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原又举起第二份,关于江南大学堂申请特许户籍在乡村的学子、或是城里的白丁人家入学费用减免八成的票拟,问道,“这个票拟,为什么拒绝?”
小苑看了看说道,“那些乡村的百姓,城里的白丁,有银子就来学,没银子就不要学,为什么要减免?”
方原缓缓的说,“小苑,减免学费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不识字的白丁都能识字,学习,才会知大道,明事理。”
小苑不服气的反驳说,“孔子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只需要照官府的政策去做就行了,何必令他们懂那么多道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这句话该怎么断句,怎么解释,是提倡愚民政策,还是提倡仁德爱民。几千年来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完全是根据统治者自己的需要,随意的解读。
方原也不想去追究孔老夫子的原话到底是出于什么本意,但愚民政策的优劣是一目了然。优点是将老百姓当猪来养,可以保国基长存;但缺点也显而易见,严重遏制了民间的想象力、创造力。
中国封建社会无一例外不是实行的愚民政策,就是1%的社会精英阶层统治着99%只会干活,没有思考的愚民。
在没有外来侵略的环境下,这种金字塔型的愚民政策或许是管用的。但若遇上外来的强敌入侵,这种愚民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只需要打垮在金字塔顶端的精英阶层,余下的百姓也就随波逐流的张三来了跟张三,李四来了从李四。
中国历史上两次被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异族统治,近代被欧美吊打,就是这种愚民政策弊端的综合体现。若不是民国时期开放民智,民族主义思潮崛起,几可预见,抗日战争绝撑不了八年就会全线崩盘。
眼下的局面就是欧美各国虽然没有大规模入侵,但也已打上门来了。若再闭关锁国,实行愚民政策,历史发展的方向几可想象,又会回到既定的轨道上去。
这一番道理,方原没打算与小苑交流,因为交流起来就会涉及到他穿越者身份的曝光,只是淡淡的说,“小苑,要强军强国富民,单靠农业可不行,必须要大力发展工业、商业和服务业。若百姓完全不识字,就连最简单的工坊雇工的活儿也胜任不了,除了能种地,还能做什么呢?哪儿来的那么多劳力来从事生产丝绸、瓷器等商品?更不要提造枪造炮造战舰这种高技术含量的活儿。”
小苑听得是似懂非懂,但方原既然坚持要减免,她也不能违逆,只能应允说,“我说不过公子,这份票拟,公子想怎么批复呢?”
方原沉思了一会,说道,“票拟可以执行,令江南大学堂专门开设一个普及识字的学院。减免学费的条件只有一个,但凡儒学院毕业的,三年内不能参加科举,必须在江南大学堂担任普及识字的老师,教那些不识字的百姓普及识字。愿意来学习识字的百姓,缴纳五十文学费就能入学。”
小苑遵照他的心思,再次重新拟定了批文。
方原再次拿起第三份票拟,是关于柳如是申请主持的江南周报要求改月报为半月报,每月增加经费一千两的票拟,问道,“这份为什么拒绝?”
小苑低了目光说,“公子,你办这个江南周报就是花钱养着柳姐姐了吧!难道一个月一千两银子还不够她花,为什么还要追加一千两银子?沧浪亭里上百号人,每月也才四千两银子呢!”
方原伸出手指点了点她的脑门,没好气的说,“你这个脑子里,除了争风吃醋,就不能想点别的?”
小苑娇嗔说,“这个江南周报有什么用?公子难道不是花钱买柳姐姐开心的?”
方原听了是哭笑不得,耐心的说,“在宣传领域花一两银子,等于在军事领域花五两银子。争天下就是争民心,既要有军事震慑,更要在宣传领域争夺话语权,明白了?柳姐要将江南周报改月报为半月报,就是加强舆论轰炸,主导话语权,一个月不过花二千两银子,实际的作用要大于二万两,十万两银子,明白了?”
方原花这个钱,既是给柳如是谋一条她喜欢的生计,也是争夺话语权必不可少的一环。
舆论宣传的重要性,方原穿越前是深有体会,一大波水军在网上霸屏,就能颠倒黑白,将荡妇包装成白莲花。以最小的本钱撬动最大的杠杆,非宣传莫属。百姓通常是没什么理智和判断能力的,只需要掌控话语权,给他们不停的洗脑,带领他们喊口号就能达到千军万马也达不到的效果。
小苑轻哦了一声,照着方原的意思拟定了批复。
方原拿起了第四份票拟,是关于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科恩要求开放镇海卫为通商口岸的票拟,问道,“这一份呢?为什么拒绝?”
小苑沉吟着说,“大明的国策就是片甲不得下水,不能与外国通商,怎么能开放通商口岸?万一引狼入室呢?”
方原笑了笑说,“大明之所以实行海禁之策,无非就是担心倭患,还有子民私通外藩。我大明对西洋是贸易顺差,每年赚取大量的黄金、白银、铁矿,还有世界各地的商品货物,赚钱的生意为什么不做?加强与西洋诸国的生意,还能吸取他人之长,改进我大明的科技短板,为什么不做生意?倭人为患,灭倭就行了,为了区区几个倭人就实行海禁,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小苑听出了他其实是想开放镇海卫作为通商口岸,试探的说,“那我就照着公子的想法批复了。”
“慢着!”
方原取过了票拟仔细的看了看,又说道,“尼德兰人来得正好,暂时不要批复,只给内阁回复,令东印度公司的科恩来苏州府,我有笔大生意还要和尼德兰人详谈。”
小苑愕然问道,“还有什么大生意呢?”
方原凝视着手中的票拟,缓缓的吐出了几个字,“当然是收复台湾的大生意!”
第298章 厚德载物()
方原要在江南修建一条连接七府,还有大运河航道官道的批复刚刚送到内阁,第三日的午间,大官商徐华就找上门来了。
他不必去猜,就知道又是小苑在通风报信给了徐华,这么大一笔肥缺,小苑显然是想照顾她那一派的徐华。
方原悠悠的瞥过小苑一眼,淡淡的说,“苑夫人,又是你给徐华通风报信的?”
小苑嘟着小嘴说,“公子不喜欢我去见他,我就再没亲自去见过他,这次只是令女婢去传话的。”
方原淡淡的一笑说,“苑夫人啊,苑夫人!你这是白费心机,因为我这次要提出的承建方案,徐华绝不会应允的。今次借着这条官道的修建,我就再给你上一课,什么是厚德载物!”
小苑听了是猜不透方原的心思,只能默然不语,方原面不动容的在大堂接见了徐华。
徐华一进大厅,忙向方原、小苑请安,又赔笑说道,“方总督在浙江大胜归来,回到苏州城,怎么也不知会我一声,我也好替方总督接风洗尘啊!”
方原随口与他客套几句,便开门见山的问,“徐老板,你今次来找我做什么,直说了吧!”
徐华搓着手儿说,“方总督,这,坊间传闻在江南要建一条连接七府,大运河的官道,不知是真是假。”
方原淡淡的说,“是,徐老板的消息很灵通啊!你想承包这条官道的修建?”
徐华满脸堆笑的说,“是,我在南直隶、浙江的门路较广,这条官道交给我来做,方总督放一千个心,一万个心。”
方原轻哦了一声说,“徐老板这么热心官府事务,真是令我感动。这条官道确实要修建,估算的银子要两百万两。我呢!最近战事连连,库房的银子都打了个八八九九,一时也凑不出两百万两银子。这么吧!我还有个想法,就是我们一起花钱来修这条官道。”
徐华一听他这话,笑容一下僵在了脸上,来之前还以为是个肥缺,如今突然发现,原来是跳进了一个方原挖好的坑里,支支吾吾的说,“这,方总督在说笑?我们一起花银子?”
方原正容说道,“徐老板,我没和你说笑,我的想法是,我出一半,你出一半,共同来修这条官道。修成之后,但凡过这条官道的就要缴过路费,这条官道三十年内的经营权都归你所有,收取的过路费,我们一人一半。算一算总账,你至少要赚一百万两银子以上。若再包括三十年之后的保养、经营费用,那是不计其数。”
徐华就是个投机赚商品流通快钱的商人,哪里敢大手笔的投入这种未来盈利水平未知的大型基建项目?
他暗自盘算了一番,思来想去,这个烫手的山芋是千万不能接,苦着脸儿开始推辞,“方总督,我也拿不出这么大笔银子啊!”
方原是暗自冷笑,这些年徐华从自己这里拿去经销的丝绸至少有一百万匹了,再加上垄断了诸府青楼的生意,他的身家至少在两百万银子以上。区区一百万两银子就在哭穷,那就是不想承建了。
方原也懒得去揭穿他,只是面色平静的说,“徐老板做不了,那我再问问其他商人吧!”
徐华拭了拭额头上的冷汗,连声应了,忙不迭的告辞去了。
方原看着徐华的背影,品了一口碧螺春,冲着小苑冷冷的说,“苑夫人,这就是你想提拔重用的人,烂泥扶不上墙啊!”
小苑嘟着小嘴,犹自不服气的反驳说,“公子的这个方案也太苛刻了,徐华他不愿也是情有可原,我估计江南就没有商人愿意接手。”
方原淡淡的一笑说,“是么?那我们再等等吧!”
五日之后,席本桢、沈祥二人再次一起找上门来了,谈的还是这条官道承建的买卖。
方原叫上了小苑在座位之侧恭立,也听一听席沈二家的说法。
方原也不转弯抹角,直接将官府、承建方一家出一半的修建方案报给了二人。
席本桢、沈祥二人互望了一眼,来之前二人早就得到了徐华讨要承建失败的消息,对方原提出的这个方案也是经过了连日的商议才找上门来。
席本桢没有太多的迟疑,反问说,“方总督真的愿将这条官道的经营、收费权全都交给我们?”
方原呵呵一笑说,“我不与你们说笑,三十年内,怎么经营,收费都是你们来决定。三十年后,总督府接管这条官道,这条路的过路费减为五成,但日常的保养仍旧可以交给你们,费用由官府照付。”
方原的目光落在二人身上,又说道,“我还可以给你们二家一个特权,这条官道的命名,由你们来决定。”
这条贯通七府、连接大运河的官道至少是江南五十年之计的大手笔,官道的命名交给席沈二家来决定,这就是给了二家一个将家族声名流芳的机会。这种流传地方府志,甚至是整个江南的好名声,绝不是区区一百万两银子能买来的。
何况修建这条官道,本身还是有不少盈余的,只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沉淀,积累。
席本桢、沈祥二人互视了一眼,齐齐点了点头。
席本桢说道,“方总督,这条大官道,我席沈二家愿意出一百万两银子承建,就命名成洞庭官道吧!”
洞庭官道,一听这个名儿,就是洞庭东山经商名门席、沈二家修建的。只要这条官道存在一日,席沈二家的名声就会流传一日。
方原微微一笑,品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席家主、沈公子,那就一言为定了。你们将测算的方案做好之后,交来总督府吧!”
待席沈二家去了后,方原瞥过立在身侧的小苑一眼,淡淡的说,“苑夫人,这该怎么说?”
今次席沈二家竟会同意接手这笔多年才能回收本钱的买卖,已是大大的出乎小苑的预料。
她乖巧的坐在了方原的大腿上,轻声问道,“公子,我是真想不明白,一百万两银子若去放贷,每年纵然两成利,四、五年也就回本了。修建官道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回本,摆明就是不划算的买卖,他们为什么会应允?”
方原笑了笑说,“徐华做买卖看的是银子,席沈二家是数百年的经商世家,他们要算计的可不止是银子,更有名声,德行。”
“我不是早给你说过,要给你上一课,何谓厚德载物?家产越大,便越需要良好的家风、德行来支撑。若没有家风、德行的支撑,再大的家产也会轰然倒塌。所谓富不过三代,他们二家能在江南屹立数百年不倒,是深明其理,为富一方,只有造福乡邻,与人为善,家业才能长长久久啊!”
“苑夫人,徐华这种眼中只认银子的暴发户哪里能看明白这中间的大道理?”
小苑对他的见识是心悦诚服,撒娇似的搂着方原的脖子,娇嗔说,“我就是妇道人家,哪里会有公子这般深远的见识?以后我再也不插言外廷的军政大事,惹公子烦心,公子就饶过我一次吧!”
方原凝视着她狡黠的双眸,也判断不出她是真的听了进去,还是在故意讨自己欢心。
两人正说话间,锦衣卫来报,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科恩前来拜见。
第299章 海上马车夫()
一身笔挺西式军装的科恩见了方原,仍是恭敬的行礼说,“方总督,我们又见面了。”
这个科恩是方原的老熟人了,一,两年前来代表东印度公司总督普特斯曼来谈丝绸交换造舰工匠的就是他。
方原微笑着说,“一、两年不见,科恩副将你的中文是越说越好。”
科恩与他寒暄客套了几句,便令随从端上了一个锦盒,打开锦盒一看,内里装的是一大一小两个玉佩。
科恩说道,“这是德川将军,本理院鹰司御台所敬送给方总督的苑夫人,还有贵子方和的子母玉。”
方原微微一怔,他之前还以为科恩是来谈通商口岸的,却未料到科恩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是来德川幕府说和的。德川家光之前派来的老中酒井忠胜被方原二话不说打发了回去,又再次托尼德兰人前来说情。
所谓御台所就是幕府将军的正室,鹰司御台所就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正室…鹰司孝子,本理院则是鹰司孝子的敬称。
小苑也不知送礼的这个本理院鹰司御台所到底是什么人,见方原不置可否,也就令女婢取来子母玉,通体晶莹,确实是件上品。但方和本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珍宝见的多了,这子母玉若没有特别的内涵,其实也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珍品。
小苑忍不住问道,“科恩副将,这子母玉有什么来历么?”
科恩如实的说道,“这子母玉是当年日本国关白丰臣秀吉的独子丰臣秀赖出生时,丰臣秀吉送给丰臣秀赖,还有其母侧室淀姬的。在日本国可算得上是相当宝贵的珍品。”
小苑也不知丰臣秀吉是日本国的什么人,但听科恩的说法,似乎也是日本国了不起的人物,这种有历史内涵的珍品当然是令她心动。
小苑瞧了方原一眼,征询方原的意见。
方原说道,“既然是送你的,你就收下了吧!”
小苑这才欣然令女婢接受了,“那就请科恩副将代我向本理院鹰司御台所致谢了。”
方原缓缓的问道,“科恩副将,你有什么来意就直说了吧!”
科恩开门见山的说了来意,“方总督,我们普特斯曼总督有一事不明,我们尼德兰人才是方总督的好朋友,为什么方总督要参与日本国内,岛津光久、葡萄牙人、不列颠人反幕府同盟?”
方原笑了笑说,“这是我们与德川幕府的恩怨,并不影响我与尼德兰,与普特斯曼总督的传统友谊啊!”
科恩肃容说道,“方总督,日本国的德川幕府是我们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朋友,方总督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希望双方罢战,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当好朋友。”
科恩此来至少有一半是受了德川幕府的委托,看来日本国内的内战,德川幕府的战局确实不甚乐观啊!四方联盟无须灭了德川幕府,只要日本国再次打回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前的战国混战,就是方原最喜闻乐见的结果。
方原大笑着摇手说,“我们中国人的想法,朋友的朋友可不一定是朋友,也有可能是敌人。我们中国人还有句话,互不干涉内政,我们与德川幕府的恩怨,与普特斯曼总督无关,还请不要插手。”
如今的局面是尼德兰人彻底垄断了与日本国的交易,若日本国的政局出现变故,吃亏的也包括尼德兰人。
在更大的战略层面,尼德兰人在西洋的国土本就不大,充当的就是海上马车夫的角色,只有垄断了东洋的贸易,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货物、钱财供养一支强大的护航海军。若东洋的贸易出了变故,尼德兰人的海上霸权就会面临崩盘的危机。
所以尼德兰人绝不会允许不列颠人、葡萄牙人的势力伸入马六甲以东。若这两国在日本国这个基地找到了盟友,甚至建立了水师基地,那尼德兰人占领的台湾就失去了战略价值,会彻底颠覆西洋人在马六甲以东的政治、贸易格局。
这中间的微妙,方原是心知肚明,但他绝不可能坐视西洋任何一国在东洋坐大,尼德兰人不行,换成不列颠、葡萄牙人也不行。方原的目标就是要驱逐这些西洋人在东洋的军事势力,只能规规矩矩的做生意。
只是目前大明的内战还没结束,方原腾不出手来对付这些西洋人,这几个西洋的海洋强国争斗不休是最好的局面。只有他们互相之间狗咬狗,方原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收复台湾,攻灭日本国,收复马六甲以东的中国南海。
论口才,科恩这个海盗出身的军官是差得远了,他也不准备再和方原打嘴炮,而是直率的将了方原一军,“方总督,你要什么条件,才能撤回对岛津家的支持。”
无论什么条件,方原都不会撤回对岛津家的支持,除非是岛津家已占了优势,要统一日本国了,那就另说。
方原微笑着说,“岛津家送了我琉球群岛,嘿,普特斯曼总督能送我一个什么岛呢?”
科恩犹豫了一会,开口说道,“普特斯曼总督早就听闻方总督与郑家在浙江大战的消息,我们可以将澎湖列岛送给方总督。只要方总督在澎湖列岛驻扎水师,就可以轻松攻占郑家的金门岛,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