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愧是道家仙山,处处透着一股仙家生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云蒸霞蔚,郁郁葱葱,比之她的老家,大有不同。
宾客尽兴,尹喜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宣讲《道德经》。
此经在老子创下之后,在人间广为流传,但能明其中真意者,却着实不多,尹喜讲经,虽比不上老子,却也是深入浅出,让人受益匪浅……
夔牛跟随着众人到达观楼派时,讲经还未开始,他对那些素斋他是看不上的,他一心想着她的小娘子,不停的在宴会上乱转。
他修为高深,他人看之不透,便有许多前来找他攀谈:“这位道友,不知着怎么称呼,在哪座仙山修行?”
“滚!没见着老子在忙着找人吗?”老牛倔脾气上来,找不到小娘子,他心中正不爽呢。
被他这么一声呵斥,倒是没人再来找他攀谈,夔牛找到罗刹女时,尹喜已经开始宣讲《道德经》。他本来就是通天教主的坐骑,哪次通天教主讲道他曾落下过?根本不在乎是否能够听尹喜讲经。
他一见罗刹女,一颗道心就不知所措,竟然有些慌乱,有着一种莫名的冲动,他迫不及待就往罗刹女身边贴了过去。
尹喜深入浅出,讲解《道经》,老牛一把将罗刹女身边的小仙抛飞,自己坐到了她身边,此举引起一群人不满,然见老牛修为高深莫测,只能忍下,细细听经。
罗刹女扫了老牛一眼,见又是这泼皮,心中一阵烦恼。
老牛“嘿嘿”一笑,看着罗刹女道:“小娘子,这经有什么好听的,还不如和我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呢?”
罗刹女见他没皮没脸,不禁又气又怒,又顾忌正在讲经的尹喜,也不好发怒,便强忍了下来,不理老牛。
只是,罗刹女远远低估了这头牛的无耻,很快就发现这头牛不仅好色,他还大胆。
夔牛根本就不是来听道的,人家坐在地上摇头晃脑的静心听道,他却贼着一双牛眼不停的打量周围的听道之人,还不时的喃喃自语摇晃脑袋,一副傻乎乎的样子。
虽然一直看奎牛不顺眼,但是心里却对他的行为觉得很奇怪,好奇心的驱使之下,罗刹女拉了一下奎牛的衣袖,小声说道:“你这色牛,尹喜道长讲的乃是圣人传下的经典,乃是难得的机缘,你怎么不认真听讲,四处打量什么?还影响我听讲。”
奎牛一听,挠头憨笑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老牛俺修炼的功法不比他讲的差,又何必学习他的。强行去学,反而乱了根本,等我把我自己的功法修炼透了,触类旁通之下再学其他,事半功倍!”语气中满满的自信,甚至有些骄傲。
夔牛此言倒是让罗刹女对其大为改观:“想不到你这憨牛还挺有主意。”
“那是!俺老牛的本事大着呢!不如我们找个僻静的地方,深入了解一下……”老牛两只有我在一起,色色的放了个电眼。
罗刹女刚对他有所改观,老牛三句话就把好感又败没了。
“哼,满嘴胡说,信了你才有鬼了,你既然不是为了听经而来,那你来这里做什么?”罗刹女面如寒霜,白了老牛一眼。
夔牛两只牛眼骨碌碌一转,便答道:“俺是来保护你的呀!你看看,你看看!这满山的修士中说不定就有心怀不轨的人,你一个女孩子独自一人来听讲,多危险啊!”
罗刹女一听,不禁掩嘴笑道:“我看你才是那个心怀鬼胎的人吧,让你保护我,怕是要更危险。你这牛妖忒能胡扯?”
老牛见罗刹女一笑,不得了!整个人彻底呆了,心里只有一个声音:“美!实在是太美了!多谢小老爷让老牛出岛哇!”
二人说说笑笑,《道德经》一点没听进去,累的旁边的人也是大受影响,一日的时光不知不觉间便已过去,尹喜一本经已经讲完。
当众人走了之后,罗刹女这才反应过来,这次出来一趟,尽毫无收获,不禁又气又急又羞又恼:“都怪你,害我什么也没听着,你要怎么赔偿我。”没想到不知不觉间竟然和这头蛮牛说了一天,羞怒之下,罗刹女急的红了眼。
这还了得!那罗刹女眼睛一红,老牛整颗心就揪了一下的疼起来。
“小娘子莫哭,这样,老牛去找那尹喜,让他单独给你再讲一遍。”
“你以为你是谁啊?你让他讲,他就再讲一遍?呸。”说完,罗刹女就驾起遁光,回了翠屏山。
“诶,小娘子别走啊……”夔牛见罗刹女飞走,急忙跟上,又不敢跟的太近,就远远的吊在后头,尾随着罗刹女驾云来到翠屏山。
“嘿嘿,小娘子原来住这,等着吧,我就去把尹喜那个老头抓来给小娘子讲经。”
夔牛说着就驾起遁光,直冲着观楼派而去。到了观楼派,尹喜正在给祖师上香,老牛飞入殿中,卷起狂风,要将尹喜摄走。
尹喜再不济,好歹也是个玄仙,觉得不对立时掐诀防御:“哪来的孽障,竟敢闯我观楼派。”
第300章 牛皮很厚()
观楼派建立近百年,这还是头一次有人打到他们山门上来,还要将掌教真人抓着。
护山大阵如同虚设,可见来着不是一般人,尹喜虽有玄仙修为,可还是差的太远,三招就失手被制。
“道友,为何闯我观楼派?”尹喜仔细打量了一下夔牛,确信自己没有得罪过这个人,远日无怨,近日无仇,实在是想不出这样修为高深的人,怎么会无事来找他的麻烦?众所周知,他的背后可是圣人呀!
夔牛一手提着尹喜,嗡声道:“老牛俺是请你上门讲经的,俺家小娘子喜欢听你讲经。”
“众弟子上前,布太极阵,救出掌教真人。”几位地仙长老一声大喝,一众观楼派弟子持器上阵,将大殿围了个水泄不通。
“太极阵?什么劳什子阵法,还没修炼到家呢!”夔牛虽然憨笨,可见的多了,眼力还是有的。
他看着观楼派弟子演练的太极阵,嘿嘿直笑,以他的眼力,自然一眼看出他们这阵法没有练到家。只见他掀起一阵黑风,直接将一众门人弟子掀飞,带着尹喜驾云而走。
掌教真人被抓,观楼派一阵鸡飞狗跳。
夔牛抓着尹喜直奔翠屏山芭蕉洞,来到洞前扯开嗓子就喊:“公主!小娘子!你快出来看看,俺老牛给你把讲经的请来了。”
这话听得尹喜内心崩溃,心想:“这也能叫请?这叫绑架,可怜我尹喜还没风光几年,今日要遭这等屈辱。”
罗刹女听到门外叫喊,在洞内来回踱步,见叫喊声不停,不得以提步出洞:“你这老牛,在我洞前乱叫喊什么?”
“嘿嘿,小娘子你看,我这不是给你把讲经的那个人给抓来了吗?”老牛两个碎步急上前,一副讨好的样子。
尹喜:“哼,终于承认是抓来的了,刚才还说请呢。”
罗刹女一看,还真是尹喜道长!她秀足一跺,“哼”的一声:“谁让你抓什么讲经人了。”丢下一句话,撇下夔牛关了洞府。
尹喜算是看明白了,合着这头憨牛想抱得美人归,奈何美人对他还没感觉。
“小子,你这样是不行滴,美人不是这么追滴。”尹喜对着夔牛道,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夔牛一怔,霍然转身:“你这道士,叫谁小子呢?老子的年龄,足够做你祖宗了。”
“得!祖宗,你这也不需要贫道讲经了,我回观楼派了。”说着转身就走,还没等他走出几步,突然发现整个人动弹不得,原来是夔牛给他使了个定身法。
“诶,牛祖宗,你这是干嘛?追不到妞,抓着我这个小辈做甚?”
可怜尹喜一把年纪,白须白发,表现出一副无辜模样。
“我告诉你,泡妞呢!最重要一点就是不要脸”尹喜无法,只得言传身教,夔牛也是个天资聪颖的,厚脸皮被他用得淋漓尽致,也不管罗刹女是否欢迎,直接驾云就跟着去了翠屏山缠着。
时日一久,在他厚脸皮的攻势下,一来二往之间,竟然真抱得美人归了,在尹喜的指导下,一朵鲜花就这么插到了牛粪上。
尹喜也不得不感慨:“牛皮真厚!”
第301章 学派林立()
夔牛抱得美人归,在尹喜的主持下,在观楼派中李烛影像前结为道侣。李烛影突然被这么一榔头敲得头昏眼花。
“这憨牛,找了个媳妇去拜女娲啊,来拜我做甚?我又不是红娘月老。”李烛影摇头失笑,不过既然来拜了他,他也承受得起。
李烛影为两人主婚赐福,在观楼派借像显圣,也算是对尹喜的一点补偿。
观楼派因李烛影的一次显圣,名声大噪,一时之间都知道这派中掌教不过玄仙的小派,背后确确实实站着高人。正待众教准备对观楼派调整态度时,太上老君一道法旨,令尹喜将观楼派搬离东胜神洲,前往南瞻部洲传教。
李烛影理解老君用意何在,天下纷争,南瞻部洲是人族的繁衍之地,诸学派林立,老子的道教并没受到当权者的重视,老子势单力孤,需要帮助。
在南瞻部洲中,人族出了多位圣贤,其中鲁国出了一位孔子。
孔子,子姓,乃是殷商后人,纣王禅让王位后,殷商王室发展出许多分支,子孔氏就是其中一支,这位圣贤名丘,字仲尼,是鲁国陬邑人。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
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并且在陬邑定居。
孔子不是上界修者下凡,是地道的人族圣贤,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并建立起儒家学派。
老子化身下凡传教之时,还和他一同论过道,关于孔子的一切,老子掐指一算,了解得一清二楚。
孔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经典。他效仿上古圣人,布道三千,其中有七十二位弟子成就斐然,被称之为七十二贤人。
等到孔子去世后,他的那些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更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他在人间之圣,是为文圣。死后,被伏羲接到火云洞静修,连带着他那七十二名得意弟子死后也一起被接去了火云洞。
儒学一门,繁衍生息,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后继者不知凡几。
天下学子,或多或少都受其影响!
不过天下正处乱世,群雄割据,大周朝廷对地方管理的影响近乎于无。儒学虽然昌盛,却也只在士族阶层盛行,底层贫民,只闻其名。
此时,百家昌盛,学术林立。
其中,金灵圣母传下的兵家四派,深受各国当权者青睐。
金灵圣母收了四个徒弟,传下兵家学派就回山去了。四个徒弟各自发展,一番衍化之下,“阴阳兵学”彻底将兵之一字去了,专门研习阴阳术,更是发展成一个学派——阴阳家。
“技巧兵学”侧重锻造工艺,锻造大师公输班更是将锻造技艺,发展到了一个顶峰。
“青铜开口,要问公输。”可见一斑!公输只有技艺,却没能形成具体的学派,反倒是鲁国有位墨子,结合锻造技艺和自己的学识,创立了墨家学派。
权谋和形势兵学继承兵家正统,将四家之学糅合在一起,一直不曾退出上层圈子,同时在众平民百姓中也非常盛行,有很多普通阶级因为学习兵法,光宗耀祖,名传当世!
李烛影在苍梧山中感慨万分:“金灵师姐还真是一点就通,瞧她这下去一趟,赚得盆满钵满。”他不无羡慕,可也没想过下去传教授学。
“师伯!师伯……”
听到这个声音,李烛影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苍梧山中,就只有这么一个小魔头,四处惹是生非,嗓门贼大。
门中侯真虽然野性十足,却也规矩十足。其他几人各有各的事要做,侯真也跑去北俱芦洲了。
唯有哪吒,小闲人一个。没事闲的慌,他就跑去华山找杨婵三兄妹,不然就是来糟践李烛影的收藏。
前不久,李烛影派他下界去传下他师父神农的学派,这还没多久,就回来了。
“师伯,弟子遇到麻烦了,你得救我呀!”哪吒扎着冲天鬏,像一个小炮弹一样,朝着李烛影冲了过来。
手持两本书、脖子套着乾坤圈,腹围混天绫,形似少年,容貌清秀。
“哎呦,我的小祖宗,遇到什么麻烦事了?”李烛影连忙伸手,一把拦住哪吒,将他提在手中。
哪吒小娃娃一般高,站在地上才到李烛影腰间位置。
“师伯……”哪吒喊得委屈,小嘴嘟得老高,都能挂个小酒葫芦了。
李烛影觉得很好笑:“别嘟嘴,说事情。”
“师伯,你交给我的任务太麻烦了,都没人愿意拜我为师。”哪吒瘪了瘪嘴,开口继续道:“师伯你看呀,我小小一只,跑过去要收别人为徒,一点说服力都没有,还有我就只知道打架而已,这什么农书医术的……师伯~”
李烛影被缠得不行,哪吒一声声师伯的叫着,让他鸡皮疙瘩掉一地。
“行了,别叫师伯了。”李烛影把哪吒放到地上,接过哪吒手中的两本书,一本《神农本草经》,一本《神农五谷经》。“本来还想让你给你师父收几个徒子徒孙,你这小家伙就是惫懒。”
“师伯,这事您就不该交给我,你看我那师父,我都从来没见过他,本事来都是跟您学的呢。”哪吒小跑几步,一把抱住李烛影的大腿。
李烛影看着小娃娃大的哪吒,又看看两本书,心中一阵叹息。
“几个弟子都有事,没事的都去浪了,看样子这活计还得落在自己手上!”李烛影让哪吒自己去玩,准备下界走上一趟。
第302章 七雄始现()
哪吒调皮,虽经过三火煅烧,增磨其心性,可到底还是天真烂漫,让他授徒传道,还真是难度不小。
苍梧山如今在李烛影所管辖的直符灵动界内,外门九嶷山倒是设在东胜神洲,两山在不同的界面,却彼此相连,从东神神洲的九嶷山,有途径可进入内门苍梧。
可这份途径万分难寻。
李烛影一手提着哪吒,一手拿着坤扇,从苍梧山来到东神神洲的九嶷山。经过数百年发展,苍梧派在东神神洲也成了数一数二的大派,云颢管理得很好,好像非常适合这样统筹管理的事情。
两人来到九嶷,谁也没惊动,李烛影放下哪吒,让他跟着自己。尽管很不愿意,哪吒也不得不跟随。
“说说吧!这百来年你在下界一个徒弟都没收,你都干了什么?”李烛影也没去找云颢,一边走一边看着苍梧外门的繁荣的景象。
这些三代四代弟子都是面貌精神,对着未来,充满着希望。苍梧派在东神神洲与昆仑派、蜀山派和太上忘情宗齐名,能拜入到苍梧山,这些年轻小子各个热情饱满。
哪吒跟着李烛影,亦步亦趋,周围的来往的弟子仿佛没有看见他们两人,就好像李烛影和哪吒与他们身处不同的空间一样。
“师伯,你就别问我了。”问起哪吒下界干了什么,哪吒就有几分羞恼。
李烛影看着就知道他没干正事,没惹是生非已经对得住他了。
“小哪吒呀,你要收收心,别成天到晚四处胡闹,要不你去帝辛,让他给你在天庭安排个位置。”李烛影看着哪吒,认真的说道。
这边话音刚落,哪吒还没接口,李烛影忽然面色一变,神色凝重的急忙掐指推算起来,不过片刻面色变得异常难看。
原来,此时的人间界风起云涌,众位高人又开始落子了,经过诸侯之乱后,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减低,诸侯割据,各族称王。
周王室名存实亡,齐国、晋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鲁国、郑国、宋国、卫国、陈国、燕国…等诸国并立,李烛影掐指一算,原来晋国被灭了,赵、魏、韩三国分晋。
至此,战国七雄都出现了,这也就是说,接下来人间的争斗会越加严重。
战乱需要消耗!
“哪吒,你好好呆着,别惹事。师伯给你师父把这两门学问传承下去。”李烛影说完,人已经不知所踪。
却话说人间界有一国度,名曰:宋。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
周初之时,姬旦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
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
宋国为房、心之分野之地。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是膏腴之地。
李烛影便看中了这块地方,他下界之后,直奔宋国而来。这里经济发达,人们善于经商,因为国君是前朝王室,理所当然的继承并发展殷商文化,特别是在商业方面,尤为突出。
就李烛影所知,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都是在此地发源。
墨子、庄子和惠子三位圣人皆出自于宋国。
宋国商文化繁荣昌盛,首先表现在城府的发展。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都会。
李烛影觉得这地方风水好,有意在宋国传下神农的医术。至于农术,经过考察后,李烛影觉得宋国不是一个合适的地方。
这里商业发展繁荣,反而不适合农家的发挥。
最终李烛影选定在楚国,择选合适人选,传下神农的农术。
李烛影先到达宋国,去见识了一下儒、墨、道、名四大学派的发源地,他化作一老翁,与四家名士交流一番,对他们的思想很欣赏,也给出自己的一番见解。
在宋国第七日,李烛影选定了三名人选,两男一女,决定传下神农的医术。
第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