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亥走到赵高的前面,望着梅花鹿,道:“丞相,朕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神马,劳烦丞相给朕解说一二如何?”
看到胡亥信了,赵高嘴角勾起一抹阴冷,随之收敛。
“老臣遵旨!”
就在这个时候,赵高刚刚走到胡亥的前头,胡亥背后张开的五指轻轻合上,随及闪电般拔剑出鞘。
“噗!”
一剑刺穿了赵高的心脏,与此同时,以韩谈为首的内侍,露出强弩,对着阎乐,赵成一阵乱射。
天问出鞘,必将染奸臣之血!
……
“陛下,你……”
胡亥对于人体构造清楚,他明白从哪里出剑,赵高必死无疑,这一次,以性命做赌注,他极为小心。
“丞相,若不是你,大秦何至于此,诸位兄长,大秦功勋何至凋零!”
……
“保护陛下!”
变故突发,子婴眼疾手快,手中长剑在手,大喝一声,出现在了胡亥的身前。
“是。”
与此同时,他的护卫将胡亥护在了中间,防止赵高余孽反扑。
……
一把抽出天问,胡亥直视着赵高,道:“倘若蒙恬大将军在此,大秦帝国何至于关东尽失,国将不国。”
“你赵高何功于秦,竟至中丞相之位,连朕都需要称呼你为赵公?”
……
求推荐,求收藏,求五星好评。
本章完
第4章 绝境才能逢生()
皇城池畔的石亭中,一场杀戮结束,赵高怎么也没有想到,胡亥会在这个时候,铤而走险。
由于对胡亥的放心,以及对秦国朝廷的掌控,这一次献马,赵高只带了赵成与阎乐二人,以及寥寥无几的护卫。
这是何等的自信!
因为他自信,整个大秦朝廷,没有人敢动他。只可惜,他算漏了一点,以至于身死。
血腥味冲天,刺人口鼻,石亭之中,尸体横陈,秦国文武神色凝重,气氛凝固到了极点。
胡亥突然的出手,让他们心中大惊!
……
“王叔。”
“陛下。”
没有在意因为震惊而愣神的子婴,胡亥沉声,道:“斩下赵高,阎乐,赵成三人头颅,由你与韩谈立即接手皇城禁卫,以及咸阳令。”
“将咸阳的所有大军收拢,关闭四门,斩杀赵高余孽。”
这一刻,子婴喜极而泣,胡亥终于幡然醒悟,这让他在乌云密布的大秦天空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是。”
他清楚,这一刻不是感慨时候,诛杀赵高余孽,才是关键。
看着韩谈与子婴离开,胡亥看着周围的大秦群臣以及内侍侍女,目光冰冷如刀,
突然的变故发生,让他们大吃一惊,只是短暂的欢喜过后,他们的心里,满是恐惧。
就在刚才,他们迫于赵高的淫威,居然欺君罔上,将梅花鹿硬生生的说成了马,如今赵高伏诛,面对这一刻的胡亥,一众人冷汗都下来了。
“臣等死罪,请陛下责罚!”
扑通跪倒一片,除了保护着胡亥的四个内侍,所有人都跪倒在地,连头也不敢抬。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生死,掌握在胡亥的手中。
“都起来,今日的事情,朕可以不计较,朕给你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犀利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身上扫过,胡亥沉声,道:“立即回皇城,稳定朝廷,收拾残局。”
“是。”
……
“随朕回咸阳宫。”
“是。”
一场对于大秦帝国至关重要的变故,就这样结束,胡亥心里清楚,借此而起的风波,还远远没有开始。
从诛杀赵高的惊心动魄中挣脱,胡亥从记忆深处寻找有用的碎片,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风雨飘摇,必须要找到一条活路。
心里念头闪烁,胡亥沉默着一言不发,他心里清楚,整个天下乱象纷纷,项羽决战巨鹿,刘季兵进武关。
大秦帝国陨落在即,若是再没有办法想到扭转乾坤之策,必然会让历史重演。
刚刚诛杀了赵高,改变了指鹿为马,这一个改变告诉胡亥,历史可以改变。
头顶上空乌云密布,但是胡亥心中有一一丝渴望,一丝冲动。
这是华夏五千年中,最有活力,最富有魅力的时候,大秦帝国这个神秘的国度,就如同一副神秘的画卷,将会在自己面前徐徐展开。
汉高祖刘邦,西楚霸王项羽,兵仙韩信,谋圣张良,陈平,英布,这个乱世人才何其多。
生于这个时代,胡亥自然有一争之心,与西楚霸王比武力,与汉高祖刘邦比驭臣下,与谋圣张良比智谋,与兵仙韩信比用兵。
一想到这里,胡亥心中生出冲天的豪气,这份豪情万丈,将心头的阴霾冲散了一道缝隙。
正是这一份豪气干云,让胡亥心中生出了守住大秦帝国,平定关东之乱的念头。
心底深处那一个逃亡东亚,亦或者东渡的想法,不由得烟消云散。
……
咸阳城中,一片混乱,子婴接到胡亥的命令,心中狂喜,只感觉到苍天开眼,大秦帝国终于有了一丝希望。
赵高,阎乐,赵成的人头摆在眼前,守卫咸阳的城卫军,以及保护皇城的禁军,全部聚拢。
没有人敢反抗,人头在前,他们都只有低头一条路。
……
这一天的咸阳是疯狂的,赵高的余孽诛杀殆尽,天空中到处都是飘散的血腥味,让咸阳的百姓心中沉甸甸的。
他们清楚,风雨欲来风满楼,大秦帝国皇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胡亥面色清冷,没有在意内侍侍女的恭维,带着保护他的人,来到了咸阳宫。
这一刻,咸阳宫的大殿上,又一次响起了浑厚肃穆的钟声,稀疏零落的大臣们纷纷走进了久违的大殿。
只是此刻走进大殿的秦国臣子,大多数都是白发老人与年轻公子,几度折腾,群星璀璨的帝国功臣干员们已经消失殆尽了。
留给他的,只是只是一个气息奄奄的末日帝国。
……
胡亥心中念头翻滚,面上神色不显,他戴起平天冠,手扶着已经显得古朴过时的又宽又短的镇秦剑,走到帝座前凝视着殿中的一片白发后生,良久没有说话。
“臣等拜见陛下!”
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道:“这是诛杀奸臣赵高之后的首次朝会,一切从简。”
“是。”
……
“王叔,咸阳之中,还有多少兵马?”
良久,胡亥问出了第一句话,他清楚此时此刻,自己唯有守住秦地为上,其他的都是浮云。
“禀陛下,整个咸阳之中,只有材士营有两万人马,再加上皇城禁卫,不过三万。”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胡亥没有想到昔日巍峨大军百万的大秦,此刻国都只有三万老弱病残。
这一幕,当真是讽刺!
大秦帝国以武立国,却不料短短三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位爱卿,可有章邯将军以及王离将军的消息?”
胡亥清楚巨鹿必败,这一刻,他要确定指鹿为马在巨鹿发生前后多久,从而制定出防守策略。
“陛下,河北军报已到多日,老臣无处可报!”
“河北军报?快说!”这一刻,哪怕是胡亥也变了脸色,他清楚巨鹿之战,对于大秦帝国的意义。
“诛杀赵高之前,章邯军报已到,赵高隐瞒不告诉任何人!”百里守愤愤然,进而高声,道:“河北战事,我军断粮,十万九原将士全军覆没。”
“王离被俘,苏角,涉间惨死沙场,章邯军残部突围,又被项羽盗军追杀,已经在漳水陷入绝境……”
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红塔山小萌新望着大佬的票票与收藏瑟瑟发抖……
本章完
第5章 秦之一字,镇压天下。()
百里守还在愤愤不平的诉说,只是胡亥却一句话再也听不进去,局势比自己想的还要危险。
危如累卵,大秦帝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相比于这些人,胡亥更清楚章邯在不久后,将会率二十万刑徒军投降,这才是对大秦最大的打击。
心中念头闪烁,胡亥清楚,大秦如今的处境太危险,想要图存,就必须要剑走偏锋。
……
“除此之外,刘季大军到了何地?”
胡亥突然开口,整个咸阳宫为之一静,老臣后生浑身一颤,没有了言语。
这个时候,韩谈哽咽低声,道:“禀陛下,刘季大军进逼武关,为今之计,只有与之周旋,设法存得社稷余脉,再做后图。”
武关。
自春秋始,历来武关均设防守。为兵家必争。武关旧有城垣,北倚岩崖,南临绝涧,河水环东、西、南三面,城址横出河心。
城东有四道岭,特别是吊桥岭高且陡峭,“上山一道,不容并骑”,为武关屏蔽,且有秦关以二敌百之誉。
……
胡亥心里清楚,刘季进逼武关多日,武关被破不过是时间问题,这个时候,考虑的不应该是武关,而是峣关。
峣关。
作为关中的最后一道门户,绝不能落入刘季手中,胡亥心中清楚,一旦峣关失守,整个咸阳将会无险可守。
大秦帝都将会直接暴露在刘季大军的眼皮底下,所以为今之计,不管河北战事如何,保住峣关才是目前最需要。
“王叔,朕封你大秦左丞相,自今日起于咸阳监国,废除自朕登基以来,修改添加的严刑峻法,恢复始皇之制,在关中稳定民心。”
“是!”
……
“王叔,立即派出使者,下令章邯撤军函谷关,放弃函谷关以东全部土地,不得有违。”
“是。”
这一刻,子婴心中满是激动,如此作为,说明胡亥真正的振作了起来,心中激动的高呼:“大秦有救,大秦有救!”
……
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厉色,看着满朝的白发老人与后生,一字一顿,道:“先前朕昏聩,受奸臣赵高蛊惑,导致大秦功臣栋梁损失殆尽。”
“昨夜父皇托梦于朕,斥朕为不肖子孙,愧对嬴氏列祖列宗。”
“今日朕诛杀赵高,以明心志,希望诸位爱卿,与朕一道齐心协力,平定这万里天下,重铸大秦。”
“始皇有灵,大秦万世。”
“始皇有灵,大秦万世。”
“始皇有灵,大秦万世。”
……
等到咸阳宫中的激动稍微平息,胡亥沉声,道:“丞相,子恒,子陵,韩谈留下,其余人退朝,各司其职,稳定咸阳。”
“是。”
……
望着其余文武百官退出咸阳宫,胡亥望着子婴等人,道:“刘季兵逼武关,项羽大胜巨鹿,十万九原大军全军覆没,王离被俘,苏角,涉间战死。”
“局势危如累卵,大秦危在旦夕,非常之时,当用非常手段,在此期间,朕意即天意,违抗者杀无赦。”
“是。”
……
“丞相,关东乃大秦根基,老秦人乃大秦命脉,朕命你收拢民心,废除苛捐杂税,与民休息。”
“是。”
“韩谈,立即携带传国玉玺与父皇配剑天问,以及朕的圣旨北上九原,下令九原驻军分兵十万大军南下,移驻函谷关。”
“守住大秦的门户,只要函谷关在,只要关中不失,大秦就有重铸的那一天。”
感觉到胡亥的坚决,韩谈朝着胡亥肃然一躬,道:“请陛下放心,老臣就算是死,也必完成任务。”
韩谈清楚九原大军南下,对于当下局势的巨大影响,大秦帝国存于不存,就看这一步了。
同样,他也清楚九原大军南下,非比寻常,它们是北地军,是蒙恬大将军的嫡系!
……
“子恒,由你统帅三万材士营,子陵由你统帅皇城禁军,立即拔营随朕南下峣关。”
“是。”
嬴恒与嬴陵心中大喜,他们终于能够走上战场了,要知道在始皇帝以后,宗室子弟不上战场,没有战功就没有爵位。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激动不已。
“陛下不可,反贼凶残无比,陛下千金之躯,岂能冒险!”
不同于嬴恒与嬴陵的欢喜,子婴与韩谈脸色大变,纷纷躬身劝谏,道。
“两位爱卿不必劝朕,泱泱大秦,沦落至此,朕当负首责!”
一言至此,胡亥心中豪气干云,一字一顿,道:“与其等到刘季攻破咸阳,朕引颈就戮,还不如放手一搏。”
……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
咸阳宫的上头,久违的响起了老秦人的血誓,这一刻,五人同心,只为了巍峨大秦。
……
这一刻,五个人心中激动不已,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是一种精神,一种誓言,一种大秦帝国的“亮剑”精砷。
每当秦国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这句誓言就会在朝野之间漫起,一种不屈和必胜的信念会感染整个国家,整个民族。
自大秦帝国建立以来,这是第一次响彻咸阳宫,胡亥相信,有朝一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必将会响彻整个中原。
大秦帝国的黑色战旗,势必会再一次插遍天下。
……
胡亥心里清楚,赵国时期,秦国之所以战无不胜,即使败了很快也能恢复元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着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
老秦人有着强烈的归属感,所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正是如此。
……
春秋战国孕育出的时代精神是全面竞争,强势生存。就是“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所谓大争,就是争得全面,争得彻底,争得漫长,争得残酷无情。
如今天下统一不过十数年,这种大争的血气尚存,大秦仍有希望。
大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包容裹挟了这个时代的刚健质朴、创新求实精神。
胡亥相信这样的大秦帝国,绝对不会灭亡,绝对不会。至少有他在,大秦帝国必定能够崛起,一如始皇时,秦之一字,镇压天下。
小萌新前来报道,求推荐,求收藏……
本章完
第6章 士气如国势()
材士营大军三万,皇城禁卫军两万,诺大的咸阳,只有五万老弱病残,这便是咸阳城最后的力量。
胡亥站在点将台上,望着底下无精打采的士卒,心中叹了一口气。
若可以,他绝对不会带着这样的大军去打仗,因为这不是去建功立业,而是去送死。
短短数年,曾经虎视天下,被关东六国视为虎狼的秦军,甚至于不如一支农民军,如此境地,胡亥怒火攻心。
这五万大军,是秦国最后的底蕴,是老秦人,是对秦国最忠诚的存在。
胡亥心里清楚,这五万大军,就是咸阳最后的力量,也是他翻盘的唯一凭仗。
拱卫咸阳的主力大秦京师军,虽然战力强大,但是早已经被章邯带了出去,说不定此刻,早已经成了叛军。
站在点将台上,感受到三万材士营骑兵与两万皇城禁卫军士卒的士气,胡亥真希望这一支大军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京师军。
以三万大军,于渭水之畔一举击败周文的数十万大军,将关东贼军的锋芒止步于渭水。
这样显赫一时的大军,才配得上虎狼秦军的名号。
可以说是京师军,让大秦帝国得以延续,国祚在乱世中得以苟延残喘。
……
可惜,他来的不是时候,大秦除了九原与南越还有大军之外,其余各地都已经空虚。
此时此刻,想要救局,就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以老弱病残,行冒险一击,胜则有一线生机,败则死无葬身之地。
……
“哗啦啦……”
校场上,旌旗遮天蔽日,大秦帝国的黑色龙旗在风中有气无力的招摇撞骗,一点也没有始皇帝一统天下的锋芒毕露。
“唏律律……”
战马干瘦,仿佛一直没有粮草喂养,饿的皮包骨头,根本看不到健硕的肌肉,修长的四肢,优美的流线型。
这样的战马,这样的士卒,让胡亥心中因为斩杀赵高而生出的滔天豪情,一下子消失殆尽。
饿马,病卒,缺粮,少将……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面对当下困局,胡亥必须要凭借这些歪瓜裂枣,炖出一盘美味佳肴来。
……
饿马,病卒,缺粮,少将……
无与伦比的困境,此刻胡亥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用仅有的条件,打出一场震惊关东群贼的大胜利,来稳定关中人心。
“呼……”
连续三组深呼吸,胡亥压下心底翻滚的念头,以及情绪波动,他望着底下的大军,道。
“诸位将士,朕姓嬴,名胡亥,是你们的二世皇帝,朕以为这一生,本可高枕无忧。”
“泱泱大秦,虎狼之师,这便是天下对于我们的赞誉,父皇的威名,威震寰宇,苍天敬畏。”
“然,浩荡大秦,远没有朕想象的稳如泰山,巍巍帝国,此刻已经群寇四起,函谷关以东,内史以东全部沦陷。”
“我泱泱大秦,如今只有巴郡,蜀郡。汉中郡,陇西郡,北地郡,上郡,九原郡,云中郡,内史等大秦故土。”
“噌!”
一把拔出腰间的镇秦剑,胡亥高声,道:“告诉朕,尔等可愿六国贼寇入关,杀我父母,夺走妻儿?”
“不愿!不愿!”
……
声音依旧有气无力,到比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候,六国余孽虽然并起,但秦军傲骨还在。
黑色洪流东向函谷关,席卷关东六国的传说,还历历在目。
秦军将士的血性,虽然蛰伏胸膛,却没有熄灭,胡亥此刻唯一要做的便是,重新点燃秦军将士的血性。
“大秦帝国,乃朕与尔等祖辈,一代代打下来的无上荣耀,中原的土地上,每一寸都有我老秦人的热血。”
“告诉朕,若敌军来犯,尔等当如何?”
……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
回答胡亥的只有这句老秦人的血誓,这个时候,任何的誓言,都不及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