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玩淘宝-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来就处决了两黄旗的鳌拜,就是在立威,逼迫福临、庄妃、索尼这帮人老老实实的就范。

    庄妃、索尼二人面面相觑,虽心有不忿,但鳌拜血淋淋的尸体在前,谁还敢多嘴?!满清,本就是靠着暴力起家,如今被多铎用暴力夺去权力,再寻常不过。

    索尼为了保护福临、庄妃,也只能选择妥协,“多铎,明军兵临城下,你有何策退兵?”

    多铎冷冷的道,“我有退兵三策,可保我大清无恙。其一,我建州女真自太祖皇帝龙兴,本以后金为号。而太宗皇帝倒行逆施,改为大清。这国号对我女真人是大大的不吉。现在必须去国号‘清’,改为太祖皇帝的后金政权。”

    他一开口就要去国号,虽然打着太祖皇帝的幌子,但卖国的行为却是一目了然。

    索尼反驳道,“去国号,乃是大清的国耻!我们有何面目去见大清的列祖列宗?!”

    十来个两黄旗的将领也是叫嚷不止,“我还当你有什么退兵之策,若是出卖大清,我们不服!”

    多铎冷笑一声,三百两白旗军士入内,拖着这十来个两黄旗将领出了大殿,直接在大殿门口砍了。

    多铎再次当场处决十来人,整个朝堂之上是一片腥风血雨,余下之人吓得面无血色,哪里还敢和他硬扛?

    多铎盯着索尼道,“索尼,你想效忠列祖列宗,我立刻就送你去见列祖列宗!”

    他又盯着济度大喝道,“你们两蓝旗、两红旗服不服?不服的,也一起去见列祖列宗!”

    济度不过是个八旗二代,能有什么见识,在多铎的屠刀威胁之下,只能选择屈服,唯唯诺诺的应了。

    索尼凛然不惧的拦在了福临、庄妃面前,呵斥道,“多铎,你还有什么退兵之策,一并说了吧!”

    多铎冷冷的道,“其二,我女真人盘踞在赫图阿拉已达数百年,龙脉、龙气全在赫图阿拉,建都盛京极为不智。我们必须立刻放弃盛京,迁都赫图阿拉!”

    他连都城盛京都要不战而弃,索尼是忍无可忍,厉声道,“盛京若弃,我大清就要任人宰割了啊!多铎,你就是大清的千古罪人!”

    多铎缓缓的道,“索尼!我哥哥临终遗言,就是放弃与明朝争斗,改为和谈。纵然我当了这个千古罪人,也必须迁回赫图阿拉!”

    索尼已听出多铎的暗示,看来多铎所说的条件,其实是明朝开出的条件。多尔衮的话犹在耳边,要保住女真人的血脉,就必须认打认杀,绝不能反抗!否则,女真人面临的就是灭族之祸!

    多铎之所以说成是自己的想法,不过是要紧紧的抓住和谈的主导权,顺便给满清君臣留一点脸面罢了。难道还能当众直言,这是被明朝逼迫,不得不去国号,迁都?

第749章 苟延残喘() 
索尼也是心知肚明,满清已然大难临头,纵然八旗能团结一致,盛京能守住的希望也是微乎其微。何况防卫盛京的唯一主力,两白旗的三万兵马已决定向明军投降、屈服。除了被困在赫图阿拉的两红旗,盛京能凑的兵马加一起,也不足两万,能守得住才见了鬼了!

    明军在辽河、太子河的胜利太过容易,根本没伤筋动骨,纵然两白旗加入了战局,就能改变覆灭的结局?将战败的缘由全归在两白旗怯战,不过是在找遮羞布罢了。

    多铎私下与明朝议和,确实出卖了八旗的利益,但换成是他,在辽河战局骑虎难下,败局已定的局面,估计也会和明朝议和。

    如今再去追究谁先卖国,谁后卖国,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罢了!

    索尼最关心的是,既然满清同意去国号,迁去赫图阿拉,方原会不会真的放女真人一马呢?!

    这,才是女真人存亡的关键所在。

    索尼反问道,“其三呢?!”

    多铎与他心有灵犀,缓缓的解释道,“其三,赫图阿拉物资有限,能养活的人丁在五万以下。若两黄旗,两蓝旗,两红旗不愿迁,我不勉强。你们尽可留在盛京,与明军继续周旋。”

    他直接将锅扔给了其余六旗,爱走不走,愿去赫图阿拉的就走,不愿去的就留在盛京。明军立刻会兵临城下,自求多福了吧!

    索尼听了这个条件是长叹一声,看来方原确实要采取控制游牧民族最有效的减丁政策。之前满清也是这么控制蒙古人的,如今不过是现世报而已。

    而多铎与方原谈出来的条件是保留五万女真人,余下的女真人,全部交由明朝处置。这个条件在索尼看来,太苛刻,怎么也得保留十几、二十万人。

    索尼叹声道,“多铎,你谈回的条件简直荒唐至极!只保留五万人,单是两白旗的人丁就有二十万,其他六旗怎么分配,谁能走,谁不能走?”

    多铎冷笑一声道,“索尼,你们六旗不是想留下与大清,与盛京共存亡?还怎么分配?全是我两白旗去啊!”

    与大清、盛京共存亡不过是在扯谈,搁二、三十年前还没有大清、盛京,哪儿来的这么多要死要活?女真人本来是生活在赫图阿拉,如今不过是被打回原形,退回去罢了!

    但多铎吃独食的行为,显然是索尼不能容忍的,怒道,“多铎,你两白旗虽有三万军队,我们其他六旗加一起,也有一两万兵马,大不了鱼死网破!”

    多铎也知双方实力对比,两白旗虽然占了上风,但其余六旗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吃独食的话,必然引来女真人的全面内战,必须利益均分。

    他将方原的话用自己的口气说道,“索尼,真的带十万人,二十万人去赫图阿拉,今后的口粮如何解决?再去白山黑水间打鱼打猎,也养不活十几二十万人!难道还想靠着在辽东劫掠为生?!”

    多铎所说的就是最现实的问题,莫说赫图阿拉,就是建州,也养不活二十万女真人。纵然强行迁去了赫图阿拉,建州女真便要面对和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争夺地盘的局面。

    多铎也自找了台阶下了,继续说道,“索尼,莫说我不念八旗的交情。一共前去赫图阿拉五万人,三万归我两白旗安排,余下的两万归你们六旗安排。三日之内,你们将随行迁都的人员报来。”

    多铎这么分配就是要保持两白旗在建州女真内部的绝对领导。

    索尼暗自盘算,六旗一共分配两万人的额度,每一旗才不足五千人,能迁徙些什么人过去?估计只能迁徙满清皇室成员,六旗旗主、固山额真,再加上所有的家眷。其他的牛录额真,甲喇额真都带不了,只能留在盛京。

    索尼迟疑的望向了福临,庄妃,请示道,“陛下、太后,是什么想法?!”

    福临显然还不知眼下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还在做着满清皇帝梦,反问道,“索尼,盛京真的不能守了?!”

    索尼苦笑了一下道,“禀陛下,辽河、太子河战败,我们大势已去。若再行抵抗,恐有灭族之祸!”

    福临面露失望之色,继续问道,“这么点人,我们是带家眷、家奴去,还是带青壮将士去呢?”

    福临这句话算是问到了关键节点上,这,其实也是方原给满清出的一个选择题,要么舍弃家眷、家奴,只带着有战斗力的青壮迁都。要么舍弃有战斗力的青壮,带着家眷、家奴迁都。

    索尼低了目光道,“老臣认为,陛下应该带着家眷、家奴前去赫图阿拉,余下的青壮,就留在盛京吧!”

    福临皱了皱眉头道,“这,青壮全都留下,将来我们还怎么再回盛京?!”

    索尼见他以为这一次不过是暂时迁都,搬家,还打着杀回盛京的想法,忙道,“陛下,老臣多次与明朝的摄政王方原打交道。以老臣对他的了解,此人看似宽容,其实手段阴狠,无所不用其极。这,其实是方原给我们设的一个陷阱。看似我们有选择,其实并无选择。”

    旁听的多铎也是一惊,他这些日子其实也在犹豫,到底迁徙什么人前去赫图阿拉,到底是彻底臣服,还是保留一线反击的希望,万一明朝那方又出现变数了呢?

    他对索尼的眼光是十分钦佩的,索尼也是除了多尔衮之外,与方原打过最多交道的人。他此时的判断,必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多铎忙问道,“索尼,此话何解?!”

    索尼长叹道,“若我们选择的是弃了家眷、家奴,带着八旗的青壮迁都,在方原看来,我们就是尚存反心,后续的打击会接踵而至,必然要再次给我们继续减丁。”

    “若我们选择的是带着家眷、家奴,舍弃了女真青壮,方原或许会考虑真的放过我们一马。因为丢弃了这些青壮女真,迁过去的再不会有任何威胁。”

    “陛下、太后,我们君臣要么留在盛京与社稷共存亡;要么就彻底的臣服,死了东山再起的心思,否则,必然大祸临头。”

    索尼的意思很明确,半吊子的臣服根本无法获取方原的宽恕,只会带来祸事。

    在索尼看来,他是真心的希望福临能有点皇帝的骨气,宁死不去国号,不迁都,大不了君臣死社稷,也胜过去赫图阿拉苟延残喘。但,他不过是一个臣子,哪儿有逼着皇帝去殉国的道理?!

    福临望了望母亲庄妃,他是全无主意,只能交给母亲来抉择。

    庄妃旁听了良久,多铎、阿济格、索尼三人都一致认定满清必败无疑,对守住盛京,守住祖宗的基业也不抱任何幻想。

    到底是像真正的帝王一样殉国,还是放弃帝王的尊严,去赫图阿拉苟活?!

    庄妃思索良久,双目的眼神黯淡了下来,缓缓的道,“迁都吧!”

第750章 投降条件() 
辽河、太子河两战之后,西线明军的铁骑一路势如破竹,破海州,陷辽阳,已进抵盛京城下,将盛京围了个水泄不通。

    东线明军、朝鲜国联军,在赵全忠的统帅下,早已包围了赫图阿拉。赫图阿拉内已只余两红旗的残兵败将,可以轻松的攻下。但没有方原那方的军令,赵全忠也不敢擅自行动,选择了围而不攻。

    满清的两大都城已被切割包围,只能任人宰割。

    摄政王多铎,重臣索尼亲自带着满清的降书,前来广宁城,向明朝投降。

    这么重大的投降仪式,方原便邀请了御驾亲征的崇祯皇帝一同参与,虽然崇祯这一次来辽东,只不过是来旅游的。但他毕竟是大明的皇帝,由他来受降,决定对满清处置,顺理成章。

    多铎、索尼二人恭恭敬敬的递上了降书,口中说道,“臣是代。。。。。。”

    方原冷冷的打断了他后面的话儿,“多铎、索尼,满清既然已决定去国号,称臣,你们见了大明皇帝为什么不跪??”

    方原突然提出下跪的要求,多铎虽是恼怒,但毕竟满清已向大明称臣,向大明皇帝下跪行礼,乃是礼节所在,否则就是大不敬罪!

    多铎强忍着屈辱,冲崇祯下跪道,“臣,满清正白旗多铎,拜见大明皇帝!”

    他正准备向方原行礼,却被方原制止了,呵呵一笑道,“多铎啊!见了大明皇帝行礼,乃是理所当然,我只是大明摄政王,你就不必行礼啦!”

    方原分得十分清楚,大明皇帝是大明皇帝,摄政王是摄政王,见了大明皇帝必须要跪,见了摄政王就无须下跪了!

    他见多铎老老实实的跪了,而索尼还硬撑着没下跪,又冷冷的道,“索尼,看来你们两黄旗称臣是心不甘情不愿啊!两黄旗的降书,你带回去吧!”

    索尼被当众羞辱,是心如刀绞,但他身为使者,这一行的任务就是传递降书,保全女真一族的血脉,再难忍也得忍着,只能双眼热泪盈眶,下跪行礼,双手捧上降书,“臣代满清皇帝,向大明皇帝投降,这是投降、称臣的国书!”

    马一山去接过了满清的国书,出于礼节和尊重,先是交到了大明皇帝崇祯的手里。

    崇祯仔细的审阅了降书,这次受降,他虽是名义上的主角,但具体投降的事宜,女真人怎么迁徙,怎么管理,还必须由熟悉辽东事务的方原做主。

    崇祯将降书交还给了方原,“驸马,一切你来做主!”

    方原接过了降书,上下的扫了一眼,其中提到的投降条件是,满清可以去国号,去帝号,称臣,迁徙到赫图阿拉,与明朝用结盟好,但必须要保留满清皇帝福临的性命。

    方原见了这么一封降书,不由得失笑道,“多铎、索尼,你们满清是不是对去国号,称臣有什么误解?!”

    他突如其来这么一问,多铎是不明所以,去国号、称臣还有什么额外的含义?愕然问道,“摄政王,我们已改清的帝号为后金政权,也愿向大明称臣,还有什么不妥?”

    方原将降书放了,冷冷的一笑道,“不妥,当然不妥,这根本不是去国号、称臣,而是换汤不换药啊!”

    多铎实在听不出方原的言外之意,只能选择闭口,望向了索尼。

    索尼已隐隐察觉到这次投降,远没有之前估计的那么简单,大惊道,“摄政王,难道不是双方恢复到萨尔浒之战前的局面?!”

    方原哈哈大笑道,“什么叫萨尔浒之战前的局面?要恢复也该恢复到李成梁还活着时的局面!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连南洋都收归大明所有,唯独辽土还未纳入大明领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索尼之前以为明朝的条件是比照宋金之间的绍兴和议,只要去国号、称臣,满清还能保持独立的政权。未曾想方原的想法,竟然不是与女真人和平相处,而是另有图谋。

    他和多铎再次互望了一眼,多铎忙问道,“摄政王的想法是?”

    如今明军早已将盛京、赫图阿拉围得水泄不通,满清只能坐以待毙,哪里还由得他们来谈条件?

    方原根本就不担心还会再有反复,不紧不慢的道,“多铎,索尼!我告诉你们,我们汉人所谓的称臣,可不止是改清为后金,下跪这么简单。所谓的称臣,就是必须接受大明的统治、管理!”

    他扫视了二人一圈,继续说道,“大明会重设建州府,建州府的军政事务由大明委派官员进行管理。我可以特许将赫图阿拉一带封给你们满清迁徙过去的贵族、子民,供你们繁衍生计,但你们必须要接受大明委派官员的管辖,明白了?!”

    多铎、索尼二人这才恍然,他们之前误以为是仿效朝鲜国当大明的属国,却不料方原的想法是直接接管了女真人的地盘。

    冷汗已浸湿了多铎的背心,支吾着道,“摄政王,我后金能否仿效朝鲜国,为大明的属国!”

    方原失笑道,“多铎,千万不要想着仿效朝鲜国。所谓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的想法是连朝鲜国也要一并纳入大明的领土!”

    他这话一出口,不止多铎、索尼,甚至是崇祯皇帝都是大吃一惊。朝鲜国自大明开国以来,就是以大明属国的形势存在,而且一直毕恭毕敬的侍奉。这一次出征辽东,朝鲜国也是大力相助,方原突然想将朝鲜国也一并收了,实在出乎众人的预料。

    方原见了众人惊愕的神情是暗暗好笑,我连缅甸、安南、暹罗、吕宋、巴达维亚这些远在天边的地盘都要全吞了,何况是近在眼前的朝鲜国?

    朝鲜国就是大明辽东半岛的一个小尾巴,从古至今就是汉文化圈的国家。留着这一条小尾巴,等将来再来反复?!

    朱元璋将朝鲜国列为不征之国,不过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乱,不愿再在这些化外之地浪费人力、物力,显然是受制于眼界、见识,看不到几百年后的变局。

    方原作为穿越者,如今大明的势力更是如日中天,兵强马壮,当然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辽东问题,而不能再将难题留给后人来解决。

第751章 以牙还牙() 
方原望了望多铎、索尼二人,沉声道,“满清投降的条件,降书上所写远远不够,必须再加上两条!”

    多铎之前也没想到方原的野心竟比明太祖朱元璋还大,连朱元璋都不愿管理的不征之国,也要尽数的征服。他既然连朝鲜国也要一并收了,满清的地盘哪里还会放过?

    多铎是被架在了火上烤,他早做好了所有投降的准备,如今方原的条件再怎么苛刻,他也只能打落牙往肚里吞,难不成还要拉着两白旗那点兵马去鸡蛋碰石头?

    多铎问道,“摄政王还要添什么条件?愿闻其详!”

    方原缓缓的道,“其一,女真人,应该仿效我征服西南三省土司的先例,没有满清,也没有后金,全是大明的子民。”

    他连后金的名号都不应允存在,而要将女真人纳入明朝的管理体系,多铎听了是背心一阵阵的发凉,又问道,“还有呢?”

    方原继续道,“其二,从今以后,在辽土,所有官员、百姓必须梳汉人发型,遵汉人风俗,所有学堂一律教授汉语,所有官方文书、买卖契约,一律使用汉语。”

    这也是方原思索了几个月,最终给出的解决女真人的方案。

    大屠杀实在太过残忍,还是能免则免吧!但前提是女真人必须彻底接受汉化、同化。既然历史上满清让汉人梳了两三百年的猪尾巴,代表着征服。那这一次,方原不过是以牙还牙,女真人的猪尾巴必须全给剃了!

    风俗方面,大明的文化相对于女真人的半渔猎半原始的文明,就是碾压级别,只要不政策性的倾向保护女真人,用不了几十年,这些女真人必然会完全接受汉人风俗。

    语言方面,方原不可能强求女真人全说汉语。汉语的博大精深,以女真人普遍的智力,是学不了的。何况,汉人的识字率,在方原这些年全力普及下,也就两成左右,还能要求女真人个个都使用汉语?他只能要求官方、买卖契约以汉文书写,就能控制女真人的行政、经济活动都必须使用汉语,将满语逐步扔进历史尘埃之中。

    方原实行的不是武力屠杀,而是文化灭绝。正如达尔文所说,生物的发展方向都是优胜劣汰,就让历史和时间来淘汰劣等文化吧!

    当然,以多铎的见识,是看不明白方原的心思。

    在他看来,方原对女真人采取的管理,和努尔哈赤起兵之前是一样的,并无二致。不过是被打回了原形而已,并非完全不可接受。

    至于汉语、汉文化的全面入侵,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