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秦霸世-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及三王以及身后的官吏起身,对着河南王申阳肃然一拱手,道:“我等见过盟主!”

    “哈哈……”

    大笑一声,河南王申阳摇摇一拱手:“申阳,有礼了!”

    一番见礼结束之后,河南王申阳一摆手,司礼大臣见状连忙高声宣诵:“四国丰山会盟,盟主开宗——”

    河南王轻轻咳嗽一声,见到所有人都注视了过来,方才开口,道:“四国会盟,磋商日久,终归同心。会盟之宗旨:东抗西楚西据大秦,求存于中原大地。”

    “求存方略之大要有三:其一,四国盟誓,互不为战,若违盟誓,三国共讨;其二,设立最高盟军大将,一旦有敌军来犯,可以整个四国大军;其三,四国求存,首在西楚与大秦。本盟主以为,西楚为先,同时需要防备大秦,不知列位意下如何?”

    河南王申阳,提前早就有准备,此际讲完环视全场,并向司礼大臣示意。

    对于河南王申阳的一番话,三王并没有反对,也没有开口。

    因为不可否认,河南王申阳为此下过功夫,他说的就是目下四国的处境。故而,其他人就算是想要找毛病,也无从下手。

    见到三王没有反应,司礼大臣高宣:“盟主开鼎,鸣钟!”

    早就严阵以待的乐官,轻轻敲响了编钟,一时间,大帐之中钟声悠扬而起。

    与此同时,河南王伸出铜钩肃然搬下案上食鼎的鼎盖:“钟鸣鼎食,礼仪之要。列位请开鼎畅饮。”

    随之,河南王微笑着伸手做请,三王肃然开鼎,热气腾出,缭绕帐中。

    ……

    就在四国会盟到了关键之时,这个时候,安插在丰山会盟之地的眼线,传回了消息。

    “陛下,眼线传来消息,河南王已经赶到了丰山,四国会盟已经开启!”韩谈目光如炬:“是不是该通知李必将军?”

    站在山头,胡亥目光闪烁了一下,随及摇了摇头,道:“不必通知李必,这一次兵分两路,就是为了互不干扰。”

    “李必率军攻打洛阳,朕率军直上渑池,若是将消息告诉李必,只会影响他的发挥。”

    默然良久,胡亥断然下令,道:“传令大军,从现在开始昼伏夜出,注意隐藏踪迹,直入渑池。”

    “是!”点头答应一声,韩谈大步离开。

    很显然,秦帝胡亥想要进行斩首行动,以大军突袭丰山。活捉四王,然后漫天要价,兵不血刃灭国。

    ……

    胡亥行军速度,并不是一个劲儿的去杀入丰山,而是与李必的大军进度保持一致。故而,胡亥行军速度慢到了极致。

    可以说是,彻底的违背了兵贵神速。

    他必须要与李必一致,如此一来,才不会引起洛阳的警觉。胡亥清楚,洛阳城中最少有三万大军。

    而李必的大军也只有三万,兵力相差无几,而河南大军更有坚城为之依靠,对于李必而言,必然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

    在这个时候,减少洛阳大军的警觉,是胡亥此刻唯一能做的。

    “陛下,这一次我军擒拿四王么?”韩谈眼中有一丝担忧,他清楚这样做的危害。

    闻言,胡亥幽幽一叹:“若是条件允许,朕自然想要一次性全部抓了。只有如此,我大秦才能坐收渔翁之利。”

    其实有一句话,胡亥没有说。那便是这一次最好的结果是全部包围,然而以地粮来换人。

    毕竟只有这样做,对于大秦最有利。而胡亥对于河东郡一直耿耿于怀,念念不忘。他想要的不是半郡而是一个整的河东郡。

    有了西魏王在手,足以换来半郡之地。至于韩王成,胡亥可是对于张良眼馋了许久。

    至于殷王司马卯暂时没有太大的冲突,只能以粮草来换人了。河南国这一次他是灭定了,胡亥清楚只要他杀了河南王申阳,灭了上官竭,河南国必然会投降。

    一切的一切,在最开始的时候,秦帝胡亥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因为他清楚,这样做的危险性。按照寻常思路,这一次出兵丰山,就要冒以一敌四的风险。

    如果没有抗御四国联兵的实力,就当稳妥采取守势,待实力具备时再鱼跃而出。

    只是胡亥等不及了,他了解天下大事,自然清楚随着项羽与刘季的崛起,对于他的压力极大。

    对于秦帝而言,四国王上全部擒拿自然是好事,只是在这其中,只有河南王申阳

    可以死。

第337章 战功才是立足大秦帝国的根基!(第三更)() 
大军从砥柱离开,一过新安,李必断然下令:“攻克河|南,三军昼夜行军,进军洛阳!”

    “是!”点头答应一声,中军司马转身而出,将命令传达出去。

    ……

    随着李必一声令下,大军浩荡而出,压抑许久的秦军,气势如虹,独属于老秦人的狰狞獠牙展露而出。

    这便是虎狼之师,真正意义上的无双精锐,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绝世利器。

    ……

    望着茫茫大道,李必精神大振,从他觐见秦帝胡亥的那一刻起,他就决意以赫赫武功在大秦帝国站稳脚跟。

    李必本是名门之后,只是李信出兵伐楚大败,才会发生家道中落,一直做骑将许多年。

    骑将虽然也是将,只是秦军之中最为平常的一个官职。

    在中原大地之上,尚不是一等一的重臣,也不是名士谋求的功业目标,李必自然不甘久居在如此职位上。

    故而,当秦帝胡亥找到他时,李必立即敏锐的意识到自己的机会到了。那怕是从骑将转变为咸阳令,他也没有丝毫的怨言。

    后来,胡亥又临机决断,抽调他为河东郡郡守。这一次,他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且,恰恰正是乱世,渴望一统天下的胡亥与兼通杂学喜好谈兵机敏快捷的李必相谈,自是分外投机。

    如此一来,一条宽广的大道摆在了李必的面前。他相信只要不发生意外,他必然会超越父亲。

    在这一次大秦帝国重铸的时候,因赫赫战功封君!

    李必之所以放弃咸阳令,河东郡郡守的重要官职,不仅仅因为他出身将门世家,更因为长年的骑将生涯,让他切身体会到战功对于老秦人的意义。

    因为,李必很清楚,在极为看重军功的大秦帝国,不管你是何等高位重臣,没有赫赫战功。

    便没有深植朝野的根基,也没有真实爵位,对于他这样的衰落将门更是如此,若是没有赫赫战功,便不能算在大秦朝廷站稳了脚跟。

    李必可是清楚,赫赫大功如商鞅者,若没有一战收复千里河西的最后大手笔,在秦国也不会形成举国世族连同秦惠王一起也无法撼动的根基。

    以至于商鞅生前如圣,死后如神,使大秦朝野永远在他法统的轨迹上行进。

    ……

    在名义权力上,李必清楚这辈子都不会与商鞅比肩,而且在实际根基上更是天差地别。

    而对于李必,战功就成了唯一途径。而且他的偶像,是武安君白起。

    当年的武安君白起,就是从一介千夫长崛起,一路以赫赫战功立足,成为大秦战神,封号武安君。

    而白起的路,就是他的崛起之路!

    李必虽年轻,但他经历过始皇帝的时代。自然清楚,大秦帝国之中但凡是要塞将领,个个都是浴血杀出来的高爵悍将。

    哪怕是北地军之中,人人都有一身疤痕伤痕,人人都有赫赫军功爵位。

    特别是李必更清楚一点,历史上大秦名将的用兵战例,你没有大才奇功,休想教他们如臂使指般服从,事事都会碰到无数磕绊。

    所有的这一切,李必都看得一清二楚,若是不打几场大胜仗,他在大秦帝国必是长久的尴尬。

    毕竟李信的威名,早已经成了历史。若是不拿这一次攻打洛阳作为起点,只怕是接下来的战争,胡亥未必会用他。

    ……

    “将军,末将以为我军不必要攻打河|南,只需要绕开河|南,直接攻打洛阳即可!”

    李必心头渴望战功,一直在催促大军加快速度。

    可就在大军刚刚开出新安的第一个晚上,前军主将百里守带着一干将领来到中军大帐,竟劝李必停止发兵河|南。

    ……

    一听到这里,李必心头大怒,只是作为主帅,他必须要克制,保持绝对的理智。

    故而,李必并没有发作,只是黑着脸冷笑道:“百里守,你身为前军大将,不知皇命不可违么?”

    只是百里守并不为之所动,他不卑不亢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河|南作为洛阳的门户,必然是有备。”

    “纵然我军浴血攻下,必然会惊动洛阳城中的河南国大军,如此作为,必然会使大秦锐士流不必要的血。”

    听到百里守的话,李必压着怒火正色道:“百里守,陛下对本将军说过一句话:取三川,与西楚决于三川郡!”

    “下河南、通洛阳,据三川,此乃陛下雄图大略也,你等敢以些许伤亡计较?”

    随着李必的发火,帐中一时肃然无声,虽然李必没有赫赫战功,但他毕竟是名义上的主将。

    这一点由秦帝胡亥亲口御封,不容置疑。

    只是肃然无声,并没有保持多久,一个年轻的千夫长从后排走出拱手,道:“将军此言差矣。兵者,国之大事也。更何况陛下有令攻打洛阳,并未决定大军从何而出!”

    “你是何人?竟敢如此犯上!”事情到了这一步,李必终于忍不住了,拍案霍然起身。

    “末将千夫长白舒,有言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白舒平静冷峻,全然不像一个小小的千夫长。

    这一刻,整个大帐之中气氛凝固了起来。一方面是李必,一方面是白舒,其他人沉默着不说话。

    毕竟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不得不慎重。

    “河|南虽为洛阳之门户,但它的守军数量,必然不会多于洛阳。”

    李必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已经没有了笑意,他正色庄重道:“河南国只有五万大军,除了各大关隘之上的守军,恐怕只剩下三万机动力量。”

    “洛阳作为王都,河南国第一重镇,必然会有大军镇守,除去这一次负责会盟的精锐大军,洛阳城中的守军必然有两万余。”

    “如此一来,河南这个门户的大军,绝对不会超过一万,大概在五千到一万中间不等。”

    说到这里,李必环顾一周,看着诸将,然后冷冷一笑,道:“难道诸位将军,以为我秦军将士连一座万人把守的关隘重镇都拿不下了么?”

    ……

    本章完

第338章 个人利益,必须要为大秦帝国利益让步。() 
从内心深处说,李必承认这个白舒确实有见识。然,他的军令已经下达,若不战而回,必然会影响他的威望。

    这会让本就薄弱的威势,进一步削弱。对于此,李必自然是百般不愿。

    这一战是他一生辉煌的开始,李必自然不愿意就这样停下。因为他清楚,有时候有些机会,只有一次。

    一旦错过,就不会有了!

    “白舒?”李必心中一动。他虽不知道白舒这个大名,但是在大秦帝国的历史上,白氏这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姓氏。

    特别是李必的偶像便是白起,自然是白氏极为敏感。

    但在大军之中身为最高统帅,如何能教一个千夫长如此侃侃论兵。这对于他的威望,将会是极大的打击。

    一念闪过,李必厉声呵斥:“一个千夫长也妄言军国大计,莫以为你是武安君不成!”

    这一刻的李必纯属是以势压人,他心里清楚,若是不能压下白舒,让这一次的出兵河南夭折,将会对他的威望与决断造成极大的冲击。

    而这一份冲击,必然会让他在军中威信全失。从此以后,在军功立国的大秦帝国之中,再也没有出人头地的可能。

    只是李必的斥责,并没有让白舒退步,他正色庄重,道:“末将以为:自孝公以来,我大秦兵锋所向无敌,皆因上下同心。”

    “将士尽抒己见,庙堂方能算无遗策。今天下大势如此,山东反秦势力蠢蠢欲动。我大军轻率攻打河南,必然会惊动洛阳中河南国大军。”

    “三川郡之外,已有西楚兵马十万之众,若久攻不下洛阳,大军陷入泥沼,若是四国反戈一击,大秦岂非险境,望将军三思,慎之慎之。”

    白舒清楚,因为秦帝胡亥在砥柱杀了西楚大将龙且,这一次西楚领兵大将必然是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战阵之勇,千古无二。而他对战机的捕捉,更是绝无仅有。

    正因为如此,唯有放弃河南,先行下洛阳,以据洛阳而取河南,将会易如反掌,甚至于不费吹灰之力。

    白舒的话,让李必一时无言以对。从内心深处说,他承认这个白舒的观点。而且他对于项羽,也是极为忌惮。

    毕竟是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以及这个天下最为精锐的楚军。而且西楚大军数量之众,远在秦军之上。

    只是,此刻大军已经发动,若不战而回,他这个将军的颜面何存?

    “呼……”

    略一思忖,李必清楚他的存在,是为了大秦帝国而服务。一念至此,不由的沉声道:“列位将军:此战乃大秦又一次生死存亡之战,白千夫长所言甚是。”

    “此战我军放弃河南,立即改道直取洛阳,诸位将军以为如何?”

    李必清楚,这件事已经不再是他妥协不妥协的事了。作为大秦帝国武将,就必须要为大秦帝国的利益让步。

    不管他多么渴望建功立业,都必须要为大秦帝国的利益让步。这是身为大秦朝臣的义务,是身为老秦人的义务。

    ……

    “是!”举帐齐呼,这一刻,秦军诸将之中的矛盾彻底消失了。

    看着诸将,李必的神色不由得有些复杂。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率军出征,波折如此之多。

    白舒是前军大将,更是这一次事情的始作俑者,无奈之下,李必不得先盯住他说话。

    若是将帅失和,这一场战争也不需要打了。

    心中念头闪烁,李必:“诸将,既然决定放弃攻打河南,改道直取洛阳,今日就在此商议出兵之策!”

    “是!”诸将点头,心有自有一丝欣喜。

    这一场不算是争锋的争锋,终究是他们赢了。自然而然,心头都有大快之意。

    对于诸将的心思,李必也能够察觉一二。只是此刻已经做出了妥协,他也不愿意多想。

    “攻取洛阳,诸位可有良策?”李必目光如炬,盯着在场的诸将。

    刚刚白舒等人暴起发难,如今却是轮到李必发难了。故而,李必也没有太客气,语气之中,更显咄咄逼人。

    “将军,末将虽不敢苟同攻打河南大战方略,但心中也是有所思谋。”白舒显然深深沉浸在刚才的胜利之中,竟直接揭开了李必的伤疤。

    只是李必冷笑一声,并没有多言。反而更是专注,盯着大帐中的地图头也不抬:“奇袭何处?千夫长不妨明言?”

    这便是秦军之中,有战功与没有战功的区别。就算是他拥有极高的权位,也不能让这一群骄兵悍将心悦臣服。

    故而,这一刻他没有争什么。只要时间充足,他一定会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教会这些人如何做人。

    只是出乎李必的预料,白舒等人并没有继续说下去,反而是对着他笑了笑,道:“将军乃一军之主,攻取洛阳之思谋,非我等可以言及!”

    闻言,李必心头大怒。特别是看到几个人似笑非笑的表情,更是怒从心头起,恨不得拔剑杀人。

    这一刻他也是清楚白舒等人,根本就是为了看他的笑话。

    一想到这里,李必不由得冷笑,道:“白千夫长,知道本将是大军主将最好。”

    说着,李必盯着白舒,一字一顿,道:“按照秦法:以下犯上者,死!本将不希望发生下一次,否则别怪本将心狠手辣。”

    一句话落下,整个大帐之中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彼此之间,剑拔弩张,杀机冲天而起。

    “末将记住了!”

    默然良久,白舒服软了。毕竟在大秦帝国之中军法森严,一旦李必较真,必然会让他付出足够的代价。

    而他也清楚,适可而止的道理。

    只是这件事适可而止了,却不代表白舒就这样认输了:“只是敢问将军,如何攻取洛阳?”

    清楚白舒心思的李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手中的丈杆指向洛阳城的四方交界处:“诸位请看,这条河流是洛水,这一条河流是伊水,两条河流合于洛阳。”

    “两河之间,一片平川,极其利于骑兵纵横,若是机会得当,一战而下未必不可!”

    本章完

第339章 天下之中,王道之乡!(第二更)() 
洛阳城乃王道之乡,号称天下之中。东周的国都,历史悠久。

    在中原大地之上,洛阳城绝对不是一个无名之地。这里有着太多的传说,有许多的故事。

    而这一次,李必等人的目标便是洛阳,这个天下之中,王道之乡。

    只有拿下洛阳,才能够一举占据河南国。

    ……

    洛阳城乃环卫四塞,雄关林立,形势险固,周围设置毂城,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大关。

    合称八关都邑!

    在这个时代,有些关隘并没有存在,但是如今的洛阳依旧是易守难攻的坚城。若是没有谋划妥当,攻城就是一个笑话。

    李必目光如炬,幽幽一叹:“洛阳,环卫四塞,雄关林立,形势险固,在周王城五百里的四面边境上,各有三处关口,可谓入洛阳的是必经之路。”

    丈杆一动,李必,道:“洛阳北有小平津与孟津,东有旋门关,南有伊阙、广成、大谷、轘辕四关。”

    “而西有毂城关,我军在河|南县城之西,故而我军想要攻入洛阳,只有毂城关,大谷关,伊阙关三关。”

    说到这里,李必叹息了一声,道:“首先,毂城关为洛阳通向西方的要塞,东指洛都,西望长安,南临涧河,北依邙山。”

    “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为洛阳诸关之首。再加上有河|南为凭仗,毂城关更是难以攻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