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玩淘宝-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慢!”

    崇祯一愣,被他的话引起了好奇心,立刻喝令锦衣卫将方原押了回来,“你说,你说,为什么?”

    方原叹声说,“如果皇太极只是想出一口兖州府死了五十个鞑子的气,要不入关来杀人报复,要不要臣的人头送去也就行了,似乎不必要活人押送去吧!”

    他见崇祯果然在凝神倾听,继续说道,“因为,皇太极根本不是想杀臣,而是想重用臣啊!”

    崇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怒气也渐渐的消了,“皇太极是想重用你?”

    方原缓缓的说道,“满清鞑子创新的本事没有,但模仿的本事绝对是一流的,缴获了佛朗机人的红夷大炮,就能仿制出射程、威力相仿的大将军炮。在兖州府,满清鞑子被臣夜战偷袭打得溃不成军,若皇太极不弄清楚其中的缘由,还能睡得着觉?满清鞑子还敢随便南下入关?”

    崇祯恍然大悟,拍着额头说,“所以说,皇太极要押送你前去盛京,其实是为了学习夜战之法?”

    方原点了点头说,“洪承畴在松锦大战杀了多少满清鞑子?皇太极为了拉拢洪承畴投降,还厚礼相待,甚至还派出了庄妃去当说客。可见皇太极此人绝不是鼠目寸光,睚眦必报,而是心胸宽广,目光远大的一代枭雄。如果臣被押送到了盛京,臣只要愿意投降,必会比洪承畴更受重用。”

    崇祯默然半晌,若不是方原的提醒,他还真是中了皇太极的奸计。

    东暖阁里沉默良久。

    崇祯突然开口说,“这么说来,朕真的该立刻杀了你,以免为满清鞑子所用。”

    方原佯作惊慌的说,“陛下,千万别做这种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若陛下杀了臣,皇太极怕是会高兴得大赦天下,满清鞑子再没了顾忌,会立刻入关。”

    崇祯拿他是全无法子,杀又不能杀,说又说不过,只能狠狠的瞪着他说,“方原,你。。。。。。巧言令色,简直是气死朕!”

    方原忙说,“陛下,身子骨才是复兴大明的本钱,陛下应少怒多笑,否则陛下龙体垮了,大明也就垮了。”

    崇祯被他这一番关切的话说得哭笑不得,之前的怒气也没了踪影,叹声说,“满清鞑子入关在即,闯贼又要攻打开封,祸不单行,朕怎么笑得出口?”

    方原见他口气已软,正容说,“陛下,臣纵然拼尽全力,也会阻止满清鞑子入关,剿灭作乱的流寇!此刻臣出现在陛下面前,就是想与陛下详谈定国安邦之策,解决陛下的烦恼。”

    崇祯闻之大喜,如同久旱逢甘雨,连忙大喝说,“王承恩,王承恩,死哪儿去了?”

    被骂出东暖阁后,王承恩也没有离开,而是一直在东暖阁外等候多时,一听崇祯的召唤,忙窜了进来,点头哈腰的说,“老奴刚刚滚出东暖阁,听到陛下的召唤,又滚回来了。”

    崇祯是怒火全无,指着他大笑说,“王承恩,瞧你这张嘴,立刻给朕准备两份糕点、莲子羹送东暖阁来,再去告知袁妃,朕今夜就不去翊坤宫,要与方原秉烛夜谈。”

    王承恩见崇祯终于还是原谅了方原,暗暗松了口气,拭了拭额头上的冷汗,“是,老奴立刻令人去准备。”

    崇祯盘腿坐在龙榻上,令王承恩给方原搬了个凳子也坐在龙榻前,在皇帝面前能坐下说话,在明朝已是极高的待遇。

    方原开门见山的说,“臣首先回答陛下之前问过王公公的一句话,陛下到底像不像亡国之君。”

    崇祯凝视着他双眼,满是期盼的说,“说,照实说,朕赦你无罪。”

    方原想了想说,“无论陛下像不像亡国之君,松锦之战后,大明已是名存实亡。”

    王承恩吓得脸色大变,不知方原突然说这些诅咒大明国运的话做什么,崇祯听了不暴跳如雷才是怪事。

    崇祯却不见丝毫的怒火,面色平静的说,“方原,我大明境内不过只有闯贼、张献忠两股巨寇,怎么就名存实亡了?你这话是否危言耸听?”

    方原沉声说,“陛下难道忘了闯贼二围开封之时,湖广的左良玉避战不前的教训?陛下难道忘了,满清绕道入关之时,大同、宣府总兵闭门不战,花了大笔银子给满清买平安的教训?”

    “如今天下虽然还挂着大明的旗号,但山东的刘泽清,湖广、江西的左良玉,浙江、福建的郑芝龙,甚至是山东、广西、云南的朱氏亲王,陪都南京,苏州府、扬州府,谁又会将陛下的旨令放在眼里?”

    “这些各地总兵无非是领着大明的粮饷,打着大明的旗号在抢地盘,没有一个是和流寇真刀真枪的开战,否则流寇在多次围剿之下,是怎么越战越强的?”

    “若说江南、福建,湖广这些地儿离得太远,就是京畿附近的大同总兵姜镶,宣府总兵王承胤,宁远总兵吴三桂,陛下立刻下令他们相互换防,他们会不会领旨照办?”

    “臣此去大同,晋商范永斗勾结大同总兵姜镶、宣府总兵王承胤,垄断了边镇贸易,大肆走私粮食、铁器到满清,甚至还借给满清银子作为军费,这些总兵虽然挂着大明的旗号,不过是骗取陛下的粮饷而已,一旦战事一起,陛下能指望这些人去抵抗满清、流寇?”

    “松锦战败后,陛下如今真正能指挥的军队,除了京畿诸卫所,也只有陕西的孙总督一支罢了。这点,陛下应该比臣更为清楚,否则也不会派出司礼监的宦人前去各地卫所督导军务。”

    崇祯神色凝重的望着方原,想反驳几句,却发现底气不足,神情渐渐的黯淡下来,“方原,你还有没有法子能解救眼前的危局呢?”

    方原心知肚明,大明目前的困局是和尚头上虱子,一目了然,换内阁里任何一个大学士来都能指出这些问题症结。

    指出问题充其量也就是个键盘侠而已,不会令崇祯高看一眼。

    崇祯急需的是能替大明解决这些症结的人,还有法子,如果方原说不出一二三来,后果殊难预料。

    方原肃容说,“臣思之良久,此刻便有一个总领方针,还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陛下选择。”

    崇祯大喜过望,忙端起王承恩递来的莲子羹,递到了方原手中,“来!先吃些糕点,粥羹填填肚子,你我君臣二人慢慢谈。”

第57章 诸葛再世() 
方原象征性的吃了两口糕点,喝了几口莲子羹,在崇祯期盼的目光里,正容说,“陛下,臣提出的总领方针就是,大明君臣应该明白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无论对外的宣传口号是什么,本质就是,如今的关内已不是大明一家的天下,大明充其量不过是众多割据军阀里,实力较强的一支,但却是地理位置最差的一支,因为还要面对满清入关的攻击。还是财政负担最大的一支,因为各地的军阀还在打着大明的旗号伸手冲陛下要钱要粮。”

    崇祯闻之脸色大变,愤而作色说,“方原,你!”

    方原对他愤怒视如不见,良药苦口利于病,若是崇祯连这个最基本的事实都要掩耳盗铃,那大明真的就完了,再没有匡扶的希望。方原只能想法子逃亡,找其他地盘当流寇了。

    方原继续说道,“既然大明已不是天下的共主,就无需再承担共主的责任和义务。陛下之后要做的,首先就是只务实不务名,天下之大,寸土必争的结果就是逐渐消耗大明的元气和有生力量,最后被蚕食殆尽,彻底亡国。”

    他的提议就是要放弃部分的国土,全线收缩,崇祯死死的盯着方原,双眼中似乎要喷出火来。

    方原暗叹不已,皇帝新装的真相确实很残酷,但既然没人愿意来揭穿,就只有自己来揭穿了。

    崇祯勃然大怒说,“方原,朕不计较你胡言乱语,只想听你的上中下三策。”

    方原淡淡的说,“下策就是维持现状,继续与闯贼争夺河南,与张献忠争夺湖广,再与满清争夺关外,能撑到哪日算哪日。说不准孙总督神勇无敌,援救开封能大破闯贼,南下歼灭张献忠,再北上击退满清呢?”

    他话里带着深深的讥讽,凭孙传庭一部,就连李自成也平定不了,遑论张献忠,满清?

    崇祯脸上全是浓浓的杀意,冷声说,“上策呢?”

    方原想了想说,“上策就是仿效南宋故事,南迁江南,先控制整个江浙,福建,广州,再徐图北进。太祖皇帝能赤手空拳打下大明三百年基业,何况陛下还有雄兵二十万在手。”

    崇祯紧咬着牙,眼中的怒火随时可能喷发出来,南迁之议,朝廷早有提及,方原折腾了半天就提出这么个炒剩饭的方案,令他是深深的失望,又冷冷的问,“中策呢?”

    方原已察觉到崇祯眼中的杀机,不紧不慢的说,“臣的上中下三策,其实没有优劣之分,只是激进、保守之别。上策太激进,无论陛下,还是群臣都不会通过的;下策却太保守,不过是坐以待毙。臣真正想向陛下推荐的,其实是中策!”

    崇祯闻言,龙颜的阴沉之色稍和,追问说,“方原,快说!”

    方原缓缓的说,“朝廷暂时无须南迁,留在京城固守大明国本。但却需派出一支偏师经营江浙、福建、广州,为南迁做好充足的准备。否则,若是京城一旦仓促间失守,会重蹈北宋靖康的覆辙,立刻会天下大乱,令满清有了入主中原的机会。”

    满清之所以能轻而易举的入主中原,就是因为大明京城仓促丢失,整个南方是群龙无首,被满清个个击破。若是能事先经营江南,打造成铁板一块,即便丢了北疆,也绝对有能力与满清划江而治,甚至北伐收复故土。

    崇祯神色间的杀气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江南应该怎么经营?”

    方原说道,“江浙、福建、广州乃天下富庶之地,无论海贸,还是民间资本都极其的繁荣,南宋凭着这不到半壁的江山就能与北方强敌周旋上百年。只要能彻底掌控这几块地盘,该收的田税、商税,矿税,海洋贸易税尽数收齐,就能令大明国库充盈,厉兵秣马,便有充足的兵马,粮饷源源不断支援京城。”

    方原的法子就是解决大明财政赤字的根本良策,但这却不是他发现了新大陆,崇祯、内阁群臣,甚至连钱谦益、柳如是等人也能看出其中的要害。

    战略是战略,能不能执行到位却是另一回事。

    崇祯沉吟着问,“你的中策确实是个不缓不急的法子,但,经营江南太远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眼下开封再度被围,满清入关在即,该如何化解这场危机?”

    “此点,臣也有法子或许解陛下的忧虑。”

    在崇祯期盼的目光中,方原又冲着边上侍奉的王承恩说,“王公公,能否取一张大明的地图来。”

    崇祯皇帝随时接见群臣,有备无患,东暖阁随时准备了十余张地图,王承恩忙令小太监小林子取了一张来,铺在了龙案上。

    方原站在龙案上的地图前,粗略的环视了一周,缓缓的说,“陛下,臣说过,以眼下大明的国力,已做不到寸土必争,必须当舍则舍,当弃则弃。”

    崇祯也走了过来,看着地图问,“方原,你说哪里该舍弃?”

    方原指着地图上陕西的位置说,“陕西,南有四川、湖广的张献忠,北有蒙古人,东有河南的闯贼,往西则是贫瘠的不毛之地。再者,京城与陕西之间还隔着太行山脉。若要相互支援,走太行八陉则不利于大规模行军,绕过太行山脉,则有被河南闯贼拦腰切断的风险。陕西就是块死地,将有生力量、战略资源投入到这里,是得不偿失。”

    “臣认为,当弃则弃,应该令孙总督将麾下的军士转移到京畿地区,护卫京畿的防务。”

    崇祯面现难色的说,“方原,若陕西不战而弃,不是正给了闯贼壮大的机会?”

    方原笑了笑说,“臣绝不会给流寇任何壮大的机会,陛下可下旨给陕西的秦王朱存极,效仿河南的周王自行招募兵勇御敌。再者,孙总督撤离陕西之前,可以令不愿离开当地的士绅修书一封到这里。”

    他指了指地图上,在陕西东南方向的湖北,“修书给大西张献忠,愿迎接张献忠入陕西。这就是韩国在长平之战,以上党献给赵国的二虎竞食之计,哦,不,是三虎竞食之计。”

    明朝自开国之初,就严格限制藩王的军政权力,必须受地方节制,甚至不能出藩镇一步。

    方原的计策就是仿效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黄巢之乱的法子,中央军撤出陕西,再度恢复藩王的军政大权,成为镇守一方的藩镇。再引入张献忠的势力,在陕西境内就会存在秦王、李自成、张献忠三股势力并存的局面,任何一家都无法轻易独大,这便是所谓的三虎竞食之计。

    “好!”

    崇祯重重的拍着龙案说,“好一个三虎竞食之计,只是闯贼,大西贼,还有秦王会不会看穿,不中计呢?”

    “他们看穿就看穿了,看穿了也会跳进这个坑里,赵国长平之战前也看穿了,还不是落坑里了。”

    方原耐心的给崇祯分析说,“陛下,先说张献忠,此人反复的招安,叛乱,已充分说明此人是个志在天下的枭雄,否则,早就学着高杰、白广恩彻底投降大明。这么一块肥肉摆在张献忠面前,纵然再烫嘴,纵然一口吃了会不消化,他能忍得住不去吃?他会甘心当流寇的老二,让闯贼当老大?”

    崇祯听了是连连点头,方原继续说,“再说闯贼,已经开始围攻开封,兵力全陷在开封这个大泥潭,抽不出身去吞下陕西的地盘。陛下还可以令孙总督陈兵黄河北岸,以作开封的声援,借给闯贼一个胆子,在攻陷开封之前,也不敢去打陕西的主意。”

    “还有藩王秦王,洛阳福王,襄阳襄王的殷鉴不远,他不学周王拼死反抗,无论是大西贼、闯贼得了陕西,他还能有生机?”

    “秦王、张献忠瓜分陕西后,闯贼以河南区区一隅的地盘,根本没能力敢进犯京畿。而张献忠虽有四川、陕西两块地盘,但他也会受到秦王、闯贼,还有湖广左良玉的牵制,能自保已是万幸,也没有能力进犯京畿。抛出陕西这块肥肉,不仅召回了孙总督,加强了京畿防务,还能令二寇互相牵制,再无法进犯京畿,实在是一举两得。”

    崇祯听得鼓掌大笑说,“好,这个三虎竞食之计很好,很好。那开封还救不救呢?”

    镇守开封的周王朱恭枵也算是明朝藩王里有作为的一位,率领开封百姓抵抗了李自成三次猛攻,但在大战略里,营救开封就是与李自成陷入长期的消耗战,得不偿失。

    方原双眼一抹精光闪过,沉声说,“开封就是一枚弃子,唯一的作用就是拖住闯贼大半年宝贵的时间,陛下就有充足的时间,去应付满清的入关袭击,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

    他说到了最为紧迫的满清入关,崇祯忙问,“松锦大败,还拿什么去阻挡满清入关?若是满清直攻京城,该怎么守?”

    方原缓缓的说,“皇太极也是一代枭雄,他的目标是入主中原,肯定不会率先来啃大明这块硬骨头。他的战略一定是在关外坐看流寇肆虐中原,消耗中原的元气,再找准机会入主中原。所以,这次入关只是劫掠性质,绝不会选择有京畿诸卫,还有孙总督重兵把守的京畿地区,而会选择这里。”

    方原指着地图上,介于京畿和陪都南京之间的山东地界,“满清鞑子会选择山东作为劫掠的目标,今次与满清鞑子的战场就在山东!”

    “战场?!”

    松锦大败之后,崇祯藻认清了现实,对明军的战力和斗志已彻底丧失了信心,苦涩的摇了摇头说,“山东大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正适合满清铁骑肆虐,在山东地界与满清作战,那是凶多吉少。何况,重兵都在护卫京畿,哪儿还能抽出兵力去山东作战?”

    方原拱手说,“陛下请宽心,真到了满清入关劫掠之时,臣会率军去狙击满清八旗的铁骑,将他们赶出山东!”

    崇祯满脸愕然的看着方原,虽然他不信方原真的能战胜战无不胜的满清八旗,但眼下的局面是大明的各地总兵见了满清八旗的铁骑就如同老鼠见了猫,纷纷避战,只敢在城墙上堆大炮。

    而方原竟敢主动提出在平原上去挑战满清八旗的铁骑,无论胜败,单是这份胆量和决心也令崇祯甚是开怀欣慰。

    崇祯称叹说,“方原,你真乃朕之诸葛孔明,是上天派给朕来挽救大明的救星。”

    方原是暗绝惭愧,以他如今的眼光,怎么可能提出这种大战略?关于明末的局面,无论是历史专家,还是网络早给出不同版本挽救危局的方案。

    方原只不过是吸取了众人的观点,再根据亲身经历,去其糟柏,取其精华,才提出这么一个自认为还算可行的战略。

    崇祯疲倦的伸了伸懒腰,问王承恩,“什么时辰了?”

    王承恩忙说,“四更天了,陛下和方原已谈了整晚,该休息了。”

    崇祯点了点头,看着方原说,“方原,你先回去休息两日。”

    “王承恩,立刻通知群臣,三日后,京畿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到乾清宫参加朝堂大会,朕有紧急军务商议。”

第58章 大朝会() 
连日的舟车劳顿,再加上通宵的议政,方原回到四合院时,已累成了狗,倒在小苑房间的高床暖被上,就睡了过去。

    到他再次醒来时,却发现正搂着小苑香喷喷的身子睡在床上,惊得连忙起身。

    小苑也醒了过来,撑起香躯,却是和衣而睡,并未一丝不挂。

    她眨巴着钻石般的双眸瞧着他说,“公子,你醒了?”

    方原望了望户外,还是艳阳高照,吃惊的问,“现在什么时辰,我们怎么睡一起了?”

    小苑抿嘴一笑说,“公子已睡了一天一夜,本来我和公子的各睡一半的,结果,公子睡得太香就。。。。。。”

    方原拍了拍额头,原来自己实在累得狠了,已睡了一整日,还在不知不觉间搂着小苑睡了,连忙起身说,“秦展有没有来过。”

    小苑替他整理者衣饰,又端来了热水梳洗,柔声说,“来过了,但见公子太劳累,就离开了。还有一个佛朗机人,叫汤,汤,什么的,也来找过公子。”

    原来汤若望也来过了,方原想着与佛朗机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