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金主-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彭祖脑中转了一圈,气息渐敛,由衷相信徐元佐是真要为生民立命,而非肤浅的逐利了。

    “人和虽然具备,地利也可以寻得,但是天时尚且不足。”徐元佐叹了口气。

    “敢问天时。”康彭祖恭敬道。

    “天家身侧没有咱们的人,朝堂诸公没有咱们的人,巡海干城没有咱们的人。”徐元佐道:“若是将此重任交给那些重利轻义之人,难保不会出现第二次朱纨禁海。苌生兄应该知道当初朝廷为何派朱纨入浙禁海的吧?”

    康彭祖脸上一红。他是个醉心诗词的书生,哪里知道那么多朝廷典故。

    “正要请教。”他道。

    徐元佐差点噎住,简单道:“是余姚谢氏血案呀。”

    在势家垄断海贸的时代,沿海世族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因为海客只有通过他们,才能补货。

    作为产业链的上游,供求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供应商,这些贪婪的世族蔑视海商、苛待海商,也是理所当然的。

    余姚谢氏在这条路上走得有点远。

    谢氏拿了海商的货拒不付款,这就跟强盗一般无二了。他们又仗着朝中有人,扬言到官府举报海商的犯罪事实,可谓无耻之尤。

    海商咽不下这口气,摇身变成了海盗,血洗谢氏庄园,劫掠而去。

    登时引起了士林震动,势家物伤其类,正好又是禁海的好素材,自然要大张旗鼓宣扬。

    只是他们不知道,上面派下来了朱纨。

    再然后便是平倭之战,千里海防无一处不见烽烟,海贸几乎隔绝十余年。

    如果让当时的势家们卜知其后的事态发展,恐怕他们自己都会将谢氏灭族,掩盖消息。

    “所以,这事若不是我们亲自主导,宁可不做。”徐元佐道:“若是所信非人,酿出第二次大倭寇,你我皆是罪人。”

    康彭祖已经听懂了。

    所缺的三个天时之中有两个,正是徐元春进据朝堂,康彭祖仗剑东溟。

    至于隐于其间,居中策应的一条,自然是徐元佐掌控商路。(未完待续。)

    ps:感谢盟主金鼎火符,看到你太好了,加更在十月中会陆续补上!同时也不忘再求月票,求推荐票,求各种支援!

第一六六 康家(求月票)() 
既然徐元佐对岸上的势家不能信任,自然也不会信任那些海商。●⌒,

    如果没有强力的海军,开港之后的主要控制者就成了海商,岂不是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说不定还会刺激朝廷,再次调派戚继光、俞大猷过来拔除毒瘤。

    唔,恐怕调用他们手下参将就够了。

    借用现成的水师也并非不行,但是掌控水师者即便是康彭祖的亲戚,能保证与秘社志同道合么?

    再者徐元佐、徐元春、康彭祖三人都是文士,徐元春对武将有天然的不信任,而徐元佐倒是不介意与武将合作,只要为人信得过就可以了。但那样的话,康彭祖的位置就很尴尬了。

    除非康彭祖有极高的商业头脑,可以与徐元佐并驾齐驱如今看起来并不尽然。或者他能够取得功名,与徐元春在朝中互帮互助然而以徐元佐读过的上海县志和松江府志,并没有一位名叫康彭祖的进士。

    所以在徐元佐看来,混入卫所,统领水师,这才是康彭祖展现自己价值的舞台。至于他有没有海军将才却是其次,可以招募经验丰富的参随出谋划策,但是拍板掌印的大权必须握在手中。

    康彭祖当夜辗转反侧,终于在送走了徐元佐之后找到了父亲康承嗣。

    康承嗣名如其实,在他手上康家的资产益发膨胀,真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而且虽然只有康彭祖一个儿子,但总算也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正因为是独子,所以康彭祖受到的宠爱自然非同一般。

    听了儿子的阐述,康承嗣微微沉吟,首先道:“这事你切不可与外人说,包括族中长辈。”

    康彭祖暗道:果然有这般紧要么?

    康承嗣又道:“你可知道松江府真正的主人是谁?”

    康彭祖微微摇头。

    康承嗣微微摇头:“你们有如此雄心壮志,却连局面都不知道么。”他叫儿子坐到身边,细细数道:“松江府只有两县,县下有图里。然而如今图里不过是户籍上的说法,百姓聚居。论的还是市镇。”

    康承嗣知道儿子不接地气,这些常识若是自己不说明白,难免要闹出树上结米的笑话来。他道:“府县官员虽然秉持天子之命,但是到了市镇。他们的话就不太管用了。而势家豪族却在本地根深蒂固,在下面呼风唤雨,咱们父子两个偷偷说句砍头的话:真是‘一言九鼎’也不为过。”

    康彭祖微微点头:“所以松江府真正的主人,便是这些势家豪族……”

    “不是这些……是咱们!”康承嗣斩钉截铁道:“上海县三大豪族,就有咱们康家。华亭县四大势家。就有他们徐家。”

    康彭祖隐隐有些激动:“我原本只以为家里略有浮财,没想到竟然还有这般根脚。”

    “我们这七家,也有分野。”康承嗣道:“譬如徐家主要是米布,养了三千织妇,做南北两路生意。咱们家是采购苏、湖生丝,卖给海客,有三倍之利。还有则如顾家从日本买俵物、倭刀、红铜,以及南洋香料;陆家做的是瓷器生意;朱、倪、陶三家都是货殖并重。其它所谓松江五十家,缙绅富户,不过是贩夫走卒罢了。”

    康彭祖听父亲说着。不禁也生出了睥睨天下的雄心壮志。

    “照理说,咱们与徐家是天作之合。”康承嗣道:“咱们有根基而无权势,徐家有权势而无根基。”

    康家是中层武官之家,徐家是从徐阶才发迹的,故而都有先天短板。

    “只是,你们要做的事,光是集合康徐两家之力还不够。”康承嗣道:“起码也得松江一府上下同心协力才行。若是心不同,力不协,就成了闽粤那边烂局了。”

    现在海盗闹得凶的两位,正是闽粤的曾一本和林道乾。说穿了就是各不服气。若是真能有人压服他们,如此广大的市场,哪里需要刀兵相见?这不是耽误赚钱享受人生么!

    “唔……”康彭祖从云间跌落,颇有些失意。

    “不过我看徐元佐此子……”康承嗣道:“若非听你说了他的作为。只怕还以为他是少年人夸夸其谈。不过他既然能够从小处着手,又有这般宏图远虑,必然成就不凡!”

    康彭祖颇有得意,这也是他善择友的明证。

    “倒是你……”康承嗣不由为儿子未来的地位担心。他很清楚徐元佐这类人,讲求的就是物尽其用,人尽其能。有多大用处便有多少分量。反过来说,若是没有用处,你能做的别人都能做,那他们也不会正眼瞧你。

    “好在你不是一个人!”康承嗣剑眉斜插,道:“为父自然要为你铺路。”

    “多谢父亲!”康彭祖颇为得意:有个好爹就是好!

    康承嗣道:“你还是先专心考试。水师这边,为父自然会在暗中经营。若是你能金榜题名,咱们求个外任,仍旧是由你统帅;若是科场不利,咱们本就是军户,三百两一个百户还是买得到的。”

    康彭祖的确能花钱,却不会花钱!他花在**身上的银子,恐怕造几艘船都够了!见父亲出手相助,康彭祖倒是松了口气:“既然如此就辛苦父亲了。”

    康承嗣笑道:“痴儿,这有什么辛苦的?咱们活在世上,不就是为了振兴家声,荣耀祖宗么?这都是分内事。你且放心,等徐家发力之时,为父必然能为你拉出一支奇兵。”他又敛容道:“不过你也要多用心在正经学问上。听说你上月买了个三千两的奴婢送人,你母亲补了你五千两?”

    “嗯……”

    “那你现在银子还够用么?”康承嗣满脸关切:“若是要用银子,记得跟为父说,你娘那点私房钱够用什么?”

    康彭祖道:“儿子最不乱花钱了,爹爹放心吧。若不是元佐的老师少个婢女,我也不会出手。”

    “朋友有通财之义,切忌小气。万八千两银子算什么?像徐元佐这等人杰,能用银子帮衬一把,简直是占了人家的便宜。”康承嗣笑着教育道。

    康彭祖唯唯应诺。(未完待续。)

    ps:最后几个小时,不知道月票能不能守住!不管怎么说,感谢大家对小汤的帮助,新书月实在太重要了!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一六七 女孩子女海贼(求月票)() 
徐母离开崇明已经太久。:../小门小户的生活让她连起码的礼仪都忘了,走到江边,看到缓缓流淌的吴淞江,方才想起自己尚未跟娘家联系过,贸然过去恐怕十分失礼。

    徐元佐站在江边,脑中闪过几句古诗,更多的却是感叹吴淞江的水流量太小,流速太慢,没法开建水力机械作坊。然后又在考虑过两年“黄浦夺淞”,这边的土地布局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便听到母亲低声叫他。

    “要不然,咱们先等一天再过江?”徐母小声道。

    徐元佐笑道:“母亲放心,我早在你们到夏圩前两天,便已经托人去了崇明送信。没有得到回音,想必是送到的。”

    这时代没有邮政,没有快递,除非自己专门派人,否则只能委托亲朋好友。

    这些被委托的人自己也有事,帮忙送了信,便去忙自己的事了,并不会立马回转过来再给你回执。即便主人家有回信,也是另外找顺路的人带去。

    这种情况之下,若是因为各种缘故送不到地方,被委托人才会再找人带信给委托人,告知情况。

    所以徐元佐没有收到坏消息,便已经是好消息了。

    徐母听了儿子的话,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欣慰道:“幸好你如今有出息,会办事,否则咱们贸贸然跑过去,岂不是丢人现眼么。”

    徐元佐笑了笑,吩咐棋妙带着仆从健妇先去码头找可靠的船只。这个时代缺乏登记监控,碰到黑船,吃了人家的“江心馄饨”或是“板刀面”,那可真是冤枉死了。

    不一时,棋妙蹬蹬蹬跑了回来,气喘吁吁道:“奶奶,佐哥儿,请问一声:咱们崇明亲戚可是姓沈?长沙沈家?”

    徐母应声道:“正是长沙沈家。”

    棋妙平息了急喘,抬手回指。道:“码头上有几条船,说是长沙沈家的,听说是自家人,便请奶奶移步呢。”

    徐母突然有些近乡情怯。边催车快走,边又问道:“那人是怎生模样?多少年纪?”

    “掌事的是个年轻公子,长得比佐哥还要白嫩,大概跟佐哥也差不多年纪。”棋妙答道。

    徐母心头一松:这显然是家里第三代,她子侄一辈的人物。若是在这里碰到两位哥哥。还真是不知该如何叙旧。

    不一时,车到码头,就见一艘大楼船,有三层高。大楼船周围还有大小不一的小船,多用草席盖着舱面,吃水颇深,显然都是满载。

    徐元佐第一次见到明代的港口,却觉得新鲜,四下打望。猛地一看,就见一个女扮男装的年轻人朝自己这边走来。身穿宽宽松松的月白道袍,走起路来虽不是摇曳生姿,却也有些气质。

    徐元佐因为一眼看出此人是女子所扮,不由为她的身高惊叹:这个时代也有一米七的女孩啊!而且肩膀略宽,难怪棋妙那种没见识的竟然没认出来她是女的。

    那位女公子身后还跟着四五个杀气腾腾的壮汉,各个面带横肉,绝非善类。然而在她跟前却夺不去风头,可见女子强势。

    徐元佐暗暗揣测:这莫非就是横行水域的女海贼?

    那“女海贼”竟然走到徐家车前方才停下,身后壮汉登时分列两旁,如雁行之势。明显是操练过军阵的。

    徐元佐迎了上去,抱拳道:“这位公子可有事么?”

    棋妙已经喊了起来:“佐哥儿,就是他。说是长沙沈家的公子。”

    那位女海贼同时也打量了徐元佐一番,收起一半傲气。草草一拱手:“这位大概便是徐家表弟了吧?家父名讳上本下菁,车里的可是我姑母?”

    徐母撩开帘幕,只看了这女海贼一眼,已经热泪盈眶:“是你二舅的儿子,竟然已经如此大了。”

    女海贼朝徐元佐撇了撇嘴,绕过众人。走到车后,见尾帘掀开,走下徐母,便打躬作礼:“姑妈,我叫沈玉君。”

    “好好好,好俊的人!”徐母轻轻擦了眼泪:“你姐姐幼娘还好吧?我出嫁时,二哥还只有一个女儿,后来添了儿子我都不知道。”想到自己原本亲近的二哥后来竟形同陌路,徐沈氏更是悲从中来。

    徐元佐在一旁冷眼看了,暗道:多半就是那位幼娘姐姐。

    “咳咳,姑妈到家就能见到她了。她也想姑妈想得紧呢。”女海贼道:“姑妈,前几日就收到书信,说您要来为大父贺寿,大父就叫我留了楼船等您,还请上船吧。”

    徐沈氏连声道好,下车换船。

    徐元佐正要叫人搬东西,沈玉君却已经抢先道:“叫人过来搬运,车就留在这边,擦洗干净好生存放,莫要叫日晒雨淋,坏了漆皮。马也要上好的料喂着,不许叫瘦了。”

    徐元佐暗道:倒是个风风火火的细心人。

    那些壮汉并没有动作,附近赶来许多码头工人,搬运的搬运,赶车的赶车,各有分工,井井有条。

    沈玉君对徐沈氏道:“姑妈,这个码头是咱们沈家的,都是自己人,大可放心。”

    徐沈氏连连道好:“看来家里是愈发兴旺了,我出嫁时家里只有二三十条船。”

    虽然只有几步路,沈玉君还是坚持请徐沈氏上了肩舆,自己旁边步行,负手道:“这几年家父把西沙的地卖了,又揽了太仓米上京的一截航运生意,船队已经有五十多只浅船,三十只遮洋船了。”

    徐元佐知道所谓的遮洋船是大型近海船,也可以在长江宽、深水域使用,还不算正规的海船。他望向那些满载的船,执手问道:“表兄,那些可是遮洋船?”

    沈玉君面露冷笑:“那么小的当然是浅船。”

    徐元佐略有抱歉,看看这些比后世上百吨排水量的渔船还要大的浅船,暗道一声:又小看古人了。

    徐沈氏听说娘家愈发兴旺,连声道好。

    肩舆直接将徐沈氏抬上了船,在二楼船厅里已经布置了筵席,鱼肉蔬果一应俱全。

    徐元佐本还以为会发生一些豪门亲戚欺负穷人的狗血戏码,但现在看起来,除了那位海贼表姐对外人有些冷傲,再无人有半分失礼之处。即便如此,海贼表姐对徐母还是毕恭毕敬的,嘲笑一下表弟也是人之常情。

    谁让这个表弟连船都没见过。(未完待续。)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汇报成绩兼求月票() 


第一六八章 与姐姐一起看海() 
众人入席,徐元佐方才知道人家女扮男装可能只是爱好,并非把大众当傻子。 新·

    因为船上多是侍女,对女海贼表姐的称谓有“大姐”、有“小姐”,也有叫“哥儿”,叫“少爷”的,乱七八糟,不一而足。

    大家吃了些食物,徐良佐便要去外面看海。

    沈玉君倒是对这个小表弟挺客气,还亲自跟过去给他释疑解惑,增广他的见闻。

    徐母找了机会,拉过一旁的徐元佐,道:“他其实是你表姐,不可造次啊。”

    徐元佐一愣:“娘也看出来了?”

    “我又没老眼昏花!只是人家既然男装,你就不该揭穿他,否则不是太尴尬了?”徐母关照道:“全当表兄相处,你也大了,小心不要太亲昵就是了。”

    徐元佐一边应诺,一边暗道:娘,您演技真好,我还以为你被糊弄进去了呢!看来你才是高人啊!

    他又想到在家时候的母亲是何等精明!看来倒是自己离家时日一长,有些淡忘母亲的威能了!

    “哥哥!你快来看!那里有海鸥!”徐良佐在露台上扶着栏杆,大呼小叫。

    徐元佐正想吹吹风,看看海景,起身朝外走去,随口道:“不会是江鸥吧?”

    沈玉君斜眼看了徐元佐一眼:“我跟他说的,海鸥。”

    呦呵,还真是很拽啊!

    徐元佐没有搭理她,站到了徐良佐旁边,只见眼前万顷海面波光粼粼,在极远处有隐约的黑点,也不知是崇明岛,亦或是横沙岛。

    “崇明岛本是沙洲,最初是东、西沙。后来海噬东北隅,东西两沙都坍塌了,又生出新的沙洲。县城顺江下移,再过十多年恐怕又要迁徙了。”沈玉君主动介绍道:“不过我们沈家在长沙经营了几代。看起来还是很牢靠的。”

    徐元佐曾有同学家住崇明岛,对此倒是略知一二,道:“索性直接迁到长沙,总好过时不时折腾一番。”万历十一年。崇明县县城迁到长沙,也就是日后的崇明本岛,就再也没迁走过。

    沈玉君阴阳怪气道:“那还不如指望天上下麦子。”

    徐元佐不知道为何这位表姐似乎对自己格外“照顾”。

    若说因为徐贺与她爹交恶,那么这气应该是平均撒在自己和良佐身上的,但现在明显对良佐很正常啊。就跟普通的亲戚家孩子一样。

    难道是因为没我身材好,所以嫉妒我?

    徐元佐看了看表姐隐藏在道袍之下的身段,别的不说,恐怕“飞机场”的考语是逃不掉的。反观自己,十六七岁的真实年龄,体型匀称,充满力量。

    “哎,”沈玉君隔着徐良佐,斜眼道,“听说你考了个县案首?”

    “呵呵。”徐元佐到底是成年人的灵魂。不会跟小朋友一般计较,更不用解释什么。

    “是收买了考官吧?”沈玉君轻飘飘道。

    徐元佐回瞥她一眼,道:“闻人善则不信,闻人不善则信之,这等人真是满腔杀机。”

    沈玉君一噎:“你……倒是挺会说话啊,真是长大开窍了。”

    “表兄好像对我幼时很了解?”徐元佐立刻抓住了沈玉君话中的隐藏信息。

    沈玉君别过头去,望着大海,全当没有听到。

    跟这种心志坚定,又有阅历的人交流,真累!

    徐元佐开始自己分析。显然这位表姐的心理障碍颇重。

    一个女孩长这么高,在这个时代难免会自卑。看她步行从容,肯定也没裹脚。如今虽然裹足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