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说明很多官员是隐藏富豪啊。
    周陆觉得崇祯做皇帝太失败了,手下官员这么壕,而他做皇帝居然这么穷,甚至穿带补丁的龙袍。
    周陆瞄一眼袖子上的补丁,摇了摇头。
    换衣服时,随意拿一件龙袍套上,却发现,特么袖子上打了补丁,这肯定不是为了凸显个性和新潮。
    老子穷到没钱交学费,吃地沟油辣条,也没穿过打补丁的衣服。
    而崇祯皇帝,在穿打补丁的龙袍。
    皇帝做到这种苦哈哈的程度,也是醉了。
    但,
    现在老子一当皇帝,就一举收获近七千万两,是他当皇帝十几年的三倍收入。
    一夜暴富有木有。
    运气好挡都挡不住。
    “有钱好办事”这句话,古今往来通用。
    大西北闹灾害和饥荒,民不聊生,这是引发反叛的最大原因?
    “昭告天下,全国农民,免税赋十年。拨款一千万两赈灾,贪污赈灾款一两以上者,满门抄斩!赈灾不力者,满门抄斩!借灾情谋取利益者,满门抄斩!”周陆宣布。
    “遵旨。”
    王阳明躬身道。
    王承恩倒吸一口冷气。
    一向有些优柔寡断的皇帝,如今办事却极为果决。
    免农民赋税十年,超大手笔赈灾,一下子从根上解决内乱问题。
    这道圣旨下去,农民必是举国欢腾。
    只是这十年免赋税太狠,作为以农耕为主的国家,相当于今后十年,失去主要收入,当然,这次获得近七千万两,支撑十年是没问题。
    相比减免赋税的狠,皇帝的刑罚更狠,贪一两都要满门抄斩,按照目前大明官员的尿性,如果真查起来,会死很多人。
    而乱世用重典,甚至差点亡国了,非常时期,皇帝再狠也能理解。
    王承恩猜测得没错。
    虽有皇帝昭告天下的文书,但大多官员和黑心商人等早已贪习惯,认为仍旧是说说而已,等了半个月,以为风头过了,就开始贪墨赈灾款。
    升任锦衣卫指挥使的林中辰,与手持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王守仁,明察暗访,毫不留情,一路抄斩过去,一时间人头滚滚,总共斩杀十几万人,全是贪官污吏,黑心商人,兼并土地的大地主等。
    意想不到的是,抄家获得的财富,竟然超过一千万两白银。
    也就是说,周陆用一千万两白银赈灾,不仅引出大明蛀虫消灭掉,最后还有得赚。
    大西北有的城市,官吏几乎杀光,而治安秩序出奇的好,民众一片欢呼。
    顶替的官员,很快走马上任。
    大明官僚机构早就冗员太多,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
    这是后话,不再多说。
    视线回到皇极殿。
    周陆继续说:“王守仁为钦差大臣,负责巡察赈灾事宜,赐你尚方宝剑,先斩后奏。于谦你负责兵马整编,粮草军饷调配,同样给你一千万两白银,首先把钱兵卒的军饷给补上。”
    “臣,接旨。”
    王守仁、于谦得到委任,施礼后离开皇极殿。
    “陛下……”王承恩犹豫了一下说。
    “何事?”周陆问。
    王承恩指了指殿外,小声说:“百官觉得陛下轻视他们,他们很不满,老奴怕生事端,眼下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
    周陆嘴角勾起一丝嘲讽:“不满?叫外面的官员进来吧。”
第503章 斗群臣,其乐无穷() 
周陆现在很自信,也很不爽。
    自信,是由于昨夜恶补了大明亡国后的历史,对于如何处理,已胸有成竹,当然,这也有“一眼窥尽千万年”中记忆库提供的间接经验。
    不爽,则是因看到崇祯皇帝吊死后,很多朝官大臣的作法。
    气愤!
    是对朝官的气愤,也是对崇祯的气愤。
    大多朝官不尽心尽力为国为民,只知道中饱私囊,自私自利。
    而做皇帝的,眼睛特么被狗翔给糊了,不懂任用贤臣,被奸臣们带得团团转,沦落到上吊的下场。
    皇极殿。
    是朝臣们最熟悉的皇宫论政场所。
    以往,崇祯皇帝上朝勤勉,少有断过早朝,一贯很依赖和重视早朝上大臣们的意见。
    百官对这方面,也颇有自信。
    能言善辩,懂得投皇帝所好的大臣,某些时候,心底甚至觉得他们才是皇极殿主人,因为从大势上看,是他们在主导皇帝,间接在主导这个国家运转与方向。
    此时,
    皇极殿开始热闹。
    脚步声接踵而来。
    穿戴整齐的百官,鱼贯进入皇极殿,按惯例敬拜皇帝一番。
    然后开始了今天的朝议。
    周陆坐在龙椅上,注意力不在百官,而在自己的感受。
    对于做皇帝,对于上朝,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
    亲身经历,感觉完全不一样。
    面对群臣顶礼膜拜,整个国家,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感觉,实实在在。
    这感受,好像挺有意思,相当风骚。
    难怪很多人都想当皇帝。
    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千千万万平民,期盼一个明君,期盼一个好的朝代,平平安安生活下去,容易嘛?
    非常不容易。
    改朝换代,必定是生灵涂炭,平民百姓遭殃。
    平民要贡献钱财税赋,要送儿子去战场绞肉,可到头来,绝大部分平民能得到什么?
    江山是皇帝的,特权是官僚的,付出一切的平民,继续被剥削,继续被压迫。
    所以对平民来说,一个稳定的政权很重要,一个和平的世界很重要。
    相比之下,周陆觉得后世那样的和平世界,挺幸福了,可惜后世也灵气复苏,力量平衡打破,整个世界暗流涌动,各种强大势力冒头,必然要出现翻天覆地的纷乱。
    而自己,却穿越到大明做皇帝,不知几时能回去。
    璇姐性命堪忧,不论如何都要找到建木果实,带回去。
    “陛下……陛下……”
    旁边侍立的王承恩声音传来。
    周陆从思绪中抽离,摘下口中的雪茄,目光转向王承恩,漫不经心问一句:“何事?“
    是的,雪茄。
    齐老送的一大盒古巴雪茄,自己平时没怎么抽,今天坐在龙椅挺无聊,拿一根出来抽抽。
    系统储物空间中,除了雪茄,还有自己喜欢喝的可乐,以及一些生活小物品。
    早知道大禹水道要穿越到古代,肯定多带点现代的物品,例如,AK47,M60?
    王承恩表情略显局促。
    合着大臣们说那么多话,皇上一句话没听见?
    他小声提醒:“陛下,成国公朱纯臣,首辅魏藻德等,联名上奏,担忧后宫无人伺候陛下,劝陛下为社稷千秋万代着想,尽快纳妃,魏首辅有一女儿,年方十三,愿陛下纳入宫内。另有几名大臣,也愿献上女儿,或者他们亲族的女儿。”
    “哦……什么,十三岁,不是吧?”
    周陆有点惊讶。
    只比盛嫣然大一两岁的小萝莉,特么要嫁给自己?
    三年血赚,死刑不亏?
    不对,老子是大明皇帝,说的话就是律法,谁敢判刑!
    “陛下,十三岁,小是小了点,不过也属可婚配年龄。”王承恩说。
    这个时代,女子出嫁年龄,确实是偏小。
    小萝莉娶回家,从小玩到大,或许挺有意思……
    不,我不是那种人。
    周陆心中敞亮,后宫死光光,大臣趁机动起心思,想用女儿建立与皇帝的紧密关系,成为皇亲国戚。
    借口冠冕堂皇,说什么考虑社稷千秋万代,说得好像真为皇帝和大明考虑似的。
    朝堂上一个个是成精的文人,嘴巴果然很会讲。
    老子拿到建木果实,就要想办法回去,纳个毛线妃,哪有空?
    而回去之前,也不能留下个烂摊子,隐藏任务中,要求振兴大明,现在内忧外患还没解决。
    周陆对于心机婊朝臣的纳妃建议,丝毫没兴趣,又问:“还有吗?“
    王承恩说:“翰林院检讨杨士聪、前首辅陈演等,联名上奏,请求加强农民税赋,以补充国库,解决军饷欠缺问题。”
    麻痹的智障!
    周陆不得不骂街。
    许多农民都因吃不上饭,起来造反,你特么还加赋税,不是逼更多人造反吗?
    这样逼迫,必然会有更多李自成出现。
    这两人不是智障,就是巴不得大明早点亡国。
    昨晚学习后世的历史资料中,了解到。
    陈演,几天前辞掉首辅,却因太多银子没能搬走,不想空手离开,以至于滞留京城,之后投降大顺,为求活命和表忠心,贡献十几万两银子,并劝李自成登基。
    朱纯臣,是皇亲国戚,备受崇祯信赖,却在崇祯最需要的时候,不管不顾,投降大顺后,也主动捐大量银子,并劝李自成登基。
    魏藻德,现任首辅,平时喊穷,反对崇祯向大臣募捐,投降大顺,却能捐献出几万银两。
    杨士聪等许多也是劣迹斑斑。
    ……
    好多奸臣!
    在老子面前你们玩不转。
    周陆笑道:“加强赋税?朕刚发出诏书,公告天下,全国农民,免一切赋税十年。”
    此言一出,百官哗然一片。
    “啊,免税十年?老夫是否听错?”朱纯臣问旁人。
    “没有听错,皇上是这么说的。”
    “万万不可啊!”
    “是啊,万万不可,国库本就没有多余银钱,还欠着许多军饷,倘若不收农民赋税,必将收入锐减,朝廷用度,军饷俸禄等……”
    “陛下,切不可这样做,老臣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开始表演了。
    百官个个给出用心良苦,从各个角度,引经据典来反对。
第504章 斗奸臣,其乐无穷(二)() 
百官中。
    有的人,可能确实替大明考虑,反对是因他们不了解内情。
    但也有的人,是怕失去个贪钱的最大渠道。
    昭告天下,免除农民一切赋税后,贪官污吏就无法打着国家的旗号,向平民摊派加税,中饱私囊。
    周陆看戏似的瞄着百官嘴脸,吸口一口雪茄,缓缓吐出烟气,悠然道:
    “都闭嘴。”
    皇帝发话,大臣立马鸦雀无声,不敢说话。
    嘈杂的金銮殿安静下来。
    “不用你们担心,”周陆似笑非笑道,“老王,说给他们听。”
    嗯,这位隔壁老王,没有老二。
    “遵旨。”
    王承恩与有荣焉,把缴获顺军价值近七千万两钱财,说了一下。
    满堂震惊!
    精于算计的朝臣最清楚,近七千多万银两意味着什么。
    大明最后几任皇帝,国库从未如此充盈过。
    难怪皇帝那么阔气,一下免除农民十年税赋。
    惊呼声大起。
    “近七千万两银子?!”
    “老天爷啊……”
    “太,太好了,太好了,天助大明,陛下英明……”
    群臣欢呼雀跃,惊喜万分。
    “且慢,这些钱……也有我们的哟。”陈演提醒道。
    众朝官顿时冷静下来,想起家里被顺军劫掠过一遍。
    京城被顺军攻破后,顺军蜂拥而至,无孔不入,专门闯进大户人家洗劫。
    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住大宅院的,一般都是有钱人。
    而最有钱阶级中,不是富商,就是官员。
    目前商业不算太发达,但官场贪腐成风,当官比富商赚钱多了。
    陈演、朱纯臣等朝官,一下反应过来,皇帝缴获的近七千万两银子中,也包括顺军从他们府中强行抢走的钱财。
    众朝臣你看我,我看你,表情古怪,像是刚吞下了一只苍蝇。
    朱纯臣仗着是皇亲国戚,又是皇帝曾经最信赖的重臣,开口上奏:“启禀陛下,臣家中,遭反贼抄没劫掠,失去所有库存银两,今后用度恐怕……”
    “是啊,臣家中也遭反贼洗劫个精光,明日即无钱买米。”
    “老臣也是损失惨重,陛下开恩。”
    “陛下,臣也惨遭反贼侵害,家中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八个儿女,中有一妻三妾,另有家奴、丫鬟等二十一口,如今,不仅积累俸银全失,还有人受伤无钱医治,日后无法过活了啊。”
    朝臣表现得痛苦悲伤,捶胸顿足,说着说着,有的人开始抹泪哭泣,语声哽咽,好像惨到极致。
    情绪饱满,表情到位,台词也配合得敲到好处。
    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太监王承恩眼眶也湿润了。
    周陆都有点佩服他们。
    真特么会演。
    个个是戏精。
    他们表面是在哭穷。
    实际上,潜台词无不是提醒皇帝,把钱还给他们。
    演戏谁不会?
    “众爱卿受苦了,不用担心,朕会帮你们。”
    周陆摆出怜悯群臣的安慰姿态,“老王,他们各自损失多少,立刻记下来。”
    “遵旨。”
    王承恩领着几个小太监,拿了笔和纸,让朝臣报过来,他们一个个记下来。
    过程和记录很简单,只要大体的损失数字。
    群臣大喜,以为皇帝这是准备弥补他们损失,踊跃报出损失财富。
    个别狡诈投机者,甚至虚报多点,毕竟这种事,具体损失多少,他们自己说了算,无从查起。
    缴获的,是近七千万两巨量财富啊,有这名正言顺机会,为什么不多拿点?
    皇帝一夜暴富,想必会特别慷慨,不会太计较。
    眼下,朝廷是用人之际,皇帝要倚重百官办事,正常也要笼络一番。
    周陆心里可不是这样想。
    他嘴巴叼着雪茄,翘着二郎腿,又说一句:“对了,朕诏书中,还有拨款一千万两,作为赈灾款,又一千万两,作为军饷粮草。”
    群臣一愣,纷纷动容。
    一下出去两千万两,极大手笔啊。
    在贪官眼里,是超级大的肥肉!
    首辅魏藻德问:“如此国之重事,陛下准备交给何人去办?”
    群臣竖起耳朵。
    包括在对太监报出损失家财的陈演、魏学濂等。
    “就是刚才出去的两人,你们应该有见到他们吧。”周陆慢条斯理的说。
    王守仁、于谦进来又出去,百官自然看在眼里。
    “这……”魏藻德眉头大皱,转头看了看左右,与朱纯臣等眼神交流。
    朱纯臣反对道:“陛下,赈灾与军饷粮草,事关重大,况且是两千万巨资,影响国势,切不可给予反叛过的人处置。”
    “成国公所言极是,据臣所知,这两人是反贼降卒,而且一看便知,只是山野农夫出身,不知儒道,不懂学问,连秀才都不如,陛下万万不可重用此类下等贱民。”
    魏藻德言外之意,是他们没有文化,不是办事的料,做官必须举人、进士。
    周陆笑了笑:“山野农夫就是下等贱民?呵,不对,没有农夫种粮,你们早饿死了,所以在朕看来,你们这些所谓的文官,还不如下等贱民。”
    百官脸色大变。
    王承恩也吓了一跳,皇上这句话,会把百官全部得罪,关系闹僵,他张了张嘴唇,但没有说话。
    魏藻德眼角一抽:“这……陛下,你,你这是对天下文人的不尊重。”
    “也对古圣贤的不尊重,对太祖太宗的不尊重。”朱纯臣附和,“此等言论,有悖祖训,陛下三思。”
    搬出各种东西来施压。
    “陛下,臣等皆剖心析胆,只为大明社稷考虑,为您考虑啊。”陈演道。
    “好一个为大明社稷考虑,为我考虑。朕缺钱赈灾时,向你们借钱,你们怎么做的呢?昨天朕在景阳宫敲钟召集百官,你们在哪里?朕在长街血战,你们又在哪里?”
    当时国库枯竭,极度缺钱,崇祯向有意大臣借钱,但陈演、魏藻德等全都哭穷,说自己两袖清风,就怕影响廉洁奉公形象,崇祯借到的钱,寥寥无几。
    京城被攻破,崇祯召集百官,没有一个人来皇宫。
    平时这样也就罢了,国难当头这样,则是罪大恶极了。
    皇帝一连三问,群臣顿时汗颜,无言以对,噤若寒蝉。
    此时,
    太监把遭劫掠名单呈上来。
    周陆看了眼,语气转冷:“你们不是都说两袖清风,家中没钱吗?我这里看到的损失,可都是一万两以上。”
    “陛下,银钱是我祖上余留,不敢轻动。”朱纯臣早有准备说辞。
    但现在的皇帝,没那么好糊弄。
    周陆早已看穿了一切。
    他伸了个懒腰,摘下口中雪茄,淡淡道:
    “朕说了,会帮你们,君无戏言。这样吧,名单上的人,全都满门抄斩,人死光了,就不怕养不起妻儿奴仆,对不对?”
第505章 百官抱团逼宫() 
皇帝提起早前借钱一事,拿来与官员现在家中损失做对比。
    众官陡然惊出一身冷汗。
    套路!
    中了皇帝的套路!
    这几天被围城,城池攻破,遭受洗劫,百官以为大明必亡,人心惶惶,很多人做好投降顺军的准备。
    不料,皇帝突然如战神附身,一路狂飙,狂暴杀敌,硬生生诛杀李自成,力挽狂澜,反败为胜,保住京师。
    这一来二去,百官处在懵逼状态,考虑事情,没有之前那么清晰机智。
    而皇帝缴获近七千万两,他们极度意外震惊之下,也被如此巨量钱物,蒙蔽心智。
    因此,皇帝叫大家报出家财损失,并做出想弥补群臣的样子,大多人心中欢喜,不疑有他,报出了家财损失。
    何曾想,
    皇帝今天竟然不按常理出牌,这是摆下的圈套。
    他们懵然无知,一个个自动往里面钻。
    如果家中有这么多损失,那么此前皇帝借钱时,凭什么又说两袖清风,为官清廉,没有钱借出呢?
    而家中损失越多,正说明他们平时绝对不是两袖清风,肯定不清廉。
    朱纯臣“祖上留下,不敢动用”的说辞借口,看似有点道理,但皇帝显然不信,而且直接说出要满门抄斩的狠话。
    朝官们顿时吓得魂不附体,面无血色,惊恐万分,手脚颤抖。
    “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