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秦霸世-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田横姓田,乃齐国王族之后,对于田荣而言,这才是最大的威胁。

    因为除了逃走的田安,就只有田横有能力威胁自己,更有继承齐王王位的资格与血脉。

    正因为这一点,纵然是亲兄弟。田荣对于田横的防备,从来就没有少过。

    “哎——!”

    大殿之上一声长长的叹息,随之陷入一片沉寂,最后连叹息声也没有了。

    田荣有儿子,他想要的是父传子的霸业。而年富力强,能力不俗的田横便是最大的阻碍。

    正因为这一点,田荣对于田横是又爱又恨。他清楚田横之强,在这个乱世之上不得不用。却也因为能力之强,又不得不时刻戒备。

    ……

    走出大殿的田横,仰望着天空苦涩一笑,道:“王权富贵真的那么重要么?竟能让手足血脉之情,从未有过一般。”

    这一刻,田横心头又一次闪过田荣的身影,一次又一次的防备,让他心头阴云密布。

    原本他对此素来不以为意,今日却总是挥之不去。仿佛冥冥之中,会发生一些事情似的。

    心中翻滚,田横晃掉心头的不安与隐忧,大步走出了王宫。他心里清楚,不管田荣对他的猜忌有多深。

    如今齐国都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项羽大军蠢蠢欲动,这个时候只能压下一切疑惑,全部身心去思谋阻楚之事。

    本章完

第232章 以假乱真,陈余出局!(第二更)() 
中原大地,苍茫万里。

    各国安分守己,除了赵地之外,中原大地,陷入了诡异的和平。

    但所有人都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之际的宁静。

    ……

    人间诸象,天地万物,皆相辅相成而生。乱象一起,必将会是牵连甚广,天下诸国无一例外。

    齐鲁大地之上,齐王田荣横空出世,镇压所有有野心的人。燕赵大地之上,赵王歇与陈余之势镇压一切。

    席卷恒山,巨鹿诸郡,其势愈大。此刻的常山国,只剩下了弹丸之地。

    兵临城下,常山王张耳坐立不安。他一直在等西楚霸王项羽挺身而出,却不料项羽一直按兵不动。

    常山王张耳从始至终,都没有明白这个世界的终极法则。人永远都只能靠自己,将未来与命运交给他人,这无疑是最愚蠢的。

    ……

    信都。

    东大街南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长街,是常山国官员宅邸集中的区域。这里有两座府邸特别显赫,一座是丞相府,另一座便是上将军府。

    十名铁甲骑士护卫着一辆巨大的青铜轺车辚辚驶来,短短片刻便进入了长街深处,望着宽广的长街车上的张耳却感到不是滋味。

    常山国局势危如累卵,南候陈余与赵王歇的大军长驱直入。常山大军一败再败,数万大军近乎损失殆尽。

    张耳清楚除了故燕王韩广,齐地三王之外,他十有八九是失国最快的一个。

    面对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无敌之势,常山王张耳第一时间就是想联盟。以强大的联盟实力,来瓦解陈余的杀意。

    到了这个时候,常山王张耳明显再也控制不了天下局势。

    张耳清楚,在这个时候只有项羽才能救他一命,保全常山国。但他连续不断派遣使者入彭城,却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事到如今,张耳也看清楚了楚国的嘴脸,常山国早已被抛弃,这辈子注定是弃子。

    一路疾行,到了马场青铜轺车却没有停下,驭手一挥马缰直接驶入北偏门,进入幽静的后院。

    车马府令石青在后院铁皮包裹的木门前下车,向张耳深深一躬,道:“王上,到了先生府邸,请下车。”

    张耳跳下车来,与石青两个人一同来到了右侧厢房外。这一刻,石青肃然退后一步,守在了门口。

    “咯吱——”

    一把推开门,张耳大步而入。右厢房廊柱下站着一位身穿大黑斗篷者,正在背对张耳站着:“王上,你来了么。”

    张耳淡漠笑,道:“常山国只剩下信都等数地,大军战死无数,不可力敌!”

    这是很怪异的一幕,常山王张耳好歹是一国王上,此刻脸上竟有一丝愧疚,甚至于亏欠。

    “哈哈——”

    这个时候,黑衣斗篷者又是一阵大笑:“王上,总是那么峻刻。此番前来,决定了么。”说着,转过了身。

    看着眼前这张与自己相同的脸,张耳却是面色渐渐阴沉,竭力压制自己胸中翻翻滚滚的愤怒之火。

    张耳压下心头怒火,叹息一声,道:“陈余欺人太甚,徒呼奈何。所幸天无绝人之路。今日寻你,自然是深思熟虑。”

    ……

    三日之后,常山国灭。

    赵国大军以一种无敌之势冲入了信都,斩杀常山王张耳于殿上。紧随着赵王歇赶到了信都,一年过去,却是物是人非。

    曾经的赵国重臣,却刀兵相向。举世之间,不曾有也。

    信都王宫再一次换了主人,赵王歇高坐王座之上,目光如炬。

    他无比清楚攻破常山国的战事结束了,事到如今,也该到了论功行赏之时,特别是对南候陈余,不封赏不足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诸位爱卿,今日常山国灭,赵国复兴。”赵王歇淡淡一笑:“皆因三军将士用命,南候出谋划策之故。”

    “臣有大功,当重赏之!”赵王歇眼底掠过一抹凝重:“孤深思熟虑之下,决定封南候陈余为代王,领代郡,以彰其功。”

    刹那之间,陈余的炯炯目光盯住了赵王歇,倏忽之间却又消失,脸上现出淡漠的笑容:“王上良苦用心,陈余感念不已!”

    陈余征战沙场,更曾行走四方,自然见识广博智力不俗。几乎就在第一时间,他就猜测出了赵王歇的意图。

    赵王歇这是打算过河拆桥,将他彻底踢出赵国的朝廷之中。虽然是一国之主,却也只有一郡之地。

    心中念头翻滚,陈余放弃了反抗。终究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清楚封而为王,对于他其实是一件好事。

    想通这一点,陈余离席而起,躬身一礼道:“陈余拜谢赵王,自此之后,代国当以赵国马首是瞻。”

    “不必多礼。”赵王歇伏着横置的王案前,抚着长须悠然笑道:“代王啊,今日我赵歇有今日,皆你功劳。”

    “今后代王若有难处,可遣使南下信都。本王力所能及之内,绝对不会不相助,这苍茫大世,你我当互相扶持。”

    陈余谦恭,道:“余不过区区南候,今日因赵王而王,自当感念一世!”

    ……

    陈余与赵歇你来我往,彼此相互恭维。言辞之间,机锋不断。短短片刻,便是交手无数次。

    这已经不再是君臣之间的试探,又而是两国之间的争锋。其中的机锋,不到一定的地位根本察觉不到,也理解不了。

    就在两个人短短的交锋之间,决定了赵代的附属关系。同时又结下了彼此守望相助,攻守同盟的约定。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陈余心头有一丝凝重,此刻他虽然有封王的欣喜,却有更大的压力。

    他清楚赵王歇不仅是为了将自己踢出赵国,更是将自己暴露在西楚霸王项羽的眼皮底下,吸引仇恨。

    一想到这些,陈余心头一抖。他清楚一旦项羽北上,自己将会是赵地大乱的替罪羊。以西楚霸王项羽的秉性,代国唯有灭亡一途。

    心念一动,陈余就将赵王歇的长策大谋洞悉了。他不得不承认,布局之精妙,手段之犀利。

    赵王歇如此做,不仅充分的利用了自己。更是在利用完之后,一脚踹飞自己当替罪羊。

    如此谋算,当真是惊世骇俗!

    ?  ?今儿状态不好,只有两更了

    ?

    ????

    本章完

第233章 游侠门客,并非皆鸡鸣狗盗之徒!(第一更)() 
在大秦帝国时代,户籍制度严密。个人的迁移受到严格的限制,平民百姓的生活圈子,大都局限于自身所在乡县,不得随意流动外出。

    正因为如此,一时兴起的游侠,被帝国法治重拳一下子击溃,从此偃旗息鼓。

    毕竟整个帝国以法治之,事事处处以法律章程办事。在严密法治下,游侠作为体制外的不法之民,几乎没有生存的余地。

    这是大秦帝国从上至下,全方位的打击。是那个横扫六国独尊天下的男人的意志,更是大秦帝国的意志。

    没有人可以例外,所有不服尽皆镇压!

    ……

    天下人皆清楚,韩非子集法术势一体,乃法家的极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始皇帝的思想导师,他在《韩非子·五蠹》中将侠列为危害法治国家的五种蛀虫之一。

    他明确指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

    韩非的这一观点,对于始皇帝有着极深的影响。

    然而一场大泽乡暴乱,引起社会动荡。

    骤然之间,法律森严,人人守法的秩序崩塌了,政权交替,社会动荡的时候,正是鱼龙混杂牛鬼蛇神出没的时机。

    那些旧日被朝廷镇压,不被认同的流氓无赖,正好得到新生出头的机会。毕竟是改变换代了,旧账一笔勾销,皆可革命重新再来一回。

    一度偃旗息鼓的游侠风尚,再一次死灰复燃。一种所为任气节,行侠义,个人与个人之间基于知遇相互结托的风气再一次高涨。

    任侠者,行武用剑,轻生死,重然诺,以感恩图谋相往来。任侠者之间,并无严密的组织,合则留,不合则去。

    然而大乱之世,任侠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理想极致被有心人利用。顿时中原大地之上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国侠,门下食客数百人。

    而项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项伯是一个不安分的人,相比于项羽项梁等身负大才,他并无所长之处。但是他这个人,讲义气,重感情。

    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任侠的一生。

    项伯的交游,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由于项氏一族的反秦之心,他结交的人,大多都是志向相同一心反秦的义士。

    故而,他结交人,不问血缘世系,不问财富职位,看重的是个人的能力技艺,上至经邦治国,下至鸡鸣狗盗,有一技之长者皆可为所用。

    刚开始由于项伯名声不大,追随者不多。但是由于项羽巨鹿一战震惊天下,名声大震。

    风闻传说之下,各地有才能的人士,纷纷慕名前往,争投其门下。

    范增将刺杀义帝的任务,交给了项伯,他看中的就是项伯手下聚集的任侠。

    因为他非常清楚,任侠者往往都是强项的游民。在他们之间,有取必予,有恩必报。

    承诺的事,一定做到,救人之难,不避生死。

    项伯的府邸位于东街之末,与亚父范增遥遥相对,如此布局显示出了项伯在楚国的地位,以及在项羽心中的位置。

    后院的石亭中,项伯眉头大皱。亚父范增交给他的任务,让他有些抵触,杀帝有违大义,却有利项氏。

    “家老,去请石生过来石亭,同时备小宴!”项伯放下手中茶盅,道:“同时严守,不准任何人入后院半步。”

    “诺。”点头答应一声,家老大步离开了。

    思来想去,项伯还是觉得石生,比较合适。因为他不仅思谋周全,更是一个剑术高超的剑客。

    杀帝一事,关系重大,必须要谋划妥当,唯有如此,才能一击必杀。

    正因为如此,石生将会是他的首选!

    这不仅事关项氏一族在楚地的绝对权力,更因为此事若成,他将会力压亚父范增,成为最能够影响项羽的人。

    天下第二,从此之后将不会是一个梦想。正因为如此,项伯才会打算请出门客之中的上客——石生。

    “石生,见过先生!”不多时,一个枯瘦如柴的青年,长发凌乱,大步走了进来。

    闻言,项伯爽朗一笑:“先生,快快入座,你我相酌一杯!”

    “请——”石生笑了笑,随及一拱手。

    他太了解项伯了,这个人虽胸无大志,但却义气重然诺,属于可以结交之人。而且他跟着项伯以来,一直待遇很好。

    主宾入座,项伯提起酒壶满了一盅,轻轻的推在石生面前,转而给自己满了一盅:“请——”

    两盅相迎,一饮而尽。搁下酒盅,石生淡漠开口:“先生,可有何难处需要石生效劳,不妨明言!”

    从项伯的神色中,他看得出项伯满怀心事。他知道,必然是有事情难住了项伯,而项伯请他赴宴,必然是有求于他。

    眼底掠过一抹凝重,项伯深深看了一眼石生,站起身来对着石生深深一躬:“项缠有一事,想请先生帮忙!”

    酒盅在嘴边一顿,石生瞥了一眼清亮的酒浆,笑了笑:“石生入先生门下,一直无所事事。军国大事,无出一策,纵横捭阖,无出一谋。”

    “然,先生待我依旧。今日先生有难,石生自然不会视而不见!”

    “呼……”

    心头松了一口气,项伯:“义帝发布讨项檄文,霸王震怒。老夫欲解其忧,令义帝朝廷失声!”说罢,项伯作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三日后,石生入郴!”默然良久,石生道了一句。

    在这个战国风气未死的时代,游侠的风格,重在心领神受,恩怨刻骨铭心,喜怒不形于色,然诺不轻出口。

    石生受项伯礼遇,对于这种任侠而言,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一开始,内心深处早已经以性命相许,只是在等合适的机会。

    所以,当项伯请他出手时,石生欣然答应。

    ……

    三日后,石生走了。

    ……

    石生从彭城急赴郴县,只带走了一柄珍视如命的宝剑,以及一副辽东国的使者节令。

    他清楚发布了讨项檄文的义帝,此刻早已经是惊弓之鸟,稍有任何风吹草动便会警觉。

    想要面见义帝,将会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但是这一切都难不倒走南闯北,经验丰富且知悉太多历史典故的石生。

    本章完

第234章 石生入郴(第二更)() 
要离刺杀吴王庆忌,杀妻灭子断臂。荆轲易水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石生清楚,这是一群疯子。同样的,这也是他们的追求,他们游侠的信仰。

    但是石生更明白,刺客一旦答应,将会是一条不归路。只有死,没有生路。更何况刺杀义帝,必将会千夫所指。

    只是为了报答项伯的恩情,他义无反顾。石生相信,他手持辽东王使者节令,必能手刃义帝。

    血溅五步,天下缟素!

    ……

    石生走过很多地方,却从来没有来过郴县,若不是项王迁徙义帝至此,恐怕他一生也不会对郴县这个名字有影响。

    心中虽有一丝猜测,郴县荒凉,远不及彭城。

    今日,当他走近这座因为义帝这位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而闻名天下的郴县时,他几乎不相信眼前的城池竟会是天下共主的帝都。

    作为一个走遍四方的游侠,他走过无数的地方,也曾见识过大秦帝都咸阳城的恢宏霸气,真正具有气吞万里如虎的张扬。

    纵然是如今其势如日中天的彭城,也远远不及万一。石生清楚,这便是项羽与始皇帝的差距。

    但是他无论如何想不到这个天下共主,果真会如此的衰颓破败。这一刻,他嘴角勾起一抹嘲讽。

    义帝挑衅项王,根本就是一场浮萍撼树的不自量力。

    眼前的郴县,再一次让他明白了一个真理——在这个世道上,强大才是立足的基础。

    如果实力不足,纵然是血脉高贵,也不值一提。乱世之中,正是打破长久以来血脉贵族的时候。

    一想到这里,石生沉重地叹息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王虽有远见,却终究看不到了!”

    心有所想,时间自是过得飞快。石生的青铜轺车按照礼仪,先行到接待使臣的国驿馆安歇。

    这座国驿馆冷清得不及一个十里小亭的歇脚官驿。虽打扫干净,却极度简陋,就像是普通国人的房屋改建而成。

    眉头皱了皱,石生在车马场下车,好容易找到一个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只是两个人之间鸡同鸭讲。

    石生根本听不懂老人的地方方言,通过连说带比划,大半天才得到了一个消息:“令尹,吕青。他管事。”

    令尹吕青的名字,石生倒是知道一二。作为一个行走江湖的游侠,对于天下间的大人物,都有一定的了解。

    更何况项伯曾为楚国右令尹,作为门客他对楚国文武自是熟悉。

    就是这个吕青,两次以机智的说辞,斡旋化解了项氏一族与义帝之间矛盾。更是出手果断犀利,让空架子的牧羊小儿,有了一定的实权。

    当他听闻这一些事,心头也有些震惊。只不过时光荏苒,这些事情早已经成了一个记忆。

    念头一动,石生觉得有他理事,也许还有点儿用:“去令尹府邸——”沉默了一会儿,石生便做出了决定。

    “诺。”

    片刻之后,石生一行便径直找到吕青府上:“请家老通禀令尹,辽东使者拜见——”

    “使者请入客厅,老夫这就去通禀!”家老一拱手,将石生一行人请进了客厅之中。一招手,侍女端来点心茶水。

    “老爷,辽东使者入府求见,正在客厅——”家老神色恭敬,面对垂暮老者不敢有丝毫的造次。

    闻言,吕青很是惊喜,郴县竟有使臣来访,说明讨项檄文还是起了作用。只是在刹那之间,吕青神色变了。

    “请——”沉默了一会儿,吕青一摆手。

    他清楚刘季与项羽不对付,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认为刘季有能力对抗项羽。只不过,有使者来,终究是一件好事。

    ……

    “辽东王使者石生,拜见令尹大人!”走进大厅,石生一拱手:“辽东王,托在下向令尹问好!”

    “使者请——”吕青微微还礼,一摆手作了一个请的动作。

    两个人寒暄几句,吕青大是高兴。不仅热诚地安置石生一行在自己府邸住下,又在正厅为吕青小宴接风。

    一番吃喝之后,石生起身对着吕青深深一躬:“还请令尹替在下引荐陛下,王上有要事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