做什么?

    郑王起兵之初,朝廷就是步步退让,对于子民被郑王盘剥,朝廷只有坐视。

    当初你不理会我的死活,现在要我为朝廷效力……凭啥呢?

    大部分人坚决拒绝了朝廷的招揽,有些胆小的人,原本是不敢拒绝的,但是看到大家都在拒绝,也就有胆子说不了。

    少数人有点心动,这是因为夏真人也承诺了,打下你们县之后,查一查有哪些人附逆了,他们的田土和家产被充公之后,可以用奖励的形式发给你们。

    夏真人终究不是迂腐的,他也将李永生的建议听了进去,知道现在征召丁壮,不能光凭着军令了,必须要有利诱才行。

    利诱的话……粮食他是拿不出来,这个是真的为难,但是不要紧,他还有别的,比如说那些附逆者的家财。

    当然,这些家财现在并不掌握在他手里,不过,等他打下希山之后,可不就到手了?

    用尚未到手的财富来许诺,不得不说,夏真人也是满拼的。

    半天时间下来,他们拉拢到了三千多人——义军里的丁壮,来希山也未必都是激于义愤,不少人前来的最大目的,是要冒险发点小财。

    这些被拉拢的人,大部分是桐河人——桐河和希山的仇太大了,对于合法地抢劫希山人的财物,桐河人有极大的兴趣。

    这点人数,令夏真人很有点失望,不过他还是鼓足勇气,让军士们继续沟通,希望这些被征召的人,能自己带些干粮过来——军方可以补贴一些银钱,不让他们吃亏。

    当然,这个“不令其吃亏”的价格,跟夏真人买高价粮的价格相比,要低很多,虽然他不知道“发动民众”的说法,但是他很清楚,这么做才能最大可能地减少支出。

    在这一点上,义军的脑瓜转得就不太够了,因为跟雷谷的人在一起,他们并没有觉得粮食有多么难得。

    李永生接到消息,就有点苦恼了,心说这夏真人还真是能折腾,这么从我手里搞粮,有点防不胜防啊。

    就在他闷头琢磨,该如何应对这个场面,才能尽量不伤和气的时候,第二天中午,有一支溃兵,投奔两军而来。

    来的竟然是箫阳人,这一点,非常出乎李永生的意料,在他的感觉里,箫阳虽然是打下了,但是那里的人,对郑王的怨气,应该不是特别大才对。

    在箫阳遭遇屠杀的,只有永乐兵和桐河兵,而现在的箫阳,也是一帮地方豪强在做主,其中还有祭真人曾经的袍泽。

    不管怎么说,他觉得箫阳人没有来希山的兴趣——这两县的关系也不算太糟糕。

    不过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